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05700000002

第2章 雪橇运动概述(1)

雪橇运动的起源

雪橇是雪上运动器材。用木料或金属制成。种类繁多,一般有无舵、有舵、单橇、宽橇、骑式、卧式、连模、牵引、电动、风帆等类型。目前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只采用无舵雪橇(亦称“运动雪橇”或“单雪橇”)和有舵雪橇进行竞赛。

无舵雪橇为木制,底部滑板为全属。一对平行的滑板宽不超过45厘米。滑板前翅都允许保持一定的弹性,但不得装操纵滑板的舵和制动器。单座重不超过20千克,双座重不超过22千克。

有舵雪橇用金属制成,前部是一对活的舵板,其上部与方向盘相接。并装有固定的流线型罩。尾下部安装刹车制动器。双人雪橇长270厘米,宽67厘米,包括人的体重不超过375千克。四人雪橇长380厘米,宽67厘米,包括人的体重不超过630千克。如重量不足,可携带其它加重物给予补足。

雪橇起源于北欧,又称北欧冰橇。

1883年2月12日,瑞士人皮特和澳大利亚人乔治联手进行了一次“伟大的国际冰橇比赛”,他们用时9分15秒滑过在瑞士达沃斯4公里的赛道。随后这个运动在瑞士、奥地利、德国、意大利以及美国等国家迅速兴起。

1887年瑞士圣莫里茨地区的机械专家马蒂斯设计制作了世界上的第一个比赛冰橇。自20世纪50年代始,随着无舵雪橇的兴起,冰橇逐渐被淘汰。冰橇滑降时,运动员头在前,俯卧在冰橇上,利用安装在专用皮靴前部的防滑钉控制冰橇的运动方向或制动。仅在1928年和1948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

现在的雪橇比赛中,选手的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40公里或者更大,其离心力超越5G。

雪橇最初为木制,后发展成用金属制作。1884年英国举行首次雪橇公开赛。1924年被列为首届冬奥会比赛项目,分有舵雪橇和无舵雪橇两种类型。

比赛时要求运动员乘坐木制或金属制的双橇滑板在专用的冰雪线路上高速滑降、回转。运动员坐在雪橇上,双手借助起点助栏用力向后推而使雪橇起动。在滑行过程中,运动员仰卧在雪橇上,单手拉住雪橇皮带利用身体姿势的改变,操纵雪橇,使之沿着冰道快速滑降。到达终点时,运动员须在雪橇上,否则成绩无效。由于线路多为S形的弯道,加之速度极高,滑行过程惊险刺激。和雪橇相似的比赛项目还有雪车。

目前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只采用无舵雪橇(亦称“运动雪橇”或“单雪橇”)和有舵雪橇进行竞赛。冬季奥运上的有舵雪橇小项中的雪橇长度不得超过27米,宽度不得多于067米,滑橇板宽度8毫米,在雪橇滑行时,雪橇的重量不得高于375公斤。

当中,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要滑行4次,分两天比赛,每次滑行两次,首轮的出发次序是以抽签决定。之后的出场名次是按上一轮成绩而定,最差的一组会先出发。在4轮完毕后,会以4次的滑行中到达终点的时间累积,得到最终的成绩,数字愈低,则为排名愈高。若出现相同时间,则会以任何一次最快时间完成的一队为优胜。

有舵雪橇运动

有舵雪橇又称为“长雪橇”,是一种以舵和方向盘控制的集体冬季运动项目,它的平均速度可达90公里至100公里,最高可达至120公里,而其雪橇是由金属所成。

有舵雪橇的历史

有舵雪橇的起源说法不一,有一说是源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在当时,有英国人把平底的雪橇安装了车板,后来,新的雪橇安装了金属舵板和制动闸,成为了有可能是历史上首辆的有舵雪橇。另外的一个说法是起源19世纪末的瑞士,但后来证据了早在1880年左右,美国的纽约州就已经出现木制雪橇赛跑的纪录。

而有舵雪橇与跳台滑雪一样,都是于第一届冬季奥运中成为了正式的比赛项目。现时,有舵雪橇在冬季奥运中设立三个小项,包括男子双人、男子四人及女子双人小项。在首两届的冬季奥运中只设男子四人小项,美国宁静湖冬季奥运中新增了男子双人小项,后来的美国盐湖城冬季奥运中,女子双人小项成为了并中一项有舵雪橇项目的小项之一,而美国的VonettaFlowers成为了第一位赢得冬季奥运的非裔美国人。雪橇运动分为有舵雪橇和无舵雪橇。有舵雪橇出现在18世纪80年代。当时,有个美国人达乌先达把两个单人雪橇用木板钉在一起,前面的用来控制转弯,雪橇从山上雪道滑下后,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这就是有舵雪橇的前身。

无舵雪橇出现得较晚。随着雪橇运动的发展,1948年英国的滑雪者别出心裁地进行了单人雪橇的滑跑,直到1964年,无舵雪橇才基本定型。在第九届冬季奥运会上,这个项目被列入正式比赛,男女分别进行。雪橇运动从18世纪起,流传于北欧各国。1923年成立了世界雪橇运动联合会,至今已有几十个成员国。

从1924年第一届冬季奥运会开始,历届都把有舵雪橇列为正式项目。从1932年的第三届冬季奥运会开始,又增加了男子双人有舵雪橇比赛项目,由于场地条件等情况不完全一致,所以,这项运动没有世界纪录。

有舵雪橇与冬奥会

有舵雪橇于1924年成为了冬季奥运的正式项目后,只有1960年冬季奥运因场地关系而被列出比赛项目之外,几乎每届的冬季奥运都设有此项目,当中的小项有男子双人、男子四人及女子双人小项。

有舵雪橇的分类

1双人赛。冬季奥运上的有舵雪橇小项中的雪橇长度不得超过27米,宽度不得多于067米,滑橇板宽度8毫米,在雪橇滑行时,雪橇的重量不得高于375公斤。

当中,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要滑行4次,分两天比赛,每次滑行两次,首轮的出发次序是以抽签决定。之后的出场名次是按上一轮成绩而定,最差的一组会先出发。在4轮完毕后,会以4次的滑行中到达终点的时间累积,得到最终的成绩,数字愈低,则为排名愈高。若出现相同时间,则会以任何一次最快时间完成的一队为优胜。

2四人有舵雪橇。四人赛所使用的雪橇最长的最高上限为38米,宽067米,滑橇板最小宽度是12毫米,在雪橇滑行时,雪橇的重量不得超于375公斤的重量。

当中,四人赛的运动员与双人赛的运动员相同,都是于一次比赛中要滑行4次,分两天比赛,每次滑行两次,首轮的出发的次序以抽签决定。之后的出场名次是按上一轮成绩而定,最差的一组会先出发。在4轮完毕后,会以4次的滑行中到达终点的时间累积,得到最终的成绩,数字愈低,则为排名愈高。若出现相同时间,则会以任何一次最快时间完成的一队为优胜。

项目规定

有舵雪橇服装包括比赛服,护肩、护肘、头盔和专用钉靴。靴钉为刷型并均匀分布于靴底。靴钉的长度不超过14毫米,间隔不超过3厘米。

比赛规则规定:2人座有舵雪橇长不得超过270米,宽067米,滑橇板宽度8毫米;4人座有舵雪橇最长380米,宽067米,滑橇板最小宽度为12毫米。2人座有舵雪橇比赛时,总重量不得超过375公斤,4人座有舵雪橇总重量不得超过630公斤,不足重量可携带其他加重物补足。滑道全长1500米,平均坡度为4°30′,最大坡度为8°30′。弯道部分的半径必须在20米以上,滑道的护墙最少不得低于50厘米。比赛分双人座和四人座两项。每赛次滑行4次,以4次比赛的累计时间计算成绩,时间少者名次列前。遇两队时间总和相等时,以任何一次最少时间的队为胜。

有舵雪橇的比赛场地

有舵雪橇的滑道是以混凝土或以木材所建成,宽度为14米,两侧均为护墙,护墙内侧高14米,外侧高2~7米。滑道及两侧的护墙均需浇冰,比赛线路长度为1500米,全程有最少15个弯道,最多为20个,弯道的半径最低下限为20米,其滑道的平均坡度为4°30′~8°30′,而起点至终点的高度差异是100~150米。

项目轶事

美国人伊根于1920年夏季奥运中赢得7拳击项目的金牌,后来于1932年的冬季奥运中夺得有舵雪橇项目的金牌,是20世纪中唯一一位曾于夏季奥运和升季奥运都获得金牌的运动员。

由於有舵雪橇和无舵雪橇项目的器材较昂贵,在早期的冬季奥运中通常只有欧洲的发达国家参与,在奥地利冬季奥运中,东德赢得了所有小项的金牌。

无舵雪橇运动

无舵雪橇,也称平底雪橇、运动雪橇或短雪橇。雪橇运动项目之一。一种仰面躺在雪橇上,双脚在前,通过变换身体姿势来操纵雪橇高速回转滑降的运动。雪橇为木制,底面有一对平行的金属滑板。滑板不得装置能操纵滑板的舵和制动器。男、女单人项目比赛每队限报3人,每名运动员可滑行4次,以4次滑降时间总和计算名次,少者为胜。双人项目比赛时每队不得超过两名运动员,每名运动员可滑行两次,以两次滑降时间总和评定名次,少者列前。

雪橇全长为70~140厘米,宽为34~38厘米,高为8~20厘米。雪橇为木制,底面有一对平行的金属滑板,宽不超过45厘米。雪橇前部没有舵板,后部也没有制动闸。滑板上部为支架。滑板前面翘起部分可有一定柔软性,以利转弯,但不准装置能操纵滑板的舵和制动器。单座重量21~25公斤,双座25~30公斤。比赛分男子单座、男子双座、

女子单座三项。比赛时运动员坐在雪橇上,双手借助起点助栏用力向后推,使雪橇向前起动,滑行中仰卧在雪橇上,单手拉住雪橇皮带利用身体起卧,变换肩、腿姿势操纵雪橇,使之沿着冰道快速滑降。选手可选择最理想的线路前进,以尽可能的减少比赛用时。到达终点时,运动员须坐在雪橇上,否则不予计算成绩。比赛中平均时速可达130公里(80英里),最快时速可达145公里(90英里)。单座滑4次,赛期为两天;双座滑2次,赛期为一天。比赛所用时间相加,均以时间少者为胜。成绩相等时,以各次滑降中成绩最好者为胜。出发顺序由抽签决定。

据记载,早在1480年挪威就已出现无舵雪橇。1883年瑞士在达沃斯举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无舵雪橇比赛。1889年德国成立无舵雪橇俱乐部。有男子单人、双人和女子单人3个比赛项目。1957年国际无舵雪橇联合会正式成立,决定从第9届冬奥会开始进行无舵雪橇比赛,在非冬奥会年份,每年举行世界锦标赛、欧洲锦标赛及各种杯赛。无舵雪橇有男子单人、双人及女子单人3个比赛项目。男子线路长1000米左右,女子线路长800米左右。1964年在第九届冬季奥运会中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无舵雪橇滑道,以混凝土或木材为基础砌成槽状的滑道,与雪车和俯式冰橇比赛的比赛轨道相同,只是起点比另外两个项目更远一些。

2006年都灵冬奥会设男女单人和男子双人三枚金牌。

无舵雪橇的历史

无舵雪橇的存在历史比有舵雪橇早得多,它于8世纪初的奥斯陆就有类似雪橇的运输工具存在。而历史上首次正式的国际雪橇比赛是在1883年的瑞士,当时来自欧洲与澳大利亚的运动员要利用雪橇滑行4公里,最终的胜利者是一队澳大利亚组合赢得。后来于1913年,国际雪橇联合会成立。

而无舵雪橇在奥地利冬季奥运中成为了正式的比赛项目,包括男子单人、双人与女子单人小项,双人小项最近无分性别,但由于一直以来只有男性参加,因此久而久之成为了男子双人小项。在整个冬季奥运的无舵雪橇项目中,德国、意大利和苏联是该项目的大赢家,它们都夺得过半的无舵雪橇中的奖牌。

比赛场地

无舵雪橇的滑道以混凝土或木所建成,滑道宽13至15米,两侧的护墙要浇冰,男子比赛线路长度为1000至1400米,比赛线路长度为女子800至1200米,滑道内有11至18个弯道,弯道的半径8米,平均坡度为4至10度,男女没有分别,在滑道内,起点与终点的高度差异为70至130米。

无舵雪橇与冬奥会

无舵雪橇在奥地利冬季奥运中成为了正式的比赛项目,至今已设有男子单人、男子双人与女子单人三个小项。比赛用的雪橇以木制,它的前部没有舵板,在后部也没有制动闸,只于底部有一对用以平行的金属滑板,宽34至38、高8至20、长70至140厘米。而由于雪橇没有方向盘,因此无舵雪橇比有舵雪橇更难操控。

在比赛展开时,运动员坐在雪橇上要借双手的力把雪橇于起点推动,到达终点后,运动员仍要在雪橇之上,否则成绩不会计算在内。

无舵雪橇的分类

1男子、女子单人赛。单人赛的赛事中,所用的雪橇重量不可超于20公斤。当中,单人赛会进行两日的赛事,每日进行两次的滑行,首次的出发名次以抽签决定,及后的出场次序以成绩定断,在四次的滑行中所得时间会合计起来,所有时间最短的一队为优胜,如若成绩相同,则会以会以任何一次最快时间完成的一队为优胜。

2双人赛。双人赛方面,雪橇重量的最高上限为22公斤,赛事为期一天,进行两次的滑行,赛事第一次的出发名次以抽签决定,之后的出场次序会以成绩决定,在两次的滑行中所得时间会合计起来,所有时间最短的一队为优胜,如若成绩相同,则会以会以任何一次最快时间完成的一队为优胜。

都灵冬奥会项目之无舵雪橇

无舵雪橇是世界上最早的冰上滑行运动器械。十九世纪末期,无舵雪橇在瑞士的小城圣莫里茨出现。1884年举行了第一次无舵雪橇的比赛,参赛者在公路上滑行,从圣莫里茨滑向塞勒里纳,胜利者获得一瓶香槟酒。1887年,无舵雪橇的比赛正式采用现在通用的俯卧姿势。1892年,无舵雪橇才正式得名,当时人们制造了一种主要由金属组成的无舵架雪橇,大家觉得它类似人类的骨骼形状,于是也叫它是骨架雪橇。1923年,国际有舵雪橇和平底雪橇联合会成立。三年之后,有舵雪橇和骨架雪橇都成为奥运会的正式项目。

该种雪橇由于运动速度极快,危险性巨大,在冬奥的发展历史始终不顺利,直到2002年冬奥会,无舵雪橇也不过才第3次成为奥运比赛项目,在1928年和1948年的冬奥会上,由于比赛都在圣莫里茨举行,也就是无舵雪橇的诞生地,该项赛事才享有参加的殊荣。

项目介绍

同类推荐
  • 学生热捧的当代名家散文:小号小号在呼唤

    学生热捧的当代名家散文:小号小号在呼唤

    本作品集精选了作者近年来发表在各种报刊、杂志等媒体上的优秀散文、随笔,共分两辑。第一辑是作者在国内工作生活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第二辑是作者在境外、海外的见闻、感触和体验。作者见多识广,非常具有文化价值。
  • 学生热爱科学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下)

    学生热爱科学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下)

    班级文化是“班级群体文化”的简称。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为其主体标识,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则为其物化反映。班级文化是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
  •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基督山伯爵

    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基督山伯爵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小鲤鱼跳龙门

    小鲤鱼跳龙门

    《小鲤鱼跳龙门》是教育部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的推荐书目,本书中收录了儿童文学大师金近先生的十余篇广为人知的童话作品,包括《狐狸打猎人的故事》《小猫钓鱼》《小鸭子学游水》等。在金近先生的笔下,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人物都有各自鲜明的个性,而每篇童话中的故事情节都是与社会现实相贴合的,有益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快速走出成长中将面临的困境,并对社会现实树立一个合理的基本判断。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格林童话
热门推荐
  • 我在复苏时代谋发展

    我在复苏时代谋发展

    从末日降临的元气复苏的时代重生回了末日降临的五年前。秦一明从一开始不可置信到之后的兴奋不已。重生代表着先知先觉,也代表着他能弥补之前所留下的所有遗憾。为此他兢兢业业的修炼,只等末日降临的那一刻,他不会再重蹈前世的覆辙。但是老天似乎是在故意捉弄秦一明。五年后!别说元气复苏了,就连末日的影子都看不到!秦一明仰天长叹:“末日没来?我要这实力有何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枪之勇者成名录

    枪之勇者成名录

    我一直坚信着,只要握紧心中的枪,便能守护自己想守护的东西——子夜
  • 那个名为青春的笼子

    那个名为青春的笼子

    多少年想要走出那道隔绝我与那世界的墙,可是我知道高墙铁门外的世界必定改变了很多,想必那世界对于我还是如几年前那样不清不楚。我在害怕,我在颤抖,我在迷茫,恐惧着那个世界的冷眼。其实不是高墙铁门困住了我,而是我的心始终不敢迈出那一步。有人说,鸡在被圈养之前是会飞的,人又何尝不是呢?人本应拥有翅膀,可以飞向更广阔的天地,不是身边的事物束缚了你,是你的心本就是束缚你身体的笼子。
  • 《画墓》

    《画墓》

    我探索人类内心深处最黑暗的部分,然而当我看到了黑暗的曙光,我却无能为力。
  • 落叶残花

    落叶残花

    世间怎会有如此巧合的事情?最终只是因为缘分,初次相逢已注定一生的纠葛。“因为我想你睁眼看到的第一个画面就是我们相遇的桃林。”一直用心呵护的那个人不知可曾对自己动过情。用自己温热的鲜血染红了那片残花,最终留下的只是那冰剑穿心。“墨谋不曾为谁流过一滴泪。”那个人的每一点付出都刻骨铭记在心。可为何天作弄人,他偏偏就是那个必须得除掉的人。最终给他留下的那无法愈合伤口。他们死里逃生最终看见蓝天挂上了耀眼的太阳时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们不得不拿剑相向。不怕与你反目成仇只怕山水不再相逢。
  • 生命之星之预言之子

    生命之星之预言之子

    七十二柱恶魔即将苏醒,七宗罪联手暗黑王子摧毁这个世界。一场意外让魏云来到这片大陆。占卜球显示,只有他才能拯救斯坦国……是谁打开了封印,又是谁才能打败它们。七十二柱恶魔逐渐苏醒,唯有找到打开封印之人……我……我真的不是什么预言之子,我也不能帮助斯坦国打败比丘国,我只想回到我原来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似水流年不似水

    似水流年不似水

    流年似水,转眼三十而立了。糊里糊涂的就走过了半生,真的该到替自己的人生留一点有价值的念想了。很久以前就想给自己写一本书,却一直不知从何写起。前几天跟妻子说,要不我就写写咱俩的婚姻故事吧!妻子说可以啊,等老了还可以拿出来看看,怀念一下年轻的日子。我也觉得可行,因此决定写这本书。结婚五年了,很多事似乎都遥远了起来,假如再不写出来,原有的一点记忆也将被纷扰的生活所冲散。过往的,再也回不去了,剩下的日子,还得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