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71500000036

第36章 生死如歌

人,有生有死。生,是人生的开始;死,是人生的归宿。每个人,都在不自觉中生来,又在不自觉中死去。生来死去,构成人生的历史;生生息息,世代繁衍,构成人类的历史。

生如歌,死亦如歌。生是喜庆热烈的歌,死是悲凉壮烈的歌。生死之歌,都是慷慨深沉之歌。

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信奉者在葬礼上唱赞美之歌,营造欢乐的气氛,送逝者之灵升腾于天堂。我国纳西族的东巴教认为,本民族是从北向南迁徙的民族,人死了,就是沿着祖先的来路徙回去,回到祖先的发祥地,安度太平的日子。在我国,生与死历来被称为“红白喜事”,丧事为“白喜”。老庄学说认为人是从“气”里演生出来的,死了就回到“气”里去。庄子家里的人死了,许多人前来吊丧,表示哀悼,惟独庄子显出高兴的样子,坐在门口“鼓盆而歌”,庆贺其死去的家人终于找到一处永久宁静的栖息之地,可以永无忧虑地安息了,而那方净土正是家人所来之处,是永恒的归宿之地。庄子的这种观念和英语中关于死的概念竟不谋而合,英语认为,在地球上,历史累积的死人总比现存的活人多得多,因此,死亡不过是少数人向大多数靠拢的过程。这是史实。这种死的概念显得必然而轻松。因此,死亡决不会孤独与寂寞。

洪荒大造先,浩浩无穷纪。太始未有人,谁人为父子?《清顺治皇帝醒世碑记》中写道:“来时糊涂去时悲,空在人间走一回。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不如不来也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悲欢离合多劳心,何日清闲谁得知?”消极却又清醒地提出对于生命行程与生命本质的疑问。谁是我?我是谁?为何而来为何去?这亘古的天问谁来回答?我们,我们每个人。

生命的死亡是必然的,不可抗拒的。《旧约·约伯记》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亦必赤身归回。”希腊人说:“既已降生,就必须死。除此之外,没有更确实可靠的事。”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也发出深深的慨叹:“熄灭吧,熄灭吧,瞬间的灯火。人生只不过是行走着的影子。”

人生必死。死是人生最严峻的考验。面对这一无法回避的严峻考验,法国人魏尔伦道出一些人的心声:“我渴望随着命运指引的方向,心平气和地,没有争吵、悔恨、羡慕,笔直走完人生旅途。”当然,经典的回答还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也不因虚度年华而痛悔。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共产主义事业。”

希望,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旅伴。英国人波普指出:“人们心中永远沸腾希望的热情。人总觉得眼下并不幸福,总是寄希望于将来。”法国人拉罗斯福哥也说:“希望是个了不起的谎言家,它能经过愉快的小路把我们带到人生的终点。”人生最惧怕的是绝望。布朗宁在《复活节》中写道:“就是一切都失掉了,也不要告诉我。请别让我跟绝望这个尸体般的新娘结婚。”人的一生,正如德国谚语所说:“欢笑着过日子也是一生,哭丧着过日子也是一生。”我们应当在生活的海洋中鼓满希望的风帆,充满乘风破浪的欢乐!

但是,对于生的希望与欢乐,并不就能够自然消除对于死的恐怖与悲哀。不管我是谁,谁是我,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每一个人,不论对生命的态度如何,迟早都会面临着死亡的残酷考验。死亡的本质是什么?是了结?是虚空?是沉沦?还是安睡?是解脱?是升华?每个人怎样面对自己的死亡?怎样以理性的态度直面人生的必然归宿?于是,死亡教育自然成为人生必修课。生活中的人们虽然厌恶并本能地回避死亡话题,然而西方的许多国家,死亡教育课程都常常受到大学生、中学生甚至小学生的热烈欢迎。一些大学心理学教授研究的结果表明:死亡教育不但可以使人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使中老年人冷静地面对衰老与病死,而且可以使青少年学会珍惜生命与时间,逐步消除对死亡与病老的恐怖心理,使他们强化生的精神支柱并弱化死的消极影响。

在中国,许多人仍然持有“好死不如赖活”的传统消极观念,惧死、憾死的原始意识与本能表现普遍存在。因此,必须加强死亡教育,使人们逐步达到正视死亡的无憾境界,当死亡不可避免地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时候,能够视死如归,无怨无憾,安详地告别依依眷恋的人世。这,当然不是容易办到的事情。但是,我们必须这样做,别无选择。

同类推荐
  • 剑锋

    剑锋

    《剑锋》以真实的笔触刻画了立体的中国军人形象,刻画了立体的军人家庭,让读者在作者娟娟溪流般的文字中感受着那种激情燃烧的岁月。巴根以他的感性和理性,传达出了超越时代、超越社会的历史感和使命感,表现了他的格局和视野。
  • 悬挂的魂灵

    悬挂的魂灵

    这是一部重新连接“革命”与“日常生活”的大书,并因此颠覆和瓦解了种种“文革”叙事。“革命”和“人性”,“权力”和“命运”,“政治”与“乡村”,“欲望”与“爱情”等早已被我们习以为常的主题在这部小说被重新演绎,民间“革命”的正经与荒诞凸现了那个重大历史事件的肌理与脉络。小说以死始、以死终,那个悬挂的魂灵逼视着一个年代,逼视着一个仍然没有完整答案的历史之迷。在多年的沉潜之后,陈占敏从他理解的历史哲学出发,在一个新的通道中抵达了历史的深处。
  • 百万英镑

    百万英镑

    本书收集了马克·吐温创作的13篇幽默小说,包括《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竞选州长》、《一个真实的故事》等等,以最负盛名的《百万英镑》命名。马克·吐温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他的思想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 冷箭(下)

    冷箭(下)

    《冷箭(套装上下册)》以中国组建的一支监狱部队先遣队押解上千名重犯进行大迁徙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暴狱和反暴狱,我中有敌、敌中有我的反特悬疑故事。已被拍摄成三十五集同名电视剧,由央视金牌制作人俞胜利一手打造。
  • 幸福就像躲猫猫

    幸福就像躲猫猫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热门推荐
  • 灵始

    灵始

    一个从荆棘之路走出的少年,九妖相伴,万灵之始
  • 无仙至尊

    无仙至尊

    无欲则无念,无念亦无仙,仙魔只在一念间至深则至情,至情亦至尊,尊微还属情义中无念无仙,至情至尊,便是无仙至尊!
  • 六年时光兴好有你

    六年时光兴好有你

    兴华路的朋友们,遇见你们三生有幸,一生铭记
  • 泛生似梦

    泛生似梦

    萧丁当是一名作家。在一场事故中,他失去了两个最爱他的人。他一直活在痛苦之中。瑶在那场事故中失去了记忆,同时性格大变。没有了与任何与那件事有关的记忆——大脑的自我保护机制删除了那段记忆。萧丁当在与警方联合寻找凶手,并试图唤醒真正的瑶。
  • 不悔夙愿

    不悔夙愿

    如果说所有的一切都是一场戏,一个局。那么,身为局中人,我该何去何从?——顾璃安我千方百计,机关算尽,最终却输给了自己——祈冷凝安安,我爱你,跨越时间,空间;我信你,不论对错。——萧暻一腔深情竟是错付,暮然回首却是为时已晚,我爱的人被我弄丢了。——付含琛(作者是个起名废,如果有谁看了文,能想到什么好听的书名一定要在评论里留言哦?)
  • 高校党课教程

    高校党课教程

    当今,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十分伟大的事业,在这项伟大的事业中,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重视并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合格的共产党员,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内在要求,不仅关系到当前高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们,星空中璀璨的少年

    你们,星空中璀璨的少年

    第二本小说,第一本还没写完,这本是写tfboys和EXO的,,本来嘞,是只想写EXO的,但是EXO人太多了,所以只有写tfboys的,还有我是行星饭,四叶草的话,反正敬请期待这本书吧
  • 万界千秋录

    万界千秋录

    “南斗峰顶众神聚,北斗山下无人还” 所谓南斗掌生、北斗主死,一片大陆之上两座高峰,掌管阴阳相衡,直到近二十余年,阴阳相衡之气才终于被打破。 千年传承的北斗作为曾经名震天下的刺杀组织,七星之剑却在几年之内几度易主,究竟是何人斩断了七星间的纽带,又是何人扭转了世间运行的规律,在七星相继坠世之际,随之而来的便是名为“阳裔”的天灾浩劫。当星辰陨落,山河倾倒,随着那一场天灾的来临,整个世界千百年来建立起的政权和信仰在顷刻间土崩瓦解,整片大陆赖以生存的基础“御之气”消散殆尽,御界从此陷入了黑暗与混乱之中。当星辰随月光遁去,当世界被黑暗所吞噬,是否有人固守一方,以草为冠,独坐孤峰。还是不惜代价,以身为鼎,重铸辉煌。或身居二线,以土为基,闭关修炼……也许在这片失去信仰的土地上,何人之对错已无人可评,但你是否还愿意相信这世界还留着一分微妙的光,好比烟蒂的火,忽明忽暗,却不曾熄灭……遭受灭门之灾被人强掳成奴隶的少年凌晓却被一个莫名其妙的中年男人所救,从此在这片土地上开始摸爬滚打,也许在这段冒险中,他能成就一段不平凡的传奇……登高远眺,兴许是一片碧海蓝天。“小子,欢迎来到御界!“
  •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勤俭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勤俭故事

    《勤俭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