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47000000010

第10章 人物逸事(5)

然而,获胜部队并没有得胜还朝,却大摇大摆地开进了清东陵,占据了几处陵墓。孙殿英与其心腹干将经过一番密谋策划,随即到处张贴布告,声称部队要搞军事演习,拨了整整一个师的人马把陵寝区四周围得严严实实,四处增岗,八方加哨,在半径十里地内鸣枪示警,一律不准通行。于是,震惊中外、骇人听闻的孙殿英东陵盗宝案发生了。那么这孙殿英是何许人也?

孙殿英(1889~1947),河南永城人,名魁元,号殿英,一般人叫他孙老殿,也有人因他生过天花,叫他孙麻子。此人从十几岁就跟流氓地痞鬼混,出入赌场,并大显才能,掷骰子百发百中,堪称一绝。靠这一手,他发了财,也结识了许多官僚政客。他的另一手看家本领是贩毒、制毒,而且只要能抓钱,什么都干,绑票一绑就是几百人,抢劫专挑大户,伪造钞票,倒卖黄金,心狠手辣,胆大眼活,着实发了横财。但有钱还需有势,他入了豫西“庙会道”,装神弄鬼拉拢人,操纵利用,得益非浅,不但兵源大部来自道徒,而且屡仆屡起。他把“有奶便是娘”当成信条,从1920年在张平手下当兵起,到1927年被蒋介石收编,已是数次易帜。此人狡诈阴险,抗战前与我红军、西北军、广东国民党执行部、福建人民政府、汪精卫改组派,以至伪满洲国都有联系,后来终于在1943年公开投降日本侵略军,当了汉奸。日本投降后,蒋介石又封他为纵队司令打内战,1947年被我人民解放军生擒,因有鸦片烟瘾,不久便抑郁患病而死,结束了罪恶的一生。综观孙殿英这样一个人,驻兵皇陵,岂有不思盗墓之理?

1928年7月的一天夜里,孙殿英命令工兵营长带一连人直奔慈禧的定东陵。同时,又令师长柴云附手下的辎重营长韩某奔胜水峪乾隆帝陵,经过7个夜晚的罪恶活动,将两座陵墓内的金珍玉宝洗劫一空。孙殿英这伙匪徒是怎样盗掘慈禧陵的宝物呢?

他们闯进陵内,在明楼、宝顶各处掀砖挖洞,都不得其门而入。最后是在古洞门内、迎面有一座砖墙的下面,用炸药炸开了地宫的进口。在硝烟弥漫的残砖断石中,向北呈露出一面汉白玉石的金刚墙,从墙中间拆下几块石头,就顺着这个石洞口爬进了地宫。通过斜坡甬道,迎面一道汉白玉石门紧闭着,匪徒们连撞带砸,总算把两道石门打开,进入一个宽敞的堂券,即停放帝后棺椁的“金券”。正中汉白玉石台上停放着一具金光耀眼的棺椁,这就是慈禧太后的梓宫。匪徒们拔刀弄斧,砍碎了金色的外椁。清代棺木有两层,外层称椁,里面那层才称棺。这外椁是用一种名贵的金丝楠木制成,木料产自川、广、云、贵的原始密林,不仅质地细腻、花纹秀美,还散发着一股浸人肺腑的清香。外椁金丝楠木外面,还漆有49道漆;最外层金漆涂刷完后,由喇嘛用藏文书写四天王经咒于上,用以祐护亡灵。

可惜这光芒四射的金漆外椁,竟被匪徒刀砍斧劈得七零八落。匪徒们将碎椁木搬开,现出一具红漆滇金的内棺。匪官怕用刀斧劈砍损伤棺内宝物,严令匪兵小心谨慎地用刀撬开内棺。棺盖掀开,再掀开一层子盖,满棺珍宝光芒大放,夺去了手电筒的亮光,众匪无不惊叹。

孙殿英本人回忆这段往事时自供说:“老佛爷(慈禧)像睡觉一样,只是见了风,脸才发了黑,衣服也拿不上手了。”他又讲:“慈禧尸体为什么不烂?因为她的口中含有一颗很大的夜明珠。这颗珠子分开是两块,合拢就是一个圆球;分开时透明无光,合拢起来则透出一道绿色的寒光,夜间在百步之内可照见头发。”

盗陵之后,溥仪派遣清朝遗臣载泽、耆龄、宝熙、陈毅等人前往清东陵重新安葬,地宫内空空如也,残破棺木和碎衣烂衫扔满地,慈禧的尸体被扔在西北角,伏在破棺椁盖上。她脸朝下,手反转搭在背上,长发散而不乱,扎辫子的红头绳犹在。当翻转她的尸身时,遍体长满白毛,口角处确有残破。载泽等人将慈禧及裕陵内乾隆帝、后妃尸骨重新殓葬后,掩埋了洞口,返回天津。

东陵盗案,轰动中外,京津一带满城风雨,新闻报刊通篇刊载着谴责文章。孙殿英见势不妙,赶紧施展出脱身之计,通过戴笠的关系,将盗陵所获的翡翠西瓜、翡翠蝈蝈白菜、夜明珠等国宝,转赠给蒋介石、宋美龄、孔祥熙、宋子文、何应钦等人,从中斡旋的戴笠也受了贿。其结果,不仅孙殿英逃脱了法网,就连孙的部下、已被逮捕的师长谭温江也被保释出狱了。谭温江是参加盗陵的干将,因在北京琉璃厂销售盗陵所得的珠宝而被捕。由于孙殿英通融行贿,官官相护,竟使盗匪得以逍遥法外,轰动全国、举世瞩目的孙殿英东陵盗宝案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17.陈独秀的婚姻和爱情

陈独秀一生大起大落、曲折坎坷,对于他的历史评价,半个多世纪来,褒贬不一。对于他的个人生活,世俗偏见更是鄙夷和不屑,而他本人则备尝个中酸辛、苦涩和甘甜。

1896年,陈独秀院试夺魁,中了第一名。这一年,他只有18岁。家乡安庆城的几位从不登门的名门望族和富户人家,竞相托媒上门。在众多托媒提亲的人家中,陈母属意于安庆统领高登科的长女高大众。

高大众生母早已去世,自幼随侍在父亲身边,她虽然目不识丁,但却温良驯服,颇有教养。相亲那天,陈独秀找机会瞅了高大众一眼,但见她个头倒也适中,眉目清秀,心里也就认可了。次年冬,他们完婚,新婚燕尔,两人也能相亲相爱。可是时间长了,两个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且又性格迥异的人,渐渐地产生出差异和隔阂。

1901年,陈独秀决定东渡日本留学,可是,手头又资金匮乏,只得求援于妻子。这天,他以少有的温柔抚慰妻子:“大众,我就要远行了,家中的事全仗你照应……”可陈独秀这个倔强刚烈的人,好听的话还未讲完,便开门见山地说:“大众,我去日本需要一笔钱,你可否将你的金镯子借与我一用。”大众细声细语地说:“你已是有家小的男人了,在外闯祸,是要杀头的。你就是不想想我,也要想想儿子。”她见他默然无语,便小声嘀咕:“我不能把金镯子给你去闯祸,它可是我高家的传家宝啊!”陈独秀没等她把话说完,便呵斥道:“没有见识的女人!”说着便甩手而去。

他的好友潘赞化回忆道,他们“平时家庭不和,多口舌之争。”高大众生有延年、乔年、松年三子。她进陈家30多年,从没离过家门。1930年9月,这位朴实贤淑的妇女病逝,终年55岁。

在陈独秀正为自己的婚姻苦恼、绝望的时候,一个新的女性悄然闯入他的生活,她就是高大众同父异母的妹妹高君曼,乳名小众,比大众小9岁。小众自小娇生惯养,养成了任达不拘、热情奔放的个性。她是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学生,对独树一帜的新派人物和新鲜事物特别喜爱。此时,陈独秀已在社会上声誉鹊起,和那一时代的许多青年一样,高君曼十分崇拜这颗冉冉上升的政治明星,每逢寒暑假回家,她总要抽出时间看望姐姐,并借机找陈独秀攀谈。

这一切,高大众早已察觉,她不愿出乖露丑,只能暗自心伤。陈独秀和高君曼相爱之事很快便在乡邻间传得沸沸扬扬。1910年,陈独秀到杭州陆军小学堂任地理教员,将高君曼带至身边,公然同居。

陈独秀所进行的轰轰烈烈的事业,离不开高君曼的支持和帮助。高君曼为此付出青春年华,并积劳成疾染上多种疾病,而陈独秀却很少问及她的健康和孩子的成长。一个女人独力支撑,且又传闻陈独秀另有新欢,她感到再也无法共同生活了。1925年10月,高君曼带着儿子鹤年、女儿子美来到南京居住,这对自由恋爱结成的夫妻终于决裂分手了。1931年,高君曼病逝于南京,年仅47岁。

1930年下半年,陈独秀为摆脱国民党的通缉捉拿,常常是东躲西藏,居无定所,不但经济拮据,同时形单影只。他居住在上海熙华德路一座石库门楼房内的一间简陋房子里,整日闭门不出,不是读书就是写文章。和他相邻而居的是一位年轻女性,年龄在22岁上下,身材娇小,圆脸大眼,衣着干净,举止拘谨,一看便知是个憨厚老实的女人。

这位女子叫潘兰珍,江苏南通县人,幼时随父母逃荒到上海,13岁便在纺织厂当童工。后来,她受流氓哄骗,与之同居后生一小孩,孩子夭折后,就被抛弃,现在一家英美烟草公司做工。一个是鳏居男子,一个是独身少妇,虽然年龄相差近30岁,但是,久而久之便惺惺相惜,以至情投意合了。潘兰珍知道老先生有知识,能写文章,是个做大事的人,从不打听其身世和行踪。她只管上班挣钱,料理老先生的饮食起居。

1932年10月15日,陈独秀因叛徒出卖被捕,并被移送南京监禁。被囚后,他最为挂怀的是潘兰珍的生活,他致信他的学生高语罕说:“我真对她不起,务请先生再探望一次……”在高语罕的帮助下,潘兰珍来到了南京,在监狱附近租了间旧房子住了下来,每天到监狱照料陈独秀,直至他出狱。

1937年8月23日,陈独秀提前获释。9月,他和潘兰珍定居武昌,并向世人宣布结为夫妻。1942年5月27日,陈独秀逝世。1949年10月,潘兰珍病逝。

18.徐志摩身后一个尚未解开的谜

1925年3月,徐志摩到中国著名女作家凌叔华家,把一个小提箱托付凌叔华保管,末了他还半开玩笑地说:“若是我有意外,叔华,你得给我写一篇传记,这里面有你需要的证件。”直至1931年11月,徐志摩乘飞机遇难,这个小箱子一直放在凌叔华处,徐志摩并没有取回。

到底这箱子里有什么秘密呢?翻开凌叔华当年写给胡适的信,上面是这么说的:“因为箱内有东西不宜小曼看的。”具体地说,除了部分文稿外,主要是徐志摩的两三本英文日记,还有陆小曼的两本日记。陆的日记骂林徽因的为多,所以不宜交林徽因保管。而徐志摩的日记写的又是当年跟林徽因的恋情,所以不便给新婚夫人陆小曼看。在徐志摩去世后,有关这个小箱子的秘密被宣扬出去,很多人都想了解徐志摩日记的内容。

当然,最想得到这个小箱子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徐志摩的妻子陆小曼,她想编辑徐志摩日记集;一个是徐志摩当年的恋人林徽因,她不想使徐的日记公开,因为这样会影响她的名声,似乎林徽因比陆小曼更想得到这个箱子。林徽因有自知之明,她是一个绝顶聪明的女子,如果自己出面,向凌叔华要回徐志摩的两本日记,凌叔华是肯定不会交出来的,于是她请来大名鼎鼎的胡适当中间人,向凌叔华索取这两册日记。

凌叔华在1983年5月7日致陈从周的信中说:“至于志摩坠机后,由适之出面要我把志摩箱子交出,他说要为志摩整理出书纪念,我因想到箱内有小曼私人日记两本,也有志摩英文日记两三本,他既然说过不要随便给人看,他信托我,所以交我代存,并且重托过我为他写传记。为了这些原因,同时我知道如我交胡适,他那边天天有朋友去谈志摩的事,这些日记,恐将滋事生非了。因为小曼日记内(两本)也常记一些是是非非,且对人名也不包涵。想到这一点,我回信给胡适说,我只能把八宝箱交给他,要求他送给陆小曼。以后他真的拿走了……”

凌叔华顺从交日记,胡适从凌叔华手中接过了这个小箱子,并没有送给陆小曼,而是送给林徽因。林徽因打开箱子一看,徐志摩的日记只有半册,另外的一册半被凌叔华私藏起来了,林徽因便把此事告诉胡适,胡适于1931年12月28日写一封信给凌叔华:“昨始知你送在徽因处的志摩日记只有半册,我想你一定是把那一册半留下作传记或小说的材料了。但我细想,这个办法不很好。第一,材料分散,不便研究。第二,一人所藏成为私有的秘密,则余人所藏也有各成为私有秘密的危险。第三,朋友之中会因此发生意见,实为最大的不幸,绝非死友所乐意。”接着,胡适又说:“请你把两册日记交给我,我把这几册英文日记全交打字人打成三个副本,将来我可以把一份全的留给你做传记的材料。如此则一切遗留材料都有副本,不怕失散,不怕藏秘,做传记的人就容易了……请你给我一个回信。倘能把日记交来人带回,那就更好了。”在胡适软硬兼施的要求下,凌叔华把这小箱子的全部东西,甚至连陆小曼的日记都交给了胡适,胡适如数转给林徽因,至于胡适答应把徐志摩的英文日记全部打印并会给凌叔华一个副本,却只是一句空话,久久未能实现。

凌叔华最后发现自己上了胡适的当,感到很对不起徐志摩,于是她写了一封信给胡适:“前天听说此箱已落入徽因处,很是着急,因为内有小曼初恋时日记两本,牵涉是非不少(骂徽因最多),这正如从前不宜给小曼看一样不妥。然而,木已成舟,也就不必说了。”

可想而知,在封建社会中,青春少女林徽因爱上了有妇之夫徐志摩是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啊!林徽因怎会把徐志摩的日记公诸于世呢?林徽因、陆小曼、凌叔华已先后去世,小箱子和徐志摩的英文日记至今失散何处,只能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

19.毛泽东为何与“9月9日”有缘

1.1976年9月9日

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与世长辞。在9月9日零时10分逝世前的24小时里,毛泽东是怎样度过的呢?

从9月8日零时起,便开始腹部人工辅助呼吸,血压高压到180,低压到80。11点左右,心律失常。下午4点,插上鼻咽管。晚上8点半,神志模糊。就是在上下肢插着输液管,胸部安有心电监护导线,鼻子插着鼻食管的情况下,毛泽东这一天看文件、看书11次,加起来有2小时50分钟,平均每次不到16分钟,文件和书是由别人用手托着看的。同书和文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毛泽东,最后一次阅读,是9月8日下午4点37分。7个多小时后,刚刚跨进9月9日的门槛,他的心脏便停止了跳动。

一代伟人,也是旷古奇人的生命,便定格在了这一天。

同类推荐
  • 一世奸雄

    一世奸雄

    天下六国争雄,东有世仇大梁雄踞中原,北有夷狄为祸一方,楚国民富兵强,大秦铁骑更是威风凛凛。弱小的漠国偏居一隅,穷困潦倒,如何在这乱世争得一席之地?大争之世,就当横扫六合威震八荒,做一世奸雄。
  • 启明兴

    启明兴

    外忧,党争,天灾……近在眼前,谁能逆转明末之乾坤?又有科技,航海……于耳畔呼唤,谁能把握时代的浪潮?前进的道路上,有人顺命,有人逆命。然而,平凡人的力量终究是渺小的,如同历史长河中一道不起眼的水花。要想泛起惊涛巨浪,或只有顶住压力,自上而下的彻底革新,才会重获生机。时光带我们回溯到泰昌元年八月末的某个夜晚,明光宗朱常洛病重,皇长子朱由校于梦中偶获一个现代图书管理员的记忆。宛如重新经历一生,脑中不但有无数天文历史地理知识的灌输,而且又有诸多后来者的启迪。由此,年少的储君着手为腐朽之帝国,寻找新的出路……新书《隋太子》已发,请多多支持!
  • 盛世太子

    盛世太子

    为天地生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春秋争鸣

    春秋争鸣

    王权衰落,诸侯争霸。诸子争鸣,百家蜂起。春秋九国,逐鹿中原,谁能问鼎于天下?有阴阳纵横论大秦,旌旗猎猎,掌乾坤于舌上。有儒墨夫子论齐身,平天下,礼崩乐坏,挽狂澜止逆世。钟鸣鼎食,百家争鸣。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水浒》里不为人知的历史密码

    一个帝国的生与死:《水浒》里不为人知的历史密码

    本书以一种别开生面的视角给予了有趣解读和考证,一方面品读水浒人物,一方面通过水浒人物沿伸品读宋江起义的真实历史动因及北宋帝国灭亡的真正渊源,让人在正儿八经的国史之外,一睹民间读史彰显出的野性力量、“歪打正着”和横生妙趣。
热门推荐
  • 重生之修真狂婿

    重生之修真狂婿

    前世的他是渡劫仙尊,被心爱的女人下毒,被他视为手足的兄弟联合他心爱的女人围攻而死。这一世的他是豪门弃子,是一个二流家族的废物女婿,被他狗男女推下悬崖,在即将死亡的一刹那,一滴血落在了他的嘴里,让他死而复生。重生归来,他誓要让敌人在他脚下颤抖,让背叛他的人付出代价!当他的身份曝光之后,丈母娘哭着求他和她女儿复婚,可是如今的我,你已经高攀不起!
  • 罡风暴雨

    罡风暴雨

    在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只有金钱,权利,看我如何逆转
  • 张三的高四

    张三的高四

    本书是由一段真实故事改编而来。主角没有主角光环、异能等,就只是一段发生在校园的悲伤的故事。当然,内容以低沉伤感为主。新人文笔不会有多好,我只是写一段自己想些的故事。注:好学生别看。
  • 就想安安静静的生活

    就想安安静静的生活

    穿越后,一直就想安安静静的生活,可惜,现实一直不允许,好吧!哥不装了,哥累了,哥回家继承产业去了
  • 宴安鸩毒

    宴安鸩毒

    影后宴安庆功宴上喝断片,一觉醒来发现从不离身的戒指不见了。天知道这戒指关乎她演技的秘密。宴安结合假设排除分析等一系列手段,最终确定嫌疑人为她的顶头上司南浔,上司的上司盛又泽,和她的影帝同事。
  • 古穿今之长公主的自我修养

    古穿今之长公主的自我修养

    琼华是嫡出长公主,她的身份无疑是最尊贵的。然而一朝惊变,国破家亡,她自那万丈城墙一跃而下,却不知那万丈城墙也成全了她另一种光芒万丈。----------------------当长公主穿越到现代,重来一次当然要女子顶得半边天,实现人生理想——娱乐圈成神,学术研究妙笔生花,古玩鉴赏风生水起,顺带还调教好“后”爹庶妹,长公主所向披靡红出地球!可是没想到,人红颜好气质棒还带学霸属性的长公主也会有了克星。片段一:“我上有老,下没小,就是要和你生小孩,求嫖!”某人躺在床上色诱,姿色撩人。“叔叔,我不涉嫌黄赌毒!”琼华红着脸紧紧身上的浴袍,天朝人怎么会发明这么羞人的衣物呢?!“久玖,我已经对你坦诚相见了,你难道不心动吗?”丰译把身上的遮羞布一把扯下,活色生香。“啊,不许耍流氓!”琼华赶紧捂眼,其他恋人之间会有私人空间,自家恋人非要坦诚相见,怎么办?片段二:“乖。吃吧!”两人水到渠成之后,某男想坐实关系。琼华看了看一桌子的糕点内心是......“无事献殷情,说吧,干嘛?”“跟爷走,随你吃!”某男深情求婚,啥也没有。“......”真当本宫是猪么!!还有,传说中的烛光晚餐和钻戒呢?一桌子的糕点,能答应吗?!丰译良言:大叔是一定要老牛吃嫩草的,所以女友是要缠的,老婆是要哄的,长公主是要高高在上的。——————————这是长公主在内调教“后”爹庶妹,在外征战各领域的发家致富史;这是长公主被人纠缠,还暗搓搓明恋的恋爱史;这是丰三爷大权在握,却又口是心非,自作聪明的艰辛追妻史;这是宠文,杜绝阴谋阳谋兼挑事男女配。
  • 云梦重霄

    云梦重霄

    魔法璀璨,斗气斩尽日月星辰,弹指间天翻地覆。群雄并起,万族林立,魔法斗气并存,诸族争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个少年带着一枚戒指从大陆西域走出,却发现这个世界并不是那么小。
  • 天堂幻灭

    天堂幻灭

    2050年Vitality公司旧金山分部发生实验事故,丧尸危机就此爆发,暗刃小队临危受命,在队长哲一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名为天堂幻灭的任务,任务的成败关乎世界的未来以及全人类的命运!
  • 宝贝不哭2

    宝贝不哭2

    “你的骄傲在哪里?原来你也难逃世俗,从今以后我们互不相欠。”然后给了他一个华丽的转身,让一切尘埃落定.·········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即使他用各种眼线保护着她,再次相见时她亦不再是当初那个单纯恬静的女孩,而是某集团身家过亿名副其实的女总裁?老天还要捉弄自己到多久?有谁会比自己更绝望?刹那间,多年无怨无悔的孤身等待,那种隐藏多年的思念和期盼即刻化为一瓶毒药,即使被她亲口喂下般,从喉咙痛到胸口,却也义无反顾。而多年后,我站在你的面前你是否真的还会想起我?爱情里最狠的惩罚不是得到或失去,而是你明明就身边,而我却连远远拥有的资格都没有············
  • 酩酊

    酩酊

    穿越之后,沈酩酊原本只想安安静静地当个小废材,不逆袭,不闹腾,和她青梅竹马的世子哥哥一起平安喜乐一世细水长流。然而有些人的命格冥冥中早有注定,她注定站在世界之巅,睥睨天下。那男子一笑便是风华潋滟,他知道的,总该有人陪她站在巅峰,而穷尽天地,舍他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