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98700000027

第27章 唐君毅“涵摄科学与宗教”的新人文主义(6)

在总体上,唐君毅认为人类应发展出一真正的宗教情感及其精神,以共同思索人类的整个问题。这种深厚的宗教情感中,应包括对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本身之敬重与同情,及对于人类之苦难,有一真正的悲悯与恻怛之仁。人类一切民族文化,都是人之精神生命之表现,而以一种真正的宗教大情感为前提,必能使各种文化互相并存,互相欣赏,而相互融合最后达致天下一家。这种心态所涵容的宗教精神是显而易见的。

创立新的人文宗教,这是唐君毅的一种理想与愿望。“吾理想中未来之中国文化,亦复当有一宗教。宗教之创立,亦必俟宗教性人格,不可由哲学以建立。然而宗教人格之出现,必先有社会宗教精神之氛围。……夫然故哲学虽不可建立宗教,而可期望宗教。高级宗教,必信一宇宙之绝对精神实在”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湾正中书局,1979年版,第530页。唐君毅的新人文宗教观极度强调宗教中的绝对精神,视人文精神特征为宗教之基本标志,所以他对中国无宗教之论,一直不予首肯。“世之论者,咸谓中国无宗教,亦不须有宗教。然如宗教精神之特征,唯在信绝对之精神实在,则中国古代实信天为一绝对精神生命实在。孔孟之精神在继天,又知天即在人中,故以尽心知性立人道为事业。”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湾正中书局,1979年版,第530页。

既然精神特征之于宗教如此之重要,故唐君毅不仅反对邪教,亦鄙视个人主义的宗教情绪。“因而此宗教精神,不得陷于个人主义,而与吾人之一切社会伦理文化之意识,可相辅而兼成。此宗教精神,乃直接依吾人注重于‘人与人精神之贯通’中,于人伦人文世界中见天心,而置人间于天上之宗教精神。”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湾正中书局,1979年版,第539页。这段话再清楚不过地点明了其“人文人伦”的儒家旨意,他认为儒家那种“肫肫其仁”才是宗教精神的真对象,也是他的新宗教观的核心所在。

在唐君毅的理想境界中,人文宗教的精神表现与其他宗教均不同。“精神之表现为广大之人伦人文世界,以求精神之四达并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则人伦人文之世界推开,而神境亦推开,神境匪遥,而复迢迢在天矣。神境迢迢在天,而人伦人文世界,亦与神俱上,则人间境界皆天上化,皆有相而无相,无相而若有相矣。人间天上化,而吾人宗教精神之对象,即不只为一神,而为一神之自开其涵盖仁爱之量,而举人伦人文世界之全体,亦即人所在宇宙之全体于其怀。”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湾正中书局,1979年版,第538页。唐氏的人文宗教精神毕竟是速立在天人合一的基础上,又毕竟是以儒家的仁爱精神为核心的,因而,实质上他的人文宗教观始终未脱儒家的思想框架。加之他一味强调的是“精神”二字,显示出高超的人文境界,但却始终让人感到无所着落。不过他向往的宗教精神,还包涵对人文世界人格世界之崇敬,包涵对人文世界中已成一切宗教精神与圣哲之崇敬,力求无所不涵,所以“正当聚孔子、释迦、耶稣、穆罕默德,与无数圣贤于一堂”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台湾正中书局,1979年版,第541页。在他看来,这才是人文宗教观应有的大德大量。

综观唐君毅的人文宗教观,虽基于儒家的人伦思想,却早已超越了儒的安身立命,建立教化的一般思想。究其实,他是要立于现代而“建立为一涵宗教性而又超一般宗教”唐君毅:《宗教信仰与现代中国文化》,见张祥浩编“唐君毅新儒学论著辑要”:《文化意识宇宙的探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34页。的新宗教观。他不仅从纯哲学理论,更从现代人生需要及社会文化的发展观点去肯定宗教之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他试图建立的一种新人文宗教观,实质上仍可视其为“道德宗教观”;而从思想质地上看,这一人文宗教更具备佛教的那种基本特质;看得出来,他之所以高度赞扬梁漱溟先生,缘由在此:“只有一梁漱溟先生是承认宗教之极高价值的。彼以为佛法真能满足宗教之二条件,即神秘与超绝。故唯佛法为真宗教。”唐君毅:《宗教信仰与现代中国文化》,见张祥浩编“唐君毅新儒学论著辑要”:《文化意识宇宙的探索》,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235页。唐先生自谓以其一生的艰难人生体验,而衷情于宗教而倡言“人文宗教”;唐先生对佛教的深刻认识,其挚友牟宗三所言最到位:“滴滴在心头,而愧弗能道。”“关于道德宗教之体验,并世唯唐君毅先生为精湛。”曾昭旭:《唐君毅先生之生平与志业》,见封祖盛编《当代新儒家》,北京,三联书局1989年版,第322页。

四、“文化意识宇宙”的新探索

文化领域确实是唐君毅着力最多,取得成果也最为丰硕的领域。牟宗三将其一生高度总结为“文化意识宇宙中的巨人”。如文化意识宇宙这般宽广的领域,我们自然难以面面俱到,而择其与现代精神尤有关联者。如前述的唐氏之结论;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不但要用科学来解决,同时也要用宗教来解决,所以他提出了未来“人文宗教”的设想,并构建起其独特的道德理想主义思想体系。这里我们仍要拈出具有现代意义的一例,即其立于现代视角对船山思想的探究;唐氏对船山思想中特重“外王”的实学精神,确有透彻之把握。

唐君毅能立于现代而整体把握船山学并直透船山精神的儒者。其对船山学的探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承宋明儒而补其不足;开六经生面;涵润中国历史文化之全体。

治中国思想史的现代学者中,以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熊十力及其弟子唐君毅、牟宗三最为重视船山学,并能直透船山精神。此三人都对船山有较多论述,本文拟对唐君毅的船山论作一初探。唐君毅的《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从第二十章至二十四章的整整五章大篇幅,分别述及“王船山之天道论”、“王船山之性命天道关系论”、“王船山之人性论”、“王船山之人道论”、“王船山之人文化成论”;唐氏又于其《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的第十六章中,专辟三节述及“王船山之道、善、性三者之大小义”、“船山之尊生尊气与尊情才义”、“船山之易教与大往大来义”;再于其《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第二章中专设“王船山及清儒与事理”一节、第十八章中专设“王船山之命日降与无定命义…….”一节。可见唐氏探究之深,而其散见于各书与文章论及船山哲学思想者亦甚多。唐君毅先生曾感叹整体地把握船山思想并非易事,而我们对唐先生船山论的把握,亦同然。

从时代特色中透视人物思想,是治中国思想史的必然归趋。唐君毅在历史脉搏的跳动中把捉到,晚明清初的儒者,无不因历史的巨大变化而极度重视建制立法,以明外王之学。他以为:“明儒阳明之学,至末流而弊。其弊盖在言心性而遗经世之学。……故明末儒者,无不重经世致用之学。”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4页。船山哲学,承宋明儒而深契于张载,他不仅对程、朱、康节有所弹正,更重矫王学之弊。此中原由之一,是其时风已偏重经世致用。然而我们必须看到,这其实表征着一种极为深刻的历史转向,并决定着一个时代的思维取向;而一个时代的思维取向,又体现出这一时代的总体精神特征。唐君毅正是从“精神所注”而洞察到船山所处时代的历史动向:“至明末清初之大儒,如王船山、顾亭林、黄梨洲等,则其精神所注,皆由内圣之学转至外王之学。其中如船山、梨洲,虽亦深究理学中问题,然皆意在以内圣之学为立本之资;至言达用之学,则宗在经史。”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2页。这里已然传达出船山的“达用”之学,是以内圣之学为本的。而这正与唐君毅本人的理念最为相契;他们处于不同的时代而似乎有着类似的现实情境。故唐君毅对船山心领神会:“船山本其哲学思想之根本观念,以论经世之学,承宋明儒重内圣之学之精神,而及于外王,以通性与天道与治化之方而一者,惟船山可当之耳。”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4页。此评价不可谓不高。船山是唐君毅一生最为折服的哲学家之一,其理由首在船山是能内圣而及外王,通心性天道与治世之道而一之,从而能承宋明儒而补其不足的旷世大儒。

唐君毅以其广博的学术胸怀与思想史通识,极为充分地揭示了船山对宋明诸儒的接续而有进于诸儒之处。与他人不同的是,他清醒意识到船山即便对自己最为相契的“张横渠之正学”,也能“取横渠之言气,而去横渠太虚之义”。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教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4页。其实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即为这种既能上承历史而揭其深义,又能兼具批判眼光从而不断出新的颇具“现代性”之思想家;船山即为这种思想家:

在朱子之后儒中,其重在以气说太极,谓太极为阴阳之混合,而具乾坤健顺之理者,则以王船山为巨擘。后之颜元之言太极,亦相类似,而不如船山之宏大而真切。

船山之以阴阳二气之混合说太极,乃重在更由二气之流行,以畅发宇宙人生历史之日

新而富有之变化,有非成型之理之所能限者。故人亦惟当即事以穷理,而不可立理以限事。……船山虽力主人不可立理以限事,固未尝不谓阴阳之混合,及此阴阳二气之流行,涵具乾坤健顺之理,而主“乾坤并建”。船山固亦未尝否认此使一切宇宙人生历史之日新富有之变化得“成为可能”或“根据”,之乾坤健顺之理之自身,为万古不易,而不加以建立也。是知船山之言太极,虽以气为主,而其言或有进于朱子之处,然亦非与朱子之言太极必然相冲突者也。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6—307页。

这段话中最具实质性的内涵不仅在提示船山“有进于朱子之处”,更在展显出船山不以“成型之理”限制“日新而富有之变化”的先进理念,其先进性尤在“不可立理以限事”一语。此中鲜明的对比性即在:朱子善言成型之理,即理在先而成绝对之主导地位;而船山则更重由阴阳二气之流行,而畅发宇宙人生历史日新而富有变化的相继之理。必须指出的是,唐君毅以极其阔大的学术气度,反复提示船山此论并不与程朱陆王有必然冲突,诚如其所言:“船山所立之新义,皆由于其重在本客观之观点,以观理或道之相继的表现流行于人与天地万物之气中而来。此与程朱陆王之自另一观点所立之义,亦无必然之冲突。船山之所以重此理之相继的表现流行于气,则由其学之上承横渠之学之精神,而又特有得于易教之故。其言易道之别于先儒者,要在以太极只为一阴阳之浑合,力主乾坤之并建,以言宇宙人生历史之日新而富有之变。”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6页。这里透露出的重要信息,是船山创立新义而有别于宋明先儒,不仅在其重客观之精神,在根柢上还由于其“特有得于易教之故”。此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唐君毅已然洞见了船山言宇宙人生历史之日新之变,与其力主之“乾坤并建”是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的。

客观上,船山之学对宋明儒确有补其不足之功,唐君毅对此多所陈述,此中他亦反复提及船山的“客观”态度。他以为船山之所以有重客观的思维取向,实质上是为矫宋明儒者过于偏内“乃重取客观的观点”,唐氏从宏观的思想史着眼而得出结论是:“当明清之际,能上承宋明儒学之问题,反对王学之流,亦不以朱子之论为已足,而上承张横渠之即气言心性之思路,又对心性之广大精微有所见,而能自树新义,以补宋明儒之所不足者,则王船山是也。”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7页。然而必须看到的是,唐先生同样也立于思想史之视角而多次提及:并非船山之新义一立而程朱陆王之义可废也。故其更愿以“充实扩展”之类的术语来表述船山与宋明儒的关系。唐氏重要著作《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的自序中有一个总体评价:“明末顾黄王诸儒,乃直承宋明理学家之重德性之精神,而加以充实扩展,由‘博学于文’以言史学,兼论社会文化之各方面。其中王船山之论礼、乐、政教,尤能力求直透于宇宙人生之本原。”唐君毅:《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一)(自序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就船山如此广博而达至“社会文化之各方面”而言,似不仅有补宋明儒不足之功,而且也确当得起儒学史上孔子、朱子之后的集大成者。

同类推荐
  • 老子说经的地方

    老子说经的地方

    老子无疑是人类生命智慧的启明星,以博大精深的哲思照亮了世界。他曾经讲经的楼观仙地,吸引着无数后人朝奉膜拜,悟道养生。在经台仙地悟道数年的任法融道长,深谙道法自然之玄机,不但将道法自然蕴于书法和讲经,还撰写了《道德经释义》,传播老子思想精髓,更使说经台鸿儒盈门,访客如云。
  •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曾国藩冰鉴(第二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爱灵魂自我教程

    爱灵魂自我教程

    这是一本关于爱的哲学的基础教程。爱的“理论”像水的化学式H2O,抽象、看不到尽头,但对于我们理解行为中的爱十分关键。“性”像灼热的水,持续的时候很美妙,却无法持久。“婚姻”犹如冰块,是爱的最稳定的呈现形式,却潜伏着丧失激情和活力的危险。“友谊”是爱的最普通、最高的表达,它像液态的水,时时变化却长久持续,又像河流蜿蜒穿行、回归大海,是爱的真正的目的地。全书既有课堂的机智灵活,又有行文结构的科学严谨。每周的课程后面都列出了八本书(“推荐读物”)和八个问题(“供深入思考/辩论的问题”)。全书末尾附有“术语表”。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易经智慧吉祥书

    易经智慧吉祥书

    本书解译了《易经》中启迪人生的道理,从易经来谈吉祥,帮助读者趋吉避凶。
热门推荐
  • 痴情

    痴情

    《痴情》是一部以反映当代(南线)战争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作家不仅以雄浑广阔的现实主义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逼真动人的、飘散着俄罗斯油画风味的战争画卷与战场景观,还更以遒劲犀利的笔力和对人物心灵辩证的把握,为我们剖示了一场又一场关于战争与和平、关于爱国与爱子、关于人性与党性、关于奉献与自私、关于崇高与渺小的雷鸣电闪般的灵魂的自我拷问与抨击,不断地给我们以震撼与感动,这也使其成为了一部深入到了当代战争对人性的冲击、对伦理道德的洗涤、对整个社会的震荡的“战争后遣症”这一探寻与追问的先声之作。
  • 天偃之歌

    天偃之歌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偃术一道在天偃大陆上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盛景。然而,就在偃术大放异彩的此时,作为偃道至高象征的圣城天偃之心,却毫无预兆地于一夜之间覆灭,化为废墟。无人知晓这场被后世称作偃殁的灾难是如何发生的。直至二十年后,一位年轻的偃师从大山中走出……
  • 斗气斩

    斗气斩

    帝客莱斯学院是整个太阳大陆最大学院,进入帝客莱斯学院进修的青年也无一不是资质优秀的人。就去帝客莱斯学院吧,无论如何,一定要变强。肯的心里清楚的知道,要想找到自己的亲人,现在只有靠自己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爱在宁夏E度的雨季

    爱在宁夏E度的雨季

    其实,爱情也可以像陌陌一样平淡就够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陌陌和徐男神来告诉你哦!
  • 南道

    南道

    世事如棋,众生皆为棋子。天道无情,以万物为刍狗。大道无情,以众道为刍狗。南道有情!其实,我不想穿越,方南如是说,我只想安静的陪在姐姐身边,保护她,不让她受到伤害,就如她曾经保护我一样!我相信,有一天,我也能穿越回去!方南如是想。
  • 大罗小记

    大罗小记

    道法没落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道法复苏妖魔并行,于人间是祸是福!
  • 流年似槿:你是我的北斗星

    流年似槿:你是我的北斗星

    她是孑然一身的无依孤儿,背井离市只为找到儿时唯一给过她温暖的玩伴,却在跨上那座城市的第一天,碰到那个犹如星辰的男子成就她铭刻一生的记忆。他生性冷冽,沉戾凛然,外表光鲜耀眼如辰,却也有背后的伤痕,无所依偎。他是她的北斗星,亦是R市风云到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槿少,如此这般翻翻覆覆间,便是她颠沛流离的命运。云星月:如果时光可以流转,我希望我从来不曾去过R市,遇上那个叫沐流槿的男子。沐流槿:她说,你不欠我,我们两讫,如果有来生,我一定不会再倾慕于你。一定?没有一定。五年牢狱,她满身伤痕,心疮百夷。他依然高高在上,遥不可及。………只是,她已不想再做那个仰望星辰的人。………亦,不愿。沐流槿:现在不是来生,也不会有来生,我只要这辈子,所以,她还是要倾慕于他,必须倾慕于他。
  • 不悔相思

    不悔相思

    我想以一个局外人看着你在命运的洪流中挣扎,在爱情的漩涡中悲伤,只是当我意识到自己在心痛时才发现你早已变成我心中的一粒沙。可我不会放下自尊依附在你的身旁,我愿和你并肩作战,共同分担。变成清泉流淌进你生命的长河中。
  • 文武双帝

    文武双帝

    预言记载着:“太古时期的大灾难结束了当时武者鼎盛的地球,史称武者之殇;在灾难过后地球上出现了和武者时期相媲美的文者文明,文者的强大丝毫不弱于武者,然不幸的是文者也同样经历一场灭顶之灾,史称文者之殇。”“文者之殇之后并未意味着灾难已过去,迎接地球的将是最终的危机,一个未知的灾难!”当第三次未知灾难即将到来之际,我们能做的只有变强,苏宇,一个华夏平凡少年,和无数少年一样,为自己,为家人,踏上强者之路。
  • 任侠列传

    任侠列传

    只是一部很普通的没有什么人喜欢看的武侠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