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32200000014

第14章

论。云何为四至性无住故 释曰。以下别释。别释四种。即分为四。此初也。行根本方便者。初列名也。谓依真如修不住行。与后三行作根本故。持业依主二释。皆通此行顺真故名方便。行即方便持业释也。观一切法等者。以显其相。自性无生者。所观境空。离妄见者。能观心境既空。何所乐着。故能生智不住生死。观一切法。由因缘合业果不失故。于生死众生不悟。深可生悲。为摄化故不住涅盘。以随顺等者。后显修意。以此法性性无住故。顺修此行为方便也

论。二者能止至离诸过故 释曰。此显摄律仪戒。能止方便者。初列其名。由能止恶随顺真如。是故能止即方便也。惭愧等者。以显其相。此中即显二种正勤。能止一切恶法者。已生恶法。由惭愧故。勤令不生。不令增长者。未生恶法。由惭愧故。勤令不起。以随顺等者。后释修意。随顺法性离过义故。故说能止为方便也

论。三者发起至离痴障故 释曰。此显摄善法戒。发起等者。初列名也。谓由勤故发起善根。后由勤故善根增长。即是顺真之方便也。谓勤已下次显其相。于中又显二种正勤。初明生善。显一正勤供养等者。生善事也。爱敬等者。生善因也。乃能等者。生善缘也。故未生善法勤令发生。然爱与敬四句分别。一爱非敬。如母于子。二敬非爱。如仆于主。三亦敬爱。如子于亲。四非敬爱。如于怨等。而经言。但爱者若尔非不敬故。今于三宝亦敬爱。故而信增长生众善也。又为佛法僧力等者。后灭业障。生一正勤。要灭业障不退善根。善不退者。成增长义。即已生善法。勤令增长。前能止中。离现起销业种。既其炬亡不碍。诸善既增长也。随顺等者。后释顺意。发起善根生福智故。故顺离痴善根增长灭业障故。故顺离障。以为顺真之方便也

论。四者大愿至寂灭故 释曰。此显摄众生戒。大愿等者。初列名也。弘誓普周故名大愿。愿心无异。谓之平等。愿行顺真说为方便所谓已下次显其相。发愿等者。长时愿也。化度等者。广大愿也。皆令等者。第一愿也。下释所由显其修意。随顺等者。长时所以。法性等者。广大所由。不念等者。第一所以。显为顺真之方便也。新论文略义不如此

论。菩萨发是至见法身 释曰。上显发心相。次明利益。于中有四。初显胜德。二明微过。三通权教。四叹实行。初中有二。初明自利功德。后显利他功德。此初也。发是心者。前三心也。由其直心正观真如。深心悲心助显真故。而能少分见自法身。谓依以观于人空门相而见故云少分。新论名为见法身。以其法身无自他别。亦即是见之法身

论。以见法身至入于涅盘 释曰。此显利他德也。谓于十住发心住中。随本发心。利众生愿。能现八相。权作佛身。故花严云。云何菩萨一身作无量身。悉于一切世界示现成佛故。由得道故。成此佛事。是佛菩萨常行之道。示现成佛道之相故。总名为八相成道。故对****业大性云。穷生死际。示现一切成菩提等诸佛事故。就诸教说多少不同。如花严经说二十相。彼经为成十数法门。仍一一相皆显十义。而不别说。入胎一相。佛本行经所现更多多同。花严少有差别。智论说。有化身成佛则无入住出胎等相。悲花经说。天王世尊自右成道。则无出家。法花龙女作成界子速得成佛。无苦行等。悲花又说。有佛成道都不说法。便入涅盘。此等诸教所说异者。或总通显一切佛事。或但一佛随宜所现。或随义类开合有殊。若约大位多分而说故。有说言。八相成道。既初住上皆能示现于中故。有任不任运遍不遍义。应作四句。有遍不任运。谓初地上一念作意。至十方故。有任运不遍。谓十地来随位自在现身土故。有非任运非遍。谓三贤位依以观门少分见故。有遍而任运。谓依世尊。依大法身起妙用故。恐文繁广略示方。于中委细如别章辨

论。然是菩萨至未能决断 释曰。次明微过。于中有二。先异地上。后异凡愚。此初也。然是等者。初正显异。以其等者释异所由。所言漏者。过失流义。以未能得无漏智故。无始及今。依于二障所起漏业未能除也。要至初地得无漏智。方能断伏有漏业故。故说初地断二种愚。一执着我法愚。即是此中异生性障。二恶趣离染愚。即是恶趣诸业果等。若尔宁说能离见爱。答。彼约伏离此言永断。以分别障亲迷谛理。要至初地方能断故。显证法身非地前也

论。随其所生至自在力故 释曰。此异凡愚也。虽由未断诸过漏故。失念起恶能招苦果。暂随所生微苦相应。而亦非被恶业所系。以有悲智所起大愿自在之力所任持故。故新论云。或由恶业受于微苦。愿力所持非久被系。故异凡也。故瑜伽论显此义云。又此最初发心菩萨。或于一时生极恶趣那落迦中。多分于此速得解脱。受少苦受生大厌离。于彼众生起大悲心。如是一切皆因摄受无坏实福

论。修多罗中至勇猛故 释曰。此会通权教释伏疑也。谓有疑云。若此菩萨。有大愿力。非业系者。何故经说。种姓菩萨在六住中有其退堕。故此会通遣外疑难。或说有退等者。此举违教。本业经说。七住已前名为退分。彼若不遇善知识者。或若一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净目天子法财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遇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法中。乃至能起五无间业。非其实退等者。释通其意。但是权语。非谓实教。以彼十信初学之人未入十住正定位中而懈怠者。如来怖之令发勇猛故。说六住退入凡夫。又即十住名为初学。是初发意菩萨摄故。其十行位名为正位。本业经说。是正位故。怖彼十住初学菩萨。令入十行正定位中。假说有退。非实退也。若不尔者。何故经说新发意菩萨名毕竟定。若生八难无有是处。岂况而造无间业耶。若尔何故花严经说。至第七住方名不退。答。不退大位。初住即成不退转心。七住方得闻有佛等心不动。故所显义别。亦不相违。而有别开四种不退。其信证二理深不可。且初住位。自信已信已性入正定位。岂位退耶。故信与位不可别开。又不退者。对退以立。初地已前既无证退。何要别立证不退耶。若谓未证亦名退者堕顶住顶住何不别开。由此瑜伽说。已成熟有其三品。与此论同故。四不退不可依也

论。又是菩萨至自涅盘故 释曰。此难实行也。一发心等者。于下不堕。证入十住名一发心。了人法空。谁生怯弱。常运悲智不堕二乘。故新论云。自利利他修行诸行。尚不畏堕二乘之地。况于恶道。若闻无量等者。于上不怯。得涅盘者。即成佛也。故新论云。闻多劫行方始得佛不惊怖等。依摄大乘有十难行。由能行故而不怯弱。信知已下怯所以。既知。诸法本来涅盘。虽久生死而不怯弱。岂同二乘厌苦欣灭。故新论云。何况有起二乘之心及堕恶道。由此彼经是权非实。若尔何故唯识等说有三退屈。由三练磨方得不退。言三退屈者。菩提广远屈。施等难修屈。转依难证屈。言三练磨者。引他已证练。省已能修练。引粗次妙练。如其次第而为对治。由斯坚固方不退等。答。彼约法相显过义说。此约法性显德义论。彼约散心取相时言。此约定位离相时语。或即由此三种练磨。方能成此不怯弱等。由此二处义不相违。故摄大乘说。由定故行十难行。故成不退

论。解行发心至当知转胜 释曰。以下第二解行发心。于中有二。初显解行所得发心。后显发心所依解行。初中有三。初总标难胜。后显其胜相。此初也。有义。解者即是十解。行谓十行。发心十向依解起行依行入向。是故名为解行发心。前位信满发心入解。解胜于信。依解起行复胜。依信而起于行。信心解性二无差别。即转信心为胜解故。更深发心入十向位。由是义故。名之转胜。有义。此说其理不成。与论解行不相应故。论文不显解行位故。应知解了。于真如法中深解现前故。行谓度行。即随深解所修离相六度行也。依此解行发回向心。是故名为解行发心。前位依信而起。于行发决定心。今此依解而起。于行发回向心。显过前位故名转胜

论。以是菩萨至所修离相 释曰。此显胜相也。新论此又说三胜义。初无数劫。将欲满故。于真如中得深解故。凡所修行皆离相故。此依新论亦显三胜。以是菩萨等者。此明时胜。谓从初住得正信来已至初劫后分位中。谓彼初劫总有三分。十住行向。居初中后。今此发心在十行末。十向初心正在后时故。言初劫将欲满也。此亦依于极厚处说。猛利修者非尔所时。如十信位一万劫等。于真如等者。此明解胜。于前信位但起直心。今显异前故云深也。显异前故云深也。显异后位故复云解得。此深解故云现前。所修离相者。此显行胜。由于真如得深解故。凡所修行皆离相也

论。以知法性至般若波罗蜜 释曰。此明发心所依解行也。文中别显无相六度。一一文中显解行。别以知等者。此显解也。随顺等者。此显行也。于身命财染着名贪。畜积财法不舍名悭。真无财法。何有悭贪。起情乐境。名之为染。染色声等名五欲过。法性无境。宁有欲过。于苦憎恚名之为嗔。追触暴热佷戾名恼。法性无苦。何有嗔恼。心于善品懒堕名懈。恃我高举名之为慢。法无身心。何有懈慢。令心流荡。于境能发惠名乱。法性常定体。何有乱。迷闇理事痴名无明。法性体明。何有痴闇。如何法性无贪等耶。谓以凡圣由证不证有无别。故知无贪等。不尔圣凡有有无过。即以真如无贪等故。亦得名为六波罗蜜。故新论云。真如法性离悭贪相。是清净施度等。依此经说。不摄受一切法。是檀波罗蜜等。由知法性是六度故。顺法性修檀等行。檀名为施。以己财法惠于他故。尸名为戒。以善思愿制诸恶故。羼提名忍。谛察空理安忍坏故。毗梨名精进。于诸善品心勇猂故。禅名静虑。能于真境心不动故。般若名惠。于诸理事善决择故。波罗蜜者。名到彼岸。且依梁摄显其三义。一无解修故。世间二乘虽行施等修不密故非到彼岸。二入真修故。世间二乘虽行施等。不入真如非到彼岸。三得胜果故。世间二乘虽修施等。不至此果非到彼岸。今此菩萨所修施等。皆能无余入真。而修得彼胜果波罗蜜。以悭贪等垢障永真故。顺真如修离相行。此六度义有无量门。于中委悉如别章辨

论。证发心者至菩萨究竟地 释曰。以下第三明证发心。于中有三。初明发心体。次显发心相。后辨成满德。初中有三。先标证位。次辨证体。后明证因。此初也。谓从初地至第十地。证得真如发真心故。由证正智发后得智。由证后智发大悲故。有义。证者契合之义。正智契真名为证故。有义。不然。非能所故。谓以何法契合真如。离真别有能证智者。非法性义法相宗故。应言证者是体会义。谓心随重妄起诸念。念尽归源故名为证。即真体显名证正智。真用显发名证后智。无别二智而为能证。不尔始觉异于本觉。与上诸文极相返故

论。证何境界至名为法身 释曰。此证何境。境界所谓真如者。初举所证法。以依转识说为等者。次释通外难。既体名证。则无能所。何故说真名之为境耶。答此难言以依等。有义转识即阿黎耶。十地证智要依此起。以此黎耶能取境界故。就所依说真为境。实能证智与所证理平等平等无境界也。有义。不然不异前说。而有能证所证别故。应知此中言转识者。假指证智同时转相。谓诸菩萨虽体真如。犹有业相微细生灭。有业相故未离转现。欲显菩萨非淳净证。假就此识说真为境 而实证者体会真如理智无别。何有境界。唯真如智名法身者。后结明非境。谓证菩提名为法身。法身唯是真如净智。非谓理智而有差别。是故真如非境界也

论。是菩萨至不依文字 释曰。下显证用。于中有四。一摄诸上首德。二随根延促德。三实行不殊德。四应机殊用德。此初也。是菩萨等者。此明请法。唯为开导等者。显其请意。若尔便违诸经论说。唯除能至百世界故。有义。证者虽言地上明起用等。偏就法云故。说一念能至十方。即举初后略中间也。有义。此说理深不可。初地应无诸证用故。既请法等初地亦能。宁说起用唯法云也。由其任运作意别故。诸经论中就任运义唯说能至百佛世界。今就作意显法身用故。于一念能至十方。故新论言。此菩萨以无分别智。证离言说真如法身故。能一念遍往十方一切世界。然此菩萨法出自心非自心非自求解。请******但为开导无闻众生令依正教而得利益。自身决定不依文也。问。诸经皆说利益安乐。今此请法无安乐耶。答。菩萨先行利益事故。但有利益必安乐故。或有安乐非利益故。由此菩萨于诸众生或不施与身财法等。由虽暂安乐非久利益故

论。或示超地至不可思议 释曰。此随根延促德。谓闻劫长心则退没故。示超地言有速成。或说我于等者。此明延德。谓闻劫少则不精勤故。说长时发其勇猛。能示如是等者。此结众德。事妙无穷。心言路绝皆为饶益诸众生也

同类推荐
  •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箓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素履子

    素履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金液还丹印证图

    金液还丹印证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山窗余稿

    山窗余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迦叶结经

    迦叶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我从上古中来

    我从上古中来

    第二文明纪元毁灭时的幸存者历经三个纪元存活下来,而我们的故事开始于第五纪元
  • 斗魔世界之新的世界

    斗魔世界之新的世界

    留在冥界的魔剑意外丢失,穿越到了魔界。而在此时,一名生活在山里的孤寡老人,他是一名狩猎师,捡到一名孤儿,起名为萧雨。这是一个新的世界,没有斗气、魔法,只有一种叫做魔力的东西。拥有魔力的人们称为魔师,他们在大陆上象征着星光般的闪耀。
  • The Three Taverns

    The Three Taver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世之逍遥小王爷

    异世之逍遥小王爷

    天地人榜高手济济,龙凤榜上英才辈出,天仙谱里的美女更是风华绝代。而远在苍茫大陆之外的魔法大陆上,还有精灵族、矮人、兽人、龙族等种族。重生的李云龙来到了这个武侠与魔法并存的世界,这一切让出生富贵的他如鱼得水。
  • 颂武则天

    颂武则天

    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本文已一个现代人的角度分析武则天。
  • 巅峰武道

    巅峰武道

    废材少爷周枫,遭毒魔夺舍却被他体内的神秘宝珠吞噬,由此获得了绝世功法和惊天秘宝,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上佳的气运,他一夕蜕变,幻化成龙,天地任其遨游……
  • 大鬼手

    大鬼手

    林风,代号鬼手,是一名职业杀手,虽然他是杀手,但却干出了许多杀手不可能干的事,比如:拍广告、摆地摊、给小萝莉当老师、为大明星当保镖。林风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居然爱上了一个拉小提琴卖艺的哑女;林风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任何招惹他的人,必将遭到他百倍的偿还。林风:“我是一个杀手,不对……我是一个有着原则的杀手,也不对……我是一个有着原则,且极其拉风的杀手!”
  • 拯救从心开始

    拯救从心开始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犯罪与改造心理纪实,丰要是传统形式方法下服刑人员的犯罪与改造纪实。从广义来讲,过去所有一切有益于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法都是为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所接纳的部分,只不过是在看待过去的教育上即从思想教育的角度来看待,又从符合人的心理科学角度来看待;第二部分主要是近些年来有针对性地应用心理学原理知识在改造罪犯中的心理矫治,其主要对象是严重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人格障碍、犯罪人格、危顽犯的服刑人员。就是这么一群人在于警们不离不弃的教育下,在心理教育有针对性的矫治下,使他们较快地走上人生健康的路;第三部分复苏心灵是反映服刑人员情感世界的一个窗口。
  • 信息奇缘

    信息奇缘

    一个是名副其实的高富帅、留美博士、海归精英一个是失去双亲、中途辍学、孤身奋斗的未婚妈妈故事情节虽是虚构,却也源自生活,有很多写实的部分,叙述朴实无华、情感细腻真实。亲情、爱情、友情到底如何取舍?责任与感情到底如何选择?天平一方是婚约承诺+父母家庭+企业责任,另一方是已经辜负了七年的真爱和儿子此时男人该如何抉择?抉择之后又将面临怎样的后果?到时他又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