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397500000003

第3章 心中有佛,参透人生百味(2)

玄奘一看妙计生效,连忙劝阻说:“将军息怒,公子还是聪明绝伦的。你既不喜欢他,不如送我做弟子算了。我在印度的时候,有人给我算卦,劝我回来,说我的弟子已出世了。算起来那位卦师所指的就是你的公子了。”

尉迟敬宗说:“此子粗俗不堪,只怕难成大器。”

玄奘笑说:“此子的学问气度,只有将军才能生得出来,也只贫僧才能识得。如果将军同意,便送给我做弟子好了。”

尉迟敬宗余怒未息,也不细加考虑,便同意了玄奘的请求。

但小尉迟却心有不甘,他觉得出家当和尚太苦了,不能饮酒吃肉,每天只许吃一餐,还要节制情欲,自己实在受不了。他于是提出条件说:“要我出家也可以,只是得答应我三个条件:一是不要强迫我节制情欲,出家后我照样要娶妻纳妾,软玉温香抱满怀;二是要让我大鱼大肉吃个痛快;三是要允许我随意饮食,不必遵守每日一餐的僧规。如答应这三个条件,我随你出家就是了,反正父亲也不要我了。”

玄奘一听,大喜过望。对方的三个条件虽然很重,但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感化他放弃这些要求。不管怎么说,先把弟子收过来为是。于是,玄奘便答应了他的条件,领着他出家了。直到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窥基已经十七岁了,才在玄奘的循循教诲下改变原来的主意,真正喜欢上了佛法。于是便正式受戒,剃发为僧了。

窥基所提的三个条件,件件触犯佛教重戒,荒唐透顶,但却显示出窥基磊落不群的个性。玄奘听了他的无理要求,却不动声色,一口应承,正表现了玄奘临机应变、机智灵活的大士用心。

在生活中,敢于打破常规,善于随机应变,能够因人制宜,灵活处理复杂情况的人,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聪明。

由表及里

一位居士向一位老禅师请教,怎么才能够发现事件的本质而不是表面现象。

老禅师就对他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年轻人结伴而行,他们在道路上看到大象的足迹。其中一位对另一位说:“这是一头母象,怀了一只小象,母象的右眼是瞎的;象背上骑着一位妇人,这位妇人也怀了一个婴儿。”

另一位诧异地问:“你怎么知道?”

这个人说:“我是用头脑思考知道的,你要是不信,我们一同到前面去看。”

两个人赶紧前行,找到了那头大象,果然同那位年轻人所说的一样。没过多久,母象生了头小雌象,妇人也生了个小女孩。

那位年轻人的同伴百思不得其解,心想:“我们两个同行,他一看到大象的足迹,就能看出许多问题,我却一点儿也辨别不出,这是为什么呢?”

于是,他就问那位年轻人:“你是怎样辨别大象足迹的呢?”

这位年轻人回答道:“我只不过是将老师教我们的方法运用到实际中罢了。我看到大象小便的地方,就知道它怀着小象;看见道路左边的草没有任何倒伏,而右边却相反,就知道此象右眼必是瞎的;又看见象歇息之处有小便,便知道象背上驮了人;看见此人右脚足迹深,就知道此人是位怀了婴儿的妇人。”

要发现事件的本质,而不仅仅是表面现象,就需要将所学的知识、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进行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才能见人之所不能见。

顺势而为

某天,有个年轻人哭泣不止地来到佛陀面前。佛陀问他:“年轻人,怎么回事?”

他说:“我父亲昨天去世了!”

佛陀说:“那能怎么办呢?如果他已经去世了,哭也不能使他起死回生。”

年轻人说:“是的,这我明白,哭并不能使我父亲再活过来,但我求您能为我死去的父亲做一些事。”

佛陀说:“哦?我能为你死去的父亲做什么呢?”

年轻人说:“请想想办法吧!您这么有能力,一定办得到的!您看,那些资历尚浅的巫师、术士都会为死者举行某些仪式。只要在人间举行某些仪式,通往天堂之门就会打开,死者便可以进入。佛陀啊!您这么厉害,如果您为我死去的父亲作法,他不仅可以进入天堂,甚至可以永久居留!拜托您帮帮忙吧!”

这个可怜的家伙伤心欲绝,听不进合理的话。佛陀决定用其他方法让他明白。所以,佛陀就说:“好吧!你去市场买两只壶。”

年轻人很高兴,心想佛陀答应替他父亲举行仪式了。他跑到市场买了两只壶回来。

佛陀说:“很好,把一只壶装满奶油。”年轻人照做了;“另一只壶装满小石头。”他也照做了;“现在把壶口都封住。”他封好了;“现在把它们丢到池塘里去。”年轻人也照做了,两只壶都沉到水底了。佛陀又说:“现在去拿根大木棒来,敲破这两只壶。”年轻人很高兴,心想佛陀正为他的父亲举行非常庄严的仪式。

依照古老的印度习俗,人死后,他的儿子就把尸体带到火葬场,放在柴堆上点火燃烧。当尸体烧到一半时,儿子要拿一根大木棒敲破死者的头颅。根据古老的信仰,只要在人间敲开死者头颅,通往天堂之门也就打开了。所以年轻人心想:“昨天父亲已被烧成灰了,现在佛陀用敲破泥壶来作为象征。”他很满意这种仪式。

年轻人听从佛陀的指示,拿木棒敲破了两只壶。其中一只壶的奶油立刻浮上来,漂浮在水面上;另一只壶的小石头散了出来,沉在水底。然后佛陀说:“好了,年轻人,我所能做的就是这样了!现在你把那些巫师、术士通通请来唱颂祈祷:‘哦!石头浮上来,浮上来;哦!奶油沉下去、沉下去!’让我看看会发生什么事。”

“喔!您在开玩笑吧,这怎么可能呢?石头比水重,只会沉到水底,不会浮上来,这是自然的法则;而奶油比水轻,只会浮在水面上,不会沉下去,这也是自然法则呀。”

佛陀说:“年轻人,你对自然的法则了解不少,但你尚未体验这个自然法则。如果你父亲一生的所作所为都像石头一样重,那他必定会往下沉(堕入恶道),谁能让他上升呢?如果都像奶油一样轻,他必定会上升(进入善道),谁能拉他下去呢?”

自然界有自己的规律,生活中有特定的法则。我们不能违背规律和法则,但是,我们可以认识和利用他们,努力朝着顺应它们,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去努力。

瓶沙王听佛法

《僧祗律》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在遥远的古代,瓶沙王先祖执政时,惩罚罪犯的方法很简单,如果抓住了盗窃者,就用手掌拍他的头顶,这样他就觉得非常惭愧,从此就不会再去偷鸡摸狗了。

在瓶沙王父亲执政时,惩罚罪犯的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抓到盗窃犯,就将他们赶出城门,这样他便会感到十分羞愧,从此也就不再偷东西了。

瓶沙王执政后,惩罚罪犯的方法又变了,如果抓到了盗窃犯,就将他逐出国境。

当时有个惯偷,先后被逮住了七次,驱逐了七次。可是他贼心不改,本性难移,竟然走上了杀人抢劫的道路。负责治安的官兵第八次抓住他以后,就把他押到瓶沙王宫殿,要求国王给予重判。

瓶沙王听说这罪犯屡教不改,罪恶滔天,非常气愤。下令斩掉此人的小手指以示惩罚。执法官深知瓶沙王优柔寡断,得令之后就立即行刑了。

果然,瓶沙王下了命令以后,就犹豫起来,心想:“这样做会不会非常残忍?我即使咬一下自己的手指都痛,那罪犯怎么受得了切去小指的痛苦!”于是,他下令撤回对于那个罪犯的惩罚,得知惩罚已经被执行之后,瓶沙王又是痛苦又是矛盾,不得不带着疑问去找释迦牟尼。

瓶沙王对释迦牟尼说道:“我执政时期,恶人越来越多,我作为一国之君,无法教化臣民遵守法制,反而做出了斩人手指的决定。我深感自己道行不够,所以请世尊教诲。”

释迦牟尼听了瓶沙王的倾诉,便对他说:“治理国家一定要有法度,不能够无休止宽大,当然也不能够穷凶极恶地用刑。就以惩戒盗窃犯来讲,应该按照偷了多少次,偷了多少财物划分不同的等级进行处罚。要量刑得当。这样对罪犯也能够具有惩戒作用。”

瓶沙王听了这番话,幡然醒悟。随后制订了一种量刑处罚的法律。

释迦牟尼说过这样的四句偈语:“遇事详观察,勿行莽撞事。否则恩爱隔,终生不堪苦。”在作出决定、处理问题之前,一定要使自己冷静下来,仔细考虑,千万不可凭一时的冲动莽撞行事。

是非曲直要辨清

从前,在元朝的时候有几个读书人,去拜见天目山的高僧中峰和尚,问道:“佛家讲善恶的报应,像影子跟着身体一样,人到哪里,影子也到哪里,永远不分离。这是说行善,定有好报;造恶定有苦报,绝不会不报的。为什么现在某一个人是行善的,他的子孙反而不兴旺?有某一个人是作恶的,他的家反倒发达得很?那么,佛说的报应,倒是没有凭据了。”

中峰和尚回答说:“平常人被世俗的见解所蒙蔽,这颗灵明的心,没有洗除干净,因此,法眼未开,所以把真的善行反认为是恶的,真的恶行反算它是善的,这是常有的事情;并且看错了,还不恨自己颠颠倒倒,怎么反而抱怨天的报应错了呢?”

同类推荐
  • 有一种姿态叫低调

    有一种姿态叫低调

    低调的智慧是一种品格、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姿态、一种风度,更是一种谋略。它代表着豁达,代表着成熟和理性,它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超然洒脱的态度,也是人类个性最高的境界。
  • 带上全部力量去抵达

    带上全部力量去抵达

    34个来自身边的故事,34种不同的人生,在平凡的日子里也不放弃美好和希望,用力朝着梦想中的终点狂奔。他们是你最熟悉的那种人,也是和你一样不肯妥协的人,对自己充满骄傲的人。不断向前奔跑的努力,听上去或许很辛苦;可等到你真正找到了这种勇敢,你只会觉得这持续的努力是种莫大的快乐,甚至幸运。人生,是一次自我认识的旅程,也是不断碰撞的过程。假如你不去奋斗,便永远不会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多好。最精彩的那个自己,永远在下一站等待着你。
  • 马登成功学全集2: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

    马登成功学全集2: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情

    我们已进入21世纪,我们已处于一个信息化时人,马登所总结的成功规律还能适用吗?是的,信息确实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它并没有改变基本的人生准则。无论现代技术如何演进,制度和组织方式如何改变。但是人生和改变人性弱点的不法则不变。因此马登总结的第二种人、第三种人失败,以及第一种人成功的定律也未曾改变,他总结出的人的真正自我教育的理念也照样适用。基于此,我们花了近三年时间,从国外收集了马登的英文原著,并在此基础上翻译整理,于2006年新年到来之际,这套《马登成功学全集》诞生了!
  •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有道是“百智之首在于识人”。看透人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生存学问;是一门没有符号载体的做人艺术。会看人者能点石成金,能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不会看人者,即使有天时、地利,也往往是功败垂成。学会看人是保障一个人立足社会,服务社会,进而取得一定社会地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 落实背后的落实

    落实背后的落实

    培训员工高效落实能力的经典读本,打造优秀组织基业长青的通告法则。没有人会注意过程的酸甜苦辣,荣誉只会给予执行到位、落实实效的英雄。把落实的种子植入员工的血液,将落实化为最强的竞争力和战斗力。也许下一个成功的人,就是你。
热门推荐
  • 神度空间之火焰圣神

    神度空间之火焰圣神

    世界正面临着毁灭,主人公没出场就己经被杀,只剩下残魂的主人公,还会面临着怎么样的磨难与危险,主人公他是否还能逆天重生,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世界的命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追妻的王爷

    追妻的王爷

    她在执行一个任务,而不小心穿越到了古代,做了烟雨楼的楼主戏耍着每个人,他是久经沙场的王爷,班师回朝,却遇见了她,每次都被她不是气就是被耍,他们之间将上演怎样的你追我赶的一场爱恋呢?
  • 星落人间花满天

    星落人间花满天

    “丫头,老夫让你穿越呗,人美胸大,还有个将军爹!”“不干不干!”“等你完成任务回来,给你买一栋市区里的别墅,黄金地段哟!”“成交!”
  • 芜归

    芜归

    姜芜歌有一个梦想,每天窝在自己的院子里当米虫,但是,总有人想破坏她的梦想。“小姐,您就出去走走嘛,整日闷在院子里都要发霉了。”姜芜歌对这句话的可信度保持怀疑的态度,她闻闻自己的衣服,嗯,没发霉。“小姐,老爷唤您去前厅,说是有人上门议亲。”姜芜歌把被子蒙在头上,片刻后,掀开被子,看着站在床边红着眼眶的东珠,翻身下床,整理衣服和发髻,“走走走……”……“姜芜歌,你还有没有王法了?能不能对你的夫君表示一下尊重?”姜芜歌揉揉被震得发痒的耳朵,翻了个身看着谢燕绥,“我有你啊,你不就是王法吗?”谢燕绥心里甜甜的,爬上榻拥着姜芜歌睡下,也不计较她又一次为了睡懒觉而错过两人的约会……
  • 神兽召唤师与天争命

    神兽召唤师与天争命

    当爱人背叛,一代人人畏惧的杀手崩溃,诗雨烟,恰好穿越到诗家私生子废材诗雨烟身上,这个同样为情而死的女子,让她开始了同情,废材?笑话,曾经伤害过她的人,都要付出代价!
  • 异界玄渊

    异界玄渊

    当一个天天做着白日梦的高中生,因为许下荒谬的愿望,而真的穿越到异世界得时候……这个故事将以什么方式展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带着三国杀系统在异世界的日常

    我带着三国杀系统在异世界的日常

    小小的少年壳子里的青年人,奇奇怪怪的异世界,三国杀游戏,结合到一起会发生什么事呢?是痛苦的背叛?还是没有痛苦的明天?(新人前面写的估计很烂,后面就好点了233……)
  • 宇智波

    宇智波

    他叫宇智波文灏,从出生就有六勾玉轮回眼,他是宇智波少族长可再一次普通人的学校中认识了一个与众不同女孩,她让他本来平淡的修炼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一生之中有无数选择,而他对感情的选择却只有一次,他一出生就注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在她的面前只有卸下所有伪装俯首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