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1900000051

第51章 无影塔(2)

四月十六日上午,会议如期召开,地点在迎泽公园园林处。参加者有徐宪章、焦双印诸人,园林处主任后来也来了。这次会上做了几件事,一是张先生把无影塔的三张照片,还有关于建塔的各种数据全交给了焦双印。二是看了玫瑰园地址,觉得玫瑰园比南门内地址更好一些。三是据焦双印估计(青石塔、基台边及栏杆)工料需一百万元。四是拟订方案、送批施工图纸,均由市园林局负责,要求一年半完成(大致)。五是动工时请谷文波主任来奠基。六是从即日起,开始进入正式工作。

五月间,徐宪章还来张家,说了他将公园开会的情况,向市园林局领导同志汇报的结果。确定今年(一九九一年)无影塔建造工作进度如下:(一)制订方案,(二)作施工图,(三)确定预算,(四)报城建委审批,(五)破土动工,跨年度于一九九二年完工。工程款一百万元,分两年投资。

看到这儿,我抬头对张先生说:事情至此,按说已万无一失啊。张先生苦笑一声,说:谁能料到,后来竟是“一失无万”!

我再看下去。七月二十三日,张先生从汾阳杏花村酒厂归来,儿子告知,徐宪章来说,无影塔不能用石头,要用砖,用砖五十万元可以完成。下午张先生给徐宪章打电话,徐说:今年怕不能开工了。太原市园林局及迎泽公园的同志说,他们对此兴趣不大。用石头建塔需一百多万元,钱太多,只能造砖塔。张先生说,他同意造砖塔,但可用琉璃翦边,量天尺必须用石头,如果迎泽公园不感兴趣的话,是否转移到晋祠或双塔寺。

八月底,徐宪章还来过张家一次,仍是说,看来今年不可能动工了,城建处还没有批出计划,没人动手拟定,没有积极性。又说,现在只能批五十万,不需要占城建局的钱,市委另给批,还是有希望的,不可能告吹。三是希望张先生跟谷主任联系一下,请对方敦促张希升副市长抓一下。九月初,张先生给谷文波去了一封信,希望谷催促一下,把这件事办好。此后,他还给时已调任省委副书记的王茂林同志去过信,也是希望能关照此事的进行。王书记委托秘书刘传旺同志转告张先生,让他放心,说王书记说了,这是件好事,他会过问的。这期间,张希升也告诉张先生,他已跟刘传旺同志通过电话,说王书记已把他的信批转给文波同志了。下面几句是这件事的收尾,也是张先生的原话:

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八日下午,徐宪章同志来舍下说,文波同志已不在位了,张希升副市长也不在位了。看来无影塔事已办不成了,并说过了“五一”,我回介休参加县改市的揭牌仪式回来,即把模型退还我。我请他转告市园林局焦双印同志,把三张照片及各项数据退给我。

五月四日下午,徐宪章同志将无影塔模型送来。

这场事情即告吹。这才是真正的无影塔,我将作诗纪念。

张颔公元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八日下午六时于宿舍我说,看了这份备忘录,我觉得,几个领导,是真心想办成这件事。但下面的人,一开始就不怎么热心,起初是应付,后来就是磨蹭着等市里的两个领导下台了。有人总认为领导说了顶事,就不知道,在中国办成一件事多么难,下面人审时度势的能力有多么强。

又问后来可写了诗。张先生说,当时很想写一首长律,就像《僚戈之歌》一样,把这事情细说一遍,把心里的苦诉一诉,唉,时间一长,气也就消了。也许原本就不该给他们说那些话,多情惹得无情恼,只可说咎由自取,自讨无趣。

我笑着说,你还是有长进的。不过,也不要生气,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你做了这么精美典雅的一个无影塔模型,后世的人看了,不会说你做得不好,只会说其时的政府机构没有这个眼力。放心吧,光你这个模型,就是个极有价值的文物。多少年后,不定哪个民间人士,会出资建造的。

张先生说,怕这辈子是见不上了。

我说,我也是这么看的。说罢又觉得,是不是孟浪了些。复念,说他会看上,后果更严重,不止是扯谎而是嘲弄了。

时间还早,这个话题已没有什么可谈的了。上次访谈后的一个连带话题,何不趁此机会谈谈。上次大任学长谈张先生学术造诣时,隐隐约约地,我感到一些疑惑,就是在张先生早年的知识储备,中年的多方修炼,与这样高的学术成就之间,似乎少了点什么连结。这样的措辞未必妥当,或者该说是一种自然的过渡。这个跨度,实在是太大了。

委婉地提出这个看法,以为张先生会面色不悦的,不料老先生微微一笑,说你的思考有道理,该问,别人只是背后嘀咕,不会这么当面提出。研究盟书,疑难处甚多,有些驾轻就熟,一看即可勘破;有些旁搜远绍,会豁然贯通;有些穷极八荒,栏杆拍遍,也难有一得;有些虽有心得,却难以定夺,这就要请教高人了。比如古天文学,我也懂得,却不能说精通。在这方面,我有个老朋友,也可说是老师,不时请教,互相切磋,受益不少。

敢问是何方神圣?我急切地问。

张先生言道,就是先前跟你说过的,已成了天上一颗小行星名字的席泽宗先生。说罢撑持着站起,说他存有当年与席先生的通信,看看就全知道了。

取来了。说是通信,只有席先生的回信,没有他的去信。不过,从这几封信中,仍能看出当年为探讨盟书中的天时问题,晋京之间,信函交驰的情景。写于一九七三年至一九七五年之间,正是张先生整理盟书时期。

探讨的焦点,集中在对“十又一月甲寅朏”的解释。在这上头,席先生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一面径直说明,一面又指示进一步探索的方法。比如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六日的第一封信中,席先生说:

关于侯马盟书中的年代问题,您的见解似乎不能成立。据一九六六年《文物》第二期摹本,十六号坑第三号小玉片文字为:“十又一月□□乙丑。”“十又一月”是不能变的,晋用夏正,鲁用周正,这也是肯定的。于是晋国的十一月,便是鲁国的次年二月,与十二月联系不上。再退一步说,晋国的闰月没有放在年终,那就和十二月联系上了。但是“十又一月”和“乙丑”之间的两个字不清的地方,又怎样能解释成“甲寅朔”呢?在春秋期间,似乎没有这样纪日的方法,即先说月朔的干支,再说当日的干支。因此单凭这条月日的记载,来考订其年代,恐怕很难,主要还得依靠其历史内容了。

大概后来的信中,张先生说一个原先看不清的字,现在看清了,是“朏”字。又去信请教,席回信说:

《盟书》中的干支问题,恐怕只能作为问题提出,暂时不易解决。“甲寅”与“乙丑”之间模糊不清的字,若作为“朏”字考虑,似亦难成立。因为①与《尚书·毕命》中的“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朏,越三日壬申……”不相当,其间没有“越”或其他类似的字;②《毕命》系西周初年康王时的作品,当时可能还没有“朔”的概念,故用“朏”,而《盟书》系春秋末年的作品,当时历法已相当准确,“告朔”成了主要的礼节,“朏”已不用。《历代长术辑要》中周敬王廿四年(鲁定公十四年)的朔闰干支如下……

到了一九七五年六月间,张先生写成《侯马盟书历朔考》,寄席先生征求意见,同年七月十日席回信,先说来信及大作收到拜读,继说,盟书的历史内容,只听您口头说过一点,详情不了解。单就这篇天文考证来说,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讨论。

首先“十又一月甲寅朏”的“朏”字,是否完全可靠?有没有可能是“朔”字?这一点请仔细考虑一下。

其次,朏是初二或是初三,游移的时间范围虽仅两天,但年代可差出十年。若甲寅为初三,则初一朔为壬子,时间为鲁定公五年;与您所定的鲁定公十五年,相差十年。就是甲寅朏是初二,初一朔为癸丑,也还可以是鲁定公十年。所以单用这个办法,定不了具体年代。要用,就得把各种可能年代都列出来,然后用其他办法再把别的可能年代排除掉,才有说服力。像现在这样写法,别人会说您只顾一点,不计其余。

此外,信中还提出几点小的纠错。比如“三月庚辰之日也”中“庚辰”应系“申辰”之误。这几点小的纠错,在后来出版的《侯马盟书》都改正了。对此信中提出的问题,张先生看信的当时,都有批语。第一段的批语是:“铁证如山,无可动摇。”第二段是:“好得很!”对纠错的批语不一,有的是“好”,有的是“查一下”。

多年来,对盟书年份的考证,只能说渐趋认同,难说定于一尊。张先生尽可斩钉截铁,一点也不妨碍他人持之以恒。在泰半靠推勘考证的古文字学界,理占三分,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再正常不过。即如张先生对盟书考证,按他自己的说法,该是“铁证如山”了。且说那几个关键字,一九六六年《文物》第二期上刊出的是“十又一月□□乙丑”,一九七五年六月寄席的《侯马盟书历朔考》上,就成了“十又一月甲寅朏”(与后来出版的《侯马盟书》一致),我们总不好说经过近十年的时间,盟书石片上的文字经过一番鱼龙变化更为清晰了,只可说张先生和他的同事们的研究,更其深入也更其精细了。好在那块珍贵的玉片,先后出版的两种《侯马盟书》上都有,有照片也有摹本。倘若某位高人据此考证出决然不同的结论,我一点也不奇怪,更不会据以低估张先生当初研究的价值。张先生坦然拿出席先生的来信,便是一份绝大的自信。

我说了自己的看法,张先生说:尽心力而为之,或有加焉。听出来了,是《孟子》上的一句话。又吟了一首诗:

未济终焉心飘渺,百事翻从阙陷好。

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也听清了。是清人龚自珍的一首诗。当年央视《大家》摄制组给他做节目时,末后也是吟了这首诗。

老先生有这样的胸怀,我还有什么多余的话可说呢。

同类推荐
  •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这是一部讲述“亚洲新音乐王储”、刷新“80后”创业记录的张伯宏个人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佳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不二途径,但是张伯宏不这么想,他“直奔梦想,不兜圈子”,毅然选择了拒绝高考!本书再现了张伯宏为了不丧失自我,为了要自己想要的而做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其中也记述了他面临压力时的彷徨、面对转型时的苦思冥想。本书告诉人们:只有在有兴趣的领域“玩好”,才能赢得人生。
  • 三岛由纪夫传

    三岛由纪夫传

    “三岛有个非常大的本领,就是使人觉得自己是他最好的朋友。他死后,每个朋友都不得不承认,他们了解的三岛只限于他有意袒露的局部。”西方最早的三岛传记之一,研究三岛的重要参考文献,为读者提供更多线索,稍稍走近这位谜一样的天才作家,这是借三岛诸多亲友的眼看到的三岛,也是从三岛的文字里读到的三岛。国内首次引进,填补了该传记在中文版上的空缺。我认识三岛是在1964年,当时我开始翻译他的一部题为《午后曳航》的小说。之后两年,我经常与他见面。我在他书房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直到深夜他开始写作。我常常是他聚会的客人中唯一的外国人。那是让我兴奋陶醉的时期:我二十四岁,一个东京大学文学院的学生,和日本最有名的小说家交上了“朋友”。当然我们并不是真正的朋友。从三岛的角度看,他可能是喜欢和我在一起的。我可能是他遇到的唯一既擅长翻译,又在扳手腕时能够赢他的人。我确信这一点很重要。可是在1965年底,我让他生气了。在他以为我会翻译他新出版的小说时,我却拒绝了,他决定不再和我来往。……四年后他的死讯传来,我决定写一本书。
  • 铁马冰河:我的南下征程

    铁马冰河:我的南下征程

    本书讲述的是作者的南下征程,内容有人生转折、夜入武汉、进入长沙、革命脊梁、安家创业、“三反”运动、挚友石光、伟大迁移等。
  •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必知的语文学家

    必知的语文学家

    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并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在学生阶段,需要学习的是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有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热门推荐
  • 超能宇宙纪元

    超能宇宙纪元

    宇宙星空浩瀚,一个人甚至一颗星球,都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在多维度的宇宙空间之中,总有那么一群人有着自己要守护的东西。这是一个新的宇宙纪元。一次超新星爆炸后,林天宇降生在地球上一个东方家族之中。五系天赋数值均为3,天赋极差的他却发现自己就是那颗爆炸的超新星。他,就是一个超级强大的黑洞!从此,他走进了一个崭新的超能世界!
  • 神魇空间之绝对防御

    神魇空间之绝对防御

    圆桌骑士中的血与火,刀与剑,权利的斗争,女神的赌注!合金弹头中的背叛与杀戮,合金铁骑与灭城重器之间的对决!棒球忍者中的奇幻妙想!嗜血八神,无敌草薙京,谁与争锋!西游释厄传中的千魔万妖肆虐大地,谁主沉浮!神魇空间!无限世界!
  • 西游风云传

    西游风云传

    西游再起风云。一个小混混在西游世界大战孙悟空,收服牛魔王,征服女儿国,推到白骨精……重生西游,昊天壮志踌躇,豪气干云。他在练功房YY着,怎么与斗战胜佛孙悟空大战三百回合的时候。家族要求他成为“人种”……欲为人种,昊天心头鹿撞,喜笑颜开。他在闺房中YY着,第一个新娘是小萝莉还是御姐的时候。一个彪悍的寡妇把他推到了……晋升仙人,逃离氏族,成为天兵。昊天雄心万丈,意气飞扬。他在军营中YY着,怎么从一个小天兵爬上天王宝座,甚至成为天庭之主,掌控三界(天界、凡界、阴界)的时候。如来佛祖领导的大雷音寺,对天庭西天门发动了雷霆袭击……
  • 猪仙

    猪仙

    种种田,养养宠,炼炼丹,修修仙,修真也快乐,悠然似神仙。正所谓:平生不曾读猪仙,便称英雄也枉然。
  • SCP基金鬼方奇谈之一

    SCP基金鬼方奇谈之一

    当我从无尽的黑暗中醒来时,迎接我的却是一间幽闭的密室,惨白的灯光以及食物糜烂的气息。两个穿着类似于安保的人员命令我离开了这个房间,从他们的对话中,我知道了一些关于这个地方的信息,这是一个叫做scp基金会的组织,它的分布绵延至全世界,而我所处的是中国的一个分部,他们都建于几百米深的地底,即便是异星者降临(虽然更喜欢将之称作鬼方,因为鬼方一词有"异类的意思)也仍然运作着,这里收容着很多不为人知的存在,每一个收容物都被叫做scp一编号,而我成为了实验的小白鼠,也就是D级人员,我不知道我做了什么,因为近一个月的记忆在一次B级记忆清除中化为了飞灰,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庆幸的是,在Scp173实验中,整个基地的电力系统出了问题,借此与幸存者逃离,在与无数未知但却强大恐怖的存在的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发现了惊天的秘密,一切都不只是那么简单,全世界只剩下原来的1/3人类们是否能及时的进化改变自己,以逃过这一次劫难
  • 总裁的私人保镖

    总裁的私人保镖

    没有人知道他活了多久,也没有人知道他是否会死,据说他只活在传说当中,参与过两次世界大战。至今为止世界各地仍然流传着他的神话故事,传说,他的目标,是寻找死亡。
  • 我才是这本书的男主角

    我才是这本书的男主角

    林真深本以为自己只是芸芸众生中不起眼的一个小角色。直至有一天,时间停止,万物凝固,他巧合的联系上了将自己设定为主角,并创作出一本小说的作者。哈哈哈哈,原来,我是主角啊!等等,这本小说的主题是什么?
  • 你看到了吗

    你看到了吗

    四个主角:徐洋、丁秋、夏阳阳、夏青青。一段生离死别:丁秋与夏青青的绝尘之恋、相思奇情。一
  • 仙魔契约

    仙魔契约

    苍茫渺渺天地动,仙魔人界乱乾坤,一纸契约定三界,天路缥缈戮风尘。乾坤动荡,仙路无情,魔道沉沦,人间沧桑,悠悠三界谁主沉浮……【群号:120379898】
  • 都市校花的修仙高手

    都市校花的修仙高手

    三百六十行,行行他在行,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左手生死刀,右手惊天剑,凌尘携绝世修为,踏入红尘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