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008700000014

第14章 登顶之人(7)

美国著名广播演说家埃里克·塞瓦赖德在一次广播讲话中,盛赞马歇尔放弃最高军衔的决定:“事实表明,这支为自由而战的伟大军队是世界上穿得最棒,伙食最好,待遇最高的军队。它的组织、训练和装备水平绝非出于偶然,而是显示马歇尔的天才、自强不息精神以及近乎超人的远见卓识和领导才能的一块丰碑。这样一位军人是不需要元帅权杖的。”

不过,马歇尔却一直希望能回到战场上指挥作战,如今他也一定希望能在欧洲登陆大举反攻时担任盟军统帅。尽管他从未向任何人表示过这一点,但马歇尔夫人知道他的真实想法。罗斯福总统没有立即公布此项任命,却宣布马歇尔的参谋长任期到1943年9月1日届满后无限期延长。很快便传出风声:艾森豪威尔不久将返回华盛顿接任参谋长,马歇尔将军将前往伦敦为登陆战役作准备。

人们普遍赞同这一人事选择,但出人意料地有一位人士出来反对,这位人士正是潘兴将军。他于1943年9月16日在医院里写信给总统,谈了他的看法:

报上一再报道,马歇尔将军将调去英国指挥作战,这使我深感不安,为此写信向您表示我的殷切希望,但愿这些报道纯属无稽之谈。

我们正在打遥遥无期的全球性战争,需要有一位业绩至为卓著的军官担任参谋长,以便明智地实施战争指导。我赞成军方有识之士的一致意见,马歇尔将军正是这样一位军官。假如把他调往某个地区指挥作战,不管看来多么重要,都将使我们失去一位杰出的具有战略才能和丰富经验的参谋长。我不知道还有谁堪与比拟,能来接替他担任参谋长。

总统先生,我之所以写这封信是因为我深信,如果把马歇尔调走,将会是我们在军事政策上的一个带根本性质的、非常严重的错误。

罗斯福非常钦佩潘兴,十分器重他的军事能力,这封来信使他踌躇起来。经过一番考虑,罗斯福于9月20日给潘兴复信说:

您对乔治·马歇尔的看法中肯之极,然而我又认为,您还是错了!如您所说,无论从哪方面看,他是一位最理想的参谋长。但是,您可知道,我们要让他去指挥的战役,乃系这次战争中最重大的作战行动。当这一时刻到来时,我认为他将指挥整个欧洲战场,而不仅是某一个地区。此外,英国人希望他参与盟国联合参谋部的一切事宜,而不仅限于英国本土军务。再者,我认为,给乔治提供一个赴沙场的机会是完全公平合理的。由于这一任务的性质,我们仍将从他的战略才能中获益。

我所能考虑的最好办法是,我希望乔治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潘兴——而如果我们把他留在这里,他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我知道,您对此当予理解。

永远忠实于您的富兰克林·D·罗斯福

潘兴再没有给总统写信,也没有告诉马歇尔他给总统写信的内容,马歇尔日后才知道这件事。

莱希海军上将、阿诺德将军、金海军上将私下分别找到总统,请求总统把马歇尔将军留在华盛顿。他们一致认为,马歇尔将军对于协调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工作起着重要作用,不能离开华盛顿。各军兵种司令也公认马歇尔是一位起支配作用的人物,在制订和贯彻联合战略决策方面,尤为如此,他对团结各军兵种贯彻这些决策是必不可少的。根据阿诺德将军和金海军上将的观点,马歇尔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中公认的领袖。

金海军上将对罗斯福总统说:“我们在华盛顿有着决胜的联合机构,为什么要拆散它呢?阿诺德将军说,没有其他任何人能够具有马歇尔将军的全球战略意识和他的陆、海、空、后勤方面的知识,也没有其他任何人能够具有他对一个战区、一个盟国、一个军种相对于另一个战区、盟军、军种之间轻重缓急的均衡判断。”

陆军部长史汀生得知马歇尔将军届时将指挥“霸王行动”的消息后,却感到特别高兴。他甚至认为,假如不派马歇尔去指挥,就无从取得登陆作战的成功。他在给总统的一封信中表明了态度:

最后,我相信,时机已经到了,我们必须选出最有指挥能力的军人在这关键时刻负责指挥这次重要的行动,您可以很容易地作出这个选择。在这方面,您比林肯先生和威尔逊先生要幸运的多。林肯先生不得不在考验与错误中摸索,遭到许多可怕的损失,然后,才发现了正确的人选。威尔逊先生不得不挑选一个美国人民和外国盟军在此之前从未听说过的人。

马歇尔将军名声显赫,他是一个久经沙场的军人,一个见多识广,手腕灵活的行政人员。一年半以前,英国方面就建议由他担任这一职务。我相信,马歇尔将军凭着他的声望、素质与能力,一定能够胜任这一军事领导工作。这对使我们两国在互相信赖中进行联合行动,从实施这次伟大的战略性战役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我知道此举将在华盛顿组织和制订世界战略方面造成许多困难和一系列的损失,对此,没有人比我更清楚了。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我看再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忠诚您的

亨利·史汀生

史汀生真正担心的却是英国人是否会同意这次登陆反攻计划。他在华盛顿、伦敦和魁北克同丘吉尔首相多次会谈之后得出结论,英国领导人仍在极力避免渡海登陆作战,一心想把盟军反攻的主要方向指向荷兰、比利时和巴尔干地区。

1942年前后,美、英双方就有过一些摩擦。英国竭力主张必须先打败德国,然后再对付日本,在这种战略思想支配下,他们竭力反对任何在中国和太平洋方向的可能影响到欧洲战局的作战行动,即使在欧洲方向,他们也从未支持过马歇尔的作战计划。这种摩擦一直没有停止过,到了1943年11月的开罗会议,双方冲突得更厉害。

中国战区美军司令官史迪威将军、中国国民政府首脑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一起参加了开罗会议。英国人在会上尽力贬低中国战区的重要作用,避而不谈英国出兵援助中国的任何建议,这不仅使中国人感到气愤,也使马歇尔发了火。这次会议的一个意外“收获”,是宋美龄女士结识了马歇尔将军,并从此在俩人之间建立起长期不断的交往关系。马歇尔是一个容易被聪明美貌的女人迷住的人,从那以后,蒋介石夫人同美国人打交道就方便多了。

开罗会议开始后不久就暂时休会,美、英两国代表前往德黑兰,按预定计划同苏联首脑会谈。经过紧张激烈的外交谈判,英国人总算同意了美、苏两国的主张,即盟国在1944年内尽早于法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随后,美、英代表又重返开罗。马歇尔要他的助理麦卡锡作好从埃及直飞伦敦的准备,因为“霸王行动”的战前准备工作就要开始了。

在此期间,美国军界在盟军总司令人选问题上正议论纷纷。一个非正式的军方刊物《陆海军杂志》刊登了一篇社论,社论说,免去马歇尔将军的陆军参谋长职务,将使陆军震惊,国会震惊,乃至全国震惊。

最后,史汀生部长对有关马歇尔将军的传闻采取了强硬态度。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特别对某些报道的事作一声明,……我可以完全有把握地说,马歇尔将军今后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将由总统决定。总统的任何决定都是出于对马歇尔将军的完全信任,总统的惟一目的是把这位美国陆军中出类拔萃的军官置于为了成功地结束这场战争而他能做出最大贡献的地位。”

马歇尔的传记作家写道:“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某个人非常出色地担任了某一项重要职务,以致这个工作看上去很容易。马歇尔将军在担任陆军参谋长时的表现正是如此,结果,他卓越的工作成绩有时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关于他职务调动的传闻无疑强调了马歇尔出色的工作,也是对他工作的肯定和赏识。”

如此多的人都在关注盟军统帅的人选问题,而且传闻频仍,意见不一,这件事也使罗斯福总统略感为难。总统非常清楚,出任盟军司令官,这一定是马歇尔将军最需要的职务,也是公认为最合适的人选。但另一方面,要是没有马歇尔对国会施加非凡的影响,华盛顿又会成为什么样子?如果没有马歇尔这样冷静沉着、稳如泰山的人物作依靠,一旦出现重大的和不可避免的军事危机,这场全球性战争的结局就难以预料了。思来想去,总统决定让马歇尔自己拿主意。

“我决定不让总统左右为难,”马歇尔后来说,“他完全能按照他认为的国家的最高利益加以考虑,完全不受约束地处理这个问题,……我真诚地希望不要重复过去战争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只考虑个人感情而不顾国家利益。”

在开罗复会的最后阶段,马歇尔被请到总统下榻的梅纳饭店,“最后敲定”最高司令官的人选。“经过一阵旁敲侧击之后,”马歇尔后来说,“总统才问我想干什么?显然是要我表态了。”

关于这次谈话,马歇尔回顾道:“我记得,当时我说,我不想估计自己的分量,这件事应由总统决定。我只想表明,不管总统作出什么决定,我都衷心拥护。这个问题实在太大,不应考虑任何私人感情。我对这个问题没有发表意见。我记得总统在谈话结束时说:‘您若出国去了,我晚上就睡不好觉了’。”

马歇尔知道,只要他提出请求,他就能当上盟军最高司令官。总统表示得很清楚,一切由他决定。在美国的军政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位总统在如此重大问题上这么做。很显然,这种做法也是在考验这位将军的人品。我知道这对于你意味着什么,总统心里说,这正是你梦寐以求的登上事业顶峰的职务,正如所有大多数有名的军人一样,这次担任指挥官将使你名垂青史,成为大名鼎鼎的军人,干吧,只要你开口就行。然而,马歇尔终究没有开口。

结果,马歇尔毕生的梦想没有实现,他把最高司令官的职位让给了艾森豪威尔。第二天上午,在参谋长联席会议结束后,马歇尔草拟了一份发往莫斯科的电报,拿给总统签字。电文如下:

已决定立即委任艾森豪威尔将军指挥“霸王行动”。

电报发出后,参谋长取回原稿,并用铅笔在上面给新任最高司令写了几句话:“亲爱的艾森豪威尔将军,我想你可能乐于将此份电报留作纪念。这是我在昨天最后一次会议结束后仓促写成的,总统立即签发了。”

8 上层人事关系

马歇尔身居美国上层社会,他要与之打交道的高层人士和机构的确很多,除陆军部长、总统、国务卿外,还有国会、新闻界以及盟国有关人员和机构。

1939年马歇尔就任陆军参谋长时,陆军部长是亨利·伍德林,助理部长是路易斯·约翰逊。伍德林同约翰逊的关系不太好,经常发生摩擦,彼此之间已经很少讲话了。这对马歇尔来说,简直是一种挑战性的气氛。他必须同他们一起工作,又要防止卷入两位文职上司的争端中去。幸亏这种局面不久就结束了。

1940年7月,亨利·史汀生接任了陆军部长职务。当史汀生第一次听取马歇尔的简要汇报时,那似乎是老相识重新聚首。早在1916年,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想组建一个师,他请史汀生开列一个军官名单。史汀生发现,他很尊敬的军官们都推荐马歇尔到该师任职。这个师并没有成立,然而这件事间接地开始了马歇尔与史汀生之间的交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史汀生为现役陆军中校,他于1918年在法国朗格勒参谋学院第一次见到了马歇尔。战争结束后,他们俩人没有密切的交往。但在1928年,当史汀生出任菲律宾总督时,曾要求马歇尔去当他的副官,马歇尔因不愿再做参谋工作而谢绝了这一请求。

1940年7月22日,史汀生担任陆军部长还不到一个月,他与马歇尔有过一次谈话。他在那天的日记中写道:“……总的来说,这是同马歇尔的一次有趣和有益的谈话,马歇尔总是乐于助人,忠诚可靠。”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展,俩人的关系发展得日益融洽、亲密,史汀生对马歇尔也愈加信任。1941年3月,罗斯福总统同史汀生讨论派一些高级军官去欧洲商议战争计划,史汀生在日记中写道:“我认为派阿诺德将军去可能更好些,我不愿马歇尔在这个时候离开,他在这里太重要了。”

当战争危机加剧时,史汀生的担心变得更加明显了。1941年5月5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马歇尔想到阿拉斯加去一趟,但是,我明显地觉得他的外出是一种不祥之兆。我告诉他还是不要去,在各种严重事件即将出现之际,他不适合离开华盛顿。”实际上,他任何时候都不愿马歇尔离开陆军部。1941年11月,他在日记中写道:“今天,马歇尔观看演习去了,我觉得他去得太久了。”史汀生的传记作家麦克乔治·邦迪说,史汀生“很快就明白了,只要马歇尔在,身体健康,陆军部长能有的最大问题决不会产生。”

1941年12月,美国参战时,史汀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地认识到马歇尔是一个多么不可缺少的人物。珍珠港事件几天之后,史汀生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我同马歇尔作了一次长谈,谈到了他的职位问题,还谈到他身负重任,需要得到更好的帮助……我告诉他,他的身心健康比我在地平线上能看到的其他任何东西都重要。”

1942年1月,丘吉尔首相来华盛顿同罗斯福总统会晤。首脑会谈之后,丘吉尔决定到美国南部去旅行,他选择了一个旅伴,史汀生对他的选择颇感苦恼,他说:“我并不反对丘吉尔去休息,但是,我感到不安的是,他要马歇尔将军陪他一起去南方,目的只是为了途中可以在飞机上同他谈谈话。马歇尔很忙,有做不完的工作,也不应该让他离开工作。他将不得不乘夜间列车返回,白白损失了24个小时的宝贵时间,得不到一点休息。只是由于总统力劝他去,他才没有拒绝丘吉尔的邀请。我认为,这是总统不应该做的轻率决定之一。”

1943年5月,发生了一件类似的更糟糕的事情。当时,美、英首脑在华盛顿会谈,讨论未来战争战略问题。其中有几点,俩人分歧很大。丘吉尔固执己见,最后丘吉尔说:“好吧,如果您让乔治·马歇尔陪我到非洲旅行一趟,我就放弃我的观点。”总统当场拍板,同意让马歇尔陪他一起去。丘吉尔的目的很明显,他想利用这次旅行和他的能言善辩,说服马歇尔同意在地中海东部进行一次战役。

史汀生部长听到此事后,愤慨地说:“要想从美国挑出一个最强的人,那人肯定是马歇尔;在他身上,寄托着这场战争的命运。可是却在一次赌博中,使他失去了恢复精力急需的大约三天时间的休息机会,派他去作一次困难重重、危险四伏的横渡大西洋的旅行,而这次远行并不需要他,只是为了满足丘吉尔的意愿,我认为这样做太过分了。”

同类推荐
  • 那些年,我们爱得金戈铁马

    那些年,我们爱得金戈铁马

    阮玲玉、胡蝶、周璇和上官云珠,她们是中国最闪耀的明星,本文以唯美的文笔讲述了在她们这烟花灿烂的背后,各自所遭遇的一段段爱恨足以倾城的感情经历。人人都知烟花灿烂,谁知烟花更寂寞。四个生若夏花的女子,她们的美倾城倾国,而她们的爱更让众人唏嘘不已,倾城倾国以后,爱情无处可长,只有一地断井残垣。所以阮玲玉,为情而死;胡蝶,为情而生;周璇,为情所误;上官云珠,最后都无情可为。她们绽放了一生,但在她们绽放之后那寂然而去留下的身影更让众人唏嘘怅惘。
  • 名人传记丛书——甘地

    名人传记丛书——甘地

    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少年时代,青年时代,南非的生活,活跃在祖国撰写了甘地拒绝压迫,反抗专制的印度圣雄的心路历程。
  • 莎士比亚普希金

    莎士比亚普希金

    本书主要是对普希金和莎士比亚两位名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做了详细介绍,尤其探究了中外名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而且此书对名人成功前的鲜为人知的事件也有详细的介绍。
  • 金岗山麓的追忆

    金岗山麓的追忆

    经过一年多的征稿、搜集、访谈和整理,将文化部丹江“五七”干校部分文化名人的访谈等汇编成册。
  • 千古一帝秦始皇

    千古一帝秦始皇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名赢政,嬴姓,赵氏,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庄襄王死后继承秦王位,后灭六国,统一中国,称始皇帝,是秦王朝的开国皇帝。他在王位25年,帝位12年,后病死,终年49岁。葬于今陕西临潼东北。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热门推荐
  • 妖瞳至尊

    妖瞳至尊

    三年前,他自废武功,沦为众人的笑柄!三年后,他天赋回归,融合第九妖瞳!吾有魔心一颗,却被尘劳关锁,待到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 火影之光之流火

    火影之光之流火

    或许,对于他们来说这只是一场人与人之间的忍术斗争,但在我们眼里,这却是一场神与神之间的灭世之战。浩瀚无垠的虚空宇宙,手握十拳剑,臂挂八尺镜的红色巨人,怒吼冲杀,斩碎一切的轮回之力。。谁将解开这一切的始终,何为六道,何为轮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言书欢

    言书欢

    在人生中,人们经过许多事之后会离开世界。但是总有人会重返人间,完成未完成的事……
  • 先天罪

    先天罪

    离奇的墓地故事,幽默诙谐的文字,还有几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子,为你揭开层层的贪婪与罪恶。
  • 王源:时光都老去

    王源:时光都老去

    王源,你说多年以后是我和你喝交杯酒还是我去喝你们的喜酒。
  • 三太子在都市

    三太子在都市

    东海龙王三太子渡劫时却遭到了自己亲兄弟们的攻击,在龙珠的保护下,一缕灵魂附身在了一位郁郁不得志的凡间少年身上。在神秘龙珠的帮助下,杨帆不断的成长,为了报仇,为了弄清真相,然而他却没有想到最为信任的龙珠却是一个最大的阴谋。
  • 蜀山剑侠传(卷四)

    蜀山剑侠传(卷四)

    《蜀山剑侠传》讲述了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人的拜师学艺和斩妖除魔的经历,他们在外出修行的过程中,经历无数的机缘巧合,获得了种种威力巨大的奇珍异宝,在和邪派的斗争中本领日渐高强,最终,在第三次峨眉斗剑中,正邪人物进行了最后的一次较量。本书共9卷,此为卷四。
  • 黑熊怪

    黑熊怪

    本书是新生代作家精选大系系列补充品种,是80后作家周李立最新的小说自选集。书中收入了其代表作品《去宽窄巷跑步》《移栽》《另存·更迭》《黑熊怪》等作品,以女性的视角,客观敏锐地观察生活,犀利地解剖人性,反映出时下女性,尤其是中产阶级女性,面对的生活压力和意欲寻求解脱、自我救赎的心态。其中她的两篇“艺术区”小说,以北京某片艺术展示区为背景,将其突出为与世隔绝的小社会,细致描写出在这一特定环境中艺术家们的生存状态以及情感纠葛,尤其细腻地刻画了其中女性的心理状态。《黑熊怪》则是她对中产社会中女性微妙情感的微妙把握,叙事技巧圆熟,心理刻画细腻。
  • 修仙奇境

    修仙奇境

    人族,妖灵,魔族,其他异族,讲述一个少年意外进入修仙门派,就这样踏进了修仙道路,开始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纵然危险,但个种事情发生,改变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