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52000000002

第2章 缘起(2)

欲界是非常容易堕落的地方,切莫以为上天堂就可得到解脱--其实升天不如做人,因为在天道中,修行种福的机会很少,都是在享福,一旦福报享尽,还得再堕落。

所以在人道中,做人最有意义,最能发挥生命良能的价值,也才有机会成为一位菩萨。因为人间苦乐参半,有苦难的人生,也有幸福的人生。苦难的人需要有福、有爱的人去帮助,因此,在人间才有种福、修福、行善的机会!

其实修行,不能只修人天福,而要修到超越三界--唯有罗汉、菩萨才能脱离三界。菩萨为救度苦难的众生,而倒驾慈航来人间,所以要超越三界就必须修菩萨道。有句话说"菩萨游戏人间"、"菩萨所缘,缘苦众生",因为有苦难的众生,菩萨才会倒驾慈航来到人间。就如观世音菩萨,以慈眼视众生,并用其耳根寻声救苦,随处现形。

比如慈济的救济工作,只要有人发现苦难的众生,就快速地将个案告知本会。而个案当地的委员接到本会通知后,就尽快前去探访;如果需要帮助,大家就会同心协力去帮助他们,此即"一眼观时千眼观,一手动时千手动"的最好引证。大家共同把爱献给社会,这就是超越人间与天界的大爱形态。这份清净的爱心从何而来呢?是我们依照佛陀的教法实行而所得者。

唯有佛陀能指引众生,远离污秽、染着,撇开私我欲爱,融会佛心与我心。心念合一,就能脱离三界而且超越三界,所以尊称佛陀为"三界导师"。

"四生慈父",四生即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三界的众生,出生都不离这四种形态。湿生就是在水中或靠潮湿的地带来维持生命;胎生是靠母体怀胎得到生命;化生就是在人间行十大善或十大恶,临终舍此投彼时,化生天堂享乐,或化生地狱受苦;卵生就是鸡、鸭、鸟""之类。

佛陀不只在人间显迹,甚至连畜生道、地狱道,也都前去度化。众生刚强,释迦牟尼佛为度化刚强的众生,所以有时随顺众生化生天堂,有时也随顺众生化生地狱,这无非为了示现慈父的形态来教导众生啊!

以上这段经文的大意是说:阿难等佛陀礼拜之后,就很恭敬地合掌问佛陀说:"世尊啊!您被称为如来,如来是人天的导师,人格崇高,怎么会向这堆白骨礼拜呢?"

佛告阿难:汝等虽是吾上首弟子,出家日久,知事未广。佛陀对阿难说:"阿难,你跟随我出家,也受人人所敬重--认为是我最亲近的弟子,怎么不明白这道理呢?虽然你出家已久,然而所知道的事,还是不够广博。"此一堆枯骨,或是我前世祖先,多生父母,以是因缘,我今礼拜。

佛陀告诉阿难:"人人每一世都有一对父母,我从无始以来,生生世世的父母,他们的骨头累积起来,就如同这堆白骨山啊!由于这个因缘,我应当恭敬礼拜。"

由这段经文,我们可以了解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人的生命并不因此身老死,就什么都消失了,而是仍有无量未来的生命延续着。一如佛陀所说,这堆白骨也许是他过去无量生中的父母。

每个人一生中只有一对父母,而佛陀礼拜的成堆白骨,是佛陀过去生中多少父母的遗骨?可见佛陀来来回回人间有多久啊!有几生几世呢?佛陀既然是这样,我们当然也是这样啊!

所以佛陀常常告诫我们,应该要时时敬重一切众生如己身父母,他们纵然不是我们今生的父母,但可能是我们前世的父母,甚至是未来世的父母。

有时我们见到某些人会觉得很投缘,这是因为过去生中,你曾关心过他,所以今生他关心你,彼此敬重,自然一见面就会起欢喜心,觉得投缘。但也有人带着过去生中仇恨的业而来,在今世结为眷属,或夫妻、或父母、或子女,天天吵吵闹闹,彼此不合,这是因为过去生中所结下的恶缘啊!

其实,生命并不只有今生今世,而是从过去生就不断地延续下来,说不定站在我们面前的人,就曾在过去生与我们互为父母兄弟姊妹。

所以,佛陀一再教育我们,要好好看待一切众生,年老的要视同自己的父母;年轻的要当做自己的兄弟姊妹;而幼小的,则应视如自己的子女般地爱顾。如能抱持这份心,时时感恩,我们就会无仇也无恨。

佛告阿难:汝今将此一堆枯骨,分作二分,若是男骨,色白且重;若是女骨,色黑且轻。佛陀对阿难说:"你把这些骨头分成两堆:男的骨头较重,颜色较白;而女的骨头较轻,颜色也比较黑。"

阿难白言:"世尊,男子在世,衫带鞋帽,装束严好,一望知为男子之身;女人在世,多涂脂粉,或熏兰麝,如是装饰,即得知是女流之身。而今死后,白骨一般,教弟子等,如何认得?"

阿难听不懂佛的分析,所以又再问:"世尊啊!男人在世时,看到他的穿衣装束、举止形态,就知道他是男人;而女人在世时,擦胭脂香水、穿红着绿,一看装扮,也知道她是女人。但一旦死了之后,皮肉脱落、骨头干枯,同是白骨一堆,我又怎能分辨男或女呢?"

佛告阿难:"若是男子,在世之时,入于伽蓝,听讲经律,礼拜三宝,念佛名号;所以其骨,色白且重。"

佛于是再为阿难详细解说:"男人较为乐观豁达,天性外向,不易被家事所羁缚。尤其在印度,男人每天都很清闲,不像女人要生育孩子,又要操劳家事,所以男人比较能够去听闻佛陀讲经说法;听经之后,自然就懂得道理,知道道理就会守持戒律,也会礼拜三宝,念佛圣号。因为有修行,所以骨头较白也较重。"

世间女人,短于智力,易溺于情,生男育女,认为天职;每生一孩,赖乳养命,乳由血变,每孩饮母八斛四斗甚多白乳,所以憔悴,骨现黑色,其量亦轻。

看看从前的女人,多么悲哀!和现代的女性真是不能相提并论。几千年前的封建时代,女人是没有地位的,他们认为女人的本分就是结婚、生子,如果没生孩子,就被认为对不起夫家。

当时的女人每天有做不完的家事、操不完的心,又因为见闻不多,所以知识水平较低;而且女人爱着心重、烦恼多,用情痴迷,占有心强,容易嫉妒又小心眼,所以佛说女人"易溺于情"。

佛说:女人把生儿育女视为本分、天性,生了孩子后又必须哺乳,而乳汁是由血转化而成的。如果把母乳挤出,冻了一夜的露水之后,乳汁就会变成红色。所以说,孩子吸乳好像是在吸食母亲的血一般。一个小孩从出生到断乳,这期间总共要吸食多少母乳呢?需要八斛四斗。十斗成一斛,总共要八十四斗的白乳啊!

人人都是母亲养大的,看了这段话,就知道母亲的恩有多重了!母亲用尽心血哺喂小孩,毫无保留地付出,以致无法好好修身,也无法清净自心,所以容易憔悴、耗损骨髓,也因此女人的骨头较轻,颜色也较黑。

阿难闻语,痛割于心,垂泪悲泣,白言:"世尊!母之恩德,云何报答?"阿难听了心如刀割,想到母亲生育他的痛苦,不由得心生悲痛、泪流满面,于是请问佛陀:"母亲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爱心,要如何才能报答这份恩德?"

既然我们要学佛,就要知道父母养育子女是多么的辛苦,我们应该知恩报恩。然而有些人一到生日,就大宴亲友,其实,生日有什么好铺张庆祝的?人生在世,如果不知为人群付出,这样的"人生"与"众生"又有什么差别?我们一辈子不知吃了多少别人辛苦耕种的米、穿坏了多少别人辛苦织成的衣服;若对社会毫无贡献,只是当一个消费者,那么又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呢?

老实说,生日这天就是母难日。母亲为了生育我们,受了许多的苦,例如阵痛时的呼天喊地,生死就在一线间。这个日子,是母亲受难、受折磨的日子,我们不思报答感恩,还宴客庆祝,这能算是"孝"吗?

曾经有位老太太告诉我:"早知儿子会这样,过去就不需这么辛苦地养育他了。佛教说生日是母难日,但又有几个人知道呢?今天我儿子生日,但我却来到这里"""我问:"既然是儿子生日,你就该留在家里,让儿子好好地报答亲恩啊!"她说:"哪有什么亲恩好报答的?我儿子为了自己的生日,想杀公猪宴客,我劝他不要杀生,生日应该茹素,没想到儿子却回答:"你懂什么?你看不过去,要吃素就到寺院去吧!""

生日正是母亲生产痛苦挣扎的日子,这个儿子为了庆祝自己的生日,却这样顶撞母亲,教母亲情何以堪?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好好警醒自己啊!

为人父母者,都会为子女操心,既然大家都知道为子女担忧的烦恼,就应该体会得出父母为自己操心的忧恼;大家为子女辛苦付出,正如同当初父母亲为我们辛苦付出一样,所以大家应该要知恩报恩。因为人的身体是由父精母血所构成的,以此身躯做一件好事,这份功德就属于父母,如果能以父母所赐之身躯力行善业,就是报父母恩。所以我们要多为父母植福,多为父母行善;更何况做好事不但上能报父母恩,下还能为子女种福田!

中国人说"慎终追远",就是要我们记得生命的根源,对生命的根源要时时抱持感恩心。虽然贵为佛陀,他不只是感恩这世的父母,甚至连旷劫累世的父母,他也一样感恩。所以佛陀对弟子说:"普天之下的老者都是我的父母,也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父母。"

父母子女都是业缘的相互牵引,说不定现在我们面对的、计较的、怨憎的人,来世就是自己的父母子女。爱愈深、缘愈重;恨愈深、怨愈重,有怨有爱就冤冤相报,爱恨牵连,即是斩不断的生死祸根!这就是凡夫的爱与恨。

菩萨的爱是超越的,菩萨所爱的是普天之下的众生,不只是今生此世,甚至未来的生生世世。这份清净大爱的深切,远比慎终追远的道理更透彻、更长久。

《佛说人有二十难》中,有一难是"生值佛世难",要与佛生在同一个时代,实在很难。但依《父母恩重难报经》上所说,其实并不难,因为佛随时都现身在人间。佛陀生生世世往来人间,在旷劫累世的时空中来来去去,他的方向非常正确,没有丝毫偏差,不断地游化人间,做度人的工作。

佛陀向阿难描述男女骨骸的区别之后,阿难了解了母亲的辛苦,心痛如割,礼请佛陀开示报答亲恩之法,于是佛陀为他分析胎儿在母胎中的成长变化。

同类推荐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在此刻

    在此刻

    济群法师:一代高僧用佛法智慧解读世人困惑,指导世人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在此刻》(寻真问道的不二法门)身在此刻,心不能定,皆为想要得太多。物质的丰裕并不能带来身心的安顿,需要向内在去寻找。本书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立足于当下,讲生命轮回,讲日常生活,通过寻常人生的悲欢喜乐来阐释禅机妙义,知道人们理解生命真相。如一盏明灯,点亮蒙尘的心灵,踏实淡定活在此时此刻。
  • 太乙金镜式经

    太乙金镜式经

    《太乙金镜式经》,唐王希明撰,可称为古代推算第一书。王希明以为太乙之法,可以预知未来,所以圣人常为。当然,历代治乱兴亡,并非能容易简单推算出来,《太乙金镜式经》有其迷信成分在内,这是需要注意的。
  • 读禅阅世

    读禅阅世

    苏曼殊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作家。他精通中、日、英、梵等几种语言。在小说、诗歌、散文、绘画等领域,他都取得很大成绩。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热门推荐
  • 神临万域

    神临万域

    天纹石,天之所化。一个少年的崛起,天地让道,万兽同庆……(新人一枚,大家多多支持,这里向大家跪安了。)
  • 神瞳变

    神瞳变

    绍鸿,一个来自没落瞳术家族的少主,用尽各种方法寻找失踪的哥哥的线索。到头来却绝望地发现,敌人竟然是瞳术大陆上最为强大的瞳术势力!而在寻找过程中,绍鸿身上的至宝也被人盯上,无数的势力都想要将其诛杀,夺取宝物!在近乎必死的局势下,绍鸿终于抛开所有顾忌,孤注一掷,将至邪至宝……
  • 冷少们的三公主

    冷少们的三公主

    三公主的复仇之路上有许多坎坷,但庆幸有冷少们的陪伴
  • 走近2012:解读末日灾难之谜

    走近2012:解读末日灾难之谜

    在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难持续频发,2012末日灾难之谜风靡全球,这背后是当今社会人类面对自然灾害、金融危机、食品安全、恐怖活动、生存压力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之时无力的恐惧。这一切,最终统统被打上末日传说的印记奔涌而出。
  • 关注现代生活方式病

    关注现代生活方式病

    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疾病逐渐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生活方式病”已经潜入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车代步、电脑前完成一天的工作、餐桌上推杯换盏、灯红酒绿的夜生活……引发了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等多种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了人们的健康。本书针对一系列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由其引发的疾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其内容全面、通俗易懂,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大众健康科普读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日集结令

    末日集结令

    公元12990年,太阳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发达程度,来自遥远星系并自称为神的种族掌控着世间的光明,与此同时,黑洞中滚滚涌出的魔族势力正慢慢侵蚀着光明,精灵以及海族躲避在大地的各个角落,地底深处的鬼族蠢蠢欲动,人族则在光明与黑暗的夹缝中艰难生存着,资源匮乏的地球早已满身伤痕。15年前一场魔族发动的弑神之战给地球带来了恐怖的灾难,神族首领凯萨与魔族首领暗黑尊主两败俱伤,凯萨神体破碎陨落消失,暗黑尊主重伤遁入黑洞,遂魔族退兵,弱小的人族仅剩数千万幸存者,黑暗,恐惧,杀戮,饥饿,将地球一步步推向昏暗的末日,但一星星希望的光若隐若现......
  • 王爷太霸道:爱妃行行好

    王爷太霸道:爱妃行行好

    某女去逛青楼,被撞破身份,偶遇某王爷被救,之后就被纠缠不清了……一天,某王得意“皇兄,把你那块琉璃玉收拾好,送到我府上来!”……皇帝惊讶“难道你小子找到媳妇儿了?”对此,某女表示她什么都不知道哦。【纯属虚构,不喜勿喷】某王的挖坑大计正在实施中,某女却想着怎样才能脱离魔爪,,,
  • 盛世情缘离恨天

    盛世情缘离恨天

    一场千年之秘,掀开了一世盛世情缘。一场六界之战,拉开了三世情缘的序幕。这一世,她能否重回神族?
  • 兄弟姐妹之发现真爱却被毁了

    兄弟姐妹之发现真爱却被毁了

    自己好不容易发现了真爱,却被她亲手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