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33400000003

第3章

既发愿已。次立于誓。准庄严论。由五义故立六种誓。五义者。一能坚固其心。二能制伏烦恼。三能遮放逸。四能破五盖。五能勤修六度。云何立誓。若有人来种种求索。我于尔时随有施与。乃至不生一念悭吝。若我持戒。乃至失命建立净心。誓无改悔。若我修忍。为他侵害。乃至割截。常生慈心。誓不恚碍。若修精进。遭逢寒暑王贼水火师子虎狼无水谷处。要必坚固誓不退没。若我修禅。为外事恼不得摄心。要系念境。誓不暂起非法乱想。若修智慧。观一切法如真实性。随顺受持于善不善有为无为生死涅槃。不起二见。若我心吝悔恚碍退没乱想。起于二见如弹指顷。以施戒忍精进禅智求得报者。我即欺诳十方世界无量无边阿僧祇现在诸佛。于未来世亦当必定不证菩提。菩萨以十大愿持正法行。以六大愿制伏放逸。必能精进修习六度成无上菩提。

次求善友者。善友之义大矣哉。将越艰险会常乐者。无莫由之。故摄大乘唯识等云。要善友力方成菩提。佛菩萨等是为善友。胜利无极。难以具言。且略举三用表求意。一者能为菩提近因故。涅槃经云。佛告诸大众言。一切众生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近因缘者。莫先善友。何以故。阇王若不随耆婆语者。来月七日必定命终堕阿鼻狱。是故近因莫若善友。二者趣向如来智时有十功能。故华严经云。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门。令我得入真实道故。善知识者趣向一切智乘。令我得至如来地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船。令我得至智宝洲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炬。令我得生十力光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道。令我得入涅槃城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灯。令我得见夷险道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桥。令我得度险恶处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盖。令我得生大慈凉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眼。令我得见法性门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潮。令我满足大慈水故。三者能令越生死海故。大集经偈云。若得亲近善知识。至心听受无上法。观察内外空三昧。即能越度生死海。问于善知识起于何心而求于彼。答华严经云。于善知识生十种心。谓于善知识生同己心。令我精勤办一切智照道法故。于善知识生清净自业果心。亲近供养生善根故。于善知识生庄严菩萨行心。令我速能庄严一切菩萨行故。于善知识生成就一切佛法心。诱诲于我令修道故。于善知识生能生心。能生于我无上法故。于善知识生出离心。令我修行普贤菩萨所有行愿而出离故。于善知识生具一切福智海心。令我积集诸白法故。于善知识生增长心。令我增长一切智故。于善知识生具一切善根心。令我志愿得圆满故。于善知识生能成办大利益心。令我自在安住一切菩萨法故。成一切智道故。得一切佛法故。

后明修行者。夫天池别乎行潦者。百川纳而莫遗。地岳殊于推阜者。众尘积而无弃故。求无上正等菩提。一切诸行莫不备习。于中分二。一总二别。总者。其资粮等五位中。皆具自利利他二行及福智二十波罗蜜。故唯识论云。十波罗蜜五位皆具。然修习位其相最显。即此六度慧为性者。皆名为智。非慧为体。并名为福。六波罗蜜通相皆二。别相前五说为福德。第六智慧。又此六度为济于他而修六者。六皆利他。若为自修。六皆自利。既云十度通五位修。又即六度通于福智二利所摄。故知十度二利福智通五位也。

问菩提分法及四摄等。皆是功德所修之法。二利等中是何所摄。答据增相说。菩提分法自利行收。四摄事等利他行摄。若依实言。皆通二利。

问菩提分等体义云何。答分之为三。初菩提分。次明四摄。后显六度。菩提分法略为二门。一者释名。二略问。答初中又二。先总后别。三十七菩提分法者。菩提梵音。此译名觉。即如来等尽无生智。照境穷源故称为觉。分者因也。此三十七能为觉因。故名为分。次别名者种类不同。分为七例。一四念住。二四正断。三四神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七八正圣道。一四念住者。谓身受心法。身等四法是所观境。慧是能观。慧与念俱。故慧从念称为念也。住者即境是能观慧所住之境。总称念住。别言身者。五根四大积集名身。领纳于境目之为受。集起名心。轨持称法。二四正断者。体一精进。义用不同。分之为四。已生恶法断之令灭。未生恶法令永不生。已生善法修令增长。未生善法修令得生。此四功能断自所除懈怠障故。故名四断。三四神足者。神谓神通。妙用难测故名神也。即慧之用。足者彼因。体即胜定。由依胜定能发通故。故名神足。足虽一定。定因有四故名四也。其四者何。谓欲勤心观。于境乐观名欲。止恶进善曰勤。定能摄心称心。于境简择名观。此四非足。足之因也。四五根者。增上之义是根义也。由五能生诸善法故。故总名根。其五者何。谓信精进念定慧也。谓于三宝四谛等中。能深忍乐清净之性。名之为信。勇猛进修。目为精进。于境忆持。故称为念。专注所缘。号之为定。简择德失。故得慧名。五五力者。不可屈伏故名为力。即前五根据不可屈转立力名。故瑜伽云。谁不能屈。答此清净信若天若魔乃至诸烦恼缠亦不能屈。故名难伏。体即五根。更无别也。六七觉支者。觉者是智。支者分类。分类不同而有七种。名七觉支。其七数者。一念。二择法。三精进。四喜。五轻安。六定。七舍。于境明记。名之为念。观察德失。故名择法。炽然修善。号为精进。于意适悦。故得喜名。调畅身心。名为轻安。专注所缘。故名为定。远离沉掉平等寂静。目之为舍。问择法是慧。可名觉支。余非慧收。何得名觉。答念支觉法所依止故。择法自体而是觉故。精进是觉出离支故。喜是觉法利益支故。轻安定舍此三是觉无染支故。是以自体及余非慧总名觉支。何故此三名无染支。答粗重为因能生诸染。轻安近能治此粗重。名无染因。由依定故方能离染。定即名为离染所依。舍正除染。即是无染之自性也。故此三种得无染名。七八圣道者。契理通神。目之为圣。运载游履称之为道。其八者何。谓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正见。筹量义理。名正思惟。语离四非。称为正语。身远三过。名为正业。无漏身语离五邪命。名为正命。修善断恶有胜堪能。目为精进。明记所缘。称为正念。摄心不乱。号为正定。推察谛理。故名正见。二略问答者。问小乘之人修菩提分教有诚文。何以得知大乘亦学。答智度论云。问三十七品是声闻辟支佛道。六波罗蜜是菩萨道。何故于菩提道说声闻法。答菩萨摩诃萨学一切道品。既云一切。故知亦通菩萨所学。问菩提分法通诸位者。何故瑜伽摄论皆云四地方得菩提分耶。答彼据三地得定戒等。相同世间。四地相同二乘出世。道品无漏而是出世。故言四地方得起也。问三乘同修行相何别。答中边论云。二乘之人以自相续身等为境。以修对治。菩萨通以自他相续身等为境。而修对治。声闻独觉于身等境。以无常等行相思惟而修对治。若诸菩萨于身等境。而以无所得行相思惟。修于对治。声闻独觉修念住等。但为身等速得离系。若诸菩萨修念住等。不为身等离系。但为证得无住涅槃。由此三缘。与二乘别。

次明四摄。略分二门。初释名字。后辨行相。初中又二。先总后别。总者。以此四事摄诸有情。故名四摄。或摄者益他。以施等法益有情故。故瑜伽云。所有摄事能成就他一切有情。能成就者即是益也。释别名者。一者布施运心普及。称之为布。辍己惠人故名为施。二者爱语音声屈曲表彰名语。闻者悦乐故目为爱。三者利行。行是所修之行。即是因名。利是所得利益。即是果称。故瑜伽云。由此能令于现法中得身轻安。于后法中。般涅槃等此现轻安后般涅槃。皆并名利。有所益故。四者同事。同者等也。事者事业。谓与有情等修行业故名同事。二行相者。菩萨若欲摄化有情。不过此四。若欲化彼。先行于施。谓随于彼所须。外财金银等物。及以内财手足等类。随求皆与。由随意与故。诸有情亲附菩萨。是名施摄。既亲附已。次以爱语悦豫彼心。令其受道。故瑜伽云。云何菩萨自性爱语。常乐宣说可意语等。略有三种。一慰喻语。对诸有情含笑先言。命进问安。随宜慰喻。二庆慰语。见诸有情有昌盛事而庆悦之。三胜益语。为诸有情宣说一切圆满殊胜微妙法教。既行如上所有爱语。令所化生心起爱慕归依菩萨。既归依已。次教修行。瑜伽云。谓诸菩萨由彼爱语。为诸有情示现正理。随其所应。于诸所学。随义利行。此意即说。随彼诸乘根性差别。而教行彼三乘等行得自乘果。又若菩萨如是行中。必住悲心。无爱染心。劝导调伏。起利行已。次与所化同其事业。问但化彼行。何假身同。答自若不行。人焉肯学。为令彼修故。要自作。故瑜伽云。谓诸菩萨若于是义于是善根劝他受学。即于此义于此善根自现受学。如是菩萨与他同事。故名同事。由此四事摄诸有情。不增不减。

后明六度。六度之义乃有多种。今者略示八门差别。一辨列。二释名。三显相。四加行。五净相。六不增不减。七相摄。八胜德果利。一辨列者。施有三种。一舍财等名为财施。二以三藏等教施于有情。名为法施。三令他离怖。名无畏施。戒亦三种。一者能离不善防护受持。名律仪戒。即沙门等七众所学戒等是也。二以一切佛法为体。名摄善法戒。三者以此戒善资物。名饶益有情戒。忍亦三种。一者怨对能受。名耐怨害忍。二者贫病寒热种种苦至。忍而修道而不退屈。名安受苦忍。三者于甚深法能谛思惟审观义理。名谛察法忍。精进亦三。一者若修诸行。发起勇悍于行不退。如入阵者被铠甲。故即无怯退故。名被甲精进。二者修诸善品而勤进趣。名为摄善精进。三者能以精勤利乐含识故。名利乐精进。定亦有三。一者而能安住现法乐故。名为安住静虑。二者以此能发六神通故。名为引发静虑。三者用此能成利有情事故。名办事静虑。慧亦有三。谓生空无分别慧。法空无分别慧。俱空无分别慧。如次即是别缘我法及俱缘彼根本之智。简异后得言无分别。

二释名者。先总后别。言总名者。解深密经及瑜伽云。何缘此名波罗蜜多。由五缘故。一无染著。不染著波罗蜜多相违事故。二无顾恋。谓于一切波罗蜜多诸果异熟及报恩中。心无系故。三无罪过。谓于如是波罗蜜多。无间杂染法离非方便行故。四无分别。谓于如是波罗蜜多。不如言词执著自相故。五正回向。谓如是所作所集波罗蜜多。回求无上大菩提果故。又对****云。到所知彼岸名波罗蜜多。又波罗是所知彼岸义。蜜多是到义。释别名者。摄论云。能裂悭吝贫穷。及能引得广大财位福德。故名为施。能息灭恶戒恶趣。及能引得善趣等持。故名为戒。能灭尽忿怒怨仇。及能善住自安隐故。故名为忍。妙能远离所有懈怠恶不善法。及能出生无量善法。故名精进。能销除彼所有散动。及能引得内心安住。故名静虑。能除遣一切见趣诸邪恶慧。及能贞实品别知法。故名为慧。

三辨相者。问但施等即得名为波罗蜜多。为不尔耶。答有得不得。故唯识云。要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蜜多。一安住最胜。谓要安住菩萨种姓。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乐最胜。谓要悲愍一切有情。四事业最胜。谓要具行一切事业。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间杂。若非此七所摄受者。虽行施等。但名施等。不得名为到彼岸也。

四加行者。问将修此六。以何加行方能进习。答二利为心能修此六。故大般若经一百二云。菩萨摩诃萨行六波罗蜜时。当作是念。我若不行布施波罗蜜多。当生贫贱家尚无势力。何由成就有情严净佛土。况当能得一切智智。我若不护净戒波罗蜜多。当生诸恶趣。尚不能得下贱人身。乃至况当能得一切智智。我若不修安忍波罗蜜多。当生诸根残缺容貌丑陋。不具菩萨圆满色身。若得菩萨圆满色身行菩萨行。有情见者必获无上正等菩提。若不得此圆满色身。乃至况当能得一切智智。我若懈怠不起精进波罗蜜多。尚不能获菩萨胜道。乃至况当能得一切智智。我若心乱不入静虑波罗蜜多。尚不能起菩萨胜定。乃至况当能得一切智智。我若无智不学般若波罗蜜多。尚不能得诸巧便慧超二乘地。乃至况当能得一切智智。又三百五十一云。于此六种波罗蜜多勤修学时。恒作是念。世间有情心皆颠倒。没生死苦。不能自脱。我若不修善巧方便。不能解脱彼生死苦。我当为彼诸有情类。精勤修学布施净戒精进安忍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善巧方便。以此念观故。能炽然修六度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狄仁杰传奇——情人藤

    狄仁杰传奇——情人藤

    狄仁杰三字一出就不必多说了,侦探传奇,四字而已。灵感来自于老爷的狄仁杰传奇系列。此篇为中篇。
  • 女猎手

    女猎手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开始注意到一个夜间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的黑影,有时候又在空中飞行,没有人知道滑翔于城市的高空忽隐忽现的生物是什么东西,有人说那是个魔鬼,又有人说是类蝙蝠一样的人,但却从来没有人抓住过它。不管是夜间工作商店职员还是小偷都对它好奇并害怕着,生怕有一天会飞下来抓走自己似的。胆敢犯罪的人也越来越少,夜间的街道变得更加寂静。直到有一天,一个猎手出现了。“每个英雄都会有一个故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不是英雄,但是为了生存,我必须成为猎手去捕杀那些威胁都我的人。”——凯瑟琳
  • 魂穿之攻略任务

    魂穿之攻略任务

    这是一部魂穿很多世界的故事,女主因死亡而成为任务者。由于作者是首次发书,所以有些剧情由读者决定。感兴趣的亲们请加Q群557245621。剧情纯属虚构。若有相似纯属巧合
  • 摘星?偷心!

    摘星?偷心!

    好吧,她承认,她是他的Fan,她留意他喜欢他已经很多年了。她也承认,能够见到他认识他,和他做朋友,她已经很高兴了。但是,她发誓,她绝对不是那个想摘星?的人。事实上,她才是受害者选是他存心偷了她的心?
  • 偏执总裁的甜心Honey

    偏执总裁的甜心Honey

    起初,唐染只以为这个男人患有严重的中二病,可接触久了,她突然发现他傲娇的可爱,腹黑的可爱,怎么都可爱,她,爱上这个男人了。
  • 化兮

    化兮

    一个“盲人”,男主角,名叫李四,坚持不懈地为了别人,不顾自身安危,一次又一次救人于危难之中。李四,视觉非常特别。虽然是“盲人”,但可以捕捉到一般人都无法见到的“东西”。他父母在一次车祸中,离开了他,后来一直是他父母的好友在照顾。他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神秘身份,他是“昆仑人”的后代,在家族中排行第四,所以名叫李四,字一,是后来挽救大灾难的关键人物。张三,女主角,身手不凡,但是第一次出场就倒在血泊中,一直晕迷不醒,是男主角救了她。其实他们很久之前就已经见过,她却一直看不上他,更谈不上有好感了。但自从他救了她,他们一直没有离开过,从有好感到相亲相爱,出生入死,一起战斗,为对方牺牲!化,一阴一阳,人与匕,能化解世间天地万物。男女主角的配合、结合,一起的战斗……都是化字之体现,化兮。
  • 郡主来了

    郡主来了

    我相信这是上天的缘分,让我穿越时空来到你身边
  • 新远古神话

    新远古神话

    远古世界,雪月风花,爱恨情仇,尽在《新远古神话》之中……
  • 大牌巨星:恶魔的乖丫头

    大牌巨星:恶魔的乖丫头

    白雨忆、乖宝一枚,从不管闲事,却好心遭雷劈地惹上了一个可恶的家伙!他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超级巨星,上帝眷恋的臣子。他冷漠、霸道、自我、腹黑。什么?当他的助理!她这不是给大家演绎小绵羊和大灰狼故事的节奏吗!随便使唤她就算了,还说她结婚以后不是好妻子,这关他什么事!这不是结束,谎言背后,隐藏着她另一个身份。韩流偶像、影视巨星、尔虞我诈的娱乐圈中,看小呆萌如何逆袭!
  • 茶花女·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茶花女·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茶花女》以作者自述的口吻开始。在名妓玛格丽特的遗物拍卖会上,小仲马买到一本签有阿尔芒名字的小说。几天后,阿尔芒找来,欲以重金购回此书,小仲马慨然相赠。阿尔芒便向他诉说了自己和玛格丽特,即茶花女,赤诚相爱的动人故事。《茶花女》言流畅,给人以真切、自然之感。该书还被改编成戏剧和歌剧,长演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