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25500000011

第11章 隋唐建筑大观(4)

千寻塔是三塔中最大的塔,位于南北两座小塔前方中间,所以又称中塔。塔的全名为“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建于唐代南诏保和时期(公元824~839年)。塔的底层高约13米,塔高69.13米,一共有十六级,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属于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塔心中空,在古代有井字形楼梯可以供人攀登。通体自上而下有两重塔基、塔身。塔身每层正面中央开券龛,龛内有白色大理石佛像一尊。两边龛为窗洞,莲花座,庑殿式顶,中嵌梵文刻经。两级窗洞的方向交替错开,解决了塔内的采光通风问题。塔檐越往上间距越小,自第三、四层起逐层向内收束,最后集束于塔顶。因此塔身的外形轮廓不是僵硬地直线向上,而是微凸。

塔身的第一层,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门则在近6米处。塔墙厚达3.3米。第二至十五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十六层为塔顶。以第二层为例,高约2米,宽约10米,上部砌出叠涩檐。每层挑出0.05~0.07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翘。

塔顶高8米,约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耸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尘寰、划破云天之感。顶端是铜铸的葫芦形宝瓶,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四角展翅,安有击风锋;其下为钢骨铜皮的相轮;最下为覆钵,外加莲花座托。塔顶四角各有一只铜铸的金鹏鸟,传说用以镇压洱海中的龙妖水怪。

塔下有黔国公沐氏楷书“山海大观”四个大字,每字纵横4丈,由文石凿成。塔前照壁上镶有大理石镌刻“水镇山川”四字,是明黔国公沐氏的裔孙沐世阶所书,字体苍劲有力。

之所以写“水镇山川”这四个字,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吉时大理地区恶龙作怪,因此要治水就要先治龙,可龙唯独只尊敬塔畏惧大鹏,因此只要塔和大鸦金翅鸟存在,龙就不敢作恶,水患当然也就减少了。另一种说法是,明朝时,地处边疆的大理地区已成为其版图,为了充分表达对这块版图的坚守之意,在屹立不倒的塔基上题字刻碑就再合适不过了。

千寻塔后面的南北两座小塔,它们的建筑时代晚于千寻塔,大约在五代时期。而且都比千寻塔矮,南小塔约高38.25米,北小塔高38.85米,都为八角形十级密檐实心砖塔。每层分别雕券龛、佛像、莲花、瑞云、花瓶等,华贵庄重。塔身外面涂抹一层白色泥皮,塔顶有伞形铜铃和三只铜葫芦。

据《南诏野史》记载:塔上有一万一千多尊铜佛,用铜四万零五百斤。千寻塔顶有纯金观音像、金质释迦牟尼坐像等几百尊,及大量珍珠、玛瑙、水晶、珊瑚、绘画等。

崇圣寺三塔,从修建至今,除经历上千年风吹雨打和日晒之外,还经历过三十余次强地震的考验。其中,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地震,大理古城房屋绝大部分倒塌,千寻塔也折裂如破竹,可十天后竟奇迹般自行复合如初,塔基仍很坚固,塔身也未见倾斜。

开元寺钟楼和须弥塔

开元寺原名净观寺,始建于东魏兴和二年(公元540年),隋开皇十年(公元591年)改名解慧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改今名。因年久失修,寺院废毁,殿堂塌落,今仅存钟楼和须弥塔。

钟楼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式建筑,平面呈正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单檐歇山顶,上布青瓦,通高14米。其大木结构、柱网、斗拱都展示了唐代建筑艺术风格,甚至上层木构件还有相当部分保持了唐代原貌。钟楼上挂铜钟一口,高2.9米,口径1.56米,厚15厘米,造型古朴,为唐代遗物。

须弥塔,俗称砖塔、方塔,坐落于钟楼西侧。塔平面为正方形,密檐九级,举高39.5米。塔身建在高约1.5米的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塔身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石腰线以上全部由青砖砌筑。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循浮雕二龙戏珠。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上面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字。每层砖砌叠涩檐,四角悬挂风锋。塔身宽度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颇似西安唐代小雁塔,是叠涩出檐塔的典型作品。

塔内星空筒式,内壁垂直,上下贯通。第二层以上的八层,虽然各设一方形小窗,但无台阶攀登。

此塔可能始建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唐乾宁五年(公元898年)重建。后虽经历代维修但依然保持唐代建筑特点,是我国建筑宝库的珍贵遗产。

布达拉宫

藏语布达拉就是普陀之意,因为在当地信仰藏传佛教的人心中,这座小山犹如观音菩萨居住的普陀山。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西北郊区约两千米处的玛布尔日山(红山)上,是一座融宫殿、寺宇和灵塔于一体,规模浩大的宫堡式神奇建筑。始建于公元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年的历史。

唐初,松赞干布迎娶唐朝宗室女文成公主为妻,为夸耀后世,在当时的红山上建九层楼宫殿一千间,取名布达拉宫以供公主居住。据史料记载,红山内外围城三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宫殿之间有一道银铜合制的桥相连。当松赞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灭亡之时,布达拉宫的大部分也毁于战火。

明末,五世达赖建立葛丹颇章王朝。公元1645年,开始重建布达拉宫,五世达赖由葛丹章宫移居白宫顶上的日光殿,1690年,在第巴桑杰嘉错的主持下,修改红殿五世达赖灵塔殿,1693年竣工。以后经历代达赖喇嘛的扩建,才达到今日的规模。

布达拉宫依山垒砌,主楼高119米,十三层,东西长420米,南北宽300米,房屋近万间。主体建筑分红、白两宫,红宫居中,有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和各类佛堂及经堂;白宫横贯两翼,是达赖喇嘛处理政务和生活居住的地方。由东平台扶梯直上即为上楼去各殿的松格廊廊道,廊道交错,殿堂杂陈,空间曲折莫测,置身其中,如步入神秘世界。

布达拉宫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

屋顶和窗檐用木质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用鎏金经幡、宝瓶、摩蝎鱼和金翅鸟做脊饰。闪亮的屋顶采用歇山式和攒尖式,具有汉代建筑风格。屋檐下的墙面装饰有鎏金铜饰,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有浓重的藏传佛教色彩。柱身和梁枋上布满鲜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廊道内雕梁画栋,满布壁画。

布达拉宫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先后参加壁画绘制的有近二百人,用十余年时间。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五世达赖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等。

五世达赖的灵塔,坐落在灵塔殿中。塔高14.85米,是宫中最高的灵塔,塔身用黄金包裹,并嵌满各种珠宝玉石,耗赞黄金十一万两。其他几座灵塔虽不如达赖喇嘛灵塔高大,其外表同样装饰大量黄金和珠宝,可谓价值连城。

落拉康殿中有大型铜制坛城,坛城是佛教教义中世界构造的立体模型,也是佛居住、说法的讲坛。造型别致,装饰华丽。

萨松郎杰殿中供奉有用藏、汉、满、蒙四种文字书写的康熙皇帝长命牌位和乾隆皇帝画轴,表现了历代达赖同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

布达拉宫雄伟、辉煌、壮丽、震撼人心,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是可以夸耀于世界的建筑艺术珍品。

拉萨大昭寺

拉萨大昭寺建于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至唐永徽六年(公元650年)之间,经历代增扩,才成为寺院,保存到了今天。

寺大门向西,面临八角街,八角街围绕大昭寺一圈,每天都有信众沿着它右旋(顺时针方向)回行,表示对佛的尊敬。

经过带有门廊的门殿,隔着一座千佛廊院,是大昭寺主殿觉康大殿。觉康大殿平面正方,周围四层,隔成一间间小佛堂,中轴线上一座佛堂供奉着文成公主带来的释迦牟尼大像,有一间佛堂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的塑像,中央是一个高通三层的大空间,平顶。第四层四面正中各有一座鎏金铜屋顶,形象仿自汉族建筑,四角各有一座平顶角楼。觉康大殿的金顶非常富有特色,沿着大殿整个方形外墙墙头列短檐一周,把全殿统束起来。短檐在四座金顶殿处外伸,使得每个金顶仿佛都是重檐。再加角楼的陪衬,形象特别丰富而华丽。

大昭寺的寺门、千佛廊院和觉康大殿,加上寺门外仿佛起着影壁作用的小围院一起,构成了一条中轴对称的空间系列。

大昭寺周围环绕经堂、佛殿、回廊、院落的整体结构形式,以其不对称的排列,明显区别于汉式寺院的整体结构。虽然大昭寺的主殿位于寺院整体结构的中轴线上,但是其高于汉式寺庙的建筑空间及其空间结构和构造方式,都表明了藏族寺院建筑的特色。而主殿外观中的单檐歇山式绝对对称的屋顶又反映了藏式建筑从一开始就受到汉族建筑传统的影响。

大雁塔与小雁塔

大雁塔位于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内,相传是唐僧从印度(古天竺)取经回来后,专门从事译经和藏经之处,因仿印度雁塔样式的修建故名雁塔。由于后来又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为了区别,人们就把慈恩寺塔叫大雁塔,荐福寺塔叫小雁塔。

唐末以后,寺院屡遭战火,殿宇焚毁,只有大雁塔巍然独存。

大雁塔属楼阁式砖塔,造型简洁,气势雄伟。平面呈方形角锥状,建在一座方约45米,高约5米的台基上。塔七层,底层边长25米,由地面至塔顶离64米。塔身用青砖砌成,磨砖对缝坚因异常。塔内有楼梯,可以盘旋而上。每层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塔的底层四面皆有石门,门楣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传说是唐代大画家阎立本的手笔。塔南门两侧的砖龛内,嵌有唐初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褚遂良所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和《述三藏圣教序记》两块石碑。碑侧蔓草花纹,图案优美,造型生动。

小雁塔是唐代著名佛教寺院荐福寺的佛塔。荐福寺建于唐睿宗文明元年,是唐高宗死后百日,宗室皇族为他“献福”而建造的。小雁塔建于唐景龙年间,原为十五级,是密檐式砖构建筑,塔形秀逸出众,是建筑艺术遗产的精华。

兴教寺玄奘塔

兴教寺是唐代著名僧人玄奘的葬骨地,位于西安韦曲南樊川的少陵原畔。玄奘从印度取经回国后,先后在长安弘福寺、大慈恩寺、西明寺翻译佛经。唐高宗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二月,玄奘圆寂于玉华宫,先葬在长安城东白鹿原上,后迁葬于兴教寺,并修建了这座五层灵塔。

玄奘塔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以砖石为材,采用传统木结构之艺术造型,是现今遗存最古老带有斗拱之砖砌木结构建筑。塔平面正方,全高21公尺,五层,初层每边5.2公尺,塔身无基座承托,由地面直接出土,二层以上为砖表土心,无法登上。经后世维修,塔身外壁无装饰,已改为平素之砖墙,没有倚柱,上有以砖刻“一斗三升”斗拱,南面辟有半圆形拱券门,内设小方室供奉玄奘坐像。第二层至第五层,高度及面积渐次内缩,均以砖砌出八角形倚柱,柱头用普柏枋和栏额,将每层每面划分成三间。各层塔檐以二层菱角牙子和多层平砖叠涩而出,四个檐角悬挂一个铁铃,檐口上部,反叠涩平砖砌成坡顶形式,以承接上层塔身,至第五层塔顶四坡亦不起脊,棱线柔和向内曲。

塔平面亦呈正方,四瓣仰莲托覆钵、莲瓣及宝瓶、宝珠等,外观简单稳重,表现朴实大方的风格。

塔底有拱形券洞,玄奘的泥塑像在龛内供奉。

在玄奘塔左右各有一座相对矮小的砖塔,是玄奘两位著名弟子窥基和圆测的灵塔。

同类推荐
  • 乌龟送快递

    乌龟送快递

    本书的很多童谣的艺术特点是在形象中让儿童快乐地记忆。这些童谣在艺术表现上既有诗的意境、韵味,又有散文的飘逸、随意,还有童话的想象、夸张,传递出童谣天真烂漫的情趣。本书主题健康,图文并茂,适合学龄前到小学低年级的儿童阅读。
  • 隐身登陆

    隐身登陆

    本书是将史册所记载的,或文学作品所描绘的以及人们口头流传的著名战争故事,加以取舍,进行分类,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向你展示一千零一个五光十色的战争画面。这一千零一个战争画面,无论是运筹帷幄,还是刀光剑影;无论是千里奔袭,还是短兵相接;无论是统帅将领,还是士卒平民;无论是长矛大刀,还是导弹火箭……
  • 清正廉洁(中华美德)

    清正廉洁(中华美德)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美德和人格修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形象生动的阐释。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格修养必将扎根于现实生活的沃土之中,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结出更加丰满的果实。本书收录了《石碏重廉除孽子》、《李离舍身护国法》等关于清正廉洁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携手走进本书去温习下我们的传统文化吧。
  • 青少年潜能开发基地-获取生花妙笔

    青少年潜能开发基地-获取生花妙笔

    智力活动都与语言的理解、语言的运用有关,语文能力直接决定着个人与环境、他人的沟通,是个人智力的重要表现形式。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和发展,其中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学会理解和运用语言,并借助语言去掌握其他知识。因此,语文能力也是个人学习能力的重要表现。对这种能力的自我了解,有助于学生朋友更好地扬长避短,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智力发展。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贞:坚贞不移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贞:坚贞不移

    《巅峰阅读文库·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贞·坚贞不移》通过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使青少年增强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贞·坚贞不移》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热门推荐
  • 相信宿命的新郎

    相信宿命的新郎

    一向风流多流的浪子赵翊,突然决定结婚,对象却是一个姿色平平、条件一般的女孩子。“我”带着疑问追根究底,才发现赵翊之所以最后决定娶这个女孩子,其实都和他之前的几次恋爱经历有关。
  • 斗罗之18道封印

    斗罗之18道封印

    穿越到斗罗大陆世界,得到了大佬的十个愿望,成为人生巅峰
  • 世间不知云深处

    世间不知云深处

    一个只有魔法的世界,世界因魔法而精彩,一个平凡的少年,本可安稳平凡的生活,突然一个神秘的魔法书改变了少年的平凡,少年开始慢慢的走向修炼之路,一步步的走向世界顶端。
  • 甜心女孩的专属骑士帅殿下

    甜心女孩的专属骑士帅殿下

    有人问我活在这个世界开不开心,我说如果可以,我宁愿不要来到这个世界,可是竟然我来到了这个世界我就要快乐的活下去,只因为那个可以照暖她的心的男孩。
  • 今天你求婚了吗

    今天你求婚了吗

    他妄想了她二十年,十三年前青梅竹马,十三年后渐渐疏离,一出别出心裁的‘负责’两人变得愈来愈近,一场有心机的复仇,让两人差点天各一方。昏迷半年,再醒来时,他终于知晓,她心里也有他,她帮他护好家产,那他就一辈子护好她,一辈子也不撒手了!我爱你,这不是表白,这是一辈子。这一辈子,我都爱你!不,我向你预约生生世世!【青梅竹马/互相暗恋/超甜超宠】ps:新人一枚~文笔稚嫩,勿喷,拒绝低分诋毁,喜欢的宝宝留下来我宠你吖!
  • 毒傲苍穹

    毒傲苍穹

    现代爆破员穿越到修真界,看他如何利用所得巫族功法,在修真界翻云覆雨,直冲神界,平息炎黄之争
  • 替身使者的次元之旅

    替身使者的次元之旅

    替身,是蕴含着无限可能性的力量。无敌的白金之星沒用的隐者之紫消除时间的绯红之王…………且看李祯如何使用不同替身的力量在各个次元奋斗。第一个世界,我的英雄学院。
  • 红尘之隐中仙

    红尘之隐中仙

    她原是天地一奇花,十年一叶,百年一花,花开之日便是她死亡之期。他是潜心修行遗世独立的神。她得他一滴指间血换来修行之机。他因爱她受天罪三劫也义无反顾。她因爱他受蚀骨碎心之痛亦无怨无悔。她说:“清月,能和你像这两株梧桐一样,同生同长,同老同死,也很美。”他说:“雾隐,不论多久,我也一定会找到你,你就当是在我怀里睡了一觉,当你醒来就能再见到我了。”至她走后,他在情人桥上等了她五百年,相思花开了又谢,谢了又开,他终是等到了自己爱的人。红尘系列将有四部曲。《隐中仙》是我写的第一部仙侠小说。这是一个我梦中的世界,故事情节皆源于想象,我想要呈现一份爱,与时同长,永不消逝。欢迎有缘人走进这个世界,认识我故事中的每个人。
  • 万古丹神

    万古丹神

    叶辰曾是一名天才,却因一些原因,修为五年都未有丝毫进展。因此,天才瞬间成为废物,在无尽的嘲讽谩骂羞辱中,少年的心从未动摇过。无意间得到丹神传承,困扰自身修炼无法寸进的原因,也随之解决,少年重夺天才光环,展现自身妖孽天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