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46300000075

第75章

尚书尚书本秦官少府之属,在内掌文书者。汉因之。武帝增用宦官为中书谒者令,于是尚书与中书职事多相连。其时中书如唐之枢密使,明之司礼监。而尚书通章奏,出诏命,参决众事,如唐之中书、门下,明之内阁也。宣帝时又有中尚书,见盖宽饶及石显传,则并用宦者兼之。元帝时,石显为中书令,五鹿充宗为尚书令。成帝之初,萧望之领尚书事,嫉显等奸邪,乃奏以为“尚书百官之本,国家枢机,宜以通明公正处之。”:乃定置尚书员:常侍曹尚书主公卿事,二千石曹尚书主郡国二千石事,民曹尚书主吏民上书事,客曹尚书主外国事(光武分二千石曹为二,又分客曹为二),其所不掌者,惟刑罚有廷尉,礼仪有太常,军马有大司马,赋税有大司农,纠劾有御史而已。而尤以职掌枢机为清切。《霍光传》:光死之后,其家恣横,事渐露。霍山犹领尚书,宣帝乃命吏民上书者不关尚书,辄使中书令取之。《魏相传》:霍光时,诸上书者皆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则屏去不奏。相因请去副封,以防壅蔽。宣帝从之。《董贤传》:贤虽为三公,常给事中,领尚书事,百官皆因贤奏事。《王莽传》:莽惧臣下擅权,凡吏民上封事,令宦官左右开发,尚书不得知。此可见平时章奏必经尚书也。《窦武传》:武谋诛宦官,事泄,中官曹德请帝出德阳殿,召尚书官属,胁以白刃,使作诏版。可见诏命亦自尚书出,《文心雕龙》所谓两汉诏命出自尚书也。王允以宦官诛后,侍中等出入禁近,机事颇泄,乃奏尚书不得出入及通宾客。又可见尚书职在禁近,故秩不高而权甚重。王畅为尚书令,后拜南阳太守,以尚书令本千石秩也,而所掌皆机事。故李固疏曰:“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斗为喉舌,尚书为陛下喉舌。斗斟酌元气,运平四时,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也。”《陈忠传》:三公任轻,机事专委尚书,而灾眚变咎辄策免三公,时论不平。又孔光为尚书令,凡典枢机十馀年。徐防补尚郎,职典枢机,周密畏慎。可见汉时尚书之职之清要。及魏、晋以来,有中书省,而尚书之权遂移,尚书职务皆承中书下流,元时犹然。惟桑哥得政,以尚书擅权,遂驾中书省之上。桑哥败后,仍复旧。明初承之。《明史。陈修传》:六部之设,始于洪武元年,初尚属于中书省,权轻,多仰承丞相意旨。至十三年,革中书省,而部权乃专。此古今尚书沿革之大略也。

古来尚书只是一省,凡吏、户、兵、刑之类,同在此一省中各分职务,非如今之分为六署也。唐杨嗣复迁礼部员外郎,因父于陵为户部侍郎,乃请避同省,以礼、户虽分而省则同也。庞元英《文昌杂录》:宋制,尚书省凡六曹,除告身帐目外一百六十八案,吏额一千四百十三人,总五月六月文书十二万三千五百余件,天下事莫不上于尚书。是曹虽六,而省则仍一,其分为六署,亦自明祖始。侍郎、郎中、员外郎中本秦官。《国策》荆轲刺秦王时,诸郎中执兵者皆在殿下。《史记》秦赵高为郎中令用事是也。又《国策》朱英谓春申君曰:“君以臣为郎中,可以杀李园。”则楚亦有是官,盖执兵侍卫者。侍郎之官,至汉始有。汉《百官志》:侍郎、郎中,无定员,多至千人。侍郎比六百石,郎中比四百石是也。员外郎,隋开皇中始置,诸部皆有之,部或四五人,盖以佐郎中之繁。至员外之名,唐时最滥,不必皆尚书官属也。其始起于宦寺,而渐及于选部。《唐书。宦官传序》:中宗时,宦官七品以上员外置千员。《魏元忠传》:亦云,奄竖坐升班秩,既无正阙,率授员外,乃盈千人。此宦寺之员外也。《李峤传》:峤欲收时望,乃奏置员外官数千。《杜佑传》:神龙以来,选者既无员缺,则置员外官二千人,自是以为常。此选人之员外也。《卢怀慎传》云:在京诸司员外官数十倍,近古未有。《魏知古传》亦云:吏员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此京朝官之员外也。严挺之、卢绚皆为李林甫所恶,用为员外詹事,则大僚亦有员外矣。肃宗乾元二年诏曰:州县见任员外官,并任其所适,可用者,上州不得过五人,中州四人,下州三人,县不得过一人。是州县亦有员外矣。罗希贬为海康员外尉,姚绍之授南陵令员外置,来贬播州尉员外置,则小吏亦有员外矣。所以唐、宋以来,员外之称几遍民间也。

御史汉《百官表》谓:御史本秦官,掌监郡。然《周官》宗伯之属已有御史,以中士、下士为之,不过小臣之传命者。至战国而稍变其制,不特秦有是官也。《史记。蔺相如传》:秦、赵之会,各令御史书事。则赵亦有御史。《国策》:安邑之御史死。此魏亦有御史。淳于髡曰:“御史在前,掌记事综察之任。”则齐亦有御史。故张仪为秦说韩说赵,皆曰:“秦王使臣献书大王御史。”可知列国各有是官,盖亲近之职,掌文书及记事者也。张苍初为秦御史,主柱下方书。如淳曰:主四方文书也。则秦御史亦专掌文书及记事,如周制老子柱下史之类,原非任以弹劾也。其后又使之监郡,盖以近臣使作耳目于外,于是职司纠察,而有弹劾之任。汉初因之,遂专为风宪官,而掌文书记事归之太史,判然分两职矣。按《三王世家》请立闳、旦等为王疏,则丞相庄青翟居首,而御史大夫张汤次之。既奉制可,则制书由御史大夫汤下丞相,丞相下中二千石,二千石下守相。是犹沿秦制,御史为掌文书之官,故先从御史,方下丞相也。王充《论衡。量知篇》亦云:御史之遇文书,不失分铢,以其习而熟也。

祭酒祭酒本非官名,古时凡同辈之长皆曰祭酒。盖次食聚会,必推长者先祭。胡广曰:古礼,宾客得主人馔,则老者一人举酒以祭,示有先也。《史记。荀卿传》:齐襄王时,田骈之属皆已死,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敬,而荀卿三为祭酒。《汉书。淮南王传》:伍被谏曰:“吴王赐号为刘氏祭酒。”注云:吴王濞于宗室最尊,故曰刘氏祭酒也。《后汉书》:班超贱时,有相者谓曰:“祭酒布衣诸生耳,而当封侯万里之外。”是布衣亦称祭酒也。班固奏记东平王苍曰:“京兆祭酒晋冯,好古乐道。”亦以布衣称祭酒也。卓茂为门下掾祭酒,蔡顺为郡东阁祭酒,龙丘苌为议曹祭酒。是掾吏皆有祭酒也。刘宽行县,辄引学士祭酒,执经对讲。是学士亦有祭酒也。张兴为侍中祭酒,是近御亦有祭酒也。盖同官长者则号祭酒,故张鲁以鬼道惑众,令其弟子领部众者,亦皆号祭酒也。后汉《百官志》:博士祭酒一人,本仆射也。光武初改为祭酒。《苏竟传》:竟以明《易》为博士讲书祭酒。按博士十四人,皆六百石,博士祭酒亦六百石,可见其官同,但以之为长耳。然后世国子监之有祭酒,实自此始。盖汉时博士之官即太学师儒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管狐説

    管狐説

    通晓上古画魂之术的画魂师墨留白,化身花似锦的第一花魁,带着虽为人型,却是管狐之身的砚成冰,安居在长安城一角,游走于阴阳之间。管狐嗜血,砚成冰却以人间七情六欲为食。其中以嫉妒、怨恨、恐惧最为强烈。红尘浊世,六欲七情,几人悟?几人解?几人明了?又有几人能够超脱?————————兴趣文,兴趣更……不签约,大坑一枚,慎入。
  • 庆余年风起云涌

    庆余年风起云涌

    “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庆!”“好,你若为忠臣,那我便是贼子,我来成就你。”先皇最小的公主,与庆帝一母同胞,比范闲年长几岁,乃千古以来第一位女王爷——南安王。南安一怒,生死难安。那年,她说,与其出卖自己笼络权臣,倒不如走进权利中心,大权在握,自己做王。小云要沈姑娘杀了自己的亲哥哥才愿意同她亲近。李风霓默默地看向了一旁的庆帝。
  • 娇妻在下总裁不离婚

    娇妻在下总裁不离婚

    “司夜,我们不合适。”结婚那晚,她死命攥着身下的床单,语气倔强的拒绝,谁知男人竟身体力行的告诉她什么叫合适!她要离婚,男人却笑着撕了离婚协议,将她禁锢怀中,邪肆的笑,“女人,你是我的,我不离婚!”
  • 抽风斋随笔

    抽风斋随笔

    很长时间以来,我觉得自己不正常。不久之前,具体来说应该是在一个星期之前,我的二大爷死了。当然,死的一点都不突然,他在医院的床上等死好一阵子了。按照我们这里的传统,人死了,小辈们总是要披麻戴孝的。
  • 腹黑校花是死神

    腹黑校花是死神

    方源闹自杀却被腹黑校花给缠上了,什么,校花学姐你是死神?好吧,这是一个纯情少年被带坏的故事。
  • 篮球王国

    篮球王国

    踏足山巅,感到的不是满足,而是想再来一次!关于篮球的幻想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羽世界

    风羽世界

    太古之战,七族圣女殒落,人界沦为一片修罗地狱…风羽大陆被残暴的千刹罗统治着,直到三十六万年前凤凰.萧帝萧怡莹、混沌.凌帝萧紫苇、天赐.羽帝沐灵羽联合兽、灵、妖、魔、人五族强者封杀千刹罗。但人族迅速崛起,对其他四族展开血腥屠杀,三十六万年后,七族圣女重新降临,她能否在这片星空之下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能否在这片世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 三国女皇貂蝉

    三国女皇貂蝉

    相貌平平,学历平平的她也想有份好的工作,高的工资,再有一群白马王子追自己,可是现实是残酷的,毕业医科大学后一直在家待业,难道她就一直这么倒霉吗?。只因为望月太过专注,让她穿越到了三国时代,而在这个群雄并起,谋略、武功高手如云的世界,她将怎样智压群雄,成为一代女皇。吕布、孙策、马超、周瑜、关羽、张飞、赵云、孔明、、……众多三国英豪最终谁会成为貂蝉的心上人
  • 逆天命修

    逆天命修

    当夜梓满怀欣喜踏上退亲的路程,命运的巨轮便转动起来,尘缘因果真的只是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