登陆注册
28660100000025

第25章

此辈结党营私,朋求进取,以同异为爱恶,以爱恶为是非……翻云覆雨,倏忽万端。本为小人之交,岂能责以君子之道。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任何一个人都要人支持。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这是中国的成语。中国还有一句成语,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单独的一个诸葛亮总是不完全的,总是有缺陷的。

———毛泽东魏延激精兵五千,从褒中取长安,而孔明不用,以正取胜,数出无功,继之以死。

———明·于慎行在《谈史漫录》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

———蜀人杨戏著《季汉辅臣赞》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无用众之智。

———北宋兵法家何去非《何博备论》七纵七擒强压弱,六征六败将非神。鞠躬尽瘁雕枯朽,徒弄聪明误蜀人。

———现代人徐文华《武侯叹》

任人唯亲

中国历史从古至今,每到一个朝代都会面对用人制度问题,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主人上台后首先面对的,是如何把亲信自己的人员安排到重要的位子上,这期间会有“任人唯亲”或是“任人唯贤”的选择。选择标准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效果。那么诸葛亮的用人标准是什么?他的标准又能给蜀汉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任人唯亲”,依据他人跟自己关系来确定是否升降,不仅是对别人的不公平,也容易使内部产生结党营私现象,清人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说:“此辈结党营私,朋求进取,以同异为爱恶,以爱恶为是非……翻云覆雨,倏忽万端。本为小人之交,岂能责以君子之道。”顾名思义,“任人唯亲”是指在任用下属时,以对象和自己的亲密程度为依据,任用亲属、亲友和亲信。如果说“德”和“才”是任用对象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不因用人者的不同而不同,“亲”则指的是用人者和任用对象之间的关系。从用人者的角度说,“亲”的因素离自己最接近、最可琢磨,所以他总是有意或无意地根据这一因素来选择下属。它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限制了人才选择的视野,使有“才”、有“德”者得不到平等地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易于在用人者周围形成阿谀奉承和拉帮结派的风气,培养出一批庸碌无为的“小人”。中国封建历史长河中出现许多结党营私现象。其中著名的有唐朝出现的“朋党之争”为典型。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不同派别的争权斗争,史称“朋党之争”。

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制科考试时,牛僧孺、李宗闵在策论中批评时政,抨击宰相李吉甫,遭李吉甫排斥,久不叙用。到唐穆宗时,牛僧孺曾一度为相,李吉甫之子李德裕等,指斥李宗闵主持科考舞弊,李宗闵等人被贬官,斗争更趋复杂。朝廷大臣分化组合,形成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李党”,两派相互倾轧四十余年。李党领袖李德裕和郑覃皆出身士族高第、宰相之子,皆以门荫人仕,主张“朝廷显贵,须是公卿子弟”。其理由是自幼漂染,“不教而自成”。而牛党领袖牛僧孺、李宗闵等,多由进士登第,反对公卿子弟垄断仕途;在对待藩镇的态度上,两派各执一词。

李党世代公卿,支持唐廷抑制强藩,因为节度使强大,影响他们的利益;牛党大多来自地方州郡,与藩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利害相关,主张姑息处之,希望朝廷承认割据事实。在对待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问题上,双方态度也相去甚远。当时朝堂宦官擅权,两党争相攀附权阉,以为援助。两党交替执政,相互攻伐,使腐败的朝廷更加混乱。

唐武宗时,李德裕高居相位,将李宗闵贬斥流放封州;宣宗时,牛党得势,李党皆被罢斥,李德裕被贬死崖州。宣宗时牛僧孺病死,牛李党争才告结束。唐文宗为此感慨:“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党派之争使本已弱势的唐朝加快了它衰亡的步伐。

诸葛亮27岁时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拜为军师,在成长的道路上比起郭嘉、周瑜可谓是“大器晚成”。54岁病逝五丈原,在蜀国居高位27年。从诸葛亮的成才经历来看,诸葛亮本应对选拔人才有更深的理解,然而,把刘备和诸葛亮相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从理论上讲诸葛亮要比刘备高出一筹,但从具体实践看两人的做法相去甚远。

刘备的用人方法是“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竟功”,用人不拘一格。他不但有以关、张、赵、马、黄为代表的中原人才集团,还有以诸葛亮、庞统为代表的荆楚人才集团,以法正、李严为代表的西川人才集团,甚至包括蒋琬、魏延、杨仪、费祎等一大批文官武将。

诸葛亮的用人之策与比刘备相比较更具理论化:在选拔人才上他提出“柱以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直木出于幽谷,直士出于众下”。在对人才的认知上他提出:“国之有辅,如屋之有柱。柱不可细,辅不可弱,柱细则害,辅弱则倾。”然而,诸葛亮理论上实有一番工夫,但是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却不那么尽如人意。翻看蜀国人事档案,不难发现,诸葛亮的用人标准与他说的大相径庭。从他欣赏提拔重用的人物中,有许多令人怀疑的地方:亲如父子的马谡,襄阳人;临终托付后事的杨仪,襄阳人;继其执政的蒋琬,零陵人;费祎,江夏人;姜维,关西人;《出师表》推荐给后主的董允,南郡人;郭攸之,南郡人;向宠,襄阳人。

零陵、江夏、襄阳、南郡这四个地方在汉末都隶属于荆州刺史部,也就是说他们除了姜维是关西降将外,其余全部都是荆州人。诸葛亮,虽然是琅邪人,但其父早丧,幼年时即随叔父诸葛玄迁居襄阳,躬耕陇亩,并与荆襄名士庞统、司马徽等交往甚密,难道事情真就这么巧,可这也巧得太不通常理了。很显然诸葛亮是树立党派,组织荆州“亲信团”。他是荆楚派的领袖。这样一归纳分析,诸葛亮选人有任人唯亲的特点。

诸葛亮所任用的人,大都原是自己的心腹或从荆州带来的“荆州班”,而对原本西蜀的“东州班”人士,和益州当地的土著人士,则不太重用。诸葛亮任人唯亲,制造“亲信团”把持朝中大权,他想方设法树立羽翼,又千方百计排斥其他人员进入决策层。

蜀中的彭羕是个经天纬地的人物,庞统极力向刘备推荐。经过交谈,刘备叹服不已,认为他可与诸葛亮“齐足并躯”,立即请他“指授诸将”。突然冒出此人,诸葛亮竟然吃起醋来,他“虽外接待羕,而内不能善”,背后则在刘备面前打小报告,说彭羕“心大志广,难可保安”。刘备对他自然听信,于是很快疏远了彭羕,将其贬官到了外郡。彭羕无故被贬,不免发点牢骚,于是又被抓住小辫子砍了头。

马良之弟马谡尽管熟读兵书战册,略有谋略,可他只适合做一个理论上的强者,于实践上却是一窍不通。只因诸葛亮与他哥哥感情甚好,与他也亲如父子,第一次北伐时,弃先帝遗言于不顾,“违众拔谡”。

诸葛亮任人唯亲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亲近之人得到提携之后,可以成为自己继续不择手段谋求私利的可靠帮手,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最好逐渐形成一个潜在的帮派势力。同时扩展自己的安全空间。亲近之人即使不愿或没有能力成为自己的得力帮手,但他得到了提携,至少不会坏了自己的“好事”,这同时意味着减少了其他人可能来破坏自己所做“好事”的机会。

毛泽东主席在一次召开党的大会上曾说过:“任何一个人都要人支持。一个好汉也要三个帮,一个篱笆也要三个桩。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这是中国的成语。中国还有一句成语,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单独的一个诸葛亮总是不完全的,总是有缺陷的。”

圣人是至德之人;君子是至贤之人,庸人是有德缺才之人;小人是有才无德之人。圣人不常见,用人当用君子,实在是没人也可用庸人抵挡一阵,小人应敬而远之。得一贤臣良将富国利民,用一奸佞小人祸国殃民。

荆州集团在诸葛亮的带领下,排挤朝中其他大臣,比如李严、魏延、赵云等等。高度挤压致使蜀国人才凋零,诸葛亮死后,蜀国几乎内没有辅政之臣,外没有御敌之兵。

虚假捏造

中国有句俗话:情人眼里出西施。一个人要是看谁顺心,这个人怎么差他都高兴;假如看一个人不对路,不管这个人做多好也于事无补。三国中有一桩公案———魏延叛变被杀,表面上看是因为魏延长有反骨,预示日后必反蜀,诸葛亮见其一面就下了断言。其实质真像诸葛亮所说的吗?魏延脑后真有反骨?有没有反骨就能决定他日后反不反蜀?毕竟这只是诸葛亮一家之言,别人无从考证。可事情也就真巧了,魏延在诸葛亮死后恰恰还真就“反”了,难道说魏延脑后真有反骨吗?魏延日后真就反了吗?

魏延第一次出场是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刘备败走襄阳,引数千名百姓共同逃难,身边不过千余名疲敝之卒,战将不过张飞、赵云。刘琮一听刘备前来,闭而不见,命蔡瑁、张允据城不开,后面曹操大军紧紧追赶。刘备是进,没有地方去;退,没有路可走。真可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诸葛亮能耐再大此时也不能救刘备于水火。生死存亡之际,襄阳城中杀出一员战将,引数百人径上城楼,砍死守门将士,开城门迎接刘备进城,此人就是魏延。此时,名将文聘从城中奔出,欲杀魏延。魏延跟文聘两人展开激战,手下兵卒死伤大半,刘备又拒绝入城,魏延只得孤身一人投靠长沙太守韩玄。

第二次出场,救了黄忠。《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写道,刘备领关羽攻打襄阳,黄忠为报关羽不杀之恩,弯弓射中关羽盔缨,韩玄大怒,命刀斧手将黄忠推下城门问斩。千钧一发之际,又是魏延挺身而出,砍死刀斧手,救起黄忠,开城迎接刘备入城。

魏延本不是刘备手下将领,后来投奔的刘备。长沙太守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魏延慕刘备之名,杀主来投靠刘备。因为刘备打出恢复汉氏江山旗号招兵买马,自己本是忠山靖王之后,名正言顺。魏延的投奔可以说是选明君,奔明主。“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嘛!可从他来到蜀营那天起就没得诸葛亮好脸色。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见魏延,即喝令刀斧手推出去斩首,理由是“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斩之以绝祸根。”这个理由有点鸡蛋里挑骨头了,马超也是降将,为什么不杀他呀?姜维还是魏国将领呢,为什么也不杀他呢?不知道诸葛亮长了什么样眼睛,居然能看到别人脑后有反骨。为了这根骨头,不管三七二十一绑了就砍头。

据《三国志》记载,刘备取得益州之后,魏延就一直跟着刘备“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而部曲是什么呢?部曲制度是一种特殊的奴隶制度与宗法制度的混合体。也就是说魏延最开始跟随刘备是以半奴隶身份,而在当时,除了流民、平民,一般的寒士是不会主动成为谁的部曲的。魏延以部曲身份跟随刘备,看出关系非同一般了。

刘备得了汉中后,想派一名大将镇守汉中,众人都认为此人非张飞莫属,没想到的是,刘备任命的却是魏延。书中写道:“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一次大会群臣,刘备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道:“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咸壮其言”。能取代张飞镇守汉中,足见刘备对魏延的信任。数十年来,魏延镇守的汉中,一直是魏人不可逾越的障碍,颇具戏剧性的是,魏延死后,邓艾、钟会的大军从这里轻松进入了成都。

刘备在世,魏延历经几次升迁。《三国志》中载:“先主践尊号,进拜镇北将军。建兴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领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八年,使延西入羌中,魏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与延战于阳谿,延大破淮等,迁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进封南郑侯”。

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延的地位越来越高,他所表现出来的才能也是处显锋芒。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更加牢固。诸葛亮看在眼里,急在心中。本来自己就赶不上关、张、赵等人跟主子感情深厚,又来个讨人喜欢的魏延,自己的身影又往后退了,不除魏延,以后朝中那还有我的位置啊!魏延这个人性格狂傲、目中无人。诸葛亮每次出征,魏延皆欲自请兵万人,如汉时韩信一样,异道而行,在潼关会合。诸葛亮并不应允。魏延每每向人牢骚:“延常谓亮为怯,叹恨己才用之不尽。”在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心中,他是始终将自己摆在一个凌驾于众人之上的位置的。本就不受诸葛亮待见的魏延做事还是不加收敛。魏延思想老是跟诸葛亮不符,这就加重诸葛亮对他的厌恶。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在行军路线上,魏延与诸葛亮产生分歧,诸葛亮从岐山绕道而出。魏延认为,兵贵神速,应改变路线,延曰:“闻夏侯懋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懋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孙子》有言道:“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而诸葛亮认为这个路线太危险,还是走稳妥路线好。诸葛亮弃置不用,不能说是他行军谨慎,而是诸葛亮狡诈心理在作怪,诸葛亮出岐山不是认认真真打仗去,他是为了集权。如果一次成功了,以后该怎么办?听魏延的策略,不成功还好,要是真成功了,那诸葛亮在蜀国的地位可就一落千丈。魏延成功了,人们会说诸葛亮不如魏延有能力。那你还做什么丞相啊!让给魏延做吧!正是因为诸葛亮看明白这是一条好策略,不过因为是魏延提出来的,他不能采用。

诸葛亮活着的时候,魏延这个策略不能实行,那诸葛亮要是死了之后呢?就不好确定了。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杀了他吧。只有死人才不会泄露秘密。

明代于慎行在《谈史漫录》中认识到:“魏延激精兵五千,从褒中取长安,而孔明不用,以正取胜,数出无功,继之以死”。诸葛亮临死之前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只有长史杨仪、司马费、护军姜维知道,会议结果是蜀军退兵,魏延断后。诸葛亮死后,杨仪密不发丧,先派费到魏延这里投石问路。魏延实话实说:“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之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魏延说这话也在理,出兵打仗不是儿戏,那能因为一个人死亡就不了了之呢!诸葛亮死前密会并不让魏延参加,又将军政大权交到了与他水火不容的杨仪那里,魏延只充当个配角,自然有不平衡心态。魏延笼络费,欲联名发布军令。费多了个心眼,言“当为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旋即驰马而去。不久,杨仪等商议撤军,魏延大怒,率领部下先行归蜀,沿途烧毁栈道。显然,魏延是不想造反的,要不然何不率部投奔魏军,既已班师回国,如何造反?

同类推荐
  • 啊!那往昔的幸福幻想:莱蒙托夫诗选

    啊!那往昔的幸福幻想:莱蒙托夫诗选

    俄罗斯“民族诗人”天才作家莱蒙托夫,虽然仅在世上生活了二十七个年头,但他以四百四十九首抒情诗和二十七篇长诗攀上了俄罗斯浪漫主义诗歌的最高峰。本书共收录莱蒙托夫的爱情诗、浪漫诗、英雄诗共200余首;译者是著名俄语文学翻译家顾蕴璞先生。正如梅列日科夫斯基所说,“普希金是俄罗斯诗歌的太阳,莱蒙托夫是俄罗斯诗歌的月亮。···脱离行动后的静现对普希金是一种得救,对莱蒙托夫来说却是诗人的死亡,刀刃的生锈。在普希金笔下,生活渴望成为诗;在莱蒙托夫笔下,诗渴望成为生活。”莱蒙托夫是一个天生的诗人。
  • 郁达夫自选集

    郁达夫自选集

    本书收录了《采石矶》、《离散之前》、《烟影》、《迟桂花》、《过去》、《在寒风里》、《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微雪的早晨》、《海上通信》、《一个人在途上》、《病闲日记》、《钓台的春昼》等文学作品。
  •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当代报告文学流变论

    报告文学的崛起,是新时期最为突出的文学现象之一。本书作者一直处于新时期文学活动的中心,对报告文学的潮起潮落及其流变有着直接的参与和体验。这里所汇集的论文,是作者多年来研究报告文学的成果。文章对许多优秀作家作品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方面的成绩,是当前文坛较为突出的。报告文学仍然是一种需要人们再认识,再实践的新型文体,此前相关的理论著作极少。这本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了解认识报告文学,并对报告文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补益。
  • 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

    本书是作者近些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文集,是作者对生命形态和生活万象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本册为丛书之一。
  • 致你

    致你

    时光荏苒,记我初心。“这个世界不缺完美的人,缺的是从内心发出的真诚、正义、无畏和同情。”我们都曾迷茫、无助、畏首畏尾,也可能在现实生活中被碰得头破血流,但我们还是要去相信、去热爱,我们要去感受爱,传递爱,成为爱!总有一天,我们会活出自我、勇敢而有力量,活出自己,去实现自己独特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部诗集不仅是对我个人青春印痕的记录,更是对我的挚爱、我的家人、朋友和公益岁月的印证。其中既有对美景、友谊和爱情的赞美,又有对志愿服务事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歌颂,更有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思索。我想其本质就是“真实感”,潇洒地活出自我,努力地帮助他人,真切地感受世界,这不正是诗带给我们最强大的心灵感受吗?感谢有你,感谢每个披星戴月奋力拼搏为梦想起舞的日子,感谢每个跃动的灵魂、纯洁的心灵和会流泪的眼睛。
热门推荐
  • 千域位神

    千域位神

    莫名的穿越,失去了初恋,咳!画符我不行,炼丹我分身可以。炼器嘛,你来打我呀!哈哈
  • 男仙住我心房

    男仙住我心房

    身患白血病的葛秋芊,怎么也没想到,移植的骨髓居然是一名差点渡劫成功的修仙大佬的骨髓!!更有意思的是,这位大佬的元神依附于细胞而活......从此,葛秋芊的体内多了一只超级细胞!可谓是细胞中的帝皇!于是,一名非常规的女神医诞生了!!
  • 防弹少年团之无悔的青春

    防弹少年团之无悔的青春

    【严重声明:本文纯属虚构,切勿上升到明星本人】“社长!不是说好这个团体只有我们七个人吗?!”一位少年情绪激动的在社长办公室大喊。身边站着沉默的六位少年。什么防弹少年团要加入第八位成员?胡说呢吧?七个人的团体怎么可以加入第八个人啊?辛辛苦苦训练了这么久,说空降就空降,说加入就可以加入的吗?开玩笑的吧。
  • 修仙回地球

    修仙回地球

    “我要回地球!”花飞雪咆哮。“你得先找到上古星阵。”浮云子淡淡说道。“我要回地球!”花飞雪怒喝。“那你得先修炼到星河仙兵境界才行!”浮云子肃然说道。“我要回地球!”花飞雪一把拽下脖子上挂着的八卦铜符,就要往地火岩浆中扔。“没问题没问题!我们先穿过浮云大陆,再渡过云岚星河,找到上古星阵就能回到地球了!”浮云子立刻献媚的说道。神秘的异域星空,一条星河贯穿所有大陆,仙人纵横的遗迹,上古飘渺的传说,修仙者永恒的追求。地球少年花飞雪就此开始了修仙回地球的慢慢长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洪荒异记

    洪荒异记

    这是一片古老的大陆,聚天地之精源于一身,千万年来产生了无数强者。这些突破者给大陆带来了反哺致使了一场大事件的产生,那就是”魂变“。所谓魂变,就是灵魂本质的变化,当然”魂变“并不会出现在所有人身上,他只会随即降落,幸运的人因它而修炼天赋变强,运气差的人可能会被折磨终生,含恨而终。也正是因为魂变,才有了位面中的位面——”神界“的说法。
  • 大佬的快穿生活

    大佬的快穿生活

    论一个大佬的日常生活有多么疲惫,直到……
  • 全职D祸乱之罪

    全职D祸乱之罪

    在这全职猎人的世界——吾等为罪徒,行奸杀撩掠之事。吾等为罪徒,这罪徒中的弃徒。天才与疯子,一线之隔。正义与罪恶,一毫之差。大多数人的正义即为正义。少数人的罪恶不是罪恶。黑暗中的黎明,黎明中的黑暗。吾等,为祸乱,继承幻影之光。
  • 我家王妃惹不起

    我家王妃惹不起

    她本是二十一世纪中药世家的嫡系,众人敬仰的天之骄子,却因为一次嫡系对家族谋害,她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清君则

    清君则

    天下纷争,鬼王出世。林中有鸟,自言凤凰,非醴泉而不饮,非梧桐而不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