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82600000018

第18章 父亲晚年的生活

我父亲,巴维尔·叶戈罗维奇,在梅里霍沃我们家餐厅旁边有自己的一个不大的房间。他那时已经退职,在家随便干些事情。夏天,他喜欢在花园忙碌,看管、清理小路,侍弄树木。冬天,他清除通向厢房的小路上的积雪,把房子附近的雪打扫干净。

父亲完全承认安东·巴甫洛维奇是一家之主,是家长,事事都听从他的意见。父亲晚年脾气非常温和。哥哥对父亲也很体贴入微,虽然有时善意地嘲笑一下他的嗜好和习惯。父亲一辈子信仰宗教,并且参加所有的宗教仪式。每逢节日,他都要专门坐马车到附近村里的教堂去祈祷。经常这样跑来跑去,特别是晚上去参加彻夜祈祷,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因而父亲有时就在自己的小屋里独自举行私人祈祷式:他点上神灯和蜡烛,读福音书,一边摇着神香一边轻轻地哼唱圣诗。他祈祷的时候,我们谁也不去打扰他。

在梅里霍沃,父亲还做一件事,就是写日记。这是他墨守成规和仔细认真的性格所特有的表现。他每天把梅里霍沃发生的事都记在日记里。这些简明扼要的记录有时显得既很动人,又实实在在:谁到我们家来了,谁来吃午饭了,家里哪个人到哪儿去了,花园里什么花开了,安托沙的心情如何了,等等。为了说明问题,现在我从父亲的日记里摘录一些片段。

1892年6月29日过命名日时客人全来了。

1893年3月3日雪在化。温床铺了粪肥。

3月18日妈妈斋戒祈祷。

4月22日安托沙病了。

1894年8月20日这20天里什么也不能干。农活损失巨大。绝望和灰心丧气。

12月31日一个客人也没有。大家没有迎接新年,吃完晚饭10点钟睡觉。

1895年1月2日安托沙去教士那里吃午饭。我们吃晚饭的时候,塔·利·谢普金娜-库佩尔尼克和伊·伊·列维坦来了。

4月7日安托沙、列维坦和玛莎到树林里去了。他们一直散步到晚上10点。

5月6日画家来了。晚上来的是:母亲、索尼娅带着沃洛基卡和保姆、谢玛什科和伊万年科。

1896年1月1日沙霍夫斯科依公爵和夫人来了。几个女人和孩子们来祝贺。萨维利耶夫到塔甘罗格去了。谢缅科维奇和妻子来了。还有神父。

2月24日神父和诵经士来吃午饭。丽季雅和玛莎来了。兽医来过夜。

3月6日客人们在厢房和家里过夜。

3月20日安托沙从洛巴辛车站乘特别快车到南方去了。

10月19日安托沙、玛莎和米津诺娃从彼得堡回来。丢在车厢里的东西给送回洛巴辛车站,一点儿也不少。

12月28日人们化了装到谢缅科维奇家去做客。

12月31日夜里12点迎接新年,有自己家的人和客人:丽卡、萨莎·谢利瓦诺娃和画家。他们在我们家过夜。

1897年1月17日安托沙37岁。神父尼古拉和诵经士来过。玛莎回来了。

2月5日安托沙结束人口统计。

4月23日安托沙在花园里干活。

6月3日安托沙和伊万年科在大池塘边钓鱼。

7月22日安托沙、丽季雅和画家走了。勃拉兹画肖像17天,没画完。

8月20日现在两个女画家和一个男画家列维坦在我们家吃午饭。玛莎到莫斯科去了。

8月31日安托沙早上8点离开梅里霍沃到比阿里茨去了。

1898年5月5日安托沙从法国回来。他带回许多礼物。

7月15日到树林里去采蘑菇的有玛莎、安纽塔、罗曼、伊万和安托沙。

7月30日外国人来,吃晚饭,喝茶。

8月15日娜·米·林特瓦列娃来了。戈尔采夫和科诺维采尔来了。

谢缅科维奇夫妇来了。7个外地人在此过夜。9月3日挖土工人在安托沙照管下挖坑、栽树等等。

此外,他每天还记气温多少,天气如何:晴天,阴天,下雨,下雪。

当父亲离开梅里霍沃(到莫斯科的伊万·巴甫洛维奇、彼得堡的亚历山大·巴甫洛维奇那里去)的时候,安东·巴甫洛维奇便亲自替他记日记,而且运用父亲记日记的风格。有时他不能保持一本正经的口气,竟以父亲的“风格”做些开玩笑的记载。例如:

1893年3月15—16日牡绵羊在跳。玛柳什卡兴高采烈。

3月18日下雪。谢天谢地,所有的人都走了,只剩下两个人:我和契诃娃M-me(太太)。

3月20日晴天。温床搞好了。母亲梦见瓦盆里有一只山羊。

3月23日母亲梦见一只鹅戴着教士的法冠。这是好兆头。玛什卡肚子疼。宰了一口猪。

1895年5月13日记这种日记萨沙比安托沙和玛莎能干,快下雨了吧。有云彩了,要下雨了,虽说萨沙聪明,可仍旧是个傻瓜……

可是父亲最后的日记不得不由我来写了。事情是这样的。

1898年9月中旬,安东·巴甫洛维奇到雅尔塔去了。又剩下我一个人和父母在家,并且像以往一样,我由于在中学工作,大部分时间不得不住在莫斯科。我那时住在苏哈列夫花园街基尔赫戈弗的房子里。

1898年10月9日(星期五)晚上,画家伊·埃·勃拉兹到我这儿来做客。我们正坐着快活地谈笑,忽然有人送来一封从洛巴辛拍来的电报。电报是拍给我的,可是上面没有发报人的姓名,只有几个字:“父病,速到列夫申医院。”起初我根本弄不清是怎么回事,究竟是谁的父亲?怎么会病了?为什么在莫斯科的列夫申医院里?我离开梅里霍沃总共才这么几天,从家里出来的时候,父亲巴维尔·叶戈罗维奇身体挺好的呀。

这时候哥哥伊万·巴甫洛维奇恰好来了。他看了看电报,也认为可能是送错了。可是我总有些不放心,因为电报毕竟是拍给我的,再说发报地点又是洛巴辛。我决定到医院去。勃拉兹自告奋勇陪我去。

我们不知道列夫申医院的地址,先到一家药店打听。当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我打听到列夫申教授家的地址,给他打了电话。他家里人回答我说,教授不在,让人用电话叫到医院去了,因为从谢尔普霍夫县送来一位患钳闭疝气的病人。这下我才确信,是父亲住院了。我难过极了,坐车直奔那所外科医院。

到了医院,我一眼就看见一扇巨大的窗户,透过窗户只见房间里点着明亮的电灯,一些穿白衣服的人在手术台周围忙碌。我立刻意识到,这是在为父亲做手术。

我不记得自己是怎样跑进医院大门的。守门人证实了我的猜测,他说,几个小时以前确实从谢尔普霍夫县送来一位姓契诃夫的老人,患有钳闭疝气,还说老人精神很好,是自己走上楼的。然后他说,教授刚来不一会儿,马上就要做手术。我还打听到,送父亲来的是地方自治会医生叶·巴·格里戈利耶夫,他住在离梅里霍沃不远的乌格柳莫沃村。

医院里的人自然不让我进手术室,我只得在楼下前厅里等着。可想而知,给父亲做手术的时候,我心里多么难受啊……穿白色罩衫的男人和女人从我身旁走过来走过去,可是,不用说,什么也不能对我讲。

时间一分钟一分钟、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勃拉兹一直没有离开我。他和看门人尽力安慰我,让我放心。到夜里三点多钟,列夫申教授下楼来见我。他显得疲惫不堪,头发汗淋淋地黏在太阳穴上,两只手上似乎还有血。有人已经告诉他我到了,于是他径直朝我走过来,着实把我训了一顿:

“您怎么搞的。丢下一个老人不管。手术很难做,时间又长,只有您父亲这样身体好的老人才经受得住。肠子坏了四分之三俄尺,不得不切除。”

“教授,我三天前离开家的时候,父亲还好好的。我在莫斯科的中学教书,明天就要回家的。电报说父亲给送到您的医院来了,这简直是晴天霹雳啊,”我回答他说,差点儿哭起来。

列夫申大概是可怜我了,便较为和蔼地说,手术总的来说进行得还算顺利,病人已经醒过来了,如果我愿意的话,可以去听听他说话的声音。他领我到楼上的手术室,我听见父亲说话还挺有精神。他没有看见我,因为有病房医生挡着。

列夫申把我带出房间,又对我说:

“我再说一遍,这是个很难做的手术,因为耽误的时间太长了,直到现在才送到医院来,要是再迟一小时,他就没命了。现在一切还算顺利,可是还不能认为万事大吉。您回家去吧,早上八点钟再来。”

不用说,我在家里一分钟也闭不了眼睛。早晨,我跟哥哥伊万·巴甫洛维奇来到医院。父亲和医生还都在睡觉,医生看护了父亲一夜。我们只好等着。

后来列夫申来了,把我们领到他的办公室里。应该说,我一直没有哭,可是现在,在教授这里,我不禁放开了悲声……

父亲睡了很久,快到中午一点钟才醒。医生找到我们,说父亲的脉搏和体温都很正常。最后兹科夫医师陪我们上楼看望父亲。他看到我们来很高兴,声音微弱地对我们说,他根本不知道是怎么给他做手术的,他对手术很满意。昨天,他从梅里霍沃坐雪橇到洛巴辛车站,在土坡子上颠得难受得要命。医院不让我们在病人身边久留,不过允许晚上再来探望。

晚上,我看到父亲情况很好。他精神显得强多了,并说医院照顾得很周到,大家都挺关心,这里的人都喜欢他。他只是说肚子疼,还让我陪母亲来看他。在医院里,医生也好,实习大学生也好,护士也好,大家的确都喜欢父亲。人人都感到惊奇,父亲已经74岁,身体竟这么好,这么健壮,大概,人们喜欢他,还因为他是作家契诃夫的父亲吧。

第二天,10月11日,我又跟从梅里霍沃赶来的母亲一块儿去看望父亲。他仍然感觉很好,对一切都满意,可还是说肚子疼,打臭嗝。我稍微放了些心。似乎一切还顺利。

可是,10月12日父亲突然感到难受,结果只好再做一次手术。手术是下午进行的。父亲没能经受住这次手术,与世长辞。这对我们全家人来说简直是飞来横祸,一个沉重的打击。

于是,1898年我在父亲的梅里霍沃日记中写下最后一句话:

“10月12日下午五时,巴·叶·契诃夫在莫斯科逝世。”

我们全家人悲痛的心情难以用语言形容。我不知道该怎样把父亲去世的消息通知住在雅尔塔的安东·巴甫洛维奇。他爱父亲,而且在最后一个时期对父亲格外体贴,我担心这个消息对病中的哥哥打击太大,以至加重他的病情。我没有勇气把噩耗通知哥哥,心想,他自己会从其他途径或者报纸上得到消息的。我只给住在雅尔塔的伊·阿·西纳尼拍了一封电报,他是一家不大的图书-烟草店的老板,哥哥常到那里去。电报全文如下:“恳请告知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得悉其父死讯后情况。他身体如何。”

我后来才知道,这封电报惹得伊·阿·西纳尼忐忑不安,他认为,应该把父亲的死讯暂时瞒着安东·巴甫洛维奇,因此直到10月13日晚上,才把我的电报送给哥哥。安东·巴甫洛维奇马上给我们拍回一封电报:“愿父亲升入天堂,永远安息。深感悲痛,惋惜。请告详情。身体健康,勿念,要照顾好母亲。”

后来哥哥得知父亲的死因,为自己当时不在梅里霍沃深感惋惜。他说:

“如果我在家,绝不会让父亲的肠子坏死,也绝不会把他送到莫斯科去,他还会活很久的。”

我们把父亲安葬在莫斯科新圣女修道院的陵园里。几天之后,我收到安东·巴甫洛维奇的一封信。他在信中写道:“突如其来的噩耗使我深感震惊,无比悲痛。我怜惜父亲,也怜惜你们大家;一想到你们都在莫斯科经受巨大的痛苦,而我却在雅尔塔清闲度日,心里就倍觉不安……母亲愿意到雅尔塔我这里来散散心吗?她要是能够来这儿看看,喜欢这儿,我们就干脆把家搬来……如果你也能请个假,哪怕只来住一周,也是我极大的快乐了。再说还能商量一下目前该怎么办。我觉得,父亲死后,梅里霍沃的生活已经一去不复返,梅里霍沃生活时期仿佛也跟着他的日记一块儿终止了……”

后来事情的结果正是这样:我们的“梅里霍沃生活时期”结束了。我们从此再也没在梅里霍沃长住过,一直到迁居雅尔塔以后,出售梅里霍沃庄园的时候,才偶尔到那里光顾一下。

同类推荐
  •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谈起春秋五霸,首推齐桓公。就政治、经济、军事而言,在七十多个诸侯中,齐桓公并不出类拔萃。他用财无度,好酒,好猎,好女人。然而他有一最大优点:爱惜人才。哪怕是自己的仇人,一旦认准了,破格提拔,委以重任,言听计从。在贤相管仲等人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荣登霸主宝座。然而,齐桓公的结局并不好。作为一个堂堂霸主,竟被活活饿死。始作俑者,是他生前最宠爱的三个大臣。这个中的滋味,很耐人寻味。在众多的诸侯中,齐恒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天下?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本书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隋朝大官僚李渊父子,乘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他们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夺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新统一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唐朝在经济上逐步得到了恢复,军事上也逐步强大起来。唐朝和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征收繁苛,迫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纷纷破产。874年王仙芝在河南发动起义,同年七月黄巢在山东起义响应。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在公元880年底打进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农民军在唐军与沙陀军队的联合进攻之下,退出长安。黄巢战败自杀,而唐朝的统治也因之而瓦解。
  •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清朝这些人儿:努尔哈赤

    这本书是《清朝这些人儿》系列的第一本,本书主要人物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的一生与明朝有过合作,更多的是对抗。在本书中,我们将清楚地剖析努尔哈赤的一生,我们还将从努尔哈赤、从女真族、从后金国的角度,去解读这个朝代的历史。
  • 历史的履痕——名人在历史激流中

    历史的履痕——名人在历史激流中

    本书共收录了九篇文章,包括中国第一位现代买办——唐廷枢、清末军医——何守仁、中国第一位周游世界的平民旅行家——潘德明、中国近代新音乐教育家——杨仲子、等。
  • 名人传记丛书——伊莎多拉·邓肯

    名人传记丛书——伊莎多拉·邓肯

    伊莎多拉·邓肯是美国著名的舞蹈家,是第一个披头赤脚站在舞台上表演的舞者,被尊为世界现代舞的先驱人物。她在舞台上拥有光芒四射的美丽,现在让我们沿着她生命的足迹,一点一点地探寻她的一切。
热门推荐
  • 男人太好看了会怎样

    男人太好看了会怎样

    沙雕文,丑男整形成帅哥,没人要变成万人迷的故事。各位看客轻喷。***********文案:江晓东一眨眼,发现自己回到了高中。上一世,因为天生面貌丑陋,江晓东不得别人的喜欢,重来一次,江晓东打算尝试一下整形,体验一下万人迷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传奇的人生,从整形开始~
  • 灵暗神王

    灵暗神王

    这天地灵气都消失几百年了,你拿什么修炼?空气吗?醒醒吧!这是你灵气修一脉的修真末路。不如学我,改造基因,用宇宙暗物质能修炼,你灵气修能做到的,我暗能修一样都做到。就算再退一步,你也可以灵暗兼修,两不耽误。
  • 染君心

    染君心

    【文笔不好,还请多多包涵哟】她,倾国之容,偏爱素衣白纱,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勾人心魄。一如江南女子般温婉恬静。他,白衣黑发,衣和发都飘飘逸逸,不扎不束,微微飘拂,衬着悬在半空中的身影,直似神明降世。“女人太聪明可不好。”“女人太笨也好不到哪儿去。”当灭门真相一层一层地被撕开,她的真实也慢慢被曝光。一同生活了近十年的姐妹看着坐在主座上的她“染言,你到底瞒了我们多少!”她却一袭红衣妖娆一笑。“染言,回来吧。”她却嗤笑道“回去?从十年前我杀了那个男人开始我就回不了头了。”他一脸疼惜,却被他不屑“呵,知道我有多爱你吗?可爱得再深,恨却更深!”
  • 骊宫

    骊宫

    陆辰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完美到天怒人怨的学霸。既然是学霸,自然要有学霸的气质。但是当陆辰幸运地再睁开眼,看到自己身上打满补丁的粗布麻衣以及临水观影看到的麻花辫的土包子模样时,她瞬间觉得自己一点也不幸运了。然后,那个一脸褶子的老娘一开口。“痴妞!急来视汝幼弟,垂下所液皆粘炕矣!”(傻妞!还不滚来看你弟弟!都尿炕上了!)。。。。。。睡于棺也!(卧槽!)好吧,你对我不仁休怪我无义!但是有时候,奇高的智商可能代表另一点---奇低的情商。当某人准备逍遥江湖行侠仗义时终于发现兜里一个子都没有,听到“兵可得馒头(当兵有馒头)”时,毅然决然去当兵!
  • 散打三国散

    散打三国散

    笑侃历史,借古讽喻俗世百态;解构经典,传世名作另放异彩。马谡真冤啊,可谁让他是诸葛亮的下级呢,以前只知道诸葛亮聪明,原来阿斗比诸葛亮还要聪明。本书脱胎于《三国演义》笑侃历史,打破传统,重释经典,不是历史胜似历史。本书中三十三个荒唐甚至荒诞的故事,醉翁之意不在酒,是要在历史的原料上“添油加醋”,借古喻今。欲品其中的真味,须得像《煮酒论英雄》中的刘备和曹操,煮一壶青梅酒,喝得醉醺醺的,于似真似幻、似梦似醒之际,突闻头上一声炸雷,醍醐灌顶,豁然顿悟,涅得道。
  • 剔骨成魔

    剔骨成魔

    骄横霸道,终犯下弥天大祸。强大实力的压迫,亲人的无视。他,终是一怒横刀剔骨削肉,消散在众人面前。生命消散,灵魂游荡,却使他进入到另一片世界。新的世界,新的开始,且看他如何纵横.....
  • 隐世之千鬼巷物语

    隐世之千鬼巷物语

    百鬼横行于世,带来的不是灾难,而是一场又一场凄艳决绝的故事,为了亲情,为了友情,为了爱情,他们在他们的世界中绽放出属于他们的色彩。东洋之王说,在漫长的岁月中,吾不怕等待,为了得到你的青睐,我可以不惜任何手段。道士这样说,爱,就是爱上了,哪怕万劫不复,我依然爱她。灵仙这样说,我还她一世清净,不过,我却要她永生……昔日的温柔男子却这样说,爱?恨?其实真的恨得深了,才发现自己爱得极深。可惜,我已经错了,请饶恕我,让我继续错下去吧。她却说,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当年那个执伞青衣的人,他,便是我的良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人去楼也空

    人去楼也空

    人只有经历过许许多多的事情,才会成长,该故事讲述了杨小艳是一个任性、目中无人、做事从来不考虑过后果的,都是长不大的孩子。从学校出来她经历了很多事情,无论在工作、生活、爱情方面她都经历过,从她遇到李小猛开始,她的人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她认为会和他相守一生,结果造化弄人,经过一系列事情之后,她还会继续这段恋情吗?而她今后的人生该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总裁夫人是神仙

    总裁夫人是神仙

    她是天上的七公主,因为贪玩不小心掉落了凡间,还是,陌生的地方,叫什么二十一世纪。她不小心落在某男的花园里被捡了回去,之后就开启喂养的模式,因为好吃好喝的她是赖上这个男人了,有个有钱的男人就是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到最后就这样嫁给人家做媳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