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70000000022

第22章 吟游篇

开罗尼罗河畔的“千塔之城”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地球三大洲的中心,雄伟的金字塔、蜿蜒的尼罗河、迎面而来的沙漠的味道。开罗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即使把它摔得再碎,它的每一块碎片也都溢彩流光,也都能清晰地反映出一个曾经灿烂的过去,依然美丽动人的现在。

开罗坐落在尼罗河三角洲顶点以南14千米处,城区大部分位于尼罗河东岸,因而有“尼罗河畔的明珠”之称。696年,法蒂玛王朝征服埃及,在孟菲斯城附近建立新城,命名为“开罗”,意为“征服者、胜利者之城”。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成为了埃及的统治者,开罗随即成为埃及的政治中心。由于深厚的历史底蕴,雄伟的开罗城里,奇妙地融合了迥然不同的文明,迥然不同的宗教,迥然不同的文字。

在开罗城,如果走的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这里的建筑风格可以说是东西兼具,西部以现代化建筑为主,具有当代欧美建筑风格,东部则以古老的阿拉伯建筑——清真寺为主。因而,行走于开罗城内,无论是在闹市区,还是在居民院,到处可见冒出尖顶的清真寺。

在岁月的长河中,开罗一面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向前,一面保留着自己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究其原因,则是因为开罗的子民绝大多数是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后来入主的阿拉伯人,还为开罗筑建起了“千塔之城”的美名,全城遍布着250多座清真寺,尖尖耸立的宣礼塔相映成辉。其中,那高约187米的开罗塔,是当代开罗最明显的标志,站在开罗塔上,居高临下,俯瞰全城,尽是川流不息的车辆,鳞次栉比的高大建筑,纵横交错,气势非凡的高架高速公路,伊斯兰教寺院的尖塔。黄昏时,寺院的尖塔与装饰美观的建筑、五颜六色的霓虹灯交织在一起,奇幻得让人迷惑在时空交错中。

除了开罗塔,最值得一去的地方就是埃及博物馆了。坐落在开罗市中心解放广场的埃及博物馆,于1902年建成开馆,是世界上最著名、规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博物馆。埃及博物馆不仅收藏了5000年前古埃及法老时代至公元6世纪的历史文物,而且大多数藏品年代超过3000年,如巨大的法老王石像、纯金制作的宫廷御用珍品,大量的木乃伊。以震惊世界的财富、谜一般的诅咒而闻名的图坦卡蒙法老墓出土文物,就收藏在这里。

当然了,博物馆显然不是开罗唯一的诱人之处。这个城市处处给人惊喜,有时走在街头,会与一头骆驼邂逅。当你看到体形高大,颈项曲线优美的骆驼,在奔驰的车流里从容不迫地走着,你会感觉它不是骆驼,而是风度翩翩的绅士。

如果你想看到成群的骆驼,则要去开罗市郊区,一个叫布尔喀什的小镇。在布尔喀什,有一个骆驼市场,成千上万头骆驼在此云集。因而置身于布尔喀什,如置身于骆驼的海洋,难免有些眼花缭乱。而偶尔抬头望去,可见这里的地上、栏里、车上,都是骆驼。这些骆驼形态各异,有的席地而跪,有的走来走去。

置身于这骆驼的世界,需要小心翼翼,因为稍不留神,就会有驼群直冲而来。而驼群之外,骆驼贩子的吆喝声、挥舞的皮鞭声、骆驼的嘶鸣声和汽车喇叭声混杂在一起,嘈杂混乱如同一段理不清头绪的历史。如果你离骆驼近一些,就会发现,骆驼的睫毛特别细长,而且牙齿很黄,像大烟鬼一样。或许因为此,埃及旅游商店里的T恤衫才会印有骆驼抽烟的图案。

在开罗,如果你想购物,可以去汗·哈利里市场。汗·哈利里市场位于开罗的老城区,是开罗古老文化和伊斯兰色彩的一个象征。虽然它是由分布在几十条小街巷里的几千家个体小店组成,市场道路狭窄,但在这里的小店内,你可以买到银首饰、铜盘、石雕、皮货及其他埃及传统手工艺品。据说这个地方本是法特梅王朝的王室家族墓地,14世纪,当时的统治者汗·哈利里下令拆毁墓地,并出资在此建起一个市场,因而,这个市场就以汗·哈利里命名,并延用至今。

从汗·哈利里市场出来,你可以为自己找一家宾馆好好休息一下。开罗有许多老宾馆,而且大多修建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但由于大多宾馆经过翻修,虽然外表古老,里面都已装上了现代化的设施,住起来非常舒适。特别是炎热的日子,从外面回来,会感觉特别清凉。

最温馨浪漫的是晚上,如果你不想沉沉睡去,可以听听静谧的花园中的虫鸣,呼吸一下空气中那沁人心脾的花香。或者给自己泡一杯薄荷的阿拉伯甜茶,当你慢慢品味着芬芳的甜茶,你就会发现,开罗,这座现代文明与古老传统相交融、东西方色彩相辉映的城市,它的悠长意韵,如同浓郁芬芳的阿拉伯甜茶一样,那醇厚而富有回甘的味道,需要你去细细咀嚼,慢慢体味,才能品出其中最悠远的味道,在唇齿间流溢,日久弥深。

孟菲斯·古埃及的“白色城堡”

位于开罗市以南24千米处的孟菲斯,是埃及的古老都城。它沧桑的历史同它所属的国家一样,漫长悠久。尽管现在它只有一个迷你博物馆及花园中残破的石雕供人凭吊,却依然是古文明繁华兴衰的一面镜子,是历史最慷慨的赠予。

孟菲斯虽然不像开罗那样是一座遍布古迹的城市。但一进入孟菲斯,风,总是伴着沙漠的味道以及古文明的繁华兴衰,款款而来。

孟菲斯位于开罗以南24千米处。从公元前3100年前起,它就是埃及最古老的都城,且定都长达800年之久。公元前2000年,曾经的王国都城——孟菲斯,被底比斯所取代,但它依然是埃及宗教、文化名城。可惜这座美丽的城市于公元7世纪被毁。现在,留给人们凭吊的只有一个迷你博物馆及花园中残破的石雕,让人来追思和遐想当年的盛况。

与任何一个博物馆相比,迷你博物馆都可以说是很小很小,说它是全世界最小的一个,也绝不会委屈它。迷你博物馆与埃及博物馆虽然相距不远,但其藏品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数量上,都不能相提并论。不过藏品的珍贵和奇特,仍然让它在博物馆界赫赫有名。在埃及博物馆内,价值连城的藏品比比皆是,但在迷你博物馆,最珍贵的藏品是一楼的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由整块石灰岩雕成的雕像,原高约14米,做工相当精美。虽历经3200年的风雨,雕像上的象形文字却还清晰可见。遗憾的是,雕像的双腿及左手,在一场地震中折断了。如此稀世珍品被毁坏,不由得令人扼腕叹息。

走出博物馆,是一座美丽的花园,花园有阿蒙诺菲斯二世的狮身人面像,狮身人面像由一整块80吨重的岩石雕成,高4米多。除了有些残破的狮身人面像,在花园中,你可看到大量的石馆、石雕,不过,保存完好的,也是为数不多。

在迷你博物馆,无论是面对狮身人面像,还是大量的石馆、石雕,都如同看着古墓里千年的壁画,虽然一切近在咫尺,伸手可及,但给人的感觉却是遥远的过去。尽管迷你博物馆残破不全,尽管狮身人面像色彩单一,但谁又能否认孟菲斯这座城市曾经的壮丽与灿烂?

孟菲斯不远处便是圣卡拉,这里是法老王和大臣家族们死后的埋葬地。这里矗立着圣卡拉的阶梯金字塔,那是埃及第一个以劈削石头建筑而成的墓冢。当你在金光灿灿的阳光下高高仰望着塔尖时,你就会感觉到个体是多么的渺小,几十个世纪的时光,如此瞬即而逝,而留给我们的,却是如此绕梁不绝的追思与神往。

亚历山大地中海的新娘

鲜有人将地中海与埃及相提并论,但埃及最美的风光当数地中海岸的亚历山大。如果说灯塔、清真寺、古城堡是亚历山大城的风骨的话,那么美丽的地中海浪花、蒙塔扎王宫花园、海滨浴场和亚历山大图书馆则是这座古城的灵魂,它们风情万种地赋予亚历山大以无限的活力和灵性。

亚历山大是被地中海环抱的城市,虽然它没有吉萨的金字塔、没有开罗的尼罗河、没有卢克索的神殿,但它街旁随风摇曳的椰枣树,街心公园里绽放的簇簇鲜花,带有欧洲建筑风格的街景,却赋予这个“地中的海新娘”万种风情。因而,即使你不是第一次来这个城市,也会诧异于它的整洁幽雅,沉醉于它的椰风花影,爱上它清真寺高耸的尖塔。

亚历山大建于公元前332年,既是古代和中世纪的一座名城,又曾是地中海沿海政治、经济、文化和东西方贸易中心。灿烂的历史给它留下了不胜其数的名胜古迹,最著名的便是亚历山大灯塔遗址和蒙塔扎王宫的花园。

亚历山大灯塔遗址位于亚历山大城外的法罗斯岛上,这座名列“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建筑,建于公元前280年,是由埃及国王托勒密二世在世时修建的。据文献记载,整个灯塔面积约930平方米,高达135米,由石灰石、花岗石、白大理石和青铜铸成,十分巍峨。其中三层为灯塔的主体,它由8根圆柱撑着一个圆顶,有一螺旋通道,沿螺旋通道拾级而上,可达顶部。由于灯塔建于距离岸边7米处礁石上,因而从远处看则如漂浮在大海上的摩天大厦。

令人扼腕痛惜的是,这座巨大的灯塔却于1435年毁于一次地震。之后,马姆鲁克王朝苏丹卡特巴就地取材,用原灯塔的石料在原址上建造了一座军事城堡,这就是著名的卡特巴城堡。在城堡四周的水中,散落着许多苔迹斑斑的大石头,据说,那是灯塔坍塌时的残留物。

如果说亚历山大灯塔遗址是亚历山大城的风骨的话,那么,被茂密的林木簇拥着的蒙塔扎王宫花园,便是这个城市的灵魂。蒙塔扎王宫的花园位于地中海边的台地,是一座带有佛罗伦萨风格的园林建筑。走近花园内,只见园内曲径通幽,到处都是经过修剪的奇花异草。由于它一直是王室的避暑地,因而,花园里的王宫主体建筑不对外开放。而隔着美丽的栅栏,则可见它的主体建筑上,有字母“F”频频出现。据说“F”能带来好运气,因而,王室子孙的名字都以“F”开头。

黄昏时候的蒙塔扎王宫花园,是最美丽的时候,这时,尚未落山的夕阳,为其镶嵌上一轮浪漫的金边,而不远处,阵阵波涛此起彼伏。此时,远眺海水,可见那一道道雪白的浪花,在夕阳的反衬下,变成了一道道橙红色的弧线。夕阳西下,蒙塔扎王宫花园开始华灯初上,从这里通往海上公园的那座红色石桥,则在一桥的华美灯光中,变成了一座如梦如幻的海上天桥。

而此时的亚历山大,这个“地中海的新娘”也在五彩缤纷的灯海中,更为柔情似水,妩媚动人。

突尼斯·漂浮海上的白莲

虽然突尼斯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地方,但它却是一个温情而文雅的国度,拥有达到完美所需要的各种因素,拥有湛蓝的海水、细软的海岸、广袤的撒哈拉,而大漠上的孤烟、海上的明月,则更让它魅力四射。

也许,你对突尼斯的最初印象是源于《英国病人》中苍黄的色调。但如果你真的来到了这片土地,那绿色的橄榄树,湛蓝的海水,细软的海岸,蓝色小镇的白墙蓝窗,扑鼻的茉莉花香,绝对会在瞬间让你颠覆对突尼斯漫漫黄沙的单调印象。

一进入突尼斯市区,你就会发现,这是一座充满阿拉伯风土气息的旧城和欧化新城合璧的城市。由于突尼斯市的建筑物以白色为主色调,因而,它给人的第一感觉,是纯净、自然。而从远处看这座城市,如漂浮在海中的一支白莲。据说,希腊神尤利西斯带着船员在海中漂浮了很长时间,自从看到这朵莲花后,就决定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安家落户。自此,世界地图上,就有了美丽的突尼斯市。

突尼斯市区有旧市区与新市区之分。旧市区人来人往,十分热闹。穿行其中,可见一些衣着较为传统的当地人,在这些人中,男人多穿着长袍,女人多披着纱丽。这里虽然街道有些拥挤,但却充满着繁华的味道。对于外地的游客来说,旧市区内最吸引人的,是那些地摊,地摊上大多是当地人的编织品、刺绣品等做工精美的手工艺品。你大可从地摊上淘上一些,不管自己留作纪念,还是回去后送给朋友,都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与旧市区相比,新市区宽阔了许多。漫步市区,行走于宽广明净的林荫大道上,浓郁的地中海气息便会迎面扑来。由于道路两边多为装饰典雅的咖啡厅,因而不时地会有悠扬的音乐在你身前或身后响起。而在音乐声中,款款而行的,还有一些身着长裙、眼戴墨镜、脚穿高跟鞋的时髦女郎,虽然你看不清她们美丽的面容,但她们却是这个城市最时尚的代名词,最靓丽的一张张名片。

突尼斯市是一个鲜花的国度,无论是在旧市区,还是新市区,都可以见到一些卖花的男孩或是老人。这里最有名的就是茉莉。茉莉花花色素洁,浓郁的芬芳更像姜花,它的花语表示爱情和友谊。因而在突尼斯,有青年男女之间互送茉莉的习俗。卖花人,则将它的花蕾仔细地扎成了圈,下面安着细细的木杆,看起来十分美丽。当男孩把茉莉送给心爱的女孩,女孩接过花后,会露出一脸的柔情,也有女孩会羞涩地低下头,脸上依然有一朵绯红的花。这时,花美人更美。

如果女孩送茉莉给男孩,男孩会将花别在右耳际。当然了,即使不是因爱情,也有男人自己买花,送给自己。于是,在突尼斯,会不时地看到戴茉莉花的男人,从你面前一晃而过。

突尼斯市也完全无愧于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名号。在这里,即使到了深夜11点,大街上依然会灯火通明,人流如织。而在街道两旁的树荫下,坐满了喝着啤酒和咖啡的突尼斯人,这些人一边喝着啤酒和咖啡,一边倾听着悠扬的音乐。而不时吹来的习习海风,则给人带来一种惬意与宁静。

来到突尼斯,别忘了去一个叫西迪·布·赛义德的小镇。否则,你就会有太多的遗憾。

西迪·布·赛义德小镇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市北部18千米处。这个坐落在山包上的小镇,风光秀丽。站在小镇最高处,极目四望,只见传统的白色古堡、白色的平顶屋、白色的别墅,在曲折的山地上高高低低,错落有致铺展开来,最妙不可言的,是这些平顶屋、别墅的院门、窗户和楼梯扶手,全都是清一色的蓝。蓝色的窗、蓝色的门、蓝色的屋檐、蓝色的椅子、蓝色的廊柱……

小镇,就这样在蓝色的点缀中,与地中海蔚蓝色的海水相互交织,勾勒出一幅蓝白相间的和谐画面。

行走于一幅蓝白相间的和谐画面中,不时会有惊喜发现,比如,当你行走于大街小巷中,会有一支梅花,从那白色的墙头上探出。而你随着一袭醉人的熏香前行,随便推开一扇门,就会慨叹,圆顶拱门上那用黑色圆钉扣出特别的图案,其做工之精细,真的让人拍案叫绝,感叹出自何人之手。那个精雕细琢这种图案的人,早已化做一粒尘土,但他留下了这种完美地融合了安达鲁西亚与阿拉伯建筑风格的艺术。

自西迪·布·赛义德向南,行驶80千米,是哈马马特。如果你是来突尼斯休假,只有在哈马马特,你才能体会什么是放松自我。过去,哈马马特是个古老的渔港,今天,已经成为突尼斯的观光胜地。在这里,必做的两件事是冲海水浴和泡吧。

在地中海冲海水浴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因为浴场中的地中海海水不仅洁净,而且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在这样的海水待长了,人体就能吸收得更多的矿物质,比如碘、钾、钙、镁等。冲海水浴后,你可以你躺在海滩的沙丘上,懒懒地闭目养神,或者待在海边,看一天小说,悠闲地消磨着在哈马马特每一寸时光。而当夜幕降临时,你就应该想想,今晚要去哪家酒吧享受“幸福时光”(即国外酒吧为促销而搞的专门降价时段)呢?

也许你没有想好,但当你走进夜幕中的哈马马特,你就会发现,这里一点也不像你想象中的阿拉伯国家那样低调和传统,甚至有些张扬。无论你走进哪家酒吧,都会被那暧昧地闪烁着的霓虹灯,被那一屋色彩斑斓的光色,或高或低的音乐声,所深深地迷惑,感觉自己不是在哈马马特,而正在上海或北京的某一家酒吧。

即使你没有泡吧的习惯,哈马马特也会让你刻骨铭心。哈马马特最具特色的就是自己的酒店,这里的酒店多是奢华的海景房,房间多由木桩插在大海里,而房子的大门则连着浮桥,站在浮桥上,可观赏在海中嬉戏的鱼儿。而推窗而望,是美丽如镜的海水,是天水共一色的哈马马特。

离开哈马马特,继续游走突尼斯。当你走过很多地方,你就会发现,尽管这个国家面积不大,但是其景色却是变化万千:自山间风光到荒漠高原,从绿色橄榄树到海边的棕榈树,入大漠孤烟到海上明月,无一不让人沉醉其中,乐不思蜀。

苏塞“地中海的花园港”

苏塞,位于突尼斯东海岸,地中海哈马马特湾南岸。这个城市的面积算不上大,但是景色却十分美丽,无论是那古老的城墙、大清真寺,还是那堡垒式修道院、大博物馆,都很容易让人沉醉其中。

苏塞是突尼斯第三大城市,位于地中海哈马马特湾,被誉为“地中海的花园港”。这座公元前9世纪由腓尼基人建立的这座小城约,虽然历经沧桑却还是美艳绝伦。特别是它老城区的建筑,几乎齐刷刷地分为蓝、白、黄三色,远远望去格外雅致美观,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像所有的老城一样,苏塞四周有城墙环绕。这些由山石块垒成的城墙,十分高大坚固,且基本上保存完好。城墙南北长700米,东西宽450米。在城墙东南角,则耸立着卡莱福方塔,塔底边长8米,顶端边长5米、高30多米,是最古老的伊斯兰式塔。

在苏塞,给你印象最深的,不是它的细沙海岸和美丽的月色,而是以镶嵌画内容丰富、技术精湛而闻名的苏塞博物馆。在博物馆珍藏着大量的历史文物。虽然苏塞是一座老城,但它的北区却是新建设起来的。与南区典型的阿拉伯风格建筑相比,北区的建筑风格更现代时尚一些,不仅建有娱乐码头、网球场,还有夜总会、酒吧等各种娱乐场所。站在老城高处环视苏塞,只见四周蓝色的地中海,白墙蓝窗的阿拉伯小楼,不是层层重叠于山坡之上,就是掩映在椰枣丛中。金色沙滩、千年的老城、白墙蓝窗的阿拉伯小楼,微风轻拂的椰枣丛,无论是谁,只要在苏塞待久了,恐怕都会感觉自己是生活于秀丽的阿拉伯风景画中。

卡萨布兰卡·北非的巴黎

北非的空气里,总是弥漫着阿拉伯、法国、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混合味道。卡萨布兰卡就位于北非这个遥远的异域,无论是它碧蓝无垠的天空和海水,还是高大的棕榈树和橘子树,白色航船,都让这它充满着异国的风情,洋溢着多彩的情调。

卡萨布兰卡是摩洛哥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由于濒临大西洋,这座古老的城市,气候宜人,树木常青,有着十分绮丽的自然风光。从这里仰视,可见碧蓝无垠的天空,远眺则可见一望无际的海水。但让它闻名世界的,则是好莱坞电影《卡萨布兰卡》。这部荣膺奥斯卡奖的影片《卡萨布兰卡》,以及影片中那悠长哀婉的名曲——《时光流逝》所叠加的神秘感,越发增添了这座城市的朦胧感。

如果想从官方地图上搜索“卡萨布兰卡”这个名字,你多半是找不到的。因为它现在已经恢复了自己的本名——达尔贝达。500多年前这里原是安发的故城,18世纪末,西班牙人得到了在这个港口贸易的特权,就称它为“卡萨布兰卡”,即“白色的房子”。许多许多年过去了,殖民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上随风逝去的过往,而“卡萨布兰卡”这个名字,却随着那部经典老片而流传了下来,又或许,与片子无关,而人们只是觉得这个旖旎的发音,与它旖旎的风情更为相称罢了。

在卡萨布兰卡,虽然没有富丽堂皇的宫殿,但这里的建筑物多掩映于棕桐树丛中,多是清一色的白。而最别致的,是铸铁的阳台,阳台多为圆弧状线条,十分美丽。温柔敦厚的圆弧状线条,以及掩映于棕桐树丛中的一道道雪白的高墙大院,无时不让你体验到,这里所特有的闲情逸致。

游走于卡萨布兰卡,最让你感觉到惊艳的,是它的建筑。在大西洋边最引人注目的建筑,是哈桑二世清真寺。它既是目前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伊斯兰教寺院,亦是西北非地区最大的现代化清真寺。从海上远眺,高高耸立在大西洋边的哈桑二世清真寺,就如一只正驶向大海的白色航船,高耸而笔直的主塔,则一如它的桅杆。哈桑二世清真寺的主塔高近200米,其高度远远高过埃及的大金字塔和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高的宗教建筑物。登上哈桑二世清真寺塔顶,卡萨布兰卡街景尽收眼底的刹那,如在湖中投下了一枚石子,心中被遗忘很久的幸福和感动,悠悠如浪花般扩散开去。

走出哈桑二世清真寺,外面迎接你的往往是一片灿烂的阳光。蓦然回首,清真寺就那样站在阳光中,一恍惚间,就好像一个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的人。而当时光慢慢流逝,夜幕降临时,这座高大的建筑物,就会连同那些明媚、鲜亮的颜色——蓝的天空,白的房子,红的地毯,黄褐的土墙一样,隐没于深深的夜色中。

这个时候,你可以去“南国棕榈”咖啡店坐坐。在那里,你闲坐窗前,这时卡萨布兰卡的车水马龙就如同电影画面一般,川流不息。你可以选择法国式的咖啡,也可要一杯摩洛哥人喜爱的薄荷茶。虽然这两种味道迥然不同,却恰好代表着卡萨布兰卡的双重性格:芬芳的咖啡具有旧日的欧陆情调;口味爽朗而略含刺激的薄荷茶,则如这个城市的阳光、沙漠、绿洲和棕榈树一样,具有地地道道的北非风情。

由于“南国棕榈”的布置很特别,内部陈设完全仿照《卡萨布兰卡》中的“里克夜总会”,《时光流逝》的旋律悠然流淌时,这里的一切会变得恍然如梦。

如果觉得“南国棕榈”有些让人郁郁寡欢,你可以去“麦地那”走走。“麦地那”在市中心的联合国广场北面,虽然与联合国广场仅一墙之隔,却是截然不同的天地。“麦地那”属于卡萨布兰卡的阿拉伯旧城区,这里的街巷狭窄密集,集市喧闹活泼。行走其中,可以见到一些柏柏尔女人和穿传统长袍的男子,同卡萨布兰卡本身一样,让你回味无穷。

如果能够选择,一定要在卡萨布兰卡生活,拥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游泳、划船、钓鱼,或者把自己埋在洁白的细沙里,而从细沙中抬起头时,生活又充满阳光与希望。

杰内古城尼日尔河谷的宝石

坐落在尼日尔河与巴尼河交汇处的杰内古城,向有“尼日尔河谷的宝石”的美誉。在这里,碧绿的巴尼河缓缓流过市区,小桥卧波,流水潺潺,如果不是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芒果树、棕榈树在提醒你,你会感觉自己宛如行走于中国的江南水乡。

杰内古城位于尼日尔河内陆三角洲的最南端,尼日尔河支流巴尼河的左岸。碧绿的巴尼河缓缓流过市区,市内鲜花繁茂,芳草如茵,小桥纵横,流水潺潺,别具热带风情的芒果树、棕榈树郁郁葱葱,高大挺拔,呈现着一派热带水乡泽国的城市景象。

在古代,杰内是繁华的商业中心,以光辉灿烂的伊斯兰文化和盛极一时的摩尔式建筑而弛名天下。在这座富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城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杰内大清真寺。

杰内大清真寺位于古城中央,于1907~1909年重建。这座庞大的建筑物建筑面积达3025平方米,高11米、周长56米,规模十分宏大,是苏丹风格和撒哈拉建筑艺术的完美结合,因此被认为是非洲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

从远处看,整个大清真寺十分高大,特别是它宽阔的寺门,更为壮观。它祈祷大厅的屋顶,由100根粗大的四方体泥柱支撑,而屋顶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104个直径为10厘米的气洞。杰内大清真寺最别具风格的,是它向外突出的房架,对于整个清真寺而言,这个房架都具有画龙点睛的装点作用。正是因为它的装点,杰内大清真寺才有了灵性。但比杰内大清真寺更具魅力的,是这个古城的大集市。

由于大清真寺占据了集市广场,所以,外地人到此,就难免有种大集市与清真寺浑然一体的感觉。每到周一,都会有成千上万身着鲜艳长袍的贝尔村民涌入集市广场,这时的集市广场人声鼎沸,人流如织,热闹非凡。而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有一道最靓丽的风景,那就是女人鲜艳夺目的服饰,它可以说是杰内古城的魅力所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杰内古城的女人们自然不也例外,不管家里经济条件如何,她们大都把自己打扮得落落大方,不仅衣着整齐,就连那唇膏涂得也是恰如其分。但她们最注重的,就是自己的发型与头饰。这里虽然没什么著名的美容店,但集市上少女的发型却是千人千样:有的像西藏妇女梳着满头小辫,有的又像佛教造像的螺丝卷型,还有的如瀑布垂青披肩……不管哪一种发型,都十分可爱。在饰物上,这里的饰物更具非洲风情,比如女人们鼻子上那沉沉的鼻环,嘴唇上那紫色的花纹,耳朵上悬挂着的黄金耳环。

随着这些女人前行,你就会走到一些民居。远望去,杰内古城的民居宛如一块块切削整齐的大泥块。走近了,你就会发现,这些民居院墙用泥沙涂抹,而院子中央,是一个公共场院。整座院子只有一个出口,木制大门用粗大的铁钉装饰,虽然简洁,倒也别具非洲风情。

别具热带风情的自然风光,造型奇特的清真寺建筑,每周一的大集市以及女人鲜艳夺目的服饰,用泥沙涂抹的民居院墙,任何人行走于杰内古城,都像走在一幅古朴而悠远的非洲印象画中,都能尽享千年古城特有的恬静与诗意。

达累斯萨拉姆“和平之港”

达累斯萨拉姆这个城市面积不大,却是扼西印度洋航运要冲的“和平之港”,除去有众多的深水码头外,这里异彩纷呈的,就是它的建筑物:从欧陆的高大敞亮的建筑、中东的天井回廊到印巴的雕画门窗、混成的玻璃百叶,这里无所不有,而不管哪一种建筑特色,都令人心驰神醉。

达累斯萨拉姆位于非洲印度洋岸中段,扼西印度洋航运要冲,是坦桑尼亚的首都和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的中心,又是东非重要的国际贸易港口。

由于受印度洋季风影响,达累斯萨拉姆雨量充沛,地表水很丰富,终年绿色,环境优美。但这里的气候十分湿热,因而,置身其中,就如置身于一个天然的火炉。

达累斯萨拉姆最具自己特色的,就是它的建筑。在建筑风格上,达累斯萨拉姆是不拘一格,既有非洲本土风情,又蕴含殖民时期的文化。

在达累斯萨拉姆呆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达累斯萨拉姆虽然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但这里的人们在吃穿方面没有那么多的讲究,而是吃穿得非常简单。

对于远道而来的人来说,达累斯萨拉姆人生活十分单调,但达累斯萨拉姆人却把这种单调的生活过得有声有色,悠哉游哉。没事的时候,唱唱歌,跳跳舞。载歌载舞要用乐器来伴奏,而达累斯萨拉姆人的歌舞节奏多取自形制各异的兽皮鼓及兽角号。当兽皮鼓打起,兽角号吹响时,无论是谁,都能感受到达累斯萨拉姆人的热情,都会情不自禁跟在他们身后,随着他们翩翩起舞。

那时,你就会体会到另一个热情奔放的达累斯萨拉姆。

瓦加杜古“非洲的好莱坞”

西非小国布基纳法索对许多人来说,也许相当陌生。但这个小国的首都和最大城市瓦加杜古,却因集中了非洲电影业的一些主要组织机构,因有浓郁的热带风光、迷人的异域风情,而享受有“非洲好莱坞”的美称。

始建于15世纪的瓦加杜古,曾长期为莫西族布基纳法索的最大部族所建王国的都城。现在,它的市区内不仅保留有莫西王摩尔霍·纳巴的瑰丽故宫,而且因集中了非洲电影业的一些主要组织机构,如非洲影片制作中心、非洲电影学院、非洲影片发行公司、泛非电影工作者联盟等机构,而享有“非洲好莱坞”的美称。自1969年开始,非洲就定期在瓦加杜古举办泛非电影节。而瓦加杜古大学开设的电影系,更让“非洲影都”名闻天下。

瓦加杜古不仅风景迷人,而且极具异域风情。如果徜徉于瓦加杜古市区,各种热带林木随处可见,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这些林木千姿百态,形态千差万别,椰子树高大挺拔,火焰树灿若朝霞,木瓜树翠绿欲滴,棕榈树迎风摇曳。不管哪一种树,都是瓦加杜古不可或缺的风景。

来到瓦加杜古,如果不去“非洲人大市场”,你就不可能体会到瓦加杜古的热闹繁华。而在“非洲人大市场”,不论是传统工艺品和金、银、铜首饰工艺品,还是刺绣、织毯、编织与雕刻手工艺品,随便拿出一件,都会驰名西非。

除了热带林木,最别具瓦加杜古风情的是耸立于街道两旁的建筑,这些建筑多为造型独特的低层建筑,而且是清一色的白。由于它们多掩映在绿树红花丛中,因而,人入其中,如行走在画中。

繁花似锦的“花园城市”·卢萨卡

卢萨卡最引人注目的,并非是它风和日丽、四季如春、花草繁茂的自然风光或者那些奇趣的非洲风情,而是它作为赞比亚这个产铜国的首都那充满“铜味”的气息。

卢萨卡城市的形成应完全归功于1905年赞比亚国内的罗西亚铁路的修建。由于这里四季如春,多热带花草,有“花园城市”之称。

一进入卢萨卡市区,你就会怀疑自己是否来错了地方。那一所所的欧式古典民居,那繁花似锦、绿荫匝地的大街,则如入一个具有乡土风情的浪漫城镇。而这个“浪漫城镇”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铜。卢萨卡的铜十分著名,而更多的时候它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品而出现,如卢萨卡议会大厦的“铜墙”、独立广场的“铜碑”、自由广场的“铜雕”。它们不仅经历了几百年人世浮沉的伤痕,更见证了卢萨卡的兴旺繁荣。

除了琳琅满目的艺术品,卢萨卡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铜花。它形如龙舌兰,花是蓝色的,因它生长的地下有铜而得名。

虽然“铜花”是蓝色的,但远比不过卢萨卡的天空蓝,在卢萨卡,仰视天空,就如同看到了一湖如镜的湖水。如果这时,微风吹过,空气里就会弥漫着一种久违的泥土气息。沉浸于这样的气息中,你很容易返璞归真,忘记很多不快乐的事。

达喀尔激情拉力赛

达喀尔是世界顶级赛事和规模最大的洲际拉力赛——达喀尔拉力赛的终点,虽然达喀尔拉力赛是一场比赛,但达喀尔,却是一座在梦里似曾相识的城市,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一部别具非洲风味的风情片。

也许你是第一次来到达喀尔,但这里的一切却让你有似曾相识、一见如故的感觉。这座总是被人们与汽车拉力赛挂上钩的城市,位于塞内加尔西部沿海戈雷湾的西岸,东濒大西洋,地理位置相当重要,是欧洲至南美、南部非洲至北美间来往船舶的重要中途站。

达喀尔既是塞内加尔首都、第一大港市,又是西非的重要海港。置身于港内,可见这个面积达241公顷、全港总长达8000米的港口,一派繁忙的景象。虽然达喀尔港内建有9个码头,46个泊位,但由于它承担着全国95%进出口货物的集散任务,并且一些西非内陆国家的进出口货物也由达喀尔港过境,因而它还是显得十分拥挤。

达喀尔气候温和,舒适宜人,但让它大名远扬的,却是达喀尔汽车拉力赛。每年一届的达喀尔汽车拉力赛由法国车手泽利·萨宾创办,今已连续举办了31届。拉力赛的始发点是法国巴黎,终点就是达喀尔,中间横越欧洲和非洲,整个赛程超过10000千米。一路上,车手们不仅要经过砾石、泥泞、公路、沙漠等各种路段的考验,更要经受地理跨度、温差骤变的“折磨”,而能坚持到终点的,最多只有一半的车手。因而,与其说这是一场比赛,不如说这是对人类体能和意志极限的一种挑战。

或许受拉力赛的影响,达喀尔的汽车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也多。其中,最多的是法国车,如雪铁龙和标致。如果你伫立于达喀尔的街头,你就会发现,这里真的是车流如织。而在车河中,满目可及的,则是样式各异的各种标致和雪铁龙。

如果你不喜欢喧嚣的城市,可以去位于达喀尔南部的沙丽海滩。快到沙丽海滩时,你就会发现,那满载欧洲度假者的大巴和小车川流不息,两旁度假村的广告牌一个接着一个,饭店、酒吧、舞厅在道路两旁不时闪过。就这样一路向前,当走到道路尽头时,一个巨大的花坛霍然呈现于你眼前,道路则沿着海岸向两侧分开,周围俨然一个轻松悠闲的欧美度假小镇。

到达沙丽时,如果正是正午时分,你可以选择一个面向大海的餐厅。这样,就可以一边吃饭,一边看海。晚上,如果不想回达喀尔,就可以在附近的度假村住上一晚。这样,你不仅可以伴着和煦的海风,看太阳余晖下的大海,而且可以享受晚餐后的疯狂时光。达喀尔人热情好客,喜欢舞蹈,而在沙丽的度假村或者酒店,一般在晚餐后,都会有歌舞表演,特别是手鼓舞,是他们的拿手好戏。而当欢快的手鼓声响起时,不仅是表演者,甚至是观众,都会受到深深感染,于是,更多的人会加入跳舞者的队伍。尽管你跳的舞不及表演者那样专业,但只要大胆一些,只要你放松自我,你的热情,就像一把火,点亮了沙丽的夜晚,也点亮了你自己。

内罗毕阳光下的绿城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天堂的话,那就应该去内罗毕去寻找。在这个充满鲜花的国度,不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是浓郁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地貌景观,都散发着独具一格的魅力与韵致,都像磁石一样,深深吸引着世人的眼球,让人流连忘返。

非洲的美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深刻。”一位经常行走于非洲的摄影师曾经说。事实上,位于肯尼亚中南部高原地区的内罗毕,的确是美丽得超出了人的想象。

内罗毕是肯尼亚的首都,海拔1525米。内罗毕在当地马赛语的寓意中是“冰凉的水”。由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宜人,内罗毕特别适合各种树木与花卉的生长,这个充满鲜花的国度,向有“阳光下的绿城”之称。所以,如果你走下飞机,一下子就被浓重的绿色所簇拥,你不必大惊小怪。尽管你想象中的非洲是那样的炎热、干燥、枯黄、荒凉的,事实上,那只是旱季的非洲而已。而雨季的非洲与内罗毕,则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由机场到内罗毕市区,是让人赏心悦目的景致。一路上,你总会与一些高低不一的树木不期而遇,高大的是乔木,低的多属于灌木、草本植物。虽然叫不出这些树木的名字,却可以尽情享受它在微风中送来的阴凉与绿意。而路边那些十分艳丽、硕大的花朵,则争相吐艳地迎接着远道而来的客人,花枝招展地为客人洗去一路的风尘。

内罗毕最高的建筑物,就是肯雅塔国际会议中心了。远远望去,圆塔形的肯雅塔国际会议中心十分雄伟壮观。而站在顶层,可将内罗毕的风光尽收眼底。肯雅塔国际会议中心始建于1967年,整个建筑有32层。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后,曾主办过多次世界和区域性国际会议。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让肯尼亚闻名天下的,是它的热带草原风貌、种类繁多的野生动植物以及美丽的海滨风光。其实,风情万种的肯尼亚还有着十分丰富的人文景观,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凯伦庄园。凯伦庄园坐落在内罗毕近郊,是《走出非洲》的作者凯伦·布利克森的故居。

还未到庄园,就能看到掩映在参天大树中的一座红顶白墙的别墅。拾级而上,缓步走进庄园时,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就是那十分开阔的林中园地和点缀其间的高耸入云的乔木。步入庄园间,只见其中的建筑古色古香,而房间内的家具和摆设,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也体现了主人的修养与喜好。凯伦的《走出非洲》是文字秀美而华贵的作品,同名电影《走出非洲》则是波澜壮阔的非洲画卷,而置身于“凯伦庄园”,则是这次第怎一个美字了得。

坐在屋前门廊下,可以望见不远处的恩贡山。那里埋葬着丹尼斯,那个让凯伦铭心刻骨的男人。坐在露天的草地里,则可以一边品味着咖啡,一边沐浴着阳光。而闭上眼睛,则可以浮想联翩:男女主人公乘小飞机,飞越高山和蓝天。在云端,她把自己的手伸给他……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在凯伦庄园,你享受的不仅仅是阳光、草地,而且还有一场温情、甜蜜的爱情盛宴。

凯伦庄园,仅仅是内罗毕之旅的一个小小的驿站。至于下一站,就是去欣赏壮观的十四瀑布了。

坐落在内罗毕市郊西北的十四瀑布,距离内罗毕市只有75分钟的车程。不见其瀑,先闻其声。十四瀑布也是如此。离十四瀑布还有一段车程,它那雷鸣般的隆隆巨响,便最先拥抱了远方的客人。走近了,瀑布的响声更是撼天动地,响彻云霄。这个大瀑布群约有三四十米宽,落差在20米左右。站在瀑底的黑色岩石上,向上望去,只见天际间,一条银白色的水流,一缕缕地倾泻下来。如果是雨季,大瀑布群则是另一番洞天,那时偌大的水流如桀骜难驯的野马,一路咆哮着,向前奔涌而去。虽然人们不知道它来自哪里,又去向何方,但却能深深感受到它无与伦比的力量。

然后,不管有没有时间,你一定不能错过的是内罗毕国家公园。内罗毕国家公园建于1946年,公园占地117平方千米,与内罗毕市中心仅有7千米的距离。在这里,生活着100多种哺乳动物和400多种特有的迁徙鸟类。如果你走进公园,可以与角马、斑马、长颈鹿、羚羊等野生动物零距离接触。不过,这些动物都属于迁徙动物,经常在雨季迁徙出去,在旱季时再迁徙回来。

在内罗毕国家公园,你遇到最多的动物,是斑马。这个公园的斑马特别多,如果你幸运的话,可以见到成群的斑马在散步。这些斑马或是在觅食,或是在信步闲庭。其中,年轻健壮的斑马十分英俊。最漂亮的,是斑马的皮毛,在阳光下,斑马黑白相间的皮毛,散发着丝绒般的光泽,让人忍不住伸手去抚摸。

在食草动物为主的群体里,最高的是长颈鹿。对于路过的汽车,大多长颈鹿置若罔闻,既不好奇,也不害怕,只是专心地啃着刚发出的嫩芽,或者从容地向前走着。

走得时间长了,你就会发现,内罗毕,这个拥有“东非小巴黎”美誉的高原城市,无论是它烟雾笼罩的旷野、清光闪烁的冰河,还是鲜嫩的野花和密不可穿的原始森林,都如一坛百年陈酿,弥散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光芒。

蒙巴萨东非最大的港口

蒙巴萨是东非最大的港口,也是进入肯尼亚内地的重要门户。除了蓝天白云,它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那绵延漫长的白沙海滩,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而脸上蒙着黑面罩的穆斯林女人,则让你走入“天方夜谭”里的神话世界。

蒙巴萨东临印度洋,是肯尼亚第二大城,也是一座美丽而古老的城市。它自古以来,就是进入非洲,进入肯尼亚内地的重要门户。

据说,早在1405年,郑和下西洋时就曾来过蒙巴萨,在当时绘制的“郑和航海图”里标明的地点“慢八撒”,指的就是现在的蒙巴萨。现在的蒙巴萨历经沧桑,依然是一座迷人的城市。由于曾受阿拉伯、印度、葡萄牙、英国各种文化的影响,蒙巴萨具有独特的文化韵味。城内各个时代的名胜古迹比比皆是,不管是那大小不一的清真寺,还是始建于公元9世纪的印度庙宇,都会让人过目难忘。

蒙巴萨市分新、旧两部分,旧城位于东部,建筑几乎全是阿拉伯风格,街道十分拥挤。因而,当你沿着海边的旧城区行走,可见一些弯弯曲曲的狭窄街道纵横交错地分布着,如同蜘蛛网状分布,相互沟通,又扩散向四方。而那挂着大铁锁的木雕大门,铁条密布的神秘窗户,那穿着长到脚背的宽宽大大黑袍、脸上蒙着黑面罩、只露出两只漂亮大眼的穆斯林女人,则让你感到仿佛走入了“天方夜谭”里的神话世界,完全忘记了身在何方。

在蒙巴萨,无论你走到哪里,总会与高大的椰子树、挺拔的棕榈、茂密的芒果树相遇,而那些粗大的大榕树,则会让你大开眼界,其中最粗的大榕树几个人合围都抱不过来。但蒙巴萨给旅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那一望无际的湛蓝色大海,那迷人的白色海滩。

蒙巴萨海滩上的白沙又细又密。据说,每天当潮水才退去,由于海滩还没有被嬉戏的人群践踏松,在上面都可以高速行驶汽车。这种说法也许有些夸张,但这里确实是人间天堂——轻波碧浪,白沙茫茫,椰树成林,芒果树成行,棕榈树和大榕树相交成荫。

当你躺在蒙巴萨的海滩,感受着从印度洋上吹来的柔和清风,听着棕榈树叶随风发出的柔和沙沙声音,看着蓝蓝的天,白白的浪,白白的云,以及印度洋上那拍打着礁石的浪涛时,你的就会感觉自己的心境豁然开朗。

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蒙巴萨海滩上还有一座俯视着港湾的耶稣堡。这座16世纪的城堡是历史上葡萄牙军队和阿拉伯人争夺肯尼亚海岸控制权的战争中心。

来到蒙巴萨,它的海鲜不可不尝。这里的海鲜都很新鲜,不管是螃蟹,还是龙虾,都是刚刚捞起的。吃一口海鲜,赏一会儿美景,听一阵海风,闭一会儿眼睛,这一切是多么的美妙动人。

哈拉雷·四季如春的“花树城”

如果别人告诉你,在非洲班图语中“津巴布韦”本身就是“石头城”的意思,你想象中的哈拉雷,也许应该是满城的石头。但到了哈拉雷,你会发现这里终年草木葱郁,百花盛开,如入浪漫的欧洲城市,却又带有一脉别样的非洲风情。

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位于津巴布韦东北部高原,海拔1400米以上。哈拉雷的名字来自当地的修纳语,意思是“不眠之城”。

一进入哈拉雷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花束争艳的街道以及路旁大大小小的鲜花缀满枝头。而信步哈拉雷的街道,总感觉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沿着花香前行,你可能与凤凰树或者捷克兰大树相遇。在哈拉雷市区,凤凰树随处可见,当凤凰树的火焰花儿盛开时,哈拉雷内仿佛有一把把火炬在燃烧。

哈拉雷这个国际化的都市是现代建筑和殖民地建筑融合并存的城市,直到现在,它整个城市的格局依然保留着20世纪80年代前英国政府殖民时期的模样,有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之分。商业区位于市区的中南部,这里是一派繁华的景象。商业区的建筑以英式为主,从现代化购物中心到大型传统市场以及路边的小摊,各种购物场所应有尽有。

虽然哈拉雷有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之分,但无论你行走于哪一个区,哪条大街小巷,都可见市民们井然有序地生活着。在哈拉雷,让人如沐春风的,就是当地人的温文尔雅、彬彬有礼。虽然他与你只是萍水相逢,但与你擦肩之时,不是温文尔雅地打一声招呼,就是笑脸相迎。

哈拉雷向以石雕和木雕闻名天下,在这里,石雕和木雕市场俯拾皆是,随处可见。这些艺术品中的形象、人物多源于本国神秘宗教及古老民间故事,再经过一番想象,于是,一件件美妙绝伦的艺术品就大功告成。最有趣的是,这些艺术品可以用以物换物的方式获得。当你用随身而带的中国小商品换得一个精美的石雕或木雕时,那种欣喜若狂,是用多少金钱都买不到的。

在哈拉雷,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当一天的时光远去,夜晚来临时,整个城市灯火通明,十分热闹。这时,站在任何一个街口,都可见人流如织、车辆川流不息的情景。其间,不时地响起的汽车喇叭声,与霓虹灯齐放异彩的酒吧和夜总会的吉他声、鼓声相互混合,呈现一派歌舞升平的极乐世界。

这时,只要你漫步在哈拉雷的街头,即使没有一场美丽的艳遇,也会感觉哈拉雷之旅,是你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段奇异旅程。

约翰内斯堡黄金之城

在东北部瓦尔河上游高地上的约翰内斯堡,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到处都散发着都市气息。在这里,巨厦林立,环境幽雅的现代购物中心随处可见,霓虹灯闪烁的娱乐场所衣香鬓影,那份喧哗繁盛与欧美的大城市全然无异。

当你乘坐的飞机降落在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凉爽而清新的空气会一下子扑面而来,旅途的疲惫与不适,就这样被一扫而光。事实上,约翰内斯堡气候温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任何时间来到这里,都会让你感觉心旷神怡。

一本书里写道:“一进纽约,你就忍不住想钱。”而你进了约翰内斯堡,听到的和看到的,当然离不开黄金。在这座“黄金之城”里,不仅有众多的黄金博物馆、黄金加工中心、黄金城、黄金地下矿,就连这个城市本身,其实也是一个探矿站。

据说,1886年的某日,一个叫乔治·哈里森的当地人,在散步时被一块露出地面的石头绊倒。但当他爬起来时,却发现石头有金光在闪耀。于是,他敲下了一点带回农场淘洗,结果却发现那敲下的碎片,竟然是闪闪发光的金砂。约翰内斯堡有金子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于是原本一派田园风光变得人声鼎沸。后来,随着金矿的发现和开采,这不仅成为世界最大的产金中心,而且迅速发展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

初到约翰内斯堡的人,很容易被这座巨厦林立、娱乐场所众多的城市深深迷惑,以为它仅是一片适合享乐的温柔之乡。待上一段时间后,你才会发现,它的确无愧于“黄金之城”的称号,这里每年出产世界上40%的黄金。这里绵延240千米的地带内不仅有60多处金矿,还有大型矿山机械、化学、纺织、电机、汽车装配、橡胶等工业,有许多大公司和银行总部设在这个城市。世界矿业巨头南非英美公司和德比尔斯公司的总部就设在约翰内斯堡的马歇尔大街上。

现在,约翰内斯堡虽然保留着19世纪80年代淘金棚户区原始的一面,但它依然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到处都弥漫着现代化都市的气息。在这里,造型各异的高大建筑物鳞次栉比,环境幽雅的现代购物中心随处可见,四通八达的现代化高速公路网覆盖整个城市。

约翰内斯堡市区被铁路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为重工业区;北部为市中心区,主要分布有商业区、白人居住区和高等学校。其中,最热闹繁华的是埃洛夫大街一带。这一带多商店、银行和旅馆,政府机关也设在此地。约翰内斯堡最为著名的约翰内斯堡艺廊,就位于城中心高地上的朱伯特公园内,这里收藏的2500多件版画,代表了国际及南非艺术的最高水平。

约翰内斯堡有20多家现代化的购物中心,各式各样的商品,一应俱全,无论你想要什么,都可以在那里买到。购物中心的营业时间为每天从8:00~18:00,由于商品琳琅满目,即使停留一天也不会让你厌烦。在这些购物中心中,你最不能错过的,就是卡尔敦中心。卡尔敦中心高达50层,从远处看,十分高大壮观。据说,国际较大的黄金买卖就在此进行交易。慕黄金而来的游客,在这里可自由选购金币。特别是喜欢钻石的人,其精彩不容错过。而每到周末,当地的一些青年男女就会结伴而来,这里变得异常热闹。

对于远道而来的游客来说,可能购物中心是非常都市化的东西,容易让人疲惫。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到约翰内斯堡的假日市集和跳蚤市场走走,虽然那些地方既小又杂乱,却往往有一些有特色、感觉好玩儿的东西。但需要有耐心,需要到处走走。

在约翰内斯堡走的地方多了,你就会发现,它其实是一个很静的城市,这里没有喧闹。街上包括市中心都没有太多的行人,绝没有中国城市的那种熙熙攘攘的情景。站在高处望去,满眼只有树木和枝叶掩映下的建筑。而当你走近那些建筑,或许你就会有新的发现,那就是那些建筑各具特色,却又十分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感觉到这个城市的和谐。

如果你是在紫薇花开放的季节来到约翰内斯堡,你就会体会到这座城市温馨与浪漫的一面。那时,行走于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就可见两边都是一树树的紫薇花。至于树下的紫薇花,你不知道是何时凋落的,却让你感觉时光的无情飞逝。如果你走在落花缤纷的大街小巷,天空再下着细雨,你就会体会到“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意境。

如果你在南非选择一座城市定居,那么,风和日丽、气候宜人的约翰内斯堡,无疑是首选之地。在这里,找一个非常安静的小区,选一个两层楼的连体建筑。虽然拥挤,却多了温馨。如果家里有一个草坪,则更为理想。平时剪剪草坪,或者打打高尔夫球。有朋友来的时候,和朋友一起去尝尝所谓的法国菜、意大利菜、葡萄牙菜等多国料理,虽然水准会比起其他欧美国家稍逊一筹,却也还算正宗。或者去金矿博物馆,体验入地又上天的感觉。而爬上地面的那一刻,你会深感人生是如此美好,就连头顶上火辣辣的太阳,也变得十分活泼可爱。

当夜幕降临,整个城市灯火通明,建筑物上的霓虹灯齐放异彩,你可以与爱人一起去东部郊区体验一下约翰内斯堡的夜生活。

在约翰内斯堡,日子就这样在平和安静中度过。无论工作和生活,都似乎是那么波澜不惊,平淡如开普敦南非的“小欧洲”如果你印象中的非洲是一片荒原,素有“小欧洲”之称的开普敦,会让你改变对它的看法。这个曾被BBC认为人一生必去的20个地方,集欧洲和非洲人文、自然景观特色于一身,不仅有绮丽怡人的自然风光,还有现代文明城市应具有的一切,它那现代与摩登的建筑,更是让人刮目相看,令人有置身于欧洲的错觉。

开普敦位于南非最西南端,又名“角城”,是南非第二大城市,仅次于约翰内斯堡,素有“小欧洲”之称。这里有风景怡人的开普半岛,有繁忙的桌湾港口景色以及优美的海岸公路及半岛两侧无数美丽的海滩。

一进入开普敦,你就会发现,这个城市与别的城市最大的区别就是空气清新、纯净自然。

开普敦是欧裔白人在南非建立的第一座城市,虽然它地处非洲,却充满多元的欧洲殖民地文化色彩。因而,你无论如何都不能把这个南非最古老的城市与原始而野性的非洲相提并论。这里有西方国家的现代与摩登,有现代文明城市应具有的一切。特别是它的建筑,可称得上丰富多彩,形态各异。

在开普敦,除了让你感觉新奇的一些荷兰式建筑,如1685年建成的葡萄酒博物馆以及属巴洛克风格建筑的市政厅大楼之外,这里还有一些维多利亚式的楼房以及高高耸立的现代建筑。这些异彩纷呈的建筑物,不仅让人大开眼界,而且还有置身于欧洲的错觉。而开普顿的郊区,那依山观海的别墅住宅,则与高速公路边上看到的贫民窟形成巨大的反差。

到了南非开普敦,不能不去的地方是圣乔治街,这是开普敦政府为保存古迹而建的一条步行街。行走于圣乔治街上,首先让你大开眼界的,将是街道两边古老的欧式建筑,以及一些精品小店。也许你只是随意走进一家小店,却能发现一件让你爱不释手的小商品,这就是圣乔治街送给你的意外惊喜。在圣乔治街,你还会与一些街头艺人或者画家相遇,当这些街头艺人表演,或者街头画家当场挥笔作画时,你就会感觉自己已然置身于艺术的长廊。艺术的长廊尽头便是橡树成荫的政府大道。最意味深长的是,这里的橡树,原是欧洲移民栽种用来制木桶的材料,后来,却越长越为茂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片枝繁叶茂的橡树林。

桌山可谓是开普敦的标志,是一个风华绝代的好地方。如果来开普敦没去桌山,就如同到北京没去长城一样。但要看桌山,一定要选择多云转阴的天气,因为这样的天气,山顶上会覆有白云,这白云在开普敦人看来,就是上帝准备用餐前,餐桌上已铺上的“桌巾”。桌山一侧,是信号山,它因正午时鸣炮而得名。虽然这座小山海拔只有350米,它的名气也不如桌山大,但却是观赏开普敦夜景的最佳地点。每当华灯初上时,整座城市会灯火辉煌,这时,你可站在信号山上眺望桌湾和市区夜景,或者从多个角度来欣赏开普敦美妙的夜景。而当你将光彩夺目、晶莹剔透、一望无际的连绵几十千米的火树银花尽收眼底时,一览无余的开普敦,就会浓缩成世界上最美丽的一幅画面。

同类推荐
  • 克里姆林宫的狼人

    克里姆林宫的狼人

    一个似是而非的世界,一段似是而非的经历,交织着热血、激情、冷笑话的灰色人生,掀开克里姆林宫沉重的帷幕。——邪恶的分割线————幻想小说,绝无影射比附,请读者勿作过多过深的联想
  • 楼里来了个小和尚

    楼里来了个小和尚

    五代十国,天下大乱,普陀山上来了个小和尚,誓要救万民于水火,于烟花之地和师兄斗智斗勇,经历种种磨难,中间还拐了个媳妇,最终助明君赵匡胤统一天下,结束乱世,功德圆满,回山念经。
  • 宫廷政治(下)

    宫廷政治(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龙明无双

    龙明无双

    帝国,唯有在铁与血中才能永存。——某皇帝
  • 舌尖上的大宋

    舌尖上的大宋

    天才小厨子穿越到大宋,开动头脑风暴忽悠到万贯家财开了家饭馆。杨怀仁看着水深火热之中的大宋子民大声宣布:“哥来拯救你们了!”百姓们说:“吃了他做的面,腰不酸腿不疼了,上楼都不费劲了!”皇帝说:“吃了他做的菜,朕觉得龙体康泰,一夜十八次郎不再是梦!”将士们说:“吃了他做的饭,砍起胡人来如砍瓜切菜,爽!”番邦蛮子们说:“我要做宋人!我再也不要做胡人!”烹东西南北四方菜肴,品酸甜苦辣百味人生。友情提示: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请打妖妖灵。书友群:567,499,926,欢迎各路吃货前来指教。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斌语晴天

    斌语晴天

    本书是一部以情感为主题的小说,情感是人生的一个基本内容,没有情感就构不成人生。而情感的核心是爱,爱是人生的动力和精神支柱,面对生活,面对艰难困苦,不同的人,不同的抉择,本故事讲述了一个女孩为了爱情的信仰,不顾人生的造物弄人,不怕生活制造的每一个难题,善良而倔强的做着爱的信徒,最终的结局会是如何?她会有什么样的归宿,,,,,,本故事的主人公叫罗心语,男主角叫雷斌,本书所有人名都是化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魔法文明之旅

    魔法文明之旅

    一个繁衍发展至屹立在无尽世界巅峰的魔法文明。历史记载的巨龙、教廷、精灵、巨人、矮人、恶魔、半兽人、巨魔、娜迦、魔兽、魔鬼……以及传说中高高在上的众神。早在数个纪元之前。便已被征服,被奴役,被毁灭……然而,魔法文明的伟大征途,才刚刚开启。
  • 女扮男装之萧萧暮雨子规啼

    女扮男装之萧萧暮雨子规啼

    纳尼?!刚回国就要上学!还是个男校?!OMG!难不成让我这个如花似玉的美少女扮成高冷男神?……额,听起来也不赖呀!有点儿意思……那么,游戏开始了???
  • 玉兔传奇

    玉兔传奇

    玉兔为修道成仙,需得后羿真心。怎奈后羿于她无意,只爱嫦娥,而爱玉兔的,玉兔却又不爱。嫦娥一心只为自己打算,独吞仙丹升天,并带走了玉兔。悲悲戚戚,是为玉兔作传。
  • 盖世六芒星

    盖世六芒星

    【我为什么来到这里?】【你忘了你的使命了吗?】【光因暗而生,暗因光而存。你一定要记住。】这便是来到这里时,脑海里所闪现的话。但是,我不是这里的谁。所以——我不会知道为什么来到这里;不会记得所谓使命;更不会记得前世今生的任何。我既有重生的机会,便不会舍弃。我只想要活下去。
  • 雨留下的印记

    雨留下的印记

    又名《kisstherain》在那个雨天,夏沫遇到了那个他
  • 重生导师计划

    重生导师计划

    “呵,因男友背叛,被所信所爱之人杀害,我,真是…若有来世,我定遇一个渣男杀一个,若遇了那对狗男女,定让他们生不如死!呵,可笑的爱情,可悲的亲情……”因被男友和亲妹妹背叛的上官月兮,决意从不踫爱,可不意之间救的小玄武竟爱上了她,为了她,努力在她身边修炼,成人,小玄武究竟能不能打动那颗冰封的心呢?拭目以待叭~( ̄▽ ̄~)~
  • 萌妻乖乖:腹黑老公惹不起

    萌妻乖乖:腹黑老公惹不起

    咔嚓!天上掉下个金馅饼!三个不同身份的男人挣着娶她。“欠我的,用你抵债!”头牌大哥如是说。“破了我的身,用一生还!”冷酷总裁这样说。“先来后到,聘礼以收,你的所有都是我的。”霸道老男人邪肆的说。偶买噶……小女人掐腰怒吼:“别他妈跟老娘玩角色扮演!!!”
  • 华夏最佳婿

    华夏最佳婿

    为誓言叶天甘愿作了上门女婿,本想就此平凡的度完此生,可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为尊严他再次踏上了争斗、嗜血的路,并卷入家族的争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