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40200000009

第9章 第二辑 胡雪岩经商之借力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很多事情不能凭一个人的力量完成。所以,在商场上,很多时候须借他人之力成自己之事。许多看起来难办的大事,胡雪岩居然都顺顺当当地办成了,就是因为他懂得“借力”。

借用江湖各派的力量至于要发生作用,局势固然有关系,主要的是看力量。

力量够,稍微再加一点,就有作用发生。

——胡雪岩作为商海中的生意人,胡雪岩非常清楚,江湖势力与商业成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处理得不好,只会给自己添许多麻烦;处理好了,则可能在商业场中顺风扬帆,大展宏图。

在胡雪岩生活的时代,经商必然要面对一种特殊的势力,那就是江湖帮派力量。在晚清乱世中,江湖帮派力量因社会管理的混乱和社会矛盾的激化与复杂而生,逐渐成为社会上一种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当时,要行商,一定要与江湖势力打交道。

胡雪岩面临的帮派势力,这既包括漕帮这样的旧势力,也包括像小刀会这样的新势力。胡雪岩从来没有以改造天下为己任,所以他对漕帮是以取得信任、共同友好的态度处之;对小刀会则像对待太平军一样,是通过官府、帮助官府来镇压他们,以保证自己的商业利益不受损害。

他在漕帮中层层渗透,放出交情,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后来相当大的几笔生意,都多亏了漕帮势力出手相助,才可以顺利做成。有了漕帮的认可,胡雪岩也就在乱世有了“黑社会”力量的靠山,这也是胡雪岩保证其商业能顺畅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而胡雪岩是如何结交上江湖力量的呢?他善于对症下药,抓紧一个“义”字。给予对方充分尊重,并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胡雪岩在江湖上办事,很注重“情”、“义”二字,他做生意的原则就是有情有义。在生意往来中,他经常替对方的难处窘境着想,对方见胡雪岩如此义气,也把他当做朋友,视为知己。胡雪岩的口碑甚好,很多人乐意和他在生意中往来,正因为他广结江湖朋友,所以在生意场中屡屡成功。而他在江湖中做生意的成功,则是从他赴上海买商米代垫漕米开始,那时他才初涉江湖。

自从王有龄上任“海运局”坐办后,抚台交托王有龄去上海买商米来代垫漕米,以期早日完成浙粮京运的任务。漕米运达的速度,与江南诸省地方官的官命关系甚大。至于买商米的银款,由胡雪岩出面,到他原来的钱庄去争取垫拨。

在松江,胡雪岩听到他们的一位朋友说,松江漕帮已有十几万石米想脱价求现,于是他弃舟登岸,进一步打听这一帮的情形,了解到松江漕帮中现管事的姓魏,人称“魏老五”。胡雪岩知道这宗生意不容易做,但一旦做成,浙江粮米交运的任务随即就可以完成,可减免许多麻烦,所以他决定亲自上门谒见魏老五。

胡雪岩在他的两位朋友刘老板和王老板的带领下,来到了魏家。时值魏老五未在家,只其母在家,她请三人客厅候茶。只见到魏老五的母亲,刘、王二老板颇觉失望,然胡雪岩细心观察,发现这位老妇人慈祥中透出一股英气,颇有女中豪杰的味道,便猜定她必定对魏当家的有着很深的影响力,心下暗想,要想说动姓魏的,就全都着落在说服这位“老巾帼”身上了。

胡雪岩以后辈之礼谒见,魏老太太微微点头,用谦逊中带着傲岸的语气请三人喝茶,一双锐利的眼光也直射胡雪岩。当三人品了一口茶之后,魏老太太开门见山地问道:“不知三位远道而来,有何见教?”

胡雪岩很谦卑地说道:“我知道魏当家的名气在上海这一带是响当当的,无人不晓,这次路过,有幸拜访,并想请魏大哥和晚辈小饮几杯,以结交结交友情。”

寒暄过后,在魏老太太的要求下,胡雪岩也不便再拐弯抹角了,便把这次的来意向魏老太太直说了。听完胡雪岩的话后,魏老太太缓缓地闭上眼睛。胡雪岩感觉到整个空气似乎凝固了,时间过得很慢。良久,魏老太太又缓缓地睁开眼睛,紧紧地凝视着胡雪岩说道:“胡老板,你知不知道,这样做是砸我们漕帮弟兄的饭碗吗?至于在裕丰买米的事,虽然我少于出门,但也略知一二,胡老板有钱买米,若裕丰不肯卖,道理可讲不通,这点江湖道义我还是要出来维持的。倘若只是垫一垫,于胡老板无益可得,对于做生意的,那可就不明所以然了。”

听了魏老太太的话,胡雪岩心里并没有灰心,相反却更加胸有成竹地大声说道:“老前辈,我打开天窗说亮话。如今战事迫急,这浙米京运可就被朝廷盯得紧了,如若误期,朝廷追究下来不但我等难脱罪责,我想漕帮也难辞其咎吧!为漕帮弟兄想想,若误在河运,追究下来,全帮弟兄休戚相关,很有可能被扣上通匪的嫌疑,魏老前辈可对得起全帮弟兄?”

江湖中“义”字当头。胡雪岩以帮里义气相激,正好击中魏老太太的要害之处,使得魏老太太不得不仔细思量。

胡雪岩再三强调其中道理,魏老太太听完之后,终于心中暗肯,于是吩咐手下人将儿子魏老五叫来。

过不多久,一男子风尘仆仆地冲了进来,只见他约莫四十岁上下,个头不高,但浑身肌肉饱满黝黑,两眼目光也是如鹰一样,内行人一见便知是个厉害角色。此人正是漕帮现在的执事魏老五。魏老五向魏老太太请安后,魏老太太引见了胡雪岩和刘、王二位老板,看着老人家对胡雪岩三人的尊敬劲,魏老五也很客气地称呼胡雪岩为“胡先生”。

魏老太太说:“胡先生虽是道外之人,却难得一片侠义心肠。老五,胡先生这个朋友一定要交,以后就称他‘爷叔’吧。”

老五很听话地改口叫道“爷叔”。

“爷叔”是漕帮中人对帮外至交的敬称,漕帮向来言出必行,虽然胡雪岩极力谦辞,但魏老五喊出第一声“爷叔”其余的人也就跟着齐呼“爷叔”。

当晚,魏家杀鸡宰鹅,华灯高掌。魏老太太,魏老五,胡雪岩,刘、王二位老板频频举杯,以祝友谊。就这样,凭着胡雪岩的三寸不烂之舌,很快就与漕帮的龙头老大魏老五从初识而结成莫逆之交。以魏老五的威信,胡雪岩买米的事已不成问题。

在与魏老五的关门弟子尤老五,也就是现行的漕帮老大商谈买米一事中,胡雪岩见尤老五面露难色,只是迫于师父魏老五的面子不好讲,所以口头上虽然答应了,心里面却是十二分的不愿意。见此情景,胡雪岩并没有乘人之危,买了米就走。他打开天窗说亮话,告诉尤老五,有什么难处只管说,不然我胡雪岩就不买这批米了。尤老五见胡雪岩如此直爽,也没什么顾虑了,就把自己心中的隐衷对胡雪岩一吐为快。

原来自从官粮海运以后,漕帮的处境十分艰难,目前正是缺银少钱的时候,他们需要的是现钱,而胡雪岩的“买”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待官粮收齐后,又要退还漕帮,现在买只是一时的周转之计,以后到漕帮手里的还是米。这使尤老五很为难,但魏老五已经答应下来了,他也不敢有所怨言。

胡雪岩了解到这种情况后,马上与出资买米的钱庄总管张福康商量,看钱庄能不能待漕帮以后把退还的米卖掉后再收回现在支出的银两,而不是一到退米之后,就急于收回银两。张福康知道胡雪岩是值得信赖的人,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尤老五的难处解决了,他自然非常高兴,也极为欣赏胡雪岩的为人。于是,买米的事很快就谈妥了。

胡雪岩这次不仅仅买到的是米,还买到了与尤老五的“情”。自此以后,尤老五对胡雪岩“唯命是听”,只要是胡雪岩的货,漕帮绝对是优先运输。所以胡雪岩的货运向来是畅通无阻,来往迅速。不仅如此,尤老五还把他在漕帮中了解到的商业信息及时向胡雪岩汇报,胡雪岩有此商业“密探”,自然增加了对商场情况的了解,在商业活动中抢占了不少有利时机。

作为一个商人,胡雪岩对待江湖势力有着正确的态度。在胡雪岩的眼里,江湖势力并非都蛮不讲理,随意黑吃黑,他们也有江湖道义可讲,只要你善于利用他们,他们就会成为你商场成功的力量。

跟胡雪岩学一招俗话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句话也是一句商场真经。作为商海中的生意人,胡雪岩非常清楚,江湖势力与商业成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处理得不好,只会给自己添许多麻烦;处理好了,则可能在商场中顺风扬帆,大展宏图。

学会攀“龙”附“凤”

做生意不能没有靠山。

——胡雪岩胡雪岩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通过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和了解,深知在晚清的特殊时代,做生意没有保护是不可能做大的。胡雪岩看准了这一点,为了寻找保护,便倾力攀“龙”附“凤”。

杭州失陷之后,胡雪岩在生意上屡遭挫折。在杭州被太平军攻陷之际受王有龄之托出城买粮食的事情在王有龄以身殉国之后又遭人陷害。

这时的胡雪岩外困内扰,既对没有完成王有龄的嘱托而内疚,又因外界的恶意谣言而不满。其实在胡雪岩接受王有龄的嘱托出城之后,已经想方设法筹集到了足够的粮食,并且护送到了杭州城下,可是晚了一步,杭州城已经被太平军攻下了,而王有龄也自杀殉职。于是,胡雪岩只好暂且把粮食运到了宁波,用于慰劳刚刚被清军收复的军民。

但是胡雪岩一直觉得有愧于王有龄,虽然王有龄已经死了,但是还想尽力完成他的遗愿。这时候朝廷已经派了左宗棠率军前来消灭太平军,也只有手中握有兵权的左宗棠才能收复杭州,于是胡雪岩打算拜访左宗棠。

左宗棠此时已经听说过胡雪岩的大名,但心中对胡雪岩的印象并不好,一方面,他听到了对胡雪岩不利的一些传言;另一方面,胡雪岩是个商人,而中国社会自古重农抑商,读圣贤书的人更是如此,认为无商不奸;再者,左宗棠为人虽然正直,但是向来脾气暴躁倔强,也有些傲气,因此,更不屑于胡雪岩这种人的拜访。

胡雪岩向来不打无准备的仗,在拜访左宗棠之前他已经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了左宗棠这个人的脾气秉性,甚至连左宗棠不待见他都了解得一清二楚。所以在拜访这个不欢迎自己的大将之前他做足了准备。

胡雪岩知道见左宗棠一面并不容易,幸好他认识左宗棠手下的一名军官,并且知道这个军官一般会在军营附近的河口巡视。于是,他带着两条船满载着十万石粮食并且两万两白银顺着河道向军营开去。到河口时,他们被巡逻的士兵拦住了,胡雪岩就鞠了一躬,请求会见他们的长官。一会儿那个军官出来后,看到胡雪岩带着两船满载的粮食来慰劳军队,当然高兴,就向左宗棠通报了一声。

胡雪岩进入营地中央最大的军帐中时,抬头看了一下。左宗棠正坐在一张桌几后面的太师椅上埋头批阅文件,他当然听到胡雪岩进来了,但是并不起身请坐,依旧埋头看文件。胡雪岩看到他这样也不敢吭声,只是站在一边等待。

过了一会儿,左宗棠抬起头来看了一眼胡雪岩,问道:“下站何人?”他当然知道是谁在下面,因为已经有人通报过了。这一问显示了左宗棠的态度,胡雪岩心里也明白。于是,他恭恭敬敬地上前请安到:

“在下胡雪岩,浙江候补道参见大人。”

左宗棠站了起来,脸上的神色严肃而凝重,他走到桌子前面说道:

“听说你和王中丞(王有龄)关系极好,并且王中丞(王有龄)很器重你,是吗?”

胡雪岩知道这话里有话,就回道:“我只是帮助王大人做了一些分内的事情,有幸得到王大人的器重,实在是感恩不尽,请大人明鉴。”

左宗棠听了不紧不慢地说:“那你是怎么报答王中丞的大恩呢?难道就是借助官府的权势为非作歹,这不是辜负王中丞对你的信任吗?”

胡雪岩知道解释的机会来了,他回道:“在下只是一个商人,从来都是奉公守法,从未为非作歹,而我今日前来见左大人,就是因为有负王大人的信任,因而前来向左大人请罪。”

左宗棠就问:“你何罪之有?”

胡雪岩从容地说道:“我受王大人之托拿着两万两银票出城置办粮食,结果等粮食运到杭州城下时,王大人已经以身殉职了。今日来我就是特地把这两万两银票交给大人的。”说着从袖子里面拿出一个信封,“请大人过目。”

等左宗棠看完信之后,胡雪岩又接着说:“我今日前来还特地运载了两车粮食,效劳军中将士,请大人笑纳。希望大人早日收复杭州,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左宗棠听到这里,对胡雪岩的态度已经没有先前那么严肃,但还是对胡雪岩的慷慨大方有所怀疑,就说:“你如此破费,图的是什么呢?

不然我上报朝廷,就把你的这些粮食作为给你补缺的银子,怎么样?”

胡雪岩一听,赶紧拱手说道:“对于大人的有意栽培,雪岩非常感激,但是我只是个生意人,从来只会做事,不会做官。”

左宗棠听了这句话,特别是“只会做事,不会做官”之后非常高兴,他没想到眼前的这个人性情和自己一样。原来左宗棠从来都是自认为自己只会做事,不会做官。听到志趣相投的话自然十分高兴,并且打心里信任了胡雪岩。从此,胡雪岩就一直协助左宗棠办事,当然在官场上也就有了左宗棠这个大靠山支持着他。

其实世人大都有攀龙附凤之心,声名显赫的朋友很多人都想有,但是如果只是“攀”和“附”,我想就算他认识了那些个“龙”和“凤”,也不会得到他们的真心诚意的对待、帮助,甚至感激的。这就需要我们学习胡雪岩的做法,看准人之后,就尽力帮助别人,和其结交。

但是很多人并没有那种慧眼,不知道身边的人谁以后会发达;或者自惭形秽,不敢去结交那些已经成龙成凤的大人物;又或者自命清高,不屑于去攀高枝。但是聪明的人也不会非要去结交大人物,他们可以利用大人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也会让那些大人物感觉自己获得了很大的回报,毕竟利用别人不是没有利息的。我们看下面一个故事。

有位土耳其人,他的名字叫布杜拉。他生活非常穷困潦倒,但是又很想发财,于是就使用了攀“龙”附“凤”这一招,抓住那些富人和名人的心理特点,赚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他的方法不仅得到了很多名人朋友,而且还为他自己求来了百万家财。那么他靠什么方法达到这些目的的呢?他的法宝说起来非常简单并且有趣,他在他的签名簿里贴上许多世界名人的照片,然后再模仿那些名人的笔迹,在照片底下签上名人的名字。之后布杜拉便带着这几本签名簿开始环游世界,登门造访那些商业巨子和有名的百万富翁。

当他见到那些对象时,便说“我是从土耳其千里迢迢来拜访您的,我很敬仰和羡慕您,请您贴一张您的照片在这本‘世界名人录’上吧,然后再签上您的大名,我们出版公司会在照片下面加上简介。您就是世界名人中的一员了。等它出版后,我还会寄给您一册。”由于那些人有的是钱,心里又喜欢摆阔。他们想,能跟世界那么多名人排名在一起,是多么的荣耀呀。这样,他们毫不吝惜付给布杜拉很多报酬。

然而布杜拉所谓的这本书,出版成本加上其他费用才不过一两美元。但是那些为了贴上照片和名人站在一起的富人们所给的钱往往超过上千美金。这就使得布杜拉一下子赚了很多钱。在六年的时间,布杜拉走过了几十个国家,他收集了两万多人的照片和签名;而他获得报酬超过五百万美元,成了一个真正的大富翁。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善于攀“龙”附“凤”的人,走对门路,就能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在这个故事里面,富人们都想沾着名人的光,以便抬高自己的身价,成为世界名人。而那个土耳其人就顺着他们的心理,赚到了属于自己的财富。

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生命中总会有“贵人”相助:遇事徘徊时出现过,事业低谷时出现过,特别是在低迷而黑暗的日子里也因为贵人而峰回路转。

懂得攀附贵人的手法,就得取得良好的人缘关系,容易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他人更容易接纳自己。将自己的优点展现给对方或周围的人,从而让他人发现自己的优点并有可能得到赏识,这样,当你遇有困难之时就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帮你一把。

跟胡雪岩学一招胡雪岩说,任何商人必须从小做起,然后慢慢发展壮大,最后变成一个“大雪球”。因此,精明的商人应当是善于攀“龙”

附“凤”的人,这种人,往往会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手相救而不求回报,长此以往就能积攒很多人脉的“力量”。

不忘“烧冷灶”

交结官场,不仅“趋热门”也“烧冷灶”。

——胡雪岩中国是一个注重人情的社会,但这个注重人情的社会里的人又有一种劣根性,这种人情只存在于比自己地位高的、身份高的人身上,而比自己地位低的、身份低的人那里,人们是不屑于与他们讲人情关系的。

本来人往高处走是无可厚非的事,可是当那些地位高、身份高的人从他们的地位上跌落下来的时候,他以前的那些跟他称兄道弟的人就会躲他们远远的,就好像他的事会牵连到他们一样;有的不仅是躲得远远的,甚至还会冷嘲热讽,好像通过冷嘲热讽就能把他们以前对他的阿谀奉承补偿回来一样。

这种事情在官场更常见。当某人身居高位握有权力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来巴结他、讨好他,而一旦他因为什么错误从他的地位上跌落下来或者因为年老从他的位置退居二线的时候,那些以前想方设法去巴结、讨好他的人现在早就避之唯恐不及了。这就人际交往而言就属于“热门”与“冷灶”的两种情形。

一般来说,与官府的人交朋友,通常人们都会盯着当朝权贵、实权大官身上,却极少有人注意那些身处厄运、人微权轻或大势已去之人。

但胡雪岩则与众不同,他在与官场中人交朋友时,是一个既“趋热门”

又会“烧冷灶”的人。

那么何谓“烧冷灶”呢?它就表现在结交帮助一些暂时穷困潦倒但未来可能飞黄腾达的人物。如果你能在此时“雪中送炭”,你的善举会使得受助人感恩戴德,待受助人成就大业之时,施恩人就会得到高于付出数倍的回报。

胡雪岩自幼家境贫穷,从小就被迫外出谋生。在商贾云集的杭州阜康钱庄当学徒。

一次,胡雪岩在一个酒馆,看见掌柜正在驱赶一个落魄书生,便上前探问原因,才知道落魄书生叫王有龄,其父亲是个候补道,临死前为儿子捐了一个“盐大使”的官衔。清代,捐官只是捐一个虚衔,凭一张吏部发给的“执照”取得某一类官员的资格。如果想补缺,必须进京打点吏部,称为“投供”,然后才能抽签分发到某一省去候补。王有龄无钱进京投供,所以没有机会补缺。

于是,胡雪岩当即掏出一张五百两的银票放在了王有龄的手中,让他进京投供。

从胡雪岩当时的情况来看,他这个冷灶烧得还是很有风险的,因为他自己没有钱,是挪用了东家的钱来帮助王有龄的。因此当时王有龄担心自己若用了这笔钱,可能会连累胡雪岩。胡雪岩的回答也是让人感动的:“你不用担心,我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你放心去吧,得意之后别忘记我就行了。”从胡雪岩的话里的意思就看得出这个忙他是非帮不可了。也正因为这一次有远见的“烧冷灶”,为胡雪岩以后的发迹埋下了种子,也奠定了他一生事业的基础。

其实,“烧冷灶”还有一种形式,就是结交倒台政客、潦倒文人。

现实中可能很多人会乐意帮助未发达的人,却很少有人看重已失势的人。在这一点上胡雪岩有自己的做法。有这样一件事:当时官场一个叫宝森的,因为政绩平平,被当时的四川巡抚丁宝桢以“才堪大用”的奏折形式,借朝廷之手体面地把他请出了四川。下台之后,宝森闲居在京,每日呼朋唤友、饮酒品茶、泡赌场,表面上极尽悠闲,事实上心里却甚觉落寞。胡雪岩认准这是个可结交之人,就亲自登门拜访,劝说他到上海一游,费用全部由胡雪岩出。这个提议正中了宝森下怀,他正因为自己的旗人身份限制,深感在京玩得不过瘾,就随胡雪岩去游上海,逛杭州,猜拳狎妓,游山玩水,极尽享乐。这件事之后,两个人的交情猛升,宝森遂把胡雪岩视为密友,此后每有大事,定是自告奋勇,帮胡雪岩在京城里打点通融。

说到胡雪岩“烧冷灶”,还有一件培植生意资源而拓开大局面的例子。

胡雪岩的阜康钱庄刚开业,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浙江藩司麟桂托人来说,想找阜康钱庄暂借二万两银子,胡雪岩对麟桂也只是听说过而已,平时没有交往,更何况胡雪岩听官府里的知情人士说,麟桂马上就要调离浙江,到江宁(南京)上任,这次借钱很可能是用于填补他在任时财政上的亏空。而此时的阜康钱庄刚刚开业,包括同业庆贺送来的“堆花”也不过只有四万两现银。

这一下可让胡雪岩左右为难,如果借了,人家一走,岂不是拿钱打水漂,连个声音也听不到。即使人家不赖账,像胡雪岩这样的人,总不可能天天跑到人家官府去逼债吧。二万两银子,对阜康钱庄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损失。

俗话说:“人在人情在,人一走茶就凉。”一般钱庄的普通老板碰到这种事大都会打个马虎眼,阳奉阴违一番,几句空话应付过去。不是“小号本小利薄,无力担此大任”,就是“创业未久,根基浮动,委实调度不开”。或者就算肯出钱救急,也是利上加利,乘机狠宰一把,活生生把那麟桂剥掉几层皮。

但胡雪岩的想法却是:假如在人家困难的时候帮着解了围,人家自然不会忘记,到时利用手中的权势,稍微行个方便,何愁几万两银子拿不回来?据知情人讲,麟桂这个人也不是那种欠债不还、死皮赖账的人,现在他要调任,不想把财政“亏空”的把柄授之于人,影响了自己仕途的发展,所以急需一笔钱来解决难题。想明白后,胡雪岩马上决定“雪中送炭”。他非常爽快地对来人说:“好的。”答应得太爽快,反倒使来人将信将疑,愣了一会儿,才问出一句话:“那么,利息呢?”

胡雪岩想了一下,伸出一个手指头。

“一分?”

“怎么敢要一分?重利盘剥是犯王法的。”胡雪岩笑道,“多要了,于心不安;少要了,怕麟大人以为我别有所求;不要,又不合钱庄的规矩,所以只要一厘。”

“一厘不是要你贴利息了吗?”

“那也不尽然。兵荒马乱的时候,尽有富家大户愿意把银子存在钱庄里,不要利息,只要保本的。”

“那是另一回事。”来人很激动地对胡雪岩说,“胡老板,像你这样够朋友的,说实话,我是第一次遇见。彼此以心换心,我也不客气。麟藩台的印把子此刻还在手里,可以放两个起身炮。有什么可以帮你忙的,惠而不费,你不必客气,尽管直说。”

听到这样的话,胡雪岩再不说就显得太见外了。于是,他沉吟了一会儿答道:“眼前倒还想不出,不过将来麟大人到了新任,江宁那方面跟浙江有公款往来,请麟大人格外照顾,指定由阜康钱庄汇兑,让我的生意可以做开来,那就感激不尽了。”

“这是小事,我都可以拍胸脯答应你。”

等来人一走,胡雪岩马上把刘庆生找来,让他凑二万两银子给麟桂送过去。

刘庆生为难地说:“银子是有,不过期限太长,恐怕不行。咱们现在手头现银不多,除非动用同业的‘堆花’,不过最多只能用一个月。”

“有一个月的期限,还怕什么?萝卜吃一截剥一截,‘上忙’还未了,湖州的钱粮地丁正在征,十天半个月就有现款到。”胡雪岩继续说道,“我们做生意一定要做得活络,移东补西不穿帮,就是本事。你要晓得,所谓‘调度’,调就是调动,度就是预算,预算什么时候有款子进来,预先拿它调动一下,这样做生意,就比人家走在前头了。”

“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做得漂亮些,早早把银子送了去。借据呢?”

“随他怎么写法,哪怕就是麟藩台写个收条也可以。”

这样的做法,完全不合钱庄规矩,风险很大。不过,刘庆生知道胡雪岩与众不同,所以也不多说,按照胡雪岩的吩咐去办理。

胡雪岩这一宝算是压对了,立马收到了成效。麟桂没想到胡雪岩办事如此痛快,而他们两人过去从未打过交道,胡雪岩竟然如此放心地把钱借给了他,不禁使麟桂从心里佩服胡雪岩的爽快。于是,他报之以“李”,在临走前,特意送了胡雪岩三样“大礼”。

一是钱业公所承销户部官票一事,已禀复藩台衙门,其中对阜康钱庄踊跃认销,特加表扬。麟藩台因为公事圆满,特别高兴,又因为与阜康钱庄的关系不一般,决定报请户部明令褒扬“阜康”,不但在浙江提高了“阜康”的名声,将来京里户部和浙江省之间的公款往来,也都委托“阜康”办理汇兑。

二是浙江省额外增收,支援江苏省勘剿太平天国的“协饷”,也统统委由“阜康”办理汇兑。

三是因麟桂即将调任江苏,主要负责江南、江北大营的军饷筹集,阜康钱庄可以在上海开个分店,以后各省的饷银都经过阜康钱庄汇兑到江苏。

这就是胡雪岩的智慧,他这一“烧冷灶”,不但使得阜康钱庄再不愁没有生意做,而且还把生意做到了京城和江苏去。正所谓人生投资最忌近利,就像人情的买卖,就是一种变相的贿赂,这“烧冷灶”的利益回报,真是立竿见影。

与其说胡雪岩是个经商的高手,不如说他是个“烧冷灶”的高手。

就事论事,麟藩台在任时显然是个热灶,一般人包括胡雪岩把脸凑上去说不定只能贴个冷屁股。在其人走茶要凉之际,多数人只看到放银给他的风险,而胡雪岩在风险之外看到的是送上门来的摇钱树。

不过,“烧冷灶”也不是逢灶必烧,而是要有长远目光,有选择地“烧”。正所谓是岁寒知松柏,患难见真情,你帮人渡过难关,对方肯定会报答恩人。有句话说:“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到回报之日到来,这种人脉就显得更加有力而宝贵。

跟胡雪岩学一招结交帮助一些暂时穷困潦倒但未来可能飞黄腾达的人物。如果你能在此时“雪中送炭”,你的善举会使得受助人感恩戴德,待受助人成就大业之时,施恩人就会得到高于付出数倍的回报。

借他人的力,做自己的事要跟比你强的人在一起,才能有所收获,学到东西。

——胡雪岩商务运作过程中,最基础的工作,应该是资金的筹措。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做生意一定先要有本钱,生意越大,所需的本钱也就越大,这是谁都知道的道理。就商务运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当然最好是有多大本钱做多大的生意,或者想做多大的生意就先去尽量筹集多大的本钱。在一般人想来,手上分文没有,却一上手就要做大生意,而且居然做成了,这一定是一个神话。

胡雪岩就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神话。

胡雪岩要开自己的钱庄,对外号称拥有本钱二十万两,其实,此时的胡雪岩真正是身无分文。不要紧,胡雪岩心里有底,这个底就是他有一个做官有势、肯帮自己的至交王有龄。王有龄已到浙江任海运局坐办,但除了让胡雪岩有了一点官场势力之外,银钱方面事实上也还没法帮他多少,而胡雪岩的钱庄要开办得有点样子,至少需要五万两银子。

但胡雪岩仍然要把自己的钱庄开起来。在他看来,眼前只要弄几千两银子,先把场面撑起来,钱庄的本钱,不成问题。

胡雪岩有如此把握,是因为此时他心中已有了自己的成算,这“成算”也就是所谓“借鸡生蛋”。

“借鸡生蛋”,说穿了,也就是拿了别人的银子做自己的生意。此时的胡雪岩想到了两条“借鸡”的渠道。一条渠道是信和钱庄垫支给浙江海运局支付漕米的二十万两银子。王有龄一上任,就遇到了解运漕米的麻烦,要顺利办成这一桩公事,需要二十万两银子。胡雪岩与王有龄商议,建议让信和钱庄先垫支这二十万两,由自己去和信和钱庄相商。这在信和钱庄自然也是求之不得。一来王有龄回到杭州,信和钱庄的张胖子正巴结着胡雪岩,二来信和钱庄也希望与海运局接上关系,一方面海运局是大主顾,为海运局代理公款往来必有大赚。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海运局是官方机构,能够代理海运局公款汇划,在上海的同行中必然会被刮目相看。声誉信用就是票号钱庄的资本,能不能赚钱倒在其次了。有这两条,这笔借款自然一谈就成。本来海运局借支这二十万两只是短期应急,但胡雪岩要办成长期的,他预备移花接木,借信和钱庄的本钱,开自己的钱庄。

胡雪岩“借鸡生蛋”的第二条渠道,则是一个更加长远的渠道,那就是借助王有龄在官场的势力,代理公库。胡雪岩料定王有龄不会长期待在浙江海运局坐办的位置上,一定会外放州县。到时候他可以代理王有龄所任州县的公库。按惯例州库、县库公款往来不付利息,等于白借公家的银子开自己的钱庄。他把自己的钱庄先开起来,现在虽然大体只是一个空架子,但一旦王有龄外放州县,州县公库一定由自己的钱庄来代理,那时解省公款源源而来,空的也就变成了实的。

就这样,胡雪岩先借王有龄的关系,从海运局公款中挪借了五千两银子,在与王有龄商量开钱庄事宜的第二天,就着手延揽人才,租买铺面,把自己的钱庄轰轰烈烈地开起来了。

胡雪岩这一招“借鸡生蛋”,真如变戏法一般。不过,生意场上的戏法如何去“变”以及“变”得好坏与否,又的确显示着经营者的眼光、胆略和技巧的高低。

资金筹措方面借王有龄官场势力一蹴而就,在钱庄的经营方面,胡雪岩也打算背靠王有龄这棵大树大干一番。

胡雪岩决定学竞争对手的长处为己所用。存款方面没有山西票号那样的有利条件,但在放款生息方面却大有文章可做。

当候补知县、“本班”的实缺一天也没做过的王有龄一跃而为湖州知府时,阜康钱庄自然就由空转实了。这时,胡雪岩开始实施他的大胆放款计划了:

第一是放给做官的。由于路途艰难等原因,这几年官员调补升迁,多不按常规,所谓“送部引见”的制度,虽未废除,却多变通办理,尤其是军功上保升的官员,有不少是在地方上当了巡抚、道台这样主持一省钱谷、司法的大员;而未曾进过京的,或者在当地升迁从一地到另一地的,一般少不了需要一笔盘缠和安家费。这些钱一不愁赖账,二不愁利息不高。

第二是放款给那些逃难到上海来的内地乡绅人家。这些人多是祖上留下大把家私,有不少现款、细软带在身上。但不少人日久天长,坐吃山空,这些人借款可用他们的地契来抵押。

后来,胡雪岩要做生丝生意,谈妥自己出一千两银子做本钱,让其来往于杭州与上海间所雇佣的船家老张立马在湖州开一家丝行坐地收丝。但此时却遇到了一桩麻烦:开丝行要领“牙帖”,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营业执照。

按惯例,丝行牙帖要由京里发下来,来去最快也得三个月,新丝都在四五月间上市,这个时候,乡下正是青黄不接的当口,蚕农都等钱用,同时新丝存放时间长了会发黄,价钱上会打折扣,因此都急着脱手。此时已经是四月末了,如果等着牙帖,会耽误收丝。而且,丝行生意多是一年做一季,错过一季也就只好等到来年。当老张把这一情况告诉胡雪岩时,胡雪岩当时就有些发急,他要求老张回到湖州想办法,哪怕花上三五百两银子的租金租一张牙帖也在所不惜,一定先把门面摆开来,他月半左右就要到湖州收丝。

胡雪岩如此着急,自然有他个性上的原因,他办事总是只要想好了就马上着手去办,绝不拖拉。但此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已经有了自己一套周密的盘算:他要用在湖州收到的现银,就地买丝。王有龄此时已经得到了外放湖州任湖州知府的肥缺,马上就要走马上任。而此时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也已经立起来了,王有龄既到湖州,也必然要让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代理湖州府库的“收支”,这正是胡雪岩开办钱庄之初就设想好了的。王有龄一到湖州,第一件事当然就是征收钱粮,将有大笔需要解往省城杭州的现款入到胡雪岩的阜康钱庄。他要来一次移花接木、移东补西的生意运作,即用湖州收到的现银,就地买丝,运到杭州再脱手变现,解交“藩库”。反正只要到时有银子解交“藩库”就行,对公家不损一毫一两,对自己却是可以无本求利的买卖,何乐不为!

胡雪岩成功了,由一个两手空空、上顿还愁下顿吃的下等人,一跃成为千金散去还复来的大老板。实际上,我们的目光不应仅停留在那个肯以自己的仕途为代价,死帮胡雪岩的王有龄身上,在这里胡雪岩如何借用王有龄之力才是他的高明之处。

跟胡雪岩学一招有时候,我们做事单靠自己的能力无法完成,这时就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很多人以为人生的第一桶金很难挣得到,因为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或很好的运气。其实不然,快速获得第一桶金的最佳办法就是借他人的力,做自己的事。

生意之道贵在借势有句成语,叫做“与其待时,不如乘势”,许多人看起来难办的大事,居然顺利地办成了,就因为懂得乘势的缘故。

——胡雪岩由胡雪岩的一生创业来看,从开办钱庄、扩展丝行到开辟典当业、创办胡庆余堂等,以及在整个商场的游刃有余地运作,使其由白手起家,积累成万贯家资,红极一时、富甲一方,无一不得于“靠山”的强力支撑。正是凭借王有龄、何桂清以及最有力的靠山左宗棠,从而爬上了“红顶商人”的宝座。

然而,随着王有龄、何桂清的身亡消逝,老迈年高的左宗棠在官场已露疲态、力量有限,他的事业不断碰到周折,资金周转不灵,钱庄遭到挤兑,危困的局面越演越烈,以至于到了无力收拾残局的地步。此时,只有官方才能够救他。可是一来胡雪岩树大招风早就遭忌,二来朝廷中李鸿章等北洋大员倾力推波助澜,层层设置关卡。几个原因加在一起,使胡雪岩回天乏力,逐渐坠入万劫不复之地,一步一步走向倾覆灭亡。正可谓有靠山则成,无靠山则衰。

“中国人做生意要靠山”,这句话透着胡雪岩对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生意场上成败关键的深刻理解。俗语有“大树底下好乘凉”,俗语还有“朝中有人好做官”。这些说法的确透着一种庸俗,但它们概括得又的确是封建时代的现实。确实,在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的社会中,无论做官还是做生意,都离不开靠山的支撑。“朝中人”是下面做官者的靠山,官场势力则是那个时代驰骋商界者的靠山。对于那个时代的生意人来说,有了靠山,也就有了保护伞,买卖也就可以做得关节通畅、得心应手。

胡雪岩借商场势力的典型一例是在上海,他垄断上海滩的生意,与洋人抗衡,从而以垄断的绝对优势取得在商业上的主动地位。

起初,胡雪岩尚未投入做茧丝生意,就有了与洋人抗衡的准备。

按他的话说就是,做生意就怕心不齐。跟洋鬼子做生意,也要像收茧一样,就是这个价钱,愿意就愿意,不愿意就拉倒,这么一来,洋鬼子非服帖不可。而且办法也有了,就是想办法把洋庄都抓在手里,联络同行,让他们跟着自己走。

至于想脱货求现的,有两个办法。第一,你要卖给洋鬼子,不如卖给我。第二,你如果不肯卖给我,也不要卖给洋鬼子。要用多少款子,拿货色来抵押,包你将来能赚得比现在多。

凡事就是开头难,有人领头,大家就跟着来了。

具体的做法因时而转变。

第一批丝运往上海时,适逢小刀会起事,胡雪岩通过官场渠道了解到,两江督抚上书朝廷,因洋人帮助小刀会,建议对洋人实行贸易封锁,教训洋人。只要官府出面封锁,上海的丝就可能抢手,所以这时候只需按兵不动,待时机成熟再行脱手,自然可以卖上好价钱。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能控制上海丝生意的绝对多数。和庞二的联手促成了在丝生意上获得优势。

庞二是南浔丝行世家,控制着上海丝生意的一半。胡雪岩派玩技甚精的刘不才专和庞二联络感情。起初,庞二有些犹豫,因为他觉得胡雪岩中途暴发,根底未必雄厚。随后,胡雪岩在几件事的处理上都显示出了能急朋友所急的义气,而且在利益问题上态度很坚决,显然不是为了几个小钱而奔波。在丝生意上联手,主要是为了团结自己人,一致对外。有生意大家做,有利益大家分,不能自己互相拆台,好处给了洋人。

庞二也是很有担待的人,认准了你是朋友就完全信任你,所以他委托胡雪岩全权处理他自己囤在上海的丝。

胡雪岩赢得了丝业里百分之七十强的生意,又得庞二的倾力相助,做成了商业上的绝对优势,加上官场消息灵通,第一场丝茧战胜利了。

接下来,胡雪岩手上掌握的资金已从几十万到了几百万,开始为左宗棠采办军粮、军火。西方先进的丝织机已经开始进入中国,洋人也开始在上海等地开设丝织厂。

胡雪岩为了中小蚕农的利益,利用手中资金优势,大量收购茧丝屯积。洋人搬动总税务司赫德前来游说,希望胡雪岩与他们合作,利益均分。

胡雪岩审时度势,认为禁止丝茧运到上海,这件事不会太长久的,搞下去会两败俱伤,洋人自然受窘,上海的市面也要萧条。所以,自己这方面应该从中转圜,把彼此的不睦的原因拿掉,叫官场相信洋人,洋人相信官场,这样子才能把上海弄热闹起来。

但是得有条件,首先在价格上需要与中国这面的丝业同行商量,经允许方得出售;其次,洋人必须答应暂不在华开设机器厂。

和中国丝业同行商量,其实就是胡雪岩和他自己商量。因为胡雪岩做势既成,在商场上就有了绝对发言权。有了发言权,就不难实现他因势取利的目的。

可以说,在第二阶段,胡雪岩所希望的商场势力已经完全形成。这种局面的形成,和他在官场的势力配合甚紧,因为加征蚕捐,禁止洋商自由收购等,都需要官面上配合。尤其是左宗棠外放两江总督,胡雪岩更觉如鱼得水。江湖势力方面,像郁四等人,本身的势力都集中在丝蚕生产区,银钱的调度,收购垄断的形成,诸事顺遂。因为他们不只行商,而且有庞大的帮会组织做后盾,虽无欺诈行为,但威慑力量隐然存在,不能不服。

跟胡雪岩学一招俗话说得好:大树底下好乘凉。胡雪岩在经商的初期,喜欢和那些富贾巨商聚集在一起,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一个:借助他们的“势”,从而可以得到狐假虎威的效果。当自己力量不足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别人的实力来壮大自己。借势生存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发展自己的一种策略,另外,借势生存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合作,是寻求利益共赢。

用好“人才”这股优势力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能用人,用人首先要识人,眼光、手腕,两俱到家,才智之士,乐于为己所用,此人的成就便不得了了。

——胡雪岩识人,就是要了解一个人,洞悉一个人,摸透其脾性,掌握其德行,知道其才识。这既是良好交往之所需,也是用人之所需。在胡雪岩看来,人才是一股不可多得的优势力,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能够用好一个人。所以,识人是胡雪岩用人的前提。

胡雪岩的胡庆余堂店铺里新来了一个小伙计叫李祥生。当时李祥生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看起来并无过人之处。他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店铺里的其他伙计经常指使他去做很多事情,他从无怨言。

李祥生家境贫穷,他将每个月得到的工钱都分文不少地交给年老的母亲,他从不跟其他员工去酒馆和茶馆。更多的时候,他会待在店铺里研究药材的来源和类别。

胡雪岩来店铺的次数不多,他将大部分的事情都交给店铺的掌柜打理,他只是偶尔来一次,做做视察。在胡庆余堂里,各种药物原料鉴别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种工作一般都会由店铺的掌柜亲自挑选人才;而李祥生在胡庆余堂里已经做了将近两年,但是掌柜却很少注意到他。

一次,胡雪岩来店里查看。最近,胡雪岩想研制一种新的药材,掌柜的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并将药物的原材料和药性成分都写好,汇报给胡雪岩。胡雪岩听完掌柜的汇报,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掌柜见状,便问:“大人有何指教?”

胡雪岩捋捋胡子,他隐约感到药物的搭配欠妥当,但是他并不确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正在这时,李祥生端着茶壶过来续水,他偶然看到了放在桌子上的药单。由于将太多的注意力放到药单上,他不知不觉将水倒溢出来了。

掌柜立即大声呵斥他,李祥生吓得不知所措。但是胡雪岩却注意到了李祥生的表现,他摆摆手让掌柜不要责怪,和颜悦色地问李祥生:

“这副药单你觉得怎么样?”

李祥生先看了看胡雪岩,又看了看掌柜,不知道该不该回答。

掌柜说:“大人让你说你就说。”

李祥生说:“回大人,药单里有两味药不能放在一起,因为此两类药的药性会发生相克。”

胡雪岩思考了一会儿,便询问是哪两种药。李祥生不卑不亢,一一道来。

胡雪岩点点头,便询问起李祥生的情况。然后,他就让李祥生下去了。

李祥生走后,他对掌柜说:“店铺里有这么个人才你都没注意到啊?”

掌柜不解,因为李祥生看起来是再普通不过的人物。胡雪岩说:

“他一眼就能看出药性会相克,说明他对药材的性质了解得十分清楚。

他只做了两年就有这样的水平,可见他的智力过人。所以,这样的人应当重用啊!”

掌柜恍然大悟。不懂生意经,买卖做不通。于是他将李祥生提升为店铺的大伙计,果然,李祥生在药材方面的天赋逐渐显露出来。他甚至只是闻一下药材就能够猜出药材的药性和药理作用。李祥生后来为胡庆余堂的招牌药八宝红灵丹等的研制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胡雪岩因为事务繁多,他想为自己找一个得力的助手帮他打理生意上的一些事情。他先让阜康钱庄的庄主推荐几个人,然后由他亲自筛选。

庄主根据钱庄里各位伙计的表现,经过筛选,留下了两个人。这两个人为钱庄作的贡献不小,一位姓王,一位姓陈。尽管业务成绩非常出色,但是这两人的性格差距很大。姓王的伙计喜欢出风头,凡事不愿意落在后面,有种锋芒毕露的感觉;而姓陈的伙计一直比较沉默,比较忠厚老实,看起来并没有过人之处。

当时,很多伙计都认为王姓伙计将会成为胡雪岩的得力助手,因为在其他人看来,此人无疑是员工中最为出色的一个;而陈姓伙计并没有过多地将此事放在心上,依旧忙自己的工作。

胡雪岩来了,两位伙计过来见他。两人刚到,王姓员工就急着将自己介绍给胡雪岩,而陈姓员工等王姓员工介绍完之后,仍旧默不作声。

胡雪岩问:“你也介绍一下自己吧。”这时陈姓员工才将自己的名字、家世等报了出来。

胡雪岩问他们:“你们当中只有一个人能成为我的助手,你们觉得会是谁?”

王姓员工再一次抢先,他说:“大人,小人觉得一定能够成为您的得力助手,小人愿意为大人鞍前马后,誓死效忠。”

而陈姓员工说:“不管大人选谁,自然有大人的想法。若是小人能选上,自然能够为大人竭尽心力;若是选不上,小人自当做好本分工作。”

胡雪岩微笑着点点头。

随后,胡雪岩又问:“你们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王姓员工说:“小人若是能有大人的万分之一也就知足了,大人是小人的楷模。”

陈姓员工说:“衣食无忧,平淡生活。”

胡雪岩让两位伙计下去了。然后,他对庄主说:“让那位姓陈的伙计收拾行李,明天跟我去上海。”

庄主不解,问为何选陈姓员工。

胡雪岩说:“性格淡定,不动声色,宠辱不惊,能够担当大任。他会是个得力助手。”

庄主又问:“那王姓伙计呢?”

胡雪岩说:“锋芒毕露,沉不住气,爱出风头,早晚得罪人。”

庄主恍然大悟,暗叹胡雪岩识人高明。

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人的表面和内心未必是表里如一的。因为人心的不同,所以不能够一概而论,因为受到资历、资望、资格、现实等因素的限制,人才是很容易被埋没的。具体地讲,决定个人的因素很多,作为领导者,要知道下层的个性,要客观了解员工的情况,从细节之处出发,这样才能发现员工的闪光之处,开发员工潜在的能力,对员工情况做出合乎情理的评价,万不可先入为主,臆断评定。

跟胡雪岩学一招胡雪岩说:“不了解一个人,就不能够用好一个人。”了解一个人,洞悉一个人,摸透其脾性,掌握其德行,知道其才识,这正是胡雪岩很好地借助了人才的力量的前提。我们在用人的时候,只有全方位了解了这个人,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人才的最大的优势。

不惜重金招揽人才交往、接触和托付的人,如果选择不当,那么即使拥有万金,也不能称之为有钱。

——胡雪岩所谓“千里马”,就是高贵难得的人才。对这样特殊的人才就应特殊地对待。胡雪岩招揽人才从来是不惜出以重金,在他看来,以财揽才就如将钱买货,货好价必高,值得重金揽得的人也必是忠心而得力的人。他说,用人和买物一样,“一分钱,一分货”,话是糙点但理却不糙。

胡雪岩收服人心的方法,除了以诚相待、信则不疑、用之不拘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以重金揽才。他筹办阜康钱庄之初,急需一个得力的“档手”。经过考察,他决定让原大源钱庄的一个伙计刘庆生来担当此任。钱庄还没有开业,周转资金都没到位,胡雪岩就决定给刘庆生一年二百两银子的薪水,这还不包括年终的“花红”。而且,一经决定,他就预付刘庆生一年的薪水。当时住在杭州,保持每顿荤、素都有,冬夏绸、布皆备的生活水准,一个八口之家一个月吃、穿、住的全部花销也不过十两银子出头。不用说,一年二百两银子,实在是高薪延聘,连刘庆生都感到这实在是太慷慨了。

胡雪岩的这一慷慨,也着实厉害得很。

首先,它一下子打动了刘庆生的心。当他气派地将二百两银子的预付薪水拿出来的时候,刘庆生一下子便激动不已,他对胡雪岩说:“胡先生,你这样子待人,说实话,我听都没听说过。铜钱银子用得完,大家是一颗心。胡先生你吩咐好了,怎么说怎么好!”这意味着胡雪岩的慷慨一开始就让刘庆生心悦诚服了。

其次,胡雪岩的慷慨也一下子安定了刘庆生的心。正如胡雪岩为刘庆生打算的,有了这一年二百两银子,可以将留在家乡的高堂妻儿接来杭州,上可孝敬于父母,下可尽责于妻儿,这样也就再无后顾之忧,自然也就能倾尽全力照顾钱庄生意了。而且,手里有了钱,“心思可以定了,脑筋也就活了,想个把主意,自然就高明了”。

不用说,就是此一慷慨,胡雪岩便得到了个确实有能力也确实忠心耿耿的帮手,阜康钱庄的具体营运,他几乎可以完全放手了。

另外,胡雪岩招揽得力助手周一鸣也是采用不惜重金而如愿的。

当时周一鸣在另外一个钱庄里任职,胡雪岩去过几次,发现周一鸣做事认真并且颇有章法。于是他很想把周一鸣收为己用。但是考虑到周一鸣当时在那个钱庄待遇也相当不错,所以要想收下周一鸣,非得比那个钱庄开的待遇要高。

胡雪岩找到周一鸣,当时周一鸣在扬州,刚开始他并没有说想让他跟自己去杭州的钱庄任职。胡雪岩先跟他闲谈了一会儿,然后问他的职业生涯规划。周一鸣说:“我希望自己以后每年可以挣到两百两银子,然后过两三年将自己的妻子和父母接到扬州城里一起住。”

这时胡雪岩的心里有底了,他便开口说想让周一鸣跟自己去杭州钱庄任职。胡雪岩开的条件是,每月给他五十两银子,每年六百两银子,年终视经营情况酌情给予分红,并且胡雪岩先支付周一鸣一年的工钱,让周一鸣将妻子和父母都接到杭州城里住。

周一鸣深深为胡雪岩的条件吸引住了,他彻底被胡雪岩收服了。当然,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因为他知道,跟着胡雪岩做事,不但爽快干脆,而且凡事都是占上风。所以,他理所应当地答应了胡雪岩的邀请。后来,在阜康钱庄的打理上,周一鸣做得相当出色。周一鸣一直为胡雪岩效劳了几十年。

只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这样的事是很难办的。在企业的用人管理中,尽管物质利益并非是激励人的唯一手段,但却是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毕竟,吃穿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再创造劳动力的根本物质保障,更好的、更高品质的生活是每个人都向往的,而这些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基础。

有一国君愿意出千两黄金去购买千里马,时间过去了三年,始终没有买到,又过去了三个月,好不容易发现了一匹千里马,当国君派手下人带着大量黄金去购买千里马的时候,马已经死了。可被派出去买马的人却用五百两黄金买来一匹死了的千里马。国君生气地说:“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花这么多钱弄一匹死马来呢?”手下人说:“你舍得花五百两黄金买死马,更何况活马呢?我们这一举动必然会引来天下人为你提供活马。”果然,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来了三匹千里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重金”之下必有“千里马”。

金多未必表示企业对人才的重视,但是金少肯定表示企业对人才的不重视。人才是现代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不惜重金是管理者获得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

很多时候,企业能否吸引人才,让向往者趋之若鹜,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企业能否为人才提供优厚的待遇。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事例:瑞士有一位研究生研制成功一支电子笔和一套辅助设备,其性能可以用来修正遥感卫星拍摄的红外照片,这项重大发明引起全世界的注目。美国一家大企业闻讯后马上派人找到那个研究生,以优惠的待遇为条件,动员他到美国去工作。瑞士一些公司也千方百计地要留住他,于是希望得到人才的各方展开了争夺战。你给他加薪,我也再加薪,弄得不可开交。最后,精明大胆的美国人说,现在我们不加了,等你们加定了,我们乘以五。就这样,这位研究生连人带笔一起被请到了美国。

胡雪岩却从不以自己生意的赚赔来决定给自己手下人报酬的多寡,无论赚赔,都不少一分。比如他的第一笔丝生意做成之后,算下账来,该打点的打点出去,该分出的“花红”分出去之后,不仅自己为筹办钱庄所借款项无法还清,甚至还留下了新债务,就他自己来说,等于是白忙活了一场。但该给自己的帮手或合作伙伴古应春、郁四、尤五等的“花红”,仍是爽快付出,没有半点犹豫。

胡雪岩在生意场上有极响的够交情的名声,无论黑道、红道,都把他看做是做事漂亮的场面人物,愿意帮他做事或与他合作,这与他的不惜重金礼聘、以财揽才是分不开的。而且,更可贵的,胡雪岩在对人的问题上从来不吝惜钱财,也显示出他对人的一种真正的尊重。

跟胡雪岩学一招在胡雪岩看来,千金难买好帮手。尤其在他经商的后期,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富甲一方的人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拥有很多得力帮手。在寻找这些帮手的过程中,他毫不吝啬金钱,因为他懂得这些人将来会为他创造更大更多的财富。

大材大用,小材小用我的奇技也很多,大小由之,大材大用,小材小用,只看对方自己怎么样。用人之道,不拘一格,能因时因地制宜,就是用人的诀窍。

——胡雪岩胡雪岩对自己的用人之道总结说:“我的奇计很多,大小由之,大材大用,小材小用,只看对方怎么样。”他把自己的这一用人原则称为“奇计”,其实就是“量才使用”。胡雪岩所谓“大材大用,小材小用”,就是根据人才能力大小和专长,给他们找到合适的位置,以尽可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时也不会对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刘庆生本是一个钱庄的小伙计,但人很精明,“外场”能力强,胡雪岩就用他当阜康钱庄的“档手”;古应春懂洋文,了解洋行,善于和洋商打交道,胡雪岩便在与洋人有关的生意中完全倚重他;尤五掌握着漕帮势力,熟悉帮会情况,胡雪岩就让他主持杭州经松江到上海一路的丝、粮水运;“小和尚”陈世龙是一个类似街头小混混的青年,还好赌,但人很机灵,也能自制,胡雪岩就教他在江湖上奔走往来;杭州城一个姓周的老更夫,在杭州遭受兵火战乱的期间仍坚持职守,使杭州城梆声不断,胡雪岩就聘请他来看守自己的仓库……

王余庆刚到胡庆余堂的时候只是个被安排打杂的伙计,他的工作无非就是打扫卫生、为客人端茶倒水什么的。但是这个小伙子的父辈都是郎中,他自己也懂得很多医药知识,并且聪明伶俐,口齿敏捷,尽管没有安排在合适的位子上,他仍旧每天乐呵呵地工作。

一次,王余庆经过前堂的时候被抓药的伙计叫住了,抓药伙计让王余庆顶替他一会儿,他有急事要出去一趟。王余庆就自然而然地冒充起了抓药的伙计。尽管之前没有干过,但是他似乎非常适合这份工作。他先是将各个药材所在的柜子大致看了几遍,并默默记在心里。

一位顾客进来了,结果顾客并不是来买药的,而是来退药的。顾客说家里的人得了风寒,但是喝了这服药根本就没有效果,反而病情加重了,认为胡庆余堂卖假药,要找掌柜算账。

这时店铺门口也陆续围了一些人。王余庆并没有慌张,他先请顾客坐下来,给他倒了杯茶,对他说:“您先消消气,如果是我们的错误我们肯定承担。”接着,他拿着顾客的药材和药单仔细看了起来,发现药材配得没有问题。

随后,王余庆便问顾客家人的症状。经过顾客的描述,王余庆便觉得顾客家人所得的病并不是风寒。于是,他就对顾客说:“您这服药没有问题,但是您家人所患的并不是风寒。我给您免费配一服药,若是明天不见效,您直接过来找我算账!”

于是,此事就圆满解决了。胡雪岩刚好路过,也看到了这一幕。之前他在前堂并没有见过这个小伙计,但是对他的处事方式十分满意。

第二天,顾客又来了,但这次并不是来找茬的,而是来感谢王余庆的。但是他在前堂没有看见他,后来,掌柜将正在后房打扫卫生的王余庆叫了出来。

顾客见到他,就大叫他“恩人”。原来那服药刚喝下去,过了一个时辰,病人就有好转了,到了第二天,已经能下床了,所以顾客特地来感谢王余庆。

胡雪岩命掌柜将王余庆升为前堂掌柜助手,这一来,王余庆也有了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胡雪岩坚持的用人方针就是“大材大用,小材小用”。他尽力让每一个人才都能够待在自己合适的位置上,这样才不至于埋没人才。

胡雪岩在“量才使用”上几乎达到了裁缝量体裁衣般的精细。

比如,他办胡庆余堂药号,重金聘请长期从事药业经营、熟悉药材业务,又懂得经营管理的行家担任经理;聘任熟悉药材产地、生产季节、质量真伪优劣的人当协理,作为经理的副手,负责进货业务;还选用熟悉财务的人担任账房。以上三种人被视为一级职员,称为“先生”,他们能写会算,懂业务、善经营,属于穿长衫的“脑力劳动者”,因而一切待遇从优;先生以下,是二级职员“师傅”,他们略懂药物知识,会切药、熬药、制药,经验丰富,是穿短衣,在工场劳动的“熟练工人”,工资待遇低于先生;师傅以下是最后一级的帮工,他们是临时雇来的,主要从事搓药丸等简单劳动,论件计酬。由于分工明确,能位相称,酬劳合理,胡庆余堂运转灵活,相互协调。

不仅如此,胡雪岩量才用人之恰到好处,有时甚至将小材造就成了大材,在别人眼里难以成器的朽木到胡雪岩手里却能化腐朽为神奇,让其展现出最为拿手的一面,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比如,刘不才好赌,连自己祖传的药堂也搭了进去,胡雪岩就专门拿钱把他重新打扮一番,让他每天从早到晚陪达官阔少赌博,单是刘不才和庞二少爷的赌友关系,就为胡雪岩带来了垄断上海市面生丝生意的成功。

大材小用,委屈了人才,大材没有积极性;小材大用,才力不够,成不了大事,还可能使生意遭受损失。人才是重要的,但给人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才更见生意人的才识和眼光。对此,扬长避短,用其所长就显得十分重要。

扬长,即发挥长处;避短,即抑其不足之处。就客观而言,十全十美的人可以说是没有的。为此,在用人的行为中,领导者应尽力发掘被使用者的长处,扬其“长”而抑其“短”,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才效能,做到以一当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跟胡雪岩学一招每个人的能力不一样,因此每个人所处的职位也就不同。所谓知人善用,聪明的商人深深明白:如果大材小用,委屈了人才,大材没有积极性;小材大用,才力不够,成不了大事,还可能使生意遭受损失。人才是重要的,但给人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才更见生意人的才识和眼光。

学会以情驭人我胡雪岩一生光明磊落,能对得起任何人。可他的朋友却说,他今生对不起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自己。

——胡雪岩胡雪岩对员工的管理,不仅仅是物质鼓励,更多的是感情投资。对员工,他总是设身处地地关心照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祸福同当。他曾对手下的人说过:“我请你们帮我的忙,自然当你们一家人看,祸福同当,把生意做好了,大家都有好处。”胡雪岩认为,要与别人有好的情面,归根到底要仁义待人,即让别人知道你诚心诚意地期望得到帮助,你也一定会重视人才而不会委屈了他们。

在实际中,他也是这么做的。他非常关心、全心帮助郁四处理家务;他细心筹划玉成古应春和七姑奶奶的婚事;他撮合阿珠姑娘与“小和尚”的姻缘;他为漕帮解决困难……所有这些,都是在做感情投资。

而这些感情投资收回的“利润”,便是他有了这一大批眼光手腕都相当不错的人全心全意地帮他。

商场中有“三分生意,七分情谊”的说法,胡雪岩深深懂得,要得到真正的能人,只凭借钱是不能成事的,关键在于“情”、“义”二字,要用情来打动他们。

自王有龄做官以来,事事也还顺利,正当他春风得意的时候,却接手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任务。

新城有个僧人公然聚众抗粮,抚台黄宗汉要王有龄带兵剿办。然而,新城民风强悍,吃软不吃硬,如果带兵去,说不定会激起民变。候补州县嵇鹤龄主张“先抚后剿”,王有龄觉得这个主意很是不错,但是嵇鹤龄恃才傲物,不愿替别人去当这送命的差使。尽管嵇鹤龄穷得叮当响,可是他就是不谈钱,不哭穷,胡雪岩自觉非说动嵇鹤龄不可。刚好嵇鹤龄新近悼亡妻,于是胡雪岩穿上袍褂,戴上水晶顶子大帽,坐上轿子,带上随从,径直前往拜访。

胡雪岩找到嵇鹤龄的府上,声称来拜亡人,要嵇鹤龄出见。无奈嵇鹤龄以素昧平生为由,拒不出见。

站在庭院里的胡雪岩早已料到嵇鹤龄会采取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但他还准备着一步棋。只见他款步走到灵堂前,捧起家人刚才点燃的香,毕恭毕敬地行起礼来。这一招确实够厉害的,因为依照礼仪规矩,客人行礼,主人必须还之以礼。嵇鹤龄无奈,只好出来,请胡雪岩入室相坐。

待一坐下来,胡雪岩便展开了他那练就得炉火纯青的嘴皮功夫,说了一阵恭维、仰慕之类的话。嵇鹤龄听了这些话,清高的傲气也就消减了一半。

“嵇兄,还有点小东西,是王大人托我面交给你的,请笑纳。”说着胡雪岩掏出了个信封,递了过去。

嵇鹤龄接过信封,掏出来一看,原来里面是一叠借据和当票底根,只是上面盖着“注销”的印戳,或写着“作废”二字,不是废纸,又是什么呢?

原来这些都是胡雪岩通过自己在钱庄、当铺的熟人做的手脚,给嵇鹤龄取出来的。

嵇鹤龄被胡雪岩的言谈和举动所打动,言语之间也就缓和下来了。

嵇鹤龄知道胡雪岩是王有龄倚重的人,刚刚见到他时还心生戒备,但在胡雪岩这一番事情做完之后,不仅戒备防范之心尽数解除,相反还对胡雪岩生出一种由衷的佩服。

此刻日已近午,胡雪岩便请嵇鹤龄出去小饮几杯。嵇鹤龄家中没有内助,四处杂乱无章,凌乱不堪,只好主随客便。于是嵇鹤龄进屋换了布衫,和胡雪岩携手出门了。

数日后,嵇鹤龄在王有龄的安排下,亲赴新城,结果不负众望,大功告成。他协同地方绅士,设计擒获首要各犯,解送到杭州审讯法办。

抚台黄宗汉已经出奏了保案,为有功人员请奖,只是作为首功之士的嵇鹤龄却只给了一个明保。胡雪岩深知其中有鬼,回去封了两万银票给黄宗汉的老家汇去。然后通知王有龄可以去见抚台了。抚台当面答应王有龄调任后的浙江海运局差使由嵇鹤龄接任。事情至此,一个本来难解的难题终于成了皆大欢喜的局面。

可以看出,胡雪岩用非常高明的手段收服了嵇鹤龄。他的做法有两个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一,从感情上打动嵇鹤龄。嵇鹤龄丧妻未久,除不多的几个气味相投的知己朋友之外,还没有多少人来吊唁,胡雪岩对于他的亡妻的真诚祭典,以及对于嵇鹤龄中年丧妻的不幸的同情,一下子就打动了他。第二,帮在实处。嵇鹤龄一直没有得到过实缺,落魄到靠着典当过活的地步。帮在实处,便见真情,使嵇鹤龄更没有理由不感动。而且,更绝的是,胡雪岩知道嵇鹤龄有一种读书人的清高,极要面子,是绝不肯无端接受自己的馈赠的,因此他为嵇鹤龄赎回典当的物品,用的是嵇鹤龄自己的名号,并且言明,赎款只是暂借,以后嵇鹤龄有钱归还时,他也接受。这样,不仅为嵇鹤龄解决了实际的困难,而且也为他争回、保住了面子。有此两端,也就难怪嵇鹤龄这样一个十分傲气的读书人会对胡雪岩这一介商人的行事作为刮目相看了。胡雪岩的做法,其实也就是我们今天常常说到的做人的工作要动之以情的原则。动之以情,要人相信你的情是真的,自然要示之以诚。

在自我意识越来越觉醒的今天,权威性或强制性的领导越来越不受欢迎,在事实上也越来越成为不可能。所以,领导必须进行情感投入,用真情打动下属的心,通过留心来达到留人。

跟胡雪岩学一招胡雪岩在商场中如鱼得水的一个制胜法宝,就是他善于使用“情”字诀。有人遇到生活中的烦恼、工作中的难题时,你要尽己所能帮他们排难解忧,即使帮不了忙,你也要积极地表现出愿意帮忙的态度。这样,他们会心存感激、终生难忘,在以后需要他们协助时,他们就愿意为你效力了。

同类推荐
  • 说话的艺术

    说话的艺术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要你会说话,就有可能拥有一副人见人爱的好口才。只要肯下工夫练习,学习他人的方法,吸收他人的经验,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和经验,那么你可以成为演说家、口才大师、说话高手。《时光文库:说话的艺术》站在现实的角度,将目光投注在日常生活中,以采撷鲜活的理论和事例,提炼出浅显易懂的说话方法。针对不同的交际对象、不同的环境及不同的场合,为大家展示相关的说话技巧,提升大家的说话能力。全书语言精妙,文字洗练,告诉大家如何修炼说话能力、怎样提高说话水平、掌握说话技巧,堪称一副智慧的锦囊。
  •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这样的女人最幸福

    感觉会让一个女人具有别样的风情,跟着感觉走的女人,就有如一缕淡淡的能够拢人心神的馨香,任谁从身边走过,都忍不住驻足欣赏;女人的感觉也会让女人在幸福来临的时刻,紧紧抓住它的手,从而煅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拥有美好的爱情、在婚姻中简单的思考,交往中让人眼前一亮的气质,会让站在自己前面的像座山一样的男人登上成功的巅峰。由此,做一个跟着感觉走的女人,幸福是那么伸手可及。
  • 人生高起点——气质导演人生

    人生高起点——气质导演人生

    顾盼之中,流溢着自信与温柔,浑身透出一种难以言述的魅力,仿佛丰盈的深秋一般灿烂成熟、卓而不群,仿佛这间狭小的咖啡屋因她的到来而陡然生出了诗意的魔力……灯光朦胧,你无法看清她的容貌,但这已经够了。
  • 人生就是要非同凡“想”

    人生就是要非同凡“想”

    本书以充满激情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人类理性的内在力量——积极思想可以创造人心未曾想到的美好奇迹,负面思想则常常吸引失败的来临,同时详细阐述了自我激励的原则和技巧。细细品味,并按照其中的原理反复练习,等待你的将会是无数奇迹。共分为十三章,主要内容包括:做一个懂得思考的人、相信自己、身心富足的法则等。
  • 慢动作冥想法

    慢动作冥想法

    慢动作冥想法,是最日常、简单的冥想法:慢慢地伸出手,慢慢地握住杯子,慢慢地拿起杯子,慢慢地喝一口水,慢慢地咽下水,慢慢地放下杯子……在把动作刻意放慢的同时,留意每一个动作带给你的细微感受——这就是慢动作冥想法。2600年前,佛祖释迦牟尼就是依靠这一方便法门,从压力和焦虑中获得了解脱。你可以用1分钟、甚至3分钟慢慢地喝一口水,在这期间,注意力将全然集中在身体动作和感觉上,担忧、紧张、烦躁等毫无意义的焦虑感全部退避三舍,无法再继续消耗你的能量、阻碍你的行动,瞬间回归思路清晰、执行力超强的最佳状态。
热门推荐
  • 从万界代购成首富

    从万界代购成首富

    某天,正在打着撸啊撸的方宇突然觉醒了代购系统!“叮...某平行世界的系统对您发起了代购,请问是否接受”
  • 小花仙之奇迹花的祝福

    小花仙之奇迹花的祝福

    五年时间,让一对有情人分隔两地,五年后重逢,库库鲁是否会向安安表白?
  • 吃了我也不能长命百岁

    吃了我也不能长命百岁

    交易后,心机深沉的佛系鬼大佬重生成了武力爆表的万人迷仙草。#今天也要让憨皮神女做个好人##别看再看我就打爆你的狗头##祭尊大人再爱我一次##吃了我真不能长命百岁#
  • 从投胎开始带着系统

    从投胎开始带着系统

    开局就是投胎选父母,咦?有修仙家族,选择投这个吧。没想到却遇到灭门惨案,刚出生就被扔进井里。还好有一次重来的机会——还是选当皇子吧。我去——父皇暴政被推翻,流落街头现在身无分文,只能摆摊卖菠菜了……咦,一个胖女人摔倒了。“叮,触发人生选择系统。路人摔倒了是否搀扶路人。A,扶起来B,不扶,可能是碰瓷的……”
  • 穿越成大侠

    穿越成大侠

    霸剑一出风云会,万里戎马可否归,侠义天下英雄路,仗剑天下江湖行。风云际会,看小子随势而出,掌天下,拳人心,弄沉浮。又一首萧声起伏,摧心泪,佳人倚窗盼君归。
  • 文娱大帝

    文娱大帝

    诺贝尔文学奖对于他来说只是一个小小的奖励。奥斯卡,呵呵,他只能说这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奖项。
  • 大荒九重界

    大荒九重界

    大荒,地球相邻的另一世界,两者相通仅仅是一个无尽岁月、恒古长存的八色祭坛!地球:安逸、忙碌、醉生梦死、放荡形骸。大荒:凶兽横行、妖兽逆天、异兽邪异、鬼神相存的奇异世界。这里,光怪陆离、路边时刻有着累累枯骨残骸。人族的,猛兽的......人族天生弱势,万族欺凌。一代代天骄自逆境中横空出世、挥洒热血、威慑九天十地、镇压万族、最终埋骨他乡。只为那可供人族栖息之地,不再颠沛流离……八年前,他自地球进入大荒,四年后默然死亡归来。四年后,他以残缺之身再次踏上征途……而当某一天,地球与大荒两界相通……那曾经高高在上、掌握着无尽财富、权力、过着醉生梦死的人们,迎接他们的将会......
  • 快穿之我为男主送温暖

    快穿之我为男主送温暖

    死因不明的宁檬莫名其妙地被一个系统捕捉,然后,她被迫和系统绑定,携手走上了做任务的道路。“宿主,注意!前方有男主出没!”“啥?所以我要去…”“宿主,你需要接近男主,然后嘞,给他送温暖。”做任务=送温暖?兢兢业业的宁檬数年如一日为男主大大送温暖,然后,送着送着,她把自己都送出去了。数年后,她一脸感概地对众快穿任务者说:“当年凡是我去过的位面,任务都是SSS。”“有什么秘诀吗?”低下一个任务者问。“那就是攻略男主!用爱和温暖呵护他的心灵”她讲起来滔滔不绝,以致于连她口中的某人出现,她还没发觉。于是,等她反应过来,已经被某人扑倒。“我是什么?”某人质问。“你?是我的小可爱啊!”某人顿时喜笑颜开。
  • 过去的朋友

    过去的朋友

    日暮经过神社遇到多年不见的惠子,因此而引发种种。日暮慢慢变老的心身,在惠子的帮助下重新回到人间。
  • 瑶瑶要凉

    瑶瑶要凉

    宁瑶:“对方申请做你心尖尖上的宝贝,同意还是接受?”夏凉:“我可以选择拒绝吗?”宁瑶:“诶,我刀呢。”夏凉:“……你别这样,我同意了。”围观群众:“哈哈哈哈哈哈哈非得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