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90800000023

第23章 自辩书

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所为何事?他忍不住在天下人面前解释一番,但好像越描越黑,百姓偏偏津津乐道于飞短流长,这让他情何以堪!盛怒之下,不由得雷霆万钧,不料更落得刻薄寡恩之名,终究莫名离世,饮恨终生。白云悠悠,蓝天依旧,留给后人的,只有无尽的猜测,竟也独成一树风景。

回头再说曾静、吕留良的案子,事情仍然没有结束。

曾静在招供时说道:“圣祖在畅春园病重,皇上进了一碗人参汤,不知如何,圣祖就崩了驾,皇上就登了位。随将允禵调回监禁,太后要见允禵,皇上大怒,太后于铁柱之上撞死。”这段话,短短百十余字,已经透露了雍正的三大恶:谋父,逼母,弑兄。不仅如此,曾静写给岳钟琪的书信中还列举了他另外七大恶:四屠弟,五贪财,六好杀,七酗酒,八淫色,九诛忠,十任佞。

雍正万万没有想到,已经当了六年皇帝,自己的名声在民间竟然如此不堪,且传播如此之广。玷污声誉,必将危及自己的地位,他怎能不勃然大怒?这就是为何曾静一案牵连那么广的原因。

现在且不说曾静对自己的诽谤,那些涉及皇帝即位的宫廷秘闻,令雍正奇怪的是,曾静这个山野民夫是怎么知道的?人言可畏,这些问题如果不解释清楚,雍正在臣民中的圣君形象难于树立。为此,他一边发怒:“但不料其诬蔑诋毁、怪诞奇特至于此极,亦并不料曾静、张熙辈遂信以为实,而便生背叛之心也。”一边将这些传言过程追查到底。

曾静供称:这些话他是听安仁县生员何立忠和永兴县医生陈象侯说的。这两个人又是听谁说的呢?一路追查下去,何、陈供称:他是听茶陵州看风水先生陈帝锡说的。讯问陈帝锡,陈帝锡也记不清楚自己是从哪里听说的了,只好含含糊糊地说,他在衡州路上,遇到四个穿马褂、说官话,像是旗人汉子说的,说“岳老爷上了谏本,不知避讳,皇上大怒,但没有定他的罪,反加封他的官。”

事情仍然没有搞清楚,几经辗转,顺藤摸瓜,最终查到被判罪流放的允禩、允禟的亲信太监和党羽达色、蔡登科、马守柱、耿桑格、耿六格、吴守义、霍成等人身上。这些太监被允禩、允禟株连而遭到流放,心怀不满,在从北京发配到广西的途中,一路为其主子允禩、允禟“称冤,逢人讪谤”,肆无忌惮地谩骂雍正。他们每到一处,就高声大喊:“你们都来听皇帝的新闻,我们已受冤屈,要向你们告诉,好等你们向人传说。”皇帝“只能问我们的罪,岂能封我们的口!”

与此同时,还查出被发配到东北三姓的允禩亲信党羽,也是一路“肆行诬捏,到处传播流言,欲以摇惑人心,泄其私忿”。

原来这才是根源!

雍正盛怒之下,将这些散布谣言者同曾静、吕留良文字狱连结在一起,也算是为彻底肃清八爷党残余找到了借口。这些人被重新加罪处置,至于他们最终下场如何,没有人能说得清,只要看看甚至没有参与此案的吕留良及其后人的遭遇,就可以想象到他们的下场了。

以上只是处置结果,且看雍正对此事的自辩。

“朕在身为亲王的时候,上托皇父的荫庇,安享荣华富贵,安分守礼,不随便交接一个私人,不干预一件国家政事,除了依礼制觐见皇父问安问饮食以外,丝毫没有沽名钓誉和别的企图,这也是朕的兄弟和一切大臣、侍从们所共知的事实。至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冬至之前,朕奉皇考之命,代祀南郊,时皇考圣躬不豫,静摄于畅春园,朕请侍奉左右,皇考以南郊大典,应于斋所虔诚斋戒,朕遵旨于斋所斋戒。至十三日,皇考召朕于斋所,朕未至畅春园之先,皇考命诚亲王允祉、淳亲王允佑、阿其那、塞思黑、允、怡亲王允祥、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又如逆书加朕以逼母之名,伏惟母后圣性仁厚慈祥,阖宫中若老若幼,皆深知者。朕受鞠育深恩,四十年来,备尽孝养,深得母后之慈欢,谓朕实能诚心孝奉。而宫中诸母妃咸美母后有此孝顺之子,皆为母后称庆,此现在宫内人所共知者。及皇考升遐之日,母后哀痛深至,决意从殉,不饮不食。朕稽颡痛哭,奏云:‘皇考以大事遗付冲人,今圣母若执意如此,臣更何所瞻依,将何以对天下臣民,亦惟以身相从耳。’再四哀恳,母后始勉进水浆。自是以后,每夜五鼓,必亲诣昭仁殿,详问内监,得知母后安寝,朕始回苫次。”

在这段辩词中,雍正从雍亲王时代讲起,说自己的安分守礼,赢得了皇阿玛“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的赞誉,合法继承了帝位。自己“备尽孝养”,额娘因此受到后宫中人的羡慕。把谋父、逼母之恶撇得一干二净。所以出现这等谣言是阿其那、塞思黑之流“久蓄邪谋,希冀储位”,看到自己即位,自然心中不爽,不肯臣服,因而“诬谤及此者也”。

关于弑兄、屠弟,他说:“当日大阿哥残暴横肆,暗行镇魇,冀夺储位,二阿哥昏乱失德。皇考为宗庙社稷计,将二人禁锢。此时曾有朱笔谕旨:‘朕若不讳;二人断不可留。’此广集诸王大臣特降之谕旨,现存宗人府。朕即位时,念手足之情,心实不忍。”

也就是说,是康熙留不得大阿哥和废太子等人,雍正自己不忍心遵照皇阿玛的谕旨办,不料八爷党煽动扰乱人心。雍正不得不慢慢开导两位兄长“消除妄念”,现在他们已经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了,而且对于废太子,数年来,雍正还时时遣人赉予服食之类,皆不令称御赐,不欲其行君臣之礼也。二阿哥常问云:‘此出自皇上所赐乎?我当谢恩领受。’足见雍正心胸之豁达。

雍正还表示,允禩等人当年结党营私,现在对朕无理谩骂,他们所犯的过错,是很多人都看见的,朕完全可以秉公执法,根据大臣们定拟的罪状把他们处死。即或不公开处死,在拘禁他们的几年中,或暗用毒药,或派人伤害,随时随地都可以害他们性命,但朕并没有这样做,可见弑兄、杀弟之恶都是强加的“莫须有”的“罪名”。

至于贪财、好杀之恶,是讲雍正在清欠的过程中对一些臣子的处置问题。这一点雍正更好辩解了。当时地方官员普遍贪污,导致国库亏空,这都是不争的事实,雍正稍作解释,便能将自己的形象塑造得伟岸起来。

至于酗酒之恶,雍正从《论语》讲起,说孔子说“惟酒无量,是饮酒原无损于圣德,不必讳言”。圣人都这么说了,况且,自己是压根不饮酒的。从前提督路振扬来京朝见时,还启奏说:“臣在京很久,每天觐见皇上,仰看皇上容颜,完全不像喝过酒的。为什么臣在外省任上时,有传闻皇上饮酒的说法?”朕从前并不知道外面是怎样传说我的,都一笑了之。现在竟然有逆贼诽谤朕酗酒,本身就说明了这一切都是谣言。

至于淫色之恶,“朕在藩邸,即清心寡欲,自幼性情不好色欲。即位以后,宫人甚少。朕常自谓天下人不好色,未有如朕者。远色二字,朕实可以自信,而诸王大臣近侍等亦共知之。”几句话就将自己撇得干干净净的,再次证明曾静所言皆是谣言。

至于诛忠之恶,雍正自辩说,自己对别人,从来都是开诚布公、推心置腹的,臣子们也都非常信服他。至于年羹尧、鄂伦岱、阿尔松阿等人,的确是雍正下令处死的,不过雍正从众大臣对几人的弹劾说起,证明这几个人完全是咎由自取。典型如年羹尧,从康熙年间便有不轨的想法,大臣们弹劾他的罪行,有九十二条之多,根据国法,本应当对他处之以极刑,是自己念他在平定青海、西藏叛乱时有功,才从宽处理,让他自尽。而且他死后,他的父兄都没有受到处分,他的儿子流放了几年,也开恩释回,可谓仁至义尽!雍正还说,曾静所说的诛杀忠良,自己能想到的只有年羹尧、鄂伦岱、阿尔松阿三个罪有应得的人,没有杀过任何忠良,可能是天下人将年羹尧之流当成忠良了,这些人是否当得起“忠良”二字,相信天下自有公论。

至于任佞之恶,“朕在藩邸四十余年,于人情物理,熟悉周知,谗谄面谀之习,早已洞察其情伪,而厌薄其卑污。”接着,雍正说自己即位以来,对于那些歌颂自己的人,一概不用,在用人方面,完全沿袭父皇的老模式。还说自己训谕大小官员和侍从,要敢于指出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以忠言为第一,以迎合皇帝心理为戒,所有官员都不敢浮夸颂扬,否则会被朕讨厌轻视。曾静说自己好用阿谀奉承而任用奸佞之人,那么请随便给朕举出一人一事的例子来说明吧!

归根结底,一切都是谣言,是逆贼灭绝良心、猖狂诋毁编造出来的。

通过《大义觉迷录》,雍正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万乘之尊的光辉皇帝形象。随后,他将这本承载着自己光辉形象的书广发天下,要求各级官吏人手一册,当作教材告知全天下百姓。并令曾静、张熙以反面教材的身份,到全国各地巡讲雍正的圣明。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清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清官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清官,是指那些公正廉洁、克己奉公、惠及百姓的官员,也被人们称之为“廉吏”。在历朝历代,都有一大批著名的清官廉吏。如先秦时期的晏婴、乐喜,汉晋时期的召信臣、杜诗、吴隐之,隋唐时期的姚崇、宋璟、柳宗元,宋元明清时期的包拯、范仲淹、海瑞、于谦、张伯行等等。时移世易,万象更新,但历史上的清官有不少做法仍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本书《中国古代清官传》从史籍、野史、传记和笔录中选择了105位代表人物,按其出生年代为序,各自成篇,汇编成册,希望它能帮助大家一起学习!
  •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儒藏》春秋——汤一介传

    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儒、道、释历来三分天下。但在中国的历史上,却只有《佛藏》和《道藏》,而没有《儒藏》。21世纪初,这一历史终于得以突破,而改写中国这一历史的带头人就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一代国学大师汤一介。
  • 苌弘演义

    苌弘演义

    传说盘古王开天辟地,女娲氏取石补天,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然而传说终究是传说,比不得史书上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真人真事。
  • 三毛·人间倦客

    三毛·人间倦客

    年轻灵慧的女性,与三毛隔空对话,以唯美的插图、细腻的散文笔触,就三毛坎坷的爱情故事、沉重的亲情体悟、真挚的友情感应,以及“流浪”的写作状态进行独特的解读,引领读者一起分享三毛的秘密,破译三毛的心灵密码,感知这个脆弱的生命。作者向三毛伸出了“姐妹之手”,尝试理解并回应那个躁动不安又异常纯净的心灵,展示一个更真实、更细腻的三毛。全书没有写从生到死的三毛,却于文字中处处看到了三毛的生,三毛的死……
  • 李嘉诚的人生幸福课

    李嘉诚的人生幸福课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几人会是一帆风顺?换一种眼光看待生活的坎坷与痛苦,也许你会发现,吃苦也是人生道路上的一种幸福!吃苦能在逆境中培养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在有限的环境中养成宽大的胸怀。人活着就应该吃些苦,相信那些会吃苦的人才能懂得珍惜,才会懂得知足,才会获得更多的幸福感,看清人生的更大目标,追逐更远的风景。不管是谁,只要他能够坚持吃苦,自然就会比别人得到的更多,因为“上帝”长有一双智慧的眼睛,他会公正而又公平地善待每个人的。
热门推荐
  • 收割者日记

    收割者日记

    我,是一个被世界诅咒的人,世界本来是不准许我们这样的存在,但是因为一些意外,我们被允许停留在这个世上。我们被命运玩弄!我们掌管生死!我们是灵魂收割者!
  • 天罗杀

    天罗杀

    出深渊,战天罗我来了,我看到了,我超神了!
  • 最强道之无极

    最强道之无极

    当他到我这里来的时候,他跪在地上,握着我的手,祈求着我,好像我是一个天使,他说:“我做了很坏很坏的事,我有罪,我这一辈子都活在愧疚和自责中,请您指给我道路,让我赎罪吧。”我自己也是一个罪人,我实际上就是一个骗子,我曾许诺给无数人救赎,可是最后他们依然堕入地狱,或者变成了更加可悲的游魂,沦陷在这不属于他们的人世间永世飘荡,直到他们完全忘记了自己。一失足成千古恨,通往救赎的路荆棘丛生,而我一开始就迷失在这道路之中,到底是我救赎了别人还是别人为我的罪行赎罪?也许正如他们说的那样,当我明白了这些东西的时候我就可以回家了,可以跟她们一起回家。
  • 巨龙城堡

    巨龙城堡

    一个神奇的大陆这里是龙的世界犬龙,仙子龙,闪蝶龙,水族龙等等等等有着无数巨龙
  • 江湖遥:惑乱武林

    江湖遥:惑乱武林

    人们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么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武林;有武林的地方就有争夺。在这场争夺中,究竟,谁才是最终获胜者?颜如玉,一个动漫制作师,莫名穿越到了这场争夺中。天真的她以为她所爱之人是真心待她,所结交之人是真心朋友,但,最后她却发现,这一切都是假象,他们接近她,只是为了她手中的秘籍。在这场争夺中,她渐渐成长。最终,对于他是放手或是白首偕老?她也不知。因为,她心中已别无所求。
  • 公子惜玉

    公子惜玉

    李惜玉知道自己一身毛病,文青病,强迫症,精神肉体双洁癖。甚至还有点精神分裂。但各个世界的大侠们不这么看。“公子文采飞扬当世无人能及。”“公子行事严谨,一丝不苟。”“公子品味奇高非我等能比。”李惜玉只能表示。你们说的都对。
  • 汉武帝外传

    汉武帝外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狙神重启

    狙神重启

    追寻死亡的真相,追寻梦想的路上都有着重重的阻碍,各种人事,各显人心。
  • 生活系英雄

    生活系英雄

    本已下定决心,披荆斩棘,也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结果,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变成巴掌大的小人。一只蚊子疯狂振翼发出战斗机般的嗡鸣,张牙舞爪朝他俯冲过来……呵,幻觉!这是一个兴趣使然的无聊英雄日常vlog,欢迎收看大型美食节目——今天吃点啥。
  • 洛阳记

    洛阳记

    人不离乡是废人,在师兄的逼迫下,尹天生无奈下山,手足无措地第一次走入花花世界,去寻找师兄口中所谓的人生目标。然而在这充满机遇的大时代里,尹天生就好似没头的苍蝇似得撞的头破血流,最后,心生愤怒的尹天生终于还是翻开了通玄经的第一章。“待得百岁迟暮时,方知我命…亦由天?”揭开那沉重的一页后,便是一个璀璨的世界。神云由西至,京都凤鸾生。一个认真如狂的偏执少年,带着一股子拗劲闯入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里,以一个万年草根垫脚石的姿态,一步一步地迈向了谁也无法预料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