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55100000015

第15章 走向文学的自由天地(1)

(第一节)学生时代的文化洗礼

每个人都曾有一个被文学梦点缀的青春时期,那是一些“映梦窗凌乱碧”的日子。那时,我们刚刚告别“金色的童年”,进入中学的大门,准备着驶向生活的大海。父亲、母亲、老师、社会轮番代表生活向我们讲述生活的真谛,要我们知道今天来之不易,而前方的地平线上更有那么那么重要的任务在等待着我们去完成。我们体内的青春在萌发,那是一只盲目的野兽,它本身就充满了远古的骚动,面对各种各样的“生活领航员”,更是茫然不知所以。我们常常会无缘无故歇斯底里、高声大叫、恶作剧、谩骂、赌博、斗殴,乃至干下一些连自己也吃惊的荒唐事情。常常,在某个假日,我们会独自一人,沿着一条从未涉足的江边小路走啊走啊,渐渐迷失在一片荒蛮浩淼的水域,并因而铭记一生。常常,我们被青春的忧郁所漫卷,过早地让人生的小船失落在一片充满涡流和暗礁的凶险海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一次,我坐在劳伦茨山[山头]……心里非常悲伤,我要检查一下,自己对人生还有什么希望和要求。我最大的希望,或者说,对我最有吸引力的希望,是得到对人生的一种看法当然,我还要用笔把这个看法写出来,让别人相信我的这个看法。……我对人生的看法是:虽然,人的一生大起大落,有着明显的变化,但是,它又是子虚乌有,是梦幻,是游云。……所谓的希望其实是,他给子虚乌有以一点点活泼的表面现象;虽然他本人还没有故意走进到这子虚乌有之中去,不过,他已经感到,子虚乌有是他的本质要素;这是一种告别方式,当他还年轻时,他就是用这种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的虚假现象。这个虚假的世界并没有直接欺骗他,而是通过他周围的权威人士的话欺骗了他,这样他才有了这个所谓的“希望”。

一位家境富裕的青春少年,在身处大自然的时候竟是那么悲伤、那么绝望,以至产生了人生顿悟,认为自己只能走向“子虚乌有”的文学世界。这就是卡夫卡的本色。

我们不能确切知道“许多年前”是哪一年。然而我们知道,在1902年,19岁的卡夫卡就早己是一位“资深”文学青年了。这从他与波拉克的通信中可见一斑。波拉克与他在中学时代就结下友谊,大学时代保持了一段时期通信。正像卡夫卡致波拉克信中所说,只要不谈文学,“我们会突然发现,我们都穿着化妆舞会的服装,戴着面具,做着笨拙的手势(尤其是我,真的),于是我们会忽然变得忧伤、疲惫”。一年半以后,卡夫卡寄给波拉克一堆文字,那几乎是他迄今所写下的一切我希望你读一读这些字纸,无足轻重也罢,令人厌恶也罢……我摘下一块肉……从我的心中摘取一块肉,用一些写满字的纸张干干净净地包好交给你。”

不要以为这是文学青年的矫情,这是卡夫卡的“肉身成言”的青春见证,是他悲哀的生命的结果,也是他对文学创作的态度。年纪轻轻的卡夫卡已经给自己提出了超常的文学标准,并因此而产生了焦虑:

我一口气读完了赫贝尔[德国着名作家]的日记……这些天我根本无力拿笔,因为看着这么一种生活天衣无缝地不断向上高耸,高得用望远镋几乎都看不见顶,良心就平静不下来可是良心上如果有了一个很大的伤口,倒是有益的,这样它对每挨一口咬都会更加敏感。我认为,只应该去读那些咬人的书和刺人的书·如果我们读一本书,它不能在我们脑门上猛击一掌,使我惊醒,那我们为什么要读它呢?我们需要的书是那种对我们产生的效果有如遭到一种不幸,这种不幸要能使我们非常痛苦,就像一个我们爱他胜过爱自己的人的死亡一样,就像我们被驱赶到了大森林里,远离所有的人一样,就像一种自杀一样,一本书必须是一把能劈开我们心中冰封的大海的斧子。

卡夫卡焦虑于任务的重大。他的文学意识源于人类文化史上那些一流的思想文学艺术大师及其作品。从10岁开始,早慧的他就进入了德语文学的海洋。布拉格旧城德语文科中学是当时布拉格最好的学校,6年之间,卡夫卡博览群书。头三年教师特别强调童话文学,卡夫卡因而深入接触了北欧童话和中国民间故事,这对于形成他曰后作品中浓厚的童话象征特色具有重大意义。他系统学习的内容还包括《希尔德布兰特之歌》(古髙地德语英雄诗的孤本)、《尼伯龙根之歌》(中古高地德语名篇),奥地利诗人和剧作家格里尔帕策和莱脑等人组成的作家群,歌德、海涅、席勒、莱辛、施莱格尔、蒂克、诺瓦利斯等德国浪漫派作家群,临近毕业时他还对霍夫曼斯塔尔和尼采等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接下来的大学六年,卡夫卡进入了更广阔的文化思想和文学艺术天地,主要阅读和思考对象广及克莱斯特、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斯特林堡、梅特林克、汉姆生、狄更斯、托尔斯泰、托马斯·曼、布伦坦诺、帕斯卡、达尔文、弗洛伊德、中国古代文化和古典文学(如老子、庄子、李白、杜甫、苏东坡、杨万里、袁枚)等等。值得强调的是,大学时代的卡夫卡格外关注自传或传记体文学作品,如刚才他自己提到的赫贝尔日记,如歌德的《日记》、做行日记》、《诗与真》、《伊菲革尼亚》以及《歌德谈话录》等等,又如格里尔帕策和斯汤达等人的日记,拜伦的《日记与书信选》,马尔摩斯·奥勒利乌斯的《冥想录》,福楼拜、叔本华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传记,等等。大概生活的不幸赋予他一种直觉、一种关注,使他想要透过文化现象进一步了解生存之网上的真相,了解人性深处那些隐晦朦胧的东西。显然,在那些显赫的文化现象的背后,在人群、光荣和鲜花的一旁,卡夫卡与人类精神世界的文化人物们进行着某种实质性的会面和交流。和常人相比,他更关注的是这些文化人物的“他的-存在”,那血肉模糊的生存本性,包括他们在孤独中、在不幸中或者在不为常人所知的时空中那些更真实的状态。与其说他在阅读,不如说他在寻找、在发现。用绝望而独特的眼光、用与众不同的视线,他找到了真正与自己不幸的内心世界发生撞击的东西。

1·从歌德到克莱斯特的“伤口”

在广泛的阅读和思考的背景上,几位重要文化人物逐渐脱颖而出,对日后卡夫卡文学生命的本质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卡夫卡曰记、书信和谈话中可以看出,歌德一直是他至为景仰的人物,尤其是1912年卡夫卡自身的文学创作产生重大突破之前,他对歌德的兴趣达到顶点,狂热地醉心于歌德那种“持久性的艺术”,阅读歌德时甚至会激动得无法写作,常常“一个星期之久都沉浸在歌德的氛围里”,还打算写一篇探讨歌德艺术力量奥秘的论文。勃罗德描述说:“听卡夫卡出神地谈歌德,给人以一种非常特别的感觉:这就仿佛是一个孩子在谈他的一位祖先,13岁的卡夫卡,就读于高等学校低年级。

这位祖先生活在比今日更幸福、更纯洁的年代,与神性有着直接的接触。”

卡夫卡把歌德视为“最神圣”的“人神”,就其“神”的一面,歌德近乎一位完人,是一位“人类精神之父”,一位世界性的文化巨星,象征着文学的不朽就其“人”的一面,歌德又是一位人性大师,从某个意义上说,歌德关于人性及其命运的可能的思考使卡夫卡受到更为持续而深沉的冲击。“不做铁砧,就做铁锤。”“立志成大事者,必须善于限制自己。”这样一些着名的歌德式智慧必然暗中与他的“父亲情结”相呼应,深深触动他内心的不幸和渴望,让他格外意识到自己挣扎着的生命之弦。二十多年后,在自知不久于人世的最后时光,在生与死、爱情与污秽在他身上纠结不清的日子里,他对青年朋友雅努施谈道:“一切都在斗争,都在搏斗。只有每天都必定能征服爱情与生活的人才会得到它们。”接着他异常虔敬地感慨道关系我们人的事情,歌德几乎都说到了。”

卡夫卡对“人神”歌德的崇拜表明他接受人类文化影响的个性特征,显示了他的“父亲情结”,然而这只是一个方面与之对称的另一个方面则来自一种悲剧人格的影响,以格里尔帕策、陀思妥耶夫斯基、福楼拜、克莱斯特等人为代表,他们都是人类文化的巨星。格里尔帕策与卡夫卡在家世与气质上有诸多相似之处,都属于奥地利知识分子中常见的神经症类型,身上携带着来自母系或父系家族的某种抑郁症因子。这位奥地利大诗人的母亲和一位弟弟先后自杀,他自己则为严重的抑郁症所苦,终生自我压抑、自我怀疑、自我局限,并对人类处境表现出深深的悲观主义,在生活和创作中表现出深刻而尖锐的心理学和伦理学的眼光。陀思妥耶夫斯基不用说也是卡夫卡伟大的同类,典型的神经症天才作家,以文学形式探讨人类罪愆、苦难和希望的代表人物,正像卡夫卡所说: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他读出了自己“不幸的存在”(beingunhappy)。值得注意的是,在信仰问题上,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克尔恺郭尔有些类似,对绝对彼岸的“最高存在”具有狂热的虔诚。表面看来,这与卡夫卡的理性气质相悖,但事实上暗示着认同的潜在趋势,与卡夫卡和克尔恺郭尔之间的关系类似。福楼拜是“肉身成言”的代表性作家,文学创作就是他的全部生命。这方面他正是卡夫卡的先驱。福楼拜不懈追求艺术形式的尽善尽美,他曾表示,自己的最大理想就是创作一部“与一切无关的书,一本与外部世界只有最小联系的书,它只是由自身风格的内在力量而得到统一”!如此这般对文学的痴迷’恐怕只有卡夫卡能与之相比。然而,如果全面考虑文学因素和精神气质,那么影响卡夫卡最深的人物还是克莱斯特。卡夫卡曾这样谈及以上四人与他的精神血缘:

如果不考虑影响和地位的因素,那么我真正的血亲是格里尔帕策、陀思妥耶夫斯基、克莱斯特和福楼拜。四人当中唯一结婚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然而(无论结婚与否,他们都没找到正确的出路),或许,只有当克莱斯特出于内外两方面的必然性而在万斯湖畔开枪自杀时,他才成为唯一找到正确出路的人。

卡夫卡对克莱斯特情有独钟,绝非偶然。这位被称为“19世纪文学第一人”的德国天才诗人跟后来的卡夫卡一样,年纪轻轻就对人类生存状态深感绝望。由于严重的焦虑,他在24岁那年陷于精神危机。接下来的十年时间内,他一直被沦为“命运傀儡”的恐惧所折磨,极度渴望对自身命运的掌握,结果反而遭到命运残酷的捉弄,始终不为同时代人所容,最终在灵魂与肉身的双重流浪中开枪自杀,

年仅34岁。

跟后来的卡夫卡一样,克莱斯特的文学创作常常是心理因素乃至病理因素的突发性产物,往往事先没有任何迹象,便直接涌现于潜意识深处。他的作品总是倾向于表现不安、焦虑以及随之而来的灾难性结局,其原因则归结为“命运”的袭扰,包括人类心理动机的深不可测,生存的非理性,伦理-人际关系网络的脆弱,经验的不稳定、不确定和不可靠,等等。这在事实上向歌德所代表的浪漫古典主义注入了阴森的怀疑。正因为如此,歌德把克莱斯特斥为“病态的心灵就像一个本来天生丽质的肉体患了不治之症”,人本来想表示诚恳的同情,但不由自主地感到“恐怖和嫌恶”。

勃罗德曾在卡夫卡和克莱斯特之间作过对比:

卡夫卡的作品与克莱斯特的着作有一些实质上的、完全不可仅仅以回味相似来解释的特征,尤其在散文风格上,已经为人们反复提及。可是关于他们基本立场的心灵上的接近,据我所知还不曾有人指出过·这两个人的基本立场的确是惟妙惟肖,甚至1901年卡夫卡从中学毕业,进入大学,选读两星期的化学后才改读法律,并旁听艺术史。

他们的肖像也相似,至少他们的童稚和纯洁是相似的。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居于中心地位的竟然也[跟克莱斯特一样]是对家庭的责任!

事实上,两个人之间的确存在诸多相似和对应。他们一方面成长于严厉的家庭环境,面对家庭所寄予的高度现实期望,另一方面又缺乏面对现实的能力和兴趣:两者的伦理-人际关系都显得极为紧张;两者都对爱情和婚姻表现出难以缓解的需要,都陷于旷日持久的订婚状态,而结果都不了了之两者在爱情上都表现强烈,但作为天才艺术家的自我保全本能更为强烈;两者都执着于艺术创造,拒绝迎合时代标准,并因而一时不被世人理解两者都倾向于神经症性质的执迷,无论对象多么细小,都会对他们形成“黑洞效应”,对于基本道德和哲学问题更是如此·,两者都珍视男子气、珍视决断和性格的统一,但同时也无比复杂、多变、分裂、病态两者都被焦虑和绝望所困扰,摇摆于执着的努力与彻底的放弃之间;两者都有程度不同的死亡冲动和自杀倾向,克莱斯特在34岁时死于自杀,卡夫卡则在34岁时发作“自杀性”的肺结核,并最终死于克尔恺郭尔所谓的“致死的疾病”。

两个人生存形态上的高度对应并非偶然,它既显示了不同命运之间的共性,也暗示了文化人格之间的认同和影响。在卡夫卡的最后岁月,青年朋友雅努施曾向他谈起当时红极一时的超现实主义先驱诗人阿波利奈尔,卡夫卡却含蓄地表示了断然的否定。他说,真正的艺术并非技巧的造作,而是痛苦的分娩,真正的艺术家对技巧的造作避之唯恐不及。他用于说明这一观点的,正是克莱斯特的作品这才是真正的创作。语言非常清楚。您在这里找不到矫饰的语言,看不到装腔作势。克莱斯特不是骗子,也不是逗趣者。他的一生是在人和命运之间……(梦幻)似的紧张关系的压力下度过的,他用明确无误的、大家普遍理解的语言照亮并记述了这种紧张关系。他要让他的……

(梦幻)变成大家都能达到的经验财富。他为此而努力,却不耍言语游戏,不作评论,不施用诱惑。在克莱斯特身上,谦虚、理解和耐心变成任何一次分娩的成功所需要的力量。因此,我反复阅读克莱斯特的作品。艺术不是瞬间消逝的惊愕,而是长期起作用的典范。”

在克莱斯特的思想和创作中,有一个重要的意象:伤口。克莱斯特把人的生存看做敞开的伤口,暴露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遭受新的刺激、污染或破坏,永远难以愈合。无独有偶,“伤口”也是卡夫卡人生和艺术的一个象征和隐喻,在他的文字中随处可见:

“可是良心上如果有了一个很大的伤口,倒是有益的,这样它对每挨一口咬都会更加敏感。”

“但是,我像一个遍体鳞伤的人,只要不碰不磕,我就能在百般痛苦中苟延残喘下去……”

“……这是一条地地道道的创伤渠道。在渠道内,每一阵疼痛都在来回游动……”

“这场风波对我说:……你的头像正在溃烂的伤口……”

“我蒙受着如此巨大的疼痛,这是因为伤口[受伤]已经有好久了,积重难返啊!我有这种疼痛,并不是因为伤口很深,也不是因为伤口在溃烂。”

“当然这里还存在着创伤,其象征只是肺部创伤。”

同类推荐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1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1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张爱玲传奇

    张爱玲传奇

    文字像一把华丽又寒冷的剑,她优雅地挥舞着。爱情像一场绚烂而冒险的旅程,她坚定地飞蛾扑火。她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葩,她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在她极富传奇的一生中,有绚丽惊世的成名过往,有痴心不悔的爱情经历,有十里洋场的上海故事,有华美悲凉的香港情缘,还有离群索居的人生迟暮。她,就是张爱玲。《张爱玲传奇》用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全面详实的资料,生动地展现了张爱玲的传奇一生。
  •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李自成第五卷:三雄聚会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和科学家、实业家。出生在波士顿一个皂烛制造商家庭。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刻苦自学,通晓了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还大量阅读了欧洲各国的历史、哲学、文学著作,对自然科学和政治经济学也有很深的研究,最终成为他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并领导美国人民完成了独立革命,成为和乔治-华盛顿同享盛誉的领袖人物。
  • 清代世界首富伍秉鉴的财富人生

    清代世界首富伍秉鉴的财富人生

    伍秉鉴的一生离奇曲折,他出道之时,正值清朝康乾盛世后的极速衰落期。在当时那个波谲云诡、错综复杂的乱世,他却逆着大清国衰落之势演绎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财富传奇,在中国商史上写下了灿烂的一笔。为什么出身平凡的他,却成为当时中国富甲天下、显赫一时的富商?为什么生活在乱世的他却能轻松玩转官商两道?他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他失败的教训又在哪里?在这里,我们将踏着他留下的传奇履迹,透过他闪耀着的财富光环,去感受他纵横驰骋政商两界的智慧谋略,还有他作为政治“第三者”凄苦、寂寥的悲剧人生。
热门推荐
  • 蝶梦

    蝶梦

    小说中所描写的那个充满神通道法、种种玄妙的世界真的存在么?郭宇轩这样问自己。一次意外,让他接触到了一个神秘的世界。一次意外,让他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年成长为一代宗师。世间的尽头,大道的巅峰,是怎样一种境界?当众生皆在脚下,回首望去,却发现——恍如大梦一场!
  • 王源一场未定的缘分

    王源一场未定的缘分

    一场车祸,得知自己并非亲生父母亲生……“你好,楚钰彤,我叫王源!”某人用着特有的薄荷音向同学介绍着自己是什么,让他们两次邂逅?北京音乐学院的生活,让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白马王子,可自己终究不是那个公主,注定了只能是他生命中一个无关紧要的过客爱情总是会使人失了理智,失了方向,而时间总是会慢慢治疗你心中的伤痛,总是会让你输的一无所有……他突然的离开,他对她默默的陪伴以及让她不敢相信的亲生父母竟拥有百亿资产,可为什么会在一夜之间成为历史?从此,她该何去何从?
  • 好女孩

    好女孩

    17岁女孩纳迪娅的母亲自杀,悲伤、迷茫的她厌弃自己,开始过着混乱的生活。因为母亲的不堪而离家的善良少女奥布里,与纳迪娅在社区教堂相识,相似的孤独与创伤让二人成为好友。伤心的纳迪娅与牧师的儿子卢克陷入热恋,借以寻求温暖与安慰,却意外怀孕,酿成这个保守小社区的大秘密。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前途和卢克的名誉,纳迪娅悄悄堕胎,然后离家去念大学,将这个秘密深埋心中。不料数年后,奥布里与卢克谱出新的恋曲,并邀请她参加二人的婚礼。纳迪娅怀着复杂的心情返乡,结果她和卢克的过往意外曝光,三人将如何面对他们的过去与未来?在友谊与欲望之间,两个女孩将何去何从?
  • 吸血鬼伯爵

    吸血鬼伯爵

    上古大巫的血脉为何会出现在吸血鬼身上?远古洪荒时期到底出了什么变故?强大如斯的大巫为何尽数灭亡,只留下一个守墓人?到底是谁创造了天使,又是谁秉承天地之威,审判人类?难道真的是天妒人类,所以降下天威,毁灭一切?道佛又会走向何处,难道道佛真的走上歧途,无法超越极境,受因果束缚,卷缩在一隅之地,不敢沾染因果?一切皆源于上古神州,且看主角如何慢慢揭开这神秘世界的面纱。当选择来临的时候,主角又该如何选择,是左手抓住现实,右手却紧握着梦想,心存温暖,眼神却是冷的吗?还是别的什么选择?
  • 无上九天之霓凰

    无上九天之霓凰

    平地惊雷起,万物皆寂。天赋异禀的她,却因意外,必须从零开始。那又如何?吾命由吾不由天!上帝的宠儿,身份尊贵,她用她的智慧,在这浩瀚的苍穹创造出了自己的天地。不论哪里,都是她的舞台,展现她独有的魅力。尽管现世的她所具有的一切都无法给予她帮助,但是那又如何,她是从未被超越,无人可以否认的惊世鬼才!温室花朵渐渐成长成地狱的曼陀罗,即便手染鲜血,她也要生衍华丽的蜕变。
  • 神宠之契约使者

    神宠之契约使者

    蓝星,一个怪物遍地的异世界,兽族,海族,禽族,机械族,精灵族,水系,火系,鬼系,超能,格斗,心灵等等等等,你能想到的种族和属性这里都有。作为属于的契约系人类,只有一个能力,那就是在名为契约之力的伟力下与怪物签订契约,培养怪物作战。契约使,即这个世界的唯一超凡职业。某天,林浩秉承命运安排穿越到了蓝星,开启了他精彩的第二世。
  • 看见未来:改变互联网世界的人们

    看见未来:改变互联网世界的人们

    这是互联网群星闪耀的时代,巨人们用最尖端的技术和自成体系的哲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甚至影响了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历史进程。在这个时代,没有人可以避开互联网的渗透。互联网早已不是简单的技术变革,人们正试图赋予其精神和内涵,以期互联网能更好地为人类所用。本书作者采访了多位来自学界、商界、技术界的互联网领域顶尖人物,带来了最前沿的互联网观点和极其珍贵的一手资料,深入探讨了包括互联网的发展契机、未来趋势、技术拐点等影响人类未来命运的重大命题。在互联网时代,唯有思考的河流永不止息。在思想碰撞间,本书为读者开启了一次互联网的精神之旅。
  • 火影之宇智波夏雪

    火影之宇智波夏雪

    我曾经从一个混乱的世界存活下来,也有过不愉快的过去,与那些老妖怪有一些渊源,希望辉夜不要恨我,现在,我选择开一间小店混吃混喝感谢大家阅读,欢迎加群716909878
  • 凡人悟道斗恶魔记

    凡人悟道斗恶魔记

    《凡人悟道斗恶魔记》讲述了一个凡人从最初的胆小、恐惧,到内心逐步强大的过程,他有佛性之身,天赋异禀,他的心神通,打开了潜意识的钥匙,他每一次悟道的过程,都会发生奇迹……故事跌宕起伏,处处伏笔,情节扣人心弦,结果往往出人意料。
  • 君回眸一笑

    君回眸一笑

    女主凌若汐,相府的千金。男主墨子辰,皇室太子。一个活泼开朗,一个外冷心热,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