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28200000019

第19章 只要你过得比我好(4)

具体事可多啦!说一件代表性的。肠胃变化是最明显的。上面说过,停用胰岛素后我大便干燥,很是困难。平时困难也还罢了,去北京治病,要赶时间,约好了专家,接送车来了,我却坐在卫生间里干着急,急也无用,只有耐心完成这功课!复用胰岛素后,大便状况有了改善,不那么干了,硬了,通达些了。我有些兴奋。哪知,还没笑出声来,又出了毛病:肚子痛。痛得人坐卧不宁,揉也不治事,只好惊动医生。一次是半夜,敲开了医生的门。医生让服药,又用开塞露,不多时,拉了,拉通了,松豁了,不痛了,回到家里,但是却搅扰得四邻不安。

后一次,比这次严重多了。是个白天,赶往医院,怎么救治肚子也不开。医生再看时,说是有了肠影,恐怕是肠梗阻了。时间长了,郁结不开,会把人憋死,非手术不行。做手术也罢,这肠梗阻不是什么大手术,快刀斩乱麻,手到病除。医生说,容易。可是,对于糖尿病人就不容易了,血液不好,伤口凝结和吻合困难。术后可能会有肠粘连一类的毛病出现。等于说是,会把聋子治成哑子。就这也得硬着头皮上呀,要不就会这么疼到再也见不到阳光。想着想着,就让人泪水直落,不好意思在人前落泪,抹一把,却又出来了。我真苦,命真苦……

一切准备好了,就要进手术室了。我突然觉得肠道有了响动,赶紧落座,如石破天惊一样,居然大便了,真是喜从天降。大便了,肠道通了,再看时,肠影消失了,肠梗阻消失了,谢天谢地,躲过了一难。时过境迁,回头反省,那日要真上了手术台,我真怀疑瘦弱的肢体能否挺住?要是有个三长两短,那也不会有今日这些家长里短,经验感慨了。

这之后,再没有大便梗塞,一直很通畅。通畅着,通畅着,又通畅得太通畅了,大便过稀,不成形,而且,一日多趟,一会儿多趟,发展成跑茅房了。刚从卫生间回屋,还没坐稳,又想去,去了,拉不多,枯坐一时,收场。收场回屋,卷土重来,扰得人坐卧不安。去医院诊断,服了抗菌优之类的药也不顶事。医生说,是内分泌系统正在接受胰岛素,进行新的调整。这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只好耐心适应。前面大便梗阻是适应,现在稀不成形还是适应。适应,适应,适应成了痛苦的化身。我却和这化身朝夕相伴,形影不离。

这还只是身体的痛苦。何况还有思想上的痛苦,那就更多了,多得无法诉说。说什么呢?说自己为何命苦?为何难多?为何要受这百般折磨?难怪那日进手术室前泪水不断,那正是无法倒出来的一肚子苦水!

现在想来,这一切痛苦都是可以化解的,可以省略的。如果一开始吃透病情,连续使用胰岛素,自然不会遭这些磨难。何必要用百倍的毅力去适应呢?惟愿你不要适应,不要走到适应的地步。然而,一旦如此,可千万挺住,咬牙挺住,是刀山火海也要闯过去!

闯过去,才会新生。

中言心语:

人都有一定的习惯,习惯决定思维,思维主导行动。行动喜欢按部就班走老路。而要是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思维要变,行动也要变,变的过程难免没有磨擦。磨擦就是痛苦,精神上的痛苦。

我学会了吃东西

也许听了这话,你会发问:谁不会吃东西呀?

的确,吃是动物的本能,也是人的本能。人,一落地就会吃,哇哇的哭声似乎就是呼唤新鲜的乳汁。从吃奶到吃米面做成的饭,历来就是一条生长链,自然而然就长成了,还用学?还用花心思学?

是需要学,我这里说的是糖尿病人。糖尿病人的医疗中,首要的先是饮食疗法,也就是饮食控制。这就决定了糖尿病人吃饭和正常人不一样,要限量。限到什么程度适宜?这要看每个人的情况。总的要求是,饮食不能过量,过量就会增加胰脏负担,胰岛素不够用,病情必然会加重;而要达不到一定的数量,体内营养不够,热能太少,身体也不能正常工作,也会出毛病。所以,得了糖尿病首要的是学会吃饭。

正常人吃饭无外三个层次:第一是填饱肚子。这是满足生理基本需求,肚子不饱,干什么事儿也无精打采;第二是饭菜要好。生活条件好了,衣食不愁了,追求不一样了,要求标准高了,吃东西要饭是饭,菜是菜,以菜调剂风味,保证不仅吃饱,还要吃得舒爽。我们常爱说的话是——贴胃;第三个层次不光是吃了,是在能吃饱吃好的基础上又上一个台阶,主要是品味了。常见大大小小的宴席,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盘子,盘子里的菜肴动了的不多,剩下的不少。这些人不光是吃,而是品味,品尝各种菜肴的味道。这时吃饭不能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甚而只嚼不咽,留下满口余香。这吃和吃差别大了。这后一种吃,成了一种境界,一种风光,所以,吃文化在咱们国家古来成风,如今更是风光无限。

咱糖尿病人的吃,可不能去追求人家的风光!不是咱低人一等,是身体不允许,没有和人家相比的本钱。咱要学会的吃是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当然也不要彻底断了口福。人生一世,低标准说是吃喝穿戴。你看,这吃是摆在首位的,民以食为天嘛!要是吃不饱,吃不好,活得还有啥意思?想想咱们人类的发展,原初的动力也就是吃饱吃好,进而,再饭饱生余事,才有了歌舞呀,艺术呀!所以,咱要有咱的一套吃喝办法。我多年悟出来的法子是:以多吃保证少吃,以少吃争取多吃。

这两句话听来挺矛盾的。不过,我说清楚你就明白了。以多吃保证少吃,是要满足体内需要。这里的少吃是说,糖尿病人每顿进食限量,不能吃多了。吃多了会血糖升高,影响健康。可是吃少了,填不饱肚子,或者到不了下一顿饭时就饿了,怎么办?办法是多吃。当然这多吃不是指这顿饭大量地去吃,而是指把饭菜分散去吃,多吃几顿。一日三餐,这是人们长期形成的规律。这规律主要是从农耕文明形成的,试想,下田去,不可能带吃的东西,只有干累了歇息,回家来吃,逐渐形成了一日三餐。当然,进入城市文明后这种要求更严格了。在村里下地,一家一户,饿了,不干了,往回走;在城里上班,饿了,不能走,没到点,硬要走,那你准备下岗吧!所以,一日三餐,固定难变了。其实,一日三餐就科学合理吗?不一定。人体是一架很精密的机器,机器的运转是有规律的。胰岛素分泌也是渐渐的,不可能大规模突然冒出好多,可是,进餐之时,一下吃了好多,胰岛素不够用,只有求助肾脏,赶快分解划拨,送到尿道排走。肾脏为此而忙得焦头烂额,日子久了,也会累病。倘若不要进食过多,胰脏、肾脏都会有条不紊地运作,自然不会累出病了。因此,我就把一顿吃的东西分为几次,无外麻烦些,多吃几回。这不就是以多吃保证少吃吗?

以多吃保证少吃,还包含这么层意思。面粉含糖量高,不能多吃。那就少吃些,少吃些肚子填不满,又不好受,就多吃些含糖低的蔬菜,或者荞麦、莜麦,把肚子装满。反正,不管装多少东西,糖的总量不能超过。这也是以多吃保证少吃。

至于以少吃争取多吃,那是关于口福的事了。我一得病,就有人说水果不能吃。从此,瓜果梨桃和咱绝缘了。无疑,生活里少了滋味。日子过得单调而枯燥。再加上,患病后不能像过去那样作务,心里憋闷,很是烦躁,情绪真不好。时间长了,边治病,边悟其中的道理。控制饮食,主要是控制糖,糖不能超过身体需要的总量。在这个前提下,应该说用哪一条途径供应糖都可以。面食可以,蔬菜可以,那么,水果为什么不可以?我想,同样可以。只是水果含糖又高于面食,要吃得少之又少。少吃一点,不仅让它不碍事,还要让它有益处。不仅苹果能吃,西瓜能吃,桃杏都可以吃,只是都不多吃,而又多吃了各种各样。别人享受的滋味咱也能享受,何乐而不为?这不就是以少吃争取多吃嘛,就是少吃一点,多吃几样。

这就是我学会的吃。说来简单,两句话,十几个字。可是我琢磨了好多年。内中渗透了我的心血,凝结着我的痛苦,是我生命教训和经验的结晶。我应该用我的法子好好过日子,体味生活的乐趣,可是,每况愈下的体质不会允许我多在人世逗留了。我只好把这笔遗产奉献给社会,让更多的人,更好的享受生命。

中言心语:

饮食不能过量,过量就会增加胰脏负担,胰岛素不够用,病情必然会加重;而要达不到一定的数量,体内营养不够,热能太少,身体也不能正常工作,也会出毛病。所以,得了糖尿病首要的是学会吃饭。

天天要有个好心情

治病强身,离不开药物,药物是灭菌除病的,药物也可增强免疫力。只是,无论再灵验的药物,都必须靠自身的体质发挥作用。而作用的大或小,则要看自身体质的强或弱了。体质的强或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是需要日积月累的。但是,每天的心情是随时可以改变的,而心情的好坏却直接关乎着身体的素质。换句话说,或许每天积攒个好心情,就等于积累了个好体质。

这句话说着容易,做起来的确太难了。

说透了,好心情谁不愿意有呢?可真正拥有好心情的人又有多少呢?年近知天命,渐渐醒悟了,为啥人们要把我们生存的天地说成尘世。尘世,尘世,无非是说这个世道是个灰尘乱飞的空间。这里面难免混沌,难免纷乱,难免在混沌和纷乱中良莠不分。所以,一个好人,一个不犯任何错误的人,不一定能在这个社会上享受公正的待遇。说透了吧,世界上没有那么公正的事,种瓜不一定得瓜,种豆也不一定得豆,弄不好会得一地的蒿草。现在,说这个世理觉得很浅显,可为啥原当初就不明白这浅显的世理呢!

由于悟不透面前的世理,自己给自己添了不少的烦恼。这烦恼有时候来自天气。天不作美,人真对他老人家没有一点点办法。在生产队里干活的那几年,打下粮食堆在场里,先上国家的公粮,再留队里的积累,分到自家口袋的籽颗是有数的。惟一打下便是自家的粮食,是自留地的。自留地成了庄稼人的命根子。我们家乡那一带是龙祠灌区,清水常年滋润着土地,滋润出了年年的好收成。籽粒成色好,人的收成也好。人多了,显得地少了,每人平均不过半亩多地。分的自留地当然也少,每人只能分给三、两厘。我家总共不过3分地。这3分地,真好像姑娘手里的绣花弓。每年从种到收,我们把土地务植得像锦缎一般。盼望的是多收点粮食,填咱那总是填不饱的肚子。那一年,麦子长得好上眼,绿油油,齐刷刷,秀出的穗子比手指还长,上地下工都想路过田边走走。走走便添了一股热乎劲,好像看到了场上高堆的好收成。好收成预示着好光景,真醉人!偏偏这风景只是镜子里的烧饼,能看不能吃。有一天,刚刚还亮晴着的蓝天,忽然就被乌云盖严了。云过来的时候好不威风,响着雷,闪着电,雷震得耳朵发疼,电耀得眼睛发黑。响雷,就响吧!闪电,就闪吧!还要挟带着风。风最不安分,使劲地呼叫着摇树摆草,当然麦子也没放过。风刮得正猛,雨来了,从天上往下倒,倒得地皮马上湿了,湿了的地皮发软,软软地支撑不住那上头的麦子了。麦子倒了一地。

猛雨来得快,停得也快。不一会儿,黑云散了,太阳又亮照了。脚踩着泥水,走到田边,麦子全躺下了,看一眼,咱真能哭出声来,坐在地上,连动的气力也没了。谁都知道,麦子一倒,只收把草。指望多打粮食的美梦破灭了。你说,这能有好心情?天不遂人愿,人能怎么天?生气白生气,烦恼白烦恼,为啥当时偏要生气,偏要烦恼?

后来进城了,工作了,天气对日子好赖的干扰少了。可城里人多,咱干的那活儿又是专门和人打交道,因而,人为的烦恼赶也赶不跑。我的工作在城管处。城管处是管理城区市容环境的,也就是要城市有个良好的秩序。秩序要好,其实不难。如果把城市看作一盘棋的话,那各有各的路线,人常说,马走日字,象走田,车炮走的一条线。只要各行其道,秩序自然会好。可是,说着简单,干着便难了。我们那个城市,虽然是个尧都古城,偏偏多少年都属于不大的城。改革开放,忽如一夜春风来,城市吃了发面一样膨胀了。城里楼多了,人多了,车多了,路突然变窄了。路窄了,少不了交通堵塞。而堵塞交通的原因经常是游动的小摊贩。骑着自行车,四处叫卖,随时可能停下来,撑车卖货。这么随意,再宽的街道也会变窄。咱是从村里进城的,十几岁的时候提个竹篮进了城,沿街走动卖地梨,倍觉买卖人的艰辛,非常同情他们。不知为啥,你同情他们,他们不同情咱们。领导划了片,定了点,要咱管理一条街,咱一心一意想管好。一大早便到了地段,逢着有摊贩即苦口婆心地劝说,说说动了,劝劝走了。从东头动到西头,从北边走了南边。咱赶得快,不如他们跑得快。何况,管理人员再多,和摊贩相比也是少数。顾头顾不了尾,顾东顾不了西。尤其是上下班的高峰期,忙得咱喘着气,擦着汗,来回里赶。你说,这些人为啥不自觉些,好端端的市场不进,偏偏要在街上弄这游击战?真没治。

如今想来,还是人的素质。城市是人群最集中的地方,城市生活是现阶段生活最方便的地方。不过,城市的方便和乡村的方便大不相同。乡村是怎么方便怎么来,而城市是以不方便求方便的。比如,那道铁栏杆,把行人车辆挡在两边,要去的门店就在脸前,却要绕一程才能过去。如果有人跨栏杆,你跨他跨,必然大乱。因而,城市是市民的乐园。市民要有市民的起码素质,要明白这以不方便求方便的道理。可惜,咱那小城涌进了一窝子农民,都要方便,都不愿意不方便,挤来挤去,没有一个方便的。这么个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却不容易和摊贩讲清楚,说明白。

去看别人管理的地段,比咱管得好,有什么高招?看了吓了我一跳。抓住摊贩,揎倒篓子,折断秤杆,扬长而去。不管他后面吵也好,骂也好,听而不闻,早走远了。被折断秤杆的人,一次让蛇咬,十年怕井绳,到了人家这个巷口不进来了。到了哪里?到了咱那里。咱可遭殃了,好话说尽,不顶事。有时候,也发火,也生气,真想敬酒不吃给他罚酒吃。可咱是咱,人家那折秤杆的法子咱下不了手!因而,咱的地盘乱,乱得没法治,难道这世上真是神鬼怕恶人?

管不好,理自然亏,领导安排检查工作,不批评咱,咱心还虚。有一回,领导数叨了咱几句,我回到家里越想越恼,一个人不由得泪滴滴噗噗掉。不是嫌领导说咱,是嫌这些人为啥就不理解一个好心肠的人呢?

你看,这不是白寻烦恼。人病了,不干了,远离了岗位,轻省了,会想了。因而想,尘世,尘世,好多事情就说不下理,只要心尽了,力出了,就好像那一地躺倒的麦子,收多少算多少吧!要是这么随遇而安,心情能不好吗?遗憾的是,随遇而安是个难得的境界,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结果,咱达不到那境界,每日泡在忧烦里,你说能不生病吗?

不知道病是这么一天天走向我的,还是我这么一天天走向病的。反正,我得病是因为每天缺个好心情,你说,对吗?

中言心语:

尘世,尘世,无非是说这个世道是个灰尘乱飞的空间。这里面难免混沌,难免纷乱,难免在混沌和纷乱中良莠不分。所以,一个好人,一个不犯任何错误的人,不一定能在这个社会上享受公正的待遇。

同类推荐
  • 《万叶集》的世界

    《万叶集》的世界

    《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和歌总集,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究竟拥有哪些重要的作家和作品?又与中国文学又有着何种关联?本文将带您走进这片绚丽多姿的和歌世界……
  • 原乡

    原乡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本书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以绿色为基调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杨素筠的一部书写藏族、羌族人文与风光的精品散文集。本书分为四个部分:漫步在嘉绒四季、故土嘉绒、云水之间、我听见记忆在生长。杨素筠用充满诗情的语言,描述了川西北阿坝州这片大地上神秘的部族传统、古老的石碉房、纯朴的当地人以及美丽的四季风光。杨素筠擅长把自己对故土的深爱之情,融入到她笔下的山水、乡村、民俗等中。本书文字清新,感情真挚,是一部书写藏族、羌族人文与风光的难得的精品之作。
  • 生活就是一个小品:梁实秋快乐的艺术

    生活就是一个小品:梁实秋快乐的艺术

    人类最高理想应该是人人能有闲暇,在必须的工作之余还能有闲暇去做人,有闲暇去做人的工作,去享受人的生活。我们应该希望人人都能属于”有闲阶级“。有闲阶级如能普及于全人类,那便不复是罪恶。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手脚相当闲,头脑才能相当的忙起来。梁先生文中的透露出的“闲”,绝非恣意的欢谑,而是宁静悠远的心境;它不是宝贵者的特权,而是每个热爱生活、关于思考的人都应该有的心灵的自由与舒展:它非遥不可及,而就存在于平平淡淡的生活里。
  • 猫大事 冇大事

    猫大事 冇大事

    书中有猫事、厨事、家事、糗事四个部分,作者将养猫、下厨、文身、居家办公、与家人朋友相伴相处等趣事,以行云流水的不羁风格信手拈来,在千字小文中,以小见大,诙谐机智,总有一种适合你!遍地小确幸字字是真心,正是你目前最需要的温情与快乐。配上近百幅原创手绘喵插图,兼具美貌与智慧,把你的喵捧在手心里!
  • 国学杂谈

    国学杂谈

    《国学杂谈》一书主要包括鲁迅先生在白话文、小品文,以及一些访谈中对文学领域和文艺界现状的思考。从行文来看,鲁迅先生在国学方面的研究,似乎更偏重于在独自咀嚼中对自身存在问题的求证。书中从中国语文的新生谈起,到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为止,鲁迅先生谈到了小品文的危机、所谓“国学”、宋民间之所谓小说及其后来,以及汉文学史纲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论述,读者可以跟随鲁迅先生的视角,更立体地感受国学发展的变化,以及所呈现出来的鲁迅先生在文学上的创作态度和在徘徊中的反思历程。此外,以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作品做纵向阐述,旨在更清晰地论述中国文学的发展。
热门推荐
  • 高知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

    高知妈妈是如何培养孩子的

    本书为家庭教育类图书,结合当前教育现状,用作者的真实经历讲述高知女性是如何培养孩子的。书中合理借用高知女性的优势和影响力,打破以往同类书只注重从孩子身上找问题、找原因的思维定式,提出父母更应该注重自身的提高和改变,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引导和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 风云三兄弟

    风云三兄弟

    三个出生于70年代中国北方某城市的年轻人,从小一块玩到大的三兄弟却各自走着三条完全不同的路,面对利益、诱惑、爱情、原则之间三人情谊将如何抉择……
  • tfboys之我是鹿晗的妹妹

    tfboys之我是鹿晗的妹妹

    这主要讲了鹿晗的妹妹凌紫梦姐妹和三只发生了一些关系,第一次写希望大家可以支持我写的小说。
  • 眼里恰似有星光

    眼里恰似有星光

    计算机系的高材生程念伊,本是一个对感情提不起任何兴趣的女生,要和她说到感情,怕是只有言情小说才能出现。无奈遇见了暗藏的撩妹高手顾黎扬,传闻中的高冷校草,怎么会是这个样子!什么,顾黎扬的背景居然是……本是一个高冷腹黑的男人,在程念伊的教化下,变成了一个宠妻狂魔。程念伊很是无奈,傻子才会喜欢他!!n年后“程念伊,玩火要有个限度。”“我哪有!?”“好了老婆,别闹了,我们回家”顾黎扬满心无奈,自己找的祖宗,跪着也得宠完!好像有人说过傻子才会喜欢顾黎扬??诶,真香定律重现江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明将军

    明将军

    缘起:许漠洋听从明将军师叔巧拙大师遗命,会合笑望山庄庄主容笑风、无双城主之女杨霜儿、英雄冢弃徒物由心、兵甲传人杜四,合五行三才之力炼成惟一能击败明将军流转神功的神兵——偷天弓。王林青介入其中,引发了后面的故事……
  • 淑南

    淑南

    喻淑妍:“我的人生真是该死的平凡呢!”……秦穹:“校董啊,你想逃学?你想上课吃火锅?你还想学业评优?”喻淑妍:“嗯呐。”秦穹:“这些算什么事儿啊!”喻初原:“小妍啊,天王最新的专辑你都不要?”喻淑妍:“哥啊,我听你的歌还有必要买专辑?”喻初原:“哼,谁愿意唱给你听!”喻琴:“丫头,你表姑我虽然是个教书的,但律师证还没扔。那小子以后要是跟你闹掰了,我保准让他净身出户!”喻淑妍:“班主任您好,您就不能盼着我好吗。”他:“小鱼姐姐——喻淑妍:“嗯?”他:“喝酒伤身。”喻淑妍:“这个是果酒,没什么度数的。”他二话不说抢了酒,一口闷后道,“那你可还记得今晚有什么大事?”喻淑妍:“咱俩的洞房花烛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