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31800000012

第12章 竟在囚房度岁时(1)

1.秦城十一年

1955年5月中旬,胡风被捕入狱。此后,胡风被关押在秦城监狱达十一年。1966年,胡风被判刑后获准回到家中,但暂时安定的生活并没有很长时间。1967年,胡风及夫人梅志被迫离开京城,前往四川。从此,在那里开始了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直到1980年,再重新回到北京。

写三十万言书的时候,胡风并没有想到自己会被送入监狱。而进了监狱,他也并没有认为自己会在这里度过他的后半生。他仍然期待着事情的解决,也可以说,他还是认为事情会得到解决的。所谓解决,对胡风而言,并不只是指对他出狱与否做一个简单的结论,胡风所期待的是中央能转变对他的看法,而确信他的忠诚。也许这需要一点时间,但这时间应该不会太久的。他在狱中曾经几次仿佛看到了出狱的希望,他甚至想象过出狱的情形,也设想过出狱后的人生选择。这些都记录在了他的狱中诗中。

1957年春天,他作了《拟出狱志感》(二首)

长昼无声苦度时,恹恹日影照风丝;

惊闻赦令双行泪,喜见晴空一色旗;

拾得余生还素我,逃开邪道葬歪诗;

牢房文苑同时别,脱去囚衣换故衣。

感恩重获自由时,对妇偎儿泪似丝。

桶底幸存三斗米,墙头重挂万年旗;

远离禁苑休回首,学种番茄当写诗;

负荷尚堪糊数口,晴穿破衲雨蓑衣。

(《胡风全集·诗》472页)

虽然,此时的胡风对于不久就能出狱这一点仍然抱有乐观的想法,但他入狱的事实以及两年关押后仍然没人理会他的申辩,他心中是失望的。他对于当时的文学界状况的改变也失去了信心。他下决心,如果能出狱,他将告别文苑,而去“学种番茄”。胡风出身于农民家庭,他早期有一首诗就叫《我从田间来》。在经历了在文坛的起伏跌宕之后,胡风也许真的厌倦了无休止的是非论争和人事恩怨,他要“远离禁苑”,过他的平凡家庭的温饱生活。二十多年后他们终于获释而告别牢房,但胡风却没有“远离禁苑”,而是继续写作。命运难料,有时身不由己,有时又情不自禁。

1957年胡风强烈的出狱希望,和当时反右前的“大鸣大放”不无关系。然而,一切都是他虚幻的想象,胡风对于自己的处境和外部的环境始终缺乏准确的估计,直到他获得平反时依然如此。

铁窗下的生活,是很难耐的。不仅是因为孤独,更有一片忠诚却成为祸端的冤屈之情,还有面对四面空墙申诉无门的悲愤和无奈。胡风将他的心情写进了他的狱中吟作的诗中。

竟在囚房度岁时,奇冤如梦命如丝;

空中窸索听归鸟,眼里朦胧望圣旗;

昨友今仇何取证?倾家负党忍吟诗!

廿年点滴成灰烬,俯首无言见黑衣。

(《胡风全集·诗》466页)

由于除了写交代材料以外,不允许写其他文字。胡风的这些诗都是自我吟诵而成,为了便于记忆,也是因为胡风对鲁迅的特殊感情,他最初的一些狱中诗采用了鲁迅的诗《惯于长夜过春时》的原韵。

随着时间的推移,激情也许慢慢转化为理性。胡风不再陷于出狱的虚幻想象,而是以作诗回顾着他的经历,思念他的亲人。(这些诗在胡风平反后以《怀春曲》《怀春室杂感》收入《胡风诗全编》出版。)

1966年,在和妻子到达成都之后,胡风向梅志讲述了他的狱中几年的经历和写作狱中诗的过程。

大约在1958年后,同我谈了几百次话,忽然不来谈了。我想,问题该谈得差不多了,就等着最后处理吧。这时又没有别的事,一个人蹲在这十多平方的房间里,胡思乱想是最糟糕的。虽然已开始给我看报,但是一份《人民日报》从头到尾连广告都看完都只能用几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就只能屋里踱步了。一边走着脑子里就出现许多的诗句。先是自由体的诗,但实在记不住,又没有笔可以记录下来,就改用旧体诗。诗越写越多,我经过多次试验,创造出了一种连环旧体诗,只要记住了上句,就能容易地想到下句。每组分八句或十句,当然这是无可奈何的方法,不过我用字尽量地做到通俗易懂(这像写旧体诗那样用典用古字),让人们一看就能诵读就能懂。而每一首诗(曲)里我都针对着一个人物,这些人物有的是熟人,有的则是我的一些想象。他们就伴随着我度过了这漫长的孤独生活。

(《伴囚记》第12页,工人出版社1988年出版)

《伴囚记》中还写道,看守曾要胡风在监房里编草辫,遭到拒绝;胡风还因为审问者将他比作狗,甚为气愤,反唇相讥。在秦城的十年,虽然精神上有巨大痛苦,但相对胡风在1970年被加刑后的遭遇而言,也许算是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优待了。

胡风被捕后,夫人梅志也被收审。四年后,梅志的母亲去世,梅志被释放回家。办理完母亲的后事,梅志设法打听胡风下落,却是难觅音讯。直到1965年,梅志获准前往秦城探望胡风。在分别了十年之后,出现在梅志面前的依然是不屈服的胡风。

他很平静地走向我,伸出了手,我也只好伸出手,他用劲地握了我一下,之后用闪着光的眼睛望着。是他。仍旧是过去的他,他的手仍然那么有力,他的眼光仍那么坚定。

(《往事如烟》第20页,三联书店1987年出版)

按看管的要求,梅志向胡风提到思想改造问题,胡风立刻就激动起来:

关于这方面,你最好别过问,这个死结不是我所能解开的!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就自然是文艺思想有问题,那也是认识问题,不是政治问题。

(同上)

狱中十年,虽然写过无数的交代,胡风也努力从党的原则上去检讨自己的错误,但他始终没有违心地抛弃他的文艺观点。正像他在入狱前对朋友们所说的,要维护最重要的东西———即文艺观点。他用生命在维护,至死不渝。

2.离京流万里

1966年,胡风被判14年有期徒刑,并被允许监外执行。他离开监狱,回到了家中。分别了十多年后,一家人得以相聚。孩子们都长大了,与他仿佛都有些陌生了。然而,能够相聚在一起,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胡风对孩子们表示了他的感情,他渴望与他们更为亲近,但这还需要时间。他却没有得到这样的时间。不久,“文革”开始,胡风被要求离开北京,前往四川。他有一种被放逐的感觉,但他是一个戴罪的人,他没有可以选择的机会,只有服从。

由于明确了刑期,胡风仿佛看到了事件终结的到来。到达成都后,胡风的心情是比较平静的。此时,“文革”的风暴已经迅速席卷到每一个角落,也当然包括他的监管处,他也必须按照要求,向看管他的人表示对“文革”的态度。对此,他只是说,他与社会隔离,不了解情况,不能说很多的想法。胡风这样说,一方面是基于实际的情况,他确实对于“文革”产生的背景不很了解,另一方面是他自感是一个服刑的人,他希望早日刑满,开始新的生活。

然而,惊天动地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要求每个人都“触及灵魂”的大运动。一批批老干部被作为“牛鬼蛇神”关进了“牛棚”,一批批知识分子、文化人视作“臭老九”被批倒。7月,原几乎是文艺界统帅的周扬也被打成为“文艺界黑帮首领”遭到批判。服刑中的胡风似乎也很难置身事外,省公安厅的负责人为调查周扬找胡风谈话,要点就是要胡风揭发周扬。

他接着说,“这可是对你的一次考验。你对这次“文化大革命”是怎么理解的,你可以说说嘛。还有,你和周扬他们从三十年代起就在一起共事,对他们的问题,你可以揭发,甚至可以控诉。这可是一场触及灵魂的大革命,你应该表现得好才行呀。”

(《伴囚记》69页)

很快,胡风写出了他的“思想汇报”。其中关于揭发周扬的问题,胡风表示了他明确的态度。

虽然客观情况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但我再申明一次:对于周扬、夏衍、田汉、林默涵、何其芳、邵荃麟等等人们加给我的各种批评以至判决,我决不说一句解释的话。除非将来受到中央的查询,对于和我有关的实际情况,我也决不提什么解释和提问。

(同上)

交上了这份“汇报”之后,胡风对妻子梅志说:“不管报上说得怎么吓死人,我应该有我自己的看法,决不在这里为某个人说一句坏话或一句好话,问题是怎么样就说怎么样。今天,周扬虽然被拎出来示众,但我连拍手称快的心情都没有。”文艺理论,尤其是整个文艺界的问题,可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必须做过细的工作,展开自由、广泛的讨论,而不是像这样靠大批判能得到结论的。像这样批周扬他们,是言过其实,难以服人的。

真仿佛是“世人皆醉我独醒”。胡风拒绝“揭发”“控诉”周扬,这一态度与当年无中生有“揭发”他的“反革命罪行”的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也足以使那些在“文革”中出卖他人以求自保的人自惭形秽。胡风这么做,不是表示对周扬的宽容,他只是遵循自己内心的道德原则。

同类推荐
  •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马歇尔

    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马歇尔

    马歇尔是美国三名陆军五星上将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担任美国陆军参谋长职务,协助罗斯福总统建立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指挥800万美军协同盟军在全世界辽阔的战场上同德、意、日军队作战,并最终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民主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战后他出任总统特使,赴华“调处”国共两党冲突,未能成功。回国后他又任国务卿,实施援助欧洲复兴经济的“马歇尔”计划,为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马歇尔,1880年12月31日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尤宁敦。马歇尔是3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哥哥姐姐都不喜欢家里多生出来的这个小弟弟。
  • 惊喜之旅:我的早年生活

    惊喜之旅:我的早年生活

    《惊喜之旅:我的早年生活》中,C.S.路易斯对诸种对其产生深刻影响的精神和思想条分缕析。它是研究路易斯必不可少的一手传记,也是反思启蒙以及反思现代性的一部经典著作。
  • 纪晓岚:风流才子的方圆人生

    纪晓岚:风流才子的方圆人生

    纪晓岚一生的处世哲学,在于把世间的一切力变为己力。他知道,借物为小借,借势为大借。只有善借力者,才能平地起风雷。他有一套自己的法则和战术,巧妙处世,迎上取下,侍君才媚兼施,为政刚正不阿。他的官场经验可以简单归纳为几点:第一,靠山要找得准。他明白,没有靠山,在官场上举步维艰。选靠山,一定要有眼力,看准了。不可选小人,不可选庸人,不可选不办事之人。第二,看大势。乾隆禅位之际,纪晓岚毅然决然和一帮正直大臣站在新皇帝嘉庆一边。第三,不要放任自己的物欲,“心肥为取祸第一事”,只有保持对物欲的节制谨慎态度,方可不为暗处虎视眈眈的敌人留下把柄。纪晓岚为人为官的策略还很多,相信看过这本书的人,一定会有所收获。
  • 海明威在古巴

    海明威在古巴

    本书系最新引进的海明威传记。作者是海明威侄女和著名女摄影家卡伦娜,书中介绍了海明威在古巴生活和创作的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介绍了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小说《老人与海》的创作过程。书中还首次披露了海明威与卡斯特罗的友谊。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乱世飞龙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乱世飞龙

    本书记述了赵匡胤传奇的人生经历,既全面描述了他的文治武功,也深入挖掘了其成功的诸多要素,以及他作为皇帝最难得的人性方面的各个闪光点,让读者感觉仿佛穿越千年时空,零距离地聆听这位大宋CE0的成功哲学课。
热门推荐
  • 重生日本的阴阳师

    重生日本的阴阳师

    我重生了?!陌楚巳很震惊的想到。为啥我会戴着这么一顶高帽子?陌楚巳又很震惊的想到。为啥哪些人说着日语?陌楚巳还是很震惊的想到。这是一个在华夏阴阳家后辈重生在日本的故事。
  • 终极一家失去的回不去

    终极一家失去的回不去

    当失去的回不来,你们还会记住我是谁吗?我是夏宇,夏阑行德家族的长子。穿梭各个时空遇见不同的人,我还是我,你们还是你们吗?但是当一切尘埃落定,其实事情根本不如想象中的那般,那时,我还会像以前那样守护着你们。【注】这本同人是为了,让自己为夏宇的经历感到不值,我知道你们兴许认为作者文笔渣但是我只是为了自己而已,我为自己写的一篇文,为夏宇谱写一段故事,仅此而已。我写同人不是为了给别人说的,记住,是给自己看的,我不希望出现“lz脑子有问题”“lz是不是傻”这诸如此类的话。如若觉得这篇同人让你不舒服,请点击右上角,谢谢!
  • 桑榆情

    桑榆情

    这本文集中,作者饱含着对亲人们的深厚感情,谱写人间最纯真的爱情和友谊。其中对生养和哺育他长大成才的父母亲,养育之恩不敢忘。尤其是母亲,那真是恩比天高,情比海深。在许多名人大家对母亲的舔犊之情歌颂的文章里,屡屡出现,这是对人间最伟大的爱——“母爱”的肯定。
  •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务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务

    财政是党和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是国家政权活动的重要方面。财政监督是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手段,具有治标与治本的双重功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财政收支规模的扩大,尤其是近些年来政府部门预算、收支两条线、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等改革的推进,要求切实加强财政监督职能。
  • 混搭

    混搭

    20世纪90年代初,李静还是个普通的专科毕业生。而戴军则是个初中就逃出校园的社会小青年,做过民工,当过驯兽师,后来在深圳夜总会做夜场歌手。就是这样两个混社会混得跌跌撞撞的年轻人,因为对梦想着迷般的坚持,一步一步向未来、向彼此靠近。李静从电影学院毕业之后进入央视又离开央视,成为中国首批电视制片人,并一手缔造了《超级访问》。戴军也因为这个节目和李静站在了一起。他们不是夫妻,却在12年的时光里培养了比夫妻更深的默契。他们相得益彰地混搭在一起,成为彼此最真实的励志书。
  • 墨舞流芳

    墨舞流芳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追寻,还记得那年,杨柳树下,一舞墨染尘,一曲东风魄,你将花环亲手为我戴上,许定生生世世,永不分离,奈何你要是北魏的战神,而我是南楚夏氏之女,我们之间终究隔着太多
  • 原始美女

    原始美女

    这是一个被设定和操纵的原始社会。所以个中曲折只有看到最后才见真相。一个空军飞行员,穿越到了一个怪异的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美女是什么样的?原始社会的美女们又是怎样的滋味?奇怪的进化动物,奇怪的进化人,这一切的真相是什么?什么是进化天使?相信上帝也没有听说过这个词!战斗!打斗!将是贯穿本书的一大亮点,你将看到不一样的战斗和打斗场面!子龙和众多的美女们的艳事,他真是一个色狼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手之舞之: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

    手之舞之: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

    本书是国内外舞蹈学研究领域首次对“手舞”进行的研究,作者提出了基本样式性质的手形的概念,试图通过确立中国古典舞三个流派中的基本样式性质的手形,并以此来剖析中国古典舞手舞的一般性规律,进而对中国古典舞的文化脉络进行深入的研究。
  • The Game

    The Ga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