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96800000013

第13章

四能入人者

三乘不同。第一大乘。分為二類。謂頓悟漸悟。頓悟之中。復分為二。一辨依身。二辨人數。言依身者。唯三天下。及六欲天。餘無能入。顯揚十六云。極慼非惡趣。極欣非上二。唯欲界人天。佛出世現觀。惡趣極慼。所依及智人俱劣故。復有業報二種障故。上界極欣。無厭心故。六十九云。非生上地。或色無色界。能入聖諦現觀。彼處極難厭。若少厭者。尚不能入。況彼一切少分亦無。又唯男身。非女人等。遠分發心。不遮一切。若正入見。唯男非女。非一僧企耶。猶受女報故。既求勝果。必勝身故。二辨人數者。准涅槃經。修入見道。初外道說。有七十三。若入大乘。遠分可爾。於決擇位。非必彼身入二乘見。可則彼故。下二乘中。自當分別。唯內法者。雖非彼身。成彼善故。可說為彼。不同外道。唯有福分。問何以得知。猶成彼善。答對法論說。依此下品。順解脫分善根故。薄伽梵說。雖逕歷千生。而不墮惡趣。若不成彼善。此頌義成無用。准此即有三十二人。分為三類。一初即發心。求無上覺。二從獨覺資糧加行。方始迴心。即有五人。謂初位中。未定生時。已定生時。即此生時。加行位。二謂未定已定。除此生在上忍位。與世第一。同一剎那。不可轉故。三從聲聞來。五亦准此。隨信隨法。分成十人。獨覺乘來。唯法行故。總有十六。約人天分。有三十二。問定生時等。如何頓悟。已定生時。非多劫故。答若趣自果。即定生時。迴向大乘。便不決定。唯聖有學。不造業故。問已成彼初根。云何名頓悟。答頓悟者。約證理說。彼未證理故。復名漸悟。入初地時。方悟生法二真理故。二漸悟者。亦分為二。辨依身者。欲界如前。復通****。唯除淨居。無迴趣故。說唯欲界。入見道者。依斷煩惱。及頓悟說。亦不通女。女身得聖。迴向大者。既受變易。必轉根故。二辨人數者。總有一千六百二十一人。此分為三。一獨覺果來。謂部行類。聲聞之中。既有俱慧。准此部行亦分為二。非彼一切皆得滅定。問麟角獨覺。何不說耶。答彼無迴心趣大乘故。彼唯定性。出無佛界。華嚴經說。菩薩將下。先現十相。以手放光。照此世界。獨覺之人。遇此光者。或入無餘。或以神力。移安餘界。故此定無迴心者。二聲聞果來。此有七類。一初果一。二七返有七。三家家。四一來。五一間。三各有一。總有十一。六不還中。曲分四類。一欲界生為一。二生般。三有行般。四無行般。三各有四。四靜慮中。地地別故。合成十三。十三中復分二類。謂身證。非身證。惑總依五地。以辨人數。且欲界身證。唯識二師。依前師說。後師准知。具八地縛。一始從初定修斷一品。終至非想前之八品。成七十一。合前具縛。成七十二。****之中。初定二百一十六。二定一百八十九。三定一百六十二。四定一百三十五。四地合成七百二人。五地合成七百七十四人。二界之中。身證既然。非身證亦爾。總有一千五百四十八人。且約五地及斷惑多少。分成爾許。若以根性等乘。更有無量。然不離此。故不細分。問非身證者。如何亦能斷伏諸惑。答為求滅定。故能如是。但未得彼。故非身證。七阿羅漢。復有六十。五地各六。無文遮故。根性有故。慧俱解脫。二類別故。七類合言。總有一千六百一十九人。能入見道。大類而言。細以信解見至等分。復有多種。恐繁故止。問對法但有身證不還。如何說有非自證耶。答如無學果。慧俱二脫各別立之。不還亦然。影略說故。不爾。無學應無二別。問何無中般迴趣入見道。答經不說有來供養者。何況發心。故無中般。第二獨覺乘中。亦有二類。謂麟角部行等初類入。八十四人。分為三例。一從外道來。有七十三。謂伏八地所有麤惑。品別分成七十二人。及具縛一。二從聲聞來。初二位十。如前已說。三者直趣一。合八十四。問麟角獨覺。百劫練根。如何猶將外道身入。答有說鶖子。行菩薩行。經六十劫。退大菩提。求彼小果。優婆塞經云。若不遇佛。成獨覺果。法華經說。我本著邪見。為諸梵志師。更為外道。若不遇佛。成獨覺果故。彼身有得入者。鶖子雖成部行。准知麟角。亦得依起。二依求部行。入見道者。有其二說。一云。要伏三無色下。所有麤惑。方入見道。二云。設全不伏。但伏見惑。入觀出已。方斷修惑。若爾應同聲聞立果。答不然。如聲聞乘。若到見道第十六心。隨應立果。設伏惑入。亦到彼心。何不立果。聲聞住道。此不住道。故不成果。雖有二解。取前為勝。依方此果。入見道者。有一百四十四人。合有四類。三種如前。四從大退來求此果。復有六十。合有一百四十四人。入此見道。二類總言。合有二百二十八人。問麟角見道。從大乘退。何不入耶。答退大乘者。是不定姓。可還求大。麟角定姓。故不求彼。第三入聲聞乘。有二百一十三人。總有四類。一從外道七十三人。信法行分。總有一百四十六人。二從中乘順解脫分。有其三人。未定生等忍位中下。亦可容退。無文遮故。即有五人。三從大乘。復有六十。四初發心即求自果。信法分二。合有二百一十三人。雖後得果。超次不同。此類攝盡。二乘入見。所依之身。亦唯六欲。及三洲人。唯男女身。非扇搋等彼類。尚不能成律不律儀。何況無漏。五入見方便者。若入大乘。要作安立非安立諦。二空三性。唯識觀等。入獨覺乘。以安立諦。觀十二支。唯觀生空等方便入。若入聲聞。以安立諦。觀三科法。亦唯生空為方便入。於中差別行相極多。恐繁且止。六真相業用者。真見道中。隨其所應。達二空。斷二障。捨惡趣身。半擇迦等。轉麤重依。得無麤重。證不壞淨。獲得聖性。建立遍知。得沙門果等。問遍知可悉。如何真見得沙門果。答七十一云。現觀智諦。現觀能得一切沙門果為業。問何知唯在真見道耶。答此之現觀。唯緣非安立。二乘唯真見道中。相見道中。唯緣安立。問豈於真見。立初果耶。答立亦何失。若爾對法文云何通。彼十三云。至第十六心。得預流果故。答果體有二。謂為無為。大論據無為。於真見立。對法據有為。於相見立。二文互顯。亦無違也。或說能得。非正得已得。七真相時分者。三乘不同。且大乘中。頓悟人入於真相見。所起剎那。有二師說。且漸斷者。於真相見。或三十六。真見道中。斷分別障。我法分二。各有上下。初起力劣。下品二障。各一心斷。後起勝故。二各上品。合一心斷。以利根故。斷初二品。故不別起解脫勝進。即以後心。為前解脫。其第三心。無後無間故。別起解脫。從真入相。以勝入劣。故無勝進。若從根本。入後得智。起勝進者。便應後勝。故於真見。但有四心。初解不說於相見道。放法此四。非安立觀故。相見名為安立觀故。復二十六。初自成就。後伏二乘。故二俱作。并前四心。故三十六。而得究竟。問若真見道。說有四心。如何五十五中。說三心耶。答彼約無間斷惑者說。解脫重印。故不說之。或說三十七。從真入相。以最初故。未曾修故。起勝進道。第二師說。或三十七心。於真見已有勝力故。於見道前。意樂力故。頓斷頓證。故一無間。一解脫道。不起勝進。如前師說。於相見道。初作三心。法真見道二空見分。別總立故。初劣後勝。故有三心。五十五說。非安立者。不作四諦差別安立。非親證如。名非安立諦。後二十六。如前師說。或說三十八。加勝進。所以如前。若漸悟者。二師不同。如漸斷師。於真見道。但有三心。以煩惱障先已斷故。但初心斷所知下品。第二心斷上品。第三心時。重印前故。但作初十六。為純熟自知故。以曾得二乘。見道十六。非如頓悟。曾未得故。須作除之。故真見道。合十九心。或二十心。加勝進故。非說相見要二十六故。若頓斷師。真見如前。相見道中。初三心者。或起二心。以於真見。不斷煩惱。故不別法。說總別法。據頓悟說。或立三心。雖不斷惑。法彼功能。對法說為別總法故。若作二心。闕無總故。後十六心。同前師說。故真相見。或二十一或二十心。若加勝進。或二十二。或可大乘說。根本及方便。見道心數。多少不定。如二乘人。初出見道。即迴心者。未起彼修道。准其所起。真相見道。即為大乘見道方便。如乘說有根本方便。並一乘收。見道應亦根本方便。俱見道攝。此若不然。彼云何爾。准此義者。即加二乘真相見道。所有心數。如下二乘真相見說。若已起彼二乘修道。方始迴心。以隔修故。勢疎遠故。非是方便。或初出見。即迴心者。亦非大乘方便見道。乘惑是總。故為方便。見道是別。故非方便。不爾。四善根應通為見道。以是方便故。若前師說。以有漏故。不通見道。若二乘人。眾出獨一超越次第。入真相見。同斷一障。同證一空。心數相似。且說超越。如修六行。伏非想下俱生修惑。迴心入見。漸頓二師。所說不同。如漸者說。於真見道。但起三心。但以煩惱。分為二品。或說分三。且依前說。起二無間一解脫道。次入於相。勝進有無。義如前說。曾所伏者。亦不別起。無間解脫。以曾伏彼。及所未伏。正斷見惑。彼伏不伏。俱同時斷。所有伴類。已被伏故。其相見道。二十六心。或隨作一。無處說彼唯菩薩作。不同有部。唯上下品觀。故雜集說。總十六已。云一切道諦。由四種相應。謂安立故未。言安立者。謂聲聞等。隨自所證。已得究竟。為欲令他亦了知故。故知亦作此總諦觀。有義但作上下十六。以力劣故。不能合緣。言安立者。因明總十六故。分別一切。不爾。應言此道諦等。不言一切。然准對法。無說上下十六心文。准此。真相或十九心。或二十心。其頓斷師。但於真見。說二三別。勝進有無。同前師說。其相見道。亦同前說。何故不作三心相耶。諸論說為非安立觀。二乘相見。唯安立故。或有十九。或十八心。見道究竟。又於大乘相見道中。若漸悟者。二師同說。或亦具作二十六心。無文說。彼唯為降伏二乘故。但令觀心純熟故作。准於前二。各加十六。漸頓二家。雖多師說。以四說為勝。餘不論之。

八真相差別者

復有二種。一望自乘。二通對辨。准作業時分。可已類知。二諸乘相望。辨差別者。且如大乘望二乘者。廣乃無量。略辨五種。一住持差別。成滿僧祗。方證會故。二通達差別。謂能通達二空理故。三勝生差別。紹隆佛種。令不絕故。四障清淨差別者。謂能永斷煩惱所知二分別障故。五起智差別。菩薩見道。具二智故。獨覺望菩薩。略有三種。一住持差別。極疾七生練根。百劫方滿入故。二證覺差別。不由他音。而證得故。三通達差別。能以四諦。達緣起故。聲聞有二。一住持。極疾三生。遲六十劫。即能入故。二修學。謂由他音。而證得故。

九諸門相攝

略有五種。一與六現觀相攝。六者。一思。二信。三戒。四現觀智諦。五現觀邊智諦。六究竟。且大乘攝。成唯識說。此真見道。攝彼第四現觀劣分。此相見道。攝彼第四第五少分。以第四觀通見相修。第五六通見修位故。若二乘人。真見道攝第四少分。相見道攝第五少分。相見道中。唯安立諦。不攝第四。此據尅性。若相從說。三乘真相。俱攝第二第三少分。信通前後。戒通修故。二與十現觀相攝者。一法。二義。三真。四寶。五不行。六後。七究竟。三乘為三。大乘攝彼真現觀全。通真相見。名真現觀。出見道已。餘修名後故。寶及不行。各少分。若依初證及正對治。三惡趣業。異熟不行。即真見道。攝彼二全。正證斷故。若據後起。及以遠分。即二見道。各攝少分。并攝第十現觀少分。前七通名菩薩現觀故。若二乘攝。後三現觀。各取自乘。真實不行。同大乘說。三與七地相攝者。七謂種姓勝解行等。此唯大乘真相見道。攝彼第三地之少分。通入住出。名淨勝意樂故。不依二乘立七地故。四與九地相攝者。一資糧。二方便。三觀行。四見。五修。六有學。七無學。八聖者。九異生。遠近定散趣聖位別。創證後起。有學無學。聖者異生。三位別故。三乘真見。攝彼見全。有學聖地。二各少分。相見攝修。有學聖者。三地少分。問相何不攝見地少分。答彼約真見名見。後起名修。非出見道。方名修地。若出見道。方名修者。應云修地。次後漸立三沙門果。不應言四。初已得故。言證離生已。一切世間漸勝進道。名為修地者。通說後得。及世間智。不唯世間。不爾。如何證沙門果。又言修地立四果者。或隨轉門說。第十六心。亦名為修道。立初果故。准此真見攝見地少分。相見修二地各少分。餘如前說。五攝見與十三住相攝者。謂種姓住等。亦唯大乘。真相見道。攝彼第三住之少分。通三時故。更有多門。略陳且止。

○二量章

現量比量。合以四門分別。一出體。二釋名。三癈立。四諸門。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韵墟

    韵墟

    论东北话的魅力,这一篇由几个东北的精神小伙,误闯诡异之地而穿越到异界的修行之旅,一路各种搞笑,热血,感动!让东北话流行整个异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性智慧

    神性智慧

    本文诉说的是作者对人性观察洞悉,世界的变换,生命的意义。请读者用最慢的速度来看它。
  • 豪门夫妻在线恋爱

    豪门夫妻在线恋爱

    【口嫌体正直语文老师×不走寻常路总裁】陆徵和舒宜安结婚第一年,他忙着开发公司AI研究项目,她挺着大肚子满世界旅游看秀。第二年,他忙着拓展海外市场,她在家素面朝天奶孩子。……第五年,陆徵把工作重心挪到国内,回来和舒宜安抢陆所以的宠爱,还妄图让太太再给他生一个女儿。对此舒宜安表示:哈?什么玩意儿?陆徵你脑子没问题吧。一一一一一一一一陆所以小朋友有个特别喜欢的变形金刚,把他当儿子养的那种。某天陆所以小朋友拉完粑粑,带着变形金刚进了浴室,说要给它洗澡。然后频冒金句:“妈妈,变形金刚是男孩子,你不能看他洗澡哦。”“变形金刚,你怎么这么不懂事,都把所以的衣服弄湿了,所以要打你屁股。”
  • 时空山涧

    时空山涧

    山间小路,枝头百灵,林中木屋,窗前绿荫,是此间所筑,还是千年留守
  • 我是一个有DLC的NPC

    我是一个有DLC的NPC

    别人穿越成主角,我穿越却成了当红网游的NPC?!屠杀千万玩家只为夺得DLC,DLC加身NPC升华进化为玩家!来这里,笑看屌丝逆袭传!
  • 婚意绵绵:总裁,好久不见

    婚意绵绵:总裁,好久不见

    多年前,她忍痛割爱,自认堕落与他分手。“幕琛,我们分手吧,理由很简单,我爱上别人了,并且睡了。”多年后,他布下重重陷阱诱她归来,却带着未婚妻在她跟前秀一场又一场恩爱。对于殷沫,爱是割舍。对于夜幕琛,却是得到。
  • 玻璃棺材

    玻璃棺材

    可不可以给我一个看见你的机会,哪怕只有一眼,我想要看看你。——林安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子了,不管你看的看不见,在我心中你是永恒的天使。——鹿晗她曾经看不见他曾经爱过她我死后想要住进一个玻璃做的棺材里,像白雪公主一样的幸福,拥有不老的容颜。
  • 箓神

    箓神

    “元素魔法?”“不会!”“召唤术?”“不会!”“斗气?”“不会!”……“那你岂不是一个废物?”“不,咱会这个!”“一些破纸条有什么用?”“嘿嘿,把刚才你说的那些人都干掉!”
  • 妖娆盛唐

    妖娆盛唐

    盛世唐朝,天宝狂飙,虚幻繁荣,暗流涌动,明暗势力交织,只为分得盛唐一杯羹。五星级酒店大堂经理,悲催穿越,成为青楼小龟奴。万花丛中过,怎能不留种。本想醉卧青楼忘忧愁,无奈被卷入滚滚历史洪流,只好奋勇拼搏,求的只是一份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