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33400000007

第7章

第二大门明所得果。初明其障。后显得果。第十地中诸功德法虽得自在。而有余障。未名最极。谓有俱生微所知障。及有任运烦恼种子。障于佛地。故此十地不名为佛。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彼皆顿断入如来地。后显得果。问三祇时满万行德备嘉因毕矣。胜果如何。答彼大菩提圆寂二法。是所得果。故集论云。顿断烦恼及所知障。成阿罗汉及成如来。证大涅槃及大菩提。是其果也。如来罗汉依菩提等义别说也。非别有体。今涅槃等分之为二。先明涅槃。后辨菩提。涅槃之义义类甚多。今者但依佛所得者。分之为二。一依唯识辨其四种。二据涅槃明其三事。言四种者。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与一切法不一不异。离一切相一切分别。寻思路绝名言道断。唯真圣者自内所证。其性本寂。故名涅槃。释。自体本来而非杂染。虽与容尘烦恼为依。而不被染。故名本净。此体即是七真如中实相真如。故名相如。诸法无常。涅槃是常。故与诸法不得名一。复是诸法真实性。故不得名异。异应非是诸法之性。如色异声色非声性。其性本寂。显涅槃名。圆满寂静是涅槃义。二有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烦恼障。虽有微苦所依未灭。而障永寂。故名涅槃。释。所依身在名有余依。余依之中烦恼皆尽所显真理名有余依。而言虽有微苦依者。异熟有漏苦果之身名微苦也。此据二乘有余涅槃。不约佛说。如来有漏悉皆总尽。何得有苦。三无余依涅槃。谓即真如出生死苦。烦恼既尽。余依亦灭众苦永寂。故名涅槃。四无住处涅槃。谓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乐有情。穷未来际。用而常寂。故名涅槃。释。出所知障得大悲般若。不同二乘乐住涅槃。不同凡夫乐于生死。二皆不住故名无住。然其四种体一真如。约义分也。今者佛果四义皆具。问如来有漏苦依身尽。如何得说具有四耶。答苦惑依尽说无余依。非苦依在说有余依。是故世尊可言具四。无漏五蕴名非苦依。次明三事入涅槃者。准涅槃经。秘密之藏犹如伊字三点。若并即不成伊。纵亦不成。如摩醯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点若别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释。能证生法二空之智名为般若。所证生法二空真如名如来身。由智证理。离诸障染。不为染缚。名为解脱。言伊字者。据西方说。彼国伊字两点在上。一点居下。下点喻理。是所依故。上二喻于般若解脱。依理起故。何故别三不成涅槃。答言涅槃者。是圆寂义。若唯般若。真如未证障未解脱。何名圆寂。若唯真理。能证智无烦恼不断。亦何名寂。若唯解脱。解脱体假。理智俱无。谁名圆寂。是故三别不名涅槃。此言总意要非即异。三法俱时方名为入大涅槃也。智是有为。理即无为。理智是实。解脱是假。故非即一。有为无为假实异故。智为能证。理是所证。解脱离缚。故不得异。若别异者。智证于谁名为能证。理等准此。故知三事不得条然而别异也。如是方名入大涅槃。涅槃之义其事寔多。恐文繁广故不具尽。

次辨菩提。分之为二。初明菩提。后身相摄。菩提种子有自无始。但为二障之所覆蔽。令不得起。三祇伏断。十地修习。至金刚位二障都尽。智从种生。名得菩提。即此菩提相应心品总有四种。故佛地论等云。一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不忘不愚。一切境相离诸杂染。纯净圆德。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像。释。与智俱时。心所非一。总名心品。我法等执及能所取。此等皆无名离分别。能缘所缘俱不可侧。故名微细。而于其境不迷不暗。故名不愚。一切现前而不忘失。名为不忘。有漏永尽名为离染。无杂称纯。离过名净。净德备矣。故得圆名。于一切处能现身土。名为无间。长时相续现而不息。故称无断。如大明镜众像托起。今依此智身土影生。法待喻明。故称圆镜。二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悲等恒共相应。一味相续穷未来际。释。真如理性名为平等。智缘此理名平等智。又昔凡位由执有我。自他不平。今我执亡观自他等。故名平等。以无转易称为一味。起无间断故云相续。三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善观诸法自相共相。无碍而转。摄观无量总持定门及所发生功德珍宝。于大乘会能现无边作用差别。皆得自在。雨大宝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释。神用莫方。称之为妙。遍缘诸境名为观察。六度等法名为珍宝。因定而起故称发生。四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为欲利乐诸有情故。普于十方示现种种变化三业。成本愿力所应作事。释。三业化等是所作事。智能成彼名成所作。

问此之四智为体即识。为不尔耶。答如次与彼第八七六前五识而相应故。非体即识。王臣异故。识为其王。智是所故。问何故佛地庄严摄论等中并云转彼八识得四智耶。答唯识论中而有两释。一智虽非识。而依识转。识为主故。说转识得。二若有漏位智劣识强。无漏位中智强识劣。为劝有情依智舍识故。说转八识而得四智。理实非以识为智也。问无漏智强。复何须识。又以何明佛果有识。答凡言心所必依心王。若无其识。智依何立。又准如来功德庄严经云。如来无垢识是净无漏界。解脱一切障。圆镜智相应。准此经文。岂佛无识。问此之四智几通因果。及唯果耶。答圆镜成事成佛方得。妙观平等初地等中而即分得。佛果圆满。问品犹品类。四智言品。品类几何。答一一各定有二十二。二十二者。谓遍行五。别境亦五。善有十一。并一心王成二十二。二十二法名义云何。答遍行五者。体遍三界三性诸识。故名遍行。其五者何。一令心心所而触于境。故名为触。二能警觉应起心种。引令趣境。故名作意。三能领纳顺违中容境。故名为受。四能于境安立分齐取其境像。故名为想。五能令心造善恶等。故名为思。言别境者。此所伏境而非是一。缘别别境。故名别境。其五者何。一于所乐境希望名欲。二于决定境印名胜解。三于曾习境明记名念。四于所观境专注名定。五于所观境简择名慧。言善等者。能于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十一者何。一者能于三宝四谛真净德中。深忍乐欲心净名信。二崇重贤善故名为惭。三轻拒暴恶。名之为愧。四于三界等不耽著故名为无贪。五于苦事等不起于恚名为无嗔。六理事明解名为无痴。七勤修善事勤断恶法而能勇决故名精进。八远离粗重身心调适故名轻安。九防恶修善名不放逸。十令心平直无功用住名为行舍。十一不损有情故名不害。问遍行等法凡夫等有。理即无疑。佛果云何亦具斯也。答遍与一切心恒相应名为遍行。故佛必有。若佛无者。何名遍行。信等十一善心必有。佛唯是善故有信等。如来常乐证所观境故得有欲。于所观境恒印持。故得有胜解。于曾受境恒明记。故亦得有念。世尊无有不定心。故亦得有定。于一切法常决择。故得有其慧。

问如来之身具无边德。何故但说二十二耶。答此二十二摄佛一切有为功德莫不备矣。依此二十二法之上所建立。立种种名。非离此外别有体也。

二身相摄者。初辨于身。后明相摄。佛身不同而有三种。一者法身。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具无边际真净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实性是大功德法所依止。名为法身。依止之义是身义故。又此法身唯有真实常乐我净。离诸杂染。众善所依。无为功德。无心色等差别相用。又正自利。寂静安乐无动作故。亦兼利他。为增上缘。令诸有情得利乐故。居法性土。虽此身土体无差别。而属佛法相性异故。据性名土。是所依止故。约相名佛。是能依止故。又此身土俱非是色。虽不可言形量大小。然随相事其量无边。譬如虚空遍一切故。以所遍法而无量故。其能遍法亦名无量。二受用身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身。谓诸如来三无数劫所集无边真实功德及净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恒自受用广大法乐。以自受乐。名自受用。又唯自利。不为于他说法等故。居自用土。由昔所修自利功德因缘成故。从初成佛尽未来际。相续变为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常依而住。如净土量。身量亦尔。眼等诸根及诸相好一一无边。由无限善根所引生故。又功德智慧既非色法。虽不可说形量大小。依所证理及所依身。亦可说言遍一切处。二他受用。谓诸如来示现妙身。而为十地诸菩萨众。现通说法。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名他受用。又具无边似色心等。利益他用化相功德。又唯利他。为他现故。居于自土。由昔所修利他无漏纯净佛土因缘成就。随住十地菩萨所宜。变为净土。或小或大或胜或劣。前后改转。他受用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无定限。合此自他二受用身。总名受用。三变化身。谓诸如来变现无量随类化身。为未登地诸菩萨众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获得诸利乐事。方便示现。名变化身。唯具无边似色心等利乐他用化相功德。唯利他摄。为利他现故。居变化土。由昔所修利他无漏净秽佛土因缘成就。随未登地有情所宜化为佛土。或净或秽或小或大。前后改转。佛变化身依之而住。能依身量亦无定限。

二明相摄者。此之三身而与五法相摄云何。答真如一种摄于法身。所以者何。准赞佛论解深密经瑜伽论天亲般若论等皆云。法身无生无灭。唯真如体无生灭故。又佛地对法摄大乘等言。佛法身诸佛共有。唯真如理诸佛共有。余即不尔。若尔何故摄论中云转去藏识得法身耶。答第八识中含二障种。谓由能灭此二障种。方显法身。据此故说转藏识得。实非以识为法身也。二以圆镜等四智之中真实功德镜智所起常遍色身。摄自受用。何以知者。庄严论说。大圆镜智是受用身。摄论亦云。转诸转识得受用身。故知总以四智心品实有色心为受用体。三以平等智所现佛身摄他受用。成所作智所现随类种种身相摄变化身。此之二身所有色心皆似非实。何所以然。皆为化他方便示现故。不可说实智为体。

夫一乘位行理幽事广。若匪圆德。余何言哉。是以大阶等觉谷月犹迷。小位声闻衣珠尚翳。彼智犹若。况乎聋鼓。但以波因海起。光乘日耀。物既若斯。法何不有。故托圣言编为阶次。贻诸同好。冀修有绪。斯志未极。故重颂云。以依众圣言。辨大乘位行。福冀诸有情。常住成等觉。

同类推荐
  • 华丹神真上经

    华丹神真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西河

    西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跌打损伤方

    跌打损伤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畦乐诗集

    畦乐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SKETCH BOOK

    THE SKETCH BOO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快穿系统之女配要翻身

    快穿系统之女配要翻身

    大千世界,唯有你才是我的唯一。在这轮回中,兜兜转转,却还是逃不过宿命的羁绊。
  • 00后的高中生活

    00后的高中生活

    一个放养小子的高中生活直播,没有修饰,没有幻想,只有真实的校园生活。
  • 乱界逍遥

    乱界逍遥

    在爆发中觉醒,在愤怒中再次觉醒,季绝凭借两大逆天元灵拉开逍遥界的帷幕。正、以本尊为主;邪、奉我影为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见也如何暮

    见也如何暮

    灭门之灾的仇恨,成了她活着的支柱。面对王爷的深情,她只能忍痛割爱,却奈何此情未央,此意难断,复仇的心一次又一次地融化……
  • 穿越文武巨星之路

    穿越文武巨星之路

    沧龙很厉害吗?来,咱们上哥斯拉,看谁才是海洋霸主!”啥?你说你是国宝?”“滚滚,赶紧过来了,有人要抢你的位置。”这是一个男人,带着一只哥斯拉和滚滚,还有一个二哈性格的文武系统,在异世界走上巅峰的故事!
  • 我真的不是挂

    我真的不是挂

    万年老二朱佩奇偶得鸡神系统,从此开启开挂人生。玩家A:打野都能集齐三级装?举报了,这主播开资源挂。玩家B:指挥天谴圈轰炸?这主播开了天谴挂,石锤了,没得洗。玩家C:一群神仙都跪了?举报走一走,活到九十九。爱的魔力转圈圈,极度倒霉、倒霉、普通、幸运、非常幸运、神级幸运。朱佩奇躲在墙角瑟瑟发抖:我...我真的不是挂,嘤嘤嘤嘤嘤!交流群:1006391502(欢迎你的到来)
  • 重生之黄金时光

    重生之黄金时光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你最想做的是什么?让我们跟随主角,看看他的重生之路。
  • 空间俏医女

    空间俏医女

    新文速递《重生后成了前夫的心头好》已发。前世,江采月被白莲花情敌害死,眼一闭一睁穿越成穷猎户家的小娘子,还一步到位地把孩子都生了。家徒四壁、地无两亩、天灾人祸不断?咱会医术、有空间,相公更是宠上天,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婆家极品、庶姐算计?江采月拳头一挥,欠了我的给我还回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
  • 守住心灵的净土

    守住心灵的净土

    从《母爱的震撼》作者邢庆杰大部分作品来看,他给人以成熟感。而所谓“成熟”,即已凸显出鲜明的、浑然统一谐和的、较为独特的风格。邢庆杰的小说有着强烈的戏剧化风格。人们在谈论小说的戏剧化因素时,大多认为过于戏剧化的情节设置会伤害小说的文本属性,即文学性;但是,在邢庆杰的小说里,情况有所不同。邢庆杰小说的戏剧化风格,主要表现为矛盾缓慢发展之后的突然拧结,以及矛盾的不确定因素促成的超常局面。《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作品:守住心灵的净土》所选作品为关注社会、品味人生的文学精品,旨在引导青少年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客观、全面地认识社会,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