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631500000013

第13章 英国作家(8)

《骑虎》继续叙述索米斯和伊琳的命运。索米斯后来娶了比他小20岁的美貌的法国女子安耐特作妻子,生了女儿芙蕾;伊琳嫁给小乔里恩,生了儿子乔恩。作者在描写索米斯和伊琳的离婚过程时,着力写了索米斯深刻的内心痛苦,指明他对伊琳的感情并没有熄灭。作者还描写了维多利亚王后的逝世,用来象征资产阶级的繁荣时代已经完结,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已开始动摇。

《出租》主要写19年后芙蕾和乔恩的爱情纠葛。他俩在绘画陈列馆偶然相遇而发生爱情,但他们谁也不知道他们父母之间的关系。伊琳执意反对这桩婚事,乔恩只好随母到美国去了。芙蕾在心灰意冷中,嫁给她所不爱的青年贵族马吉尔。作品还写了索米斯“出租”老宅的情节,象征资产阶级面临一朝覆灭的危机。

《现代喜剧》3部曲主要以索米斯女儿芙蕾的婚姻及爱情事件为中心,进一步展示福尔赛家族的性格及其崩溃过程。其中《白猿》写颓废诗人威弗烈爱上了芙蕾,他亲自告诉她的丈夫说:“我爱你的妻子”。丈夫让芙蕾自己选择,芙蕾决定和丈夫在一起,威弗烈只好离开英国。《银匙》写芙蕾与另一个上流社会女人之间发生的纠纷。这部作品着重讽刺英国政界的黑暗和腐朽。作者把英国比作一个口含银匙的老太婆,她既无牙齿咬住银匙,又不肯把它从口中放下来。《天鹅之歌》则描写了1926年的工人总罢工。芙蕾参加了镇压罢工的行列,为工贼们创办食堂。这时,芙蕾遇到了从国外归来的初恋时情人乔恩,并用欺骗手段引诱了乔恩。在这部小说中,整个灵魂都浸透着铜臭的索米斯被描写成一个道德高尚,不屈不挠,富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完美形象。这一人物形象的改变,表现出作者美化资产阶级的企图,反映出作者世界观的变化。

《一章的结尾》3部曲反映出英国资产阶级贵族社会已走上穷途末路。但作者企图告诉读者:资产阶级贵族社会的没落仅仅是“一章的结尾”,它还会有新的一章接下去,还会有乐观的前途。

高尔斯华绥不仅是个卓越的小说家,而且还是一个杰出的剧作家,他的主要剧本有《银匣》(1906)、《斗争》(1909)、《正义》(1910)等。他的剧本以成熟的现实主义手法,对英国资产阶级社会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斗争》是高尔斯华绥戏剧创作的代表作。该剧通过描写工人的罢工斗争,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两个敌对阶级尖锐的矛盾和冲突,真实地反映了广大工人在资本家残酷剥削下的苦难生活,无情地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血腥罪恶。反映了作者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局限性。

高尔斯华绥是英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具有优秀文风的大师。他善于以真实的生活画面和令人难忘的典型性格来表现主题;作品的语言生动,引人入胜;作品中往往渗透含蓄的冷嘲和深刻的讥讽。

本涅特

本涅特,1867年出生在斯塔福德郡的小镇汉利附近。父亲是律师。他童年时生活穷苦,曾在伦敦学习法律,当过律师事务所的书记员和《妇女》杂志的编辑,写过小说、剧本、评论等。以后专门从事写作,他的第1部小说《北方来的人》(1898)带有自传性质,主要写一个青年成为作家,从北部小镇来到伦敦,最终一事无成,反映了外省知识分子所经历的辛酸。

1902~1913年,本涅特侨居巴黎,开始发表小说,这使他在20世纪初期英国现实主义文学中与享有盛誉的高尔斯华绥、威尔斯等人齐名。“五镇”小说的第1部是《五镇的安娜》(1902),写一个富有同情心和责任心的安娜与冷酷无情的父亲对立的道德观,对贪婪的工商业者的批判与嘲讽。

小说《老妇人的故事》(1908)是本涅特的代表作,它描写伯斯里镇布店老板贝恩斯两个女儿一生中的变化,反映了19世纪后半叶英国工业城镇里中产阶级的生活。姐姐康斯坦丝嫁给布店的伙计,守着父亲留下的小家业平淡地过了一生。妹妹索菲亚不愿在沉闷的小镇中生活,和一个推销员私奔到巴黎,遭到遗弃,以收取房租维持生活,最后老死在家乡。小说所揭示的悲剧是社会环境所造成的。有的评论家认为这部作品反映了英国中产阶级的力量和弱点。

本涅特的《克莱汉格》3部曲,包括《克莱汉格》(1910)《希尔达·莱斯韦斯》(1911)、《老两口》(1915),主要描写“五镇”印刷厂老板埃德温·克莱汉格的一生。埃德温青年时期爱好建筑学,但迫于父命,放弃个人爱好,接替父亲经营印刷厂。后来他事业有了成就,又受到妻子希尔达·莱斯韦斯的干涉和控制。埃德温于苦恼中悟出一条道理:“人间的不平是既成事实”,只能平淡一生。《老两口》写埃德温夫妇到了老年才相互谅解。这组3部曲不及《老妇人的故事》,但作者对埃德温的同情使他成为小说里最吸引人的人物。

本涅特还塑造了一些资产阶级典型人物,小说《怪人》(1911)及其续篇《摄政者》(1913)写一个毫无道德观念的“怪人”,他总是花言巧语,一直以来不择手段,投机钻营,逐渐走向成功。小说《赖斯曼阶梯》(1923)是他的重要作品中唯一不以五镇为背景的小说。作品写了一个极端吝啬的书店老板。

本涅特还以“五镇”的生活为题材写了一些短篇小说,收在《五镇的故事》(1905)、《五镇的惨淡的微笑》(1907)、《五镇的斗牛士》(1912)等集子中。他写过不少剧本,但成就不大,其中以《里程碑》(1912)和《伟大的冒险》(1913,根据作者自己的小说《活埋》改编)较为出色。

本涅特善于描写生活中的小事,在平淡的生活中揭示诗意。他在描写人物时带有自然主义倾向。他对“五镇”生活的描写并不全面,对资产阶级的丑恶本质揭露的还不够深刻。

毛姆

威廉·骚墨赛·毛姆,1974年生于法国巴黎,父亲是律师。他的童年是在寂寞凄苦中度过的。当他很小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伯父把他接回英国收养,送进一所寄宿学校读书。1891年,年仅17岁的毛姆,到德国求学;第2年回国,在伦敦一所医学院学习。2年之后他实习门诊,并为贫民接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随军到了法国,开救护车并护理伤员,从事战地医疗工作。1915年他加入英军情报机关,到过瑞士和俄国执行任务。

1916年,毛姆去南太平洋旅行,此后又多次游历远东地区,并于1920年到中国旅行。从1928年起,毛姆来到法国地中海海滨的里维拉定居。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戈塔尔扬言要通缉毛姆,毛姆仓皇逃走,直到1946年才重返法国。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1954年,他得到英国女王的册封。1959年,他到远东作最后一次旅行。

毛姆的创作活动是从写小说开始的。1897年,他根据在伦敦学医的生活经历,写成第1部小说《兰贝斯的丽莎》。1903年到1933年毛姆共创作近30个剧本,揭露了资产阶级和贵族社会的道德堕落。他最著名的剧本是《圆圈》(1921)。在这个戏剧里,作者描写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病,但丝毫没有反抗和愤慨情绪。

毛姆不但戏剧与创作很有成就,还在长、短篇小说创作方面也有一定的地位。

毛姆第1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是《人性的枷锁》(1915)。这是一部有自传性质的作品,主人公菲力普是个理想破灭的青年,他在遭受不合理的教育制度的摧残、宗教思想的束缚以及爱情生活的打击之后,认识到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一切追求美和正义的企图都是毫无结果的。他同一个女招待发生了关系,但他只迷恋她的肉体,彼此在精神生活上相差太远。后来他憎恨女方,却很久难以摆脱她的纠缠。他通过各种生活的体验,得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生全无意义的结论。这部小说一出版就受到不少评论家的赞赏,直到1966年,仍被列入“现代文学巨著一百种”。

毛姆另一部著名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于1919年出版。小说写一个法国画家高根舍弃西方资产阶级文明世界,来到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与保持原始方式的土著人民在一起生活,创作出许多绚烂多彩的画幅。这部作品揭示了个性、天才与当代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1930年,毛姆出版又一部重要长篇小说《寻欢作乐》,通过描写一位“文坛泰斗”及其周围各种人物的活动,辛辣讽刺了当时英国文学界种种可笑可鄙的现象。

毛姆一生共写100多篇短篇小说,出版了许多短篇小说集,较出名的短篇小说集有《叶的震颤》(1921)、《短篇小说全集》(1951)等等。毛姆短篇小说所反映的生活丰富多采,有的以南太平洋的生活为题材,有的反映国内生活,还有一些则以间谍活动为题材,其中以南太平洋为题材的尤为出色。其他题材的也不乏佳篇。除戏剧、长短篇小说之外,毛姆还发表过不少回忆录和文艺批评著作。

在英国文学中,毛姆是第一个以奚落、揶揄的笔触勾勒殖民者形象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所叙述的故事娓娓动听,引人入胜,情节变化多端,文字简洁利落,人物形象鲜明突出,以艺术上的借鉴和美的享受,因而拥有广大的读者。

1965年12月,毛姆在他的“毛莱斯克”别墅病逝,享年91岁。

福斯特

福斯特,1879年1月1日生于伦敦。父亲是建筑师,母亲随和、善良。少年时,他入肯特郡坦布里奇学校。这是一座“公学”,在这里的经历使他以后对英国“公学”十分反感,因为这种学校训练出来的学生“体格发育好,头脑也比较发达,但心灵全不发达”。以后他入剑桥大学,与论哲学家穆尔和古典学者狄金逊交往,生活在一种自由主义、怀疑论、崇拜南欧和古代文明的文化气氛中。

福斯特开始创作后,便成为布卢姆斯伯里派的一员,代表着整个这一派的精神,他反对基督教,但不反对宗教精神。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福斯特被派往埃及亚历山大城,在部队中任文职。1912和1922年他先后2次游历印度。1946年剑桥大学国王学院聘他为荣誉研究员。1970年他在考文垂逝世。

福斯特的主要成就是5部小说和1部演说集。此外还有1部杂文集(《阿宾哲收获集》,1936)、2部短篇小说集和2部传记。他的第2部小说是《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1905),书名是蒲柏的一句诗的后半句,前半句是“蠢人们却闯进了”。小说写英国中产阶级的宗教道德观念,故事曲折,人物性格复杂。《最长的旅行》(1907)的主题是现象与实在(实际的存在)的矛盾。书名引自雪莱《灵魂上的灵魂》一诗,意指不自由的结合是“最令人厌倦、最长的一次旅行”。故事写想象中的爱情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作者本人和一般评论都认为这部小说并不成功。《一间可以看到风景的房间》(1908)以意大利为背景,用喜剧手法写虚伪与真实、自由、爱、音乐、意大利下层人民、自然风景等与假道学、虚情假意、传统陋习、英国市民阶层、窒息的环境之间的矛盾。

福斯特最主要的小说是《霍华德别业》和《印度之行》。《霍华德别业》(1910)写施莱格尔姐妹和同一阶层代表实干、缺乏想象、傲慢的威尔科克斯一家之间,以及英国中产阶级上层和下层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以象征的手法,使小说更生动。

《印度之行》(1924)是作者最后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小说。作者把“联接起来”的思想扩大到不同的民族。穆尔夫人和奎斯提德小姐到印度去看望儿子和未婚夫。在一次游览山洞时,奎斯提德在幽暗的山洞里似乎感觉有人侮辱了她,引起一场纠纷,受害者穆斯林医生阿齐斯蒙了不白之冤。作者认为英国统治者和印度被统治民族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使这两个民族之间形成一道“鸿沟”。作者认为英国统治者之所以那样缺乏敏感同情,但又自鸣得意,完全要由英国中学教育制度负责。小说的结尾描写印度教一次盛典,庆祝爱神的诞生,具有象征意义。

福斯特的小说属于英国风俗小说的传统。它的思想内容是人文主义在20世纪的反映。他以此讽刺、批评英国社会,并相信实现了“爱的原则”,社会矛盾就可以和解。作者善于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往往幽默而微带讽刺。文字优美精练,常用一些象征手法,耐人寻味。

《小说的几个方面》(1927)是1927年福斯特应剑桥大学之请所作的一系列“克拉克讲座”的演讲集。此书与勒勃克的《小说技艺》(1921)同为比较系统的论述小说艺术的著作。福斯特在这些演讲中谈到小说与现实的关系,提出小说既大于现实又小于现实的观点,这差别取决于作者的气质。他又提出“平面人物”和“浑圆人物”的著名观点,这两个术语为后来评论家所经常引用。“平面人物”就是17世纪琼森提出的“气质”,即“类型”,“平面人物”只具备一种“气质”。而“浑圆人物”则给人以立体感,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性格。

福斯特这些演讲以文学史上各类不同的小说为例,分析小说的各个方面,如故事、人物、作者的观察角度、情节的因果关系、幻想成份、作者的信仰、结构与节奏,来帮助读者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鉴赏。这部作品语言生动、幽默诙谐。

吴尔夫

吴尔夫,1882年1月25日生于伦敦的文学世家。父亲莱斯利·斯蒂芬是《国家名人传记大辞典》和《康希尔杂志》的编者,她自幼深受这种环境和父亲的熏陶,熟悉这些生活优裕又富有文化教养的名流和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些也深深影响了她的精神世界,成为她所撰写的作品的主要内容。

由于健康关系,吴尔夫从未上过正规的学校,她阅读了父亲的极为丰富的藏书。英国西南靠海的康沃尔郡(有她父亲的产业)和伦敦是她最熟悉的两地;而伦敦和海滨最使她依恋,常在她的作品中出现,如描写大海的著名小说《到灯塔去》(1927)、《海浪》(1931)和描写伦敦的《黛洛维夫人》(1925)以及散文《时常上街去走》(1930)等。她于1905年开始写书评。1904年父亲逝世后,她和兄弟姊妹在伦敦布卢姆斯伯里的住宅成为文学中心,座上客有传记作家利·斯特雷奇、小说家爱·福斯特、小说家亨利·詹姆斯、诗人托·艾略特,较晚还有小说家衣修午德等人。衣修午德曾说,“布卢姆斯伯里的这些人是由于才能的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他们的共同信仰是艺术上的严格原则性”。

1912年维吉尼亚和伦纳德·吴尔夫结婚,1917年夫妻成立著名的“霍加斯出版社”。维吉尼亚也是女权运动者,竭力为妇女争取选举权、教育权、自己单独有一间房屋的权利等,这些在她的小说《奥尔兰多》(1928)、《一间自己的房间》(1929)、《三个基尼》(1938)以及许多书评和散文中都有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英国后,她情绪不安,住所也遭到轰炸。

同类推荐
  • 童心永在

    童心永在

    孩子可以最直接最无私地帮助别人。在他们眼里,生命是平等的,他们没有成年人的许多顾虑和种种为自身的打算。他们的眼光没有被世间的灰尘蒙蔽,思想没有被世间形形色色的物质羁绊,他们保存着最初的真善美。孩子的心透明而纯洁,敏感而脆弱,我们要用心呵护。孩子成长的路漫长曲折,我们要教他们学会生活,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告诉他们人生并不总是一帆风顺,教会他们在坚持善良的同时快乐健康地成长。
  • 人间词话全解

    人间词话全解

    思履编撰的《人间词话全解(精)》分为两部分,上篇是经王国维手定发表于《国粹学报》的《人间词话》64条,下篇是未刊稿及删稿。每条原文后都附有赏析文字,对原文进行适当的解释,阐释主要的理论观点并对原文进一步拓展。此外,我们还精选了100多幅精美插图。
  • 我的人生故事

    我的人生故事

    本书以自传体文学的体式,对一位幼时与光明、声音隔绝的女孩学会说话、读大学的经历进行记述,是这位作家、教育家的青年生活回顾。
  • 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

    老舍作为一个杰出的风俗(尤其是北京的风土人情)、世态画家,其散文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趣。他把历史和现实,从一年四季的自然景色、不同时代的社会气氛、风俗习惯,一直到三教九流各种人等的喜怒哀乐、微妙心态都结合浓缩在一起,有声有色、生动活泼,自成一个完整丰满、"京味"十足的世界。除了让人捧腹发笑之外,也让人从他诙谐幽默的文字中品味出生活的现实与严峻。
  • 尖锐的信任丛书

    尖锐的信任丛书

    “丛书诗”是诗人臧棣倾力创作的第二波系列诗。本诗集收录的“丛书诗”,精选自诗人在2005年至2013年间写作的系列诗。以“丛书”之名后缀在诗的题名之中,诗人的意图是,在我们和世界的关联中,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感受力的偏差,我们对这个世界本身的想象能力和体悟能力,已严重退步。凭借强大的日常逻辑,我们善于从辩论的角度去看待我们和世界的关系,但从感知的角度去领悟我们和世界的相遇却极其匮乏。在人对自然的改造过程中,在人介入历史的方式中,由于我们对身边的事物采取的漠视态度,人类自身的生存面貌也变得越来越模糊。要改变这些,我们必须恢复诗的立言功能,通过重塑诗的感受力,通过“丛书”的方式来认真看待并尊重与我们共处的每一个事物,我们或许有可能获得一种新的知识,帮助我们重新感受世界。
热门推荐
  • 醉叁秋

    醉叁秋

    三生之遇,最终无法逃过那个油抹一般的秋天……
  • 不变的守护神

    不变的守护神

    殷阳,有两面性格。一面黑暗,异常残暴和冷酷。一面光明,是为都市特种兵。一旦进入黑暗,六感便会完全屏蔽,化身地狱君王。但这一切,终究抵不住在乎的人一声呼喊。因为,他是守护神……
  • 异世界游戏守则

    异世界游戏守则

    一起来异世界加入这场游戏吧,让我们猜猜看,谁是最后的赢家
  • 十年过后悠忆然

    十年过后悠忆然

    这是一个十年的故事。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又好像没有关系。他于她是她在无尽寒冷中的那丝温暖,是在无边无际黑暗中的一点光,是他给她温暖照亮了她的世界。她于他就好似罂粟,一但触碰便会上瘾,从此再也离不开,所以当毒瘾发作,便足以致死。后来的后来是……“原谅旧时光是个哑巴,唱不出我们想要的海角天涯。”
  • 姊妹出川

    姊妹出川

    描写一对年轻农民夫妻带着小姨子从南到北的打工经历。
  • 穿越后我嫁给了妈宝男

    穿越后我嫁给了妈宝男

    程七正在商场体验VR,一睁开眼,竟然发现自己穿越到古代成了山贼!当了山贼就算了,竟然第二天就要成亲!成亲就成亲吧,见一步走一步!可万万没想到!那媒婆竟然收了钱,上演了一出移花接木!将我送到京城梁府,妈宝男梁恒之的手里!梁恒之的母亲顾韵香在京城出了名的霸道野蛮,一山容不得二虎,看来我要给她些教训了!-------------------------------------------------------------------白日里窝囊无用,畏首畏尾的妈宝男梁恒之在夜里竟然是位布医施药,武功高强,来去无踪的夜行医!*程七:我穿越了还嫁了个窝囊废,妈宝男,婆婆还是只母老虎。*梁恒之:听说我娘子说我是窝囊废。*顾韵香:媳妇要听婆婆话,婆婆走前,媳妇要走后。婆婆指左,媳妇不能往右。每日12:00更,HE,穿越轻松无脑文~谢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末世生存的一百种姿势

    我在末世生存的一百种姿势

    曾经有人问白茚如果世界末世,吃不饱、穿不暖,还到处都是丧尸,她会怎么办。白茚当时说:“还能怎么办?等死呗。”后来想想,白茚觉得话不能乱说。这就是一个在末世里摸爬滚打,打碎三观后再爬起来重塑三观的故事。【这是快穿型的末世文,不止丧尸末世位面。】
  • 月光下的暗影

    月光下的暗影

    没有什么无法逃离,没有什么可以逃离,在这里没有谁对谁错,我们想要推翻这个内部腐朽不堪的帝国,建立一个新的帝国,让所有人都幸福快乐的生活。没有痛苦,没有悲伤,没有哭泣。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所以,一切阻碍,断送。——[Delano]敬上
  • 朕只做太上皇

    朕只做太上皇

    大婚第二天,夫君带她着纵马长街,文人雅士纷纷做赋为之绝倒。人群中立刻就有少女羞红了脸,也不顾是什么场所,大胆的将头上的花,手中的手帕、香囊……往风譬昭怀中抛去,如狂风骤雨青峮几乎被扔的睁不开眼睛。花落到了少年怀里青峮的头上,少年伸手拈在手中,勾唇一笑,玉人似妖。桥头抛花的少女立刻抚着胸口,脸红扑扑的,俨然已经乐昏了。下一刻,少年经过的每条街巷,都引得人倾城围观、一时之间交通瘫痪花雨碾成一条长安路。第三天,皇上亲手御赐玉面具!以陋玉掩美人!青峮有一个特殊爱好乃观赏美女,特意在公主府的南侧设了个偏远时不时请来名满天下的花魁。谁知花魁看到风譬昭竟然得了相思病病死了,还在衣带上写上了一首绝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