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28200000013

第13章 枯荣岁月(8)

夜里,静卧床上,独自遐思,突然生出些自私的窃笑。两天了,妻的腿疼减轻了,倘若能好,这真遇到了大救星!值得人千恩万谢!崔大夫还答应将妻的病彻底根治,要用几味他人不常用的中药一举除根,我记得其中有什么海狗参、冬虫夏草的。当然,这是站在我的角度而言。放开一点看,放开一点想,你就可以看到,妻的幸运,我的幸运恰是建立在他人的悲苦上的。试想,崔大夫若不遭此横祸会来临汾吗?当然不会!试想,田大夫若没有残疾,可能也不至于学医,可能也不会来临汾,那么,妻去哪里投医,哪里寻这么二位救星?为何一种欣喜,或者一种成功,总是以另一种痛苦,或者另一种牺牲为代价的?组合这种事物的本体,或者是整体的两面,或者有矛盾的纠葛也还罢了,为何互不相关的物什,居然会在进展中成为因果关系?这使我想到了佛教,想到众多的佛门宝殿前都有一联,上联为:因有果,果有因,是因是果,种甚因得甚果。看来这副对联,包容的范围,和能解释的事物还是有限的,人类空间仍然有许许多多难以企及,难以洞明,难以说出子丑寅卯的事物。其中本无因果关系,可纷乱的世事却会硬将他们拉扯在一起,而且成为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

虽然,我无法拯救,也无法弥补崔大夫、田大夫的苦难,但是,我愿为他们祈祷,祈祷他们的平安和健康!当然,我更希望妻能挣脱病魔的困扰,康康朗朗地站在人前,那时,我一定会感到什么是人世的幸运!

苦难中的觉醒

再没有闲遐去悲悯崔大夫、田大夫了。

妻的病又重了。

首先反映出来的重,是呕吐。吃上东西就吐,胃囊排除一切下咽的食物。我有些慌,住院部的田大夫也有些慌,匆忙让护士去门诊那边找来了崔大夫。崔大夫慌忙火急赶过来,切切脉,看看舌头,问早起吃的什么?说是暴食所致。马上开了饱和丸让妻服用。

崔大夫的措施使我有些纳闷和不解。妻的这种症状,我曾经见过,那位祖传女医来家时,说用她的药就不能用别的药,胰岛素也要停用。我问她不停行么?她说,不行。只好停了,哪知,停了两日,妻就呕吐开了,饮食难进,痛苦不堪,匆忙再用上,病情才好转了。这次呕吐,我认为还是停用胰岛素所致。头天入院,我发现没有用胰岛素,就问田大夫为何?答是为了搞清楚病因。现在停用的恶果出来了,而他们居然不了解这是为何,把原因找到暴食上,当然让我十分难解。

第一缕不解和疑虑的产生,一系列的疑虑立即组合起来。我首先想到的是化验。在家中,我坚持每顿饭前给妻化验尿糖,根据加号多少,确定胰岛素的用量。当然,在其它医院也是这么种办法,每位糖尿病人都备有酒精灯、试管和试剂,都是自己化验好将结果报告大夫或者护士的。住疑难病院的第一天中午,我想起匆忙间忘了带化验的工具,我让妻接好尿请他们化验,他们却没有设备,不能化验。连起码的设备没有,如何了解病人的病情?记得在家时,有一次我请一位医生给妻看病,这位医生刚从首都医院进修内分泌专科回来,要我详细观察和化验妻的尿,不仅要每餐进食前的结果,而且,要24小时的尿量和尿糖分析。如果仅要尿量也还好办,每次计量后便可以倒掉,问题是还要总尿量的含糖状况,必须把尿积攒起来,再进行一次化验。每24小时才能倒掉一次。那时候,我还挤在机关里的一间房子,只有把尿盆放在床下,放上一天,屋里的空气可想而知。仅仅放一天也还好,问题是要连续不断的掌握数日,这种状况和劳作只有靠忍耐去坚持和完成。为了治服病,要不畏难,不厌烦,也要不怕脏。来这里住下,即使要我化验,我也不会推托。

稍稍清醒的我,进而想起了妻的血糖。无疑呕吐是缺少胰岛素的征兆,而缺少胰岛素血糖必然升高。血糖一高,有百害而无一利,最大的危害,或说危险,即可能像那次一样酸中毒,导致昏迷,乃至毙命。于是,我匆忙提醒他们化验一下血,掌握血糖高低,熟知病情。岂知,这个挂着主治“糖尿病”的医院,居然连血糖也无法化验。只好让护士拿着妻的血,去地区医院化验。

结果是可以想到的。血糖极高,当务之急是降低血糖,排除体内的病毒。根据我以往的经验,最好的办法是用胰岛素了,输液最为有效。胰岛素用了,是根据我的督促和我认为的用量注射的,并非输液。崔大夫不敢去门诊了,蹲在了住院部。所谓住院部,其实只有两个病号,一个是我的妻,另一位是什么地方的皮肤病人。崔大夫也认为应该排尿,利用排尿排除体内的病毒,可是,他用中药而不是用胰岛素,这着实让我起疑。

这一疑虑波及到他的留学问题了。我不明白他去国外留学什么?按照常规应该是西医,他说过是临床医学。可在排除体内病毒中,他只能用中药,不会用西药,而且还亲口说他不懂西医。这说明他是一位中医。这就给人留下思考的好大空间,难道学习中医还用去美国?若是去美国讲学,讲中医也还好让人理解,而远涉重洋去美国学习中国的医学,实在令人费解。此时,我已觉得这位留过学的专家值得怀疑了。

在解除妻的危难过程中,始终不见朱院长露面。有几次专门让护士找他,都未见到。前两天,每天都会来病房问问病情,小坐片刻,礼貌而去。妻的病重了,需要医生了。他却不见面了。他也成了我眼前的一团谜,着实令人费解。

是日下午,据说门诊上有位重病号,崔大夫不见了。妻的腿疼突然加重了。和在家时一样,疼得难忍难熬。我的情绪立即烦躁不安,在地上走来走去,直出冷汗。无奈,找来田大夫,田大夫问明情况,说是按摩一下。田大夫很认真坐下去,按摩了四五个穴位,出奇的有效,妻不疼了,睡了过去。这一招满灵,实在感谢田大夫了。

夜里,先是崔大夫来了,我说了按摩,他说,是他让小田点穴的。他去后不多时,朱院长也来了,我说了情况,他说,是他让按摩的。他走后,我在电话上问田大夫,二位给他通过电话吗?答是没有。我突然意识到,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

应该说,一进医院,我就应该怀疑这所医院的真与假了。仅从化验情况,就可以看出医院的虚实;再从治疗方案,也应该知道这所医院的能量了。遗憾的是,我太粗心了,只为妻两天没有腿疼而欣喜,而陶醉。一醉就忘乎所以,头脑不清了,为表象所迷惑。这次上当实在不应该,本来自己四处求医,已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可是事到临头,那些经验教训不知哪里去了。看来,人们上当受骗并非全然无知,往往被一点小利障目,而难见泰山。

点破这所医院的伪诈,护士和护士长都纷纷对我说了实情。尤其是那位老护士长,连连说朱院长的不是。她退休无事,碍于曾经同事的关系不好意思推托才来这里。苦了的是这些女护士,说是学习二年,按正式职工对待,实际未满二年,就逐个打发回家,再找新的来。因为,新的来后不仅不发工资,连饭费也是自己掏。这也是一种借用人力的好办法。朱院长真是聪明绝顶!

说到治病,都不言不语,沉默。沉默便是最好的回答,便是对朱院长之流吹嘘行骗的最好否认。我不敢再让妻呆在这里了,我们得走了,得赶快逃脱这危险境地!

无奈地惋叹

就我本来的性格而言,原是嫉恶如仇的。路见不平,就想拔刀相助。何况,朱院长之流居然蒙骗到我的头上。回想一下几天来的情况,活像一幕幕滑稽戏,我不得不承认朱院长确实是一位骗术高超的老手。先说妻的病已是三期,很是危险了,给你一个下马威,往本来就疼痛难忍的伤口再撒上一把盐,让你疼彻心肝,五内俱焚。这时候,再告诉你只有住院治疗了;怕你不上钩,还说要住就快些,只有一个病床的空位,别让他人占了。而且,还要什么以前的病历,认真研究商讨,还要确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从住院到现在,这乱七八糟,东一榔头,西一斧子的治疗情况看,他们除了骗钱还有什么呢?

的确,应该将此公的丑恶面目揭露出来,不要让更多的善良者再上当受骗了。然而,在迈出第一步时,我犹豫了。我不是少年时代的纯人,也不是青年时代的真人了。我长大了,如日中天,成熟了,圆润了,透彻地说是顾虑多了,更多的瞻前顾后了。这座城市医务管理部门不少,有县级的,还有比之高级的,其中养育的干部不乏管理此事的,既然朱院长敢在众目睽睽之下,肆意妄为,说明人家就有妄为的土壤和基础。弄不好,这医院说不定还有哪一位人物的股份。你告不倒人家,说不定还会引来不应有的麻烦。这麻烦也许会危及到你的升迁,也许会危及你的名誉。

升迁,我无所谓,数年来我虽然跻身政界,算得上县衙的刀笔小吏了,但那只是我生活的一个误区。我进入政界其实就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之前,我在教育界干得很是自如,对于正常的公务及材料顺手拈来,一气干完,腾出其余时间,写新闻,搞创作,已开始信步散文界了,而且还在《人民日报》发表了散文《喜酒》。这样一种优越的工作和写作氛围我是不愿舍弃的。可是,我也面临着不少实际问题。

首要的一点是我进城之后,妻子仍在村里务农,妻和我共同创作的三个孩子理所当然也是农村户口。土地承包后,我不能让妻一个人去耕种田地,时常得挤出空闲往村里跑,往地里跑。收秋打夏,农忙时节,还得请数日假,回去老老实实当农民。这使我常常分心,常常无法一心一意的工作或写作。

另一点时常让我挂心的是,三个孩子日渐长大,长子已上学了,学校条件极差。我上学的时候,尽管是在村上的破庙里,可还有桌凳。后来,村上拆了破庙建成了新校,虽然还是用的庙上的砖瓦和木料,可窗户多了,光线好了,学校阔了。20多年后,当我的孩子踏着我的足迹进入学校时,他的行装不仅有书包,还有两件用具,一个高凳子,一个低凳子,高的写字,低的坐人,居然退化到我们之前去了。至今,我的孩子写字的姿势摆不正确,这都是在凳子上劳作的后遗症。为了我,更为了我的孩子,我得走了。

我不能再在教育部门呆下去了,尽管我的上级很好,对我关怀至殷,多次说过要解决我的实际问题,皆因为其手中的权力有限,所以好事总难光顾我的门庭。我想走了,也开始着手实施走的计划,并且很快实现了这个计划。两年之后,我的妻子和儿女都迁入了城市。

带着这样的功利性来从政,一旦目的达到,也就没有什么追索的目标了。可是,我在工作的每时每刻又不愿随心所欲的打发时光,尤其不愿落下不好的名声,所以,总是竭尽能力来操持手头的活计,也许正是如此,我还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小头目。回顾这一切,我常对人说,我在政界投入的精力不少,投入的心思不多。那么,心思在哪里?心思还是在写作上。既然对从政不寄予什么厚望,也就不怕给升迁引来任何麻烦。古语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我倒说,我不好官,奈何以官惧之?这一点我是泰然无畏的。

可是,说到声誉,我则不得不考虑。这些年来,我工作和生活不论多么波折起伏,有一点却是不可动摇的:名声好。我曾对人夸口说,凡我呆过的地方,一旦工作需要还可以再回去。可以再回去必须具备两点,一是在领导眼光中能干,愿意要你;二是在同事心目中人缘好,能处事,愿意合作。否则,若是二返长安,定不会有什么好戏!然而,名誉是资本,也是负担。此刻,我在这牛奶场中的疑难病医院里就遇到了疑难,思绪沉沉,难以自在。倘若我去揭露朱院长的行径,院长必然不会自甘束手待毙,一定会千方百计开脱自己的责任,甚而会反咬一口,说我许多不然。这诚如两方交战,即使你是胜者,不会血肉横飞,不会肝脑涂地,可黄泥涂面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吧?试想,我若被黄泥涂面,那成了何种讨人发笑的模样?思来想去,我鼓起的勇气升高了,又降低了,总突不破名誉限定的圈子。此刻,活在这个尘世,我没有牛栏中那些奶牛悠然安闲。之所以如此,就在于我有脸面,脸面成了我最大的障碍。我曾见过一本什么《厚黑学》,说是要想升官,必须脸要厚,心要黑。看来此中秘诀,不仅适用于官场,也适用于其它门类,当然也包括行医。

无意间,想起了一副楹联,作者是清代浙江宁波的一位老中医。联曰:但愿人常健,何妨我独贫。此是何等思想境界?清末湖南湘乡还有位开药铺的中医,也有一联:只要世间人莫病,何愁架上药生尘。医德之高尚令人百般叹服啊!俗说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清代的时候,医生尚有这么高的医德,现今当然应该是越走越高了,偏偏令人遗憾的是,非但没有增高,连原来的水平也不及了。难道医德如水,也往低处流了?

焦头烂额

同时阻止我揭露朱院长丑容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妻的病。

妻的腿疼,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一件事。疼起来和在家中一模一样,躺,躺不住;站,站不起。浑身颤抖,头冒虚汗,大有顷刻间天地颠倒的可能。那几天,亏了田大夫,每逢腿疼发作,即把他叫来按摩。10多分钟的按摩之后,妻会稍稍好转,可能是按摩活动了经络,血脉通畅了,通则不疼,疼则不通,广告如是说,莫非如此?无论其道理如何,只要能治病就行。白猫黑猫理论,最适应这个范畴。所以,田大夫成了不可离开的医生,以至于转入新医院,还不时将其接来按摩。

妻的病情渐渐传开了,城里的熟识知道,乡下的亲朋好友也知晓了。看望的人多了起来。在牛奶场住院,正逢村里来人多时。有一次,村上的邻人来了不少,都是妻在家时的好友。恰在此时,腿疼发作,一时难以忍受,疼得直咬牙冒汗。田大夫按摩过了,轻了一会儿,又重了,实在不好意思连连唤他前来,只好自己揉捏。好友们也动手揉捏,看着她们健康的身姿,妻动了情,痛哭不止。好友们也泪流满脸,屋子里盈溢着悲苦之情。我在一旁难以忍受,止不住也泪水直流。处在这样一种地步,真是五内俱焚!好友们呆在病床旁过了晌午,眼看日落天暗了,还是不走。可是,还有二十里路要走啊,我催她们动身,三番五次,她们恋恋不舍,不忍离去。

天色渐黑了,她们才走。我送她们上路,她们一再宽慰我,嘱咐我,好好侍奉。其中有一位和我家关系至殷。我称其嫂子,她的爱人是我多少年情同手足的兄长。我们一块躬耕,一块教学,一块步出农村,跨入都市,一块把名字镌刻进全国的权威报纸。我们两家如一家人一样,水乳交融。当然,她对我妻也最为关心。此后,还不止一次来探望妻,宽慰她好好养病。其时,看着她在风雨中来来往往的身影,我很是羡慕,羡慕她的健康,妻要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多好啊!

同类推荐
  • 贾大山文学作品全集

    贾大山文学作品全集

    本书完整呈现了著名作家贾大山的文学创作成就,收录了迄今为止能收集到的贾大山生前创作的全部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随笔、报告文学、剧本等;还选入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怀念贾大山的文章《忆大山》,附录了诸多友人、作家、学者回忆贾大山、研究其文学创作的代表性文章。贾大山的作品扎根中国农村,直面现实,内容厚重,具有独特的个性风格和艺术魅力;后期作品更是把人情、人性的挖掘表现提升到了更具人生哲理的哲学高度。他以短篇小说为主的文学创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将日渐显现出独特的审美艺术价值。
  • 戴望舒精品诗选集

    戴望舒精品诗选集

    戴望舒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雨巷》等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他的诗《雨巷》显示了新月派向现代派过渡的趋向,而《我底记忆》则成为了现代诗派的起点。戴望舒作为一位深受中西文学和文化影响的诗人,他的诗以忧郁情思为基点,诗歌中所蕴含的既有古典意味的生命感受,又有西方诗歌中的田园乡愁与牧歌情怀等人间情怀的流露,兼具东西方诗的神韵。本诗集收集了他的《雨巷》《我的记忆》《望舒草》《灾难的岁月》《流浪人的夜歌》等精华作品及翻译的外国名家的系列诗集等。
  • 笑看沧海欲成尘

    笑看沧海欲成尘

    役使造化,驱遣幽明,唐代的先人们给我们留下了诗句中的密码,它经历了千年的时光,依然沉默在《全唐诗》的暗黄书页中。天后、金母、玉女、仙姬,写不尽那碧落黄尘间的缱绻情丝。灯魅、花精、獭怪、狐妖,吟不完那荒烟蔓草中的冷隽诡秘。
  • 鲁迅文集精选

    鲁迅文集精选

    本书是他留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书中通过精心编排,收录了鲁迅的多部作品集中的精华,希望读者能够从中一窥鲁迅作品的精髓。鲁迅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作品,他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抬》等许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饮誉全球。
  • 这山那水

    这山那水

    生活的歌者杨春光诗者,心之言,志之声也。一首好诗,往往饱蘸深情厚意,创造丰富意象,洋溢着鲜活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精神,向读者传递着一种积极、健康、向上、奋进的精神内涵,读来酣畅淋漓,催人奋进。
热门推荐
  • 倔强女孩哭不起

    倔强女孩哭不起

    看倔强丫头萌斗众美男“怎么样,又被我追到了吧!”某男一脸得意的看着坐在地上的某女。“我不服”某女“我好饿,我要吃蛋糕”某男“饿吗?”某女“废话,唔。。。”“你干嘛吻我”某男坏笑“因为我要喂你呀!
  • 奥秘世界百科——地理谜团百科

    奥秘世界百科——地理谜团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去岁下的雪

    去岁下的雪

    雪,多少个晶莹的灵魂,茫茫然纷纷落下,它们曾个个不同,如今化为乌有,只为来送个,洁白的世界,若您偶然间看到它,希望你了解,我不是为了解释这首诗而写的这本书。
  • 请你爱我别放手

    请你爱我别放手

    “我离过婚,生过孩子,你何必在我身上浪费时间?”“我就喜欢那些离过婚生过孩子的离异妇女,可以吗?”——遇见你,是所有幸福的开始。
  • 改变后有点甜

    改变后有点甜

    故事讲述一个普通高中的女生,从小比别人胖(没有很严重,就超重一点)。在高二高三这段时期一度再胖了20斤,高考结束后,她通过努力减肥,两个月时间,减到了自己理想体重,更好的是,她得到了自己最爱的秘书学专业。在大学期间,她遇到了自己的爱情,维系了自己的友情,同时毕业后得到了满意的工作的故事!
  • 我在隔壁卖棺材

    我在隔壁卖棺材

    "恭喜您成为隔壁棺材铺的第388位铺主,此恭贺信一经阅读就以生效。请您在半夜十二点,敲响隔壁的门吧"
  • 欲长风行

    欲长风行

    少年被大漠席卷而消失在茫茫的沙漠,一道风吹着,吹着就悄然消失,欲风长行且行天之也。
  • 妖虎之神

    妖虎之神

    某男主:“我的天,老子居然穿越了!那我是不是可以(滑稽)!”系统:“恭喜宿主来到异世界!(撒花)”某男主:“绅士就是我,我就是绅士的代表!”
  • 幻光石

    幻光石

    穿越到时间之前一个奇幻的玄光,改变了世界的顺序.。
  • 传闻中的小卧底

    传闻中的小卧底

    【作者第三部传闻系列短篇小说】话说传闻中,这片天地共分为六界。分别为,神界,魔界,妖界,冥界,灵界,乃至人界。五岁的林浅浅,被父皇的一串糖葫芦骗去当卧底,不料却把自己给搭了进去。当神界的英明,神武,霸气,威风的父皇,带着八抬大轿,用几座城池换人时,太子九州却连眼睛眨都不眨一下。九州:“来都来了,还想回去?窗户都没有!”林浅浅兴奋的抱着一袋子糖葫芦,附和着:“对对对!”[浅州夫妇]〔甜甜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