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35000000007

第7章 借我一双慧眼吧

后主的祖父李昪,所以能拥兵自重,逼迫吴王禅位,不仅在于他自身的胆识过人,机智超群,还在于他能任贤用能,得到不少有勇有谋的文臣武将的全力相助。他在任金陵节度使之前和之后,都很注意体恤下属,与士兵将领同甘共苦,深受部属爱戴。他还慧眼识英雄,提拔了出身寒微的周宗、萧俨等一班有才识的将领,使他们从士兵中脱颖而出。这些人后来一直忠心耿耿地随他鞍前马后,为他以后称帝立下了汗马功劳。李昪称帝建南唐国后,这些开国元老并没有居功自傲,为了报答李昪的知遇之恩,他们仍全心全意地辅佐李昪治理朝政,君臣上下一心,同心协力,把南唐整顿得井井有条,繁荣昌盛。中主李亶继位,因为不辨忠伪,不会察人用人,至于误用了冯延已等一大批轻薄文人,终于把李昪辛辛苦苦一辈子挣来的南唐半壁江山拱手让人。后主李煜,禀承了父亲的无知人之能,宠信徒有文采而无实际治国安邦才能的文人墨客,致使本就国力大减的南唐终成奄奄待毙之势。

事实上,后主并非不懂得偏信则暗,兼听则明的道理,也并非不知道国家危亡之秋,更应任贤用能。他在以尚书令知政事位居东宫时,就在崇文馆公开招纳天下贤良。公元967年,他又命令两省侍郎,谏议大夫、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轮流到光政殿住宿值班,与他们议论治国之道,商讨治理国家的良策。但是天下事并非只要有心就可以成功的。有用贤之心未必能得贤,大开言路也未必能得到真正有益的忠谏。它要求君主要有判别对错,明察贤愚的眼光和才能。后主的气质和才能,完全是作文人艺术家的料子。后来他投降北宋寄人篱下时,有一次宋太祖赵匡胤宴请群臣,也请他前去作诗助兴。他看到太祖背后为太祖摇扇的宫娥手中的扇子,当即吟道:“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太祖听后仰头大笑道:“满怀的风能有多少?”又让群臣与李煜谈论诗词、音律。李煜本是行家里手,自然振振有词,旁征博引,议论十分精辟。太祖当下意味深长地评论道:“好一位翰林学士。”赵匡胤的这一评论,虽然略带讥诮讽刺,倒也很实在。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文人性格的后主拔用的贤士,果然大多是富有文采,高谈阔论的文人,很少有真才实学,平定社稷的栋梁之才。

例如被世人讥为“五鬼”之一的冯延鲁,本来就是个好大喜功,贪图个人利益的卑鄙小人,根本不考虑国家兴衰大计。当初中主兴兵讨伐闽国,听从了他的佞言,而他所以要极力怂恿中主出兵伐闽,完全是为了他个人赢得政治资本。据说对他的这一举动,他的兄长冯延已都颇不以为然地责问他说:“士以文行饰身,忠信事上,何用行险事以要禄?”冯延鲁却厚颜无耻地对答道:“哥哥你自然可以按常规办事,我却不能按部就班地等待资历够了才作宰相。”可见他的卑琐用心。这次伐闽兵败,南唐损失惨重,冯延鲁理应引颈就戮,可中主却因一贯宠信于他而没有给他治罪。后来他任东都(扬州)留守,遇到后周南侵,又一次损兵折将。他为了逃命,自己剃了光头窃了僧袍妄想逃跑,可还是被后周掳去当了战俘。当时有人作偈语嘲笑他这一行径说:“昔日旌旗,拥出坐筹之将;今朝毛发,化为行脚之僧。”周世宗一念之仁,又将他放回南唐。宋朝建国初年,冯延鲁奉命出使,在宋太祖面前说了几句北宋不应该讨伐南唐的话,就把宋没有立即出兵征伐南唐作为大功自居,在朝臣面前沾沾自喜,不可一世。可就是这样一位无识无德的轻狂文人,只因少时颇有文名,后主就对他优待有加,视为奇才,还曾亲自斟酒请他喝。冯延鲁内心醉心名利,表面上却标榜清高隐逸。他曾在同僚面前说:“当年唐玄宗赐给贺知章镜湖三百里,这我不敢奢望,今主上要是能赏给我后湖数曲,我也就了却夙愿了。”徐铉马上语含讥诮地答道:“主上对于近臣,怎么舍不得一座玄武湖?只可惜他要到哪儿去找贺知章这样的高人呢?”说得冯延鲁悻悻不已而又无言以对。

徐铉也是当时后主器重的一位大臣,他人品比冯延鲁好,可也没有什么治国经邦的真本事。他博闻强记,学富五车,词采极为出众,是当时名噪江南的大才子,后主对他极为倚重,授以礼部侍郎、通署中书省事、尚书右丞、兵部侍郎、翰林学士、御史大夫、吏部尚书等要职。徐铉也想尽心尽力地辅佐后主,可他同后主一样,也是生就的翰林学士的料子,对于治邦安国,实在也是拿不出什么良谋善策来,真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就他所占的职位来说,他也是不称职的。

还有潘佑和李平,这两个人素来被世人认为是后主臣中的两大忠臣,的确,他们是对后主颇为忠心,并没有任何叛变变节的意图,但他二人也算不上良臣。潘佑为文,词采富丽,思路清晰,是有名的笔杆子。当初后主奉命劝降后汉主刘鋹归顺北宋的那篇洋洋万言的劝降信,就是由他捉刀主笔的。潘佑为人,像徐铉一样也是颇为自重,人品刚正的。他虽然贵为中书舍人,很得后主恩宠,被后主用“潘卿”的爱称称呼,却从不曲意奉承。他是较早跟随后主的近臣之一,在后主还没有登基只是东宫太子时,他就乘后主设崇文馆招纳贤士的机会步入了皇宫,并一直不离后主身前马后。有一次,正是梅花吐艳时节,李煜在楼上读书,忽然飘来一阵梅香。他推窗下望,见庭中花团锦簇,云蒸霞蔚,不由诗兴大发,便令潘佑等填词咏梅。碰巧这时正是南唐刚把江淮14州割让给后周不久,举国忧愤,朝中大臣对此讳莫如深,生怕言语不慎开罪了中主父子引来杀身之祸。而潘佑却无所顾忌,语义双关,填词讽谕,居然在词中用了这三句话:

楼上春寒山四面,

桃李不须夸烂漫,

已输了春风一半。

潘佑晚节也是极好的,他看到南唐日益贫弱,后主身边大臣又大都尸位素餐,无所作为,便连上七道奏疏针砭时弊。在这些奏疏中,他指责文武大臣不识时务,在国家危难之时无所事事,饱食终日,空享俸禄。接着又指责后主不能知人善任,尽用无能之辈误国害民。他措词激烈,对后主大为不敬。后主虽极为生气,却也没有把他怎么样。他便呈上辞呈,想以挂冠归田相威胁。后主顺水推舟,免了他的全部官职,却又不放他归田,命他继续留在京师,负责修编国史。潘佑十分恼怒,他不甘心自己的七道奏疏如石沉大海般不起丝毫作用,于是破釜沉舟,再将第八道奏疏呈上: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臣乃者继上表章凡数万言,词穷理尽,忠邪洞分。陛下蔽奸邪,曲容谄伪,遂使家国□□,如日将暮。古有桀、纣、孙皓者,破国亡家,自己而作,尚为千古所笑。今陛下取则奸回,败乱国家,不及桀、纣、孙皓远矣!臣终不能与奸臣杂处,事亡国之主。陛下不必以臣为罪,则请赐诛戮,以谢中外。

这篇奏疏,潘佑以历史上有名的亡国昏君桀、纣、孙皓来对比后主,指责后主忠伪莫辨,简直还不如他们,同时怒骂群臣,激起众怒,被群臣诬为大逆不道,怀有异心而唆使后主下令将他投入监狱。

李平是潘佑同气相求的好朋友,潘佑受难,他也受到牵累被捕入狱,但又并不止于这个原因。李平当时是执掌司农职务的卫尉卿,他比较推崇周时的井田制,上任伊始,就着手恢复井田制,大造民籍、牛籍。他认为,要富国强兵,必先寓兵于农,按丁授田,按户征兵,因此要对黎民按户登记注册,叫做造民籍。要发展耕稼,就必须保护耕牛,禁止随意宰杀买卖,所以要对耕牛登记注册。而且,对于强占民田的官绅,都要求他们退还田宅,从而遭到不少官绅的怨恨和抵触,使他的工作没有收到多大的成效,并怀恨在心以谋报复。潘佑案发后,那些人借机向后主进谄言,于是李平也被捕入狱。

潘佑在狱中思前想后,觉得人生一世,直如浮云一般,什么功名利禄转眼即逝,实在无须留恋。而好友李平的被累蒙难,让他十分难过,终于留下一纸遗书,悬梁自尽了。他的死讯传到李平耳中,他本就痛苦压抑,预料到此次入狱,必然凶多吉少,骤闻好友自杀身亡,顿时万念俱灰,便也学了潘佑的样子,自缢于狱中。他二人一生忠介,刚正不阿,自然算是大大的忠臣。但终观二人一生,并没有什么瞩目的业绩,所以也算不得有利于国家社稷的良臣。

后主不能得贤,并不是他生不逢时,天下没有贤能,而是他无知人之明,有贤而不能用,致使鱼龙混杂,埋没无闻。在他的朝中,文臣如韩熙载,武臣如林仁肇,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都不能尽其所能,甚至蒙冤被害。

韩熙载是北方人,在后唐中过进士,因为父亲获罪被害才逃往南方的。史书记载他“怀抱奇志,行有异操”。他在南逃前对好朋友李□说:“江南如用我为相,一定长驱直入平定中原。”李□则说:“中国(当时称中原为中国)若用我为相,攻取江南便如探囊取物一般。”到了东吴,韩熙载作书上表自荐,言辞慷慨,不逊当年的毛遂自荐。

可韩熙载却没有毛遂那样得遇明主,当时吴国的当权人物包括李昪在内,都看不惯他的自负,认为他狂妄自大,夸夸其谈,未必有什么真才实学,所以并不重用他。当时中原人士投奔江南的大多被破格提拔,惟独他在中原时就才名远扬,如今却埋没无闻,落魄潦倒。但他并不以为意,依然故我,天马行空,我行我素。李昪当皇帝后,开始注意到他,让他当了秘书郎,在宫中辅佐中主李亶,同时给予很多勉励。直到中主继位,他才真的得到重用,被授与户部员外郎,负责史馆修撰。他也不负中主厚望,对朝廷大计,吉凶礼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后主登位之后,开始对韩熙载也很重视,对他委以重任。不久因北方来的将领朱元阴谋叛乱,对北方来的臣子都起了疑心。韩熙载是何等聪明之人,怎会看不出后主的心思?而早在中主时就因被中主宠信,为人又不善奉迎而被权势忌恨,卷进了朝中朋党争斗的漩涡,所以对政治极为失望,对南唐的前途也失去了信心。于是他便在生活上故意放纵,在家中蓄养了40多名妓妾,每日里纵情歌舞,寻欢作乐,甚至放纵妓妾与门客调笑,妓妾与门客杂居。他的这些怪诞行为很快便传到了外面,在士大夫和百姓中传为笑料。但他却依然怡然自得,没有丝毫愧怍之意。他背地里对心腹亲信说:“我这样做,是故意搞坏名声,以免被任为宰相。我已年老体弱,国事如此,我已无能为力。我可不想在这种情况下出任宰相,成为千古笑柄。”

韩熙载的丑闻也传到了后主耳里,后主不了解他这样做的用意,以为他真的腐化堕落,就把他降职为太子右庶子,要把他打发到南都去。韩熙载接到命令后,把妓妾统统解散,只身入朝辞行。后主大为高兴,以为他痛改前非,又改变主意把他留在朝中任秘书监,不久又复任兵部尚书,并准备进一步加以大用。不料韩熙载却又把遣散的妓妾全部召回,弄得后主也无可奈何,叹息道:“我也拿你没办法了。”就这样,少怀凌云壮志的韩熙载就在南唐官场这个大染缸中,逢场作戏,得过且过,消磨时光。他的悲剧,在于生不逢时,不遇明主。

但比起林仁肇来,韩熙载就算十分幸运了。林仁肇是闽国的将领,闽国灭亡后投奔南唐。在南唐抗拒后周的战争中,他冲锋陷阵,屡建奇功。他体魄雄伟,刚毅沉稳,勇气过人,胆识超群,而且善于抚恤士兵,与士兵吃同样的伙食,穿同样的粗布衣服,深得军中拥护,他带领的军队特别骁勇善战。

林仁肇是一位极有战略眼光的大将,当宋军远征岭南,攻打南汉之时,他看到宋军连年远征,士卒疲惫,淮南诸州守备薄弱,很有可乘之机,便上书李煜,请求独对,即单独会见君主,当面献策请命。他给后主分析了上述形势,然后请求后主让他率领精兵数万渡江北伐,先立足寿州,依靠当地民众收集粮草,收复江淮14州,然后再扩充兵马北上攻取汴梁。他还考虑到了万一事情失败后李煜和国家的困境,便自愿承担全部责任为后主开脱,他要求后主待他起兵之日就将他的眷属全部佯拘下狱,然后向赵匡胤上表指控他窃兵叛乱,并请北宋发兵讨伐。这样一来,李煜就进退自如了。如事成,君臣国家都可受益;事败,他林仁肇一人承担责任,甘受满门抄斩之冤。如此赤胆忠心的忠臣良将,真是旷古少有。可是后主懦弱无能,面对北宋的赫赫声势,早已吓破了胆,哪里还敢有丝毫反抗之心?于是他听了林仁肇的话后,吓得面如土色,连连摇头说:“千万不要胡说,这样干是要亡国灭宗的啊!”

不久以后,后主任命林仁肇为南都留守、南昌尹。此时北宋已灭掉了楚,荆南和南汉,南唐的北、西、南三面全部处在宋朝的包围之中,南都在西南二线的战略地位就大大加强了。林仁肇智勇双全,的确是北宋吞并南唐的一大障碍,于是赵匡胤暗使反间计,借李煜之手轻轻巧巧的就去掉了这颗眼中之钉,为北宋大举南下扫平了道路。

事情是这样的,赵匡胤下了要先铲除林仁肇的决心后,便设法买通了林仁肇的侍者,偷偷地画了林的画像送到汴梁。当时后主的弟弟从善正被软禁在汴梁,赵匡胤得到画像后,便把它挂在一间房子的壁上,然后召见从善,问他认不认得画像中的人是谁。从善一时没有认出来,赵匡胤便笑话他道:“这是你们江南有名的大将,爱卿都不认得啊。告诉你吧,他就是南都留守林仁肇,他即将前来归降,先送来画像作为信物。”他又指着空无一人的宅第说:“这是我准备赏赐给他的宅第,爱卿以为怎样?”从善当时吓得不知所措,嘴中一个劲地唯唯诺诺说:“吾主圣明……”回到自己房间,马上亲笔写了一封密信,告知后主林仁肇要谋反一事。恰巧那时林仁肇与部下一二个将领不和,那些人就造谣说林仁肇与宋王勾结,妄图割据江西自立为王。两件事掺杂在一起,本就没有察人之明的后主耳软心活,中了奸计,派人赐给林仁肇一壶毒酒,毒死了林仁肇。就这样,南唐惟一的一员虎将,因为后主的听信谄言,没有为国损躯在沙场上,却被自己一心要鼎力扶助的皇上毒杀在自己家中。

后主一心想得贤能辅佐,却因为自己昏庸,有贤而不能用,甚至错杀忠臣,造成了上下离心之势。在林仁肇蒙冤遇害的前三年,韩熙载已经老病而死。至此,略有经邦纬国的重臣差不多已凋零殆尽,残留的几位也已心灰意冷,不想励精图治、有所做为了。比如有胆有识的开国元老陈乔,在听到林仁肇死讯后,不由哀叹道:“事势如此,而杀忠臣,我不知道自己将要葬身何方了。”言下之意,竟是说南唐的灭亡指日可待了。陈乔原本十分推崇林仁肇,他曾对人说:“让林仁肇率领军队镇守边疆,我陈乔在朝中主持国家政务,那么虽然国土不多,国势衰微,别国想要图谋,却也不容易。”而今二去其一,大厦将倾,独木难撑,陈乔深感南唐无望了。后主一错再错,弄得臣下寒心,自己也失去了实际的依靠。他日夜事佛,怎么就没想到请求佛爷赐给他一双明察忠伪的慧眼呢?兵戈未起,先损虎将,南唐江山,已成北宋囊中之物了。

同类推荐
  •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本书选取百位与厦门相关的历史名人,以中国画创意为主要艺术形式,再现人物历史真实。诗书画一体刻画阐释人物气质。所撰小传文字,或随笔感性,或研究成果补白,或独家评论,给人留下启迪。每一幅画都配一首原创诗,为点睛之笔。文字内容讲究书法的诗意表达。艺术品格和学术品格相生共存的创新,让人耳目一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特色鲜明。
  • 李煜

    李煜

    本书全面评说了南唐后主李煜秉性任意纵情声色、以亡国的措施图存、落魄投降的故事。
  • 苌弘演义

    苌弘演义

    传说盘古王开天辟地,女娲氏取石补天,创造了许多人间奇迹。然而传说终究是传说,比不得史书上明明白白、实实在在的真人真事。
  • 中国古代皇后传

    中国古代皇后传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她们的命运既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后宫的生活从婚丧嫁娶到衣食住行都是丰富多采的。它既是封建时代的历史缩影,也是一幅封建时代的民俗画卷。透过她们的生活。
  • 民国高官私人档案

    民国高官私人档案

    本书叙述的人物是:孙中山与宋庆龄蒋介石与宋美龄孔祥熙与宋霭龄蒋经国与芳娜张学良与赵四戴笠与蝴蝶。这六对民国高官和伴侣的感情都很超前,放在如今也会让人津津乐道。然而这些故事却因其当事人的特殊身份,被湮没在历史的尘土中太久。
热门推荐
  • 倾城娘子倾天下

    倾城娘子倾天下

    她,21世纪的金牌杀手,在一次任务中牺牲,穿越到了她,慕家嫡女慕云汐身上。“废物”“傻子”呵,让你看看谁才是废物傻子。他,万人之下的天尊,居然对她一见钟情。然后开启了追妻之旅。
  • 梦影人生

    梦影人生

    张倚梦出生在一个很可怕的家庭,她本以为爸爸不爱自己至少妈妈还爱着自己,可是在初二下学期她,选择了辍学,而自己亲生母亲却躲到了一旁。之后的她重拾信心出去打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到了训练生的机会,她的梦想一直就是女团,她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却义无反顾的选择这条路,后来事实证明她选择对了,后来的张倚梦一炮大红,成为了众人羡慕的明星。
  • 廖少的初恋

    廖少的初恋

    自认为高冷的小奶狗&看似冷淡的小仙女廖邢前半辈子想都没想过遇到云清澄这么让他着迷的女还是他觉得可能是这辈子最幸运的事。如果说有更幸运的是,那就是和他的云小姐相爱
  • 重生之平淡的完美生活

    重生之平淡的完美生活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那样一个梦,当一个奔三的女人变成了四岁的幼儿,重生后的她将会竭尽全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优秀的女主!幸福的家庭!体贴腹黑的男主!以及一群好兄弟好姐妹。
  • 冠位恩奇都

    冠位恩奇都

    恩奇都!美丽的绿色之人啊,愿你获得幸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化九天

    剑化九天

    以武侠世界绝世强者走出的巅峰之路。圣武,阴尸,冥王,魔仙,神界,不过只是脚下凡尘。璀星之剑,九天殒灭。吾乃九霄大帝QQ交流群192234912,本人QQ644504505,作家互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明日危机

    明日危机

    当力量面对生命危机的挑战时,当血泪化作拼搏的动力时,唯有战斗!当千钧一发,迎来峰回路转的生机时,却发现是死亡的陷阱!则不得不拼。步步成长,步步危机,一切从虐杀原型开始,延续激情的风暴。巅峰的单机游戏风暴,尽在《明日危机》。新人新书,希望大家多多捧场。点击,推荐,收藏。一个都不能少哦!有了大家的支持,小夜才更有码字的动力!如果大家喜欢本书的话,希望能推荐给自己的朋友。小夜感激不尽了。明日危机讨论群:108351536...速度了。
  • 赛高!小学生

    赛高!小学生

    生活悲惨的蔡高一日被女神告知之所以他的人生如此悲惨完全是因为她在自动生成这本龙傲天流的小说时不注意盯住产生的一个疏忽,现在许以他重生回到十年前小学时代改写历史顺便用大人的心智拐骗几个小萝莉的机会,蔡为人卑鄙无耻,向女神乞得金手指一用,作用是一日三用的将十年后大人的力气借用在变作小学生的身体上,然而有一天,蔡高发现能借用的能力并非仅仅是力量这么简单,还有其他十年后他所持有的能力,譬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