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73900000011

第11章 读书(1)

只有读经典,才是单刀直入,取法乎上;只有读经典,才能直截根源,探骊得珠。而对文化经典的亲密接触,将不仅有助于我们去品味各门系统知识中文化经典的永恒价值,更能使我们对整个文化有一种直入魂魄的感悟与高屋建瓴的把握。

闲书购读瓜蔓抄

年来,乱翻闲书的嗜好,不仅积习难改,而且变本加厉,尤其在2011年秋冬之际学会网络购书的那阵子。

因着续写《东瀛书事》,对涉日的闲书兴味日浓。从《上海书评》上知道陈子善先生编了一本《竹久梦二:画与诗》,诗由知名翻译家林少华译出。竹久那幅堪称经典的《黑船屋》,早就见过,画中女子抱拥着颀长的黑猫,那楚楚可怜的忧郁眼神,令我过目不忘。于是,立马网购,把卷披读。从序中得知,此前还出过刘柠着译的《逆旅:久竹梦二的世界》,再跟踪下单,次日送达,依然一气读完。竹久对人类,尤其对女性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也许折射出大正时代日本民众对抗威权、期冀和平的最后一抹亮色,其后,日本就沉没在昭和劫难的黑夜之中。

据说,鲁迅、周作人都青睐梦二的画,丰子恺对他更倾倒备至,子恺漫画就有其流风遗韵。这让人感到,有必要通过不同的层面,借助不同的视角,去梳理与审察近代以来错综复杂的中日关系。因在东京旧书市上淘得竹添进一郎的《左传会笺》,便查中华书局前几年推出的《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入选书目,见有竹添的《栈云峡雨日记》,我当年给内藤湖南的《燕山楚水》写书评时,竹添还没进入我的视野,如今可不能漏网了。《日记》附有《诗草》,汉诗也不劣,不仅题咏中国的山水与古迹,有的还留下了当时的世相。途经河北新乐时,他有诗同情当地百姓说:“一生惯啖椿榆叶,知否人间有稻粱?”诗句的口吻,不像日本外交官,倒像当地父母官!

连类而及,想起中华书局还出过《日本中国学文萃》丛书,赶紧再查书目,见有小川环树的《风与云》,我曾把他与乃兄小川芳树、贝冢茂树与汤川秀树称为“四棵大树,文理参半,成为日本学界的一大奇观”。次日,《风与云》也厕身我的闲书之列,书中有文评钱钟书《宋诗选注》,认为“这是一部从全新的角度对宋诗进行整体考察的杰作”,“宋代文学史的许多部分,也将由于本书的问世而不得不重新认识和改写了”。这篇书评的发表距《选注》问世仅隔半年,其时所评之书在中国颇受来自“左”的非议与质疑,知音却来自东邻,让人不禁感慨系之。

网上购书,难挡诱惑。订《风与云》时,据链接提醒,知道同一丛书还出过幸田露伴的《书斋闲话》。露伴文名藉藉,自幼沉迷于中日古典,与尾崎红叶、坪内逍遥、森鸥外活跃于同代,时称“红露逍鸥”时期。揣想其学术随笔必然文采可观,更兼读过译者陈德文翻译的《永井荷风散文选》,把唯美派名家散文译得绮丽生姿,译笔值得信赖,便把《闲话》也放入购物车。这时,链接又告诉你,购买这书的读者还买了《仓石武四郎中国留学记》。仓石其人,留学中国期间与中国学术界、旧书业多有往还,为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购入了陶湘家藏的全部丛书,他的《留学记》应是中日学术交流的一手纪录,不可失之交臂。快递送达,先看前言后记。据《闲话》译后记说,译者还译过《幸田露伴散文选》,上网再查,居然还有存货,机不可失,把臂入林。

这次链接信息多与日本文学名着有关,《夏目漱石汉诗文集》赫然在目。漱石到过中国东北,《近代日本人中国游记》入选他的《满韩游记》,网购已脱销,且把这册《汉诗文集》买下闲读。从链接还知道,十返舍一九的《东海道中膝栗毛》已有鲍耀明的汉译本,书名《东海道徒步旅行记》。前不久,我刚据岩波书店版《日本古典文学大系》本复印了这一江户古典名着的日文版,准备有闲时品读。既有中译本,不妨买来对看。书到以后,与原版本对照,发现中译本删去了约八分之三,即主人公参拜伊势神宫后在京都与大阪游历的部分。译者或有其考量,但译序不作交待,不免些许遗憾。

把《夏目漱石汉诗文集》放入购物车时,链接又友情提示其他读者购买该书的最佳组合,有冯永军的《当代诗坛点将录》与胡文辉的《现代学林点将录》,料想其人也是古诗词的爱好者与点将坛的围观者。点将录之类解颐文字,只消着者有点靠谱的独得之见足矣,作为评骘与排位,读者不必太当真。后者网上已有电子版,对前者还是动了心。网购到手,先查阅感兴趣的三女将。派叶嘉莹为母夜叉孙二娘,莫名其所以;派沈祖棻为一丈青扈三娘,连同“又谁识临去秋波”的评语,都袭用钱仲联的成说。兴之所至,又取出了钱氏《近百年诗坛点将录》与《沈祖棻全集》堆上案几备查。乱翻《涉江诗稿》,见其丙辰年有《春日偶成》四首,其一云:

沉阴永昼压山阿,寒食清明次第过。

万树繁樱开旋落,一春梦雨峭寒多。

旧体诗题“偶成”,给人以成诗过程漫不经心的表象,却往往有不便明言的比兴寄托在。丙辰是1976年,那年清明节有震惊中外的天安门事件,其时,沈祖棻羁留武汉大学。这首《偶成》表面上咏叹春景,却是感时伤世的咏怀诗。“沉阴永昼压山阿”隐喻当时的政治高压,“万树繁樱开旋落”显然伤悼反抗专制的群众运动横遭镇压,而“一春梦雨峭寒多”,不仅抒发了女诗人对料峭春寒的感受,更表达了她对政局的愤懑与隐忧。这位“风华绝代”的女诗人除去“风流蕴藉”(《点将录》语),也有眷怀天下的另一面。不知何故,她的千帆夫子在这首诗下却未加笺解。

正在费解猜详时,快递又送来东洋史家宇野哲人的《中国文明记》,这是前几天订购《栈云峡雨日记》时从链接获致的信息。这种辗转不绝的书讯链接,让爱书人总能从持续延展的链接中不断发现心仪之书。这一链接思路,活脱脱就是中国原创瓜蔓抄的图书营销网络版。打量着案几上个把月来每日码高的闲书堆,天哪,如此瓜蔓抄式地购读闲书,我还有完没完?因此之故,对历史上的瓜蔓抄,也有了刻骨铭心的感同身受,那着实可怕!

(本文原载2012年1月15日《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

走近经典

当你们打开这本小书,脑海里肯定会浮起一连串问题:文化是什么?中国文化有哪些特点?经典又是什么?怎样的着作才称得上文化经典?为什么要走近中国文化经典?

确实,要言简意赅地回答这些问题,真还不太那么容易。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就有一二百种之多,让人介绍哪一种好呢?简单地说,广义的文化包括人类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于是就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分类与说法;狭义的文化专指精神文化,也就是包括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化是人类在历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其本身还在持续不断的发展之中;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与阶级性,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所共有。在中国典籍里,文化指文治与教化,这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化,倒有点殊途而同归。读了这些略微抽象的说明,你们也许还有点云缠雾绕,那也无碍大局,不妨先零距离接触本书所选的文化经典,然后再回过头来品咂文化的内涵。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文化没有中断过的唯一国家。中国文化犹如长江黄河,百折千回而绵延不绝,具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与包容会通的精神,它以直观意象为基本思维方式,贯穿着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推崇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个人与群体的协调共处。对于中国文化的这些基本特点,你们也完全不必甲乙丙丁地死记硬背,尽可以先阅读文化经典,再回过头来细细咀嚼与领会。自小以来的许多学习,不都是这样从具体到抽象的吗?

说到经典,在它所属领域中至少应该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第一,具有原创性的不朽影响;第二,占有里程碑的重要地位。至于文化经典,不言而喻,就是那些在各自文化领域里至今仍保有原创性与里程碑意义的名着。经典,毫无疑问是名着,但名着却不一定就是经典。就思想领域而言,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孔子的《论语》,才当得起经典的地位。

对每个人而言,文化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习得大体有两条途径:一是通过日常生活而潜移默化地获得,例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等;一是通过主动学习而系统全面地获得,例如,语言文字,科学技术等等。学校教育的各门课程,就是后一种文化学习,但学习的主要是各门文化的基础知识,而不是有关学科的经典之作,相关的经典已经化为知识体系而融入其中。譬如,人们学习数学,总是用新编教材,而不会再去阅读西方的《几何原本》或中国的《九章算术》。不过,这种学习所得,主要还是一种知识体系,而缺少一种深层的文化意蕴。

书海无涯,人生有限,阅读也应该像古人所说,“入门须正,立志须高”,“学其上,仅得其中;学其中,斯为下矣”。只有读经典,才是单刀直入,取法乎上;只有读经典,才能直截根源,探骊得珠。而对文化经典的亲密接触,将不仅有助于我们去品味各门系统知识中文化经典的永恒价值,更能使我们对整个文化有一种直入魂魄的感悟与高屋建瓴的把握。《中国文化经典导读》就是试图为你们学习中国文化经典,起一种登堂入室的阶梯作用,让你们深切领会和由衷热爱祖国文化。傅雷曾经说过:“只有深切领会和热爱祖国文化的人,才谈得上独立的人格,独创的艺术,才不至于陷入盲目的崇洋派,也不会变成狭隘的大国主义者,而为世界文化中贡献出一星半点的力量,丰富人类的精神财宝。”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中国文化经典导读》篇幅有限,阅读对象又是文化经典的初学者,编选工作也就颇费周章。再三斟酌,一再损减,学本决定只收1840年以前的中国文化经典四十部,而把从《诗经》到《红楼梦》等文学经典划给一般的语文教学,并希望将来能有机会续编《中国近现代文化经典导读》。入选的经典大体划归六个单元:“人文思想”以儒道佛的原典凸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政治遗产”盘点了政治学、军事学与法学的主要家底;“历史经纬”侧重点是史学经典,因为文化与历史的关系也最深;“学术通变”勾画了史学以外传统学术的侧影与概貌;“艺术精神”包含了文艺理论与美学的精神气韵;“齐民要术”展示了科学技术的昔日辉煌。每一单元前各有一篇提纲挈领的导论,旨在鸟瞰这一板块的文化概况。

至于每一部经典的学习,则由导读、选文、注释与点评等部分构成有机的整体。导读对入选经典的作者、价值及其在文化史上的地位、影响,力图作出要言不烦而准确到位的评价,同时也简略勾勒这一经典所在文化领域的大势流变,四十篇导读有机地构成一部中国文化史纲要,以期读者能够大局在胸,高屋建瓴。至于选文的标准,在尽量考虑它在经典中代表性的同时,也适当兼顾初学者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为了给初学者扫除阅读的障碍,注释尽可能详尽浅显;少数词汇术语,在不同选文里可能重出,但考虑到用意或有侧重,也为了免去前后查阅的麻烦,故而酌情重复注释。点评则是编者对经典中某些亮点的领会和感悟,某些脉络的点拨和交代,希望能对初学者有所启发,也期待你们能有更高明的颖悟与点评。为了让大家进一步形象地了解那些文化经典及其杰出的撰着者,我们配上了相应的书影和适当的插图,希望你们能感兴趣。

当然,《中国文化经典导读》也可作为社会上其他初学者阅读文化经典的入门读物,只要你循序渐进或随兴所至地阅读了全书,你就一定能激发起兴趣,熟悉了门径,踅入中国文化经典的宏伟殿堂,去领略那种美轮美奂。

(本文原载《中国文化经典导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版)

历史观决定价值观——从《汉武帝的三张面孔》说起

姜鹏的《汉武帝的三张面孔》,用了史学研究中史料对勘的方法,从司马迁、班固和司马光三位顶尖史家的史着中,勾勒出汉武帝不太一样的三张面孔。史料对勘是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将这种方法移植于百家讲坛的大众化平台,在关于汉武帝的讲座中取得了较好的反响,这一现象值得引起历史专业学者的深层次思考。我想谈三个问题。首先,史学成果究竟属于精英还是大众?其次,史学成果如何走向大众?最后,《汉武帝的三张面孔》带给大众什么?

一、好的史学成果也可以属于大众

曾与北京的一位知名学者共进晚餐,席间,他发了一段宏论,说好的史学成果都是看不懂的,王国维你看得懂吗?陈寅恪你看得懂吗?只有这样的成果才能够传下去,才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且不说这番议论中他的自许(这点我充分敬重),王国维与陈寅恪的史学成果确能传下去,一般非专业读者也的确看不懂,但由此认定好的史学成果只能属于精英,而不能走向大众,窃以为还值得斟酌。

我认为,史学研究,实际上可以分成两个层面。第一层面,确实要有史学前沿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史学才能不断地发展提高。这些史学前沿的研究成果,体现的是史学的学术价值。王国维、陈寅恪的许多成果在当时就属于这一层面;当下史学界包括那位学者在内的不少史家也在从事这类研究。但现在图书市场上有很多的所谓学术着作,实际上硬是在把东西写得让人家看不懂,而并不是他们的成果高明得让人家看不懂,鱼目混珠,两者之间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第二个层面,史学工作者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要让你自己的好东西,或者史学界的好东西,转化为能让最广大民众所接受的形式。否则的话,好的史学成果就只是象牙塔里面的东西,也就不可能充分发挥史学的社会功能,实现它的社会价值。好的史学家,像吕思勉先生、顾颉刚先生,都有一流的史学前沿成果,有些成果确是一般人看不大懂的;但他们也有把自己的学术成果转化为大众的读物,像吕思勉有《三国史话》,顾颉刚有《中国史学入门》等等。哪怕你是史学门外汉,去读顾颉刚的《中国史学入门》,就能够跨进这座大门。普及历史,这是史学工作者一种社会担当。当然,我们不要求每个史学工作者都能够把这两方面双肩挑,你能挑一肩也很好,但你也不要因为前者而否定后者。这个态度才是应有的正确态度。

二、史学如何走向大众:传播良知与常识

同类推荐
  • 狼督军

    狼督军

    皇帝退位天下为公?不料却土匪横行!为保家业他走出书房,除内贼,杀土匪,剿灭黑风寨!家业已保,却山河破碎,亡国在即,于是他招兵买马征战各大军阀,凭着铁血手段与机智权谋成为一代督军,奋战在这轰轰烈烈的大时代之中……
  • 狐狼之夜

    狐狼之夜

    狐狸和狼正在寻找猎物。狐狸和狼碰头了。狐狸跑了。狼也跑了。
  • 伊人一笑,风华无双

    伊人一笑,风华无双

    明明已经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还是得不到。人的贪欲果然是无尽的……就连仙都无法脱离。重活一世他不再为他人而活,为了自己也为了自己爱的人,也要好好的活下去……
  • 我打了三分国

    我打了三分国

    他最担心不过的就是自己的亲人。父亲海峰和母亲梅兰年迈体弱,要指望弟弟浩天来赡养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求他别再惹是生非、再进监狱就行了!虽然妹妹绾柳考上了研究生,也不知道她会有怎样的归宿!妻子赵菁菁要将儿子剑骥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将是多么不易的事情。身为寡妇的她,会不会改嫁呢?如果改嫁了,儿子又将判给谁呢?如果判给妻子的话,父母肯定是不会答应的!万一为了此事两家人闹起来,正是自己最不愿看到的结果!本来母亲就患有心脏病,再遭这么一折腾,不知道会有怎么样的结果。因此,他极其渴望自己能够继续活着,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 万国天工

    万国天工

    蔚来穿越回了十五世纪,他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竟然与历史记载有着很大出入!此时的东西方文明已经对于大陆和异域国家有了清晰的了解。国家林立,民族绽放,这是被称为“万国”的时代!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容身之所,促进人类文明的进程,打破科学的枷锁,蔚来建立了跨国界的组织,“天工”。蔚来与他的“天工”,将会在万国时代的历史长河中如何逆流而行呢?他与东西方国家和宗教势力的斗争又会掀起怎样的血雨腥风呢?《万国志》衍生作品。
热门推荐
  • 绝对冒险王

    绝对冒险王

    (严重分错类了)冒险探秘,青春热血,人性与梦想,执着与友谊。。。。。本书满满的正能量海底世界,古城亡灵荒岛丛林,远古恐龙,高度文明......当原来的世界逐渐崩塌他们跨越时空虫洞,穿梭宇宙鸿蒙。寻找埋藏在黑暗深处的神秘力量。你,可愿与吾同行?
  • 英雄联盟之全息对战

    英雄联盟之全息对战

    陈毅:老师我们下一部做什么?张烨:恩~~这次赚的这些钱应该够我们买原料了吧,再做一部金瓶梅吧!!陈毅:金瓶梅??还是爱情片吗?张烨:是的,只是中间多了一些动作,在我们那个年代叫做爱情动作片。陈香凝:先生博学,不知可否与小女子约?张烨:不约不约,你的思想太不纯洁了,法你抄100遍三字经。
  • 九尾媚娘

    九尾媚娘

    一场阴谋使然父亲逆云惨死孩子媚娘重新化人哥哥武天被生生抛弃两人偶然相遇却是互不相识的陌生人是上天注定还是命运戏人身负不死灵尾却浑然不知身负血海深仇却浑然不晓有时,这一切是那么的真实有时,一些奇异事感觉梦幻………………………………………
  • 飞剑闯万界

    飞剑闯万界

    万界流传,剑仙现世。镇压世间,若有阻拦屠杀灭族神剑一出无人可档,无情剑仙踏临凡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快穿之主角光环粉碎机

    快穿之主角光环粉碎机

    (无cp)当有一天你被赋予了快穿的能力,你可以去创造传奇,也可以去见证传奇。你可以是作天作地的帝王,举办古代版创造101;也可以是霸道总裁喜欢的小萝莉,不玩爱情反而去探秘多年前的真相;也可以是白月光异族皇后,尽力保护自己的父汗与族人;也可以是督军副官,去见证民国乱世中以一己之力撑起家国之志的英雄豪杰。不一样的快穿,等你来体验。—主角光环粉碎机?所以我是恶毒配角?—非也,非也,你是主角。—所以,我自己作死我自己?
  • 最强大老爷

    最强大老爷

    当法官重生成秀才,并顺便开启了明镜系统,从此只有他破不完的案子,没有他破不了的案子。还一路扶摇直上,成为晋国赫赫有名的青天大老爷。从此手持尚方宝剑,上审皇亲国戚,下斩贪官污吏,所到之处再无冤案。我叫李镜,明镜高悬的镜!
  • 那个我曾经爱过的女孩

    那个我曾经爱过的女孩

    哎!各位!大家是不是或多或少都有过那么一股冲动?想要去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想要找到命中注定的那个“天命良人”?是的,我想是的。我曾经也有过这么一股冲动哦!想不想......听听我的故事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老道的秘密

    老道的秘密

    老道:“少年,贫道看你是有大福缘……”张贤:“大爷,您爱玩Cosplay就自己玩去,别招我这正常人啊!”老道:“兄弟,贫道可是正经的修道之人,今天找到你……”张贤:“缺钱了是不是?那你这道行还是不行啊,看走眼了!”老道:“长生观招工,月薪两万,干不干?”张贤“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