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93500000017

第17章 制度大一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从政治制度、组织制度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称皇帝、禁谥法,废分封、设郡县,封泰山、禅梁父,以此来神化、圣化自己的权威,证明秦政权的合法性。但要想统一好原来的六国,光做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战国七雄”若从西周初年的分封诸侯算起,已有800年的历史,而后来又各自作为一个诸侯国,各国之间在货币、文字、度量衡、车轨等许多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如今秦国虽将六国统一,但若这些制度不做改革,这些地区之间将无法交流、沟通,那秦国还是无法有效地统一天下。所以,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当年,便颁发了“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等有关统一制度的法令。

“车同轨”、“舆六尺”是秦始皇颁布的统一制度的法令之一。“轨”是指车两轮之间的距离,战国时代各国的车轨距离并不统一,秦始皇颁布法令规定两轮之间的距离以六尺为度,这就使统一后全国的车辆在车宽上有了统一的规定,这个规定对于驰道上车辆的行驶无疑要方便很多。

车轨统一后,驰道的修建也有了标准。秦始皇在统一后修建了很多道路,以咸阳为中心遍及山东六国的多条“驰道”,以及联系边境地区的“直道”、“五尺道”、“新道”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大大便利了秦国的交通事业。

中国古代的文字有着长期演变和发展的历史,在商朝和西周时期,中国的文字本来是统一的,但后来各诸侯国长期分裂割据,各国之间乃至于一个诸侯国内部的文字在使用上出现了变异,同一文字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写法,即“文字异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马”字在战国时期的山东六国中就有九种不同的写法。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文字的混乱给文化交流带来了麻烦,书写上的不统一,成为书面交流的最大障碍,更重要的是文字不统一,秦始皇所下达的各项政令就无法得到贯彻执行,而政令得不到贯彻执行,那得之不易的江山就无法守住。所以,政令统一、巩固江山是秦始皇统一文字的根本目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发布了“书同文”的法令,规定全国以小篆作为统一书体。东汉的许慎在著作《说文解字》的序中写道:“秦始皇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这段话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秦始皇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罢黜了不和秦国文字相同的文字;二是命丞相李斯、中书府令赵高、太史令胡毋敬写了三部标准的字书《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并将这三部书颁布到全国,作为全国百姓学习统一文字的标准。虽然这三部书已经全部失传,但从李斯所写的琅琊石刻上的字来看,小篆非常漂亮,像画画一样。

小篆是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前就使用的文字,小篆从大篆演化而来,比大篆更加整齐和定型化,线条也更加简单、均匀,比大篆更加容易书写。而六国文字比大篆还难辨认、书写,所以小篆是当时最先进的文字,秦始皇也是基于此将小篆作为全国通行的文字。李斯等三人所书写的三本标准文字的字书,实际上是对秦国早已通行的小篆的一次整理和规范,使得小篆更加容易书写和辨认。

虽然史书记载小篆是秦国统一后规定的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但后来出土的大量秦简上的文字并不是小篆,而是隶书。于是有人怀疑秦始皇当时推行的标准文字是隶书,而并非小篆。

其实,隶书在秦统一六国前已经在秦国国内流行,它是一种比小篆更加简便的字体,在开始时,隶书与小篆并无多大区别,可以看作是一种比较草率和不规范的小篆。由于隶书比小篆更容易书写,所以也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成为民间流行的书写文字。

隶书与小篆的不同之处在于,小篆笔画复杂,但写出来华美、漂亮、整齐,而隶书笔画简洁,把小篆的圆转笔画改成方折,书写效果略微宽扁,讲究“蚕头燕尾”。由于秦始皇个人完美主义的倾向,因此他选择了更为美观的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文字,但文字更加讲究的是实用性,所以普通百姓更加倾向于使用隶书,这也是为什么出土的秦简大都为隶书的原因,不过秦国的重要诏书都为小篆。由于小篆不够实用,所以在秦之后很快就消失了,也成为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最短命的文字之一。

文字统一便于各地区之间思想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助于形成中华民族统一的心理状态与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秦始皇统一文字的主观动机虽是为了加强统治,便于政令执行,但客观上也为中国文化和文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还对此后中国的政治、思想乃至于经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统一货币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经济领域推行的重大举措,统一货币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政治统治,为了建立与政治统一相匹配的经济体系,必须在货币政策上实现统一。在战国时期,各国之间不仅文字不同,而且货币也不相同,这就给秦始皇统治全国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

虽然金属铸造货币在春秋后期就已广泛流通于中原地区,铜币在战国时期也已成为当时流通领域内的主要货币,但各国的铜币在形状、大小、轻重以及计算单位上很不一致,而且各国都有很多铸造货币的地点,这就使得币制更加不统一。当时各国通行的货币主要可分为四种形态:

一是布币,主要流通于三晋,即韩、赵、魏,形状像农具中的镈,是从镈这种农具在商品交换中演化而来。布币的种类很多,有形式比较原始的古布,有方肩、方足、圆跨的布,有圆肩、方足、圆跨的布等。

二是刀币,主要流通于齐、燕、赵三国,形状像刀、削,是从刀、削这种工具在商品交换中演化而来,种类有形状比较原始的古刀、较大的尖头刀、形制较小的方头或圆头刀。

三是圆钱,主要流通于秦、西周、东周、赵、魏沿河(靠近秦国)之地,有圆孔和方孔的区别,方孔出现较晚。

四是郢爰与铜贝,只通行于楚国,状如海贝。

货币的不统一使秦始皇深感即使政治已统一,若不能掌控经济上的统一,还是无法有效地统治全国,再加上战国中后期若干个经济区的出现使得货币的统一逐渐提到议事日程上,所以统一货币势在必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达了统一货币的法令,法令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将货币的制造权收归国有,由国家统一铸币,严惩私人铸币;二是统一通行两种货币,即上币黄金和下币铜钱。上币黄金规定以“镒”为单位,一镒为二十两。下币铜钱造型为圆形方孔,以“半两”为单位,并明确铸明“半两”二字,俗称“秦半两”在发布这些法令的同时,秦始皇下令废除了秦国和六国原先的币制。《史记·平淮书》中记载了这一事件:“及至秦,中一国之币为二等。黄金以镒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

将货币的制造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是国家巩固统一的重要措施,秦始皇规定只允许国家发行货币就将国家的经济命脉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这一决定是非常英明的。相对于统一文字来说,秦始皇统一货币是非常成功的,这一举措使战国币制的混乱局面立刻得到了有效控制与规范,消除了全国各地区之间在币制上存在的严重不统一状态,减少了货币流通中不必要的换算,有利于商品交换和经济交流。

货币改革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主要是改革后的货币更加实用,易于携带,“内方”便于穿串,“外圆”不易磨损,而且“内方外圆”的圆形货币与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相契合,所以秦国的货币形制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

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在经济领域采取的另一项重大措施。度量衡是三种量具,度用来量长短,量用来量容器,衡用来量重量。

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非常混乱,拿尺子来说,洛阳出土的金村铜尺长23.1厘米,安徽寿县出土的楚国铜尺长22.5厘米,长沙出土的两件楚国铜尺长分别为22.7厘米、22.3厘米。由此可见,战国时期不仅各国之间的尺子长度不一,就连同一个诸侯国的尺子都不相同;战国时期各国的量具名称和大小也不一样,魏国的量制以益、斗、斛为单位,齐国的量制以升、豆、区、釜、钟为单位。各国的衡也不尽相同,赵国的衡制以镒为单位,楚国的衡器是天平砝码,以铢、两、斤为单位。

度量衡的不统一使得商品交换因为难以换算而无法顺利进行,而且由于各地方度量衡标准不同,其赋税收入也就显得不均、不公平。所以,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加强统治必须要做的事。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国以秦制为基础,颁发诏书:“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秦始皇最终统一了全国度量衡。

推行统一度量衡制的具体措施是,将秦始皇的诏书刻在由国家制造的度量衡的标准器和日用器上,秦代度量衡器具的测算标准为:一尺为23.1厘米,一升为201毫克,一斗为2010毫升,一斤为256.25克,一石(120斤)为30.75千克。

秦始皇颁布车同轨、书同文、统一货币和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的法令,都是为了巩固刚刚诞生的秦帝国。这些法令不仅在当时是积极有效的,而且还对完善和巩固君主专制制度乃至于中国此后的历史发展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

同类推荐
  •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内容正如它的副标题——十四篇历史特写(Vierzehn historische Miniaturen)。作者茨威格以诗人和艺术家的笔触,尊崇历史的真相,以其完全个人的独特视野创作而成。十四个故事,横跨不同时代和地域,虽然篇幅精短,但内容丰富完整,既保留了事件发生时的种种细节,也凭借茨威格深厚纯熟的笔力,展现了以旁观者视角面对这些关键时刻的复杂情绪:对悲剧英雄命运的关注、共情、怜惜,对造物主的敬畏,对人在有限生命中具备的神性,迸发的创造力的肯定以及对人间正义价值的遵照和捍卫。遥远如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在面对恺撒遇刺、局势混乱时的犹豫不决;又如极富戏剧性的瞬间,格鲁希墨守成规而造成拿破仑滑铁卢的失败以致影响了之后的整个欧洲历史……十四个生死攸关、超越时代的故事,如群星般璀璨而不渝地照耀着暂时的黑夜。
  • 华侨抗战女英雄李林

    华侨抗战女英雄李林

    为了更好地铭记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激发人们的爱党爱国热情,坚定理想信念,龙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牵头组建了《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编写组。在编写过程中,编写组本着“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以理性之笔,书写英雄之史”的编写原则,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漳州籍女英雄李林,从一位南洋富家女成长为抗日女游击队长的传奇人生,通过一幅幅鲜明生动的历史画面,展示了李林在战火纷飞的抗日年代,勇敢杀敌、为国捐躯的英雄壮举。
  • 改变你一生的20位西方哲人

    改变你一生的20位西方哲人

    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当你在不经意间翻开他的扉页时,它就会将你的手牢牢地抓住,致使你一直往下翻。作者以深厚的写作功底为读者提供最愉悦的阅读乐趣,一同与笔者在书中畅游吧,看看能从书中收获什么吧!
  • 水浒传之谜(插图珍藏版)

    水浒传之谜(插图珍藏版)

    梁山好汉中为什么一个农民也没有,梁山英雄有多少真人真事,宋江究竟有没有武艺,李师师有功于梁山吗?梁山一百零八将是偶然巧合吗?“三碗不过冈”是什么酒,《水浒传》里为什么很少吃猪肉,卢俊义为什么会坐上梁山第二把交椅。
  • 林则徐(名人传记丛书)

    林则徐(名人传记丛书)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著名的诗人。他自幼就勤奋好学,饱读诗书,这和他的家世是分不开的。相传林则徐的家谱,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时期。
热门推荐
  • 甜宠来袭:风纪委员会

    甜宠来袭:风纪委员会

    一个在学校是铁面无私的风纪委员,一个在学校是玩世不恭的学校第一,一个在家是温柔体贴的姐姐,一个在家则是离开家自己生活的正牌大少爷,她苦苦恳求他当风纪委“算我求你了,你就当吧!”“当也行,不过我有一些条件,上学的每一天你都要把早中饭给我做好带来,还有就是你每个周末必须抽出一天时间来给我做饭,怎么样?你要是不答应我可就走了。”不就是当煮饭婆嘛!为了学校的风纪,我当!“成交!”由此,关于风纪委员会的故事就开始了[本文是不会弃文的,请大家放心收藏和订阅]
  • 流霜墨忆

    流霜墨忆

    白衣少女的离开,未婚大小姐的出现,天然呆少年和背后灵的组合。命运的安排或许是早已被书写的未来。打破了墨词和妹妹的日常生活于是我们的主角的世界崩坏了。或许我们都做了提线木偶。操控着演了这场戏直到遇见了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陷入恋爱魔咒的公主

    陷入恋爱魔咒的公主

    她,单纯而善良的公主。意外被老爸出卖,在加哈拉斯以外的世界冒出个未婚夫。一面,对她温柔体贴的易学长出现,她到底喜欢谁,她的真爱是谁?看她怎么闯出一片辉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极无敌

    九极无敌

    拥有八世记忆的韩易开始了第九世。九世合一,天下无敌。“我炼的丹药是神丹!”“我炼的法器是神器!”“我搞的事情是传奇!”我就是韩易,九世无敌的韩易。
  • 木叶之转生者

    木叶之转生者

    割舍不下妹妹的李言死后来到了火影的世界中。为了能回到亲人的身边,李言成为了六道仙人的弟子。为了心中的执念,李言像因陀罗和阿修罗一般,不断地转生。不同的是,李言的转生一直是同一个灵魂。千年来,忍界的历史,实际上不过是他的奋斗史而已。
  • 那个死去的灵魂

    那个死去的灵魂

    在我的眼里,我们这个世界无法看到古老的过去,也无法知晓未来如何,甚至于当下都没法真正的把握,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却不知因何传承——追寻真相,了解这个世界及为我的目的。
  • 穿越之极品才俊

    穿越之极品才俊

    诸葛青云,一个一流的龙套,不入流的演员在生活落魄至极的情况下想要回家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因为他接受了生活的无奈,接受了平庸的生活。可就在这时,狗血的情况出现了,他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类似于唐朝的平行空间,在这里有雄厚的背景,有贴心兄弟,更有了一群红颜知己,他一步步从一个纨绔,慢慢的成长,最终步入仕途,在个方面凭借自己的前世经验,做出不平凡的事迹……且看一个前世得过且过的平庸少年,如何演绎今世的精彩绝伦!
  • 笙生墨陌

    笙生墨陌

    在没遇见你以前,我对于爱情的认知,尚且就像一杯清酒,连浅尝都未曾有过。那天却是惊鸿一瞥,我的爱情酒,像是染了浊色,那点浊酒,五彩斑斓,有甜美、有苦涩、有辛辣、有醇香,而最后的一味材料,是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