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82700000047

第47章 引子

上元诸彦集天一阁即事

范钦撰

阗城花月拥笙歌,仙客何当结轸过。吟倚鳌峰夸白雪,笑看星驾度银河。苑风应节舒梅柳,径雾含香散绮罗。接席呼卢堪一醉,向来心赏屡蹉跎。

[注]诗见《天一阁集》卷十三。

灯夕范司马安卿天一阁即事

沈明臣撰

良时引客坐清辉,杰阁雕甍俯翠微。青岭露花攲野鬓,碧池春水媚游衣。灯悬高树星河近,帘卷中天海月飞。共喜太平歌既醉,六街尘静未言归。

[注]沈明臣字嘉则,鄞县人。明万历时诸生,屡试于乡,不利,专以诗自豪。值胡宗宪督师平倭,辟居幕府,与山阴徐渭同管书记。晚年里居,有《丰对楼诗选》。诗见该集卷三十一。

丁酉小春同姚山期葛同果万考叔董

次公天鉴徐石客集天一阁和姚韵

林弘珪撰

戎马生尘暗,霜寒载酒船。春风思纵坐,冬日爱余年。饮者咸称圣,为之犹已贤。名山寻副读,翰墨蘸香泉。

[注]林弘珪字用圭,一字函石,鄞县人。明崇祯十二年副贡生,鲁王时官大理评事。归后杜门著书,有《淡窝笔语》数十卷。诗见《续甬上耆旧诗》卷六十二。

久不登天一阁偶过有感

全祖望撰

历年二百书无恙,天下储藏独此家。为爱墨香长绕屋,祗怜带草未开花。一瓻追溯风流旧,十载重惊霜鬓加。老我尚知孤竹路,谁来津逮共乘槎。

[注]全祖望字绍衣。号谢山,鄞县人。清乾隆元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著名史学家,有《鲒埼亭诗文集》等。诗见《四明清诗略》卷十,《鲒埼亭诗集》卷八。

全祖望撰

十万卷签题缃帙斑斑,笑菉竹绛云之未博。

三百年清秘祥光昞昞,接东楼碧沚以非遥。

[注]题“全祖望题,后学德维书”。楹联在天一阁中厅。

全祖望撰

南望蜜岩,为道石质储藏都归杰阁。

西瞻祁市,应怅澹生沦落早逊高门。

[注]题“全谢山太史题,同治庚午仲秋月朔日陈劢重录”。楹联在天一阁中厅。

到西湖住七日即渡江游

四明山赴克太守之招

袁枚撰

久闻天一阁藏书,英石芸香辟蠹鱼。今日椟存珠已去,我来翻撷但欷歔。

[注]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老人,钱塘人。清乾隆四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宁等地知县。年甫四十,即告归,以吟咏著作为乐,著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诗见《小仓山房诗集》卷三十六,原注云:“厨内所存宋版秘抄俱已散失,书中夹芸草,厨下放英石,云收阴湿物也。”

题范氏天一阁

钱大昕撰

天一前朝阁,藏书二百年。丹黄经次道,花木陋平泉。聪听先人训,遗留后代贤。谁知旋马地,宝气应奎躔。

[注]钱大昕字晓徵。号辛楣,又号竹汀,嘉定人。清乾隆十九年进士。累官少詹事,督学广东,丁艰归,不复出,精研群籍,有《潜研堂诗文集》等。诗见《潜研堂诗续集》卷四。

范菊翁李渭川卢月船范莪亭卢东溟

招饮天一阁观藏书即席索和(之一)

钱维乔撰

黑头强负读书名,杰阁初登愧百城。题处自天昭世守,时近水得家声。当窗介石苔俱古,触手灵芸蠹不生。几许燃藜眩朱紫,梦夸中秘艰难明。

[注]钱维乔字树参,号竹初,武进人。清乾隆二十七年举人,曾任鄞县知县。工画山水,有《竹初文抄》、《竹初诗抄》。诗见《竹初诗抄》卷十三,原注云:“阁中书进呈一览。有蒙御题者。阁前有方池半亩,取‘天一生水’之义。架旁多置英石,云可辟湿。展卷得芸草数枝,盖司马公手置。云得之西域,亦三百余年物矣。”

偕同人再登天一阁观藏书并披阅

金石文仍用集禊帖诗原韵

钱维乔撰

(一)

一水尝随述作流,迹虽陈矣极清幽。室因山气人初静,坐有春风竹自修。朝抱可观当世事,暮怀为慨盛时游。群言管领于斯系,快取天和契昔由。

(二)

与稽犹及仰诸贤,尽揽殊形足畅然。古趣咸知文在右,今人每感地将迁。引觞暂得无生咏,娱目相期未老年。又是闲亭毕长日,所欣俯视曲终弦。

[注]诗见《竹初诗抄》卷十四。

钱令君维乔登天一阁观先侍郎藏书以诗见贻次韵二首(代叔祖采蘜山人)

范震微撰

海国深藏吏隐名,雄观独喜上书城。先人墨帐今无恙,词客湘江旧有声。小憩只轮添雅集,高谈重席异经生。我来别坞陪文字,官阁终宜远灭明。

[注]范震微字紫垣,鄞县人。清嘉庆五年岁贡生,尝主讲镇海蛟川书院,浦城南浦书院。有《巢云轩诗草》二卷,诗见该集卷上,今录其一。

偕内弟星叔、澄辉过范氏天一阁

桂廷撰

引队徐吟春到初,寻幽小径野情疏。闲花细草禽啼外,短笛斜阳客散余。苔石乱侵池影碧,松篁寒逗雨声虚。殷勤二老风诚古,不遣芸编饱蠹鱼。

[注]桂廷字海洲,慈溪人。清乾隆三十九年举人,著有《虚筠诗稿》,诗见该集卷一。原注云:“阁中藏书,姚江黄梨洲先生、吾郡全谢山太史曾一再雠校。”

阮元撰

承梅涧柳汀以后,清节衣冠世泽永四明司马。

比南雷东之奇,图书泉石高楼仰百尺元龙。

[注]阮元字伯元,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任山东学政,渐江巡抚,兵部、礼部、户部侍郎。谥文达。博学淹通,有《揅经室集》等。楹联在天一阁中厅前,题“阮文达公原题联句,同治九年八月长洲彭慰高书”。

观天一阁新编碑目

黄定衡撰

书城面湖阴,乔木含苍烟。灵光兀遗构,令绪天所延。九重诞敷文,云汉回星躔。霞标俨高揭,津逮争后先。书富如入海,波澜谁讨沿。但看金石文,已备仓雅编。乃知赵欧阳,未胜司马贤。耳孙亦好古,佳客来骈阗。上舍识奇字,太史兼纪年。摩挲太古篆,首自石鼓篇。泰山廿九字,遗碣重摹镌。下逮汉魏后,一一玑在璇。因之溯颠末,甲乙书牵连。回看近代碑,尚遗十百千。阁中十日饮,文采何翩翾。从游皆磊落,各各携丹铅。伊余旧所历,窥豹惭勿全。黄尘压席帽,未许同周旋。归来阅编目,惜此良会愆。缅维三百载,故事枌社传。南雷初作记,大书笔如椽。遍数海内藏,莫此与比肩。当时序书目,碑碣姑舍旃。后来鲒埼翁,万卷恣渔畋。碑目亦倡始,似非意所专。请观遗集中,评跋余精研。岂伊得鱼兔,脱手忘蹄荃。及兹一排纂,功逾勒燕然。欲令千载后,好古心益虔。我诗不足陈,请歌瓜瓞绵。

[注]黄定衡字和石、号意竹,又号石轩,鄞县人。清乾隆五十一年举人,著有《石轩诗文集》。诗见《四明清诗略》卷十四。

天一阁

忻思行撰

嵯峨杰阁傍湖居,最善规模按太初。一画天开宜取义,四明地胜好藏书。多多积卷传司马,细细香芸辟蠹鱼。碧沚东楼今已佚,惟兹不愧世家余。

[注]忻思行字景贤,号锦崖,鄞县人。诗见《四明清诗略》卷九。

登天一阁为范生桂龄兄弟题册

汤金钊撰

夙仰范司马,宝书贻子孙。朅来高阁上,不散古香存。贤哲多能读,丹铅好细论。殷勤堂构意,况荷赐题恩。

[注]汤金钊字敦甫,一字勋兹,萧山人。清嘉庆四年进士。道光间官至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授光禄卿,有《寸心知室存稿》。诗见《两浙轩录》卷三十。

天一阁怀范司马

童槐撰

藏书甲海内,天禄亦取资。文物重乡邦,想见龙鸾姿。还闻列朝宁,挺身抗凶威。南赣洗剧盗,咸慑上将旗。宏奖鉴人伦,鳞附归来时。我生惜太晚,但思借一瓻。

[注]童槐字树眉,号萼君。鄞县人。清嘉庆十年进士。曾任江西等省按察使,著有《今白华堂集》。诗见《今白华堂诗录》卷三。

姚元之撰

人间庋阁足千古。

天下藏书此一家。

[注]姚元之字伯昂,号荐青,安徽桐城人。嘉庆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累迁内阁学士。道光间督浙江学政,十八年离任。学于族祖鼐,文章尔雅,书画并工,习于掌故,馆阁推为祭酒。屠继烈跋云:“阁中旧有此联,桐城姚伯昂阁学按试吾郡时所撰,书以东京八分,古雅出尘,廿年前忆曾一见,兵燹后并属云烟。岁庚午,主人重葺,欲复旧观,属为补书,勉作以应,殊惭颦效耳!”又失。一九八〇年八月陈从周重书,楹联在天一阁中厅前。

入夏以来校录天一阁书五十余种

以备闽志采访适孙宫保阅兵至鄞

奉陪观藏书即送行部至武林二首

冯登府撰

洞天清录石窗虚,闲趁秋风校猎余。三百年来留小阁,二千里外得奇书。龙山著述传金,瀛海编摩重石渠。赢得儿童齐拍手,喜看宾客满前除。

[注]冯登府字柳东。号云伯‘又号勺园’嘉兴人。清嘉庆二十五年进士,曾任宁波府学教授,工诗,尤熟掌故,中年游闽。修《福建通志》,著有《石经阁文集)等。诗见《拜竹诗堪诗存》卷三,今录其一。

秋日过天一阁赠范秀才邦时以新刻畘

石经阁集四十三卷借藏阁中书注经室

额以颜其西斋

冯登府撰

(一)

古道迷苍耳,緐花辟小园。地传堇子国,居似秀才村。老树抱山瘦,平池受雨喧。百年遗砚在,又见范馨孙。

(二)

往日尚书履,秋林撰杖前。春风犹在座,宿草已经年。室许崔儦入,书从孝绪编。名山吾敢托,或者附斯传。

[注]诗见《拜竹诗堪诗存》卷四。原注:“古道迷苍耳,见李白访范居士诗;往日尚书履,谓孙文靖公庚年事。”

观范氏天一阁藏书

黄定齐撰

海邦杰阁奎光垂,声明文物邹鲁追。万轴萃积古今妙,四库分锡云霞奇。中垒七略未为富,内史千卷知有遗。孙曾食德凛世守,异本曾奉丹扆披。居邻咫尺我何幸,半豹全豹任力窥。忆昔藏书盛前代,插架不独丰陆推。序班太守有同好,搜括罗拥俱忘疲。珍奇有时炫大阮,佳话至今传酒巵。或云多藏要能读,儒生每负便便腹。穷乡又苦读无书,安得村村足签轴。三百年来一阁存,当时夸耀徒纷纷。澹生菉竹更安在,遗书转眼成浮云。编区类别目分部,金石镌拓尤奇古。上溯秦汉迄晋唐,谁家得比图书府。君不见蓬蓬宝气腾句章,何时鲁殿移灵光。

[注]黄定齐初名定亢,字克家,号蒙庄,鄞县人。监生,著有《垂老读书庐诗草》。诗见《四明清诗略》卷十八。

范氏天一阁

马玉堂撰

六间草阁枕江滨,三百年来迹未湮。欲改东庄诗一句,即今十世好书人。

[注]马玉堂字笏斋,海盐人。清道光元年副贡生,性耽书笈,庋藏秘册甚多,著有《十国春秋补传》等。诗见《两浙轩续录》卷三十:“论书目绝句十二首”之一。

天一阁

张恕撰

图书劫后更难收,天一巍然阁尚留。万叠芸编余几许,藏家应属抱经楼。

[注]张恕字贯一,号铁峰,鄞县人。清道光八年举人,留京供职一年,即假归,不复出,工书,著有《四明水利考》、《长春花馆诗集》。诗见该集卷九:“南竹枝词”之一。

天一阁歌

周址撰

四明石质夸秘藏,直与委宛同荒唐。前王后袁卷帙富,遗目仅在书已亡。丰氏有楼号万卷,历世手泽归渭阳。东明司马喜得此,筑阁近连甲第旁。同时弇州多秘籍,彼此互借传抄忙。比较旧储增十倍,整顿签轴装缥缃。迄今留贻三百载,四海景慕推书仓。我朝四库久充溢,天禄石渠多琳瑯。采取亦复备遗轶,奎墨遂颁云汉章。至今穹碑勒阁下,不须藜火呈星芒。鲰生里舍幸相接,僦居远胜春明坊。宝山在迩期一入,朝披暮读愿终偿。

[注]周址字罂湖,鄞县人。清道光十年岁贡生。诗见《四明清诗略》卷二十二。

天一阁

忻恕撰

浙东高阁建何年,灿灿文光射斗躔。地属湖西间派六,水生天一卷藏千。龙神不向瑯嬛守,藜火惟凭太乙然。羡杀当年范司马,积书遗泽到今绵。

[注]忻恕字汝修,号仰峰,鄞县人。诸生,著有《近水楼遗稿》。诗见《陶麓诗剩》:“杂咏句东形胜八章”之一。

范司马天一阁

陈劢撰

浙东藏书家,范氏推第一。司马风雅人,足与弇州匹。三百有余载,劫后多散佚。插架剩瑶签,尚见彩云霱。

[注]陈劢字子相,号咏桥,鄞县人。清道光十七年拔贡,授广西知县,同治元年举孝廉方正,熟乡邦掌故,参与地方志纂修,著有《运甓斋诗文集》。诗见《运甓斋诗稿》卷一。

范氏天一阁

贝青乔撰

屹然孤阁月湖间,烽火愁看郭外环。却忆龙门先见远,奇书只合贮名山。

[注]贝青乔字子木,号木居士。吴县人,诸生,鸦片战争时投效军营,著有《咄咄吟》。诗见该集卷上,原注云:“阁在城内月湖畔,适当英夷出入之冲。故进兵时,生员范邦畘、范邦疄、范升等禀请曰:‘城初陷,遗书几不保,生等以先泽所在,死守不去,今幸无恙。不日大兵破城,恐兵勇或不知,愿乞执照,预为禁压。’将军乃发给告示而去。”

天一阁

忻自淑撰

范氏传名阁,书城足钜观。大间成奂美,一水护芒寒。英石厨头架,香芸卷里攒。由来规制善,藏久莫摧残。

[注]忻自淑字泗水,鄞县人,著有《听松书屋诗集》。诗见《陶麓诗剩》。

天一阁

章鋆撰

谁家金石富收藏,万轴牙签发古香。赖有城西天一阁,岿然今日鲁灵光。

[注]章鋆字酡芝,号采南,鄞县人。清咸丰二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国子监祭酒,有《望云馆诗文稿》。诗见《望云馆诗稿》:“甬江竹枝词”之一。

天一阁

朱亢宗撰

我才释芒,乘兴登此阁。万卷集图书,风流尚如昨。上有万琳琅,下有千琅玕。小亭足看书,绕亭池影寒。花木极潇洒,位置俨山野。此是大嫏嬛,共说小司马。

[注]朱亢宗字紫笙,仙居人。清咸丰十一年拔贡生,候选通判,性孤寂,以气节自励,有《香雪山房诗集》。诗见《两浙轩续录》卷四十六。

同登天一阁和钱沚舟韵

何松撰

剩有清芬阁,盈庭草树幽。校书三易稿,与客再登楼。秘籍窥经苑,高文溯旧游。百年今过半,儒雅愧纯修。

[注]何松字崃青,慈溪人。清同治八年岁贡生,保举训导,有《梦璞居诗抄》。诗见《四明清诗略续稿》卷三。原注云:“戊寅夏,太守宗公邀登阁校书,重编目录,易稿者三。”

宗源瀚撰

杰阁三百年,老屋荒园足魁海宇。

赐书一万卷,抱残守缺犹傲公侯。

[注]宗源瀚字湘文。上元人,官至温处道,精地理,富藏书,有《颐情馆集》。旧联题光绪辛巳冬三品衔补用道宁波府知府宗源瀚撰书。已失。一九八〇年四月沙孟海重书,在天一阁中厅前。

天一阁

叶昌炽撰

烟波四面阁玲珑,第一登临是太冲。玉几金峨无恙在,买舟欲访甬句东。

[注]叶昌炽字缘裻,号鞠常,长洲人。清光绪十五年进士,翰林院编修,有《奇觚庼文集》等。诗见《藏书纪事诗》卷二。

同文甫过天一阁有感

刘同书撰

危亭怪石半参差,三百年来孰护持。岂有遗书留异代,只余杰阁著当时。苍凉古木风穿径,冷落斜阳水泻池。太息绛云楼已废,一般文物系人思。

[注]刘同书字文卿,号鹤苼,慈县人,诸生。诗见《四明清诗略续稿》卷六。

天一阁

陈孝徵撰

昔日潭潭司马第,犹存杰阁富藏书。缥缃万卷邺侯架,遗与儿孙饱蠹鱼。

[注]陈孝徴字子蘅,鄞县人,有《双湖渔隐诗草》。诗见该集。

天一阁藏书歌

陆智衍撰

羽陵坠简世不传,搜奇谁探委宛编。四明山下图书薮,百尺杰阁何岿然。嗜古曾闻范司马,四部七略资传写。精勤何让北堂钞,却化书城为广厦。是时东南富弆藏,曹仓邺架遥相望。绛云楼高庋图笈,汲古阁峻盈缥缃。季氏沧苇侈目录,牙签玉轴相颉颃。伟哉大观在兹阁,皆如河伯叹望洋。画栋朱门几易主,芸香不改旧堂宇。石渠天禄不可登,即此如游群玉府。浙东黎献推梨洲,谢山踵起亦其俦。绦绳解散恣探讨,丹墨点勘重校雠。乾隆中叶盛文治,四库四阁同建置。犹恐孤本在人间,求书屡见陈农使。阁中巨编三万余,再拜献书陈丹除。丛残古本吉光羽,一一声价同璠玙。上经圣人乙夜览,特付天禄同收储。辉煌宸诏示褒宠,旷典曾赐中秘书。百年海邦富文物,奎光斗气同盘郁。儒林圃时登临,玉山珠渊堪髣髴。劫火不敢焚,鬼神呵护到典坟。崔巍即是灵光殿,无恙瑶编留古芬。东海洪涛抱阁外,照见金碧光纷纭。波澜灌输到册府,沐日浴月照大文。

[注]陆智衍字陶甫,一字蓝卿,鄞县人。清光绪十四年优贡生,曾任青田教谕。诗见《两浙校士录》。

吴引孙撰

高阁凌虚,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宸章在上,胜商彝周鼎传示儿孙。

[注]署“光绪十九年岁次癸巳秋八月二品顶戴分巡宁绍台道吴引孙撰书”。吴引孙字福茨,江苏仪征人。举人出身,由宁绍台道迁广东按察使,后在新疆、安徽、福建、浙江任布政使。楹联在天一阁中厅。

同类推荐
  •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

    本书的特点在于理论繁简得当,案例分析客观,作为教材可以给教师以充分发挥、创造的空间;作为自学用书,既能保证公共关系体系的完整性,又能使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管理类、经济类专业、文化素质教育课的教材,也是希望或正在从事公关职业的人员自学参考书。
  •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知识经济与审美教育

    从2000年开始,教育部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决定在全国高校重点建设100多所人文社科重点科研基地。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被确定为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从2001年年初开始启动。从研究基地启动迄今,通过招标等途径基地一共确定了五个教育部重大项目,有关美育研究的就有两项。继2001年年初确定的“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后,2002年又确定了“美育当代性问题研究”。“审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这一项目在课题组有关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三年的艰辛劳动,产生了这一由五个分册组成的系列丛书,包括基本理论、中外美育、美育实践等多个方面。
  • 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

    对外报道策略与技巧

    在系统梳理我国对外报道业务变革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对外报道机构及其规制、对外报道的外部环境进行理论分析并从实务操作层面探讨对外报道的方式、策略,内容采集与制作,信息加工与整理,对外报道的策划与组织,对外报道的受众策略及效果评价,网络时代对外报道业务的演进与变革等问题。
  •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舒口水:新闻深呼吸

    “我想写一本有我自己特色的书,书里面的观点也是我独一无二的。”正在整理晚上节目文字稿的老舒慢悠悠的说道:“我的书会涵盖三个内容,一部分是绝对独家的东西,我的独家,我们栏目的独家,一些很好的观点,其次是我在栏目中说过,但是感觉还没有说透的,我在书中继续深入,最后就是某些不适合在电视上说的观点和事件,我也想探讨下。”借用了白岩松的话:“捍卫常识、建设理性、寻找信仰”舒中胜总结了自己的人生信条:“寻找常识、与人共享”。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

    《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所收录的均为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获奖者的经典佳作,这些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立意高远、针砭时弊,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
热门推荐
  • 梦醒仍是你

    梦醒仍是你

    他的大婚之日是她的重生之日,天界热闹非凡,她却倍感冷清,酩酊大醉后,她决定浪迹天涯,再不相见。她消失了,他慌了。
  • 霸道女总裁X软萌影帝

    霸道女总裁X软萌影帝

    腹黑女总裁与心机小鲜肉的甜文。男主(19岁),软萌,爱哭。女主(31岁),腹黑,阴狠。
  • 夕阳下玫瑰花

    夕阳下玫瑰花

    在一次踏青中,王舒瑶意外滑落山崖,醒来发现自己进入另外一个生命空间。修仙得道这是蟒蛇一族最大的荣誉,季明宇如愿以偿,陪她一起修炼的王舒瑶被赐予长生不老,但王舒瑶选择放弃长生不老。
  • 君不见一缕青丝一生叹

    君不见一缕青丝一生叹

    “回王爷的话,王妃娘娘这乃是喜脉啊!”“我他喵的!我这么冰清玉洁的一个少女就这么当妈了?”众人:“……”
  • 我的极品妹妹

    我的极品妹妹

    恶魔妹妹强迫我假装男友去学校做挡箭牌,却在众目睽睽下吻了我……什么,要我和恶魔妹妹住……什么,我和恶魔妹妹感情好到不寻常……什么,女王妹妹是兄控……什么,没有血缘关系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尘封残影

    尘封残影

    一个秘密的空间,帝王之女循着前世记忆,离开家园。来到一个个陌生的地方,一步步解开前世之谜,传奇就此展开。她,倨傲的神色,轻风云淡的语气。他,冰冷神秘,他,邪魅张扬。他们,会制造什么样的奇迹?一段前世恩怨,注定我们一生不会平凡,既不能无忧无虑地度过这一世,那我便解了前世恩怨,还我自由之身!——蓝影上一世的恩仇,忘却不了。这一世的努力,最后竟不知该不该继续......——潇夜上一世的恩怨,已尘埃落定,放下吧,哥哥。——千镜博尘封残影,若我落入轮回,可还能记得我一世拼搏?勿忘我,并非仅仅代表不要忘记我,而是勿忘真我,勿忘初心。
  • 权衡谋

    权衡谋

    这京都水深,稍有不慎便会尸骨无存。听说这绛家大小姐容颜绝色,但懦弱胆怯,真是可惜了一幅美人皮囊,瞧她柔柔弱弱的模样,边上没人扶怕是要倒了吧!这京城背后到底是谁在搅乱风云掌控朝局?皇帝?太子?长公主?“没人跟你说过吗?越美丽的花,越毒。”“做什么金枝玉叶,本小姐只想权倾朝野!”“皇上!在这背后搅动朝局的人必要让他不得好死啊!”“左相,听说…你想杀我啊…那我就送送你。”“我要你有什么好处?”——“得到我,送你江山。”“江山?我若真想要,现在皇帝还会在龙椅上坐的好好的?本小姐现在感兴趣的,是你的命啊,秦越。”“好啊,那我把命给你。”她是来自地狱的使者,冷血无情,宛如彼岸花般冰冷美丽,凡是她经过的地方,朵朵彼岸花开放,似通向黄泉的入口。他是人人崇敬的世子,怜悯天下苍生,不争不抢,温润如玉,拒人于三尺之外。却唯独她,他割舍不下,小心的捧着就像易碎的工艺品,他愿天下百姓永无战争,却因为她破了誓言。大片山河,万千生命,至高权位,永不及一颗我爱你的心。**若你说我是老狐狸,那你呢?你就是成了精的妖精。
  • 朕偏喜欢你

    朕偏喜欢你

    什么?我一穿越,没多久就被人扔湖里了?噗,我忘了,婴儿说不了话,就这样,她被老爸将军大人当作才女,从小习武谁把朕的圣旨撕了?皇上龙颜大怒,而她说:我撕的,怎么了?皇上立马变脸,微笑地说:撕的好,撕的好,我这里还有,你还撕吗?
  • 三国演义(上)

    三国演义(上)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小说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罗贯中,在其成书前,“三国故事”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罗贯中在群众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又依据陈寿《三国志》,经过巨大的创作劳动,写下了这部规模宏伟的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