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29300000010

第10章 中国现代文学史与现代性(7)

翻译文学边缘地位的未曾改观,其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恐怕在于人们在对翻译文学自身特质的认识、理解和历史描述等方面还存在许多未能澄清的问题。比如,我们纵然异常清楚地认识到翻译文学的重要价值,我们也十分珍视翻译家的劳动成果,并且我们也知道,世界文豪们是随着他们著作的汉译本而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并占据了中国的文学和文化领地的,“有了朱生豪的译本,莎士比亚才在中国诞生,有了傅雷的译本,罗曼·罗兰才在中国诞生,有了叶君健的译本,安徒生才在中国诞生,有了汝龙的译本,契诃夫才在中国诞生……”周国平:《名著在名译之后诞生》,《中华读书报》,2003年3月26日。但问题是,这些译本毕竟不是中国原创的民族文学,我们该把它们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来衡定其艺术水准?又如何确立它们的文学史价值?我们承认文学翻译是“创造性叛逆”,也承认翻译家们在翻译过程中的创造性活动,但是,这种创造性活动毕竟是有所局限、有所依凭的创造性活动,和现代作家的文学创作还是存在本质的差异,那么我们如何评定翻译家的文学史地位?再者,翻译文学的确和现代文学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却是极为错综复杂的,很难进行准确的清理和表述。中国现代作家与翻译文学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是不言自明的客观事实,许多作家不仅同时也是翻译的行家里手,而且他们的文学创作从思想基源到艺术手段到语言技巧,无不折射出翻译文学对他们的影响和启发。可是,一旦要细究起每个具体作家与翻译文学的准确联系时,我们往往感觉到阐释上的困难。这一方面是因为几乎每一个优秀的作家都同时受到了许多有着不同风格、不同思想倾向的外国作家和作品的影响,从鲁迅那里,我们不止发现了他与尼采、易卜生、裴多菲的关系,也发现了与果戈理、契诃夫、阿尔志跋绥夫、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高尔基的牵连,不仅有英国作家的启迪,也有日本作家的感发;在郭沫若那里,我们看到了他对惠特曼、歌德、易卜生、泰戈尔、雪莱等许多作家的学习与借鉴。另一方面也因为,中国作家对外国文学的吸收和借鉴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既表现在直接的对艺术手法、创作方法以及结构、情节等的模仿、借鉴、学习等方面,又表现在深层的文学精神的影响上”高玉:《翻译文学:西方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影响关系中的中介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4期。,仅仅依靠外国作家与中国作家之间表面的事实关系,还不足以说清楚翻译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究竟是怎样产生的,还不能清楚地解释中国作家是以什么渠道、通过什么方式、在什么层面上吸收了外国文学的养分,进而转化为自己的创作现实的。在研究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作家文学创作的关系时,“影响研究”是远远不够的,仅仅凭借某个作家翻译了哪些外国作品,接触过哪些文学名著等一些表面材料,我们还无法揭开外国作家和作品对中国作家影响的内在奥秘,无法彰显中国现代作家从怎样的通道、在哪些微妙的地方与外国作家和作品在心灵上产生了对话、交流与沟通。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在低层次的小作家那里,我们才可以清楚地捕捉到他们对外国作家拙劣模仿的痕迹,越是优秀的作家越是能将外来的影响机智地吸纳、巧妙地融涵在自己的文学世界,并将这种影响化归到自己的思想血液之中。你可以说鲁迅受到了许多外国作家的启发,但你无法准确指出他的文学作品中哪些是模仿显克微支的,哪些是搬用了安德列耶夫的。同样的,你可以说易卜生影响了郭沫若、郁达夫、巴金、曹禺,但从“影响研究”的角度你却无法解释清楚为什么在同一个外国作家的影响下,中国现代作家们却表现出了彼此悬殊的个性差异。所以,要准确描述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我们无疑要仔细分析作为翻译文学特定“接受者”的中国现代作家的文学世界与精神世界,不仅要借用媒介学、传播学、渊源学的研究手段,还要借助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等知识;不仅要研究他们的文学创作、翻译活动,还要研究他们的日记、书信等等;不仅要采用阐释学、结构主义、新批评、形式主义等理论详细解读他们艺术世界的丰富图景,而且要追溯他们的创作生涯,仔细理析他们在每一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基于怎样的历史、文化、政治背景,当时正涌动着怎样的社会思潮,出现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作家从什么角度借用西方文学和文化资源来回应这些社会思潮和社会问题。

也许,正是因为上述这些研究中必然遭遇的诸多困难和复杂性的存在,翻译文学的历史定位才成为一个至今悬而未决的问题。从现有的研究状况来说,我们暂时还无法理清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的错综关系,暂时还无法准确交代翻译文学在现代文学每一进程中的历史角色。中国现代翻译文学史的暂时空缺,并不意味着翻译文学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突出,也不意味着学者们对翻译文学的价值重视不够,只是意味着我们目前除了可以作一些肤浅的事实描述外,还无法从深层次上对翻译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内在关系作一次准确而全面的展示。不过,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不从试图为翻译文学寻找自身独立的合法性地位这种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而从考辨中国现代文学追求现代性的角度着手,来重新打量和认识翻译文学,我们就能发现,不仅对翻译文学的定义、性质与归属有了新的认识,而且还可能为翻译文学史的书写找到一种具有操作性的历史线条。

翻译文学的定义、性质与归属

我们知道,在文学研究领域,许多学科的学理推进,常常得益于这一学科关键术语的定义之争。比如在文学理论界,对“文学”这个概念的讨论不断促成了该学科的学术前行。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到西方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再到俄国的别、车、杜(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围绕“什么是文学”的问题,西方学者千百年来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争辩,对文学本质特征的认识也在这些争辩中逐渐深化。以俄国形式主义为起端,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诞生和发展也与对“文学”定义的争论有关。伊格尔顿在《文学理论导引》中,就以“什么是文学”为导言来引入对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介绍。他指出,也许正是因为意识到文学不是虚构或者想象,而是一种运用语言的特殊方式,俄国形式主义才竖起了他们的理论大旗,从而开启了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先河。而随后出现的新批评、阐释学、接受美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西方现代文论沿着形式主义追问“文学”是什么的这一学术思路不断向前拓展,对“文学”定义的反思带来了文学理论的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在比较文学界,对于“什么是比较文学”的讨论和反思,也推动了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从法国学派到美国学派再到中国学派,可以说每一次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进展和突破,都与对“比较文学”定义的论争有直接的关系。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人们对“翻译文学”的界定很少作出过深刻的反思,有关“翻译文学”定义的争辩几乎从没发生过。这大概是因为翻译文学的文本特征是极为显在的,从而使我们近乎直觉地意识到,翻译文学就是汉译的外国文学,也就是说,凡属外国作家写的、被翻译为中文的文学著作,都是翻译文学。基于对翻译文学这种毫无疑义的直觉认知,中国学者对“翻译文学”概念的定义也小异而大同。郭延礼指出:“从科学意义上讲,所谓‘中国翻译文学’应当是中国人在国内或国外用中文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谢天振认为:“‘翻译文学’指的是属于艺术范畴的‘汉译外国文学作品’。”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葛中俊从五个方面来概括翻译文学的本质特征:(1)翻译文学属于文学范畴。(2)翻译文学不可避免地归附于一种语言,这种语言不是原作语言而是译作语言。(3)翻译文学既可以是一种作品总集,又可以是一种学科门类。(4)翻译文学的价值持有者和承担者是翻译者。(5)翻译文学在属性上与外国文学有所分别,与文学翻译分属不同的范畴。葛中俊:《翻译文学:目的语文学的次范围》,《中国比较文学》,1997年第3期。上述这些对“翻译文学”的解释尽管在理论表述上有所差别,但大致的思路是一样的,即都认为翻译文学在语言形式上是汉语,材料来源上是外国文学,在范畴上应该属于艺术门类,等等。粗略看来,这些论述尽管稍显简单,也还是基本成立的,它们的确言及了翻译文学的某些基本特征。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地追问下去,就不难发现,这些阐述都忽略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在强调翻译文学的共时性特征时没有照顾到翻译文学的历时性,没有考虑每一翻译文学作品生成的文化语境、历史背景。忽略了翻译文学的历史背景,我们只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所有外国文学作品,只要用汉语翻译出来,就理所当然地构成了翻译文学。依照这种思路来推断,翻译文学俨然成了一种充满盲目性、随意性和无序状的文学样式,缺乏自身的历史依据和存在逻辑,从这种认识出发,我们怎么可能会为翻译文学找到属于它自己的特定归宿,进而写出一部有着明晰的历史线索和确定的学理背景的现代翻译文学史来呢?

在我看来,要想清楚地认识翻译文学的本质属性,我们必须把它放置在现代文学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中来考量。我们首先应该懂得,历史的材料并不等同于历史的真实,并非所有用汉语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都会构成翻译文学,只有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生成和发展形成了一定关系的汉译外国文学著作,才能纳入翻译文学的叙述范围。特定的翻译文学作品的出现并非是盲目的、偶然的,而是有着历史的原因。在某段时期,为什么要介绍这个外国作家而不是那个外国作家,为什么出现的是这些汉译名著而不是那些汉译名著,都与这段时期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文学环境有关。一般来说,作家、翻译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进行的文学翻译活动,包括对外国作家的介绍、对外国作品的翻译、对外来文学名著的读解,都不是随意作出的,都取决于他们所处时代向他们的提问,他们的翻译活动是借助外来思想和文学对中国问题作出的一种回答,是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必要补充而出现和存在的。我们可以举歌德的例子来说明。中国文学界对德国文化巨人歌德的介绍和作品翻译,在近代就已开始,近代时期,马君武、苏曼殊等人就翻译过他的诗歌。此后,从王国维到鲁迅到陈独秀,从创造社到文学研究会,从抗战爆发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新时期,对歌德的介绍以及作品翻译是从未间断过的。在20世纪的现代中国,“歌德热”不止一次的出现过,对歌德作品的重译、改编等不断在进行着。但是,“歌德热”的不断掀起,歌德作品的重复介绍和翻译,都显示了时代要求与歌德作品之间的呼应关系。学者、作家和翻译家对歌德作品的反复译介,对歌德的重要著作如《浮士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不断重译,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文化与文学建设和发展的要求使然。例如,王国维在1904年写的《〈红楼梦〉评论》中,将曹雪芹的《红楼梦》与歌德的《浮士德》相提并论,称它们都是“宇宙之大著作”。王国维是从悲剧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意义这一角度来介绍歌德,并论中西两部文学巨著的,而他对西方悲剧观的引入显然成了中国文学追求现代性的先声。鲁迅在《摩罗诗力说》里,对歌德的《形蜕论》和《浮士德》大加称赞,歌德的著作成了他表达自己“立人”思想的重要文学例证。鲁迅的“立人”观念,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新文学的重要思想资源。新时期以后,杨武能先生又重译了歌德全集,这是适应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适应了全球化语境下各民族文化互相学习、相互借鉴与相互补充的历史要求。从一百多年来的译介历史来看,中国对歌德的介绍和翻译都是出于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和文学建设的需要,不同时期对歌德文学世界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的观照折射的是那一时期的社会状况、思想状况、文化状况和文学发展状况,正如杨武能先生所说:“歌德与中国,中国与歌德——西方与东方,东方与西方,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两者走到了一起,产生了巨大的后果和深远的影响。不只是中德或者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还有中德两国的文学乃至社会思想的发展演变的历史,都或多或少地反映在了歌德与中国的相互关系中。”杨武能:《歌德与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1页。

由此可见,翻译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生成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只有在考察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密切关系中才能给它以历史的定位,是现代文学和文化的发展要求给了翻译文学必要的现实依据、历史依据和生存逻辑,抛开了现代文学这一重要的依附对象,仅仅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来给翻译文学找寻栖身之地,那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成功的。

翻译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关系

既然要从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中寻找翻译文学的历史发展轨迹,那么我们就要弄清楚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在我看来,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同类推荐
  • 大地大地

    大地大地

    “城市的灯光再亮,能亮过乡村夜空的那一颗星星吗”“再美不过是乡愁,再亲不过是乡土”,这是姚江平在诗集《大地,大地》里发出的呼喊和感叹。浓烈的乡情,永远的乡愁,是这部诗集的主题。诗人对故土的一咏三叹,对农人的殷殷深情,都体现在一行行的诗句里。诗集中的百余首短诗是作者近几年的呕心沥血之作。
  • 大家小书:红楼小讲

    大家小书:红楼小讲

    本书主体部分曾连载于报纸副刊,结集成书后,颇为各界读者喜爱。《红楼小讲》全书深入浅出,不枝不蔓,辞采焕然,娓娓有致,对《红楼梦》的人物、故事及前呼后应、手挥目送的笔法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精当的解说点评,尤其是对《红楼梦》的主旨、精神,再三致意,是一部可以引领普通读者了解、体悟《红楼梦》真谛的入门读物。
  • 黄雀鲊

    黄雀鲊

    本书是作家李金山散文随笔作品的选集。主要收录了他的一些回忆性随笔和文化类散文。李金山的回忆性散文笔意晓畅,通常于一件小的物事,申发出别样的感受,随遇随性之处较为明显。而在文化类散文中,他则做了大量的文史考证,比如有关宋代吃喝风物的文章,旁征博引、视野广阔,内涵深广而蕴藉。
  •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美国印第安文学与现代性研究

    本书以美国印第安文学批评中民族主义与世界主义之间的派系之争为线索,考察20世纪中叶以来有重大影响的印第安批评家、作家及其代表性著述,在传统与现代性的张力中把握印第安文学的历史演变。本书通过总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的有机结合,力求呈现美国印第安文学的基本面貌,主要的研究领域涉及身份政治、部落主权、土著社区、民族性、世界主义,文学典律、美学范畴、印第安文学的性质与功用及其知识化、学科化和机构化等重大议题。
  • 敢于攀登: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敢于攀登:陈景润与哥德巴赫猜想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热门推荐
  • 天尊溺宠:腹黑萌妃太嚣张

    天尊溺宠:腹黑萌妃太嚣张

    她是二十一世纪特工界首席特工,一朝穿越成为火凤国苏族嫡女……传闻,她废物胆小如鼠!却将一国太子踹废,并且耍的团团转……传闻,她是整个火凤国最丑之人!当面纱掉下来时,又醉了多少美男心?面对追求的桃花她正沉醉其中,某天尊却随手掐死丢进河里……面对强势的男人,她气呼呼的骂道:“你是强盗啊!”某天尊眯起危险的眸子,强势地圈她入怀道:“你知道强盗最喜欢干什么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再见亨特

    再见亨特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远山宅邸1

    远山宅邸1

    偌大的远山宅邸藏着太多的秘密。有人说这里埋藏这数以万计的宝藏,有人说这里蕴含着掌控天地力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殇少的呆萌小娇妻

    殇少的呆萌小娇妻

    16岁相遇,17岁相知,18岁懵懂,19岁痛苦,20岁……洛溪细数这几年的变化,洛溪迟疑了,原来他们已经认识了这么久了,纵使他们相识多年,可终究抵不过命运的安排,命运的错过,命运的纠缠,洛溪以为他们的人生就会这样下去,直到他的出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大明满江红

    大明满江红

    这是一部穿越者的《权力的游戏》:所有的人都要基于现实规则,运用自己的能力,操纵他人,去实现自己的权谋。这是一个BUFF的年代,也是英雄汇聚的年代!你准备好了吗?穿越到1628年,成为崇祯元年的朱由检,和你的朝臣斗智,和你的对手斗勇,在鲜血的荣耀之路,实现大明革新,书写自己的权力游戏。
  • 被操控的逆天人生

    被操控的逆天人生

    平常小人物脑子被虫吃竟因祸得福登人生巅峰
  • 兄弟伴走一声

    兄弟伴走一声

    一名身为普通学生的刘峰,意外之中获得了异能,而获得了异能的刘峰,能够在这片大都市,以及这校园之中,泛起怎样的涟漪...
  • 变美计

    变美计

    啊!这不是她……她不美,在这个看脸的社会,平凡是她的代名词,她懒散,看上去大大咧咧实则内心懦弱,但她善良又心软。一次意外迎来完全不一样的人生,看她金手指在手如何变美!
  • 天玄之无敌系统

    天玄之无敌系统

    叶汐儿修行数万年,差一点就可以飞升了,却在关键时刻被青梅竹马的白眼狼祭夜一掌拍死。啊喂!什么鬼啊!她堂堂一个名震修仙界的真仙尊者竟然就这么……挂了?可恶可恶!叶汐儿跺脚,祭夜!她不会放过他的!身负系统,重生归来!【注:系统只是一个辅助,出场几率较小】叶汐儿!重绽前世光芒,势必震撼整个修仙界!可是,累的时候,别忘了,你的身后有一个默默的,默默的跟着你的人……累了,就休息一下吧。上一世的身陨,究竟是何原因?这一世,她,叶汐儿发誓,一定要找到娘亲!使得一家人团圆!烈焰火龙,代表着什么?她的爹爹,只是修仙界普通人出生,身上无血脉,那么,她和火离龙的烈焰火龙极品血脉,从何而来?龙族衰弱的秘密,是否是因为丢失了龙族精魂?阴谋诡计,修仙世界,不计后果,只为变强,脱离天玄,飞升仙界。叶汐儿:自我重生以来,我的责任,就是保护连炎派!祭夜:只要你想,无论是太阳,还是星星和月亮,我都会摘下来给你。月痕:原本我是想把你训练成我心仪的道侣,可是,没想到,我真的,心仪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