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105900000048

第48章 跨越民族共同虔敬(3)

须知此处“观世音”(或作“完立妈妈”、“万历妈妈”、“佛托妈妈”、“赫托里妈妈”等)本为一人,这就是前述万历李太后自称的“九莲菩萨”。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已明言:

“明万历之太后,关东旧称‘万历妈妈’。盖其时明兵正盛,我祖议和,朝臣执不肯行。独太后坚意许可,为感而祀之。”

这与民国六年《沈阳县志·祭礼》所言“世谓清太祖请神像于明,明与后土,识者谓为献地之兆;再请,又与观音、伏魔画像,故宗祀之。一为朱果发祥女,一为完立妈妈”的说法大体一致。但是“请像”说法其实并不确切,只是此事真相本为清室不宣之秘。大体而言,建州女真本为明廷属卫,努尔哈赤亦曾接受过明廷赐封。《清史稿·太祖本纪》言:

“邻部古勒城主阿太为明总兵李成梁所攻,阿太,王杲之子,礼敦之女夫也。景祖挈子若孙往视。有尼堪外兰者,诱阿太开城,明兵入歼之,二祖皆及于难。太祖及弟舒尔哈齐没于兵间,成梁妻奇其貌,阴纵之归……己丑(万历十七年,即1589年)冬十月,明以太祖为建州卫都督佥事。”

据统计他曾七次进京,而李太后在通州建立“景命殿”,就是以观音、关羽为之“保国”、“护国”的。推测可能是太后奉佛,予外藩来朝赐以后土及观音、关羽(伏魔)佛像。董其昌曾言万历四十二年敕封关羽为“伏魔帝君”,也是托言“圣母降梦”的。据《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载,努尔哈赤是在万历四十六年(天命三年,即1616年)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告天誓师,征伐明朝的。所以“请神像”的具体时间如与努尔哈赤进京时间契合,则以万历三十六年十二月(已赐“护国”)的可能性最大。

进一步证实关羽崇拜深刻铭入满族习俗中的重要证据,是满族的“堂子”祭仪。早期努尔哈赤讨平满洲各部,都要先破“堂色”(即堂子),“掠祖像、神器”,类于“扫庭犁穴”。同时建立自己的“堂子”。时人记载说:“五里许,立一堂宇,缭以垣墙,为祀天之所”。凡有征伐等大事,都亲率诸贝勒等前往祭祀。天命六年(1621年)在辽阳筑新城(即东京城)为都,就曾设堂子祭天。天命十年(1625年)迁都沈阳,复在沈阳建堂子,以为祭天之所。《养吉斋丛录》云:

“顺治元年,建堂子于长安左门外,玉河桥东。元旦必先致祭于此,其祭为国朝因循用旧制,历代祀典所无。又,康熙年间定,祭堂子汉官不随往,故汉官无知者。询之满洲官,亦不能言其详。”十足满仪,绝无汉风。《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清朝文献通考》十足满仪,绝无汉风。《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清朝文献通考》及奕赓《佳梦轩丛着》等辑录了大批萨满仪典的祝辞。《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尝载乾隆上谕言:“若我爱新觉罗姓之祭神,则自大内以至王公之家,皆以祝辞为重。”其卷首言:

“坤宁宫所朝祭者,为释伽牟尼佛、观世音菩萨、关圣帝君;所夕祭者为穆哩罕、画像神、蒙古神。”

其中一年数季,一月数日,一日数次祷神,均需呼喊“关圣帝君”。在《坤宁宫月祭仪注》中明确神像供奉:

“供佛之髹金小亭,连座奉安于南首启亭门次,于神幔上悬菩萨像,又次悬关帝神像。均于大炕上东向供奉。”

坤宁宫每岁春、夏、秋、冬四季献神,神前祝辞,也要祈求关羽保佑。报祭、大祭的朝祭,祝辞也大体相同。此外清廷还有名为“求福”的特殊宗教活动,也称为“柳祭”。其所供之神为“佛托妈妈”,宫中尊为“佛里佛多额莫西妈妈”,大体相当于汉族所说的子孙娘娘。祭祀前,有司先斫求高九尺、围径三寸的完整柳树,安设于坤宁宫户外廊下的柳枝石上,上悬钱帛、彩纸、彩绸等。皇帝、皇后要向其行礼求福,萨满要按规定的宗教仪式祭祀,祈祷。在这里,关羽竟然又变成了保护生育之神,与佛托妈妈一起,保佑清朝的子孙繁衍、昌盛。其神前的求福祝辞,也要恳切呼唤着关圣帝君等神灵。这种习俗也许与前述宝卷将无生老母与关公视同母子的信仰有关。可以见出关羽在满族年节及日常生活中的形象以及出现频繁程度,显然与当时流行的三国小说戏剧了无干连,而是深植心灵的信仰,本民族的护佑神灵。祝辞最后几句兼顾吃喝养颜,祈求可谓细致入微,就更纯为私祀,无关国本了。除了对于神灵呼唤仍然带有原始风味外,其余文字显然经过熟悉汉文典籍之人润饰,于此可知满族崇信关羽,的确与其萨满教信仰体系攸关,深入到了民族骨髓之中,这与明廷实用主义的敬奉,已经判然有别。值得注意的是,满洲堂子祭频频呼唤的名义是道教封号“关圣帝君”而非“关玛法”,亦非雍正列入国家崇祀之称号,显然是承袭明代而来。而其列入国家仪典之事,后文续论。

民初满人改汉姓时,皇族以“金源氏”之后,故大多改姓了“金”,而满族八大姓氏之一的正红旗满洲哈达瓜尔佳氏,则改姓了“关”。这既是取其音近,又寄寓着仍然崇信关羽忠义的意思。可知关公信仰影响之深,可谓沦髓浃肌,不可磨灭。

(第五节)藏传佛教中的关公信仰

除了汉传佛教系统之外,中国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佛教系统,这就是藏传佛教,这也是藏、蒙、满等民族共同信奉的宗教。故置于此章独立论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有数篇探究藏传佛教与关公信仰关系的论文发表,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作为继续探索的起点。可惜他们毫无例外都忽视了元代萨迦、明代噶举统治西藏时期的的情况。

十七世噶举派大宝法王噶玛巴乌金·钦列多杰关于“关公与楚布寺的因缘”的一段谈话:

“历史上记载,第五世大宝法王噶玛巴,被明成祖永乐皇帝迎至南京住了三年,由那时起这护法便来到楚布寺,从此就有此修持仪轨,当时可能称此护法为‘噶玛汉神’。西藏格鲁派、宁玛派等几个大师也曾着作修持此护法仪轨,在拉萨更有一个关帝庙……我幼时的文法老师,对三国时期的故事颇有兴趣,时常提起三国的故事,我也很欢喜听老师所说的故事。他对我说:‘从前在楚布寺,也供奉关公,但文革之后便式微,你该要恢复这仪轨。’”

按楚布寺位于堆龙德庆县境内,距拉萨约七十公里是噶玛噶举派的主寺。1256年蒙哥汗赐予二世噶玛巴一顶金缘黑帽而得名“黑帽派”。从此逐渐形成以楚布寺为中心的活佛转世传承系统,而为西藏其他教派沿袭,成为世界独一无二之宗教制度。

明成祖朱棣继位后,确曾召请年仅二十岁的噶玛巴到京会见,并封噶举派教主为大宝法王、萨迦派为大乘法王、格鲁派为大慈法王。至今西藏档案馆还存有三件明代原始文档,都是诏封噶举派法王的。他们与明廷的关系也一直延续到万历年间。蒙古俺答汗归顺明廷后,曾请求派遣藏族喇嘛去蒙古传布佛教,在万历六年(1578年)请宗喀巴弟子根敦主巴的第三世呼毕勒汗锁南嘉错去到青海,赐给他以大批礼物,并封赠以“达赖喇嘛”称号。崇祯九年(1636年)蒙古固始汗发兵结束了第巴藏巴的统治,并以全藏十三万户尊奉格鲁派五世达赖,从此格鲁派(俗称黄教)开始占据藏传佛教的领导地位。

藏族学者才让《藏传佛教中的关公信仰》和西藏民族学院陈崇凯《藏传佛教地区的关帝崇拜与关帝庙考述》两篇论文都介绍说,藏文史籍《如意宝树史》里记载说,由五世达赖亲笔所写的《尊赞神祀供文》中已经明确叙述了西藏民间普遍信奉的赞神来历:

“来自汉地,且随文成公主成番域守护神,于松赞干布前做许诺之,鲁赞大威力者,愿往积崖山之住地。”

五世达赖还重塑了赤尊赞的形象,使他成为红脸金甲、威风凛凛的将军,从形体上与关帝更为接近。故其后土观活佛也认为关帝与尊赞应出自同一心识。护法护财,祈雨平安,也正是关公神在中原乡里地区的职司功能。拉萨奔巴日(汉语宝瓶山)为赤尊赞道场。每年藏历年正月初三,拉萨的男男女女都到山顶插旗、挂幡,祈请这位护法神保佑风调雨顺,六畜兴旺、家宅平安。藏历五月十五,称为“南瞻部洲烟祭日”,居民们则爬山头煨桑祭神。才让还介绍说,在布达拉宫中最多的是有二十只手臂的赤尊赞及他神仙妻子的画像。赤尊赞是西藏发生内乱时被佛祖派来的西藏人的保护神,因此达赖喇嘛把关公看做仁慈的赤尊赞的化身,并非偶然。后来西藏民间传说中,赤尊赞就是文成公主最早由长安带来的觉卧佛像之守护神,开始将赤尊赞附会成汉地的关圣帝君,遂与元代传入的战神关帝混为一体。

又清人《卫藏通志》卷六《寺庙》言:

“拉萨东,二日,山南萨木秧地方,有俗称桑鸢的喇嘛寺,相传至今一千四十三年……内供关圣帝君像。传云:唐以前,其方多鬼怪为害,人民不安。帝君显圣除之,人始蕃息。土民奉祀,称尊号‘格塞结波’。”

“俗称桑鸢的喇嘛寺”即桑耶寺,位于山南扎囊县境内,始建于公元762年(唐代宗宝应元年),建成于779年(大历十四年),是藏传佛教史上第一座佛法僧三宝俱全的寺庙。

才让文章又指出:关公与藏传佛教的护法神尚论多杰东都(意为“降魔金刚”)也是同一心识。从“尚论”二字来看,松赞干布因迎娶文成公主,后世称汉人为舅,“尚”者即舅之义,而“论”之意即“大臣”,这与关公做过汉王的大臣一致;而“东都”意为“伏魔”,也与关公封号“三界伏魔大帝”相符。另据陈崇凯说,藏传佛教中还有一个与关公形象近似的赤面煞神叫“赞卡尔”,也可简称为“赞”。其神像常被以血或红色染之,这也成为关帝神像易于被藏族接纳的另一因素。

现存藏传佛教明确供奉关公的仪轨,见于第三世章嘉活佛若必多吉的《文集》中《关老爷之祈供法》。《祈供法》先扼要地讲述了煨桑祭祀仪轨,提到了煨桑用物、煨桑者应有的心态、所使用的咒语和手印等,其后便是对关老爷称之为“札喇钦”的祈祷用语,译文如下:

“统领中国大地的大战神,自己曾应诺要守护佛法,/出于‘色’种称为云长帝,大神眷属等临此地而安住。/血肉饮食似大海汇集,及无漏甘露加持请享用。/请做瑜伽圣法修炼之助伴,息灭所有违缘而助顺缘无余成,/使佛法广弘国境平安,瑜伽师徒及献资施主等,/无论住家、外出、做事皆平安,愿做心意似法成就之助友。”

同类推荐
  • 我不知道该如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

    我不知道该如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

    我,大学毕业,没有工作。 我无所事事,却又活得理直气壮、恬不知耻。 我跟人处不好,跟世界处不好,甚至无法跟自己好好相处。 我跟自己闹别扭,也让别人不痛快。 这就是我的生活,没有任何故事,我不想让任何故事发生。 理论上讲,我应该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结婚,抱怨,操持家务。 可我始终不知道该如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 在内心深处,我只想一言不发、一事无成地了此一生。 谨以此文,献给和我一样的失意者。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红烛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红烛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当代文坛点将录(二)

    当代文坛点将录(二)

    《当代文坛点将录》共五卷,收录五十位作家。文章大都出自名家之手,或为文坛名家或传主的亲友,或同被写的传主关系密切。他们写出的关于某一名家的创作背后的故事或花絮都是第一手材料,对于了解被写名家的创作与生活均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满足一般读者对著名作家的窥私欲。
  • 啸天说诗三:忽如一夜春风来

    啸天说诗三:忽如一夜春风来

    在古典文学的各类文体中,“诗词”是篇幅很短小,语言很精炼,技术含量优选,从而被人们认可为很难读懂,很难鉴赏的一类文体。鲁奖得主、《唐诗鉴赏辞典》主撰稿人周啸天先生应我社之约,将其历年精心撰写的古典诗词鉴赏文章汇编出版,本书为其一。周啸天先生对古典诗词研究精深,他的鉴赏心得可谓字字玑珠,如此精彩的古典诗词鉴赏文集,必将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其传世是必然的!从奇崛险怪到雅俗共赏,“言人之所未言”?“歌诗合为事而作”?看中唐诗人如何“不平则鸣,笔补造化”和写实通俗。
  • 梦珂

    梦珂

    丁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作家,由于深受时代的影响,丁玲的创作深深地打上了“五四”的烙印。其代表作从20世纪20年代写起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到接近80年代的《杜晚香》都为人称道。她的小说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以刻画人物心理见长。本书辑录了丁玲的六篇中短篇小说,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新旧时候交接之际的女性的关注。
热门推荐
  • 回到原点看看我

    回到原点看看我

    二个人的爱情,都想着一帆风顺,天长地久。然而生活的矛盾,却始终打击着脆弱的爱情。为了情,为了爱,只为一场童话梦
  • 废材逆天三小姐:狂傲踏天下

    废材逆天三小姐:狂傲踏天下

    她,二十一世纪数一数二的名牌杀手,对待敌人,从不手软。“对待敌人怜悯,就是对待自己的残忍”,这是她说的。血腥蔓延,硝烟飞舞,从来没有情感的她,执行任务,爱上了不该爱的他,走了不好走的路。一眨眼,时代不同、身份不同,虽是小姐,可有何曾被当过小姐,世人笑她是废物,谁又知道她,是绝世天才。放心,总有五国知道她的存在,神兽上阵,丹书开启,手握神物,一步一步踏天下……
  • 嘿,我在看着你

    嘿,我在看着你

    把自己的手机给上了,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 全能妖孽系统

    全能妖孽系统

    妖孽系统,全心全意,开启完美生活,打造妖孽人生!
  • 衍踏仙神

    衍踏仙神

    修,万古长生!战,诸天神魔!正,人间之道!且看平凡少年的崛起之路!
  • 妄想的眼睛

    妄想的眼睛

    这不是小说,这是我妄想的眼睛,这是我一年的经历,我只希望让大家了解一下别的世界
  • 斯星探险之遇上他

    斯星探险之遇上他

    绝美少女被她妈妈吵醒去了学校,但这天也是分别的时候……她握着妈妈给她的护身符,踏上了一条未知之路,一路奇妙的生物令她不得不心惊。也正此她的新伙伴也增加了,尤其是那个英俊潇洒,可甜可盐的男人……等待她的究竟是什么?她的朋友又还怎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许久之前

    许久之前

    一个80后男生的校园经历。从初中到大学的爱情,友情,亲情的展示,以及成长经历。
  • 异界之王者无双

    异界之王者无双

    吴飞莫名其妙成了朱雀传人,于是全天下都成为他的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