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35500000001

第1章

稽首无等善调御  能拔生死苦沉溺

如空性相无去来  若影从形应所化

实相一味妙甘露  等流八万甚深法

三贤永截爱流人  十地长驱正路者

故我归诚此三宝  将显入大乘位行

愿法恒朗长夜中  有情永拨重昏暗

夫欲趣求大菩提者。当知二事。一行位修断。二所求菩提。初复分二。一列位。次明修断。位次复三。第一列名。第二释名。第三出体。初中复二。初总后别。总者。今依唯识杂集等论略开五位。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通达。四修习位。五究竟位。初四是因。后一是果。次列别名。初资粮位有三十心。所谓十住十行十回向。言十住者。一发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言十行者。一欢喜行。二饶益行。三无恚行。四无尽行。五离痴乱行。六善现行。七无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实行。言十回向者。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二不坏回向。三等诸佛回向。四至一切处回向。五无尽功德藏回向。六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七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八如相回向。九无缚无著解脱心回向。十法界无量回向。二加行位中复有四位。一暖位。二顶位。三忍位。四世第一法位。三通达位中复有二种。一真见道。二相见道。四修习位中复有十位。一极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四焰慧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地。其究竟位辨如果中。始从资粮终尽法云经三大劫。其初资粮加行二位是初大劫。从通达位至七地终是第二劫。从第八地尽第十地是第三劫。时毕三祇。行备四位。方登究竟菩提果矣

二释名。初辨资粮。先总后别。总言资粮者。资益己身之粮名为资粮。欲趣菩提要资于行。此位创修入佛之因名资粮位。故唯识论云。为趣无上正等菩提。修集种种胜资粮故。又此亦名顺解脱分。言解脱者。所谓涅槃。离烦恼缚名为解脱。即所求果。顺者不违。分者因义。即所修行不违于果。是果之因名解脱分。故唯识云。为有情故勤求解脱。由此亦名顺解脱分。别名者。一者十住菩萨在此创安其心。于六度等行未殊胜。但得住名。此十别者。一此位菩萨创首发于大菩提心。名发心住。二者菩萨净治三业悲及有识。名治地住。三者菩萨修胜理观起上妙行。名修行住。四者菩萨从诸圣法正教中生。名生贵住。五者菩萨所修善根皆为救物。名方便具足住。六者菩萨所闻赞毁心定不动。名正心住。七者菩萨间说三宝三际有无。心坚不转。名不退住。八者菩萨三业清洁悟二世间。真简伪虚。童表无咎。亦犹涅槃婴儿之行。名童真住。九者菩萨解真俗谛。悟法王法。将有所袭。名法王子住。十者此位菩萨如王太子堪受王位。行渐胜故。名灌顶住。二者十行。此位菩萨行六度等诸行胜故。名之为行。言其十者。一此位菩萨为大施主。一切能舍。三时无悔。利誉不悕。愍生慕法。睹者欢敬。名欢喜行。二者菩萨常持净戒。不染五欲。能令伏众魔一切众生立无上戒得不退地。名饶益行。三者菩萨常修忍辱。谦卑恭敬。和颜爱语。不害自他。悟身空寂。怨对能忍。名无恚行。四者菩萨假设多劫受诸剧苦。求法济生念念不息。名无尽行。五者菩萨常住正念恒无散乱。于一切法乃至生死入住出胎。无有痴乱。名无痴乱行。六者菩萨善入人法皆无性相。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复不舍化众生心。巧能随类现生救物。名善现行。七者菩萨历诸尘刹供佛求法。传灯度生心无厌足。然以寂灭观诸法故而于一切心无所著。名无著行。八者菩萨尊重善根智慧等法。皆悉成就。而由得斯诸尊重法。二利之行更增修习名尊重行。九者菩萨得四无碍陀罗尼门诸善慧法。能为众生作清凉池。守护正法佛种不绝。名善法行。十者此位菩萨成就第一诚谛之语。学三世佛真实之语无二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语行相应。色心皆顺。名真实行。三者十回向。在斯位已凡所修行皆为回向。立回向名。其十者何。一此位菩萨而行六度四摄法等。悉为救摄一切有情。令离生死得涅槃乐。名救护众生。入平等观。不见怨亲众生等相。称离生相。初回向名因斯而立。二者菩萨于三宝所得不坏信。因持诸善。回向众生令获善利。名不坏回向。三者菩萨学三世佛。不着生死。不离菩提。修回向事。名等诸佛回向。四者菩萨修习一切诸善根时。以彼善根如是回向。令此善根功德之力。至于一切三宝之所一切世界众生之所。作诸供养利益之事。譬如实际无处不有。名至一切处回向。五者菩萨修悔过善根。离一切业障。于诸如来一切众生。所有善根皆悉随喜。以此善根皆悉回向。庄严一切诸佛净刹。常作佛事。善巧方便具诸功德。离诸虚妄而无所著。由回向已得无尽善根。名无尽藏功德回向。六者菩萨以内外财。随众生意而惠施之。见诸苦者。悲以身代。坚固安住自在功德。以如是等诸善功德而回向已。令一切生得大智慧。除灭大苦。名随顺一切坚固善根回向。七者菩萨而能增长一切善根。修习究竟安住忍力。闭恶趣门。永离颠倒。不着诸行。一切善根由皆悉回向。为一切众生作功德藏。音覆一切。拔出生死。令得众善。等无差异。名等心随顺一切众生回向。八者菩萨成就念智。安住不动心。无所依。寂然不乱。不违一切平等正法。严刹度生。所修诸善皆顺如相而为回向。名如相回向。九者菩萨所摄善根离憍慢等。所有缚着得解脱心。行普贤行。所习诸善不执为己及以他人。以无缚着解脱之心回向。饶益品物一切故。名无著无缚解脱心回向。十者此菩萨离垢缯系顶。受大法师记。法施化生。严净世界。出生智等悉同虚界而无限量。凡有善根修于回向。悉等法界故。名法界无尽回向。如此等义广如华严。恐繁不具。前二十九心全第三十少分而属资粮。三十少分属后加行。问此位初首而有十信。谓信进念定慧施戒护愿回向。计心四十。何故但言三十心耶。答即十住中初住离出。以初发心而甚难故。故离出也。设有圣教言四十心。当知即据总别说也。理实三十

第二加行位者。亦分总别。总言加行者。加功用行而趣见道故。名加行。故唯识云。近见道故立加行名。即此亦名顺决择分。言决择者。体即是智。决简于疑。疑不决故。择者简见。见不择故。智异于彼。故名决择。分者支分。此决择体即是见道。七觉支中是其一支。故名为分。顺者趣向欣求之义。加行位中暖等善根欣求趣向彼决择分。故暖等善名顺决择。故唯识云。此四总名顺决择分。顺趣真实决择分故。其别名者。一暖。此位菩萨初得见道火。相前故。名为暖。然见道体能断烦恼。如火烧薪。故喻于火。暖位菩萨未得火体。而得火相。故名暖也。二顶。此位菩萨依寻思智观所取空。此位功极。故名为顶。顶者极义。如山之顶上之极也。三忍。忍者印可达悟之义也。此位菩萨知忘执识及心外境而体皆空。故名为忍。四世第一法。此位菩萨所得智等。一切世间所有法中无先此者。名世第一

第三通达位者。亦分二种。一释总名。言通达者。证会之义也。此位菩萨无漏之智了证真如。故名通达。即唯识云。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此通达位即是见道。唯识等云。通达位者。谓诸菩萨所住见道。见道名者即无漏智。照理名见。故唯识云。初照理故亦名见道。道游履义。行人游履趣于极果。或通运义。通运行人至于极果。故名为道。次释别名。一真见道。体离虚妄。亲能证理。实能断障。故名为真。又释。真者是理。见者是智。证真之智。名真见道。二相见道。相者类似之义。真见道后而起于此行解。安摸仿像真见所有功能。不能证理及断于障。类似于真。故名相见

第四修习位者。亦开二种。一释总名。此位菩萨而更进修无分别智。断所余障。故名修习。唯识等云。为断余障证得转依。复数修习无分别智。是以此位名修习也。二显别名。又分为二。初释总地名。后解十别号。此修习位能为依持生长之义。故名为地。唯识等云。与所修行为胜依持。令得生长。故名为地。十别号者。一此地菩萨始入于圣证二空理。能利自他。所以大喜。是故此地名极喜地。故瑜伽等云。得未曾得出世间心。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欢喜。二此地菩萨具清净戒弃破戒惑。破戒惑法染污行人。名之为垢。此地能舍。名离垢地。故瑜伽等云。远离一切微细犯戒。三此地菩萨由得胜定及殊妙教四种总持。以此为因能起三慧。三慧而能照法显现。名之为光。此地定等能起慧光。所以此地名发光地。故瑜伽等云。能为无量智光依止。四此地菩萨妙慧殊胜能断烦恼。如火焚薪。是故此地名焰慧地。故瑜伽等云。烧诸烦恼智如火焰。五此地菩萨能令俗谛有分别智而与真谛无分别智同时俱起。以互违法。令不相违一时并生。故名难也。前之四地而未能得今乃得之。故称为胜。胜前地也。是以此地名难胜地。故瑜伽等云。方便修习最极艰难方得自在。六此地菩萨能起胜智观十二缘。不作染净二差别行。有此胜智现生起故。所以此地名现前地。故瑜伽等云。观察诸行。又于无相多修作意。方现在前。七此地菩萨唯修无相不起功用。功用之行创绝斯地。是以此地无相之行逾于二乘世间等行。故此名远行地也。故瑜伽等云。能远证入无缺无间无相作意。八此地菩萨妙无相智不被一切有相功用及诸烦恼而能鼓击。所以此地名为不动。故瑜伽等云。不为现行烦恼所动。九此地菩萨得胜妙智。能善说法以利含识故。此地名为善慧地也。故瑜伽等云。说法自在。获得无量广大智慧。十此地菩萨而有胜智。能藏众德。能断诸障。能遍法身。义同于云能蔽于空而含于水。是以此地名法云地。故瑜伽等云。粗重之体广如虚空。法身圆满譬如大云皆能遍覆

第五究竟位者。功成事毕。故称究竟。简资粮等。彼之四位功未毕故。亦简二乘。二乘所得菩提涅槃非高胜故。唯佛独能所作皆办功德最胜。得名究竟

三出体者。资粮加行此之二位克性。皆以有漏加行智为其体故。见道克性。而以根本后得无漏二智为体。真相别故。其修习位十地皆以有为无为诸功德法。以为自体。究竟位者。即以如来菩提涅槃。以为其体。上虽列位释名出体三节不同。总当第一辨位次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望帝传

    望帝传

    小仙女们直接看内容吧!!!???.???.??????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佛经的智慧

    佛经的智慧

    这是一部佛经处世心语,与市面上流行的佛经不同,该书并非一些佛经观点的集成。而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对话”。显示出佛经的应机与如实,也显现出观照一切的佛经智慧。更重要的是,读者能从书中体味到一种生命的安然。
  • 诸神天争

    诸神天争

    你是神嘛,因为你高贵的血统?你是神嘛,因为你可以所以左右人的生死?你是神嘛,因为你比我强?所以,你可以创造我,将我置身于这残忍的命运中,给我希望,又将我重重的扔进地狱?所以,我痛恨你。所以,我会杀掉你,将你给我的痛苦一点一点的还给你!所以,当最后的结局到来时。我将会笑着看你离去。自此以后,天地间只有唯一的我。唯一的神。
  • 许你日光倾城

    许你日光倾城

    “苏忧深,人要往前看,一味的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林青柠,你又敢说你不是在逃避吗?”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道弯路,而苏忧深恰好就是林青柠心中那道过不去的砍。南风过境,春风十里不如你。相信这会是个治愈你心灵的故事。
  • 炮灰国度

    炮灰国度

    人死如灯灭?错!舒凉凉偏偏活下来了!代价为何?为某无良系统打工呗……各种任务遇各色奇葩,见渣踩渣全部拿下!系统君,我勤劳的双腿难道没有打动你多情的内心?舒凉凉讨好滴一笑。啊呦妹子,做任务又不用腿,逗谁呐,您内。某无良系统嘿然一乐~~(作者君厚颜求推求收求支持~~)
  • 千亿总裁万亿宠

    千亿总裁万亿宠

    白洛辰真的是白诺儿爸爸的弟弟,只不过没有血缘关系而已,是白爷爷战友的一个遗孤,白爷爷带回家养的,从小养到大。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帅,第二大特点,是高,第三大特点是又帅又高,作为白氏集团的本国区总裁,白诺儿回国后,这个叔叔就成了她唯一的家长、监护人。高三(1)的诺白儿一夜未回学校,在总统套房和一个男人睡了一夜,第二天被老师叫家长,家长叔叔前来学校。乖乖,这帅气叔叔就是昨晚一夜的男人![1V1高甜宠文,跳坑有保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传国玉玺

    重生之传国玉玺

    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国后命李斯造“传国玉玺”,此玉玺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后世相传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朱元璋建立大明以后励精图治,国运昌盛,可是朱允文即位后,朱棣夺权,这“传国玉玺”究竟落入谁手呢?文中主人公带有前世记忆应天命而生,对这段历史有何影响呢?请看正文....
  • 总裁老公太难甩

    总裁老公太难甩

    她八岁,他十岁凌可:以后我养你。萧天昊没有言语,但是手却紧紧的攥着凌可的衣角。她十三岁,他十五岁凌可:昊昊,你可别忘了是我把你养大的,你要孝敬我,伺候我一辈子,可不能轻易被别的女生拐跑了。她十八岁,他二十岁凌可:昊昊你是不是该谈恋爱了萧天昊:我们不是一直在谈吗!凌可:胡说什么,我说的是女朋友。萧昊天:没兴趣。凌可,是谁说让我伺候她一辈子的了,现在想反悔也要看我同不同意,说好的一辈子,时间没到,休想将我甩给别人。————凌可:昊昊,我交男朋友了,明天领来让你看看怎么样萧天昊拿起外套,冰冷的转身:我没你那么心大。凌可你还真懂得怎么伤我,可是我还是一样没办法不爱你,因为你就是我生命里唯一的光,恰巧,我怕黑!————凌可儿时的一时心软,本以为拐了个萌娃来养眼,谁承想养的冷酷腹黑不说,谁能告诉她,怎么还甩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