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45300000024

第24章 “党治”还是“民治”?(7)

容忍各种思想的存在为宪政的真谛,而国民党的“党治”以替天行道的心理,而排斥其他思想的存在,是一种“不容忍”了。这里与胡适将自由与容忍相联系的做法,实是异曲同工。可见,讨论“容忍”与“自由”的时代含义,也就是要求国民党政府能“容忍”,无非是向国民党要求言论自由与开放党禁,要求给知识分子和民众更多的表达政见和思想的机会。以西方思想和学说包装的“自由主义”宣传的背后,其实是中国式的问题意识和表达方式,如同臣子们向皇帝进谏,痛言严法苛政的弊端。此种由寻求“自由”到提倡“容忍”的进路,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发展,体现出截然不同之处。

由以上思想界关于“自由”问题的讨论可以看出,实际上不论是《独立》的胡适,还是《再生》的张君劢、张东荪,都倾向于把自由理解为一种“精神”,从而强调思想的自由(或“内在自由”),进而在实践中形成一种自主的、独立的“个人主义”的人格理想。这是中国式“自由主义”的特点。正如张佛泉指出的,中国人更多把“自由”与个人主义相联系,对于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中如何共营社会的方面则阐发较少。

四、关于“宪政”的思想论争

1“宪政能救中国?”

“国难”会议前后,国民党许诺召开“国民代表大会”。这使得要求实现“宪政”的呼声很快成为了思想界的主流力量。这个曾经在孙中山的《建国大纲》中被赋予国家最高权力的机构,也承载着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命运和前途的期盼。借此国民党寻求国家团结以“共赴国难”的机会,知识分子普遍希望能够早日实现“宪政”,以便中国政治能走上正轨。“宪政救国”的口号,一时间流行开来。其中,胡适和王造时都持非常明确的“宪政救国论”,这遭到了梁漱溟和《国闻周报》马季廉的质疑。马季廉就撰文《宪政能救中国?》,提出批评。而《时代公论》群体则更持一种“法律历史主义”的主张,否认中国现在可以实现“宪政”。

王造时主张“宪政”的论据最为明确。他首先指出国民党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目前已经到了政治改变的关键时期,而改革政治的途径无非是“革命”或者“改良”。而国民党的“寡头政体”的维持全凭武力,因此其崩溃最容易走上以“武力”为基础的“革命”之途。然而中国之残破的现状已无法承受革命的破坏力,“政治上,若有别的的办法改善,我是不赞成武力革命的。在日本蹂躏之下,我们再来演斗蟋蟀的故事,我认为只是野蛮!这是无耻!”因此,他要求国民党以国家命运为重,而宣誓“改良”,也就是实行“宪政”奠定现代政治的正轨:

政治好比秋戏,宪法好比规则,宪政好比有规则的秋戏。若比赛足球而没有规则,或有规则而不遵守,那么结果只有踢得头破血流。政治势力的争斗,若没有根本大法,或有宪法而大家不行,结果也只有打得落花流水。

所以,王造时认为,“宪政不但可以避免革命与内乱,并是(且)我们要知道,还是立国的根本大计。”胡适也是力主实现“宪政”的,他同意“宪政”是造成政治正轨的唯一途径。当时,一些知识分子对于“宪政”能否在中国实现,颇存有一些疑问。比如《时代公论》的何浩若就觉得“宪政”应该是资产阶级的专利,不一定适应于中国,因为中国没有强大的资本主义;《国闻周报》的马季廉认为中国当前的急务是如何解决“民生”问题,“宪政”可谓药不对症,并质疑“宪政可以救中国”的论调。胡适针对所有这些对于宪政的质疑,给予了一个总的回答:

第一,我们要明白宪政和议会政治都只是政治制度的一种方式,不是资本主义所能专有……

第二,议会政治与宪政不是反对“民生”的东西……

第三,我们不信“宪政能救中国”,但我们深信宪政是引中国政治上轨道的一个较好的办法。

以“宪政是引中国政治上轨道的一个较好的办法”,与王造时宪政是“立国的大计”的看法正可以互相映照。以胡适的看法,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与宪政并不矛盾,则宪政显然成为了其他一切政体和政策(包括民主的或是独裁的)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是现代政治的基本“游戏规则”了。但是与王造时坚持民主的立场所不同的是,胡适并不排除在遵循基本的“规则”的前提下,采取“独裁”政体或是“社会主义”的政策。王造时说:

根据宪法而行的政治,便叫做宪政……那么实行宪政,必须先有宪法;有了宪法,还需实际施行。没有宪法固不成其为宪政。只有宪法而不实行,也不成其为宪政。

可见,“宪政”就是由“宪法”来统治国家的政治,这便是“法治”而非“人治”。然而进一步看,宪政即按照“宪法”治理国家,这自然还是Rulebylaw,而非Ruleoflaw。胡适急切地呼吁要求赶快制定一部宪法,然后才可以使得人民提高自己的参政能力。他反对由国民党来“训政”,他指出“宪政是宪政最好的训练”,要想使得民众掌握四权,就必须让他们自己来实践,其中的道理带有很浓厚的实验主义的味道。胡适还更进一步明确了他的意图,他认为制定宪法和建立国会制度,足以团结全国的民心。在长沙的一次演讲中,他认为应该“努力建设一些可以维系全国人心的制度:如国会制度,如考试制度”,而在讨论如何实现中国的“政治统一”的时候,他也指出要“用政治制度来逐渐养成全国的向心力”,而“国会制度”即是这种可以造成“向心力”的政治制度。

近代以来西方的思想以席卷之势,将中国的旧学冲击得七零八落,因而国人容易把西方的制度、文化、思想加以美化,给予其“名”的美誉,而缺乏对其“实”的考究,认为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因此中国也必然可以效仿。“宪政”就是这种好的政治名号,故而可以造成“全国之向心力”。

胡适和王造时对于宪政的看法,都不程度地陷入了“立法主义”的怪圈。胡适的意图更明确,而王造时把“宪政”最终归结为依照“宪法”的统治,可是宪法如何切实执行,却未有深论。王造时自信地认为“宪政”可以避免武力政治,然而中国民初的种种现实却是武力的存在一再破坏宪法,因此驱除武力恐怕是宪政成立的条件,而不是宪政的结果。张东荪的看法是,“宪政”的障碍恰恰在于“国内有特殊势力,这个势力是不愿把自己置在法律轨道内的”,他所指的“特殊势力”,即“军阀与官吏”。执掌政权的是一些凭借武力获得政治资本的军人,则又如何能够指望他们放弃既得利益,而自觉地在法律范围内行“宪政”之实,而不是名义上宣布“宪政”,实际却依旧以“专制”行事呢?

孙中山的政治设计中也屡屡提到宪政实现的条件,比如统一全国行政、军队,地方实现自治,国家有完备的文官制度等等,这些自然是宪政的必要条件,却不是充要条件。制度上的建立,是可以通过胡适所说的“实验”、“试错”的方式解决的,然而每一种制度背后都有其成立的与境性(context),若是剔除了对于“与境性”的考察,那么只能是在概念(“名”)和价值的领域打转,而无法深入到其历史的情景中。任何一种西方的因素(无论制度的、思想的),都有这个问题在内。“宪政”自然也不能例外,正如英美法学家经常引用的一句名言,“宪法是历史地长成的”,也就是宪法为一种历史传统的产物。民国时人,包括胡适和王造时,都有把宪法仅仅理解为表现为条文的“实在法”的倾向,而对宪法来自于传统、来自于习惯法的认识却大为不足。在这方面,张东荪和梁漱溟的见解,显然更接近历史主义法学家。张东荪说,“民主就是一种生活”,则这种生活的方式自然与其文化传统和习惯密不可分。显然“宪政”背后还有其特殊的“与境性”,故而“宪政”也不是按照宪法统治就可以实现的,而它的正常实现还必须具备人们认可这套“游戏规则”的文化传统和社会习惯。因此,张东荪说“宪政”不是制定一部宪法,并要求大家按照宪法行事,就可以达成的,原因亦在于此。

梁漱溟对于胡适的“宪政论”进行了批评,他以自己在中西文化比较中所得的种种启示,看到了宪政背后的文化因素,认为“中国此刻尚不到有宪法成功的时候”。梁漱溟认为此刻中国的“宪政要求”乃是“从外面潮流所开出来的,而非从固有历史演出”。在他看来一种政治结构只是其社会结构的一个层面,因此必须决定于其社会结构的基本状况。那么西方的“宪政”自有其社会结构作为它维系的基础,而中国的社会结构毕竟与西方不同,“他(中国)政治的构造松散无力,人民仿佛只有社会生活,而没有国家生活。社会秩序存于礼俗,自尔维持,若无假乎上面的法律”,因为根本没有法律的观念,宪法缺乏其存在的社会条件。梁还指出,中国的改造未来必须有一种“新礼俗”,礼俗决定法律,而不是法律决定礼俗,所以他虽然不排除中国未来可以有一部宪法,但现在却不能成功,只因为社会结构未改变,“新礼俗”未造成。这容易让人们联想到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梁对中西文明的基本判断,中国既然是个伦理的社会,而西方是个法律的社会,那么对于中国社会的改造,恐怕总归要从“礼俗”入手了,一味地照搬西方的良法善政,不是根本解决问题之道。梁看到中国社会的基层组织是乡村,故而主张改造从中国社会的细胞入手的“村治论”,其原因也正是为了造成中国的“新礼俗”。

张佛泉认为梁漱溟的看法很有见地,认为法律必须“从固有历史演出”,也是颇得西方“法治”之真谛。他称赞梁的想法“和政治哲学上称为历史学派的(HistoricalSchool)几乎完全是一样”。不过他也指出梁的看法有些“历史宿命论”的嫌疑,因为在中国具备宪政所需要的“新礼俗”之前,所能作的只有等待,而人们主观的改革努力则丝毫对于社会进步没有作用了。实际上,梁漱溟要求努力的方向自然不是“宪政”,而是他倾注心血的“乡村建设运动”。张佛泉对于梁和胡的观点似乎有些调和,但这种修正(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的结合)却更近社会改造之真实。

当时《时代公论》群体对于西方“法治”和“宪政”理论的了解更加清楚。他们主张“法律来自于历史”,对于英美“宪政”来源于历史传统有较多的论述。阮毅成指出,“法源由社会生活中的事实规则”,反对将法理解为“主权者的命令”,也不赞同“法是从个人自然法而来”(因为“自然法”完全是超出经验之外的玄想)。法先于国家而存在,因此国家亦受法的制约。而法律来源于社会生活的事实,也就是说来源于历史的进程。萨孟武也认为,“法律是事实的表现,不是理想的结晶。法律不能引导社会进步,只能随着社会进步而进步”,“因此,立法家不但要精通法律原理,还要明瞘社会的实际情形。如果不然,则所制定的法律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实行的可能。”

由以上言论可以看出,《时代》核心成员体现了一种“法律历史主义”的倾向。阮毅成反对法来自自然法,以及法是主权者的命令,也就是不同意法律建构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观点;而萨孟武要求立法者,不仅要精通法律还要了解社会的变迁,正是一种历史主义的态度。梅思平认为,“宪法是生长出来的”,这本来是英国经验主义对法律的基本看法。然而这一看法却遭到胡适和蒋廷黻的批评,在这一点上,胡适倒更多地倾向于建构主义的理论。田炯锦对宪政和法律的评述也完全持一种历史主义的观点,“凡一个宪法或政体的好坏,我们只能在政治上了轨道,法律完全有效的时候,看其运用上有无扦格,若大家视法律如无物,任意违犯,则任凭什么联邦制分治集权合作,都谈不到。因为这些政体,全靠法律维持其运作。法律苟失效用,则制定政体之宪法,不过反白纸黑字而已。”“政治不上轨道”的历史现实,制约了我们实现宪政,因此不是好的宪法和政体可以决定政治现实,而是现实的社会关系决定了实现什么样的社会制度。

法律决定历史,还是历史决定法律,是当时宪政论争中的一个主要分歧。在论争中,胡适等人确实有将西方宪政“乌托邦化”的倾向,制度的确立可以通过人的主观努力而实现;而《时代》群体更多关注的是在认识现状之后进行政治改造的途径。

2宪政实现的途径

1932年4月“国难”会议召开的前后,也正是“宪政”呼声最高的时候。“国难”会议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确立对外的外交方针;其二,对内则是响应民意,国民党许诺马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并就国民代表大会的组织、权限、选举办法进行了讨论。这在知识分子中间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比如胡适等人乐观地希望借此机会,把国民代表大会改造成类似于国会的机关。因此国民代表大会究竟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机构,是拥有真正实权的立法机关呢?还是一个咨询性的机构?思想界对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显然,“国民代表会”的意义更多在引起知识界政治“参与”的热情。正如《时代》的杭立武指出的,“代表会之意义不在代表会之本身,而在其所表示。一在国民方面,其要求召开代表会,乃对政府不满之表示也”,“一在政府方面,其允诺召开代表会,乃对国民不满之情,表示一部分之容纳也”。因此杭立武并不觉得一个国民代表会的召开就真的有助于“宪政”的实现,实际上他认为民意机关的设立不过是知识分子的要求,中国的民众却对此没有多大兴趣。“夫要求召开国民代表大会之国民,其呼声不过代表一部分之智识分子;至于不明政治不愿过问政治之大多数民众,其所责于政府者;固不在召开国民大会。”但是,借此国民党“礼贤下士”的表示,思想界对于如何实现宪政的思考则渐渐热烈了。

(一)《时代》:由“党治”到“民治”的制度安排。虽然胡适等人对于宪政呼吁最力,但实现宪政的具体办法,即如何从制度安排上处理好由“党治”到“民治”的过渡,却少有论及。在这方面,《时代公论》群体的意见很值得探讨,不仅因为他们在“宪政”问题上所持的“唯实主义”的立场,更因为他们实现“宪政”的意见,在“国难”会议“杨端六提案”中有切实的反映。

前文已经提到,以杨公达的意思,中国根本未能实行过“党治”,但是“党治”的名声已坏,因此他觉得当时(“国难”会议召开之时)的急务是调和“党治”和“民治”,为通向民主政治创造条件。对国民代表大会性质的讨论中,《时代》的几个核心人物的意见比较一致,都是认为应该将国民代表大会改造成“党治”与“民治”的调和力量,渐渐地减退“党治”的色彩,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议会组织,而不是马上就实现“宪政”。梅思平原来是签署了“杨端六提案”的,他的意思基本上对此提案表示赞同;此外经过“国难”会议的几番争论,最终就“杨端六提案”的可行性,国民党党内与由一些宪法、政治学专家组成的审查委员会基本达成了一致,因此最终决定国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办法和职权范围,按照“杨端六提案”的办法执行。这样,这个试图调和“党治”和“民治”的议案最终得以通过。

同类推荐
  • 君主论

    君主论

    《君主论》论述了君主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认为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君主要拥有自己的军队,并应靠残暴和讹诈取胜。认为君王在统治之时要以实力原则,不择手段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要效法狐狸与狮子,有狐狸的狡猾,狮子的勇猛。前11章论述了君主国应该怎样进行统治和维持下去;1214章阐明军队是一切国家的主要基础;后12章全面论证马基雅维利的政治理论。
  •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本书系统梳理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详细论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外交和国防战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方法论等内容。
  • 美国间谍的惊世秘密武器

    美国间谍的惊世秘密武器

    在世界各国的谍战中,出彩的其实并不是间谍的行动计划,而是他们的间谍武器。因为如果没有间谍武器,他们再有本事也会无用武之地!本书便是搜集整理美国从建国到现代,在历次谍战中所使用的秘密间谍武器。本书以真实的故事引出武器,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细致介绍间谍武器的来历和使用方法。内容包括器、跟踪器、相机、危急逃离系统等。同时,本书还选取了50余幅真实生动的照片,让读者对这些精巧装备有直观的感受。此书必为军事爱好者的读物。
  •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史(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史(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在政治生活快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作为反思政治生活深层本质的政治哲学,已日益成为理论界的一门显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也愈来愈成为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义。正是基于此,本书主要探究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历史逻辑、唯物史观中的正义理论的基本特征,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著名经典作家的政治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 创新·务实·奋进: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履职回眸

    创新·务实·奋进: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履职回眸

    江苏省十二届人大任期的这五年,是地方人大工作在传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的五年。五年来,十二届人大锐意进取,主动作为,扎实工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各项工作在往届基础上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较好地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有的作用,受到了各级党委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本书回顾总结了本届江苏省人大工作的特色和成就。
热门推荐
  • 刺客异界纵横

    刺客异界纵横

    倒霉的沈风行在玩一款全球最热的虚拟游戏的时候,竟然穿越到了异界,是意外,还是有预谋。一个人忽然来到陌生的异界,有孤独,有彷徨,有无奈,有迷茫,有无助,也有着觉醒的不甘的雄心。面对这只有魔法和斗气的异界大陆,随着刺客号一起穿越的沈风行,又该如何演绎属于刺客的神话。
  • 九天之裂变

    九天之裂变

    九天之下,谁主宰众生,谁主宰命运,生命如蝼蚁,纵观百年天才,千年天才,哪怕稀少得可怜的十万年天才,在这九天之下也不过是玩具般的存在,九方天主,那万里无垠的九天之主
  • 天才小皇后:皇上是我的御用品

    天才小皇后:皇上是我的御用品

    21世纪15岁无亲无故的天才少女,上吊想死却穿到古代某王朝当朝宰相的三小姐身上,既来之则安之。她与皇上成为哥们,她帮他管理后宫,他为她物色美男。哥们的关系真的可以持续么?互相爱上彼此后又拘于种种原因若近若离……摆脱枷锁后,她将从女孩进化成怎样的女人?爱管闲事个性又会改变么?
  • 为人处世方与圆

    为人处世方与圆

    方圆的学问博大精深,方圆的智慧无穷无尽。正确处理,巧妙运用方圆智慧,不管是做好工作,协调好人际关系,还是对于自己修身养性,始终保持一种游刃有余的状态,实在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境界。《为人处世方与圆》中,笔者禾土以名人立身处事经验为基础,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练的要点,密切结合时代特点,讲述了在人生处事中灵活应变,聪明做人的技巧。无论是方也好,是圆也好,没有固定的限制,一切全凭自己的智慧主宰。我们应该努力做一个清醒聪慧的人,该方的时候就方,需圆的时候就圆,将方与圆巧妙地结合起来,掌握好方与圆的度,《为人处世方与圆》教你在方与圆的博弈运筹中成就幸福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植物与史莱姆与160

    植物与史莱姆与160

    新来的勇者一走进酒馆,便举起手在吧台上排出九枚大金币。“老板,来辆马车,我去打魔族。”“好嘞,包您满意,”看在亮晶晶的面子上,酒店老板乐于满足客人的任何要求,“请把您的装备放上来登记一下。”水枪、盆栽、史莱姆。“不,同伴就不必放上来了。”老板善意地提醒。“不是女同伴,”勇者纠正道,“是女弹匣,对了,马车越潮湿越好。”矮小的勇者驾着长满了蘑菇的马车扬长而去。去去便回。——节选自《勇者迷惑行为大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鸣鸿道

    鸣鸿道

    江湖是什么?江湖是一壶酒,江湖是一首曲,酒罢摔杯,曲终人散,旧的神话渐渐被遗忘,新的传奇刚刚才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演神天

    演神天

    剑门武道奇才夏秋,无奈陨落,携带轩辕剑重生神天大陆,并领悟轮回元素,成为神天武者,身负傲·剑道的他,不知能否在这六大神天铸造属于他自己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