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45400000374

第374章 绝户之计

七天后,燕王陈靖元一行人如期抵达高丽。

在西海道登溟州郡稍作休憩,即安排船只渡过鸭绿江,于当日夜晚到达了辽阳大都护何宇所镇守的盛京城。

入夜,盛京城,大都护府。

整个议事厅中将星云集,鹰扬卫,北洋卫,轻重骑兵,绺子军,火炮团,山地营,各军各协都统以上级别的头头脑脑汇聚一堂。

陈靖元坐于首座,看着堂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心道,此次也算是倾巢出动了吧?

左右两侧的头把交椅分别坐着他陈靖元的左膀右臂,张迁侯,文廷玉。

陈靖元冲众人点头致意了一下之后,侧头对着后面的持刀护卫的金和尚问道:“郭小姐安排妥当了?”

金和尚俯身低头报道:“嗯,何大都护已经让人安排郭小姐在后院的厢房休息了。”

陈靖元唔了一声之后,又冲张迁侯说道:“迁侯,你负责天机府,你先说说你们获取的元军情况吧。”

张迁侯颔首悠悠站起从怀中掏出簿子,扫视一下在场诸人,然后面无表情地说道:“据我方所得情报,蒙元皇帝忽必烈此次从湖广行省调集了十万蒙古铁骑,二十万归元军(即投降的汉军)提前进入了河南江北行省的开封城。看这阵势,应该是想在河南江北行省构筑第一道防线,严防我军的南下。”

这个消息已经不是独家新闻,众人面露了然于心的神情纷纷点头。

陈靖元问道:“此次统兵大将是何人?”

张迁侯道:“十万蒙古骑兵的统领为原湖广行省的大都护,忽必烈新封的平北大将军,阿鲁不花。至于二十万归元军的统军之人嘛,也算是我们的老熟人了。在坐各位不妨都来猜一猜。”

老熟人?

还是统领投降汉军的大将?

蒙古人跟后世满清一样,都喜欢以汉治汉,那肯定是那条老狗了。

正当众将纷纷议论猜测之时,陈靖元晒然一笑,道:“不用猜了,此人非吕文唤那狗东西莫属。”

张迁侯没有言语,而是笑着对陈靖元竖起大拇指一赞。

果然是吕文唤。

众人的议论声更大了。

吕文唤那个没有节操的老狗,在场之人怎能不熟?

沐春这厮率先吼道:“俺以为是谁哩,不过手下败将而已,不值一提。”

哼哈二将,自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沐春这个哼将发了言,雷五六这个哈将自然也不甘落后,哇哈哈地笑道:“这一次定要斩了这条老狗的脑袋,然后给王爷当球踢,当尿壶。”

浑话一出,全堂哄然大笑。

贺纲见着雷五六这个老对头出风头,自然也不甘寂寞,起身说道:“忽必烈继续任用这种软骨头做大将,莫非蒙元朝廷已无大将可派?真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啊!”

言罢,还佯装颇为失望地摇摇头,俨然是高手寂寞的神情。

被贺纲的做作如此一烘托,整个大堂中士气顿然高涨到了一个顶点。诸将的必胜之心上升到一个临界点。

正所谓物极必反,有信心是好事,但是轻视对手就犯了行军打仗最大的忌讳了。

陈靖元觉得有必要给这帮人浇桶冷水,让他们清醒清醒。

文廷玉眼神瞟到燕王这儿,发觉了燕王的脸色不悦,知道燕王心中开始有了骄兵必败的隐忧。

于是清了清嗓子,起身说道:“燕王,属下想说几句。”

陈靖元嗯了一声,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他请便。

文廷玉说道:“诸位,忽必烈不是普通人,他明明知道吕文唤在东瀛吃过我们的败仗,还敢让他统领二十万归元军,这是为什么?”

“元朝廷已无大将可派了呗。”

“忽必烈那狗皇帝病体初愈,八成脑子还浑浑噩噩的,糊涂到底了。”

……

……

众将七嘴八舌,各抒己见。

文廷玉很是不给面子地摇摇头,吧唧一声抽出鸡毛扇轻摇几下,然后断然否定道:“错,大错特错。相反,这才是忽必烈的厉害之处。你们想想看,吕文唤吃了败仗不仅不受罚,还能统领二十万归元军出征,这对于那些贱骨头的降臣来说是何等的信任?那些投降汉臣包括吕文唤还能不对蒙元朝廷效死?这只是其一。”

说到这儿,贺纲,齐盛,萧广成等人已经开始轻轻点头,表示赞同。

“其二,”文廷玉看着独臂老将满安说道,“纵观元朝大将中,还有谁比吕文唤更懂得我大宋火炮之威。吕文唤前番吃了我们火炮的大亏,这次怎么还可能犯同样的错误呢?相反,他会更加谨慎和想尽办法来应对。忽必烈这个狗皇帝,不容小觑啊。”

“啧啧,是啊!”

“言之有理。”

“看来是俺老黑有些小人得志了。”

……

……

陈靖元非常满意地对文廷玉点点头,聪明人就是聪明人,替自己浇了脑袋烧的发昏的诸将一桶冰凉透骨的冷水,好让他们脑子清醒起来。

对面的情报头子张迁侯听罢文廷玉的话,在大是大非面前没有抨击文廷玉,反之,还对着陈靖元说道:“文大人说得在理,下面就是属下天机府密探们从开封城得来的消息。”

继而不理文廷玉那诧异到**爆的眼神,继续汇报道:“此次元朝的大军虽然还是以蒙古人阿鲁不花为主帅,吕文唤为辅。但是阿鲁不花此人绝非阿巴黑这个的二逼愣头青,他知道吕文唤与我们作过战,所以就将开封城布防这一块全权交给了吕文唤。压根儿没有独断揽权的陋习。”

陈靖元听到这儿,不由蹙紧了眉头,如果真是这样,这阿鲁不花真是个硬茬子。

然后问道:“吕文唤又是如何布防的?”

张迁侯道:“这老狗被我们打怕了,吃一堑长一智,先是强行在开封城内招募十万民夫城外十里就开始广挖壕沟,每隔百步就挖一道纵横交错的壕沟,目的只有一个,不让我们的铁轮火炮顺利进入开封城一里左右的射程。”

陈靖元点点头,这虽然不足以绝了火炮团的行进,但也是够棘手麻烦的。

“然后,这老狗将十万民夫全部扣押了起来,关在开封城墙之下,为的就是阻止我军开炮。如果数千门火炮一开,城墙和城门楼子固然能被打破。但是——”

说到这儿,张迁侯看了眼陈靖元,下面的话,他也无需再说了。

陈靖元当然懂他的话,城破墙倒之日,就是这十万汉人民夫亡命之时,炮弹没长眼睛,不分汉人蒙古人。

陈大都督眉头皱得更紧了,吕文唤的这一招才是最要命的。如果要保住那十万汉人民夫的性命,火炮就断然不可能开火,否则……

“****,这个狗娘养的,早知当日就应该砍了他的鸟头。”

率先发怒的自然是沐春这个火霹雳。

其余众人纷纷顿足拍桌,义愤填膺,悔不当初饶了这条老狗的性命。

有因就有果,吕文唤能够生还大都,不外乎是就为了交换文天祥嘛。

张迁侯一想到这儿,就狠狠瞪了一眼对面那个竭力主张交换回文天祥之人,文廷玉。

文廷玉仿佛也看到了张迁侯的眼神,惭愧地低下了头沉思,心中争斗半天,最后咬牙狠声说道:“燕王殿下,属下有一计,定可破了开封城。而且定将那吕文唤与三十万元军葬送在开封城内。”

嘶,文廷玉好大的口气。

在场诸将转头侧目,纷纷盯紧了文廷玉那张腥红的有些狰狞的脸颊。

就连张迁侯都没有心思讥讽文廷玉的大言不惭,双眼如鹰眸般死死锁定着对方。

陈靖元知道文廷玉从来不会信口开河,既然敢大放厥词,而且是在众目睽睽之下夸下如此海口,心中肯定有了八成算计。

随即,陈靖元请手示意,让他继续说下去。

文廷玉唔了一声,转头向金和尚递出右手,示意他拿上来。

金和尚愣了,拿啥?

陈靖元心中暗骂,人头猪脑,这种氛围之下难道文廷玉会跟你拿猪蹄解馋?自然是地图了。

继而用手右手肘轻轻往后一撞金和尚,低声喝道:“地图。”

金和尚这才明了,一边从腰间竹筒倒出卷成轴的地图递给文廷玉,一边腹贬啐道,难怪张迁侯这冷面神会那么讨厌文廷玉,这狗才的确太能装了,你说要地图就地图呗,还整这么些虚头八脑的玩意干啥?装神弄鬼糊弄谁。

文廷玉一把接过金和尚所递的地图,在议事厅的案桌上展开,指着河南江北行省的开封城,说道:“这儿是开封城。”

接着,又指了指地图上一条“几”字形状的河流,说道:“能够助我们叩破开封城,尽灭城内吕文唤与三十万元军的,就是它。”

黄河?

陈靖元脑中瞬间想起自己曾读到一本书,讲的后世一九三八年六月,蒋委员长下令炸开黄河花园口水淹日本小鬼子的那件大事,当时黄河之水乍然泛滥,千里江淮变成泽国,逃难的百姓成千上万,路上饿殍数不胜数。一到夜间,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白骨磷光,如幽冥地狱般森然。

现在再看地图上开封城与黄河仅隔几十里,如果动用几十万士兵开挖渠道,再将火炮团所携带的炸药集中起来,炸开黄河口。

到时候,黄河之水如天上滚滚而来……

陈靖元心中不敢确定,问道:“叔孙是想将黄河炸开缺口,利用我军几十万士卒开挖陡坡河道,引黄河之水淹灭开封城?”

此话一出,在场诸将皆纷纷愕然,好主意啊,不费一兵一卒,直接将三十万的元军,还有吕文唤这狗东西淹死于黄河之水中。

文廷玉也没想到燕王殿下竟然瞬间就猜到了心中的想法,狠狠点了下头,称道:“正是,廷玉就是这个意思。”

引黄河之水,淹灭开封城。

陈靖元心中驿动,真的可行吗?

……

……

“此等计谋乃绝户之计,燕王殿下万万不可听信。文廷玉,你好歹也是圣人子弟,文氏后人,怎能歹毒若斯?”

砰!

议事厅的大门被硬推而开,一道清脆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进来。

同类推荐
  • 大迁徙之殇

    大迁徙之殇

    在张献忠屠川一百多年之后,清政府施行“湖广填四川”之策,由此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的移民大迁徙。正是这一历史际遇,使得原本生活在湖广一带、无瓜无葛的两氏家族(虚拟的)因为在大迁徙途中的相遇,尔后又比邻相居在川东丘陵上而瓜葛起来了。小说《大迁徙之殇》所讲述的,正是这两氏家族两百多年来所演绎出来的历史,并立足于一个“殇”字,交错现实与历史,在三个彼此交错而又一脉相承的历史片断中,既构成了两个家族的一段恩怨情仇史,更侧重展示出了其中的郑氏家族的一段家族历史的形成、走向,以及族人们的一段心路历程……
  • 穿越之仁者

    穿越之仁者

    平民百姓加上运气不好,生存艰难;突然一天中奖,谁知乐极之余,穿越了;且看新的人生中主角如何迎风破浪、如何实现仁者无敌。皇家是是非非、官场生存厚黑、民间酸甜苦辣,百般胶着实现主角的百态人生。从平民百姓到战场将军到至尊无上,主角的点点滴滴等待您的仔细品鉴!
  • 抻汉

    抻汉

    不就是蹭网估个分嘛?怎么转眼回到2019年前了?
  • 三国暗卫

    三国暗卫

    暗卫之主探赜索隐,坐断成事于暗地,以定天下吉凶,王侯贵戚、骁将霸主、名流谋士不过其线轴傀儡耳!
  • 假如这不是宋朝

    假如这不是宋朝

    所谓“假如”,是一种对于历史的假设。中国的古代史无比辉煌,在这期间,拥有着无数能够将辉煌延续到现在的机会,但却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本书讲述的即是历史给予宋朝的机会,以及错过这些机会的原因。一幅清明上河图,道尽了宋之繁华。大宋一朝,经济总量世界第一,运用白银战略成功将辽、女真、西夏、蒙古等玩弄于股掌之中;此时的西方,当十字军见识了阿拉伯文明才知道什么叫先进时,我们四大发明的成果早已广泛应用。如果宋朝能一直保持下去的话,或许真的能用白银主宰世界。
热门推荐
  • 聆听春风

    聆听春风

    一辈子很长,接触的人和事很多。无论世界怎怎么复杂,其实我们追求的只是简单的幸福感。如果当初那个人不再让你拥有幸福感,你还会委屈自己停留吗?还是勇敢的做个负心人?
  • 家有萌宠,花心老公来碗里

    家有萌宠,花心老公来碗里

    “喂喂喂,看谁呢!说的就是你!前面那位穿着白上衣黑长裤的小胖子姑娘!”顾封搂着一个胸大貌美屁股翘的美铝,笑得没心没肝的,就怕别人听不见似的在食堂大声嚷嚷着。众人默契的将目光投到了排在了老前面的某位有点小胖,白上衣黑裤子的妹纸身上。莫小二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自己那个冤家邻居又找上门来了,干脆不理他默默地排着队。顾封看着莫小二居然完全不理会自己,一想到自己在她眼中还不如食堂里的一条红烧鱼,气就不打一处来,干脆丢下身边的大美女,气冲冲走到前面从队伍里一把拉出莫小二。
  • 那年夏天那年

    那年夏天那年

    她与他再次相遇,不知为何他冷眼相对,他和她的闺蜜走在一起,她选择祝福,几年后,归来时,闺蜜又杳无音信,他却苦苦纠缠,这是......
  • 清官

    清官

    一念回清,志在为官,虽为清客,不为清官——【清官】夏峰,误入歧途的年轻人,胸无大志的他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他出身不明,却无人问津。他扳倒权贵,却毫发无损。他颠倒朝纲,却不思悔改。他投机取巧,却左右逢源。他身为清官,却不思忠君。小人物的奋斗史,故事从一八九五开始……
  • 轩辕默示录

    轩辕默示录

    逐鹿中原,擒杀蚩尤九黎君主。龙去鼎湖,仙人广成授道崆峒。今夕天下,万般皆为魑魅魍魉。古往今来,轩辕只为天下苍生。
  • 空缘心起

    空缘心起

    映月一只执着着那双把她从黑雾中拉出来的手,那是一只让他感到温暖的手。她一直执着的认为那只手事秦羽泽,她和秦羽泽经历了许多常人都想不到的,一路走来遇到许多辛酸苦辣的事。到最后秦羽泽大度净化世间的一切怨灵,他认为映月消失了,让善神曦耀为他消除了与映月有关的一切事。而映月在人间又再度一次轮回便可以成为和秦羽泽的净化师,但事实的残酷又无情的鞭打在她身上,她执着的那只手竟然是曦耀……
  • 不寄一纸书

    不寄一纸书

    人究竟为何而活?为了爱?为了银子?为了报仇?或许秦筠没有找到自己重生的意义是什么,她一味的报仇,自以为的精明,却也是将自己赔了进去。“叫你不要逞能,你想做的,交给为师就行,你可不可以不要离开我。”男子一袭红装,目之所及皆是温柔,面对秦筠,他无计可施,堂堂楚王殿下,竟为一个女人泪流满面。重生后,对身边的人又有了不同的了解。“我上一世只是为了保护你。”那年的三皇子一身青衣,气宇轩昂,却奈何不了一个女人。“本想算计你,可我没想到把我自己算进去了。”当朝太子啊,也为了一个女人而动心。皇帝毙,楚王继位,改国号为筠,历时20年。后宫无一人,驾崩后,筠王朝覆灭。“筠儿,为师去看你了。”
  • 女配的呆萌夫君

    女配的呆萌夫君

    恢复心智前,他眼含期待的问道:“你做我的娘子好不好?”一场战斗,看着他替她挡下致命一击,像一支绝美的蝴蝶向她飞来,缓缓闭上眼睛的他让她眼里一阵刺痛,那一笑,恍惚了谁的眼。她气势一凛,目光如剑,既然别人不仁,休怪她无义,既然如此,这个天下,由她来驭。恢复心智后,他坐于轮椅上,看着眼前风华绝代的女子,抿了抿唇,冰山般的脸上有抹不安与不确定,他略显忐忑的问道:“娘子,以这江山为聘,可否能让你留下来。”她俯身吻了吻他的额,气势尽敛,笑道:“傻瓜,以你为聘,终生相携。”他瞬间舒开了眉,倾国倾城的面容上是如同婴儿般的纯粹干净,晃花了她的眼。我命由我不由天,身有长影功,握有须弥戒,崛起之路,义无反顾!
  • 霸道总裁的冰面美人

    霸道总裁的冰面美人

    她,是惨遭追杀家族的千金;他,是力于寻找真相的公子;她为恨与他相知,相遇;他,为真想与他相识;她不经意的擦肩而过,却造就了他与她牵绊一世的结果.请看,霸道总裁们是怎样宠爱他们的娇妻!
  • 会真集

    会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