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28200000009

第9章 枯荣岁月(4)

我和妻婚后这19年,我以及我的家庭发生了很大的变迁。就我个人而言,由农民而为民办教师,公办教师,继而调进教育局,后又进入行政机关,身份和地位有了不小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我看来是微不足道的。而我的乡亲和同事却都称道不已。当然,我发生变化不是孤立的,而是随着社会和时局的发展而变化的。在这种变化中,我的诸多当民办教师的穷朋友,先后转正了,成为公办教师。由挣工分的民办教师,变为拿工资的公办教师,这对一个家庭无疑是最大的幸事。经济上的可靠来源是家庭起色的关键。遗憾的是,这种变化随之给家庭带来了另一种变化,这就是夫妻的离异。离异的本质原因,还是夫妻间地位状况不同而引起的,倘若没有前一种变化,也就没有后一种变化。自然,这种变化并不罕见,非如此,便不会有那出名剧《铡美案》了。我所熟识的朋友,接二连三与结发妻子分手,另觅新欢去了。或者,是先觅得新欢,再了结旧情。无论如何,离异者比比皆是,屡见不鲜。记得一友再婚时,村人送了一副对联,联曰:

一脚踢开眼中钉

双手抱来如意花

此联对仗的工整如何,姑且不论。意思的表达上却是极为准确的,活画出了抛妻离异者的内心世界。

在那种家庭急剧动荡的时期,妻也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忧虑,惟恐有一日这种离异也会猝然而至。妻的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久在茅厕不闻其臭,环境是可以改变和重铸人的。况且,喜新厌旧是人的本能,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一种催化剂。人对物质,对既有世界的厌倦和不满,产生对新物体和新世界的渴求与创造,世间才会变得日新月异,不落俗套。不过,将喜新厌旧放置婚姻范畴,那则是道德问题了。可是,要将人的本能禁锢于旧围之中,又非易事。因之,妻有变迁和离异的顾虑,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站在我的角度,则不能使妻有这种念头。我虽然无法把握变化的社会和时局,也无法把握我那些在婚姻上颇具创新意识的朋友,但是把握自己还是应该绰绰有余的吧!

我承认,那时候,人的思想刚刚冲破禁锢,一旦趋向自由,对于爱情、婚姻、家庭便有了全新的认识。严格意义上讲,我们这一代人的婚姻,尤其是农村子弟的婚姻,很少是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只是一种生理、生活和家庭延续的需要,也是父母必须为子女履行的一种职责。本来应由情感左右的事物,却被僵化的理念和程序代替了,岂能有稳固之理?那时候,我细细思考过爱情的道理。仅就字眼而言,爱情是情绪的一种,情绪是感觉的产物。感觉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情绪当然也就会不断变更,那么,做为情绪之一的爱情谈何稳固?倘若从世事的实际而论,人是不断进取的,莫道夫妻之间,即使同胞手足,同时求学就读进取,也很难走同一条道路。随着人知识的增加,眼界的辽远,胸怀的开阔,追求的目标有了改变,接触的范围有了改变,认识的人也会不断改变,其中当然也包括接触和认识异性。谁能料定,在这种变迁中没有更为谈吐融洽,见解相同,追求一致的异性?这其中的感情难道不会向爱情转化?转化的结果必然会用新的激情去冲击旧的稳固,牺牲者自然是在生活和工作上落于后面的一方。这样诉说似乎是在说明变异者的合理。其实,这种合理中必然包含着一种不合理。最大的不合理,是新的结合是为了新的生活。新生活还没有解开缆绳,驶向新的航程。谁又敢料定,在新的航程,新的环境,人不会有新的变化,新的追求,新的知遇?那么,这种所谓新的婚姻岂有不被冠以旧物而再被淘汰的道理?这样下去,家庭何谈稳固?或许,这个浅显的道理,西方不曾悟出,多少先驱竟然以身相试,居然导致了社会性生活的相对混乱,创造了艾滋病的流行蔓延。现今,西方人呼吁回归家庭,不知其中有没有我所理解的这种道理?

我偏执的认为,家庭一旦形成,夫妻双方就不仅是情感上的伴侣,而是同一架机器上不可或缺的部件。这架机器的功能,当然不仅是为自己工作,更多的则是为他人,包括你需要孝敬的父母,需要抚养的子女,此外也还有诸多需要承当的亲邻关系。所以,倘若追求个人的私欲和私利,那是可以洒脱一些的。倘若想到所要承载的肌体,履行的责任,从这个道义上出发,我敢说,任何人都没有抛弃糟糠之妻的勇气。

这或许,是妻和我生活至今的道理。

也或许,在终成眷属的有情人眼里,这是爱情的最大盲区。

不然,无情的病魔为何要粉碎我的家庭,使一架完整的机器,残破难全?这是多么大的磨难!人们常议论人生三大不幸,老年失子,中年丧偶,少年亡父。而今,中年丧偶的横祸正在往我头上倾轧,我怎能不惊不恐?怎么会坦然若定,举重若轻?那个危急的时刻,我深深感到自己渺小和无能,对于磨难的肆扰,竟然没有一点儿扼制和抗拒的手段!所能想的办法,我已经想过了;所能采取的措施,我已经采取了。我惟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大夫和死神的较量。这真是无可奈何!

我这才明白无可奈何是对人最大的折磨,这折磨不是劳其筋骨,不是饿其体肤,而是摧折其身心啊!我倚在床前经受着罕见地无可奈何……

中言心语:

我偏执的认为,家庭一旦形成,夫妻双方就不仅是情感上的伴侣,而是同一架机器上不可或缺的部件。这架机器的功能,当然不仅是为自己工作,更多的则是为他人,包括你需要孝敬的父母,需要抚养的子女,此外也还有诸多需要承当的亲邻关系。所以,倘若追求个人的私欲和私利,那是可以洒脱一些的。倘若想到所要承载的肌体,履行的责任,从这个道义上出发,我敢说,任何人都没有抛弃糟糠之妻的勇气。

生命的转机

临阵磨枪,临渴掘井,似乎是人们对付眼前急事的办法。而今,枪也磨了,井也掘了,可是,解除危难仍然没有什么着落。妻虽然醒过来了,但气息微弱,哽咽着哭出一声,又寂然昏睡了。无疑,她还没有摆脱死神的控制,仍然处于危机的边缘。已是午后了,慌乱的家人没有吃饭,也没有饥饿的感觉,依旧团团守定,守着一屋子凄然地愁苦。

下午4时,出现了奇迹性的变化。这变化并不是我着意安排的,纯属节外生枝。秘办小张放心不下,来医院了,他爱人也来了。一看妻的病情,都不忍离去。也就在这时候,张院长打来了电话,他刚从北京回来,挂牵着医院的病人,到家就打电话询问。恰好接电话的是小张爱人,她告诉了我妻的情况。不多时,张院长携同两位医生,风风火火赶了过来。我去医办说明简单情况,他们翻阅了一下病历,即刻来到病房。查看了妻的病情,马上议定:转院,转到卫校医院。

两位大夫马上回到卫校医院,做抢救工作。我这里连忙联系车辆,准备转院。一切都麻烦在放假上,机关里虽有侯主任值班,司机却不凑手。侯主任忙用电话联系司机。车辆未到,那边刚刚回卫校的马大夫已来电话,抢救工作准备就绪,可以过去了。张院长当即通知,让卫校的救护车过来。那日,救护车还有点小毛病,漏油,但张院长下令,漏油也要马上来。不多时,救护车来了,机关的面包车也来了。妻被抬上担架,插好氧气袋,送上救护车。在万分的忙碌中,夜色降临了,救护车开亮灯,鸣起笛,打破市区刚刚沉落进的静寂,疾速前进。面包车随后坐了家人,带了一应用具。

20分钟后,妻已安顿进急救室,插好氧气,采了血,拿去化验了。不多时,液体已扎好,滴滴答答地流注了。妻仍然气息微弱,安详地躺着,一任液体向血脉中滴注。这一切进展得紧张而有秩序,看着进进出出的医生护士,我轻松不少。我好比黑更寒夜孤行于荒原大漠的旅人,突然看见了灯光,觅到了屋舍,绷紧的神经松弛开来,疾跳的心律缓慢下来。看着这一切有节奏地进行,我觉得医院才是精神的依赖,是生命安全的港湾。任何历经风波浪击的生命,只要到了医院,似乎就进了避风港。在这里可以驱除病魔的残害,可以逃避死神的追捕。医院的位置在我心中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坚实可靠。

这时候,我方有心思咀嚼转院的戏剧性情节。平心而论,妻昏迷后,我即想转院,可是,正值假日,大夫很难凑齐,倘若准备不周,还不如就地抢救。可以说,我是山重水复疑无路了。然而,也就在这时,张院长登场了。张院长是我在北京认识的。那年,我去哈尔滨参加城市发展研究会议,归途经过北京,住在临汾驻京办事处。正巧,市长也来了,而且因感冒引起了肺炎,住院了。虽然,市长有陪同来的人,但是,特殊的角色和深厚的感情不容我早日归里,我便住下来陪同治病。医院不让陪床,我只能住在办事处,在探视时间去送点吃的。也就是这次,我认识和熟悉了张院长。他也凑巧来京,在大医院人熟得很,因之,寻医看病的事,多由他安排了。闲暇,我们一起谈天说地,思想接近,感情加深,成为忘年之交。数日后,市长出院,我们一同喜洋洋返回临汾。谁能知道,那次无意的相识,竟是为解除紧迫而困顿的境遇先做准备?后来,我才了解到,两位去朝阳医院给妻诊断的大夫,是张院长从影院里找出来的。这日,医院包场观看电影《大决战》,张院长风风火火赶去,从广播里呼唤出大夫。若非这么个尽心尽意的角色出现,哪里能把救治工作组织得这么妥善?

数年过去,这一幕仍然难以走出我的脑际。回味反刍,我以为人不能太功利性了,尤其是为人处事,临阵磨枪和临渴掘井往往是无奈之举。在你真心实意奉献给社会,奉献给他人的过程中,你爱心的种子就撒播开去了,或说,你爱心的小树就插栽上去了。有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这话太确切了。往往刻意为之,欲速则不达,而不经意的活动却可以招引喜出望外的奇效。当我舍弃自己既定的行程,在京滞留时,不会想到要认识一位张院长,即使认识了张院长,也不会想到他就是即将出现的救星。然而,一切就在没有任何娇揉造作的原生态中发展形成了,善有善报这句话是否可以从这种无意的安排和发展中去作理解?

接下来,我要感谢的是主治医生马大夫。马大夫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年轻有为,果断利落,转院后的一系列救治措施都证明了我这印象的正确。然而,其时他给我刚刚平定的心池投进了一块石头。我被唤进了他的办公室,他笑着和我说话,送给我的却是一纸病危通知书。他对我说,你不必担忧,我们尽量设法抢救,努力治愈,但是,还是履行个手续为好。履行个手续,也就是指的这份病危通知书。我拿到的是一张薄纸,却觉得沉甸甸的,足有千钧之重。其实,这张薄纸的内容,已在明明白白的世事上写了一整天,可是,由世事变为文字时我仍然不乏压力,这到底为何?我明白,病危不等于死亡,即是不下这一纸通知,猝然丧生也无可奈何。可是,有这么一纸通知,一旦病故却可以减少医生的责任,这是一种程序,一种手续,也是减少责任的一种手段。这一纸文字的出现,对于救治病人,并没有什么作用和副作用。尤其是对我妻这么一位危重病人,若没有复杂的内在原因,何能烦劳诸多医护人员牺牲假日,如此辛忙?由于职业的缘故,抑或是人格的缘故,医护人员没有因为牺牲假日而怨愤,而敷衍,而是尽心地救治。一边尽心救治,一边说明病情,无疑是必要的。由口头说明到文字依据是说明的进化,也是人际关系的退化。至少说明,人们的关系已难在相互的信赖中稳固了,必须用一种可做凭证的文字作为保障。这是使复杂情况变得简单化的办法,也是人们在复杂中变得精明的体现。可是,我仍然认为,这种精明光临到我的头上,是对我的不信任。诚恐日后有故,我去找医生的麻烦?凭我的人格是不会的。但是,我不会,不等于他人不会。在和我没有共过事的医生面前,怎么去判断我就不是他人中的一员?因之,我得到这么一纸通知时不断安慰自己要心地坦然。

走出医办,我的情绪渐渐平稳。回到病房,无意间往液体瓶上一瞥,顿时,又惶恐难安了。那液体滴滴答答,流速要快得多。我记得在那面医院,因了妻的心脏病,是不允许快的,每分钟只是30滴。而这时,少说也在60滴以上。如此滴法,妻的心脏能否承受得了?我去找马大夫,马大夫进来看过,笑着说,不快,并告诉我从病情上看,妻确实心脏不好。但心脏不好,是由酸中毒引起的,病毒在体内泛滥,压迫心脏,致使心律不齐。所以,当务之急是加大液体,让病毒很快排出身体。对这种说法,我还有什么不信吗?如果对医生没有信任,我还来干什么?信任是治病的前提条件。于是,将这前后不同的治疗方法两相比较,我觉得看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判断。判断病情,固然离不开化验和数据,但这些数据反映在医生头脑中,无非是一种感觉、认知。医生正是凭借这种认知和感觉去确定治疗方案的。有歌唱道,跟着感觉走,往日,我还对此大惑不解,却怎么这么严密的医务部门,竟然也是跟着感觉走的?以往我把感觉视为虚无缥缈的情绪,看来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完善的。感觉应是一个人学识、眼界、气质、胸怀的全面体现,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感觉。只是,医生的感觉中明显包括了医生的治疗技术和病理判断。

妻躺着,不动,液体按每分钟60滴的速度不断进入她的体内。这进入是福是祸,很难说清。因为,判断的正确与否,惟有事实可以检验。检验的标准,当然是妻的病情。病情减轻,则是正确;加重,则是错误。可是,对于生命垂危的妻,加重或说错误,无疑死亡就是二者的代名词。冥冥之中,我忽然觉得医生这职业,也像写文章一样,时刻都在涂涂抹抹,修修改改,自然,也不乏写错和写坏的时候。写错和写坏了文章,我可以随意撕去一页薄纸重写;医生呢?却不同了,撕去的会是一个生命,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我忽然觉得,在世间一切职业中,还有比医生更需要知识和才能,更需要严密和精细的吗?责任重大,非同一般啊,医生!

突出死亡的重围

马大夫的判断是对的,感觉当然也是对的。

只一夜,妻的病就有了明显地好转。第二天早晨已神志清楚,能轻声低语了。这变化,无疑对医生也是一个鼓舞,治疗更为主动积极。再经过一天的输液,妻有了食欲,自己要求吃东西了。三天后,就可以下床走动了。可以说,妻已摆脱了死神的纠缠,走出病危的险区了。而这种摆脱,并不遥远,也不漫长,仅仅三天。看来治病,重要的是认准、对症。要判断一位大夫医术的高低,对病的识别应是一个关键。

再过一天,妻搬出了急诊室,进入了普通病房。每日继续输液,巩固疗效。

同类推荐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仿佛,这样重要。可是,此一生,与谁初见又有什么关系呢?你看,这些轮回了千年的花种,至今还在无我无他地盛开。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凡尘清唱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凡尘清唱

    收录了多位名家的山水游记和旅行随笔,他们对遥远的故乡有无限眷恋,他们对壮美河山有无限热爱,他们在晨曦中聆听乌儿的鸣唱,他们在夕阳下眺望凡尘都市……他们一路行走,留下一路芬芳美文,让我们沉浸其中,呼吸一下江南潮湿温润的空气,感受一下北方人的豪爽气魄!
  • 魏荒弩译伊戈尔远征记:涅克拉索夫诗选

    魏荒弩译伊戈尔远征记:涅克拉索夫诗选

    《伊戈尔远征记》著者不详。以12世纪罗斯王公伊戈尔一次失败的远征为史实依据。《伊戈尔远征记》是俄罗斯古代文学史上一部宏伟著作,是一部为我们阐明古代俄罗斯文化和在古代罗斯发生的事件的作品,被誉为英雄主义史诗。涅克拉索夫(1821—1878),俄国诗人。其诗作充满爱国精神和公民责任感,许多诗篇忠实描绘贫苦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情感,以平易口语化的语言开创了“平民百姓”的诗风,被称为“人民诗人。
  • 雨巷——戴望舒作品精选

    雨巷——戴望舒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爱伦堡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爱伦堡

    本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热门推荐
  • 沙皇的信使

    沙皇的信使

    十八世纪中叶,鞑靼人与俄罗斯人之间爆发了战争。由于叛徒出卖,俄方形势十分危急。故事的主人公米歇尔临危受命,将沙皇的亲笔信送给伊尔库次克大公——沙皇的弟弟。虽然其间路途遥远,沿途还要经过敌占区,但作为沙皇的信使,米歇尔最后还是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勇气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使命。途中,他所经历的一次又一次惊心动魄的遭遇令人震撼。
  • 也许我爱你所以成全你

    也许我爱你所以成全你

    主要以男二的视角来叙述,至于he还是be看各自的解读吧
  • 网游之决战仙剑

    网游之决战仙剑

    用页游的方式写网游,会不会很有意思?祭奠经典仙剑系列,剽了一些原仙剑一、三的故事剧情,设定什么的来了个大换血,只保留了一部分物品、剧情设定,故事循序渐进,通过游戏等级推进剧情发展,包括故事剧情,和小说本身的剧情,大家所熟知的李逍遥、景天、重楼、莫一兮、殷若拙等等人物会相继出场,并且给予一个相对合理的答案。
  • 美人绝殇

    美人绝殇

    这是他们的故事,两个人的故事,一个他,一个她,还有这锦绣山河,寂梦空城,新人旧梦,梧桐清秋。无数次的辗转反侧,缠绵相思。他们相爱却不能相守,求而不得,但,不曾后悔。
  • 他来自1943

    他来自1943

    一个视死如归的任务……一个精心策划的阴谋……抗日军人聂国宗从民国穿越而来,变成了无家可归的小鲜肉杨星泽。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一场措手不及的车祸……职场女强人舒岚一不小心“撞上”了小鲜肉杨星泽,然后……舒岚不得不“负责任”地将杨星泽带回了家中。和一枚小鲜肉“同居”,感觉怎样?舒岚不屑地撇了撇嘴,杨星泽算是什么小鲜肉嘛!虽然他比她年轻五岁没错,虽然他长得很可口没错,虽然他的身材很……咳咳……舒岚不自然地清了清嗓子,虽然有很多“虽然”,但杨星泽根本就不是一枚正常的小鲜肉!因为。杨星泽是最拘谨,最保守,最正直,最老实,最讲道义……的,来自1943年的老鲜肉。
  • 大神你人设崩了

    大神你人设崩了

    【娱乐圈+学霸+微玄幻+无逻辑】孟拂到十六岁时,江家人找上门来,说她从小就被人抱错了,她还没来得及反应,身体就被异世女记者灵魂占领两年。好不容易夺回身体——豪门母亲:童少是留学生,你高中就辍学了,虽然你们是娃娃亲,不要强求。父亲:歆然也是我的女儿,希望你跟她好好相处,多向她学习。弟弟:我只有江歆然一个姐姐。**在夺回身体前,孟拂是《全球偶像》女团节目里排名第四什么都不会被全网黑的花瓶角色,是江家不肯对外承认的大小姐;夺回身体后——恕我直言,在座都是孙子。一开始各大网络粉丝让她滚出女团,滚出娱乐圈,无脑黑孟拂,一批粉丝纷纷怒怼黑粉,安慰孟拂。直到后来,某大神转发了一条博:【我的新戏转一发】某人评论:【你上错号了。】发现了真相的粉丝猛然回过神——【大佬她不需要安慰。】男主苏承:古武隐士家族天才继承人,禁欲系超A神秘系男主苏承。女主孟拂:即思维跳跃、表演大师、王不见王、财迷,自称什么都会“一点”的全网第一学霸孟拂。
  • 走阴路

    走阴路

    四川西北的小山村,自古便是交通闭塞之地,然而在地震之后,却来了几个外乡人,原因却是村口的河流冲出了一些东西!我叫顾白,无父无母,自出生便能闻见人身上一些特殊的味道,比如冯老九身上的死人味和同班女生身上的花香味……十六岁那年,将我抚养长大的冯老九离奇失踪,为寻常他的踪迹,我被迫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神秘而绚烂的古蜀神话,高深莫测的瓯雒遗迹,匪夷所思的鬼怪奇遇……我所寻不过一人生死,真相却越发扑朔迷离!
  • 大道本恶

    大道本恶

    修真大陆的“魔头”林易,渡劫飞升,进入仙界。仙界并非世外桃源,而是一个更加险恶更加无情的世界!大道本恶,且看一代魔头,如何灭杀仙神,超脱天道!
  • 我的老婆是拉拉

    我的老婆是拉拉

    国际安全局ISB的变异特种兵王张呈,查出患了BGV基因变异综合症后,被责令回都市,做一个普通人。回到华国大叶市后,为了养家糊口,张呈开了一家“疑难事务处理所”。本欲安度余生,收人钱财,碰到了一个难缠的拉拉女友。更难缠的是,这位拉拉女友的妈妈!!!精彩的生活,也从这个拉拉女友身上开始。呃,不,是从这对母女花身上开始……(新书需要支持!推荐和收藏,都不能少!!呃,前提是,如果你喜欢这本书的话!!)
  • 神族拯救

    神族拯救

    人类的贪婪将造成不可挽回的过错,神族苏落能否拯救人类的文明?(本书内容纯属虚构,不存在任何特意针对!且本书分类“历史神话”是指古风奇幻小说,不存在刻意对历史的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