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1900000016

第16章 主编《工作与学习》(1)

三月三十一日星期一

上午打了电话,下午四时到张府。保姆不在家,张先生开的门,说还以为你今天不来了。我不辩解。过去说来,多是三点一过就来了,今天委实太迟了。

坐定后,张先生的神态像是等我提问,我不动声色,取出一页纸,说看到一篇好文章复印了,我读,你听。张先生往前凑凑,一手遮在右耳后边。我读得慢些,咬字重些,好让他听清楚:

我的年纪虽然不算大,但在世上也活了二十多年,我虽然没有见过世面,但在中国也曾去过五六个省份。我也参加过好多次的大会,也参加过好多次的群众游行。可是从来没有见过像前天所见到那一列奇异的游行队伍。

纵队的前面是一锣一鼓的交响乐,那声音和娶媳妇嫁姑娘的音乐比较,没有那么愉快,和埋死人的音乐比较,又没有那么悲哀,枪毙罪犯也不用这样音乐,小偷戴上纸帽子游街,又不如这个滑稽。总之,姜子牙坐骑,无可比拟,非驴非马便叫做“四不像”吧。

后面跟着一队综合性的穷人大众,有的是皓首苍髯六七十岁的老头子,有的是三寸金莲牙齿脱落的老太婆,有的是先缠后放改组派萝卜脚式的金大嫂,也有怀中吃奶的小娃娃,“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腊月二十九,什么人都有”。

最使人奇怪而可笑的,是他们穿的衣服,老汉们穿的是鲜红的毛裤;老太婆穿着栗壳色的西装,三寸金莲穿上高跟皮鞋,破棉袄又套上白衬衣,小孩子把晚礼服当成被子里;婆姨们把领带当成裤带扎,比当年“大辫子戴礼帽”的滑稽歌曲还要高出一个调门。

经我详细打听,原来是盟邦友国,对中国人实行善后救济,为了扩大印象,所以锣鼓喧天大街游行而且要制成影片搬上银幕,公诸世界。我想这是应该的,时代进步了,“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见不是真善”。这些礼教用语早该推翻,“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应该改为“施惠莫忘,受恩更应莫忘”。中国的穷人们啊!天高地厚之恩,应当刻骨铭心,永久不要忘记!

我念完了,瞅着张先生,张先生茫然地眨眨眼,喃喃自语,这乱七八糟的,说些什么呀。我笑了,将那张纸(复印纸)收起,从包里取出一套旧杂志的合订本,翻开推到他面前,指着题目下的“谷雨”二字,说这不是你的笔名吗,这是你写的文章呀。

说着合上杂志,露出封面上的字:《工作与学习》。张先生显得又惊又喜。

韩:文章题为《一列奇异的游行纵队》,看样子像是写美国救济署战后给沦陷区穷人发放救济品。当时情况,不会这么不堪吧?

张:真的,就在现在的五一路上,那时候还叫新民街。西北电影队的人跟在旁边拍电影,不知道是拍新闻,还是就要拍这个。这杂志从哪儿弄下的?

韩:托人从省图书馆借出来的,费了很大事,还是借出来了。我已细细翻过,先说总的印象,再来订正哪些文章是你写的。

张先生又往前凑凑。

韩:先说总的情况。这个合订本,收入创刊号到第十六期共十三期,缺三期,分别是二、四、十四期。时间是一九四六年五月十日到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差不多七个月的样子。半月刊,每逢十号、二十五号出版。普通十六开本。现在的十三期中,除三期为十二个页码,十一期为二十个页码外,均为十六个页码。起初没有稿费,创刊号的《稿约》上说:“来稿一经采用,即赠本刊为酬。”后来又有了,第十三期的《征稿条例》上说:“来稿采用后,除赠寄刊载该作品之本刊一期外,按甲(每字二元五角)乙(每字二元)丙(每字一元五角)三等,酌致薄酬。”

从刊物上显露出的信息看,编者想了许多办法,要把刊物办好,也确实有所发展,可是拗不过越来越疯狂的涨价风潮,到后来就办不下去了。比如第一期创刊号上,就有“本刊征求基本定户一千户”的启事。条件是在创刊初期(五月十一日到六月十日),一次订阅本刊半年者,按定价八折优待。再就是,“在订阅期间,如因物价跌落,本刊减价时,对基本订户,按差价数计算退还应减之款,如因物价高涨,本刊增价时,基本订户一律不增价”。

张:那时候物价不稳定,用这个办法吸引订户。

韩:说是物价跌落了退还应减之款,实际上这是句空话,那个时候只有涨不会有跌。从创刊到第六期每份均为法币一百元,过了三个月,到第七期已改为一百五十元。可能读者有意见吧,第八期特别刊出《启事》说:“近来纸价飞涨,本刊定价不得不随之提高,今后每期零售价为一百五十元,这已算是最克己的了。”此后有增无减,第十三期(十一月二十五日)增至三百元,第十五期(十二月二十五日)末尾的标价已是四百元。从创刊到此时,半年多的时间里,上涨了三倍,是原先的四倍。这样的刊物,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单靠刊物自身运作,是没法办下去的。钱是越来越不值钱了,办是越办越好了。

张:所以就停了《工作与学习》,集中人力财力办《青年导报》。刊物后来的情况,全记不清了。怎么说越办越好了呢?

韩:依据有两条,一是创刊号上,没有封面,第一页除了刊头、目录外,还登了智力展的代创刊词《论工作与学习》。只是刊头几个字套了红,以示喜庆而已。从封面到封底,纸质一样。此后封面上就不刊文章,排版也讲究起来。到第十五、十六期,封面的纸质明显好了些。再就是销售渠道渐渐宽广。社址在按司街二十四号,想来就是同志会太原分会所在地,经售及代订处为红市街四十三号黄河书店。从第八期开始,有了代售处四家,到第十六期代售处达到六家了。这些刊物上都有记载,不是说明刊物越办越好了吗?至少也是努力往好里办。但还是停刊了。

张:我们这个编辑部,实际就是同志会太原分会的宣训部,就两三个人。我的正式身份是宣训特派员,回到部里他们叫我张主任。对刊物来说,我就是主编了,每期稿子都由我来审定。看稿子,基本上是刘文瑞的事,还有翟凤仙,主要是做校对。两个人有点恋情,刘文瑞出事后,翟凤仙就不跟他好了。翟凤仙这个人,能干,很有正义感。我在上面写的文章多吗?

韩:不少。创刊号上有论文《山西青年的文化思潮》,署名张颔,另有杂文《一列奇异的游行纵队》,署名谷雨;第三期有朗诵诗《屈原诗传》;第五期有《青年与迷信》;第八期有《太原青年与文化前途》,另有署名谷雨的童话《杜鹃》;第十三期有署名“长页”的杂文,叫《“人言为信,止戈为武”》,肯定是你写的,长是张字的半边,页是颔字的半边。第十六期有署名谷雨的杂文《屎罐头》,似乎越往后越少了。再就是,第三期上有《诗人节特辑》,除了你的《屈原诗传》外,还有一篇《诗人节座谈纪略》,其中有你的发言。

张:文章全记不得了,搞活动的事还记得。除了诗人节纪念屈原,我们还搞过纪念杜甫的活动。杜甫不是写过《兵车行》吗,我就把这首诗改写为白话朗诵诗,翟凤仙朗诵,田丁导演。杜诗头两句是“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我改成的句子是,“兵车隆隆地驶过,战马昂首嘶啸,士兵们扛着枪,腰间挂着子弹袋,看吧,又一批士兵就这样送到前线去了。”这是为了配合反内战作宣传。后来跟余振先生熟了,可能近期的一个日子是普希金的诞辰或是忌日,那时不叫普希金,叫普式庚,余振提议纪念,我同意了。我们看重的是普氏同情十二月党人,是反对沙皇统治的。我把这个意思跟智力展说了,没想到智力展不同意。我心想,你平常还说怎样喜欢普希金的诗歌,这会儿开个纪念会都不同意,那好吧,我就拿了张普希金的画像送到他家里,看墙上有个地方,给挂了上去。他倒是好脾气,也没说什么。

韩:有个问题我不明白,记得你说过,赵宗复办《学习》杂志时,你写过一篇文章《假如我当了皇帝》,用的是你的本名,发表时赵给改成仲韬。可是我看你编的《工作与学习》上,也有用仲韬署名的文章,都不像是你写的。你看这两篇,一篇是第五期、第七期分上下两篇连载的《晋西农村阶层问题》,一篇是第九期上的《庆祝“抗战胜利一周年纪念”的情绪》,前者是篇农村阶层调查报告,后者是篇措辞犀利的政论文章,都不像是出自你的笔下。

张:想起来了。杜任之的一部分文稿,一直由我保存着的。这篇《晋西农村阶层问题》,极有可能是他当年在晋西时写下的,我看是篇完整的文章,就给发了。他还受阎锡山的监视,不好用他的本名,就用了赵宗复给我起的这个笔名。用这个笔名的好处是,真的有了问题我兜着,捅不到杜任之那里去。那篇《庆祝“抗战胜利一周年纪念”的情绪》,想来是杜写下给了我,我给发的。这个时候,山西大学已回到太原了。智力展表面宽容,毕竟责任大,在用稿上我们还是有龃龉的。有的稿子我要上,他硬是不让,最后只能听他的。

韩:你不是主编吗?

张:他是同志会的主任,又是阎的高干,刊物付印前要送他看一下,他也不说是终审,只说是把把关,别犯什么忌讳。

韩:翻阅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么个问题,比如原定每期十六个页码,而第三期只有十二个页码,这都可以理解,不可理解的是,封面目录上有篇《晋西乡村社会研究导论》,署名醴甘,内文却没有了。想来是嫌不合时宜,已印好要装订了,勒令撤去,内文可以不装订,封面已印好,只能将错就错了。毕竟你们的资金不是很富裕的。

同类推荐
  • 粟裕年谱

    粟裕年谱

    粟裕一家,是一个三世同堂的大家庭。祖父粟用耨,主要经营农业,兼做贩运木材生意。父辈兄弟姐妹四人。父亲粟周亨,字嘉会,是一个落第秀才。母亲梁满妹。粟裕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第三。
  • 我的父亲邓小平:激情年华

    我的父亲邓小平:激情年华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是怀着一份赤子之情的邓小平的一句经典。作为邓小平的女儿,毛毛的这本书真实、生动地记述了邓小平先生政治生涯乃至整个中国政治历史中一段重要和艰辛的经历。这本书记录着他对工作的执着,对子女的关爱,也体现了一代领导人的光辉风采。这部书对了解邓小平先生、研究邓小平理论和认识今天的中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元功之首:邓禹

    元功之首:邓禹

    本书是一本邓禹传记。邓禹早年虽与光武为布衣之交,但在中兴功臣中,他既非首事之臣,也不如后来吴汉、贾复等人功绩显赫,其所以居中兴功臣之首,盖以运筹帷幄之功居多。他曾协助光武,初定取河北以成帝业之谋。后来以知人荐贤名世,并在一系列决策性问题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 三岛由纪夫传

    三岛由纪夫传

    “三岛有个非常大的本领,就是使人觉得自己是他最好的朋友。他死后,每个朋友都不得不承认,他们了解的三岛只限于他有意袒露的局部。”西方最早的三岛传记之一,研究三岛的重要参考文献,为读者提供更多线索,稍稍走近这位谜一样的天才作家,这是借三岛诸多亲友的眼看到的三岛,也是从三岛的文字里读到的三岛。国内首次引进,填补了该传记在中文版上的空缺。我认识三岛是在1964年,当时我开始翻译他的一部题为《午后曳航》的小说。之后两年,我经常与他见面。我在他书房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直到深夜他开始写作。我常常是他聚会的客人中唯一的外国人。那是让我兴奋陶醉的时期:我二十四岁,一个东京大学文学院的学生,和日本最有名的小说家交上了“朋友”。当然我们并不是真正的朋友。从三岛的角度看,他可能是喜欢和我在一起的。我可能是他遇到的唯一既擅长翻译,又在扳手腕时能够赢他的人。我确信这一点很重要。可是在1965年底,我让他生气了。在他以为我会翻译他新出版的小说时,我却拒绝了,他决定不再和我来往。……四年后他的死讯传来,我决定写一本书。
  •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

    这是李开复唯一的一本自传,字里行间,是岁月流逝中沉淀下来的宝贵的人生智慧和职场经验。捣蛋的“小皇帝”,11岁的“留学生”,奥巴马的大学同学,26岁的副教授,33岁的苹果副总裁,谷歌中国的创始人,他有着太多传奇的经历,为了他,两家最大的IT公司对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选择,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
热门推荐
  • 我的系统真的全能

    我的系统真的全能

    “本系统会根据宿主需求开发出不同功能”“我们的宗旨是,为宿主的幸福奋斗到底!”穿越功能,直播功能,创造功能,具现功能……看着不断因为自己想法而出现的功能,忘无欢在心里默默给系统点了一万个赞。
  • 人类清理系统

    人类清理系统

    如果你在高考的前三天得到一个智能的帮忙,让你高考顺利通过,那么你会以什么代价来接受呢?
  • 不问当初

    不问当初

    爱上一个人或许只需要一秒,而忘记一个人也许需要一辈子。。。。。。
  • 异星大逃亡

    异星大逃亡

    黑色的异星上,神秘生物在黑暗中低语,愤怒的嘶吼席卷着整个星球,除了逃,别无他法!
  • 从斗罗开始的键盘王者

    从斗罗开始的键盘王者

    穿越斗罗大陆世界,眉清目秀,虎背熊腰的李缘对自己的武魂充满了期待。直到有一天,李缘的武魂觉醒了,是个键盘!键之巅,傲世间,有我键盘就有天!待到阴阳逆乱时,以我魔键喷世间!大盘之键天上来,一键喷哭十九州!天不生我键盘侠,喷道万古如长夜!键来!多年之后,斗罗大陆流传着关于李缘的传说,那个传说是,团战可以输,喜欢说骚话的键盘侠,必须死!!!----新书《从夺舍萧炎开始降临诸天》已发布!
  • 假面骑士Story

    假面骑士Story

    自远古以来,地球上存在着很多超自然的生物,统称为“魇”随着时代发展,魇的秘密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各族首领及强者制定计划准备建造魇的乐园——奇艺市,并选定强者进行管理,一位名叫沐子奇的少年就此开始了成为假面骑士的人生。假面骑士-Story,一个原创的骑士,一个个人的幻想。
  • 尚家有子

    尚家有子

    前世她是文大学士家的嫡二小姐,嫁给喜欢吃喝玩乐的三皇子,她安逸现状,却得了个惨死的下场。这世她是范阳一个已经衰落家族的‘大少爷’,曾经废材的夫君居然是个扮猪吃虎的角色,现在已变成尊贵无比的太子殿下。而如蝼蚁般的她只能变成男子,扛起重振家族的大旗,带领家族走向繁荣昌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之未来崛起

    末世之未来崛起

    末世即将到来!太阳系与圣星大陆两大位面之间的碰撞!辰星儿和搭档夜天凌两人携手穿梭在两大位面之间,努力在末世来临前不断地强大自我,并在带领身边的朋友属下们也强大起来。他们拜异界的强者为师,在异界的学院中学习,历练于异界的险境之中,站在异界的巅峰之上。为了华夏,为了地球,为了未来,崛起!
  • 你若懂我,那该多好

    你若懂我,那该多好

    每个人都会有一段暗恋,或是刻骨铭心,或是轻描淡写,爱情本是矛盾体,不是只有爱和不爱,更多的是想或不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