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88000000032

第32章 历史探微陆元朝的汉化统治

蒙古族原是一个以游牧经济为主的民族。当蒙古铁骑一踏入中原,汉化也就提上蒙古统治者的议事日程。因为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解决农业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激烈冲突。面对先进的农业文明,蒙古统治者要统治中原,势必需要改变落后的游牧经济,采用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

改汉制、兴汉法

改汉制、兴汉法肇端于成吉思汗时期。1219年,正在中亚征战的成吉思汗邀请全真教领袖邱处机北上论道,表面看来,是要向邱处机学习长生不老之术,但他真正感兴趣的是全真教治国安民之术。邱处机也坦率地说,他没有长生不老之术,只有养生之法。在和成吉思汗的密谈中,他针对蒙古军队的屠杀掠夺,一再阐释治国应“以敬天爱民为本”,长生应“以清心寡欲为要”的政治观点。他劝诫成吉思汗释放“驱口”,尊重汉地习俗,重视农业等等。成吉思汗指令耶律楚材将谈话记录下来,说是要传给他的子孙。这说明成吉思汗对汉法开始有所重视。邱处机离去后,耶律楚材也多次向成吉思汗进言采用汉法。由于忙于征战,成吉思汗无暇考虑怎样有效地治理统治区,因此,耶律楚材最初并没有得到重用,但成吉思汗晚年曾对窝阔台说:“此人天赐我家,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这为窝阔台后来采纳耶律楚材的汉化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窝阔台时期,耶律楚材参照汉法,建议军民分治,建立赋税制度,废除屠城旧制,汉化取得初步成果。

忽必烈受过很深的汉文化教育,在争夺汗位和统一全国的殊死争斗中,又得到汉族知识分子的大力支持。这使他深深认识到汉法维护对其统治的重要性。忽必烈即位后,在全国推行汉法。具体而言,忽必烈在初期推行的汉法主要包括3个方面。

1.定国号及礼仪制度

忽必烈之前的成吉思汗、窝阔台汗等都没有纪元年号。忽必烈即汗位后,便采用中国传统的年号纪年法,定年号为“中统”。阿里不哥归降后,改年号为“至元”。至元八年(1271)十一月,忽必烈采纳刘秉忠等汉人文臣的建议,定国号为大元,设太庙,祭祀祖先,仿照宋、金朝礼仪制度制定节日、庆典的朝仪,将皇权提高到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2.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

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世祖忽必烈参照宋朝制度,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中央设中书省,管理全国政务,其长官为中书令,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处理具体事务;设枢密院管理军事,长官为院使、副使;设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长官为御史大夫。除大都及附近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外,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各行省下辖路、府、州、县,分设总管、知府、知州、知县。从加强中央集权来说,元与宋的统治机构是一脉相承的。但宋朝的制度在加强皇权的同时,重点在对地方的防范;元朝的制度在加强皇权的同时,还让地方机构发挥积极作用。元朝行省制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地方行政机构的重要改革,对以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虽改行省为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它为“行省”。今日之省,也是由元代行省制度演变而来。

3.重用儒士,尊崇儒学

蒙哥汗时期,忽必烈奉命管理漠北汉地。他开始广泛延揽天下儒士,咨询治国方略。这样,许多怀才不遇的汉族知识分子如窦默、姚枢、许衡、刘秉忠、郝经等,纷纷归附忽必烈,为他出谋划策。他们积极地用“以儒治国”的思想来影响忽必烈。刘秉忠向忽必列灌输“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的儒家思想,同时又进言“孔子为百万师,立万世法”,应尊崇孔子。姚枢向忽必烈提出建立学校、重视儒学、培育人才的建议。郝经提出“行中国之道,即为中国之主”等等。忽必烈都一一采纳了这些建议,并重用了这些儒臣,如刘秉忠官拜光禄大夫;窦默官拜大学士,累赠太师和魏国公;郝经、姚枢等都被封高官厚禄。

汉化与反汉化

忽必烈早期对儒学有很大兴趣,但体会粗浅。后期在理财问题上与儒臣发生分歧,他便认为儒臣不识时务,渐渐疏远了他们。蒙古旧贵族趁机掀起了反对汉化的高潮。从忽必烈后期到元朝灭亡,汉化与反汉化的斗争十分激烈,其中在两个事件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1.太子真金之死

太子真金是忽必烈的儿子,深受汉文化的熏陶。真金为燕王时,由王恂讲解儒学的三纲五常和治国之道,许衡讲经史。至元十六年(1279)十月,真金开始参与政务。他选用了许多儒士为幕僚,以“仁”字治国,凡是扰民的苛治,一旦听说,即刻废除。他对阿合马、桑哥等旧贵族视若仇人。因此,真金的仁政招来了许多仇视汉法、坚持蒙古旧制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在忽必烈晚年,他们离间忽必烈和真金的父子之情,使忽必烈怀疑太子真金阴谋夺位,便严厉追查。太子真金在忧惧中死去,汉化受挫。

2.南坡之变

英宗崇尚儒学,大兴“汉法”,任用汉文化素养较深的拜住为相,同时又不断削弱守旧势力的力量,推进汉化的进程。但随着汉化的深入,反对力量也渐渐汇集到以铁失为代表的守旧势力的麾下,对抗英宗的汉法政策。至治三年(1323)八月初,英宗南还大都,在上都南面的南坡(距上都30里)驻营,铁失等守旧派调集所管辖的军队,发动兵变,将英宗大帐包围。铁失先杀中书省右丞相拜住,再杀英宗,后世称之为“南坡之变”。继位的泰定帝实际上是保守的草原游牧贵族集团利益的代表。这反映了蒙古统治集团内部汉化和反汉化的激烈冲突。

马克思曾经指出:“在长时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也就是说,不管落后的征服者愿不愿意,客观上他都会被先进的文明所同化。因此,不管元朝中后期反汉化的斗争如何激烈,元朝推行汉法政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也取得了一些成就。

首先是尊奉孔子。忽必烈虽采取过一些崇儒措施,但对孔子没有特加尊崇。成宗即位后,下令尊崇孔子,称“孔子之道,垂宽万世,有国家者,所当尊奉。”武宗即位后,又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超过了历代王朝对孔子的尊奉。仁宗时,命令国子监刘赓到曲阜,以太牢(牛牲)祭祀孔子。皇庆二年(1313)又以宋儒周敦颐、程颢、张载、司马光、朱熹等从祀孔庙。次年又封孔子第五十三世孙袭封衍圣公,以表明对儒学的尊崇。

其次是正式实行科举。早在世祖忽必烈时期,朝廷便围绕科举的行废问题展开讨论。一直到皇庆二年(1313)中书省上言实行科举,以经学取士。这年十一月,仁宗才下诏正式开科取士,规定各地推举年25岁以上的举人经乡试后,次年二月在礼部会试,然后御试,以后科举每3年开试一次。科举考试内容以《大学》、《中庸》、《论语》、《诗经》等“四书五经”为主。与前代相比,元代科举在考试程式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发展和完善。元代开科取士,在政治上多少满足了汉族知识分子要求广开仕途的愿望,也使汉文化在蒙古人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最后是编纂和刊刻书籍。汉文化造诣比较高的文宗图帖睦尔即位不久,就创设奎章阁学士院,专门研究鉴定书画,同时又设艺术监,负责校正、刊刻儒家书籍。从天历二年(1329)年到至顺二年(1331)文宗组织一大批文人,编纂了《经世大典》,是一部集元朝典制之大成的著作。顺帝时,又编纂金、宋、辽三史,另又修订《大元通制》,书成更名为《至正条格》,这是元朝在汉化道路上取得的最后一项比较大的成就。

二元格局

尽管元朝中后期陆续取得了一些汉化成就,但由于守旧势力的阻碍,使元朝的汉化呈现出二元格局的特点。大量不适应汉地情况的蒙古旧制继续存在,主要有下列内容:

1.投下制度

早在成吉思汗时期,便将占领地的俘虏赐给将领和贵族。忽必烈建国后,蒙古草原和汉地都分设投下制。投下民户为主人服劳役、兵役。忽必烈灭南宋后,又增拨江南各地人户封给诸王、后妃和勋臣。此外,他还以岁赐的名义,每年赐给王子、后妃和勋臣许多投下民户。名义上,投下的民户都归属州、县管辖;实际上,元朝还规定蒙古贵族在所受投下民户的府、州、县,可以重派监督官吏。这样一来,在一些地方就形成了以蒙古旧贵族为主的集团,成为元朝政治保守势力的主要代表。

2.怯薛制

怯薛制原为斡耳朵的宿卫制度。成吉思汗时期,怯薛协助大汗处理军国大事,实际上成为国家的中枢行政机构。忽必烈建国后,怯薛仍有特殊优越的地位和各种特权,虽不再是中枢机构,但作为皇帝的近侍,仍可以干预国事。因此怯薛形成越来越大的特权集团,对元代中后期的政治产生不良影响。

3.札鲁忽赤制度

札鲁忽赤意为断事官。成吉思汗时期,札鲁忽赤是地区最高行政长官,统管行政、司法、财政等事务。忽必烈以后,这一蒙古旧制仍保留下来。它所在的机构为大宗正府,主要负责审理投下中蒙古和色目人的犯罪案件,兼管汉人的重大刑事犯罪。元朝中书省之下本已有刑部掌管司法,同时又设大宗正府,双方权限互有重叠,职责不清,造成元朝司法体制混乱。

其他被保留下来的蒙古旧制还有很多,它们并未构成独立的系统,而是被分别配置在国家的不同部门,因此,元王朝自始至终是一个中原王朝政权模式和蒙古旧制的混合体。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元朝的早衰。

同类推荐
  • 极品宋代大表哥

    极品宋代大表哥

    从德玛西亚穿越到北宋末年的盖伦,成为了当时还未出世的一代名将岳飞的唯一大表哥!猥琐的大盖伦智勇双全,绝世无双,手持德玛西亚大宝剑屠金军如屠猪宰羊一般!岳飞亲自认证,绝无伪劣表哥!一剑斩秦桧,一刀屠金将,皇帝太坑怎么办?一拳揍扁就完事,且看史上最强大表哥!南宋极品大表哥,带领宋军与岳飞一同吊打天下各路豪杰!(纯属YY,和历史不符别喷)
  • 娘子不许我做咸鱼

    娘子不许我做咸鱼

    本是孤儿的他一不小心穿越到一个古代家庭,本想做个纨绔子弟,却做成了名人才子;本想守着娘子过日子,却做成了王爷;原想只爱娘子一个,却变成了妻妾成群。翰墨表示,好难啊!
  • 我们的长河吧

    我们的长河吧

    从我们悠远的长河中,找到一段自己爱好感兴趣的的故事。或者我们长河历史中找到一处灵感,一段故事,去深入了解,这就是我的初心。
  •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中世纪崛起

    中世纪崛起

    魂穿中世纪,徐图再起。中世纪、类架空、慢热型、合理爽。从彷徨苟活的森林猎人到乱世立锥的平民小官;从充作炮灰的见习骑士到立功授勋的军事新贵;从因战恢复男爵位到由谋册封子爵衔......且看现代职员如何附身落魄小贵族徐徐谱写一幅别样的中世纪史卷。
热门推荐
  • 我的世界再也没有你

    我的世界再也没有你

    “我承认,我不是个好女孩!但是,我也不坏!”在18岁以前,她可以说自己是个好女孩,但从18岁开始,她尝试了各种大人口中所说的坏东西,她虽坏,但也不坏!一直把爱情当作游戏的她从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爱一个人爱的这么深,以至失去理智,失去自尊,但爱的投入换来的结果只能是一败涂地。从此以后,我的世界再也没有你!
  • 无界之古歌

    无界之古歌

    千年前发生了一场骇世血案,十二大宗门,五大超级组织,两大神秘宗族和其他宗族,门派的数以万计的高手殒命中域,无一人归来,也无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千年之后一代游子落孤雁为探秘和游历中元界这最后的一片土地,相随宗门众人再入中域,又是一场不知原因的血案,本应殒命的他却以外归来且实力和境界也因此大涨,本因是好事却引来了整个中元界的注视。自持后生无望,他秘密的将自己此生所见所闻所知的一切秘密用上古文字撰成了一部绝密书册,流传世间,无人知晓。百年之后,秘密重启,初出世界的叶凌飞无意中涉足了这个无人知晓的绝世机密,竟发现与他有着莫大的关联。千年未到,中域再启,引起了世人的轰动。中元大会,叶凌飞成为众矢之的。两次血案罪魁祸首竟是人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云巅仙缘

    云巅仙缘

    对沈云来说,生存是第一位的,如何没有威胁的生存,更是他的向往。然而,就在他寻求更好的生存时,变故发生了,一切由命运之手推动,如历史车轮般滚滚向前。从此踏入一条全新的世界,一个古老又神秘的修仙世界,徐徐展开。群魔乱舞,一式定乾坤,族群大战,一枪退万敌!一切源于生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武侠学长

    我的武侠学长

    隐密在你我所熟知的大城市中,有一所看似平常的高中学校,里头的每一个学生都身怀各种失传已久的绝技:降龙十八掌、弹指神功、百变神行、忍术、轻功、暗器、易容术等……
  • 重降于世

    重降于世

    他伏剑自刎时说:“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上天给了他一个机会。
  • 年少斗轻狂

    年少斗轻狂

    她,是年轻神秘的网吧老板,是所有店员心中的大神,一手高超的黑客技术令人折服。一句话竟然让道上一霸也不得不给三分面子,仅仅十八岁就让人敬佩不已。人不轻狂枉年少,就这么一个潇洒不羁,身负神秘工作的少女,突然在假期被安排去上大学?原本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导致的冰冷性格,在遇到一群乐观开朗,性格迥异的挚友们后,渐渐被改变。且看我们的神秘高冷少女苏晨奕如何度过精彩的大学生活,走向人生巅峰。(PS:简介无能,想写一个成长类型的文章,男主一定会有的,帅哥也一定会有的,美女也一定会有的,三观端正,慢慢看我们的女主成长吧。)
  • 替身娇妻不由己

    替身娇妻不由己

    一场荒唐的相遇,让我认识了权势滔天的男人。从此,便一步步走入他设下的圈套。入骨的爱情,浓浓的亲情……到头来皆是一场空。他和我的“亲人”联手把我送进监狱。那个男人的身边,站着和我长得一模一样的女人。他们厌恶的俯视我,好像在看一只蝼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恶魔的玩具

    恶魔的玩具

    平庸是罪!2016年愚人节,郁郁不得志的严肃,在遭遇车祸将死的那一刻,与恶魔达成了交易。“五年哪里够!?老子给你十年!送老子回去十年前!!”随着严肃这一声咆哮,他华丽丽的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