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30700000019

第19章 近代美洲文学(2)

19世纪中叶,历史学家弗朗索瓦·格扎维埃·加尔诺(1809~1866)编写了加拿大第一部历史《加拿大史》(1845~1848),记载了法国移民开发北美所经历的过程,被誉为“加拿大法语民族的圣经”,对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作了特殊的贡献,影响了19世纪下半叶文学创作的基本内容。加尔诺又是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打破了古典主义的传统,开创了早期的浪漫主义。

在加尔诺的影响下,魁北克一批自由派知识分子、作家以克雷玛齐书店为中心,于1858年结成“魁北克爱国学社”,创办文学杂志《加拿大人之家》,致力于“传播知识,鼓励民族文学的发展”,唤醒民族意识。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们强调描写本地区的生活,其中重要的作家有奥克塔夫·克雷玛齐(1827~1879),他是加拿大法语地区第一位民族诗人,著有《加拿大老兵之歌》(1855)和《卡里永堡的旗帜》(1858)等爱国诗篇。学社中另一个重要诗人是路易·奥诺雷·弗雷歇特(1839~1908),他深受法国诗人雨果的影响,属浪漫派作家。他的诗歌以描写加拿大法语地区的历史和自然景色为主。诗集《北国之花》(1879)和《雪鸟》(1880)获法国法兰西学院“蒙蒂翁文学奖”。诗集《人民传说》(1887)是他最重要的作品,记载了欧洲移民开发北美的业绩。

参加爱国学社活动的其他作家还有阿尔弗雷德·加尔诺(1836~1904)、庞菲尔·勒美(1837~1918)、亨利·雷蒙·卡斯格兰神父(1831~1904)等人。

随着19世纪中叶加拿大联邦政府的成立,法语诗人和作家要求诗歌创作打破狭隘的地区界限,借鉴国外的成就进行革新。蒙特利尔的一些作家、学者于1895年冬成立“蒙特利尔文学社”,介绍法国的帕尔纳斯派和象征派诗歌,推动了加拿大诗歌的革新,在加拿大文学的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重要的诗人是埃米尔·内利冈(1879~1941),他的诗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的影响,讲究色彩和意境。

小说是从19世纪末开始发展的。初期的小说大多描写本地区的历史和风土人情。菲利浦·欧贝尔·德·加斯佩的《老一辈的加拿大人》(1863)、拿破仑·蒲哈萨的《雅克和玛丽》(1866)分别取材于1760年英军征服魁北克的激战和英殖民当局放逐阿加地法裔移民的事件,歌颂爱国热情。安东·热兰·拉茹瓦的《垦殖者若望·里瓦》(1862)和《经济学家若望·里瓦》(1864),则描写魁北克人的勤劳、热爱土地、忠实于家庭的传统,情节简单,文笔朴实。

19世纪文学的基本倾向是模仿法国文学,缺乏独特的风格。1918年出版的文学杂志《尼戈格》,对大量描写农庄生活的文学作品提出批评,认为这种乡土文学缺少加拿大法裔民族的独特风格,主张以“尼戈格”代替耕犁,表现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这一主张的提出开创了加拿大文学的新时期。

诗歌方面,重要的著名诗人有圣德尼·加尔诺(1912~1943)、阿兰·格朗布瓦(1900~1974)、丽娜·拉尼埃(1915~)和安娜·埃贝尔(1916~)。他们被称为加拿大当代四大诗人。格朗布瓦曾数次来到中国,他的第一部诗集《汉口之书》(1934)是在中国汉口出版的。诗集《夜的岛屿》(1944)等描写了他在人生道路上的漫游和探索。加尔诺擅长以象征手法写自由体诗,文笔简练。女诗人拉尼埃和埃贝尔的诗短小精悍,有时较为艰涩,有时简明透彻。他们的风格虽各不相同,但都克服了追随法国文坛的倾向,具有民族特色。他们的诗充满了被亲人抛弃、只身生活在孤岛上的愤懑和孤独感,情绪压抑,色彩黯淡。

英语文学

1749年英国开始有计划地向加拿大移民,并传入英国的文化和宗教。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北美有大批亲英分子涌入加拿大。他们开展的文学活动成为加拿大英语文学的开端。

美国独立战争前,现加拿大地区的英语移民主要是来自英国及新英格兰的破产农民,分散在东部新斯科舍等滨海省份,以垦荒种植为业。

这时的英语作品主要是旅居的商人、探险家、牧师和驻军所写的游记、日记、见闻等,记述了加拿大东部、东北部的自然风光、英军的驻防生活以及某些印第安部落的情况等,这些作品都发表在英国出版物上。而驻军家属弗朗西斯·布鲁克夫人(1724~1789)以当时魁北克英国驻军的生活为背景所写的《蒙塔格小传》(1769),是加拿大以至北美洲的第一部小说。

美国独立战争后,原居住在美国的保皇派因在战争中失利而纷纷北迁,前后有4万余人,多数移居加拿大东部滨海地区。其中的一些文人在新环境中继续写诗著文,阐述拥英反美的观点,抒发流落他乡的愁思,成为加拿大英语文学中最初的文学作品。他们兴建学校,创办报刊,对文学事业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他们在政治上的保守倾向和宗教信仰,决定了这一时期文化的特征,即恪守英国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反对激进、创新,强调宗教的作用;在文学中则大多模仿或移植英国文学。从内容上反映出作者虽身在加拿大,却向往经济和文化更为发达的宗主国英国和欧洲。

这时较有影响的诗人有新斯科舍省的奥利弗·哥尔德斯密斯(1794~1861)。他是第一位土生土长的加拿大诗人,所著《新村》(1825)是模仿他的叔祖父英国诗人奥利弗·哥尔德斯密斯的《荒村》而作。这首长诗追溯了早期移民开发滨海省份的情况,表现出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殷切期望。安大略省的亚历山大·麦克拉克伦(1818~1896)著有《年轻的加拿大》等短诗,模仿彭斯的诗体。诗中有对苏格兰故乡的回忆,也表达了对新的家乡加拿大的热爱。蒙特利尔的查尔斯·赫维塞吉(1816~1876)所著诗剧《索尔》(1857)和叙事诗《法官的女儿》(1865)等,模仿弥尔顿的无韵体,取材于中世纪历史和《圣经》,表现人与外界势力的冲突。

小说有劝善、描写社会习俗等内容,其中以约翰·理查逊(1796~1852)的《瓦库斯塔》(1832)最有影响。这部传奇是以1763年印第安人攻打底特律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印第安少女与白人的恋爱故事,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散文创作在滨海地区最为活跃,出现了一些文笔锋利、嘲弄美国的小册子。约瑟夫·豪(1804~1873)是知名的散文作家,他积极从事政治活动,经常发表演说,以言词犀利、说理性强而著称;还著有诗、游记等,文笔刚劲有力。

安大略省的凯瑟琳·特雷尔夫人(1802~1899)和苏珊娜·穆迪夫人(1803~1885)是一对英国姐妹作家,她们以文笔清秀、情趣高雅闻名。她们的著作《加拿大边界林地》(1836)和《丛林中的辛酸》(1852)分别记述了各自的移居经历。

这一时期最主要的作品是新斯科舍省地方法官托马斯·哈利伯顿(1796~1865)所著的《钟表商》(1836)。作者出身于保皇派家庭,看到美国咄咄逼人的发展形势,不禁为新斯科舍的前途担忧。他借书中主人公美国商贩斯利克之口,嘲笑新斯科舍人的懒散和得过且过的思想,以期促使同胞振作精神。作者语言生动、幽默风趣,风格独特。

加拿大英语文学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初具规模。1867年英国议会通过《不列颠北美法案》后,加拿大成为英联邦的一个自治领,它的文学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加拿大自治领成立前后,加拿大的民族意识高涨。知识界开展了“加拿大第一”运动,人们要求创作反映加拿大民族特色的文学作品。国际上也有“要看到真正的加拿大文学”的要求。于是以加拿大自然风光和历史为题材的作品相继出现。查尔斯·桑斯特(1822~1893)的写景诗《圣劳伦斯河与萨格奈河》(1856),威廉·柯比(1817~1906)以新法兰西时期的贵族生活为背景所写的历史传奇《金狗》(1877),查尔斯·梅尔(1838~1927)的《梦境诗集》(1868),都是体现新时期的民族精神的作品。《加拿大月刊》和《周刊》相继创刊,进一步推动了民族文学的创作活动。

在80年代出现了一批年轻的诗人,《周刊》的主编查尔斯·罗伯茨(1860~1943)和他的表弟布利斯·卡曼(1861~1929)以及阿奇伯尔德·兰普曼(1861~1899)和邓肯·司各特(1862~1947)等4人的诗,是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他们享有“联邦诗人”之称。他们都受到英国文学的熏陶,推崇先拉斐尔派唯美主义诗歌。他们的诗在词藻和结构上有英国诗人济慈、丁尼生的影响;在思想内容方面则反映出美国诗人爱默生的超验论观点。罗伯茨以写东部渔村和多伦多农村景物的抒情诗见长。他的作品饱含爱国主义热情,写景细致,间或流露怀旧的感伤情绪。代表作为《平日之歌》。卡曼善于以意象描写自然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联想,对人世的变迁发出感叹。他著有《大普瑞湖的低潮》(1893)。兰普曼的写景诗大多表现梦境般的和谐和恬静的自然,描绘了渥太华农村的情景。他的社会诗表现了现代文明和机器带给人的压迫感。他的代表作是《大地抒情诗》(1896)。司各特的诗描写了魁北克农村和北部草原印第安人与自然的斗争,代表作有《阿尔的风笛手》。

女诗人伊萨贝拉·克劳弗德(1850~1887)的诗集《马尔科姆的凯蒂及其他》(1884)描写自然带给人们的艰辛甚至死亡,而人在斗争中却得到安慰与爱情。

其他诗人如威尔弗雷德·坎贝尔(1860~1919)、波林·约翰逊(1862~1913)以及罗伯特·塞维斯(1874~1958)等人的抒情诗富有地区色彩,其中包括表现爱国主义思想和印第安人生活等内容的诗歌和民谣。这一时期加拿大英语诗歌创作一片繁荣,丰富多彩。

19世纪90年代的经济危机使加拿大的出版业遭受打击,加以主要诗人或早逝,或移居英美,诗歌创作渐趋冷落。

小说和散文的创作随着读者的激增而在90年代日趋活跃。小说的风格与英美的畅销书是一致的,既给读者以乐趣,又要符合时兴的道德观念。加拿大这时期的英语小说中流行最广的是乡土文学,这些作品一般都有曲折的情节、突出的形象、善有善报的结局,如女作家露西·蒙哥马利(1874~1942)所著《格林·盖布尔斯来的安妮》(1908)及其续集,是以爱德华太子岛为背景描写女孩安妮的故事。又如拉尔夫·康纳(1860~1937)以西部开拓区为背景的《黑岩》(1898)和以苏格兰移民聚居区为背景的《来自格伦加里的人》(1901)。斯蒂芬·李科克(1869~1944)是这时期著名的幽默散文作家,他的《小镇阳光随笔》(1912)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加拿大集镇的景象,嘲弄了褊狭的心胸和虚伪的作风。

加拿大英语文学在这一时期的创作更具有民族特色,一望无际的森林、湖泊,寒冷、空旷的原野,星星点点的农户,这些描写至今仍有影响。

1926年加拿大获得外交上的独立,民族意识再次高涨,人民要求作家创作与国力相称的文艺作品。《加拿大文人》、《加拿大论坛》等杂志积极扶植本国作品,提倡小剧院运动,并开展对加拿大文学的研究。20年代初作家协会成立。这些都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以及戏剧、电影等的繁荣。

20世纪新的文学理论和流派层出不穷,加拿大英语作家在这时也多致力于改革与创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加拿大的一些英语诗人深受诗人庞德和艾略特的影响,摈弃了传统的诗歌格律和语汇,而代之以朴素的词句和自由体,如罗斯(1894~1966)和雷蒙德·尼斯特(1899~1932)。以后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师生亚瑟·詹姆斯·马歇尔·斯密斯、弗兰西斯·司各特、利奥·肯尼迪和亚伯拉罕·克莱因等创办《麦吉尔双周刊》,介绍并撰写现代派诗歌。他们主张诗要有现代感,题材要扩大,不应局限于本民族和本地区,要有世界内容;在技巧上或以简洁、明确的语言和意象表达思想,或以象征的手法表现内心世界。他们的创作和活动推动了现代派诗歌在加拿大的普及。

同时,多伦多的埃德温·约翰·普拉特教授(1883~1964)吸取了史诗和口头文学的特点,运用现代派诗体创作叙事诗,如《泰坦尼克号》(1935)、《比勃夫和他的道友们》(1940)、《冲向最后一颗道钉》(1952)等,以细致的叙事和写景表现了勇于斗争的英雄主义。女诗人多萝西·李夫西(1909~)以写意象派诗闻名。到30年代中期,现代派诗歌完全取代了19世纪末的浪漫主义抒情诗。

30年代的经济萧条,使诗人为劳动人民的疾苦而倾诉,其中以安妮·马里奥特描写西部草原农民破产的《沙风,我们的敌人》(1939)和李夫西反映工人艰苦生活的《昼夜》(1936)最有影响。

现实主义小说继乡土文学之后在20年代出现,最初多是描写西部草原农民生活的作品。如罗伯特·斯特德(1880~1959)的《粮食》(1926)、玛莎·奥斯滕索(1900~1963)的《野鹅》等。后来作品的内容扩展到揭示普通人生活中的矛盾和社会的阴暗面,如弗雷德里克·格罗夫(1872~1948)表现马尼托巴地区欧洲移民生活的《沼泽区的开拓者》(1925)等4部小说,描述了移民在严酷的大自然中精神和肉体受到摧残的情景。现实主义的著名作家莫利·卡拉汉在加拿大英语文学中首次描写城市中的小人物以及生活中的失败者的形象,并展现了蒙特利尔的面貌。他的短篇小说集《四月来临》(1936)和长篇小说《爱的得失》(1951)都深受读者的喜爱。女作家梅佐·德·拉·罗施(1885~1961)的作品别具一格。她的《贾尔纳山庄》(1927)及其十余部续集,叙述怀特奥克世家的历史,曾经风行一时。

这一时期的经济和政治形势迫使作家更加关心社会问题。他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写出一些政治内容较强的作品,如贝尔德的《无用的遗产》。

近代墨西哥文学

18世纪墨西哥遭遇殖民者入侵后,土著文化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大量移民的涌入,决定了近代墨西哥文学是由开拓者文化与民族交错发展而来。

18世纪时,墨西哥文学主要被教会人士所控制。一些作家开始研究墨西哥传统文化及其社会,他们用拉丁文、希腊文写作,如诗人迭戈·何塞·阿巴德(1727~1779)。其他还有一些历史学家,他们保持印第安民族的文化传统,开创了一种新的既非阿兹特克又非西班牙式的风格。

从19世纪初的独立革命到1910年的民主革命,墨西哥文学新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同类推荐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欧阳修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欧阳修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天妇罗的仆人

    天妇罗的仆人

    《天妇罗的仆人》是日本“天妇罗之神”早乙女哲哉对自己60年天妇罗职人生涯的总结,名为天妇罗,但其实远超料理的范畴。从做菜的初心和根本出发,早乙女哲哉将自己数十年在料理台上领悟的人生道理一并倾泻而出。一流的厨艺指的到底是什么?能够成为巨匠到底要掌握哪些技能?什么才能称得上是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额外收录早乙女哲哉与“寿司之神”小野二郎的对谈,两大顶级“料理之神”共同展现匠人精神的塑成。“人们总是认为能瞬间实现的事情才叫做梦想,但那些东西其实什么也不是。只有每日每夜的积累才是促使梦想实现的源泉。”摘掉“料理之神”的光环,早乙女哲哉讲述自己对日常生活的感悟,不仅是对事业,更是对生存之道的总结和想法。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伪自由书——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伪自由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小鸟睡在我身旁

    小鸟睡在我身旁

    十年前,黎戈有了女儿,学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长袜子皮皮”,取了诨名皮皮。从那时起,她的生活慢慢从《心是孤独的猎手》转变至《所有东西都粘在了他身上》,那个能不打招呼独自出门旅行的女人,消失了。这本书讲的就是这一场转变。在书中,她写女儿皮皮,爱鸟爱自然爱画画的小女孩,灵动敏感尽显;写母亲,贤惠爱家、惜物惜人、温和长伴;写身为人母的女友,各具姿态,各自精彩。在皮皮那些只有儿童才创造得出的画与手工的映衬下,黎戈的文字似乎也不再一样。
  • 军统特务实录

    军统特务实录

    “军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其势力分布渗透到全国各地,乃至驻外领事馆,专门对进步团体、人士从事监视、绑架、逮捕和暗杀等秘密活动。虽然它暗杀日本侵略者和汉奸,在抗日战争中有一定的功绩,但这些功劳也难以掩饰其反人民的本质。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她是我心尖处的白月光

    她是我心尖处的白月光

    男人露出了邪魅的微笑,一个壁咚,强行把她堵在墙壁上,把生姜水送入她口中。他是混浊之城的王,权势滔天,不近女色。独独对她,捧为掌中宝,心头肉。她,是人类!?不,她身份神秘。从她踏入黑暗之城,那一刻开始。悬疑事件,一件件接踵而来。突然出现的丧尸?吃血的灰发美男?迷雾里头的坟墓?这是一个爱情加爽文的故事。(简介废,正文爆宠,爆甜,爆爽)(忠犬主角,忠犬男配,不好看找我算账哦!)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未婚先孕:霸君总裁

    未婚先孕:霸君总裁

    那一夜,衣服成片,缠绵不止,沉沦不休,他将她从一个少女变成了妖娆的女人梦醒以后,他刷刷的开始写支票,带着一丝讽刺的递过支票。往口袋里一掏,“昨晚,你很逊色,技术太差”。一枚硬币,放在他还不曾收回的掌心。嚣张,而又骄傲的挑衅,是冷亦霜的本性。她以为,那些对她而言,不过是一场游戏,殊不知,当自己月事没有准确到来时,当一个生命在自己腹中孕育时,她却也迷茫。
  • 诡宅心慌慌

    诡宅心慌慌

    带着某种神秘宿命而浑然不知的江西女孩马一川初入房产中介,从一套永不能见光的房子开始,她终于身不由已地走进了20多年前就已经布好的局......是陷阱?是注定?宿命的安排能不能在手中逆转?尔虞我诈后难道另有更深隐情?除玄学、悬疑外,书中大量穿插你所不知道的真实房产中介黑暗操作,也许,人来人往的其中就有你的影子.....
  • 后来我们在哪里

    后来我们在哪里

    ?后来的日子里,我时常在想。如果当初我没有去参加那场演讲比赛,是不是就不会碰到你。如果我当初没有坐在窗边,是不是就不会看见你的笑脸。如果我当初可以矜持一点,那么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做好朋友。可惜没如果,爱一个人是藏不住的。如果可以重来,我依旧会选择去爱你。
  • 富察三女传

    富察三女传

    富察家中三女子,三种不同的命运截然而生,大大首创架空朝代——乐清朝,富察·沁姝-富察·沁妍-富察·沁婉嫡庶命运就此拉开。
  • 极品小画师

    极品小画师

    妩媚总裁想和他睡,火辣女警花要他做男朋友,长腿白富美逼他当未婚夫,还有个可爱邻家女孩在长期性发花痴。身怀绝技的超凡小画师,顿时头疼了起来,不过还好,我是个博爱的人,让别人没妞可泡的事情我特喜欢。身怀绝技的他在帝都横行无阻,赚最多的钱,泡最美的妞,吊打各种不服,成就一段牛叉人生
  • 鼠帝

    鼠帝

    没错,我是怪胎。虽然我和大家长得很像。两只脚,两条腿,两只手,十根手指,一个脑袋,两个眼睛,两个小耳朵。只是我的耳朵实在太小了,连手掌大也没有,只有一块奥利奥差不多大。我的老爹有两对紫红色的大耳朵,和济公的蒲扇似的一般大,每次我抬头就见老爹弧线的大肚子,却挡不住那两对在阳光下发亮的大耳朵,像是紫红色的荧光果冻般的质感,可以看到耳朵表面的细细的毛绒绒的血管,那里面流动着可能和我一样的血液(他们那样说的)。
  • 道佛魔传说

    道佛魔传说

    一个天脉者,逆天命自创天道九决;一场人妖恋,却得不到众人的祝福。伴随着“五派会武三山现,妖魔鬼怪共齐聚;不败重现天下乱,道佛魔妖唯逆天!”这句批言,李云海在这神秘的中华浩土,引发了无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