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377200000013

第13章 历法·节气(6)

按照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对“秋分”节气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此节气的突出特征,不仅是为秋季“九十日之半”,而且从阴阳上来说,亦为“阴阳相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记载:“秋分”与“春分”同,即阴历“二月中”和阴历“八月中”,均为“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里记载:“秋分”节气的特征,从阴阳上来说,为“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所以,从古时候开始,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这种情形归纳为“秋分”,作为“白露”后的节气,列入了农业“二十四节气”。

雷始收声所谓“雷”,就是在阴雨天气,当天空中出现闪电时,闪道中因高温使水滴汽化,致使空气体积迅速膨胀而发生的强烈爆炸声。

然而,按照古时候人们的认识和解释,叫做“阴阳相薄为雷”,或者叫做“阴阳相薄,而乃发声矣”。所以,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将自然界反应出来的这种现象归纳叫做“雷乃发声”,作为“春分”的“候应”。可是每年到“秋分”节气时,就基本上听不到雷声了。所以,此时被人们归纳叫做“雷始收声”,作为“秋分”节气一候的“候应”。

蛰虫坏户每年到阴历八月中“雷始收声”,各种“蛰虫”亦由此季节开始渐渐进人“冬眠”(亦称“冬蛰”)。而有的“蛰虫”亦就是从“秋分”节气前后开始损坏各种物件,如米生虫、毛料衣服会被虫咬等。所以,从古时候开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蛰虫坏户”,作为“秋分”节气二候的“候应”,以此示意和提醒人们应该注意防止“蛰虫”损坏各种物件。

水始涸每年秋季“秋分”节气,与春季和夏季相比较,降雨量开始渐渐减少。所以,从古时候开始,人们将秋季“秋分”节气出现的这种自然现象的反应叫做“水始涸”。所谓“涸”,取其水干或者枯竭之意。因此,“水始涸”被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秋分”节气三候的“候应”。

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对“秋分”节气及其“候应”作了解释,原文为:

白露后十五日,斗柄指酉,为秋分,八月中。一候,雷始收声。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二候,蛰虫坏户。淘瓦之泥日坏,细泥也。按礼注曰:坏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芒乃瑾塞之也。三候,水始涸。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

“寒露”节气与“候应”——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菊有黄华

时间正值

农历九月

寒露每年农历九月、阳历10月8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寒露”开始。何谓“露”,前面“白露”节气里已经说过了,这里不再重复。而“寒露”和“白露”相比较来说,有轻重之别,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对“重者之露”作了解释,他说每年到秋季农历“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所以,从古时候开始,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对秋季农历九月“露气寒冷”的这种自然现象概括为“寒露”,作为“秋分”后的节气,列入了农业“二十四节气”。

鸿雁来宾雁属于“知时鸟”,或称为“候鸟”。它对自然气候规律性的变化,特别是对节气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比较突出,即表现在它们“热归塞北,寒来江南”。并且古时候,人们经过长期的观察,得出了这样的解释,即:以每年农历八月仲秋之月先飞回南方的雁,名为“主雁”;秋季农历九月季秋之月后飞回到南方的雁,为“宾雁”。所以古时候人们将这种情形列人了“七十二候”,作为“寒露”节气一候的“候应”,归纳叫做“鸿雁来宾”。

雀入大水为蛤“寒露”节气的这一“候应”,是属于古人有观察错误,不合于科学事实的情况,这里不再多说。

菊有黄华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对“寒露”节气及其“候应”亦作了解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的原文为:

秋分后十五日,斗柄指辛,为寒露,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一候,鸿雁来宾。雁以仲秋先至者为主,季秋后至者为宾。通书作来滨,滨,水际也,亦通。二候,雀入大水为蛤。雀,小鸟也,其类不一,此为黄雀,大水,海也。国语云;雀入大海为蛤,盖寒风严肃,多入海,变之为蛤,此飞物化为潜物也,蛤,蚌属,此小者也。三候,菊有黄花。草木皆华于阳,独菊华于阴,故言有。桃桐之花皆不言色,而独菊言者,其色正应季秋土旺之时也。

“霜降”节气与“候应”——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霜降每年,农历九月阳历10月23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10°时,“霜降”开始。密切结合农业生产来说,每年到此节气,我国黄河流域一般来说会出现初霜,我国南方地区则大多进入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

其实,人们对“霜”的认识比较早,《诗经·豳风·七月》篇里记载:“九月肃霜,十月涤场。”后来,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对“霜”亦作了比较科学的解释,他说每年一到秋季农历“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所以,古时候人们密切结合农业“二十四节气”上的需要,将农历九月出现“霜”的这种自然现象归纳为“霜降”,作为秋季“寒露”后的节气,列入了农业“二十四节气”。

豺乃祭兽每年“霜降”节气,生活中,人们讲究猎取豺兽祭天,以答谢“天神”的保祐。所以,古时候,人们将这种生活习俗亦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霜降”节气一候的“候应”,叫做“豺乃祭兽”。

对“豺乃祭兽”这一“候应”,学者夏纬瑛在《夏小正经文校释》里亦作了认识性的解释,其原文为:

纬瑛案:“豺祭兽”与“獭祭鱼”,为一类之事。正月日“獭祭鱼”,指渔期之至;十月日“豺祭兽”,示猎季之来。

草木黄落就是每年“霜降”节气,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为:气温开始渐渐下降,转为寒冷,大地上的百草树木皆被霜打得变黄,并且逐渐脱落。所以,古时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将这种自然现象概括为“草木黄落”,即大地上的百草树木皆渐渐色黄而飘落。所以,古时候人们将这种自然现象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霜降”节气二候的“候应”。

蛰虫咸俯每年“霜降”节气,随着天气渐渐转为寒冷,“蛰虫”开始渐渐处于“昏睡”的状态。古时人们对“蛰虫”的这种现象作了这样的认识和解释:每年到秋季农历九月,成,皆也,指所有的“蛰虫”;俯,垂头也;此时指每年一到“霜降”节气,寒气肃凛,虫皆垂头而不食矣。所以,古时候,人们将“蛰虫”反映出来的这种现象概括为“蛰虫咸俯”,并将其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霜降”节气三候的“候应”。

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对“霜降”节气及其“候应”亦作了解释,其原文为:

寒露后十五日,斗柄指戌,为霜降。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周语曰:驷见而殒霜。一候,豺乃祭兽。祭兽,以兽而祭天,根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月令作豺乃祭兽戮禽。二候,草木黄落,色黄而摇落也。三候,蛰虫咸俯。成,皆也。俯,垂头也。此时寒气肃凛,虫皆垂头冬季节气与候应。

冬季节气与“候应”

“立冬”节气与“候应”——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

时间正值

农历十月

立冬每年农历十月、阳历11月7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25°时,为“立冬”节气开始。结合农业生产来说,一般说来,每年到此节气,我国各地开始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及农事等活动。

按照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的认识和解释来说,每年“霜降”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开始逐渐下降,“十月节,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其实,所谓“冬,终也”,其可理解为人们将一年四季最后一个季度(阴历十月至十二月)称为“冬季”。不仅如此,而且从古时候开始,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习惯将“立冬”节气作为冬季三个月时间的开始。

水始冰每年农历十月“立冬”节气,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开始逐渐下降,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的反应比较明显,就是许多地区渐渐开始结冰。所谓“冰”,即为水在摄氏零度或零度以下凝结成的固体。

古时候,人们对“冰”的认识就是“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或者“水寒而凝结也。”(《荀子·劝学》篇)所以,人们将“水寒而凝结”的自然现象归纳概括为“水始冰”,作为“立冬”节气一候的“候应”,列入了“七十二候”。

地始冻古时候,人们将“立冬”节气后渐渐开始出现结冰的一种自然现象称作“水面初凝,未至坚也”。随着水出现“水面初凝”的自然现象,大地也随之渐渐受影响,即每年“立冬”节气后,地亦会逐渐结冻。所以,人们将“立冬”后的第二个“候应”归纳为“地始冻”。

雉入大水为蜃“立冬”节气的这个“候应”同“雀人大水为蛤”一样,亦属于古人观察性错误,不合于科学事实的情况,这里不再多说了。

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对“立冬”节气及其“候应”亦作了解释,其原文为:

霜降后十五日,斗柄指乾,为立冬,十月节。冬,终也,万物收藏也。一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二候,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圻也。三候,雉入大水为蜃。雉,野鸡。郑康成淮南子高诱俱注蜃为大蛤。玉篇亦归蜃大蛤也,

“小雪”节气与“候应”——虹藏不见·天气上升·闭塞成冬

小雪每年农历十月阳历11月22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小雪”节气开始。雪对规律性变化的反应亦比较突出,即每年“立冬”节气后,阴历十月阳历11月开始进人降雪的季节,并将降雪量区分为大小不同。人们将每年“立冬”节气后开始降雪量较小的雪,称作“小雪”。

其实我国气象上规定:(1)下雪时,水平能见距离在1000米或以上;(2)24小时内雪量小于或等于2.5毫米的雪,皆称作“小雪”。

所谓“雪”,是从云中降落的具有六角形白色结晶的固体降水物,是由于气温较低,水汽在空中直接凝华所致。空气中所含水汽多少及温度高低等不同,所形成的雪花形状也不相同。

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对“雪”的认识为:每年冬季农历“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雪。”所以,古时候人们密切结合农业“二十四节气”上的需要,将这种现象列入了“二十四节气”,作为“立冬”后的节气,名为“小雪”。

虹藏不见何谓“虹”,在“清明”节气三候的“候应”“虹始见”里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重复。

然而,自然界反映出来的“虹”有它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说来,始见于“清明”前后,而到冬季“小雪”节气,人们就看不到“虹”的出现了。所以,古时候人们将这种自然现象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小雪”节气一候的“候应”,叫做“虹藏不见”。

天气上升·闭塞成冬古时候,社会生活实践中,人们经过不断观察,发现自然气候规律性变化本身对节气亦能说明问题。所以,人们习惯说:“言其气之下伏耳;天气上升,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因此,人们将这种认识归纳叫做“天气上升”、“闭塞成冬”,列入了“七十二候”,作为“小雪”节气二候、三候的“候应”。

对冬季“小雪”节气及其“候应”,宋元时期的学者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亦作了解释,原文为:

立冬后十五日,斗柄指亥,为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一候,虹藏不见。礼记注曰:阴阳气交而为虹。此时阴阳极乎辨,故虹伏。虹非有质而日藏,亦言其气之下伏耳。二候,天气上升,三候,地气下降,闭塞而成冬。天地变而各正其位,不交则不通,不通则闭塞,而时乏所以为冬也。

“大雪”节气与“候应”——鹖鸡不鸣·虎始交·荔挺出

时间正值

农历十一月

同类推荐
  •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精神的内在动力。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将意味着失去了这个民族的根;如果一个民族忽略了对下一代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这个民族的发展将失去内在的动力。中国文化既是中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也是历史、现代和未来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本书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等各个方面的知识。
  • 青少年文化修养提升手册:民风民俗知识

    青少年文化修养提升手册:民风民俗知识

    本书主要内容为:亚洲风俗,元宵节的来由,寒食节的来由,端阳节的来由。
  • 河疍与海疍珠疍

    河疍与海疍珠疍

    专门从事水上作业的居民,古时称“疍民”,俗称“水上居民”或“船民”,素来“以舟为居,以渔为业,浮家泛宅,逐潮往来,江舞海噬,随处栖泊”,“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经张寿祺先生考证“疍”是传承古南越语音对“艇”或“小船”的称谓以汉字所作出的音译,意即生活在船上的人家。据史料记载,自秦汉晋以降,在我国的巴蜀、江淮、岭南及闽浙等广大地区早有船(蜒)民活动的轨迹。依此而计,从秦汉始有文字记载至今,船民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了。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书院的卖点即重点是推广传统文化。5月28日陕西省隆重举行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000周年大型的电视直播活动“风追司马”,我来了,这次白鹿书院成立我也来参加,为什么两次都来呢?因为考虑文化问题。但究竟什么是文化?可以说我们的兵马俑、秦陵是,从羊肉泡摸到葫芦头也都是文化。现在文化特别泛滥,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文化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我不是学者类型的人,是个在实践中摸索、自我思考的人,学习、看书只是作为我的一个参考。我得出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
  • 画说家风

    画说家风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家庭、家教、家风三者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家风对党风、政风、民风的影响,论述了家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与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强调领导干部要率先示范。每小节都引一个典型案例,并配有幽默风趣的时政漫画。本书对党员干部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热门推荐
  • 超神学院之不死之王

    超神学院之不死之王

    一觉醒来,李凡就来到了超神学院的世界,死而后生的他获得了亡者的力量。与此同时,外界的危险悄然而至,他亡者的力量注定他不能出现在阳光下,那就只能当个大隐隐于市的boss了有问题可以加群问,群号密码在第七十三章结尾。
  • 海贼王之伍玥传奇

    海贼王之伍玥传奇

    动漫《海贼王》,当今青少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是一部经典,一个传奇。励志,冒险,热血,搞笑。当它在现实世界中风靡全球时,此刻,在另一个世界,一个穿越而来酷爱《海贼王》的高中生也在上演着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诉说着一个个不朽的传奇。
  • 星凯

    星凯

    他天纵奇才,然心性不坚;他纵横大陆,然淡薄名利;他兼修各派之长,却仍可融会贯通。新人新书,望各位多多支持!
  • 妖凰传说

    妖凰传说

    是爱,是恨,还是不舍。曾经绝决的认为自己不需要那份感情的凤凰,终还是后悔。只不过,那人已娶了她人。
  • 小马宝莉到猫武士

    小马宝莉到猫武士

    小马宝莉上空出现了一个大洞!公主们尽力保护小马莉亚,但并没有啥卵用,就连和谐之元也无法拯救小马莉亚了!紫悦他们来到了猫武士的世界。猫武士的世界充满暴力,而小马宝莉的世界却是友好和谐的。身为和谐公主的她能否适应这里的生活?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来到了猫武士的世界?他们又将如何挥去?敬请期待——新猫武士
  • 梦想花开的世界

    梦想花开的世界

    九朵花,九套牌。这是一个意外重生在半岛的少年,构建自己梦想,填补心中遗憾的故事。……你的花开了吗?
  • 友情亦难存

    友情亦难存

    人生总有许多的岔路口,友情分分合合,而总有一个人会陪你很久很久很久...
  • 戴纳小姐

    戴纳小姐

    少年说她像阳光一般明媚耀眼,为她取名戴纳。
  • 我成了超级巨星

    我成了超级巨星

    立志要成为知名大导演的赵伟重生到了与地球相似的平行世界。他惊喜的发现了平行世界跟原本世界存在着文化信息方面的诸多差异。哇哈哈!他这下要飞黄腾达了!恩?只成为全球知名的顶级大导演吗?这格局这视野一点都不够开阔嘛!他要成为全球知名的最牛笔的超级巨星!一年要拍三百六十五场经典电影!一年要开三百六十五场演唱会!地球都已经都无法阻止他了,只有火星才是他的终点!友情ps:看到作者君的名字,就应该有随时外焦里嫩的思想准备。作者君新建了一个书友Q群:365369814
  • 倾世寻离梦

    倾世寻离梦

    倾城许诺,共赴余生。爱她,千载情愿,永世不谕。渭河,她终是以命替他挡下致命一击。他终是负了,那句:“阿离!三生三世,情深不谕。”都传,他亲手杀了自己的骨肉,挑起战乱害死自己的妻子。寻她,望她,寻魂数载,找灵数载。却换来的只是一场梦,一场负了她的梦。终是她散尽修为,替他挡了命。终是他负了阿离,换来独自一人守江山。终是一场梦,一次负。归来,还是离去;真实,还是虚幻;空恋,还是空等;却终究不过是黄粱一梦!“阿离,对不起!我负了你!”江漠!莫离!莫离别,别离别!却终究是离了别,终究是失了命,换来他的活。群1:993194257主群:1026538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