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1900000043

第43章 盟书的发现(2)

时光在流逝,到一九七三年盟书出土已越八年,我们介绍给学术界的仅仅是些零星资料,对盟书整理工作的搁浅,张守中同志当时就心急如焚,虽向有关方面呼吁,但难以得到响应。到了这一年秋季,终于有了一个开展工作的转机。当时任国务院图博口副组长的王冶秋同志来到山西,他先到大同,检查大同云冈石窟,为周恩来总理陪同蓬皮杜总统参观云冈石窟作准备工作,又绕道五台山,然后来到太原。八月四日下午,和张守中同志住一室的王传勋同志接到指示,随车到五台山接王冶秋局长。守中同志得知这一消息后,在他出发前的瞬间,给王冶秋同志写了一封简短的信,大意是说侯马盟书出土已久,一箱箱标本均在太原,盼王冶秋同志有空能过目,希望能对盟书整理工作给予支持。守中同志嘱托王传勋同志将信交给省文物工作委员会书记张新华同志,面呈王冶秋同志。八日王冶秋来到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看了盟书标本;张新华书记又嘱咐守中同志于九日清早到迎泽宾馆面见王冶秋同志。守中带了几册盟书摹本于早八时赶到宾馆,向王冶秋同志作了汇报。这一天上午省领导邀请王冶秋同志在省图书馆会议室为文博图书干部作报告。王冶秋在谈到出土文物古迹的整理研究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及时公布重要资料,不要积压,更不要垄断。关于侯马盟书,他提议尽快整理出版,把材料公布于众,便于科学界共同研究。王冶秋同志的一席话,对盟书整理工作是个极大的推动。事后省有关领导及时召集会议,抽调人员,成立了侯马盟书整理小组,有张颔、陶正刚、张守中三人参加工作,经费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工作房间也作了相应调整。从此以后侯马盟书的整理编写工作,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良好环境,大家的心情是十分高兴的。

在你的复出上,正刚先生也做了工作。还是这篇文章里头,接下来是这么说的:

张颔先生“文革”期间,受到极左思潮冲击,被揪斗,关牛棚,被强制劳动多年,直至一九七三年还关在牛棚,被强制劳动。时年已五十四岁,他曾自叹:“马齿徒增五十四,地球白转二千三。”这次成立盟书整理小组,就张颔先生能否正常参加工作,还是个谜,请求机关领导,在那多事之秋,一些新领导还刚刚从牛棚出来,不敢表态。为此,陶正刚同志专程跑到省委宣传部,找到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厅厅长、党组书记卢梦同志;卢梦经过思考后很有胆量,冒着风险,同意张颔同志参加盟书整理工作。从此,张颔同志一下子被解放出来,其投入工作的愉快心情和实干劲头是不言而喻的。经过大家充分讨论和研究后,张颔同志分工撰写盟书的释文和考证。

张:说的都是事实。为我出来,他俩都尽了力。

韩:上文中说,“经过大家充分讨论和研究后,张颔同志分工撰写盟书的释文和考证”。我想问的是,会不会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经过大家充分讨论和研究后,其他一位同志“撰写盟书的释文和考证”,你来临摹盟书文字。你的毛笔字不错,该是写得了的。

张:你说的是什么呀,曲里拐弯的,我听不懂。

韩:听不懂也好。下面说的,你肯定能听懂。关于你的复出,降大任的《张颔传略》里是这样说的:

一九七三年,国家文物局王冶秋来山西。在王的直接过问下,山西省委决定对侯马盟书进行全面综合整理研究,同意由张颔负责这一工作,于是他回到了热爱的本职岗位,并同陶正刚、张守中组成了整理盟书的三人小组。

在《祝贺侯马盟书出土四十周年》里,你的说法就更为具体:

一九七四年,“文革”还没有结束,王冶秋同志来山西,建议省委王大任同志把我从“牛棚”中“解放”出来,对侯马盟书进行综合整理。参加这一工作的有陶正刚、张守中两位同志。

张:你真是作家,平日看你大大咧咧的,原来心细如发。争究这个做什么,都是同事,最后胜任愉快地完成了工作,比什么都好。

韩:从你的叙述里能看出一种自信,你原是文工委的副主任,当过考古所的所长,又当过侯马考古工作队的队长,你既然出来,不管名头是什么,实际上就是领导这一工作。而在陶张二先生的叙述中,说其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你早被打倒了,关进“牛棚”强制劳动,是他们奔走呼号,才将你解放出来。因此这个三人小组里,彼此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

张:你是不是太较真了?

韩:不是故意较真,是从这些不同的叙述里,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一点人性的什么,仍在知识分子人格的范围内,却又有着那个时代的气味。话是这么说,我最看重的,是你的另一篇文章。

王大任同志,“文革”前是山西的省委书记,那时有第一书记,还有省长,他这个书记,实际上是第三把手,主管文卫宣教。他一直很关心你的工作。“文革”后,他恢复了工作。在《王大任纪念文集》中,收了你一篇《是知音,也是向导》,里面也说到这件事。是这样写的:

我是什么情况下出得牛棚来呢?也和大任同志有密切关系。一九七三年他又回省里工作了。原来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同志来山西和大任同志提出,把我从牛棚里解放出来,让我对侯马出土的盟书进行综合整理。于是成立了三个人的小组,参加者有原来在侯马考古工地进行发掘工作的陶正刚和对盟书进行过临摹的张守中他们两位,我是做文字识别与文辞训诂及历史考证的。每个人各有专重,缺一不可。据我所知,王冶秋曾在太原担任过教员,大任同志是冶秋的学生。我在“文革”中也算挺过来了,又拿起笔涂抹起来了。

王大任同志一九九九年去世,这本书二〇〇一年出版,你的文章只会写在这两年之间。比给侯马会议写的贺信要早几年,再加上又是专为纪念王大任同志而写的,在这件事上,就写得细些。从你们两方面的文章中能看得出来,盟书研究的启动,你的复出,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我最欣赏的,是你对你们这个小组的评价,“每个人各有专重,缺一不可”。这还不就是我说的“黄金搭档”吗?

张:我一参与,文字考释的工作,只能由我来做。这个基本事实是谁也改变不了的。我且问你,以你对当年山西学术界的了解,推测也是一种了解,除了我,谁还可以担负侯马盟书整理考释这个任务?

韩:没说的,只有你。

张:王冶秋是这样认为的,王大任是这样认为的,别的人也不会不这样认为。这就是当时山西考古界的基本事实。如果这个事搞全国会战,我给那些考古名家拉下手都不一定要。山西嘛,且让老夫出一头地。你笑什么?

韩:和张先生交往这么多年,交谈不下几十次,什么时候听张先生说话,都是轻言慢语,心平气和,单怕冲撞着什么。今天算是听了张先生几句有气派的话。虽说有气派,也不过是稍稍提高点音量,但对你这样的人来说,已极不容易。看来再平和的人,也会偶尔露峥嵘的。这个话题打住,还是谈谈你到侯马后的情况。

张:多少年没碰上“大活儿”,当听说侯马勘探现场发现了大量朱书文字,你知道我有多么激动吗?你想像不出来。我说一下你就知道了。考古中,文字占的分量很重。器物的型制,当然也有讲究,形状纹饰有差别,但不会很大。工艺上的改进,总是微乎其微的。文字可就不同了,一个字一个样,每个字传递的都是独特的信息。中国古代青铜礼器中,铭文字数最多的,是西周宣王时期的毛公鼎。高五十多厘米,口径四十多厘米,鼎内铸有铭文四百九十九字,内容记载了周宣王对毛公的诰命和赏赐,为研究西周晚期社会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毛公鼎系清代道光末年陕西岐山礼村出土,后归山东潍县陈介祺收藏,现藏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我考证过的庚儿鼎,文字算多的,三行二十九字。这些年我们也挖掘出一些青铜礼器,形制都不大,有字的也多是五六个,七八个,且漫漶不清。这次侯马站传来的喜讯是,一片片玉石叠压在一起,上面密密麻麻全是朱书文字。你想,我听了这个消息,该是多么兴奋,恨不得马上就赶到侯马工地上去!

当时我已从驻村的工作队抽出来,到了四清检查组。运动到了后期,要检查验收各工作队的成果,才成立这么个组,正在太原集中,还没有去检查的地方。请了七天的假,说单位有重要事情让我回去处理,就坐火车去了侯马。

到侯马已是下午,冬日天短,不等洗漱完毕,天色已暗了下来。先去研究室看了那些玉片,知道了文字的笔画和颜色。正是冬天,有些土块掰不开,他们是整块土运到土作室,搁在桌子上。好处是室内不生火,冻土消不开。看完出来,工作站的同志说坐车累了,歇歇吧。我说不用了,趁天还不黑,现在就去工地。那儿是侯马电厂的工地,也是东周遗址的勘探区,我们平常也叫它工地。不远,我们几个人相跟着去了。有我,有谢辰生,有陶正刚、张守中,还有一两个人,边走边说,不等走到工地,勘探的情况已了然于胸。到了工地一看那些探坑,实物,虽说还不能给个确切的答案,怎么一回事心里已大致明白了。

韩:这地方我去过,在侯马电厂的办公区,院里围起一片地方,像个花池似的,旁边立着一块石碑。

张:当时我们去了,看到的还是一片庄稼地,麦地,正是冬天,麦垅儿冻得瓷瓷实实的,只有几个探坑露在那儿,上面苫着席片。里面的东西,都取走了。坑口距地表六十至七十厘米,坑内大都是牛、马或羊的骨架,牲首方向多为北偏东五至十度。不是所有的坑里都有盟书,有的有,有的没有。多是集中在一个坑里,有石简、玉块、玉片。石简长约二十厘米,宽约三至五厘米。玉块、玉片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最大的不过一拳掌,每件上均有朱书。伴随玉块玉片出土的有玉圭、璋、璧、璜等祭器。他们已将大批石简连同冻土一并取回,因文字容易脱落,尚未敢剔动。

第二天,我们在一起,详细核实了发掘的经过,各人谈了对这一发现的看法,决定由我对朱书文字作进一步的研究,并及时地报道出去。我用了三天的时间,关在我的办公室里,细细地研究这些石简、玉块和玉片,反复辨识上面的朱书文字。

对文字风格,我的看法是,与东周铜器《栾书缶》、《晋公》有相仿处,其笔法与战国时期楚国的帛书、信阳书简有相似之处,但略浑厚。连同土块一并取回的玉简,尚未剥离,不便察看。我能察看的是散见的玉块、玉片,共有六十件,都是在十六号祭祀坑出土的。文字大多漫漶不清,比较清楚者仅有十二件,但字迹多脱落,不能见其全豹。

经过识字、联句、篇章缀合,发现每块玉石上均各书写一篇完整的文字。最多者九十三字,一般为九十二字。内容基本相同,只是篇首祭祀人的名字不同。只有第三号玉片上内容不一样,也是记载祭祀之事。书法有的纤巧,有的洒脱,不像是一个人的笔法。有的字迹小到零点四厘米。笔锋非常清晰,一看就是毛笔书写的。正因为每篇文字内容相同,这样对复原章句就有很大的方便。根据五十九篇残断文字,经过缀合临摹,基本上恢复了原来的面貌。因字迹模糊,辨认困难,有个别字可能临摹得不够准确。就这样,整篇文章,大致上全考释出来了,意思能看得出来。最让我感兴趣的是,那篇复原的文字中,出现了“上宫”二字。

“上宫”当指所祭祀的宗庙而言。晋国的宗庙,见于文献者有“武宫”、“下宫”,还有一个“固宫”,不一定是宗庙。“武宫”为晋武公的宗庙,地点在当时的曲沃,晋文公和晋成公即位时都曾朝于武宫。说明晋国在景公迁都新田之前,所朝祀的宗庙为“武宫”。赵氏灭族,史称“下宫之难”,此事发生在景公十七年(公元前五八三年)迁都新田之后。下宫之难,注家未及,从文义省察,赵氏灭族之事可能发生在“下宫”。而下宫与祭文中的“上宫”正相对,故上宫亦当为晋国的宗庙。玉片祭文中既说“不敢……不守上宫”,可见上宫离祭祀之处当不会很远。

还有几个考证,不一一细说了。我把自己的这些看法写成一篇文章,名为《侯马东周遗址发现晋国朱书文字》,托谢辰生带回北京给《文物》杂志,第二年第二期刊出的。没想到的是,同期刊出的,还有郭沫若院长的一篇文章,叫《侯马盟书试探》。后来听人说,侯马发现朱书文字的事,引起了中科院的关注,让山西送去几个玉片,供郭院长作研究用。

郭沫若是有名的考古学家,也是古文字学家,他对这个发现当然会感兴趣。郭老主要是考证了主盟人赵章即赵敬侯赵章。同时他据盟书上的人名“邦”判断,《魏世家》等史上说的“公子朝”、“公子朔”都错了,应当是“公子邦”。我觉得,郭老还是武断了些。我后来考证出,主盟人“子赵孟”乃赵简子赵鞅,不过这是后话了。郭老最大的一个功劳,是将这批朱书文字,定为“盟书”。

在侯马住了五天,文章写成我就回到太原,参加四清检查组下乡去了。请了七天假,一天都没耽搁。

郭老对我们的工作评价很高,说“张颔和其他同志们的努力是大有贡献的”。

韩:先前你也说过这话,可我在郭沫若的文章里没有找见。你的学术文集里附录了郭老的文章,后来细看,原来在郭老文章后面附的手稿里。毛笔写的,印得又不太清,细细辨认,这话在最后一段。下面有说明,说“郭沫若同志在校样上有修改”。原来是手稿上写了,发表出来的文章上没有,不管怎样这话是说过的。听你谈盟书,真怕很快就谈完了。

张:不会那么容易,“文化大革命”还没有开始呢。

韩:今天所谈的,已超出了“盟书的发现”这一话题,接触到了盟书的整理。不过还没有谈到正式的整理,只能说是廓清了外围的疑难问题,可以窥见其堂奥了。

同类推荐
  • 袁崇焕

    袁崇焕

    本书主要写袁崇焕的一生,写他如何打败天命汗努尔哈赤和天聪汗皇太极,又写崇祯帝中反间计、杀袁崇焕而使皇太极成为袁崇焕的克星,本书重点写明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袁崇焕为辽事而投笔从戎,为辽事施展才华,也为辽事建树功勋,因辽事而召唤仇神,因辽事而惨遭冤杀,也因辽事而垂千古。
  • 他们这群人

    他们这群人

    青少戎马战敌顽,壮志凌云钢铁汉。日寇蒋军美国佬,甘拜下风把鬼见。建设祖国冲在前,艰苦奋斗排万难。救死扶伤医德好,白衣天使众称赞。一生辛苦何所乐,为民服务喜开颜。银发捻须高歌颂,夕阳普照红满天。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谭嗣同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谭嗣同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他的祖辈从明朝末年起定居湖南浏阳,世代为官。祖父谭学琴,是清朝最高学府——国子监的学生。父亲谭继洵,在进士考试中遥遥领先,获得一甲第二名,因此担任了户部主事,后升任户部郎中。父亲37岁那年(1865年),谭嗣同出生在北京宣武门外斓眠胡同一座大宅第中。这个小生命的诞生,给谭家带来了无限的欢乐。然而,谭嗣同却生不逢时,大清王朝康熙乾隆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到这时已荡然无存,日益深重的内忧外患却接踵而来,从士绅到百姓,他们都感到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天才的幽默与智慧

    一个人的幽默感是与其人的文化、知识、才气、智慧、经验、应变能力、表达技巧分不开的。人类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几乎都是著名的幽默大师。例如:哲学幽默大师苏格拉底,政治幽默大师第十六届美国总统林肯,科学幽默大师爱因斯坦,小说幽默大师马克·吐温,表演幽默大师卓别林,喜剧幽默大师萧伯纳等。笔者编译本书的宗旨,就在于以上述诸位大师的幽默片段为主体,展示人类历史上众多天才人物的幽默大观,以期读者能受到启迪、得到教益和欣赏乐趣三方面的效果。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热门推荐
  • 参修

    参修

    血参的让魔界的人个个都在争夺,人性的爱转成恨。为了达到目的不折手段。。。。
  • 侠盗之复仇世子嫔

    侠盗之复仇世子嫔

    十年前,八岁,“雪儿,你不是没有爹,只是……我们娘俩能平安的过到你以后嫁人,就足够了,人要知足,知道了吗?”那天,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被虐杀……“你们听说了吗?前个儿二牛家被‘救’了。”“小点声,要是被有心人听去了就给侠盗找麻烦了不是……几两啊?”“足足十两碎银!”十年后,父不慈子为何孝?看女主历经十年的华丽复仇。对面的帅哥是个残废?最多只剩三年可活?真是可怜女主爱啊!帝王碰巧赐婚?嫁!当然嫁啦!只是……自己要如何假扮自己?“你不是残废了吗?”“所以你不想我碰你?”“……不是。”“那就是想让我碰你?”“也不是……”“那就是你想碰我喽,我倒是不介意。”“……原来你是闷骚……”
  • 别让怕麻烦害了你:40个心理处方对症下药

    别让怕麻烦害了你:40个心理处方对症下药

    想去报个绘画班,却觉得还要购买画笔宣纸从头学习太难?想约朋友看电影,却觉得影院太远不停换乘公交消磨了兴趣?你总觉得没有一技之长甚至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其实呢,你不是觉得难,也不是没兴趣,你只是怕麻烦,因为怕麻烦拒绝了所有你可能喜欢的事情,很多热爱,真的是从不怕麻烦开始的。阅读本书,跟作者一起治愈“怕麻烦”这种病。
  • 抢心计划:总裁的麻辣宝贝

    抢心计划:总裁的麻辣宝贝

    “你是我陆小爱的男人,那么一生一世都是,在我的世界里,不允许背叛,不允许谎言,更不允许,三心二意朝秦暮楚!”总裁怎么了?总裁就可以肆无忌惮拈花惹草么?就算你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八面威风,可在情场之上,哼哼,还是得乖乖败在我陆小爱的石榴裙下!就算我是不起眼的草根女生,但也有自己独立的人生,爱情只是生命里的一部分,当你叱咤风云之时,我也可以,笑看乾坤!什么商场精英,什么名门闺秀,什么明星模特,管你明媚动人妖艳绝伦,闭月羞花倾国倾城,都不许碰我陆小爱的男人!斗美女,斗老狐狸,斗帅哥,力战群雄,看我陆小爱如何大显身手,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成功之路!
  • 带个系统开局无敌一直苟

    带个系统开局无敌一直苟

    向东瞪着系统精灵说:你什么时候能带我回去,系统精灵:快了快了,你在努力下完成几个任务就可以了,向东…
  • 昊天宝录

    昊天宝录

    修真界的李浩天带着七宝玲珑剑来到了天玄大陆,却意外开启了七宝玲珑剑,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居然是传说中昊天大帝所使用的昊天神剑,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昊天神剑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拥有,且看他如何守护亲人、爱人、征服天玄大陆踏上仙界得到昊天大帝的传承,成为新一代的天地之主。重置天地规则。
  • 济行天下

    济行天下

    春秋时期,镶嵌在晋国境内的鲜虞逐渐强大起来,常年与晋国征战不断,成为晋国北部一大隐患,此地狼群众多,鲜虞人又个个凶猛彪悍,再加上常年与狼共存,深悉狼的习性,久而久之便练就了一手高超的驯狼本领,狼群在鲜虞人的驱使下不断骚扰晋国北部边境,附近村民苦不堪言,面对鲜虞人的不断挑衅,晋国多次出兵征服,但几近未果……
  • 福缘仙途

    福缘仙途

    灵潮渐起,万物复苏,一切从头开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谁主沉浮?雁南城里的一户寻常人家,天姥山中的两处普通势力,从无到有的清河派,艰辛坎坷的掌门路,有情有义的三兄妹,一同得道的一家人。从年少轻狂到看尽沧桑,信天道轮回却多有无常,福缘未尽,仙途不止!
  • 踏仙帝途

    踏仙帝途

    网游战神被一脚踹下云端,刚好,顺道考了个高考。时隔一年重回战场,硝烟四起,热血难凉,我道即王道!“我要这九天仙神皆在脚下!”国风仙侠扛鼎之作,踏仙三周年新服开启!重回少年的那个时代,为神还是堕魔,在你一念之间!“吾以战神之名起誓。我们会是冠军!”
  • 至尊破天

    至尊破天

    一枚神奇的玉佩,将叶天带入了神秘的天尽大陆,前世无依无靠的他,能否在这里闯出一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