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76500000046

第46章 依依墟里烟(五)(3)

厨房无处安顿,就在天井搭一间棚子,作为过渡。瓦片不够,棚顶有的苫杉树皮,有的苫塑料布。三面均由参差不齐的板皮围成。另一面则是利用原有的石塍。地面是裸露的泥土,凹凸不平。漏雨、透风、肮脏、打滑。这些均不在话下。那面丑陋的石塍,上面有很多罅隙,或大,或小,奇形怪状,难以尽述。春天,剑叶草、凤尾草、海金沙、萱草的嫩芽,酷似蛇信子,从罅隙里探出头来。夏天,蜥蜴、蜈蚣或壁虎在塍壁上乱爬,有的还爬到饭桌上,意欲分享残羹冷炙。蜥蜴的尾巴虽粗壮,但它极脆弱,小棍子轻轻一敲,小石块远远一掷,不管是否伤及,都会像壮士断腕一样,迅速掉下一截,在地上颤动,可怜兮兮的,着实不忍心追打。那不是脆弱,而是机智,出于自我保护,像保险丝一样熔断。多么神奇的应急机制!过了不久,忽然见到一条无尾的蜥蜴,一边怪怪地看你,一边迅速逃离。也有眼镜蛇从罅隙里钻出来,昂起饭勺似的头颅,东张西望,吓得小孩拔腿就跑,呼叫大人来打。不等大人拿着棍子赶到,已缩回洞穴,而它制造的误会留在外面—大人以为你在撒谎!你只能面对洞穴干瞪眼,有口难辩,至多抢过大人手中的棍子,气急败坏地往洞穴胡搅乱杵一番,以解心头之恨。那里也少不了树蛙、青蛙、老鼠、癞蛤蟆……夏秋时节,还会听到青蛙的凄厉尖叫,那是青蛙被蛇咬住。夜晚,灶台、鼎盖、饭桌、水缸盖,成为灶马和蟑螂的狂欢之地。灯一亮,它们纷纷逃遁,销声匿迹。休想消灭它们。除非它们自投罗网,或落入鼎里,或落入水缸。

1969年底,起了两间土厝。楼下作为厨房,楼上作为卧室,又窄,又矮,又暗。对于鸡鸭来说,门口的栅栏形同虚设,挤不进去,也要飞进去。尽管我们勤于打扫,鸡屎鸭屎,还是随处可见。楼坪由油杉板铺成。油杉木质不如松树,极易变形,几乎没人用它装修厝。父亲砍的那棵油杉很大,锯成板,宽似船板。铺楼坪时,揳了许多又长又粗的铁钉,都无济于事,照样变形扭曲,不少缝隙可以上下互窥,好像推倒的栅栏。厨房的油烟,劈柴的声音,鼎碗瓢盆的交响,所有的气味和声音畅通无阻,直奔楼上。厝顶的小隔层,是老鼠和猫的自由王国。夜里,总少不了老鼠嬉戏的声响,猫咬老鼠的怒吼,细小的尘埃,蝙蝠的屎尿,老鼠的秽物,虽有几张旧报纸、两片塑料薄膜挡着,但也挡不住,纷纷撒落下来……无论怎样,都是这座小阁楼缓解了我们的居住困局,我应该感谢它。后来,翻起了,不复存在,我依然深深怀念它。

1989年秋天,砖混结构新厝起完一层,我们乔迁新居,再也不怕狂风,不怕暴雨了。

该忘却的忘却。该铭记的铭记。

我们没有忘记—那几间土厝赐予的温馨,那弥漫的谷子气味、麦子气味、花生气味、黄豆气味、尿床气味、番薯米气味。春节期间又增添红酒气味、猪肉气味、鸡肉气味。夏天又多了为驱蚊而燃烧敌敌畏、艾草的刺鼻气味。

我们没有忘记—每当邻居的鸡鸭跑来玩耍或觅食的时候,它们的主人就站在自家门口咒骂自己的鸡鸭:“饿鬼啊,哪里冇的找食,非去那不可呀!”鸡鸭不予理睬。她急了,一面将鸡筅打得“嚓嚓”响,一面“咀噜—咀噜”,“嘎嘎—嘎嘎”。歇斯底里,呼喊,拼命喊,不停地喊。她家的母鸡置若罔闻,欣然领受我家公鸡临时奉献的爱!当然,我家的鸡鸭也会跑去她家玩耍或觅食,她不是劈头盖脸地咒骂,就是一边拿起鸡筅又赶又打,一边咒骂:“冇主鸡,冇主鸭!冇主莫喂鸡莫喂鸭!有命喂鸡鸭,怎么冇命管鸡鸭……”仿佛新发于硎的菜刀在剁菜,詈(li)辞连连。我家的鸡鸭跑了—它们从来不长记性,没过多久,又故地重游。它们哪里知道我们两家不和已久?不愉快的事常常发生。于是,我羡慕起蜗牛来,天真地想:人若有它那样的本领,厝也起得很轻便,可随身携带,不就可以适彼乐土?

我们没有忘记—十个兄弟姐妹是在那样的环境里打闹、学习、成长;是在那样坚硬的床铺,就着僵硬而窄小的棉被,酣睡、梦想将来—读书升学,兴旺发达,起厝,娶亲,孝敬大人,不再被人欺侮,不再被人小看……

我们没有忘记—曾经多少次,趁大人不在家,躲入房间,仰望那些高高吊着的花生,那些让我们痴迷的花生,那些少得可怜的花生种子,一边咽口水,一边动脑筋—终于找来笔直细长的小岗竹,对着筥底的孔隙,杵上去,搅动,搅动,“嚓啦嚓啦”,迅速抽出,便有几粒花生落下,在楼坪上,“噼里啪啦”,跳着、滚着,又惊、又喜。

我们曾经很穷,很穷。我们的土厝不能与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相提并论。但我们没有懈怠,没有怨恨。贫穷,让我们懂得什么叫“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领略什么叫“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简陋,让我们习惯于简单的生活,磨炼出朴素的品质。无论多么贫穷,多么简陋,我们从来都不缺乐趣,不缺理想,不缺尊严,不缺亲情,不缺善良,不缺宽容,不缺幸福感。

土厝,就是这些粗陋不堪、不见经传的土厝,以它平凡的元素,感人的细节,构建百姓庐舍,彰显生存智慧,蕴含异彩纷呈的历史记忆,演绎可歌可泣的民生故事……

今生今世,我们不会忘记生我养我的地方—盘洋寨里。那是我的老家。那里有我的土厝,尽管由于门牌号的登记错误,本是寨里10号,如今变成龙泉10号—也永远是我们挚爱的梦巢!这里当然包括后山上擎天的老榕、魁伟的橄榄和杜英,天井里高过厝檐的紫薇和仙人掌,厝角那里三棵桃子不怎么好吃的桃树、一棵瓤粒很酸的柚子和两丛粗壮甘甜却又坚硬如柴的甘蔗,厝埕末尾花盘大如斗笠的向日葵,厝埕外面连片的四时景色迥异的菜园,以及菜园当中五棵高耸入云的柿树,菜园边上那些诗行般的棕榈……

我们的梦巢—我们的躯体,我们的灵魂,我们最初的世界!

附录

永恒的记忆在于未来

张炯

我国古代,许多文章都出自官员之手。可见,业余的文学创作由来已久。家恬同志的《日落日出》就是他的业余创作。他自己标为“农事散文”,实在很切题。一本二十余万言的书,写的就是他曾经熟悉的农事生活,如种番薯、谷子、麦子,烧炭、伐木、放排以及育秧、布田、薅草、种豆、种菜、放羊等等。因是亲历,笔墨十分流畅、细致、真实。读起来,一如闻道家常,娓娓有味。自然,如今的农村和农业都已大变,他所描述的情状,今天的年轻人也许已如隔世。但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永恒的记忆便是现实”,“永恒的记忆在于未来”。作为散文,《日落日出》不独有审美意义,而且很有历史的认识价值。我祝贺家恬同志这本书的出版,更希望他能够继续坚持业余创作,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2010年11月15日于北京

敢遣春温上笔端

阎纲

家恬先生的“农事散文”《日落日出》,书名想必取意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何有于我哉?”—寓意深长。

“礼失,反求诸野。”善哉幸哉!

一个民族有记忆的权利,民间记忆尤其宝贵。我国乃千年农业大国,农事记忆实属难得!家恬此举,称得上一次背负着民族希望的大胆尝试!

沧海桑田,瞬息万变,往事如烟人事非,若以历史的批判精神审视个人的生命流程,以个人的“农事体验”而非一般的“田间调查”叩问民族的信史,融入作家的感悟和判断,洋溢着主体的智慧和才情,基于史,发乎情,述而作,臻于文,容不得一星半点的大话戏说,未尝不能鉴兴废、辨真伪!

生动的细节描写和极富泥土味的现场感,显示出作者不矫饰、不欺世、信而不诬的现实主义立场。我常常奉劝散文作者:“心灵对立构成艺术哲学,但必须有传神的细节支持,细节是魔鬼!”看,《日落日出》里包含着多么丰盈的农事细节啊!作者算粮价账,算生产资料账,列出详尽的账单,然后慨然长叹:“荒废,像黄龙病一样蔓延。”“还有多少人在乎养育过自己的耕地!”痛而言之:都市广场是生不出五谷的,霓虹灯的斑斓是裁不成华服的;当一个人认为一克拉钻石比一粒米贵时,这个人的生活悲剧就开始了;一个人如此,一个社会也不例外。

我想起恩格斯对巴尔扎克九十多部小说的《人间喜剧》所说的话:“围绕着这幅中心图画,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诸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如何从史实出发,审时度势,憧憬未来,把握文、史融合的自由度,敢遣春温上笔端,拷问着每一位对历史负责、同时对个人负责的“记忆散文”的作家。

祝贺家恬先生!

2010年10月18日于北京

来自泥土襟怀的芬芳

王朝柱

或许是我早年在故乡种过地,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农民的缘故,所以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两句话有着特殊的情感。即使成了作家,到了古稀之年,依然会经常想起曾经种地的情景和趣事!

收到《日落日出》,眼睛为之一亮,立即翻阅,看完第一篇《番薯啊,番薯!》,就有一股来自泥土襟怀的芬芳在眼前氤氲着、在心中弥漫着,叫我爱不释手,一篇接着一篇地读下去……这是一本打动了我的别致的散文集!

掩卷沉思,《日落日出》的成功,说明除却陈家恬先生有一支力透纸背的笔而外,更为重要的是,家恬先生钟爱自己的故乡和人民;同时也证明一条真理:“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换言之,家恬先生只要不离开他钟爱的故乡和人民,就一定能写出更多更好的农事美文。

作为家恬先生的读者,我期盼着!

2010年11月12日于北京香山

把一种记忆写实了

谢有顺

陈家恬是我的福建老乡,和我一样,在山区长大,在土里打过滚,在农活中体会过生活的艰辛,同时也被故乡那片青山绿水滋养着。所以,他的《日落日出》一书所述,无论农事、人事,还是乡土生活,我都非常熟悉。这么一个对故土和童年怀着骨血般感情的写作者,没有感染时下那些浮躁的写作风习,而是从容地爬梳记忆,向下扎根,以接续上地气,进而使自己的写作,有一个牢固、宽阔的地基。甚至他花很多苦功做那些烦琐的案头工作,把农事归类,记忆唤醒,用自己的沉实和细腻,在语言中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小小的精神居所—沈从文说,他的写作是为了给人性建造一座小庙,我想,家恬的写作,也有这样的志向,他是想在一种回忆和书写中重新辨识生活、认识自我,也为自己找寻一个观察世界的角度。

他有农民式的淳朴、执著。他笔下的文学王国,由无数个实证的细节所构成,那些场景、对话、账单、趣事、对乡村事物的白描、叙述的口气等等,无不透露出一种生活的质感。没有夸饰,拒绝虚构,他是把一种记忆写实了,写稳当了。而在这种密集的农事描述中,我们仿佛又在和一个理想国劈面相迎。多年来,我们习惯于城市的喧嚣和热闹,却很少注意,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其实都隐藏着一个梦想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黄昏、凌晨,有花香、鸟叫,有带着土地气息的食物,有充满人情味的乡邻关系,有希望,也有对大地的感恩……现代化把我们带到城市,没想到,我们的梦想往往是留在了乡村。当年我们要苦苦逃离的乡村,如今为何成了许多人向往的诗意的栖居之地?或许,陈家恬是想告诉我们,时代如此之新,而人心却依然是旧的。

承认我们的旧,体察我们的匮乏,并在快速前行的生活中偶尔保持一个回望的姿态,这样一点奢侈的念想,却构成了陈家恬散文中的心事,也是他多年来持续写作的根本缘起。

他的写作是后撤的,而他着力经营的那个写作根据地,从实事出发,却又从这种实中生出了一种虚,讲安身,也讲立命,我们读后,无法忘怀,念兹在兹,这就是写作的心力。好的文学,总是一种找心、立命的文学,因为文心与人心相通,有了这一心力的投注,文字才能是温润的、有生命的。

确实,陈家恬通过一种具象的语言为农具、农物、农事作传,既是记述,也是养心。它所滋养的,首先是自己,甚至他散文的多数篇章,我猜想,也是写给他自己看的。他的文字中,有一种韧性,有一种静谧之气,也有一种平等之心,所以,他能对那些不起眼的农事、农具抱以丰沛的感情,并给予庄重的书写。他实在是用一种朴素的方式,为自己的写作和生活重新接续上了它原初的意义,因为对于每一个人的生存而言,经历有时比思考更重要,记住比承受更有价值。

2010年10日20日于中山大学

倾听历史回音

鲍国忠

这是一本非农民儿子,非亲身经历,非尝尽生活的甜酸苦辣,非有观察心智和语言表达天赋而不能成的绝代农书!

这是一本充满智慧,充满人生哲理、社会伦理,充满对平凡人物、平凡事物揣摩并生发独特感悟的思想随笔!

这是一本正直的人、严谨的人、多情的人,用正直的笔触、严谨的笔触、多情的笔触写就的怀乡文化散文,也是对传统农事、末代老式农民、地地道道的农俗热情的讴歌与悲怆的纪念!

这是一本用真诚朴实的语言文字为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农事技艺所作的素描,大量细致入微的描述比现场抓拍更独到更生动,当属抢救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者对农民语言的准确理解,对乡土科学的娴熟把握,对方言俗语的自由驾驭,达到了一个一般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一种语言的价值在它不可翻译中得到体现,一种造物的价值在它看似没有价值之后,重新产生重要价值的价值;一种情感的价值,在于一个人感觉之后可以感染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人;一种思想的价值在于大家都不往这方面思想。《日落日出》中有很多这样的“一种”。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中收获千钟文化之粟。千万别忽略了本书的另一特色—大量插图。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器物,已经到了收藏起来,当神供奉的时候!它们足以让对历史多情、对农事多情、对农村多情、对农民多情的人感而溅泪。—仅仅这些器物,就足以让一位学者研究三年—它身上所隐含的历史信息,是我们祖先留给未来的文化种子,若因你的有心,它“发芽长叶”了,它“开花结果”了,就会获得它绿阴的庇护、丽花的抚爱和甘甜的滋养。

这是一本用现代语言演绎部分《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诠释生命真谛,诠释土地含义,诠释自然法则,诠释社会万象,有如词赋般美妙,而又不一定容易读懂,但每读必有新发现的当代散文精华。

这是一本不一定马上就读完,但绝对值得收藏它的未来古董级书籍—历时愈久,越能体现它农事化石、语言化石、风俗化石般的潜值;它将留给未来,留给永恒的未来!

这是作者独处冷静方位,对社会转型、时代变迁深情而理智、感伤而激扬的表态。不管社会怎样转型,时代怎样变迁,我们不能没有对农事的记忆。农事记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大记忆,如果失去这个记忆,我们的五千年历史还有多少内容?感谢家恬先生将他珍藏的、足以引发共鸣的记忆奉献出来,让我们分享!

回到历史隧道,反观历史流程,倾听历史回音,是对日益浮躁的人心的救赎。捧读本书,如同走进一条可以让心灵宁静的历史隧道!

2010年12月18日于榕城

同类推荐
  • 千万与春住

    千万与春住

    培训中心主任滕纳蜜精明决断,她的生活却如一盘错乱棋局:儿子薛狮狮在四岁半时不慎丢失;与丈夫薛一峰的婚姻破裂;跟少女时期的闺密夏语冰也断了联系。与学生时代平淡无奇的纳蜜相比,夏语冰是天之骄女,美貌聪慧,家世优渥。育有一子后移居美国,在她的悉心栽培下,儿子小桑君成长为心地善良、手艺高超的厨艺师。然而,随着薛狮狮的下落被警方发现,多年前隐藏的一个足以毁灭几个家庭的秘密也被揭发……
  • 狼人

    狼人

    《狼人》写猎户李友善上山打猎时救了一只小狼崽。母狼知恩图报,在李友善一家遭难的时候,它冒着危险救了他们不满三岁的儿子铁蛋,并叼回山里抚养。历尽千辛万苦,母狼终于把铁蛋养活养大。铁蛋从小吃狼奶,又受狼的熏陶,具有鲜明的狼性,既聪明、勇敢而又诡异、狡诈。生活在狼群里,他人小胆大,敢在老虎面前大喊大叫,敢和豹子在树上周旋,敢与黑熊贴身打斗。回归人类后,铁蛋不懂得人情世故,做出了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来:头一天刚回屯子里就抢了人家的羊;闯进地主家里强行裹了少奶奶的奶头;毫无人性的把自己的爹爹咬伤;跟仇人家的狗成为了好朋友;刺杀了一个又一个日本鬼子。每当铁蛋遇到了危险,他的狼妈妈总会神出鬼没的及时出现。
  • 取车记

    取车记

    车被运管所没收,原因是不属于营运,导致产生的一些纠葛,导致以那种庸俗的办法进行对待,然而却落下了一个荒唐的笑话。
  • 高参

    高参

    1941年武汉,徐智良受中共地下党委派,潜入汪伪湖北省府内部担任参事。汉口军统特务头子唐健怀疑其身份,故意将芦杆军偷运奎宁的情报透露给汪伪特务处金海波,金海波受舅公,亦是保安司令部司令杨奎山的参谋董卿如点拨,欲借奎宁事件打击政敌,立功邀赏,将齐翰坤逮捕。此事惊动了日本特高课。于是,新四军地下党与国民党军统、汪伪特务处、日本特高课之间展开了一番番惊险的博弈。在步步为营中,徐智良深入虎穴,逐渐获得杨奎山的器重,成为高参,虽然凶险莫测,但从此扼住了敌人的咽喉。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的谍战长篇。故事历史清晰,人物真实,谍战与柔情,惊险重重,高潮迭出,同时富有运筹帷幄的智慧,颇具读书阅世知人处事之用
  • 红楼梦

    红楼梦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书的前80回为曹雪芹著,后40回为高鹗整理。本书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封建社会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这部小说达到了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红楼梦(套装共2册)》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从《红楼梦》反映的思想倾向来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热门推荐
  • 肖鹿之完美相遇

    肖鹿之完美相遇

    叨逼叨叨逼叨叨逼叨叨逼叨叨逼叨叨逼叨叨逼叨开始的内容打在第五章了,有点乱,见谅
  • 万世顽石

    万世顽石

    我本是不该存在的人?为什么?为什么我生来就是被抛弃的?我不信命,不服天,我要当顽石,万世顽石,要这洪荒宙宇都收不了我!
  • 我做主播来养猫

    我做主播来养猫

    总裁,1v1,甜宠,搞笑,女主非傻白甜,艺高人胆大,未雨绸缪腹黑总裁vs他的娱乐圈妖艳小夫人论网红如何晋升顶流女星:又名《人间一月入千雪》。路千雪,一个小有名气的养猫语音主播,被配音圈大神级江成禹和娱乐公司总裁顾疏宇双双盯上。两人一个给自己安排热搜,一个直接五十万元火箭推波助澜,然后被网暴了……跟着江成禹上了微博热搜,被顶流明星顾琉森的粉丝揍了,一怒之下出道,不蒸馒头争口气。没想到居然深陷娱乐圈影后舒蔷和顾琉森、江成禹工作室配音大佬道门的三角恋爱。未雨绸缪的顾总,早就料到了一切,但为毛不出手呢,非要逼我自己扑上去做夫人是吗!在名媛沉荞的私人宴会上,她扑倒了总裁大大,好像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 君似桃花仙

    君似桃花仙

    巫族少女金摇铃在进行正道和平事业的维护大业中途,溜号了,抛下上阳使团和巫族其他人,一个人义无反顾的踏入了江湖。上阳的仙人星河闪耀,挥一挥衣袖就能抖落一片仙光,巫族的少年神术强大,眨一眨眼就能颠倒日月,烛珑城月牙桥能锁三魂七魄,一双桃花眼就可以迷惑人心。但其实,她的初衷很简单,只想寻一颗真心而已。
  • 这个二郎神很危险

    这个二郎神很危险

    “杨戬,你可知罪?”冥冥中似有一道声音在耳边回荡,当我睁开眼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一个仿佛从画里走出来的仙女,她小心翼翼的抱着我,目光中满是慈爱:“乖,戬儿,喝奶!”.......PS:本书参考《封神演义》、《西游记》等设定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如有不适请吃“速效救心丸”!嘤嘤嘤......
  • 我的高冷女友

    我的高冷女友

    一个是狼族50代传人,一个是待人冷淡的富家小姐,他最后是要为了她背叛族群,还是要为了族群,取了她的性命?她是否能放下难过的回忆,变成一个开心热情的女孩?
  • 轮回之暗色浮华

    轮回之暗色浮华

    她是一朵被他带回宫的青色莲花。命运的注定将他们的心串联在一起。地位崇高的男神和她,一朵异色的莲花,心心相印。哪知她真实的身份将他们之间的距离变为鸿沟。她被神暗害,木体尽毁,灵体垂危。一魂一魄被风吹起,灵魂失落的她就在眼前,即将流离,消散。那日,春光灿烂的神花坡,浪漫凋谢,万物寂静。每一寸仰望着天空的死灰翻扬不起。她堕入冥界黄泉,等待拯救自己亦是遗弃自己的轮回。(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我回古代当皇帝

    我回古代当皇帝

    一不小心穿越到了古代,身怀召唤系统,幻想着终于可以手握江山,一统天下!“召唤!”“召唤!”“召唤!”……什么?飞机坦克大炮统统都没有?那我该拿什么拯救你……
  • 逆流城

    逆流城

    梦中的往往是自己的虚幻越是向往越会变为泡影
  • 锁颜笑

    锁颜笑

    她本无意进宫,却因遭到背叛毅然决然,她看着妹妹身陷囹圄无奈冷笑,却不曾想自己早已深陷其中。丞相之女失踪,矛头却指向她,风波过后自己的亲妹妹诈死离宫,却又遭陷害…遭受帝王百般误会,也许,她只能离开……真相揭开,终究只留下帝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