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70600000004

第4章 最复杂也最微妙的人际关系(4)

有些时候,“面子”的确是生存的必需品。中国人喜欢议论别人,怕被别人议论,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来二去,丢了“面子”可能就是丢了诚信,丢了尊严,到最后丢了自己的利益。一个债主知道钱要不回来了,但还是要到欠债人那里,严厉的斥责一顿,表示自己有办法要回钱,知道该怎么做。钱没要到,面子却保住了,给了自己一个台阶下,以保证下次不会再有人欠钱不还。话说回来,别人被他一顿斥责,虽然钱不用还得了实惠,但也丢了面子,自然不会感激债主。这样一来,债主丢了利益,还丢了笔现成的人情,一笔买卖,输了两样东西,他为了“面子”做的种种,算是值得还是不值得呢?可见,“面子”二字,还是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的。

卖足别人面子与留足自己的面子

“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是句老话。通俗地说,就是要给别人留点面子。管理学上也有个常识:在有旁观者的时候,奖励一个人,一定要点名;批评一个人,一定不能点名。大多数人都把面子看得很重,丢不得。就像某工厂的工人做错了事,罚一百块钱或者被当众批斗一回,你说他会选哪个?同样,有时人们得了面子要比得了实惠更开心。同样的一个工人做对了一件事,奖励一百块钱和被当众表扬一次,你说他会选哪个?肯定选一百块钱。但作为领导者,奖励完一百块以后再当众口头表扬几句,效果肯定要比只给物质奖励好出不止一倍。这种动动嘴皮子就能给别人面子的事,不管是不是领导者,都应该多做。

作为中国人,处理人际关系时一定要学会给别人面子,有机会要给,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给,“面子”就是“人情”,这次给出去,下次人家会还回来。有时多给人一份面子,要比多给他一份实际利益,更能让他感激你。反之,损害了他的面子,会比损害了他的利益更憎恨你。话说回来,损害别人的面子谁都会,但怎么尽量不损害别人的面子或者给人更多的面子,却是一门学问。做得不好,不但事倍功半,还可能会得不偿失。小刚是一名交警,每天在路上指挥交通,有次抓到一辆违章车,发现司机竟是局长的亲戚。这种事自然要给局长面子,小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给放了。局长知道此事后,自然要跟小刚客套几句表示感谢。一时小刚得意妄行,跟不少同事提了此事。试想,这些要是传到局长耳朵里去,站在他的角度,他会怎么样?故事里给的面子是两个人的事,面子给了,当事人知道了,有心人自然会记住你的好处。这也就罢了,要是再四处宣扬一番,反而不好。但如果给别人面子,会使自己很没面子,怎么办呢?那就要看值不值得了。别人面子值多少钱,自己面子值多少钱,因人而异。俗话说“花花轿子人抬人”,人际高手,往往可以根据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给足别人的面子,同时也挣出自己的面子。

自己的面子是自己挣的

“有面子都是别人给的,脸都是自己丢的”是句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台词。的确,没有别人就没有面子,丢面子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不给别人面子或者自己不要面子。想要自己有面子,就要关照别人的面子,就要自己有实力。穷得都没裤子穿了,还整天惦记着面子问题的人,绝对是傻瓜(这里说的是面子,而不是尊严)。初入社会的人往往要从底层做起,这个时候就不要太在乎自己的面子。而且太过执着于一时的面子,丢的可能就是一生的面子。韩信钻过别人的裤裆,越王勾践给别人拉过车,何止是面子,他们连尊严都丢了。可后来他们都成功了,过去丢面子的事,变成了流传后世的美谈。

想给自己挣面子,就要务实一点,首先要放下的就是自己的面子,等有了能力,有了成就,自然会有面子。

§§§第8节送礼是门学问

送礼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了,也许更早。谁也说不清时下送礼到底是为什么,为了“友谊”?还是为了求人帮忙?真的是“礼轻情意重”?还是“送厚礼才能办大事”?但不可否认,送礼对现今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是必要的,而且是促进人际关系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为办事送的礼物,多数可以理解为给办事者的一种回报;朋友间的礼物,没有那么多的功利,是一种友谊的表达方式,好友间互赠礼物,或者探亲访友带点吃的或特产,除了能表示对对方的尊重,还是一种情谊的粘合剂。朋友间的礼物更多的代表着一份感情,不一定要多贵重,但一定要能表达心意,所以送朋友礼物未必要多贵重,但一定要花心思。一般来说,送礼都是有理由的:结婚礼物、生日礼物、见面礼物或分别礼物,不同的理由需要要不同的礼物。

现在,生活中的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对送礼都有一种误解,不求人办事,不是重要人物,就不送礼,而且要送就送大礼,完全把礼物当成敲门砖。除了朋友生日、结婚这类的重要事件,根本就想不起送礼来,而且,对于结婚这种必送礼物的事,基本也都送现金,可以说,礼物的意义和形式,都已经和过去不同了。实际上,无论到什么时候,朋友间的互赠礼物都是必要的。特别是对不太熟悉的朋友,一份适时的礼物,可以大大接近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我们不妨站在收礼者的角度想想这个问题。小A和小B是普通朋友,生活在同一个小区里,一次机会他们认识了,但走得并不十分近,见面时都能有说有笑,但谁都不会去主动找对方一起出去活动。在小A的眼中B只是一个认识的正好又谈得来的人,并没有打算两个人会成为好朋友。直到有一次,小A又在路上遇到小B,小B从兜里掏出了一件小礼物,对小A说:“我前阵子去云南玩了,那边真美,我给你带了一件小礼物,是一个纳西族的护身符,你看看,喜欢吗?”当时小A的感觉有些受宠若惊,接下去就是感动,真没想到小B出去玩,在挑礼物的时候还能想到自己,原来他一直把自己当成朋友。之后,小A开始主动联系小B,一起出去玩,一起聊天,一来二去,他们成了好朋友。无论故事里的小B送礼物给小A是否是因为把他当成朋友,但肯定的是小B一定是个人际高手。也许那件小礼物在那边只卖一元一个;也许小B一口气买了50块钱的;也许回来之后他一直装在兜里准备碰到认识的人就送给他。但无论小B动机如何,他都得到了小A的友谊。

送礼是需要技巧的,除了用心之外,还要讲究场合以及对像。不同的场和及对像都要区别对待,比如送朋友远行,那就要送体积小、方便带的礼物;去医院看望病人,就以送营养品为好;如果是在重要场合送礼物给合作伙伴,那礼物不但要郑重还要有一定的意义。另外,不论送的礼物是否贵重,都一定要把握好时机,特别是以求人办事为目的的礼物,如果送得过于频繁,或者直接送到了对方的办公室里,那不但让人感觉目的性太强,给人以压力,而且在办公室有其它人在时收下礼物,会产生很不好的影响,这笔帐,收礼者也会算到送礼者的头上。送礼是为了加深双方的情谊,让收礼者能笑纳,所以不论是为了情谊还是为了利益,都应该做得自然些,即使有明确的目的,也不用直接说出来,谁也不笨,收了礼,自然明白送人的心思。除此以外,还应掌握好礼物尺度,尤其是对上级和需要求助的对象,送的太轻会显得你不重视对方,送的太重就有受贿的嫌疑,而且人家未必喜欢。特别是对有一定地位或经济实力的人,什么都见过,什么都玩过,也不缺钱,送什么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呢?四个字——“投其所好”。这就需要送礼的人费点心思,去了解对方的身份、爱好、习惯,甚至宗教信仰,根据对方的需要,选择最合适的礼物。特别是对求人办事的人来说,多花时间去琢磨这些是非常重要的,一份好礼,可能就是一块敲门砖,可以帮你打开一扇通向成功的门。

另外,送礼时要注意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忌讳,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比如“钟”在发音上和“终”一样,“送钟”听起来和“送终”的感觉一样,对方如果是上了年纪的人,千万不能送这样的礼物。另外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或者收礼一方是少数民族,有一定的忌讳,都应该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明知道该地区或收礼者有一些忌讳但不知道具体忌讳什么,就应该送一些普通常见的礼物,这样总比送错要好。

所谓“礼尚往来”,大概可以理解为送礼是相互的,今天送了别人东西,改天他也会送你礼物或者用其它的方式来回报你。比如结婚的份子钱和过年时孩子的压岁钱,今年他结婚你随礼给他,明年你结婚他也会按照你给的金额随礼给你,过年给别人的孩子压岁钱,别人也会给你的孩子压岁钱,一来一去,都送了礼,表达了心意,但实际并不会因此失去很多利益,除非你结婚不告诉他或者自己的孩子没有别人多。现在社会,人与人的交流越来越频繁,送礼是人际交往的手段之一,一份礼物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桥梁,可以在你努力开拓人际关系时多一条道路。而掌握了送礼的学问,就能帮助你建立良好的社交形象。

同类推荐
  • 你为什么还没有成功

    你为什么还没有成功

    对于时代青年所经验的烦闷、消极等等滋味,我亦未曾错过,自读马登的原书后,精神为之大振,人之观念为之一变。烦闷、消极、悲观、颓唐的娇雾阴霾,已经驱除尽净,现在所面对着的,是光天化日下的世界大同人生了。
  • 开发青少年发散思维的益智故事

    开发青少年发散思维的益智故事

    有趣的益智故事,不仅好看,而且是对读者有教育作用;轻松的科学智慧,不只实用,更是开拓了认识世界的思维。思维是人人都有的、与生俱来的大脑智慧能力。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控制,但只要开发得当,每个孩子都能表现出非凡的智慧和与众不同的能力。思维开发必须从小做起,因为孩子的大脑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本书通过故事来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以求最大程度开发孩子潜能。
  • 没有任何理由

    没有任何理由

    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学会放弃理由,因为当一个人把他的全部精心倾心投注到一项伟大的目标时,他才会产生出一种巨大的力量来,任何困难都将不能阻挡。同时,每一个优秀的员工或每一个准备优秀的员工都应该记住:找理由只会让你变得平庸;立即执行,拒绝理由就会成功;排斥任何理由,让积极成为一种习惯;做个创意员工,不给理由助长气焰;相信自己,不要相信理由才能成功。本书围绕以上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告诉你怎样战胜一切,不找任何理由,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一个让老板欣赏的员工,一个公司不能缺少的员工。
  • 聪明女人情绪操控术

    聪明女人情绪操控术

    情绪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质量。情绪的好坏,关系到女人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职场发展。因此,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每个女性一生中都必须学习的重要一课。作为一个聪明的女人,不让自己永远处于不良情绪的包围之中,要懂得给心情换“跑道”。掌控和调节我们的情绪,能使女性愉快和轻松地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 偎雪听心

    偎雪听心

    本书是一册有关人生哲学的通俗故事读本,汇集40余个精短的小故事,由《读者》重点签约作家鲍尔吉·原野专门撰写。全书文字隽永,哲理深蕴,图文互动,时尚可人。符合青少年读者的阅读趣味。
热门推荐
  • 我前世无敌宇宙九亿年

    我前世无敌宇宙九亿年

    徐阳是一个暑假工外卖员,可是有一天他接到父亲被打断双腿的电话。?父子之情,龙之逆鳞,徐阳敢与他人拼命!?可是徐阳一无权势,二无实力,非但没有替父报仇,却惨遭毒手。在生命垂危之际,他继承了上一世道果力量。?顿时,可只手遮天呼风唤雨,一念花开一年花谢,上穷碧落下黄泉,九天十地留他名。群:253314463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6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6卷

    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广泛的中国当代微型小说创作的大全集。该丛书分别收录了千余篇微型小说佳作,其中既有文学大家如鲁迅、郁达夫、王任、沈从文等人的作品,又有微型小说名家孙方友、刘国芳、秦德龙等人的作品;整套丛书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与收藏价值。
  • 校园商女

    校园商女

    曾经的她努力工作希望能多赚点钱养家,却没想到有些东西不是努力就能得到一场车祸把她送回到十六岁的那个夏天,还获得了宇宙高科技生产的——重生者系统从此一段踏上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 德育引论

    德育引论

    《德育引论》是陈桂生教授针对我国现今引起教育工作者困惑的德育问题和教育舆论中与此相关的似是而非的论调,加以澄清。如今的德育理论尚未脱形成于上世纪60年代的刘佛年教授主编的《教育学》的窠臼,问题在于它毕竟是德育知识陈述的框架,而不属于德育“问题研究”之作。在教育学中,德育目标与手段之间,需要从指导实践的角度加以阐明。
  • 黑篮之魔术师

    黑篮之魔术师

    魔术师是个有趣的职业,她可以给每个人带来视觉上的盛宴与欢乐,甚至爱情。可是魔术师却忘记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份真爱,忘记一直注视着她的那些人。或许魔术师会用她独有的方法,俘获只属于她的那份爱情和那颗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tfboys——你可否为我停留

    tfboys——你可否为我停留

    总之不是狗血书,点过来,看一下,目光来了,有奖励~~~~
  • 穿梭时空

    穿梭时空

    末世中偶然获得时空穿梭器,从此穿越一发不可收拾。
  • 我的师父是雄霸

    我的师父是雄霸

    他曾为了妻儿,拔剑血洗江湖!他曾为了叶孤城,持剑大战大明!他曾让江湖震动,他曾让天下震惊,他曾于九曲黄河阵中直面元始,他曾将势力立足于西游路上,令满天神佛无计可施,西游团队只能绕道而行,他曾……金麟:“其实我只是一个剑客,一个不是我葬人,就是人葬我的葬剑客。”这是金麟的独白。
  • 一见你就生气

    一见你就生气

    从第一次与许嘉嘉不打不相识开始,邱致远就有一股不祥的预感,果然,冤家路窄,她居然是他的学生。两个脾气暴躁的人碰到一起就是火光四溅吵得不可开交。但是不管怎么吵,只要许嘉嘉遇到麻烦邱致远都第一个挺身而出,不禁令许嘉嘉默默地动了心。至此许嘉嘉就走上了一条死缠烂打的追求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