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60100000032

第32章

那股从北方涌流过来的寒潮刚刚离开了建业,一股从西方雪域高原上涌流过来的寒潮,又顺着长江滚滚东下,穿过瞿塘峡、巫峡与西陵峡,直接灌进了西陵城中,把潮湿与寒冷送到每一个角落。

因为天气异常寒冷,西陵督步阐一改往年冬天从不生火取暖的习惯,破例让家丁在厅堂内点上了一盆炭火。他面火而坐,边烤火边考虑着军务。

步阐的祖籍虽在淮阴①,但从黄龙元年(229)其父步骘都督西陵诸军事时起,就举家移居到西陵。赤乌十年(247)步骘病卒之后,长子步协便承袭父业,继续统领西陵之军。永安七年(264)步协在夔门水战中身负重伤不治而亡,步阐又接替其兄镇守西陵。四十多年来,步氏父子、兄弟相承续,苦心经营着西陵这个军事重镇。步阐虽不是在西陵出生,但却是在西陵长大。在他的心目中,西陵就是他的故乡。他像一个地道的西陵人一样,对这里怀着一种深厚的眷恋之情。他身为西陵的守将,深知此处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明白自己肩负的重任。所以,自从接任西陵督以来,他就把对西陵的眷恋之情化做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尽心竭力地守卫着这个国家的祸福之门。他并不奢望着升官晋爵,如同其父那样出将入相,只愿守着父兄的基业与坟茔,为国尽忠,为父尽孝……

步阐正边烤火边思考着军务,忽觉得有股冷风扑面而来。他不禁打了个寒噤,抬头一看,见两个侄儿步玑与步璇带着一股寒气走进厅堂。他瞅着鼻尖已被冻得通红的侄儿,慈祥地笑了笑,连忙招呼他俩上前取暖。

步阐虽年已五旬,但却膝下无子,便把步玑与步璇视为己出。而步协在临终之时也曾嘱咐步玑与步璇要视叔为父,以承续步氏之基业。因此,步阐与步玑、步璇虽名为叔侄,但却实同父子。尽管步玑与步璇年纪都还不足三旬,可文韬武略皆不逊于步阐,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步阐自接任西陵督以来,就将两个侄儿看做左膀右臂,无论军务还是家事,均要与步玑、步璇相商,从不独断专行。

①淮阴:县名,治所故址在今江苏清江西南。

步阐打量着步玑、步璇,关切地问:“今日去南津关巡视,可曾发现将士因天气寒冷而有所懈怠?”

“南津关将士并未因天气寒冷而有所懈怠。”一向比较沉稳老成的步玑微皱起眉头,有点担忧地说,“因南津关处于山巅峡口之上,寒风刺骨,泼出之水都可结冰,已有一些兵士染上了风寒,若不及时加以防治,只怕会有更多兵士染病。”

步阐想了想说:“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就将那些患病兵士接回西陵城中治疗,以免染给他人。”

“叔父此法虽可救一时之急,但却无法治本。”性情比较直爽的步璇坦率地说,“侄儿以为,兵士染病,皆因天气寒冷所致。可军中又不许兵士在帐内生火取暖,逢此罕见之寒天,兵士岂能不病!”

步阐耐心地向步璇解释道:“不许兵士在军帐内生火取暖,是汝祖父镇守西陵时所立。之所以立此军规,一则是因西陵之冬不似北方那么寒冷,不生火取暖亦可过冬,二则是怕兵士在军帐内生火取暖,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火灾……”

“今冬天气不同于往年,南津关又处于峡口山巅之上,兵士若不生火取暖实难抵御严寒。”步璇瞅了步阐一眼,认真地建议道,“叔父不可固守祖父四十多年前所立之旧规,应因时而宜、因地而宜,若遇到泼水结冰之寒天,便可准许兵士在军帐内生火取暖。”

步璇的话引起了步玑的共鸣,也劝说起步阐:“军规是为了增强将士之战斗能力而定,不可削足适履,更不能因噎废食。请叔父三思。”

“这……”步阐犹豫了一阵子,最终还是采纳了步璇的建议,“就依璇儿之言,今后若是遇到泼水结冰之寒天,兵士便可生火取暖。但须明令全军将士:在生火取暖时要严加防范,莫要引起火灾!”

步阐与,步玑、步璇正商谈着军务,一名老家丁急匆匆地走进厅堂,神色异常地说:“建业丁大司马府有人前来报丧。”

步阐闻言大惊,腾地一下站起身来,诧异地说:“莫非丁大司马……”

步阐一语未了,一个身着重孝的汉子已跪在了厅堂外,声泪俱下地说:“丁大司马已经归天……”

“啊!”步阐摇晃了几下,险些栽倒。步玑与步璇见状,连忙上前扶住了摇摇晃晃的步阐。

那报丧的汉子继续说:“大司马病重之时,时常提起都督;弥留之际,还呼唤着都督之乳名……”

步阐此时似乎才醒过神来,眼含着热泪问:“丁大司马是何日归天?”

报丧的汉子泣声回答:“十日之前。”

步阐流着泪问:“丁大司马老当益壮,为何却突然归天?”

报丧的汉子如实答道:“大司马今春率军出征时,因冒雪行军而染病,从牛渚返回建业后就一病不起,虽经多方医治,但无力回天……”

“世叔啊——”步阐悲痛异常,泪流满面地说,“未能与世叔见上最后一面,乃侄儿终生之大憾也!”

步玑与步璇小声地劝说着步阐:“叔父要节哀保重!”

步阐哽噎着对报丧的汉子说:“汝先回驿馆歇息。明日一早,我与汝同去建业,为世叔守灵、送葬。”

“是。”报丧的汉子叩了个头,跟随着那个老家丁离去。

步阐沉默了片刻,严肃地吩咐着步玑与步璇:“明日一早,为叔便去建业奔丧,为丁大司马守灵、送葬。汝二人要精心守卫西陵,不可稍有懈怠!”

步玑若有所思地问:“叔父真要去建业奔丧?”

“丁大司马对为叔有救命之恩,为叔岂能不去为其守灵、送葬,以报往日之恩。”步阐十分动情,老泪纵横地说,“四十多年前,为叔跟随汝祖父初到西陵时,有一次在江边玩耍,不慎掉入江中,被江水冲去。就在为叔命悬一线之际,正巧丁大司马巡江经过,奋不顾身跳入江水之中,将为叔救出,保住了为叔这条性命……”

步璇这才明白了步阐悲痛的真正原因,感慨地说:“叔父确实应该去为丁大司马守灵、送葬,以报往昔救命之恩!”

“叔父欲前往建业为丁大司马守灵、送葬,此乃人之常情,侄儿本不该劝阻。然而……”步玑瞅着悲痛的步阐,低声地说,“国法军律中皆有规定:未有圣上诏命,各军镇都督均不得擅离驻地,更不可私自进京,违者当斩。叔父岂能为报私恩而有违国法军律,招致杀身之祸!”

步玑的话提醒了步阐,使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若不去建业为丁奉守灵、送葬,实在是问心有愧,对不起救命恩人;若无诏命而私自进京去为丁奉守灵、送葬,又要违犯国法军律,会被处以极刑。

就在步阐左右为难之时,步璇献言道:“国法军律不可违犯,救命之恩又不能不报。以侄儿之见,叔父应立即上表圣上。请求进京为丁大司马守灵、送葬。”

“璇弟此法欠妥。”步玑忧虑地说,“西陵与建业相距遥远,若待圣上恩准后叔父再赴京奔丧,只怕丁大司马早已下葬,还何谈守灵、送葬!”

步阐急得直搓手,束手无策地说:“这该如何是好……”

步玑急中生智地说:“若蒙叔父不弃,侄儿愿与璇弟代叔父前往建业。去为丁大司马守灵、送葬。如此,既不违犯国法军律,又可稍慰叔父报恩之心。”

“唉——”步阐长叹了一声,万般无奈地说:“也只好如此矣。汝二人速去准备,明日一早便赶赴建业去为丁大司马守灵、送葬。到了建业之后,汝二人务必要执侄孙之礼,千万不可有失礼之处。”

“是。”步玑、步璇应了一声,退出了厅堂。

“世叔啊……”步阐扑通一下跪倒在地,朝着建业的方向叩了三个头,边哭泣边愧疚地说,“国法无情,军律难违。侄儿不能为世叔守灵、送葬矣!世叔救命之恩,侄儿来世再报吧!”

西陵度过了一个多年不遇的寒冬,迎来了又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自然界的气候虽然已经变暖了,但步阐的心中却一直是冷冰冰的。未能亲自去为丁奉守灵、送葬的愧疚之情,就像是块大冰疙瘩压在他的心中,无论如何也难以融化;步玑、步璇离开西陵已有三月,至今仍没有回来,也让他深为担忧。每当想起这些,他就像是被灌了一肚子凉水,浑身上下直发冷。

这一日,步阐正独自坐在书房内发呆,步玑、步璇却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他又惊又喜,急切地说:“汝二人为何今日才回?让为叔好不心焦!若是汝二人再不回来,为叔就要遣人前去建业寻找。”

“唉——”步玑叹了口气,似乎有什么难言之处,郁悒地说:“一言难尽哪!”

步阐仔细地打量了一下步玑,诧异地问:“莫非途中出了意外之事?”

“并非途中出了意外之事,而是……”步玑欲言又止,反问着步阐,“侄儿年轻无知,阅世肤浅,不懂礼仪。以叔父之见,丁大司马之葬礼应该如何举行?”

自从步玑与步璇离开西陵之后,步阐对应该如何安葬丁奉的问题已反复地想过了多次,就不假思索地回答:“丁大司马是跟随大皇帝打天下之开国元勋,是参加过赤壁大战之功臣,应为其举行国葬。圣上不仅应素服举哀、亲临其葬礼,而且还要为其追赠谥号,并让其子承袭爵位。”

步玑摇了摇头,又问:“不知叔父此言有何依据?”

步阐理直气壮地回答:“此乃大皇帝留下之故事与旧制,难道不足为据乎?”

步玑悲哀地说:“可惜此时已非彼时,今上并非大皇帝!只可叹丁大司马死非其时,竟然落得如此悲惨之下场……”

步阐听步玑话里有话,迫不及待地追问着步玑:“建业究竟出了何事?”

“叔父绝不会料到,圣上竟会如此对待丁大司马。”还没容步玑开口,步璇就含悲带愤地说,“丁大司马卧病长达八九个月,圣上竟然听若不闻,不理不睬,休说亲自前去探望,就连一句问候安慰之语也从未说过。丁大司马归天之后,圣上又是置若罔闻,装聋作哑,不仅没有按照祖宗之旧制素服举哀、亲临其丧、追赠谥号,而且连一道厚葬之诏书也未曾颁过。可怜征战一生、功勋卓著之丁大司马,只能如同普通朝臣一般草草下葬。更有甚者,丁大司马尸骨未寒,圣上竟下诏将其全家逐出建业,徙往临川①……与大皇帝相比,今上对臣子之情义何其寡薄也!与周瑜、吕蒙等人相比,丁大司马之遭遇何其悲惨也!”

步阐听罢步璇之语,大为震惊,将信将疑地问:“会有此等怪事?”

“璇弟所言,句句是真,并无半点不实之处。”步玑又补充道,“侄儿之所以至今才返回西陵,皆因护送丁大司马一家前往临川之故……”

步玑与步璇不容置疑的回答,把步阐弄糊涂了,十分不解地说:“圣上为何要违背大皇帝留下之旧制,对丁大司马如此绝情寡义?”

“据左将军留平私下对侄儿言,圣上之所以如此对待丁大司马,皆因去春牛渚那场争辩……”步玑凑到步阐面前,把去年春天发生在牛渚的那场激烈争辩叙述了一遍。

步阐双眉紧皱,沉默了许久,一言未发。

步璇见步阐久思不语,又忿忿不平地说:“去春圣上欲‘入主中原’,实属灯蛾扑火。若非丁大司马冒死固争,不仅那五万兵马要全军覆没,而且连圣上也将被晋军俘获。圣上对丁大司马救驾之功不仅不重加封赏,反而怀恨在心,以怨报德!圣上如此亏待丁大司马,岂不令群臣寒心……”

步阐连忙制止着步璇:“璇儿不可非议朝政。或许是圣上年轻,听信了奸佞之谗言,一时糊涂,亏待了丁大司马。然而,乌云不能久遮日月,总有一天,圣上会醒悟过来。”

“只怕待圣上醒悟过来时,国家已经易主矣!”步璇哀叹了一声,愤然地说,“国家已危如累卵,有识之士皆扼腕叹息,可圣上竟浑然不察,依旧亲信奸佞而仇视贤良,沉湎于声色,纵情于犬马。如此下去,难免要重蹈刘禅之覆辙!”

①临川:地名,故址在今江西临西。

步璇的激愤之语引起了步玑的深思,忧心忡忡地说:“圣上忠奸不分,贤愚不辨,黑白颠倒,以怨报德。长此以往,只怕国家要毁于一旦……”

“此事为叔岂能不知,然而……”步阐打断了步玑的话,故意把话题岔开,“纵然圣上因年轻而一时不明,做出违背祖制之事,可那满朝文武为何却听之任之,不进行劝谏?”

“并非朝中无人进行劝谏,只是圣上一意孤行。”步玑沉痛地回答,“丁大司马去世之后,左将军留平曾经上表,请求为丁大司马举行国葬,可圣上根本不予理睬。圣上将丁大司马全家徙往临川之诏颁布以后,右丞相万彧与左将军又曾联名上表,请求圣上收回成命,但圣上仍旧不予理会,致使丁大司马全家只好被迫含泪离开建业。”

“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啊……”步阐自语了几句,眼含着泪花说,“为叔欲上表圣上,请求将丁大司马全家重新召回建业,以告慰丁大司马在天之灵!”

“这……”步玑眼巴巴地瞅着步阐,忧虑地说,“右丞相万彧乃圣上患难之交,又是百官之首,尚且无法让圣上收回成命。叔父仅为一军镇之都督,如何能让圣上回心转意?侄儿担心,叔父上表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会适得其反。”

“为叔上表之意已决,玑儿不必劝阻。”步阐的眼中涌出了两行热泪,伤感地说,“为叔未能亲自去为丁大司马守灵、送葬,深感愧疚,只好以此来报丁大司马救命之恩。否则,为叔死后还有何面目去见丁大司马!”

步阐的表章发出之后,就如同泥牛入海,杳无音信。从春天到秋天,步阐苦苦地等待了六七个月,仍不见孙皓有任何反应。他实在等待不下去了,想再次上表,恳请孙皓将丁奉的家人召回建业。

一天下午,步阐正在书房内为给孙皓的表章打着腹稿,忽见老奶公慌慌张张地走了进来。

这位老奶公虽是外姓之人,但年轻时就随其妻来到步家,与其妻一起照顾年幼的步阐。步阐就是由他抱着、背着、陪着逐渐长大的。所以,步阐自幼便与这位奶公感情笃厚,将他视为长辈。因奶公夫妇的儿子天亡,后来又再未生育,所以也就一直没有离开步家。加上他为人精细,对步家忠心耿耿,步阐就让他掌管家中的钱财与内务,将其看做步家的一员。

步阐见是老奶公来到书房,连忙起身相迎,惊奇地问:“何事让奶公如此慌张?”

老奶公关上房门,神色异常地说:“老奴今日到江边采办吃用之物,从建业客商处得知,半月之前,右丞相万彧与左将军留平相继身亡。”

“不会吧?”步阐略作思忖,不以为然地说,“万彧与留平年纪均不足五旬,且一向健壮,为何却相继身亡?或许是建业客商道听途说,以讹传讹。奶公莫要信以为真。”

“老奴初闻此事,亦不敢相信。后向其他建业客商打听,方知有几位客商曾亲眼目睹过万彧与留平出殡之事。”老奶公凑到步阐身边,认真地说,“老奴以为,此事出得太蹊跷,其中必有隐情,故特来告知都督。”

步阐深知,这位奶公虽然非官非吏,但因他已在步家呆了四十多年,耳濡目染,对官场政坛上的事也知道不少,且颇为关注,常常会说出一些耐人寻味的话。如今,听老奶公这么一说,他也不敢掉以轻心了,认真地问:“奶公可曾探听到万彧与留平之死因?”

同类推荐
  • 爷的荣誉

    爷的荣誉

    小说时间跨度一百二十年,以第一人称讲述祖父兄弟三人,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既有他们的情感经历,也有极具传奇色彩的各种际遇。“我”的祖父是进步学生,曾就读于燕京大学;二祖父性格暴躁,且好抱打不平;三祖父是一位商人,年轻时就在北京前门的大栅栏儿为家里经营商铺,在商界周旋一生。兄弟三人一生的故事线,时而交织,时而并行。小说的叙述中将中华民族的百年历史,以及“京、津、冀”地区的文化与各种民俗徐徐展开。
  • 爱情卡位战

    爱情卡位战

    这个时代,还有一种女人对待爱情,有种偏执的固然——只讲究,不将就,所以把自己挑剩了,被叫做“剩女”本文的主角,二十八岁的夜然,在老妈的念念叨叨中,在亲戚朋友的诸多安排下,一次又一次的踏入了相亲的潮流中。面对一直默默守护在夜然身边的钻石王老五江浩,夜然的心渐渐的萌动了,可是,在表白的那天,才知道,原来江浩已婚了,是典型的隐婚。面对只恋爱,没有婚姻的情感,夜然选择了放弃。她不是十八岁,没有那么多时间耗的起,再说了,她坚决不做第三者,哪怕,是被爱的那个。
  •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上、下)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上、下)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讲述一位不爱学习、喜欢调皮捣蛋的男孩尼尔斯,因一次意外,变成了一个小人儿,并和自家的公鹅跟随一群大雁进次了一次沿着瑞典全国的长途旅行,在这次冒险的旅行中,尼尔斯历尽艰辛,经受种种考验,精神意志和品质得到了锤炼,并且增长了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特别是动物朋友,吸发起了强烈的爱国心。最后尼尔斯回到了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了好孩子。这本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将将动物与人、想象与现实交融于一体,情节曲折丰富,语言清新,富于诗意,深受世界各国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并被改编为电影、戏剧等其他多种艺术形式。
  • 法医秦明·人气系列(全集)

    法医秦明·人气系列(全集)

    20个挑战心理极限的重口味案发现场,20份公安厅从未公开的法医禁忌档案,残忍、变态,惊悚、刺激、真实、震撼。尸语者,与死者朝夕相处的神秘职业,即将剖开震撼人心的亡灵之声!荒山残尸、灭门惨案、校园禁地、公路游魂、水上浮骸、天外飞尸……每一案都让你无法入睡!
  • 考试

    考试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热门推荐
  • 他们之间的故事

    他们之间的故事

    生活所给的也只是基础,然而我们却在承受过程。也许就是这样有时太在乎过程,不论结果是怎样,至少我们曾经经历过而在过后又或许我们会回头张望曾经走过的路,是值得还是后悔,也只有我们心知肚明了、自欺欺人的世界往往也只是我们的友谊地久天长....
  • 黑道之九龙至尊

    黑道之九龙至尊

    出来混他主要靠三条:够狠,义气,兄弟多。他本是智商高超的天才少年,为了保护深爱的人而踏入黑道,凭借一次次的血的洗礼成为了地下第一王者,无数小弟为之敬仰,无数少女一见倾心。所有不服的人只有一个两个结局,你自己消失或我帮你消失。“什么?出来混一定要还的?我还没有开始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笑黄沙

    笑黄沙

    英雄,都是人意淫出来的,小说,是作家意淫出来的,就像男人通过看AV得到快感,平凡的人通过英雄可以重振雄风。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故事就是一张片片,而且是剧情系列,长达数百万的小说就像男优们,精久不射,高潮迭起的剧情,就像女忧们雅蠛蝶的呼唤;但是,我要说,就像所有片片里一样,所有的高潮都是一样,所有的玄幻都是一样。而今天,我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本书开头让扶月找找感觉,15年3月将每天定时更新,3月之前喜欢小月月的可以支持一下《大禅宗》】
  • 老公逼上门:吃定娇妻

    老公逼上门:吃定娇妻

    十七岁那年,她爱上一个站在高处闪闪发光的男人。二十五岁那年,她丢掉了关于那个男人的全部记忆。他寻她而来,但她怎么觉得他咋看都像是是死缠烂打的臭流氓?
  • 总裁大人的超级保镖

    总裁大人的超级保镖

    他的存在让那些号称高手中的杀手闻风丧胆,他的霸气回归成为都市的热点,帝爷却放弃万贯财富而隐退都市,这是为什么?本是帝王的存在的他,难道在都市会风平浪静吗?
  • 华夏勇者

    华夏勇者

    被女上司嫌弃,嘲笑,但接受了秦天罪相助,一步步的走向了人生的顶端,使众多为富不仁之辈,明白到什么是华夏民族的大男儿本色
  • 苏梦亚贵族学院

    苏梦亚贵族学院

    贵爵爱恋我,凌雪尘,一个高高在上的公主,世界上的任何东西,我都能得到,可是,爱情,我却不能得到……
  • 精灵之登冠之路

    精灵之登冠之路

    魔兽?小精灵?训练家?无论什么身份都不能阻止我变强的道路,我的目标就是那遥不可及的冠军!
  • 背着光的人

    背着光的人

    有一种人在黑暗在中坚守光明,陆朝阳是这样的人,相对于自由来说,她的信仰永远是处于第一位的,甚至比生命更重。她的信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含义,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守护她的世界。但她的方式可那能有点特别比起想把我拉倒太阳底下的人,我更喜欢陪我永坠深渊的你很抱歉擅自替了你做了主,那就郑重的问你一句:你愿意吗?我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