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91800000018

第18章 文学第四(6)

桓温看见谢安石所作的给简文帝谥号的奏议,看完了,扔给座上的宾客说:“这是安石的零碎金子。”

(88)袁虎少贫,尝为人佣载运祖①。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渚间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②;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③。因此相要,大相赏得④。

【注释】

①袁虎:袁宏,字彦伯,小名叫虎。后来任谢尚的参军,累迁大司马桓温府记室参军、东阳郡太守。

②谢镇西:谢尚。参看《言语)第46则注①。据《续晋阳秋)载,谢尚当时镇守牛渚,一次乘月色微服泛舟,遇上袁虎在运租船上吟咏。渚(zhǔ):江边。估客:商贩。

③委曲:详尽。

④要(yāo):邀请。赏得:赞赏并台得来。

【译文】

袁虎年轻时家里很穷,曾经受雇替人运送租粮。这时,镇西将军谢尚坐船出游,那一夜风清月明,忽然听见江边商船上有人吟诗,很有情味;所吟诵的五言诗,又是自己过去未曾听过的,不禁赞叹不绝。随即派人去打听底细,原来是袁虎吟咏自作的《咏史诗》。因此便邀请袁虎过来,对他非常赞赏,彼此十分投合。

(89)孙兴公云:“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①。”

【注释】

①“潘文”句:参本篇第84则。

【译文】

孙兴公说:“潘岳的文章浅显,可是纯净,陆机的文章深刻,可是芜杂。”

(90)裴郎作《语林》,始出,大为远近所传①。时流年少,无不传写,各有一通②。载王东亭作《经王公酒护下赋》,甚有才情③。

【注释】

①裴郎:裴启,字荣期(一说裴荣,字荣期),撰汉魏以来言语应对之可称述者为《语林》一书,与《世说新语》类似,已散失。

②一通:一份;一本。

③“载王”句:按:《轻诋》第24则原注,”王公”为“黄公”之误。

【译文】

裴启写了《语林》一书。刚拿出来,远近的人广为传看。当时名流和后生年少,没有谁不传抄,人人手执一卷。其中记载东亭侯王珣作《经王公酒沪下赋)一事,很有才情。

(91)谢万作《八贤论》,与孙兴公往反,小有利钝①。谢后出以示顾君齐,顾曰:“我亦作,知卿当无所名②。”

【注释】

①“谢万”句:《八贤论》评述屈原、贾谊等古代八个贤人,认为隐处者较优,出仕者为劣。

孙兴公反驳此论,认为不能以出处定优劣。利钝,这里指胜负。

②无所名:名即命名,指无法给文章标出题目,暗示不同意《八贤论》的观点。

【译文】

谢万写了《八贤论》,并就其内容和孙兴公来回辩论,稍有胜负。谢万后来把文章拿出来给顾君齐看,顾君齐说:“如果我也写这几个人,料你一定会标不出题目来。”

(92)桓宣武命袁彦伯作《北征赋》,既成,公与时贤共看,咸嗟叹之①。时王珣在坐,云:“恨少一句。得‘写’字足韵当佳②。”袁即于坐揽笔益云:“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③。”公谓王曰:“当今不得不以此事推袁。

【注释】

①“桓宣武”句:桓温曾于公元369年率师北伐鲜卑族慕容氏,后粮尽退兵,故作赋记其事。

袁宏(字彦伯)任桓温的记室参军时随桓温北伐。时贤,当代贤哲;名流。

②足韵:赋体是韵文,中间会换韵,往往是叙述完了一件事转叙另一件事时换韵。如果感到某一韵中所叙之事未尽,就加几句来补足,这叫足韵③“感不”句:大意是,找心里的感触绵延不断,迫慕前人遗风而抒发自己的情怀。流风即遗风;写是抒发。

【译文】

桓温叫袁彦伯作一篇《北征赋》,赋写好以后,桓温和在座的贤士一起阅读,大家都赞叹写得好。当时王珣也在座,说:“遗憾的是少了一句。如果用“写”字足韵,就会更好。”袁彦伯立刻即席拿笔增加了一句:“感不绝于余心,溯流风而独写。”桓温对王珣说:“从这件事看,当今不能不推重袁氏。”

(93)孙兴公道曹辅佐①:“才如白地明光锦,裁为负版绔,非无文采,酷无裁制②。”

【注释】

①曹辅佐:曹毗(pí),字辅佐,累迁太学博士、光禄勋,喜好典籍,擅长文辞。

②白地:白底子。明光锦:锦的一种。负版:背着国家图籍的人,这些人都是差役、劳动者。

绔:同“裤”,指套裤。裁制:剪裁,比喻写文章时的取舍安排。

【译文】

孙兴公谈论到曹辅佐时说:“他的文才就像一幅白底子的明光锦,裁成了差役穿的裤子,这不是没有文采,只是太没个剪裁了。”

(94)袁彦伯作《名士传)成①,见谢公,公笑曰:“我尝与诸人道江北事,特作狡狯耳,彦伯遂以著书②!”

【注释】

①袁彦伯:袁彦伯,原本作袁伯彦,误倒。袁彦伯把三国、西晋时代一些名人收入《名士传》。

②江北事:指晋室南渡以前的事。南渡以前,国都在江北。狡狯(kuài):游戏。

【译文】

袁彦伯写成了(名士传),带去见谢安,谢安笑着说:“我曾经和大家讲过江北时期的事,那不过是说着好玩罢了,彦伯竟拿来写书!”

(95)王东亭到桓公吏,既伏阁下,桓令人窃取其白事①。东亭即于阁下更作,无复向一字。

【注释】

①王东亭:王珣,封为东亭侯,曾在大司马桓温手下任主薄。伏阁下:在官署里。阁是官署。

白事:报告,是文书的一种。

【译文】

东亭侯王珣到任所就任桓温的属官,已经到了官署里,桓温叫人偷偷拿走了他的报告。王珣立即在官署里重新写,没有一个字和前一报告重复。

(96)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①。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前令作②。手不辍笔,俄得七纸,殊可观。东亭在侧,极叹其才。袁虎云:“当令齿舌问得利③。”

【注释】

①袁虎:即袁宏,叁本篇第88则注①。公元369年,桓温自姑孰北伐前燕,途中袁宏顶撞了桓温,所谓被责免官,可能就是因为这件事。可参看《轻诋》篇第11则。

②会须:恰巧需要。露布文:军中不封口的文书,多指征讨的檄文或捷报。

③“当令”句:大意是:有才而官不利,文才得到东亭口头赞赏,也算于齿舌间得到点好处。

【译文】

桓温率师北伐、当时袁虎也随从出征,因事受到桓温的责备,罢了官。

正好急需写一份告捷公文,桓温便叫袁虎起草。袁虎靠在马旁,手不停挥,一会儿就写了七张纸,写得很好。当时东亭侯王地在旁边,极力赞赏他的才华。袁虎说:“也该让我从齿舌中得点好处。”

(97)袁宏始作《东征赋),都不道陶公①。胡奴诱之狭室中,临以白刃②,曰:“先公勋业如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宏窘蹙无计③,便答:“我大道公,何以云无?”因诵曰:“精金百炼,在割能断④。功则治人,职思靖乱⑤。长沙之勋,为史所赞⑥。

【注释】

①陶公:陶侃,封长沙郡公,故下文付长沙。参看《言语)第47则注①。按:《东征赋》篇末称颂了东晋诸名流。

②胡奴:陶侃的儿子陶范的小名。狭室:内室;密室。

③窘蹙(jiōngcù):窘迫;非常为难。

④“精金”句:大意是,精金经过千锤百炼,用来切割任何东西都能切断。在割,等于说有所切割。

⑤“功则”句:大意是,论到他的事业,就是使人安居乐业;说到他的职责,就是想平定祸乱。

功指工作、事业。

⑥“长沙”句:大意是,长沙郡公的功勋,是史家所赞美的。

【译文】

袁宏起初写《东征赋》的时候,没有一句话说到陶侃。陶侃的儿子胡奴就把他骗到一个密室里,拔出刀来指着他,问道:“先父的劝勋业绩这样大、您写《东征赋》,为什么忽略了他?”袁宏很窘急,无计可施,便回答说:

“我大大地称道陶公一番,怎么说没有写呢?”于是就朗诵道:“精金百炼,在割能断。功则治人、职思靖乱。长沙之勋,为史所赞。”

(98)或问顾长康:“君《筝赋》何如嵇康《琴赋》?”顾曰:“不赏者作后出相遗,深识者亦以高奇见贵①。”

【注释】

①相遗:遗它;抛弃它见贵:贵我;推崇我。

【译文】

有人问顾长康:“您的《筝赋》和嵇康的《琴赋》相比,哪一篇更好?”

顾长康回答说:“不会鉴赏的人认为我的后出就遗弃它,鉴赏力强的人也会因为高妙新奇而推许我。”

(99)殷仲文天才宏赡,而读书不甚广博①。亮叹曰:“若使殷仲文读书半袁豹,才不减班固。”②【注释】

①殷仲文:参看《言语》第106则注②。宏赡:宏大而充裕。

②亮:傅亮.曾任尚书令、左光禄大夫。袁豹:字士蔚,曾任著作佐郎(主要职责是修撰国史),迁太尉长史、丹阳尹。博学,擅长文辞。班固:字孟坚,东汉著名历史学家,编纂《汉书》。

【译文】

殷仲文天赋甚高,可是读书不甚广博。傅亮感叹说:“如果殷仲文读的书能有袁豹的一半,才华就不次于班固。”

(100)羊孚作《雪赞》云:“资清以化,乘气以靠①。遇象能鲜,即洁成辉②。”桓胤遂以书扇③。

【注释】

①“资清”句:大意是,靠纯净的雨而变成雪,趁空气的流动而漫天飞扬。霏,形容雪花飘扬。

②“遇象”句:大意是,各种景象接触到它就能鲜艳夺目,洁白的物体附上它就能熠熠(yì)生辉。

③桓胤:字茂远,官至中书令,德行高洁,以恬淡见称。

【译文】

羊孚写了一篇《雪赞》,其中说:“资清以比,乘气以霏。遇象能鲜,即洁成辉。”桓胤便把这两句写在扇子上。

(101)王孝伯在京,行散至其弟王睹户前①,问古诗中何句为最。睹思未答。孝伯咏“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②!”“此句为佳。”

【注释】

①行散:参看《德行》第41则注②,王睹:王爽,字季明,小名睹,官至侍中,赠太常。

②“所遇”句:出自《古诗十九首回车驾言迈》大意是,一路上看到的再也不是睹目的景物、人哪能不很快就老了呢!王孝伯借此表示对时光流逝、生死无常的感叹。

【译文】

王孝伯在京的时候,一次行散到他弟弟王睹门前,问王睹古诗里头哪一句最好。王睹工考虑,还没有回答。孝伯吟“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说:“这句是最好的。”

(102)桓玄尝登江陵城南楼,云:“我今欲为王孝伯作诔。”因吟啸良久,随而下笔①。一坐之间,诔以之成②。

【注释】

①吟啸:吟咏和吹口哨。

②一坐:坐一下,表示时间短暂。

【译文】

桓玄有一次登上江陵城城墙的南楼,说道:“我现在想给王孝伯写一篇诛文。”于是长时间吟咏歌啸,接着就动笔。只坐一会儿的功夫,诔文便写成了。

(103)桓玄初并西夏,领荆、江二州,二府,一国①。于时始雪,五处俱贺,五版并入②。玄在听事上,版至,即答版后,皆粲然成章,不相揉杂③。

【注释】

①“桓玄”句:桓玄是桓温的儿子,才华出众,文笔优美。桓温死后,袭封为南郡公,封国在广州,这就是一国。后又受任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七州,后将军,荆州刺史,最后又兼任江州刺史。这就有了荆、江二州。二府指都督府和后将军府。下文的五处即指二州、二府、一国。

西夏,《资治通鉴》卷124《宋纪》注:“江左六朝以荆楚为西夏”,盖泛指西部一带。

②版:书写用的木简,这里指贺信,即喜雪的贺信。

③粲(càn)然:鲜明华美的样子。揉杂:混杂;混同。

【译文】

桓玄刚同时管辖西部一带,兼任荆、江两州刺史,任两个府的长官,还袭封了一个侯国。这年初次下雪,五处官府都来祝贺,五封贺信一起送到。

桓玄在官厅上,贺信一到,就在信后起草复信,每封信都下笔成章,文采斑斓,而且不相混同。

(104)桓玄下都,羊孚时为兖州别驾①,从京来诣门,笺云:“自顷世故睽离,心事沦蕰②。明公启晨光于积晦,澄百流以一源③。”桓见笺,驰唤前,云:“子道,子道,来何迟④!”即用为记室参军⑤。孟昶为刘牢之主簿⑥,诣门谢,见云:“羊侯,羊侯,百口赖卿⑦。”

【注释】

①“桓玄”句:公元402年,晋帝下诏讨伐桓玄,桓玄于是率兵东下,三月攻下京都建康。别驾,官名,是刺史的佐百,总理众务。

②世故:世事;变乱。睽离:离散;阔别。沦蕰(yùn):消沉郁结。

③积晦:久暗,长夜,比喻当时的世道。

④子道:羊孚,字子道。

⑤记室参军:官名,主管文书工作。

⑥刘牢之:刘牢之任徐州刺史,在桓玄东下时.晋室任他为前锋,代理征西将军职,以抵抗桓玄,后来他归降了桓玄。

⑦羊侯:对羊孚的敬称。百口赖卿:全家人的性命依靠你来保护。百口,比喻人口众多。

【译文】

桓玄东下京都,当时羊孚任充州别驾,从京都来登门拜访,他给桓玄的求见信上说:“自从不久前因为战乱分别,我也意志消沉,心情郁结,明公给漫漫长夜迭来晨光,用一源澄清百流。”桓玄见到信,赶紧把他请上前来,对他说:“子道,子道,你怎么来得这么晚啊!”立即任他做记室参军。当时孟昶在刘牢之手下任主簿,来登门向羊孚告辞,见面就说:“羊侯,羊侯,我一家百口就托付你了。”

同类推荐
  • 红风传

    红风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格言联璧(国学大书院)

    格言联璧(国学大书院)

    说理之切、择言之赅,字字精准、富有哲理《格言联璧》曾被其跋者称为“本世事为学问”。本书的这一特色,对于人们入世、出世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全书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的次第为经,以对所收格言的诠释为纬,涵盖了人生从读书修身到处世、理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方面。
  • 传世藏书-醒世恒言(下)

    传世藏书-醒世恒言(下)

    《醒世恒言[1]》,白话短篇笔记集。明末冯梦龙纂辑。始刊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事实,或来自史传和唐、宋故事。除少数宋元旧作外,绝大多数是明人作品,部分是冯氏拟作。形象鲜明,结构充实完整,描写细腻,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但有些作品带有封建说教、因果报应宣传和色情渲染。
  • 庄子(内篇)

    庄子(内篇)

    道家以无为治天下,无为就是以天下之心为心,不执迷自己的主张。中庸就是包容天下各种不同的见解,以天下共同的方向为方向。无为与中庸,其实质就是崇尚自然,奉行天地之道,自然自在。作者以普通人的视角,以章句分析的形式,重新解读了无为,解读了中庸,解读了自然,解读了生命的真谛、道家丰富超然的精神世界。
  • 礼记

    礼记

    《礼记》初时据说有一百多篇,后为汉朝学者戴德简化为85篇,世人称之为《大戴礼记》。后来,戴德之侄戴圣在《大戴礼记》的基础上,再一次进行简化,终为49篇(原本应该为46篇,但因《典礼》《檀弓》《杂记》三篇过长,市面上大多版本将其分为上下篇,故有49篇之说),称之为《小戴礼记》。《大戴礼记》现已佚失多数,而市面上常见的《礼记》版本一般为《小戴礼记》。在编撰过程中,考虑到现实的阅读需求,我们从权威版本中筛选出极为经典、实用,且具有文学价值的28个篇章,将其编辑成册。同时,为了便于读者阅读与理解,我们将每篇分为诸多小节,每个小节分为三部分:原文、注释与译文。整本书结构严谨,言简意赅,意蕴深远。
热门推荐
  • 旅影游踪

    旅影游踪

    “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此话极言黄山山秀,九寨水美。黄山松棵棵均独特;九寨水,池池皆神奇。九寨是九寨沟的简称,位于四川西北部,介于川甘边境,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是著名的世界级风景区。九寨沟因沿沟有藏族古老的九个村寨而得名。九个村寨自下而上沿沟分列:西七东二,坐落在南坪县城40多公里的岷山之中。昔日偏僻地,现今成热土。九寨沟由树正、日则、则查洼三条沟组成。称它为沟,实是指介于两山之间,蜿蜒而下的湖泊、水池和海子。太阳出来,九寨沟经过一夜的稍息,容光焕发地再现出迷人风姿:水平如镜,清澈见底。沿沟的树倒映水中,展示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静态美,美得令人发颤。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是本公主的菜!

    你,是本公主的菜!

    从小时候,她习惯了对他的依靠,可这次,她爱上他了。她要主动出击!某人正壁咚她的大男神(男神精):“你是我的菜!”可某人正妖孽似的乐了:“噢,所以你在玩火!”…………
  • 婳烬芳华

    婳烬芳华

    本来以为来到这里,一切都可以这样结束,却没想到,一切的一切,到了这里才是真正的开始亲人的离开,挚友的背叛,爱人的舍弃……“老天为何要这样对我,我…该怎么办?”当一切的一切烟消云散,谁还会记得那一句——你的身边,就算全世界都离开,也要记得,还有一个我…… “这些是他所爱的世人,这是他大爱的天下,他爱着时间的一切,却唯独不爱我。” “韵儿,我不要南疆十二郡,我也不要这盛世地位,这一切是你换来的,现在我想要用这一切,换你回来。”
  • 中华上下五千年

    中华上下五千年

    这是以纯白话的通俗语言,从现代人的角度撰写的一部通史性的著作。从刀耕火种的远古时代到历经荣辱兴衰的现代文明,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斗不止,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彪炳千秋的历史人物和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杰,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风云人物,为中华民族创造了古今称颂的历史奇迹。作者以历史故事为叙述单位,采用编年体例,通过简明的体例、精练的文字,新颖的版式、精美的插图等多种要素的有机结合,完整再现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让读者直观清晰地感受到历史的演进过程,全面掌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使读者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更为广泛的文化视野、审美感受、想象空间和愉快体验。
  • 穿越来的妖娆精灵

    穿越来的妖娆精灵

    前世吃的苦,受的罪,在身死后一切成空穿来这时光消失的时代,嗯是我在做梦吗?可是好真实啊!呀,真真都是一些‘老古董’哦!虽然有点怪这丫头,你不好好的做小姐,非得像个猴子似的‘上蹿下跳’你是要闹哪样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不起,我这人就不是那靠人的命,我得要自己活出自在来,您老请好吧!哼!不识好歹,王管家、去、帮‘小姐’找户好人家!得令,主子,您还有什么吩咐吗?咳,额,要是丫头想回来就通知我吧!^8^主子,您这又是要。。。。
  • 序与乱

    序与乱

    即使是人类的科技如今强盛至此,也躲不过更高文明的猎杀,但,在这个世界,可能猎杀不过是另一种保护
  • 宸行志

    宸行志

    宸烈帝一年,烨城上空有八龙盘踞,后飞入皇宫,幻化为剑。龙者,天子也,北宸天子乃烈帝,龙所化之剑掉入天子之手,天子持龙,南征北战,立下无数战功。天子遂将其命名为“龙溟”。当时,天下混乱的局势被宸国统一,并分为南北二宸。北宸建国九十八年的秋夜,北辰的丞相上官宗涵家被灭门,他的学生武懿,也就是北宸的轩王救下了恩师的女儿上官玥,并把她留在了轩王府,化名为顾芸,故事由此开始。
  • 舜帝崛起

    舜帝崛起

    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追寻上古那封存的记忆。箫韶九成,凤凰来仪。一琴抚天下,孝德感苍穹。舜帝崛起,华夏归心!
  • 邪王嗜爱无心妃

    邪王嗜爱无心妃

    现代特工宫沫儿因飞机失事意外穿越,成了曜日王朝丞相宫刑的嫡生女儿,身为嫡女却过着比蔗女还不如的生活。而他,圣王帝君焰,外人眼里滔天权势,却又冷酷残忍,只对她满眼温情,仿若他的世界里有只有她,“此生唯你一人足矣!”(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