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22500000023

第23章

【集注】张璐曰:多汗谵语,下证急矣。以其人汗出既多,津液外耗,故不宜大下。但当略与小承气汤,和其胃气,谵语自止,若过服反伤津液也。

沈明宗曰:此汗多胃燥,非同实治也。

汗出谵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注】病自汗出而谵语者,以素有燥屎在胃中,此为太阳风邪之所传也,须当下之。然必须太阳之邪,已过阳明之经,而入阳明之腑,乃可下之。若下之早,则里热未结,不但热去不尽,且虚其中,热乘虚而上干于心,语言必乱。此表虚汗出,里实谵语,所以必待过经入腑,而后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集注】方有执曰:过经,谓宁迟迟,非谓必待十三日后也。

程知曰:此言谵语不当下早也。既出汗矣而谵语,则必有燥屎在胃,此当属风。风为阳邪,阳邪入里,故谵语。然须六七日乃可下之,下之早,则风邪未解于表,尽入于里,里邪燥实,语言更乱也。

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尔。宜大承气汤下之。

【按】“宜大承气汤下之”句,应在“必有燥屎五六枚”之下,始合当用大承气汤下之之义。若但便硬而用大承气汤下之,殊失仲景顾虑误下、慎下之旨。

【注】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知胃中必有燥屎已结实也,宜大承气汤下之。若能食者,知胃将和,但大便硬耳!当导之,不可下也。

【集注】张璐曰:此以能食、不能食辨燥结之微甚也。潮热谵语,皆胃中热甚所致。胃热则能消谷,今反不能食,此必热伤胃中津液,气化不能下行,燥屎逆攻于胃之故,宜大承气汤,急祛亢极之阳,以救垂绝之阴。若能食者,胃中气化自行,热邪不盛,津液不致大伤,大便虽硬,不久自行,不必用药,反伤其气也。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

【注】下利里虚,谵语里实,若脉滑大,证兼里急,知其中必有宿食也。其下利之物,又必稠粘臭秽,知热与宿食合而为之也,此可决其有燥屎也,宜以小承气汤下之。于此推之,可知燥屎不在大便硬与不硬,而在里之急与不急,便之臭与不臭也。

【集注】汪琥曰:下利者,肠胃之疾也。若谵语,则胃家实,与厥阴无与,乃肠中有燥屎不得下也。治宜小承气汤者,此半利半结,只须缓以攻之也。又曰:或问既下利矣,则热气得以下泄,何由而致谵语有燥屎也?答曰:此系阳明腑实大热之证,胃中糟粕为邪所壅,留着于内,其未成硬者,或时得下,其已成硬者,终不得出,则燥屎为下利之根,燥屎不得出,则邪热上乘于心,所以谵语。要之此证,须以手按脐腹当必坚痛,方为有燥屎之征。

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

【注】上条下利谵语为可治,此条下利谵语者死。要知谵语不死于下利,而死于直视也。直视者,精不注乎目也;谵语者,神不守乎心也,已属恶候。加之喘满,阳上脱也,故曰死。下利阴下脱也,故曰亦死也。

【集注】方有执曰:直视,精不荣于目也;谵语,神不主乎心也。喘则阳争于上,利则阴争于下,胃中土也,阴阳争夺于上下,而中气不守,故无法可治,而皆主死也。

发汗多,若重发汗者,亡其阳。谵语,脉短者死;脉自和者不死。

【注】太阳病,发汗过多,不解,又复重发其汗,以致气液两亡,热邪乘燥传入阳明而生谵语。谵语者,胃热阳也;脉短者,气衰阴也。阳病见阴脉,为阴胜于阳,故死也。若脉不短,为阴阳自和,故不死也。

【集注】喻昌曰:方注以此为太阳经脱简,不知太阳经无谵语之例,必日久而兼阳明、少阳,方有谵语。

故此言太阳经得病时,发汗过多,及传阳明时,重发其汗,因有亡阳而谵语之一证也。亡阳之人,所存者阴气耳,故神魂不定,而妄见妄闻,与热邪乘心之候不同。脉短则阴阳不附。脉和则阴阳未离,其生死但从脉定耳。

汪琥曰:谵语者,脉当大实或洪滑,为自和。自和者,言脉与病不相背也,病虽甚不死。若谵语脉短,为邪热盛,正气衰,乃阳证见阴脉也,无法可施。

发汗多,亡阳谵语者,不可下,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营卫,以通津液后自愈。

【注】此又承上条以出其治也。谵语者,属阳明热实,可下之证也。若发汗过多,大亡气液而发谵语者,乃津枯致燥之谵语,非热甚内实之谵语,不可下也。里有热,宜白虎加人参汤。表不解,与柴胡桂枝汤和其营卫,以通津液后自愈也。

【按】发汗过多,亡阳谵语,以无大便硬满痛,故不可下;以无身寒汗出恶寒,故不可温。于此可知发太阳汗出过多致谵语者,必无发热汗出恶寒也。发阳明汗出过多致谵语者,必有潮热恶热不大便也。此则发少阳汗多致谵语者,即论中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是也。然舍小柴胡汤别无治法,若只用柴胡又恐升散,非亡阳所宜,故合桂枝和其营卫,通其津液自可愈也。

阳明中风,脉弦浮大而短气,腹都满,胁下及心痛,久按之气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面目悉黄,小便难,有潮热,时时哕,耳前后肿,刺之小瘥,外不解,病过十日,脉续浮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无余证者,与麻黄汤。若不尿,腹满加哕者,不治。

【按】续浮之“浮”字,当是“弦”字,始与文义相属,则可与小柴胡汤。若俱是“浮”字,则上之浮,既宜用小柴胡汤,下之浮又如何用麻黄汤耶?【注】中风传阳明,病太阳未罢,脉当浮缓。今脉弦浮大,弦,少阳脉也;浮,太阳脉也;大,阳明脉也,脉既兼见,证亦如之。腹满,太阳阳明证也;胁下及心痛,久按之不通快,少阳证也;鼻干,阳明证也;不得汗,太阳证也;嗜卧,少阴证也;面目悉黄,太阴证也;小便难,太阳腑证也;潮热,阳明里证也;哕逆,胃败证也;耳前后肿,少阳证也;短气,气衰证也,凡仲景立法无方之条,皆是此等阴阳错杂,表里混淆之证,但教人俟其病势所向,乘机而施治也。故用刺法,待其小瘥,若外病不解,已成危候。如过十日,脉续弦不浮者,则邪机已向少阳,可与小柴胡汤和之,使阳明之邪从少阳而解。若脉但浮不大,而无余证者,则邪机已向太阳,当与麻黄汤汗之,使阳明之邪从太阳而解。若已过十余日,病势不减,又不归于胃而成实,更加不尿腹满哕甚等逆,即有一二可下之证,胃气已败,不可治也。

【集注】程知曰:此条全是表证未解,而无汗出燥渴之证,故不可用白虎。虽有潮热,而无硬满谵语汗出之证,故不可用承气。不如俟气之自回,犹可渐引其邪从外出也。

程应旄曰:此条证以“不得汗”三字为主,故酌量于柴胡、麻黄二汤间,以通其久闭,总是要得汗耳!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浮芤相搏,胃气生热,其阳则绝。

【注】脉浮而芤,浮为阳盛,芤为阴虚。阳盛则发热,阴虚则汗出,二者相搏,则胃气生热愈盛,胃中津液立亡。其阳则绝者,言阳亡津液绝也。

【集注】方有执曰:浮为气上行,故曰阳;芤为血内损,故曰阳。胃中生热者,阴不足以和阳,津液干而成枯燥也。

张璐曰:此言脾约当下不下,则浮涩转为浮芤,津液竭而难下矣。其阳则绝,即阳绝于里,亡津液之互辞也。

赵良曰:胃中阳热亢甚,脾无阴气以和之,孤阳无偶,不至燔灼竭绝不止耳。

沈明宗曰:此辨阳明津竭之脉也。浮为邪气强,芤为阴血虚,阳邪盛而阴血虚,为浮芤相搏,胃气生热,故曰:其阳则绝。即亡津液之互词也。若见此脉,当养津液,不可便攻也。

阳明病,反无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呕而咳,手足厥者,必苦头痛,若不咳不呕,手足不厥者,头不痛。

【注】阳明病,法多汗,反无汗而小便利,是寒气内攻也。至二三日呕而咳,寒邪上逆也;手足厥者,寒气见于四肢也;气上逆,则咳而苦头痛矣。若不咳、不呕、不厥,则头不痛。此证之头痛者标也,咳逆、手足厥者本也。

【集注】程知曰:无汗小便利,呕咳肢厥头痛,曷不谓太阳病?盖初起无头痛诸表证也。此头痛是二三日后呕咳而厥所致,非因头痛致呕咳而厥也。呕、咳二证,太阳、少阳俱有之,其表证未解,则属太阳病;其寒热往来者,则谓之少阳病也。厥,则厥阴有之,但无呕与咳也。

张璐曰:阳明无汗,呕咳手足厥者,得之荣卫俱伤而邪入深也。然小便利,则邪不在内而在外,不在下而在上,故知必苦头痛,仍宜小青龙主之。若不呕、不咳、不厥而小便利者,邪必顺水道而出,岂有逆攻巅顶之理哉!林澜曰:须识阳明亦有手足厥证,胃主四肢,中虚气寒所致也。然头苦痛而咳,自与阴寒但厥者异矣。此类数条最为难解。

吴人驹曰:呕咳手足厥头痛,皆由反无汗之故也。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咽必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注】阳明病,当恶热不恶寒,若从伤寒传来,则不能食,今从中风传来,故能食也。伤寒挟寒邪,则有头痛证,今中风挟风邪,则有头眩证,理固然也。寒邪属阴,若兼饮则咳而呕,今不呕而咽痛,则以风属阳邪,风病则兼火,故咳而咽痛,以类相从也。

【集注】方有执曰:眩,风旋而目运也,风,故不恶寒能食。咳,逆气也。咽门,胃之系也。胃热而气逆攻咽,则咳而咽伤也。

程知曰:阴邪下行,故无汗而小便利;阳邪上行,故不恶寒而头眩。寒则呕不能食,风则能食;寒则头痛,风则咽痛,是风寒入胃之辨也。

程应旄曰:阳明以下行为顺,逆则上行,故中寒则有头痛证,中风则有头眩证。以不恶寒而能食,知其郁热在里也。寒上攻能令咳,其咳兼呕,故不能食而手足厥;热上攻亦令咳,其咳不呕,故能食而咽痛,以胃气上通于肺,而咽为胃腑之门也。夫咽痛惟少阴有之,今以咳伤致痛,若不咳则咽不痛,况更有头眩不恶寒之证,益可辨其为阳明之郁热也。

病患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注】病患有寒,谓胃中寒也。复发汗,谓汗而复汗也。胃寒复汗,阳气愈微,胃中冷甚,蛔不能安,故必吐蛔也,宜理中汤送乌梅丸可也。

【集注】程应旄曰:汗生于谷精,胃中阳气所酿也。有寒复发汗,知胃阳不复存于内矣,蛔何能安?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按】必吐下不止之“下”字,当是衍文。

【注】此承上条误而又误,必变而成逆也。胃中虚冷,本因误汗,水药不得入口,入口即吐而为逆也。若更发其汗,则胃逆益甚,不能司纳。不特水药入口方吐,且必无时而不吐逆也。

【集注】成无己曰: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之吐逆。发汗亡阳,胃中虚冷也;若更发汗,则愈损阳气,胃气大虚,故吐不止。

程应旄曰:发汗后见此者,由未汗之先,其人已是中虚而寒,故一误不堪再误也。

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注】阳明病,脉浮而迟,浮主表热,迟主里寒。今其证下利清谷,则为里寒太甚,法当温之,宜四逆汤主之。

【集注】汪琥曰:阳明经病,脉当从长,今脉但浮,此在表之热凝也。腑病脉当从数,今脉过迟,此在里之寒甚也,故见下利清谷。其所利之谷食,色不变气不臭,即完谷不化也。此里寒已极,故与四逆汤也。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注】凡阳明病,无论在经在腑,必乘其旺时而解。申、酉、戌,阳明旺时也。经气旺,则邪气自退,故解也。

【集注】张志聪曰:经云:日西而阳气衰,阳明之所主也。从申至戌上,乃阳明主气之时,表里之邪欲出,必随旺时而解。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只为从头再来

    只为从头再来

    生前25年活的浑浑噩噩,与母争吵离家出走但却被车撞死灵魂离体,眼看着自己的一对老父母因痛失爱女白发人送黑发人瞬间苍老的容颜而感到懊悔不已时突然出现的神秘人却说可以给自己一次重生的机会!只要能完成他所下达的所有任务便可得到一次重生的机会可以从头来过!这是真?或是假?不管真的假的!只要有一线希望自己都不愿放弃!只为从头再来!
  • 狙杀

    狙杀

    某特战大队连长为战友报仇雪恨后逃亡境外,开启了一段传奇人生书友群570804881
  • 你的身边只有我

    你的身边只有我

    陆昊:“我就是一个小保安”苏雯:“别废话,你以后就跟我吧,不会亏待你的。”三年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社主

    大社主

    讲述宋绍兴年间,一个寒门读书人,无意间发现自己成为富二代。深感大小军社危害巨大,需要双管齐下,进行整顿。最终依托兄弟朋友们的助力,从三大社手中保护鄂州,成为威名赫赫的大社主的故事。
  • 我是警察

    我是警察

    人们对“文化”一词并不陌生,但是,要给“文化”这个使用率颇高的概念下一个简单而明确的定义,却非易事。
  • 复仇娇妻:恶魔总裁别偷看

    复仇娇妻:恶魔总裁别偷看

    她是白家大小姐,出身高贵美貌无双,举手投足间具是名门淑女风范,即将成为家族继承人的她轻而易举成为人生赢家。完美的人生遭人嫉妒,新婚前夕她被卖到赌船,却遇到她的真命天子,纠纠缠缠,王子与公主的爱情会一帆风顺吗?从白天鹅变成丑小鸭,谁抢了她的身份?谁抢了她的未婚夫?谁才是阴谋制造者?她是复仇女神,一步步将属于自己的东西重新夺回来,让心怀不轨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霸道强硬的暗夜之王,深情款款的青梅竹马,温润如玉的蓝颜知己,每一个都对她爱慕至深矢志不渝,兜兜转转,她该如何抉择······骆凌峰微笑着说:“白珍珠,你是我的,逃不掉的”
  • 我为女神崛起

    我为女神崛起

    每个人都经历过的那些时光,校园是社会的雏形,青葱年华也许是美好也许是迷惘,也许是黑暗,更多的却是成长。
  • 声声不时

    声声不时

    江家有一女,软软糯糯的,很喜欢对人撒娇,像只小兔子一样。时家有一子,桀骜不驯,遇上江笙之前抽烟喝酒打架,无恶不作,遇上江笙之后,这人就跟换了一个人一样,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良家妇男。【宠文,绝对的宠文,甜蜜蜜的宠文】
  • 梦回前世:缘未了

    梦回前世:缘未了

    (本书内容虚构)前世今生,只不过是一线之隔……她现今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儿,但是在她的前世,身份可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