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21000000006

第6章

述曰。第二发起序也。详其文势大节两段。第一善住请。第二帝释请。从尔时三十三天已下至云何令我得免斯苦是善住请。从尔时帝释闻是语已甚大惊愕已下至具如上说是帝释请。今者先明善住。后明帝释请。言善住请中有十段文。第一标处显名。第二大天游戏。第三受诸快乐。第四空声告期。第五示所生界。第六正显受身。第七善住惊怖。第八疾往帝释。第九重述前言。第十希垂救济。此则第一标处显名者。有其三意。一者标天。二者示处。三者显名。初言标天者。依俱舍楼炭等经述之。其三十三天者。住须弥山顶。其山在大海中心金轮之上。高十六万逾[跳-兆+善]那。入海八万出水亦然。四宝所成。北东南西金银吠琉璃颇胝迦。威德光色显于赡部洲。空作吠琉璃色。复有七金山七重围绕。一一山皆入水八万逾[跳-兆+善]那。下据金轮。上逾地际。其第一金山出海高四万逾[跳-兆+善]那。第二金山出海高二万。第三金山出海一万。第四金山出海高五千。第五金山出海高二千五百。第六金山出海高一千二百五十逾[跳-兆+善]那。第七金山出大海高六百二十五逾[跳-兆+善]那等。一一山间皆有小海。其金山顶有金刚树。并有夜刃神止住。金山之外有香醉山。楼炭经云。香山高五百由旬也。立世阿毗昙论云。有七种畜生王于中止住云云。俱舍论云。香山南有无热恼池。池南有大雪山。楼炭经云。雪山有二十五由旬也。雪山南有九重黑山。一一间有无量地狱。九重黑山南名为南阎浮提。山西名西瞿陀尼。山北名郁单越。山东名东弗婆提。其须弥山者。俱舍论云。高十六万逾[跳-兆+善]那。四宝所成。东面白银。南面吠琉璃。西面颇胝迦。北面黄金。皆逐宝色形现于空。所以南阎浮提作吠琉璃色。楼炭经云。其山四面各有大海。一一大海中各有一大龙宫。其龙具有四生。卵湿胎化。大海之外金山之侧各有一树。树名俱梨睒。高四千里。枝叶枎疏荫得一千里。东枝有卵生金翅鸟王宫。七宝所成。每从东枝下入大海中。取卵生龙食之。俱梨睒树南枝上有湿生金翅鸟王宫。亦以七宝所成。从南枝下入大海中。取卵湿二生龙食之。俱梨睒树西枝有胎生金翅鸟王宫。亦七宝所成。从西枝下入大海中。取卵湿胎三生龙食之。俱梨睒树北枝有化生金翅鸟王宫。亦以七宝所成。从北枝下入大海中。取卵湿胎化四生龙食之。唯有十二大龙王。不被金翅鸟王所食也。俱舍论云。其山有四层级。一一层级相去万逾[跳-兆+善]那。明第一层上有坚手金刚山住。第二层上有持鬘金刚山住。第三层上有恒娇金刚山住。第四层上有四天王宫。俱舍论云。东面有提头赖吒天王宫。南面有毗楼勒叉天王宫。西面有毗楼博叉天王宫。北面有毗沙门天王宫。楼炭经云。其四大天王宫城。各各皆以七宝所成。七重城壁七重行树。其城四面各各皆有宝池。黄金所成。俱舍论云。身长五百尺。寿命五百年。从四大王天上迥高四万逾[跳-兆+善]那至须弥顶。纵广八万逾[跳-兆+善]那。其地坦然。黄金所成。百一杂宝而莹饰之。如兜罗绵。随足高下。中有大城名曰善见。其城墙壁七宝所成。楼炭经云。金壁银门银壁金门。其城四面。面广二千五百逾[跳-兆+善]那。周匝高一逾[跳-兆+善]那。此城之中有大殿。名曰殊绝。以种种妙宝具足庄严故名殊绝殿。其殿四面。面广二百五十逾[跳-兆+善]那。周匝一千逾[跳-兆+善]那。高一逾[跳-兆+善]那半。即是帝释所居之殿。其城四面。外各有一苑。苑边有池。各曰妙池。纵广二千逾[跳-兆+善]那。是诸天游戏之处。苑外东北有树。名曰圆生。高百逾[跳-兆+善]那。荫五千逾[跳-兆+善]那。盘五逾[跳-兆+善]那。若无风时周遍五十逾[跳-兆+善]那。问曰。树荫五十逾[跳-兆+善]那。云何而能动百逾[跳-兆+善]那。答曰。若顺风动时即得百逾[跳-兆+善]那。若无风时只遍五十逾[跳-兆+善]那。何以故为当树下故。此即第一标天也。言示处者。即是善法堂会也。善法堂者。此城外西南角有堂。名曰善法。为诸天于此互论众生善恶之事故。故名善法堂。诸天每月十五日于中互论一切众生如法不如法事。若闻造善。诸天欢喜即言。我等天众渐渐炽盛修罗减少。若众生造恶者。诸天愁苦即言。天众减少修罗增长。提谓经云。一年之中三。[雨/復]八挍每月六奏者为六斋也。智度论云。月八日四天王太子下。十四日四天王下。十五日帝释自下。二十三日太子下。二十九日四天王下。三十日帝释自下。各各诸鬼神抄录罪福。上奏天曹。天帝与三十三天于善法堂内参议。互论如法不如法事。若作福者名入福录。为精进士增寿益算。各敕善神而拥护之。若作罪者名入四[穴/具]下。付地狱藏算减寿命。诸恶鬼常求其便。此即示处也。言显名者。即是有一天子名曰善住。即此天内是一天数也。帝释所中四方各八有三十二天。俱舍论云。此天身长半俱卢舍。即一千尺也。楼炭经曰。此天白色。俱舍论云。寿命千岁。人间一百年彼天一日一夜。还以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年。如是岁数日月寿命一千岁。修中品十善即生其中也。

与诸大天游于园观又与大天受胜尊贵与诸天女前后围绕欢喜游戏者。

述曰。第二大天游戏也。楼炭经云。此善见大城城外四面各有一园。城东者名粗恶苑。城南名众车苑。城西者杂林苑。城北者戏林苑。于城四面有此四苑。言城东粗恶苑者。于中斗战身即粗大故名粗恶苑。以七宝所成。苑中有树名香树衣树璎珞树宝器树乐树饭食树。若须香时树下索之即得随意多少。若须璎珞向璎珞树下索之即得准前。若须宝器者至宝器树下索之即得准前。若须饭食至其饭食树下索之即得随意。然诸天食有其三种。上福德者饭色即白。中福德者饭色即赤。下福德者饭色即变所青色也。须乐器时即于乐树下取之随意。苑中有池。以七宝庄宝。有二金鼓。是三十三天游喜城南众车苑者。于中众车游戏。马车一千。亦以七宝庄严。亦有香树衣树璎珞树。亦有七宝池。亦有三金台。以为庄严倍胜于前。城西杂林苑者。庄严如上倍胜于前。城北戏林苑者。有诸树亦有宝池。池中亦有三金台。种种庄严倍胜于前。如是四苑。是帝释及三十三天子与诸彩女于中游戏受快乐。自余小天不得辄入。故云与诸大天游戏于园观也。自余小天于四苑外受天快乐。

种种音乐共相娱乐受诸快乐者。

述曰。第三受诸快乐也。楼炭经曰。此天于乐树下取一切乐器而相娱乐受快乐也。

尔时善住天子即于夜分闻有声言善住天子却后七日命将欲尽者。

述曰。第四空声告期文中有二意。初定时。后告限。言定时者。即于此日初夜分也。告限者。却后七日命将欲尽。问曰。此天自有光明不藉日月。云何经云初夜分时。答曰。此天当有光明。昼夜无异不要日月。但以华开鸟鸣为昼。以华合鸟静为夜。言初夜分时者。即是华合鸟静之时也。言告期者。即是却后七日命将欲尽也。问曰。诸天欲死有何相貌。答曰。有其两种。一者小五衰相现。二者大五衰相现。言小五衰相者。俱舍论云。一者衣服皆出非爱之声。二者身光昧劣。三者水滴沾身。四者情滞一境。五者眼睛瞬动。若此小五衰相现未必定死。若大五衰相现必当定死。大五衰相者。大因果经曰。一者头上华萎。二者腋下汗出。三者臭气入身。四者不乐本座。五者眼睛瞬动。此相现时必定当死。此经虽无文准义合有应更详之。

命终之后生赡部洲者。

述曰。第五示所生界。言赡部洲者。依俱舍论云。在须弥山南度山有香醉山。香醉山南有大雪山。雪山北香山南有无热恼池。池侧有林曰赡部。其树高大。其果甘美。依此林故故名赡部洲。楼炭经云。须弥山南名南阎浮提。山西名西瞿耶尼。山北名北郁单越。山东名东弗婆提。言南阎浮提者。广长二十八万里。上阔下狭。有六万山陵五百大河。人寿一百二十岁。持五戒者即得生人中。其身长三肘或四肘。初时长命。劫末极短下至十岁。言西瞿耶尼者。广长三十二万里。形如正圆。受命二百五十岁。修下下品十善得生其中。身长十六肘言。郁单越者。广长四十万里。地正方。寿命千岁。修下上品十善得生其中。身长三十三肘。言东弗婆提者。广长三十六万里。其地如半月形。寿命五百岁。修下中品十善得生其中。身长八肘。此赡部洲者。即是四天下之一数也。

受七返畜生身即受地狱苦从地狱出希得生人身生于贫贱处于母胎即无两目者。

述曰。第六正显受身文中有四。初受畜生。第二受地狱苦。第三受人身。第四生贫贱。处胎无两目。若欲广说因缘。有婆罗门述善住过去因中于母起嗔得报。如别抄记。

尔时善住天子闻此声已即大惊怖身毛皆竖愁忧不乐者。

述曰。第七善住惊怖。

速疾往诣天帝释所悲啼号哭惶怖无计顶礼帝释二足尊已者。

述曰。第八疾往释天也。

白帝释言听我所说我与诸天女共相围绕受诸快乐闻有声言善住天子却后七日命将欲尽命终之后生赡部洲七返受畜生身受七身已即堕诸地狱从地狱出希得人身生贫贱家而无两目者。

述曰。第九重述前言。

云何令我得免斯苦者。

述曰。第十希垂救济。上来虽有十段不同。总是第一善住天子请世尊说。从此已下即是天帝释请世尊说也。

尔时帝释闻善住天子语已甚大惊愕者。

述曰。第二帝释请。此天帝释请有十段经文。第一闻之惊愕。第二思受何身。第三入定谛观。第四具知所受。第五痛伤心腑。第六师仰如来。第七帝释持供。第八诣圣恭敬。第九广献佛前。第十具闻七返。此即第一闻之惊愕。

即自思惟此善住天子受何七返恶道之身者。

述曰。第二思受何身。

尔时帝释须臾静住入定谛观者。

述曰。第三入定谛观。

即见善住天子当受七返恶道之身所谓猪狗野干猕猴蟒蛇鸟鹫等身食诸秽恶不净之物者。

述曰。第四其知所受。帝释即见善住天子当受七返之身。所谓猪狗野干猕猴蟒蛇鸟鹫等身食诸秽恶不净之物。言猪身者。大智度论云。由邪憍慢故。故受猪身。提谓经云。由痴虚受信施四事供养故。故受猪身。又法华经曰。由谤斯经故。故受猪狗野干等身。又云。由饮酒造痴业故受猪身。提谓经云。恶口悭贪故。故受猪身。为物悭贪。言野干身者。大智度论云。由轻慢善人故受野干身。又提谓经云。由奸猾语故受野犴身。郭朴云。野犴形大于狐。又能缘树。言猕猴身者。大智论云。由轻躁短促故受猕猴身。提谓经云。由游戏放逸故受猕猴身。又蟒蛇身者。亦大智度论云。由嗔恚多故。故受毒蛇等身。尔雅云。蟒王蛇。郭朴云。蛇之大故。故名为王。问曰。由何此等畜生身有毛羽。答曰。大智度论云。由受触乐故身生毛羽。良为善住先造是业故。故受斯苦报也。

尔时帝释观见善住天子当堕七返恶道之身拯助苦恼痛割于心谛思无计者。

述曰。五痛伤心腑也。

何所归依唯有如来应正等觉令其善住得免斯苦者。

述曰。第六师仰如来。

尔时帝释即于此日初夜分时以种种华鬘涂香末香以妙天衣庄严执持者。

述曰。第七帝释持供者。有其五种。一者华鬘。二者涂香。三者末香。四者天衣。五者璎珞。言华鬘者。谓西国以綖贯华名之为鬘。涂香末香者。此天之中有其香树。树上取香随意供养。言天衣者。大智度论云。此天之中有其衣树。天若须衣时树下取衣而受用之。此衣白色由如薄冰。无有文字。楼炭经云。此忉利天衣重六铢半。言璎珞者。楼炭经云。此天之中有璎珞树随意取之。无有众苦也。

往诣誓多林园于世尊所到已顶礼佛足右绕七匝者。

述曰。第八诣圣呈供。言七匝者。提谓经曰。应七觉分也。

即于佛前广大供养者。

述曰。第九广献佛前。

佛前胡跪而白佛言世尊善住天子云何当受七返畜生恶道之身具如上说者。

述曰。第十具闻七返也。上来虽有多文不同。总是第一教起因缘分竟。

尔时如来顶上放种种光遍满十方一切世界已其光还来绕佛三匝从佛口入佛便微笑者。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秦末我为王

    秦末我为王

    秦末乱世,战乱不断,一个孤儿历尽千难,成为传世王者!
  • 田园锦色:空间娘子种田忙

    田园锦色:空间娘子种田忙

    她空间在手,医术也有,种田养娃,教夫有方。他抬手能打,拿笔能写,文武全才,宠妻无度!他们双胎萌娃,一文一武,天赋异禀,最会与父争宠!“娘亲,爹爹在外边闯祸了!”大宝大声的喊道。“闯了什么祸?”“娘亲,爹爹在外边招惹的美女找回家了……”二宝喊道。“什么?该死的……”……“娘子,我不认识她……啊……”谁家儿子在外面乱说爹找小三,还回来告状坑爹。他家就两个!
  • 流金岁月之残爱

    流金岁月之残爱

    在生命的历程中,在记忆的最深处,有一道深深的伤痕,正这道令人锥心的痛的伤痕记载着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相识、相知……直至今日,看着这道逐渐变色的疤痕,才明白这不过是我生活中的一段残缺的爱。这段残爱,今生今世我也不能忘怀!
  • 妙引宋词好口才

    妙引宋词好口才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典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渐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
  • 抱得佳人归

    抱得佳人归

    迷糊萝莉追师父记,看傲娇师父怎样应付。。。最终结果又将如何呢。
  • 重返返生楼

    重返返生楼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鬼,比鬼还可怕的竟是人心……
  • 机甲征程

    机甲征程

    随身机甲产生变异,竟能自主吸收材料?对虫战舰图纸?对虫机甲图纸?对虫战法策略?全新图纸涌入脑海。杨穆的重生似乎在被神之手操纵……不过既然上天给予了一次机会,杨穆选择做出改变。在星海科技发展的道路上,杨穆要背道而驰,屹立而起。因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不是胡思乱想,而是未雨绸缪。这一切,都是为了二十年后人类文明的兴衰存亡!
  • 那些年那个雏菊女人

    那些年那个雏菊女人

    这是一个活在七十年代女人的坎坷一生,遥望天堂却身居地狱。顶着别人的身份过着日子,爱她的人相继离去,她爱的人一直欺骗。舅舅不疼婶婶欺凌,遭人猥琐还落了个不洁的骂名。从美好到失去一切再到得了丈夫生了孩子,她本以为一生就这样过吧,爱与不爱的早已经不重要了。可是,上天却嫉妒了,所以把她的梦狠狠的拆碎,点滴不剩。最后,这个女子是像花儿一样凋零,还是如雏菊那般坚忍?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余生请多关照

    余生请多关照

    青葱年少,一段错把依恋当爱恋的兄妹情成了她心头的一根刺,就算后来狠心地连根拔起,伤口仍有余威,时而也会隐隐作痛。碧玉年华,遇一良人,本欲白头,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让幸福嘎然而止。一如胸前的那颗朱砂痣,永远无法磨灭。花信年华,遇见温暖的儿科医生余生,本是在最好的年纪里相遇,可惜她已经没有什么能给他。对她的退缩,他深情表白:如果我们的相遇注定不合时宜,那么请你记住,我爱你,只是爱现在的你,不折腾你的过去,不强迫你的改变,我只是想从现在开始和你一起面对风雨……
  • 六道为仙

    六道为仙

    吾本为仙,只因六道未全,七魄未聚,既能登仙却为仙不容。茫茫天地,许我一世修为,上能战天地,下能保安民。十世轮回,九死一生,为报家仇,阿宝踏上修仙之路,沧海一笑为红颜,仙道不容怒战天,正魔两道亦有道,十世轮回吾为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