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70800000033

第33章 1914年(2)

第四,民国议会名存实亡。该约法第四章规定成立立法院,立法院为民国议会。立法院议员由各省人民选举产生,总人数为275人,职权是议决法律、预算、答复大总统的咨询,收受人民请愿事件。当发现大总统有谋叛行为时,立法院可以在总议员4/5以上人数出席,出席议员3/4以上人数通过的情况下,对大总统提出弹劾,由大理院受理诉讼,但大理院是否受理,却要由大总统决定。所以,立法院的弹劾权是有名无实。立法院的议员名义上是民选的,但袁世凯所说的"人民"是有着严格限制的。1914年10月27日,袁世凯公布的《立法院组织法》和《立法院议员选举法》,对选举人和被选举人的资格却有具体的资格限制。如在京师有选举权的人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有勋劳于国家者;(2)任高等官吏满一年1~.2I-者;(3)硕学通儒;(4)有工商业资本一万元以上者;(5)有一万元以上不动产者;(6)八旗王公世爵世职;(7)本国或外国高等专门学校三年以上毕业者;(8)高等专门学校充教员二年以上者;(9)华侨在国外有商工业资本三万元以上者。这些条件,对于当时中国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其中的任何一项都不具备。因此,所谓"民选",实际是徒具空文。但是,即便是这样一个严格限制选民的所谓"民选机构",袁世凯也恐其碍事,始终没有把它建立起来,而是由参政院代行其职权。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为了适应袁世凯独裁统治的需要,《中华民国约法》在压抑民权方面是特别卖力的。袁世凯撕毁自己曾宣誓遵守的《临时约法》的行为,引起国人的强烈不满,许多人著文进行抨击,说《中华民国约法》是"假总统政治之名,而行独裁政治之实",此"乃承激革新之后,而生出一大反动"。在袁世凯的高压统治下,敢于发表此等见解,也表明国人的不满程度。

袁世凯设置政事堂

袁世凯统治时期,废除责任内阁制,设政事堂以代国务院,成为总统府的办事机构,长官称国务卿。

年5月1日袁记《中华民国约法》公布后,政府机构进行了重大改组。所设新机构多由前清制度脱胎而来,作派模拟帝王。南京临时政府所创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遭到破坏。袁世凯公然说,他的地位和权力与《临时约法》毫不相干,而是清帝禅让给他的。袁记约法规定:"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大总统对国民之全体负责",不对任何民意机关负责。袁世凯意在建立独裁制度。

北洋政府建立后,政府政事的中枢表而在国务院,实则在总统府秘书处,为改变这种局面,袁世凯于1914年5月4日撤销国务院和秘书处,在总统府内成立了政事堂。"凡一切军国大事皆由政事堂议决施行",这相当于前清的军机处。通过政事堂,袁世凯把行政权总揽手里,他下达命令原来钤用大总统印,现加"政事堂奉策令"之类的字样。而钤政事堂印,这颇似前清"内阁奉上谕"的文牍格式。政事堂设国务卿一人,赞襄大总统政务,承大总统之命监督政事堂事务。国务对大总统负责,对任何机关任何人概不负责。从而解决了大总统和国务总理的权限之争论,集权于大总统。

袁世凯任命徐世昌为国务卿。徐世昌,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叟斋,直隶天津人,小官吏家庭出身。青年时代结识袁世凯,结拜为兄弟。此后,他考中举人、进士。由袁世凯保举,他先后担任练兵处提调、兵部侍郎、巡警部尚书、民政部尚书及东三省总督、军机大臣、内阁协理大臣等要职。民国建立后,他以遗臣自命,退居青岛,暗中参与袁世凯的各项重大决策,有"海滨宰相"之称。他一出任国务卿,总统府上下称他为"相国"。他与袁交往20余年,深知袁是玩弄政治阴谋的高手。袁在许多方面高他一筹。他上任之初,有人建议他发表施政方针,以慰国人之望。他表示为政不必多言,说:"往日阁员入阁之初,多所发表,而实质上则多一事不能行。今大乱之后,惟求休息,余既未敢多言,惟择其可行者行之,不可行者勿行。行而有成效者善也,否者即为恶也,视其结果何如耳。今纵讥余无所表现,余决不辞,或者各方面所以必须余出之意,即在此无所表见之中。"

除国务卿之外,政事堂还设左右丞二人,地位略低于国务卿,职责为"赞助国务卿,预闻政务",实则直接对袁负责,其性质类似前清"军机上行走"。袁任命杨士琦为左丞,右丞则由钱能训担任。另有政事堂参议林长民、曾彝进、伍朝枢、方枢、李国珍、许士熊、张国淦、徐佛苏等8人,负责审议法令,而不能预闻政务。政事堂直辖法制、机要、铨叙、主计、印铸、司务六局:"法制局局长施愚(后为顾鳌),机要局局长张一,铨叙局局长夏寿康(后为郭则{罢),主计局局长吴廷燮,印铸局局长袁思亮,司务局局长吴笈孙。机要局和主计两局为新设机构,其余四局为原属国务院的机关。

国务院存在时,总长主持各部政务,并预闻国家大政。按1914年袁世凯颁布的修正各部官制规定,各部"直隶大总统",只有执行部务之权,而不能预闻政务;除例行公事得自行处理外,一切须经国务卿核准。因此,各部总长对于国务卿实为一种从属关系。各部总长为:外交孙宝琦,内务朱启钤,财政周自齐,陆军段祺瑞,海军刘冠雄,司法章宗祥,交通梁敦彦,教育汤化龙,农商张謇。以上各部长、局长,除汤化龙、张謇属进步党外,其余都是北洋派。

政事堂设在总统府遐瞩楼(在勤政殿旁),为徐世昌赞襄袁世凯的办公处,故左为机要局,右为左右丞休息所。5月4日,袁世凯亲临政事堂训话,宣称"本大总统当与诸君以‘洁己自爱,开诚布公’八字共勉","以共挽狂澜,维持大局"。在动听言词的掩饰下,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派会聚一堂,开始了"屈天下人奉一人"的新步骤。

年5月8日,袁世凯迫于形势,仍改政事堂为国务院。

讨袁宣言发表

5月至1916年5月,孙中山为揭露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罪行,号召武装讨袁,三次发表《讨袁檄文》和《讨袁宣言》。第一次讨袁檄文于1914年5月发表于革命党人在上海创办的《生活日报》,题为《孙文檄文》,胡汉民编《总理全集》等书即将此篇檄文称作《讨袁宣言》(但将发表时间误作1915年12月),此即第一次讨袁宣言。此次讨袁檄文发表于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之后,正当袁氏疯狂破坏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解散国会、废弃《临时约法》、大倡尊孔复古逆流、大搞封建专制独裁、猖獗不可一世之时。当时虽有少数革命党人对袁世凯称帝野心有所察觉,但多数人尚在袁氏制造的扑朔迷离的政治氛围中认不清庐山真面,而孙中山的檄文却一针见血地抨击袁世凯"背弃前盟,暴行帝制"的种种罪行,揭露袁之"暴戾更甚于清":"自袁为总统,野有饿莩,而都下之笙歌不彻;国多忧患,而效(郊)祀之典礼未妄(忘)。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耶?既妄(忘)共和,即称民贼。"又指出袁世凯破坏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四大罪行:其解散地方自治会,使人民不得安;解散国会,使国家"无正论";滥用公款,谋杀人才,又陷国家于危险之地;假借革命党罪名而滥杀无辜,则使无数"良懦"受冤狱之苦。认为"有此四者,国无不亡!"而这一切,均为博袁世凯"一人皇帝之雄"。孙中山愤怒表示"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并号召一切"爱国之豪俊共图之"。两个月后,1914年7月8日,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首举讨袁义旗,准备发动"第三次革命"。为达此目的,决定建立中华革命党自己的军队——中华革命军,孙中山以中华革命党总理任中华革命军大元帅。为解决中华革命党的建军指导思想及一系列军事问题,孙中山于1914年秋主持制订了一部完备的军事著作——《革命方略》,确定以"推翻专制政治,建设完全民国,启发人民生业,巩固国家主权"为中华革命军的最终目标。《革命方略》共分六编,其中第六编《文告》中首篇为《中华革命军大元帅檄》,此即孙中山第二次讨袁檄文。这篇檄文声讨袁氏罪恶,言词较第一次檄文更为尖锐,开首即称"袁贼苦吾民久矣!世界自有共和国以来,殆未有此万恶政府危亡祸乱至于此极者"!又揭露袁氏自窃夺总统权位以来,毁弃约法,解散国会,停罢地方自治,"裁并司法,生杀由己,予夺唯私","侦谍密布于郊区,盗匪纵横于邑都",假中央集权之名,行奸雄窃国之实;继而又大倡尊孔复古逆流,妄行帝制,致使殉国烈士饮恨九泉,首义元勋流亡海外,窃国者竞以自由幸福非吾中华国民所应享,此真天下之奇耻大辱。他大声疾呼:"袁贼妄称天威神武之日,即吾民降做奴隶牛马之时!"号召天下志士群起讨袁,表示"虽肝胆涂疆场,膏血润原野",也在所不辞。1916年5月9日,孙中山又在上海《民国日报》再次发表讨袁宣言,题为《孙文宣言》,世间流传之所谓《第二次讨袁宣言》即指此。此时反袁的护国战争已进入高潮,滇、黔、桂、粤、浙等省已宣布独立,袁世凯在护国军的打击和全国人民的反对下,被迫于3月22日宣布撤销承认帝位案,但是仍想依靠北洋军,继续保持总统权位;而南方护国军坚持要袁退总统位,提出拥副总统黎元洪继任大总统、恢复《临时约法》和旧国会的政治主张。同时,南方护国军也已表现出愿与除去袁世凯的北洋军阀重新携手的迹象。在这种情势下,孙中山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对滇、黔独立讨袁给予赞扬,对独立各省要求恢复约法和国会的主张给以肯定和支持。同时,孙中山明确指出:"袁氏推翻民国,以一姓之尊而奴视五族,此所以认为公敌,义不返兵",号召全国人民起来把反袁斗争进行到底,"除恶务尽",并尖锐指出,这场斗争"不徒以去袁为毕事",而要永远铲除帝制,"袁氏未去,当与国民共任讨贼之事;袁氏既去,当与国民共荷监督之责,决不肯使谋危民国者复生于国内。"这种认识已有铲除一切封建军阀的思想,较梁启超进步党及其他反袁各派对护国战争的认识要高明得多。孙中山先后发表的三次讨袁檄文和宣言对于揭露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阴谋,呼唤全国人民奋起讨袁起了巨大的警醒和动员作用。在其号召下,中华革命党组织了中华革命军东南军、东北军、西南军、西北军,先后在广东、湖北、湖南、江苏、浙江、山东、奉天(辽宁)等地进行过40余次反袁武装起义,虽然都未能取得胜利,但是由于它发动的时间最早、斗争最为坚决,对全国各阶层的反袁斗争起到了召唤、激励和推动的作用,特别是中华革命党在广东和浙江的反袁斗争曾直接配合了护国军驱走此二省的袁氏政权,而实现了二省的独立。

中华革命党成立

"二次革命"的失败,在国民党人中造成严重创伤。当时的情形是,党人星散,军队溃灭,地盘沦丧,革命党人在国内已无立足之地,悲观失望情绪严重滋长。亡命日本的革命党人,意见纷歧,心灰意冷,"几于一蹶不振"。有人已至缄口不谈革命,有人甚至对革命完全绝望。惟孙中山先生不为失败所吓倒,在挫折面前,百折不回,仍然"精神贯注,猛力向前"。他总结了"二次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认为它的失败,"非战之罪","亦非袁氏(指袁世凯)兵力之强",而是"同党人心之涣散"所致,党员虽众,声势虽大,而意见分歧,步骤零乱,缺乏团结自治精神,以致"党员类于散沙","党魁有似于傀儡",号令不能统一,以致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败。为此,他决心解散毫无战斗力的国民党,重组新的有战斗精神的革命党,以便恢复同盟会时期的革命精神,再度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发动反袁的"第三次革命"。鉴于前车之失,孙中山提出了三条建党方针:(1)改变不服从领袖的心理,绝对服从党魁命令;(2)改变以前散漫状态,强调组织系统严密、队伍团结;(3)正本清源,排除一切不革命、不纯粹的分子。按孙中山的理想,新建立起来的政党应当是一个"有统一的组织、坚固的宗旨,党员有纯洁的志趣",朝气蓬勃,具有旺盛战斗力的革命党。1913年9月27日,孙中山亲手拟定入党誓约,严格规定,凡欲入党者,无论其在党的历史及资格有多久,皆须重写誓约,加按指模,以示坚决。其誓约全文如下:"立誓人某某,为救中国危亡,拯生民痛苦,愿牺牲一己之生命、自由、权利,附从孙先生,再举革命,务达民权民生两主义,并创制五权宪法,使政治修明,民生乐利,措国基于巩固,维世界之和平,特诚谨矢誓如左:一、实行宗旨;二、服从命令;三、尽忠职务;四、严守秘密;五、誓共生死。从兹永守此约,至死不渝。如有二心,甘受极刑。"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孙中山于1914年7月8日在日本东京精养轩召开大会,正式宣布新党成立,定名为中华革命党。大会通过了《中华革命党总章》。孙中山当场宣誓加盟,并就任总理职务。总部陆续颁布了79次委任令,委任了832名各级干部,其中总部人选为:总务部正副部长为陈其美、谢持;党务部正副部长为居正、冯自由;财政部正副部长为张人杰、廖仲恺;政治部正副部长为胡汉民、杨庶堪;军务部正副部长为许崇智、周应时。在总部直接指导下,国内18个省成立了支部,海外建立了39个支部和45个分支部。海内外组织系统建立后,新党员不断增加,逐渐发展到一万多人。

同类推荐
  • 金眼睛(上):看中国

    金眼睛(上):看中国

    秋天的华山是美丽的。我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名山秀水,但是能像华山这样的山还不多见。他最具阳刚之气,那高耸入云犹如一排排天墙横在你面前的巨石就是最好的证明;他又异常的壮丽,说其壮是因为那略带纹路的岩石,就像男人结实的背膀;说其丽是因为白色的巨石总会有葱葱绿色植被相伴,白绿相间,在蓝色天空的衬托下,构成一幅天然的画卷,令人折服。
  • 崩溃的帝国2:励精图治

    崩溃的帝国2:励精图治

    光绪十五年,慈禧太后“退居幕后”,光绪亲政。为了皇权的回归,他雄心万丈,力排众议,坚决支持对日作战,然而由于慈禧太后的从中作梗,李鸿章的阳奉阴违以及参战将领的贪生怕死,平壤、黄海、威海卫相继失守,北洋海军全军覆灭……历时近一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一纸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告终,在这样的沉重打击下,奋发中的帝王将怎样顶住慈禧太后的威压,继续为中兴大清而努力呢?
  • 赘婿也疯狂

    赘婿也疯狂

    李哲来到了武朝,成为了江府中的上门女婿,赘婿的日子不好过,上辈子厌倦了尔虞我诈的李哲,却对此甘之如饴。没事整几个发明创造,让自己的小日子过得滋润一些,这也就行了。至于什么逐鹿天下、唯我独尊的事情,他连想都不去想。何必让自己这么累呢……
  • 春秋战国那些CEO们

    春秋战国那些CEO们

    自大周证监会重建市场秩序后,各地相继设立了几大股份公司,以维护证监会的地盘。各股份公司的董事长和CEO各施手段,在市场上左突右杀,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其中绩优上市公司有齐国、楚国、晋国……
  • 神殇引

    神殇引

    红墙琉璃瓦,相思寄红豆,战鼓惊心魄,宫闱撩人心,兵卒百战死,将军何时归!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佛狸传奇

    佛狸传奇

    遥远的北方小镇—阿里河镇,故事是从这样美丽而富有神话色彩的一个地方开始的,嘎仙洞的神秘色彩呼之欲出。乌洛国称发现了他祖先的遗迹,于是便命人按迹寻找,就这样,出现了鲜卑族的文字,也就引出了一个传奇人物。北方民族中的鲜卑一族逐渐变得明朗,虽然他在历史长河中算不上传奇,更算不上一位所谓开明的君主,甚至会为了他而惋惜、遗憾。希冀给他编织一个可以一统天下的梦,营造几段美满的邂逅,又或是……,别的什么。他可以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高超的武艺,同样可以是富有令人折服的文采,会毫不吝啬的将世间上滥美之词都赋予他,不惧怕被说成俗气。
  • 红之梦

    红之梦

    “沉浸在梦境中,永远不要醒来。”一个伟大国家的解体,制造了许多无家可归的人,他们带着破碎的理想和对世界的眷恋死去……冰天雪地的库格楚勒,真的的伟大将席卷入梦。
  • 自带霉运的小血帝

    自带霉运的小血帝

    我是血帝,是古血的帝王,但是我自带霉运。
  • 玄幻翎

    玄幻翎

    在东方玄幻世界当中,有着玄幻武侠不一样当中的世界。
  • 紫玉鼎天

    紫玉鼎天

    天下乱,则入世安民;天下治,则出世修身。这是一位绝世名将的心声理想!然朝局骤变,身世忽又扑朔迷离......紫玉城中皇权路,三代帝君五王殇!扶大厦将倾,苏天下苍生的重任又该托付谁手?
  • 万古最强剑主

    万古最强剑主

    一觉醒来,陆凡发现自己身处于一片陌生的世界当中。没有悲伤,也没有难过作为一个在末世中苦苦挣扎十多年,经历过血与痛,以及绝望的男人他发现自己十分热爱着这个世界。然而……一场意外,却是让陆凡发现,原来这个世界也不平静。
  • 别动我的少年

    别动我的少年

    本来一切都很安静,她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和睦,母亲和外公的接连去世都因这个女人,父亲的冷漠让他走上报仇之路
  • 僵尸的爱之永恒

    僵尸的爱之永恒

    宇宙洪荒,万族林立,有僵尸为患,盘古族为救苍生,解救黎明百姓,以身化阵,名曰生死劫,扭转乾坤,封印僵尸王。亿万年后,一个少年身怀奇怪符文,突现人间,一夜之间,血雨腥风,尸横遍野,全村人离奇死亡,是人为,还是……
  • 逐渐崩坏的末日世界

    逐渐崩坏的末日世界

    死体危机爆发,从藤美校园逃生的我们该何去何从?绝望的困局里面,大唐龙雀沟通娲皇意志,改造出山海经异兽!群号:98385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