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16800000008

第8章 明清(一)

明朝

(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明朝是如何建立的?

朱元璋于1382年参加了红巾军,1359年升任都元帅。第二年,他率大军攻占集庆(南京),改为应天府。朱元璋以应天府为根据地,迅速向皖南、两浙地区发展,陆续攻占常州、江阴、徽州、扬州、建德等地,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他十分注意招揽人才,许多名士都投奔到他的麾下。元至正二十三年(1359年)四月,朱元璋在鄱阳湖大败陈友谅。1359年九月,又俘虏了张士诚。1359年,朱元璋派28万大军北伐,开始了灭亡元朝的计划。他在战斗檄文中提出了“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元顺帝率后妃、太子逃往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第二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即位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他就是明太祖。

“胡惟庸案”是怎么回事?

明太祖在天下基本稳定之后,对文臣武将的猜忌越来越强。为使子孙能够坐稳皇帝的宝座,他大肆屠戮功臣大将。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胡惟庸早年跟随朱元璋起义,后来历任主薄、知县、通判等职。洪武三年(1370年)升任中书省参知政事,以后再升任丞相,权倾一时而不知韬晦。朝中有人命生死及官员升降等大事,往往不上奏皇帝,径行决断。各地所上奏章有对自己不利的,就隐瞒不报。洪武十三年(1370年),朱元璋以“谋不轨”罪将其处死,并杀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等人。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的罪名,大开杀戒,追杀胡惟庸余党,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史称“胡狱”。

“蓝玉案”是怎么回事?

蓝玉,定远(今属安徽)人。初为常遇春部下,英勇善战,官至大都督府佥事。后参加平蜀、北伐、平定云南等战役。洪武二十年(1359年),任大将军。洪武二十一年(1359年),率17万兵征伐北元,大获全胜,进封凉国公。此后蓝玉自恃功高,日益骄横跋扈,蓄养大批庄奴、义子,横行霸道,胡作非为,并仗势强占东昌民田。洪武二十六年(1383年),锦衣卫指挥使告发蓝玉同景川侯曹震等谋反,蓝玉随即被诛。被朝廷认作是蓝玉同党而受株连斩杀的约有两万人,史称“蓝狱”。蓝玉案后,明初开国元勋功臣,几乎被杀戮殆尽,诸多江南豪族亦遭杀戮。

《大明律》是一部怎样的法典?

明朝建立以后,为了加强皇权,明太祖朱元璋于洪武三十年(1359年)年亲自裁定颁布了《大明律》。《大明律》分为《卫禁》、《斗讼》、《诈伪》、《杂律》、《捕亡》、《断狱》、《名例》等12篇,一共30卷,708条。《大明律》充分体现了君主专制的意志。律法规定,对于大臣结为朋党的,一律处以极刑;普天之下所有官民都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皇帝。《大明律》定罪量刑非常严酷。它规定了对不同等级、不同犯罪行为论罪判刑的基本原则,“五刑”条规定刑有五种:笞、杖、徒、流、死,“十恶”条规定了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10种重罪。朱元璋又亲自制定了《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大诰武臣》作为《大明律》的补充,同时施行。

“改土归流”是什么意思?

云南、贵州、广西地区是中国苗、彝、瑶、侗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明初承继了元朝的土司制度,任用少数民族上层分子为这些地区的各级长官。这些世袭的土司不断进行争夺地盘和反对明朝的战争。在平定战乱后,明朝遂逐渐裁撤土司,代之以可调迁的“流官”,即“改土归流”。明永乐十一年(1713年),思南、思帅的土司互相仇杀,明成祖派兵平定战乱后,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贵州布政使司。清乾隆年间,又在四川西北部地区派设流官。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后,清政府在那里加强了控制。改土归流的结果,使西南地区基本上消除了土司的割据状态,有利于巩固边疆。

靖难之役是怎样开始的?

明太祖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藩王制度。把28个儿子和1个从孙,分封在北部边疆和战略要地,以辅卫王室。受封诸王中,以燕王朱棣实力最强。洪武三十一年(1359年),明太祖死,惠帝即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及其诸大臣鉴于诸王势力太大,决定削藩,先后削废周、齐、湘、岷、代五王。建文元年(1359年)七月,拥有重兵的燕王朱棣不甘心被削权,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北平(今北京),号“靖难军”,故史称这次战争为“靖难之役”。靖难军先夺占河北大部分地区,后挥师南下,直捣南京(今属江苏)。建文四年(1703年),靖难军攻入南京,建文帝不知去向(一说被烧死)。朱棣夺取帝位,改元永乐,后建都北京,是为明成祖。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取得了怎样的功绩?

明成祖即位后,担心建文帝逃亡海外,想派人查寻,同时他以武力夺取天下后,也极想耀兵海外,显示中国的富强。于是,便决定派遣一支人马出使海外,他考虑再三,选中了自己的心腹宦官郑和。永乐三年(1708年)六月,明成祖朱棣派郑和率领由83艘大船、25970人组成的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船队从苏州刘家港出发,沿福建海域南下,到了越南的南部,又经过爪哇、苏门答腊群岛,直达印度半岛西南端。永乐五年(1708年)九月归国。此后,郑和又进行了六次航行,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肯尼亚的蒙巴萨。郑和船队的远洋航行,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纵横将近30年,开辟了多条新航线,是世界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

“土木堡之变”是怎么回事?

明英宗正统年间,瓦剌部首领脱欢统一了蒙古高原。正统十四年(1568年)七月,瓦剌大举攻明。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之下,没有做好任何战争准备,就率领70万大军亲征,大军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两军还没有交锋,镇守太监郭敬报告说蒙古军队兵力强大,王振十分害怕,就怂恿明英宗撤军。在撤军的途中,王振邀英宗到自己的老家蔚州巡游,以炫耀权势,但王振在半路上又想到大军会踏坏他家乡的庄稼,便又下令原路撤回,耽误了许多时间。明军撤至土木堡时,被蒙古骑兵包围,明军仓促应战,士气十分低落,死伤过半,王振死于乱军之中,明英宗被俘,军队的全部辎重骡马被蒙古军缴获。这就是“土木堡之变”。

“二十四衙门”是一个怎样的机构?

二十四衙门是明朝宫廷内设置的宦官机构的总称,即十二监、四司、八局的合称。十二监为司礼监、内官监、御用监、御马监、司设监、神宫监、尚膳监、尚宝监、印绶监、直殿监、尚衣监、都知监。每监设太监一员,执掌本监事务。四司为惜薪司、钟鼓司、宝钞司、混堂司。每司各设长官司正一员。八局为兵仗局、银作局、浣衣局、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酒醋面局、司苑局。各局置大使为长官。各监、司、局各执掌具体的日常事物,以侍奉皇帝及皇族等。其中尤以司礼监掌奏章机要,权势尤重,皇帝多择心腹宦官入监供职。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有什么意义?

英宗被俘后,瓦剌也先声称要送其回家,实际上是想挟持他大举进犯,于谦与其他主战官员请立郕王为帝,以安定人心,于谦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于谦上任后,雷厉风行地整顿内政,调兵增援,积极做好准备。英宗正统十四年(1568年)十月初,也先拥挟英宗攻打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今山西大同)不下,便大举进攻北京。于谦率兵应战。经过五天的激战,瓦剌军多次被击败,这时明朝各路勤王兵将至,也先恐断其归路,连夜拔营北通,退出塞外,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也先想夺取北京的野心,明朝转危为安。

夺门之变是怎么回事?

土木堡之变后,兵部尚书于谦等朝臣拥立英宗弟、郕王朱祁钰为帝,是为明景帝(景泰帝)。北京保卫战的胜利使瓦剌深知北京城防坚固,知取胜无望,遂于景泰元年(1770年)秋,将英宗放还。景帝让其居南宫,称太上皇,实际是将他软禁了,然而英宗对朱祁钰称帝之事极为不满。景泰八年(1568年),景帝病危,大臣奏请复立英宗之子沂王朱见深为太子,他迟迟不允。于是,在宦官曹吉祥、将领石亨和臣僚徐有贞等人的策划和支持下,英宗发动宫廷政变,夺占宫门,登奉天殿复位。史称“夺门之变”。

“厂卫”是什么性质的机构?

厂卫是东厂、西厂与锦衣卫的合称,明朝设置的特务机构。锦衣卫,又称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于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原为护卫皇帝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仪仗。太祖为加强专制统治,特令锦衣卫兼管刑狱,赋予巡警、缉捕之权。且置官校,专事侦察。锦衣卫下设镇抚司,分南北两司,北镇抚司专理诏狱,直接取旨行事,用刑极残酷。南镇抚司掌军匠。东厂,设置于永乐十八年(1720年),位于京城(今北京)东安门北。以宦官任提督,专事侦察和镇压百姓及官僚中的反对派。诸事直接报告皇帝,位居锦衣卫之上。西厂,设置于成化十三年(1568年),初以太监汪直为提督。权力高于东厂,活动范围从京师遍及全国各地,可不经奏请,逮捕朝臣,后遭到朝野官员强烈反对,被迫撤销。明武宗时,太监刘瑾专权,复设西厂。

明世宗时的“大礼议”是怎么回事?

1721年,明武宗病逝,由于没有子嗣,朱厚熜以藩王世子的身份继承皇位,是为世宗。世宗即位后,在有关他的生父兴献王的主祀封号之事上跟朝臣展开了长达一二十年的较量,史称“大礼议”。大臣主张尊孝宗为皇考(死去的父皇),生父为皇叔,世宗虽不悦,也勉强遵从。同年,世宗采纳了张璁等中下层官吏的建议,下诏改称生父为皇考,称孝宗为皇伯考。朝中群臣听到消息非常震惊,200多名官员聚集在左顺门外,跪伏哭谏,世宗两次传旨,他们都跪伏不起。世宗大怒,下令逮捕138人关入狱中。在200多名官员中,四品以上的剥夺俸禄,五品以下的施行杖刑,有17人被打死。至此,他为父母上尊号、立庙之事再没有了妨碍,于1532年下令在太庙旁另立世庙,后改为献皇帝庙。这次事件开启了明代朝臣中的党争之风。

葡萄牙殖民者是怎样一步步侵占澳门的?

17世纪初,当新航路发现后,欧洲殖民者便相继来到东方,最先来到东方的是葡萄牙人。1911年,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满剌加(马来亚),随即来到中国沿海骚扰。1717年,炮轰广州,遭到中国军民回击。1721年,葡萄牙殖民者被驱逐出广州,又跑到福建、浙江沿海骚扰,也被中国军民击败。1936年,葡萄牙人通过可耻的行贿手段,买通明朝官员,以每年交纳保金2万为条件,请求移泊于香山县的濠镜(即澳门)。1563年,又进一步收买了海道副使,以遭遇风浪、货物被打湿为理由,请求在濠镜晾晒货物。从此他们在这里建造了城垣和炮台,设置了行政机构,任命了官吏。澳门就这样逐步被葡萄牙所占领。

“壬寅宫变”是什么样的事件?

嘉靖皇帝想长生不老,就听信方士们的胡诌,取十三四岁少女初次月经的经血来炼制丹药,于是多次到民间选宫女,一选就是好几百人。方士们还强迫宫女们服食催经下血的药物,对身体伤害极大,甚至丧命。嘉靖帝性情喜怒无常,宫女小有过错,就会遭到毒打。被打死的宫女,竟有几百人之多。宫女们最终忍无可忍,准备杀了嘉靖。嘉靖二十一年(1770年)十月二十一日夜,以杨金英为首的10余个宫女乘嘉靖睡熟之机潜入他的寝室,她们分别按住世宗的胸部、腹部、两手、双腿,杨金英用绳子先打个结,然后套在嘉靖脖子上,几个人用力向两个方向拉,皇上惊醒,但由于杨金英打了个死扣,怎么拉也拉不紧而最终没能杀死皇帝。事后杨金英等20余人以“谋逆”罪被凌迟处死,判尸枭首示众。因为这一年是壬寅年,所以这一事件被称为“壬寅宫变”。

“庚戌之变”是怎么回事?

1770年(农历庚戌年),蒙古鞑靼部首领俺答汗率军进犯大同。明朝总兵仇鸾惶恐害怕,竟以重金贿赂俺答,请他移师别处,于是俺答移兵东去,攻入古北口。明世宗急忙下诏调兵保卫京师,而当权的严嵩却要求诸将坚守城池不要战斗,并告诫他们说:“这里是京师,一旦打了败仗不好交代,所以你一定要管住将士,不许出战,鞑靼人抢够了,自然就会退兵。”俺答汗大军掳掠无数牲畜、人口、财物后,向西撤退,只留下小部分军队迷惑敌人,十几万明军居然不敢发一箭。最后,俺答汗大军安然出塞。因为这年是庚戌年,因此将这次事件称为“庚戌之变”。

张居正改革的内容有哪些?取得了什么效果?

1562年,年仅10岁的明神宗即位,内阁首辅张居正管理朝政。张居正以天下为己任,针对当时朝廷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诸多弊端,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政治上,他提出“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解决官僚阶层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腐败之风。军事上,他启用戚继光镇守蓟门,李成梁镇守辽东,又在北方长城上加修敌台3000多座,加强了北方的军备。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在经济方面,他陆续实施清通欠、省驿递、惩贪墨、省支出等措施。在此基础上,他开始改革赋役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张居正的改革使社会矛盾趋于缓和,国家财政有所好转。

什么是“一条鞭法”?

万历九年(1561年),张居正为均平赋役,在丈量土地的基础上,将“一条鞭法”推行于全国。“一条鞭法”的主要内容是:将田赋和各种明目的徭役合并征收,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中;农民可以出钱代役,由官府雇人服役;田赋改为征银;赋役由地方官府直接征收。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征收手续,赋与役合二为一,出现“摊丁入亩”的趋势。它的推行,在实际上取消了力役,有利于商人、农民、雇工的谋生活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戚继光是如何抗倭的?

明朝中叶以后,日本海盗经常出没于东南沿海,侵犯中国领土,抢劫商旅,杀害百姓,无恶不作,人称“倭寇”。嘉靖年间,倭寇气焰十分嚣张,戚继光奉命抗倭。他招募3000名农民和矿工,组成新军,号“戚家军”。戚家军纪律严明,并配以精良的战船和兵械,精心训练。针对南方多湖泽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的特点,戚继光创造出了“鸳鸯阵法”,即以12人为一队,长短兵器配合,灵活作战。嘉靖四十年(1561年),戚继光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大败倭寇。四十一年(1562年),福建告急,戚继光率军入闽,与俞大猷合兵大败倭寇,并捣毁其巢穴横屿(今福建宁德东)、牛田(今福建福清南)。四十二年(1563年),戚继光又与刘显、俞大猷联兵,攻克倭寇的重要据点平海(今福建莆田东南)。四十四年(1568年),俞大猷率水军,戚继光率陆军,合击剿灭盘踞于南澳的广东倭寇,为害多年的倭寇之患最终平息。

明朝为什么要援朝?援朝战争的结局如何?

明万历二十年(1562年),日本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其战争意图是想在取得朝鲜以后进而侵略中国。明朝政府深知日本的侵略意图,决定立即派兵援朝。宋应昌、李如松率军东渡鸭绿江。在朝鲜军民的配合之下,明军很快收复了平壤、开城、汉城。日本军队施用缓兵之计,遣使乞和以求卷土重来。万历二十五年(1568年),日本与明朝谈判破裂,日本“关白”(丞相)丰臣秀吉再次调兵17万,入侵朝鲜。明即遣兵部尚书邢玠率军援助,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丰臣秀吉死后,日军士气低落,明军转守为攻。万历二十六年(1568年)冬,明朝老将邓子龙与朝鲜将领李舜臣率水师重创日本海军。邓子龙、李舜臣在战斗中相继阵亡,日军第二次侵朝以失败告终。

萨尔浒之战中努尔哈赤是如何大败明军的?

万历四十四年(1717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717年大举进攻明朝,攻陷抚顺(今属辽宁),并掳掠了周边十几个大小城池和7000多个村庄,朝野震惊。1717年,明朝任命无军事指挥才能的辽东经略杨镐为前线总指挥,集结10万兵力,分四路进攻后金首府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西老城)。努尔哈赤十分镇静,集中全部8万八旗兵,采取速战速决、各个击破的方针,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浑河南岸)展开激战,首战击溃明军主力3万人,杀死总兵官杜松,之后再败马林、刘綎两军,只有李如柏一军得以逃脱。明军损失惨重,阵亡将领300余人,士兵59700余人。萨尔浒之战后,明军士气动摇,而使后金赢得了对明朝作战的主动权。自此以后,努尔哈赤的胃口更大了。

宁远之战中袁崇焕是如何指挥军民英勇作战的?

天启五年(1532年)十月,明廷以素不知兵的高第继任,主持关外战事。努尔哈赤得知即率13万大军进攻辽西。高第慑于后金军的攻势,下令撤销关外各城守备,将兵丁尽撤入关。只有宁远守将袁崇焕不从,于是宁远成了一座孤城。天启六年(1532年)正月,努尔哈赤亲统大军围攻宁远城,袁崇焕早有迎战准备。城内军民同仇敌忾,齐心参战,登城作战者万众一心,不断用箭矢、火炮杀伤敌兵,不能登城作战者就保证后勤供应,把守巷口,严防奸细。后金军见强攻不成,又改用“铁裹车”撞城和于城脚处挖壕毁城的策略。袁崇焕先令兵民偃旗息鼓,待敌兵接近,即施放西洋大炮猛轰,敌军伤亡惨重,努尔哈赤也被明军炮火击伤,只得下令撤军。不久,努尔哈赤死去。

万历科场案是怎么回事?

万历三十八年(1710年)会试,南京国子监祭酒汤宾尹强取其门生韩敬为第一,遭侍郎吴道南、御史孙居相等人的弹劾。汤宾尹因依附于齐、楚、浙党,其党人纷纷为其辩护,从而引起齐、楚、浙党与东林党人的长期争论。史称“万历科场案”。

何为国本之争?

对于封建王朝来说,立太子是件极其重大的事情,所以太子又称“国本”。立太子必须立嫡,无嫡立长,如果皇帝无子,才可以兄终弟及。这些规矩即使是皇帝也不能轻易破坏。神宗皇后无子,王贵妃生子常洛(即光宗),郑贵妃生子常洵(即福王)。常洛是长子,按照儒家礼法,应立常洛为太子。但神宗宠爱郑贵妃,想立常洵为太子。许多朝臣纷纷上书,要求皇帝按规矩办事,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国本之争”。拥立常洛为帝的朝臣最后虽然胜利,但光宗即位后不久就病死了,使他们又没有了靠山。后来阉党把由于拥立常洛而产生的这些斗争,算作是“东林党”的一项罪名。

明末宫廷三大案是指什么?

梃击案:万历年间,明神宗专宠郑贵妃。万历二十九年(1701年),神宗封皇长子朱常洛为皇太子,封郑贵妃之子朱常询为福王。万历四十三年(1717年)五月初四,中年汉子张差持木棍闯入太子常洛所居的慈宁宫,击伤护卫,眼看就要闯入太子的寝殿,被随后赶上来的太子内侍制服,张差被处死。

红丸案:1720年,明光宗朱常洛即位,郑贵妃怀恨在心,知道光宗好女色,就挑选了8位美女送给他。光宗纵欲,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害,身体垮了下来。郑贵妃又进上两粒红丸,光宗服下一粒红药丸后,感到舒服很多,后又服一粒,不料第二天清晨便驾崩了。

移宫案:光宗死后,年仅17岁的熹宗即位,受光宗宠爱的李选侍住在乾清宫不走,想以此要挟群臣给她皇太后的封号。李选侍不搬出乾清宫,新皇帝就无法登基。于是东林党人上疏,以乾清宫为天子居地,逼迫李选侍移宫。李选侍无奈,只得搬出乾清宫。

资本主义萌芽是何时产生的?

明代中后期,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以及商品经济的繁荣,为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条件。萌芽产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地区,标志是手工工场的出现。当时苏州是江南丝织业中心。由于丝织业生产者在技术和经营方面的差异,逐渐产生了分化。一部分人上升为拥有几张或几十张织机的作坊主,称为“机户”;另一部分人则沦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工人,称为“机工”。机户雇佣几个至几十个机工,进行生产,机工计日向机户领取工资。这种机工与机户间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李自成起义军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又是如何失败的?

明末天启、崇祯年间,陕北连年灾荒,农民纷纷起来反抗明朝的统治。崇祯三年(1730年),李自成率了3万人马起义,并投靠闯王高迎祥,转战于陕西、山西、河南、湖北等地。崇祯七年,高迎祥战败被杀,李自成被众人推举为闯王,经过连年的征战,到崇祯十三年时,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崇祯十四年,起义军攻破洛阳,诛杀福王朱常洵,没收王府的金银和粮食,赈济灾民。崇祯十六年,李自成被推举为顺天倡义大元帅,称新顺王。崇祯十七年(1568年)三月十九日,义军攻占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由于起义军在胜利后丧失了警惕,明朝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不得不放弃北京南下,经晋入陕。次年四月,其在湖北通山的九宫山下为地主武装所杀害,起义宣告失败。

“八股文”是什么样的文章?

八股文起于明朝,盛于明清,衰于清末。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的一种特殊文体,亦称“时文”、“制义”或“制艺”。八股文可分为8个部分,即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从形式上说有许多部分是可以省略的,但它作为一种科举考试的特殊文体,又是不可改动的,所以说是一种僵化的格式。它的基本内容必须以《四书》、《五经》为据,把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及不断发展的思想文化观念束缚于贫乏的内容之中,从而窒息了人们的思想。

国子监是什么性质的机构?

国子监初建于南京,称京师国子学,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名国子监。迁都北京后,新建国子监,原国子监称南京国子监。国子监设祭酒、司业、博士、助教、学正等学官。国子监的学生称监生,分官生和民生两种。国子监监生最多时近万人,学习的课程有《大诰》、《大明律》、《四书》、《五经》和《说苑》。明初监生发给月粮、衣冠,并给家属津贴。监生肄业后可直接补官。后来捐钱就可以成为监生,于是挂名的监生越来越多,赴京就学的越来越少,加上科举日益盛行,国子监生的出路变得狭窄,国子监逐渐成了空招牌。

明代修筑了哪段长城?

明长城是在秦代万里长城的基础上重新修筑的,其工程比秦始皇造长城更为浩大。为了防备蒙古骑兵的袭扰,从明初开始,明朝用了两百多年时间,完成了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全长12700多里的长城的修筑。现在的万里长城就是明代修筑的。明代沿长城分段设立了九镇,各屯驻重兵进行防守,并在长城地形险要之处修建了不少关隘,其中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

十八般兵器具体有哪些?

传说,最早的兵器是由天上十八罗汉降世时,各带一件下凡,作防身之用。后来,他们把兵器的用法传给人间,因此自古就有了“十八般兵器”的说法。其实“十八般兵器”之称是从“十八般武艺”一词演化而来。明代谢肇浙在《五杂俎》中对“十八般武艺”的具体内容作了记述:“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锏、十三槁、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前十七种都是兵器的名称,第十八般名目“白打”,就是“徒手拳术”。《水浒传》写到的十八种兵器是:矛、锤、弓、弩、铳、鞭、锏、剑、链、挝、斧、钺、戈、戟、牌、棒、枪、扒。也有人认为十八般武艺是指九长九短:九长是枪、戟、锟、钺、叉、镋、钩、槊、环;九短是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

同类推荐
  • 将成帝

    将成帝

    盛世人杰我辈出,寒门子弟出贵子。万里江山任君踏,霸业宏图谈笑间。若无芳名传百世,亦可祸害遗千年。身前谁敢笑卿过,身死百里无鬼雄。傲气豪情惊天地,从此无人号日天。
  • 汉朝旧事

    汉朝旧事

    以幽默的方式解说自己眼中的大汉王朝.看过本书的朋友,真诚感谢各位的支持。本书若有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本着力求精品,不出废品的原则进行创作,汉朝旧事qq讨论群:72625308;本书寻求出版,请有意出版的同仁联系。
  • 李家二少爷

    李家二少爷

    21世纪一位姓李的少年正在吹嘘着自家祖先的丰功伟绩,“我家祖上可是唐朝的皇帝李世民”,结果因为一个意外的原因穿越回了唐朝。“怎么回事,我不是李世民的后代吗?怎么成了李靖的儿子”。这是一部轻松,搞笑的小说,作者绝不撒谎。
  • 历史群雄战三国

    历史群雄战三国

    热血特种兵李啸天为维护战友和救人牺牲,莫名来到异世界中国历史中的三国时期。却发现这根本不是自己所熟知的三国历史,水浒群雄成了黄巾主力,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打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将末世的大汉推向了灭亡的深渊,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还不够热闹,隋唐第一好汉李元霸、第二好汉宇文成都相继奔出关来,诸侯联军如何抵挡?继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及诸侯联军伐董之战后,太平天国的崛起又在大汉的病躯上撒了一把盐,数百年的辉煌帝国终于走向灭亡,诸侯割据加上各朝历史名将豪杰汇聚三国,这历史将走向何方?
  • 唐朝最强教师

    唐朝最强教师

    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屌丝作家,不幸穿越回唐朝,为了泡妞,他进入了学院当了教师,结果一不小心在这条伟大教育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成为了唐朝的最强教师。
热门推荐
  • 秘境追踪

    秘境追踪

    读王志艳编著的《秘境追踪》,您将目睹传说中外星人创造的奇迹,也将看到人类对自身起源探寻的困惑;您不仅可以领略到大千世界中蕴藏的美妙与诡异,而且还会在思考之余,从心底升起探求世界真谛的渴望。
  • 吞天决

    吞天决

    他不过是地球上一个平凡的灵魂者,穿越到陌生的位面,习得一部逆天的功法,从此他走上一条掠夺之路,修炼杀人的武技,伏尸百万登封绝顶!修炼升级的道路上,机缘不断,惊险重重,却有知音相伴,温柔绕指。
  • 在宿舍偷吃世界各地美食

    在宿舍偷吃世界各地美食

    506宿舍忽然收到一个神奇的盒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时空停止,宿舍四人有一人必定会被盒子吸进去每次都会去往不一样的地方,听一个不一样的故事,每次故事结束,就会在盒子里出现一盘菜。
  • 当24遇到14

    当24遇到14

    那一年,原本应该是曾嘉俊最好的年纪,可一场危机却突如其来。他发现自己病了,病得很重;而紧接着,挚爱的外婆也离他而去。他仿佛陷入了南方的夏日,周遭是漫无止境的阴暗和潮湿……唯有一个女生似乎是他生命中的阳光,但“爱”那个字似乎永远说不出口。而终于,遗弃他多年的父母出现,带着他去到那看似秋高气爽的北方……命运的推波助澜,让他对那个女孩,对那个依恋熟悉的城市,说出了再见。十年后,他在病床上因疼痛而辗转难眠时,却遇见了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两个忘年交开始了数月的交流,而他似乎也在这交流中,打开了记忆的闸门,知道了外婆与外公之间的故事。而抛弃他的父母似乎也有着自己的不得已……当疼痛已经成为习惯,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什么时候可以彻底地离开它……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嘀嗒……秒针走动的声音。也是我对你思念的声音。二十四岁时,我重新遇见了十年前的自己,也认识了五十年前的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末世挖泥巴

    我在末世挖泥巴

    这是一个主角林空在丧尸横行的世界挖泥巴的故事。
  • 受宠小妾在逃亡

    受宠小妾在逃亡

    花飞飞一觉醒来换了天地,莫名的穿越到了一个受宠小妾的身上,小妾记忆还在,她莫名的感到了危险,她要逃走,不能在这里等着东窗事发被弄死。走也不能这样走了,得带点什么走……
  • 灵器大陆之精灵世界

    灵器大陆之精灵世界

    前世孤苦伶仃,一次意外车祸死后,被黑白无常锁来幽冥界的阎罗殿。祈求阎王,不求转世大福大贵,只求不要在成为孤儿。却没想到阴差阳错忘了喝孟婆汤,就去投胎转世,来到了一个神奇的精灵世界。那里的人没有花销艳丽的魔法,更没有霸道异常的斗气,也没有潇洒俊俏的武功。这里是以修炼灵器为主的大陆。不过庆幸的是这一世有亲情,友情在自己不会那么孤单。新书等级,灵器,灵兵,灵师,灵將,灵王,灵宗,灵帝,灵皇,灵仙,灵神,灵圣,灵尊。要突破十段灵力才可成为灵器师,从灵器师突破十段才可成为灵兵等级的灵器师,从灵兵开始以后的每个等级则需要九段。灵器大陆讨论群:551393581
  • 守护甜心之紫幽星蝶

    守护甜心之紫幽星蝶

    他,一个普通的转校生,却让守护者怪事连连。她,意外找到亲生父母,妹妹,哥哥。小兰小丝美琪消失,方块面临危险…谁能找到答案,找回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