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22800000047

第47章 崇祯皇帝是人格分裂者吗

明朝灭亡,与崇祯个人究竟有多大的关系?一代栋梁之臣袁崇焕因为什么而含冤入狱,最后遭受磔刑?崇祯最后的归宿是煤山上那一棵大槐树吗?明朝灭亡后,崇祯帝的三个儿子就开始了多灾多难的逃亡生涯,他们最后的归宿是怎样的?

作为明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崇祯皇帝是传统意义上的“亡国之君”。然而他却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面对风雨飘摇的国家,面对内忧外患的处境,他旰食宵衣,兢兢业业,但无论个人多么勤政努力,他终究无力回天。大厦将倾前的苦撑危局,只是换来人们几声无助的叹息。明朝,最终还是亡在了他的手里。

只是,明朝的灭亡,与崇祯个人究竟有多大的联系?是时势难违,还是崇祯个人性格中的某些弱点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袁崇焕固守的北部边塞是皇太极难以逾越的一道屏障,又是什么原因却让这位忠心耿耿的国之栋梁含冤入狱,最后遭受磔刑?

当死对头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时,崇祯帝选择了一种特殊的方式结束了自己惨淡的一生。他最后的归宿是煤山上那一棵大槐树吗?

崇祯帝的三个儿子自明朝灭亡后,就开始了多灾多难的逃亡生涯?他们最后的归宿是怎样的?

有多少个朝代,就有多少个亡国之君。虽然结局是一样的,但其所经历的亡国轨迹却千差万别。陈后主陈叔宝,荒淫无耻;隋炀帝杨广,暴君的名气可与秦始皇并列;南唐后主李煜,长于妇人之手,几曾识过干戈?虽有一手好词,却是以三千里江山为代价;北宋的徽宗与李煜差不多。这些人在历史上,是骂名多于同情的。但崇祯皇帝却不一样。连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都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灶恒多;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李自成是在明朝统治下活不下去才铤而走险,与崇祯皇帝有不共戴天之仇。但他这段话却说得客气之极,分明就是“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的文雅说法。连李自成都是这样想的,其他人就更不必说了。

事实上,明朝早在崇祯帝即位之前,就已名存实亡了。明朝的皇帝,除了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外,再没有一个有作为的皇帝:有喜欢封自己做什么将军、什么侯的皇帝,有喜欢微服私访调戏良家妇女的皇帝,有替自己亲爹妈争名分而与大臣打了多年口水仗的皇帝,有死于红丸的皇帝,有喜欢自己乳母的皇帝……真是一塌湖涂。

而且,明朝自始至终,皆是外有边患(瓦剌、女真相继崛起,战事纷纷),内有奸宦(如王振、曹吉祥、刘瑾、谷大用、魏忠贤、王承恩等相继把持朝政)。尤其阉党与东林党之间的党争,正邪之争、门户之见,都使朝政内耗于此。

崇祯帝即位时,明朝已是风雨飘摇、摇摇欲坠了。接手这样一个烂摊子,国家中兴的机会似乎已经非常渺茫。但是崇祯皇帝并没有放弃希望,他不想碌碌无为。所以,登基伊始,他就体现出了不同于先人的作风。一是果断,二是勤政。

崇祯帝并非昏庸无能之辈,他亲政之初即采取韬光养晦、以守为攻、怀柔和麻痹权臣的策略,待政权根基稳固之后,终于以漂亮、干练的手法解决了魏忠贤集团。魏忠贤何许人也?他本是河北肃宁的一个小无赖,因为赌博输了钱自己割掉生殖器进宫当了太监。凭着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流氓手段逐渐走上了权力的制高点,人称“九千岁”。他的奸佞行为自然遭到了崇祯帝的憎恨。

当时,明王朝内部发生了一场崇祯帝与魏忠贤之间的心理大战,表面的平静似乎掩盖了政治气氛的激荡,但敏感的人都能感觉到,崇祯皇帝已经占了上风,魏忠贤则呈一副龟缩之态。大约两个月后,魏忠贤的帮凶明哲保身,开始分化,有的甚至倒戈而攻击魏忠贤。这恰恰是崇祯帝所需要的,他欣喜着,等待着时机的成熟。而恰恰就是这个时候,时机悄悄来了。有一天,崇祯帝突然收到南方一个贡生呈送的揭发材料,列举了魏忠贤十大罪状。这就是崇祯皇帝一直在寻找的绝妙由头,历来智慧的人要打败敌手,总是要找一个良机和充足的理由使敌手无话可说,也使敌手阵营的人和其他旁观的人无话可说,这便消除了遭遇反攻的危险。

那份揭发材料使魏忠贤极为恐慌,但它却成了崇祯皇帝的制胜武器。经过周密的考虑,他开始向魏忠贤下手了。有一天,他召魏忠贤到乾清宫去,并当场拿出揭发材料让太监读给他听。魏忠贤一见皇帝已经对他的过去了如指掌,听着听着便磕头供认,请求宽恕,并提出辞职。虽然他表面上在请求皇帝的宽恕,但退下之后,却大肆行贿,以构筑保护自己的堤坝,这一下更惹恼了崇祯帝。他愤怒训斥为魏忠贤求情的人,随之下令把魏忠贤立即流放到凤阳,接着又指示属下官员逮捕他。当魏忠贤获悉要抓他的消息的时候,他已经走在去往凤阳的路上了,知道自己非死不可,便于绝望中自缢而亡。然而崇祯帝并没有让魏忠贤之死轻易过去,反之他要求肢解魏忠贤的尸体,悬首示众。他想杀一儆百,利用对魏忠贤斗争的胜利,壮大声威并继续消灭异己力量。当然,效果非常明显。朝中往日的奸臣失去了那盛气凌人的模样。崇祯帝以他的铁腕手法,惩罚了二百六十二人,直到他觉得自己的出击是彻底而完全地胜利了,才结束清理。

除去了魏忠贤,他更加勤俭自律、清心寡欲、励精图治。

在位十七年,崇祯帝一直勤政理事,鸡鸣就起床,有时深夜还不睡觉,往往积劳成疾。崇祯十五年七月初九这一天,因为偶感风寒,崇祯帝没有能够及时上早朝,受到了辅臣们的批评。他既愧疚又感激,亲自写了类似悔过书的文章公布于大臣们中间来警示自己,还对提出批评的辅臣们加以褒奖。从那以后,不论身体有何异样,他都坚持上朝,为此赢得了百官的赞许。崇祯帝还能够节俭自律,曾把宫中万历时所储藏的上等辽参在集市上卖掉,换回数万两银子补贴国用。有一天,他在听史官给他讲书时,由于所穿内衣袖子已破损,留在外面很不雅观,他就不时地把它塞进去遮掩。除此之外,崇祯帝不近女色,宫里从来没有宴乐之事。魏忠贤在还没有被处死之前,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他曾经向崇祯帝献上了四个绝代佳人,既是讨好又是迷惑。但崇祯皇帝根本不想接受,又怕引起魏忠贤的猜疑,遂假意收下。入宫后,他就对这四名女子进行严格搜身,并无可疑之处,只是在每个人的裙带顶端发现佩香丸一粒,大小如同黍子,名叫“迷魂香”。此物非常奇特,男子一接触便产生迷魂效应,欲心顿起。崇祯帝毫不犹豫地命她们丢掉了这“迷魂香”。又一个晚上,崇祯帝与大臣们议论朝政后,正在精心思考,忽然一阵奇异的香味悠悠传来,似有若无,缕缕不绝,弄得他这个不近声色的人也闻香心动了。立即命近侍太监秉烛检查,查遍了各个角落,竟没什么发现。过了一会儿,发现远处殿角有微弱的火光闪烁,前往一查,见一小太监持香端坐于墙壁内。一审问原来是魏忠贤派来的。崇祯帝不禁感慨地说:“我的皇祖、皇兄都误于此啊!”他不愿意成为如同皇兄一样被人摆布的昏聩君主,所以日后就义无反顾地处决了魏忠贤一类的奸臣。

从崇祯帝的诸多举措来看,他也是想有所作为的。在位十七年,他动辄下《罪己诏》来安抚民心,所用之言都极尽自责之能事。就像在崇祯十年(1637年)闰四月大旱久祈不雨时的《罪己诏》。这年因为三伏天已经过半,仍是酷旱,一滴雨不下,老百姓纷纷跪拜求雨。崇祯帝也非常焦虑,遂通告天下,要与老百姓一同乞求,自那日起他搬到文华殿居住,并且斋戒至下雨之时。虽然后来老天是否下雨没有准确的记载,但是,崇祯帝这份爱民如子的决心是值得赞扬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果断、勤政、爱民的皇帝,为什么会亡国呢?其实,除了客观上的原因之外,这与崇祯皇帝的个人成长历程和性格特点也有很大关系。

崇祯皇帝的父亲朱常洛一直不得祖父万历皇帝的喜欢,后来,他的生父虽历经坎坷而位尊九五,但却在即位的当年因纵欲过度而病死,皇位传到崇祯帝的哥哥朱由校身上。但这个年轻的皇帝对治理天下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他只喜欢纵情声色,对木匠活乐此不疲。所以,天下大事全都交给了大太监魏忠贤。这个皇帝对大明的江山他都如此漠不关心,何况是崇祯皇帝这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呢!因为,崇祯皇帝的整个童年和少年时代,完全没有常人所享受到的父母之爱、兄弟之情,反倒是目睹和亲历了“红丸案”和“移宫案”等骇人听闻的政治阴谋。

正是这种命运的无常和宫廷超乎寻常的冷漠,逐渐形成了他典型的人格分裂式的双重性格。

一方面,他身为位尊爵重的亲王,可以呼唤奴仆,形成了他严酷而刻薄的性格,既对手下人薄情寡义而又自以为是;另一方面,从小的孤独寂寞和难于主宰自己命运的无奈处境又让他敏感、多疑,从而因内心深处的过分软弱和自恋造成极度的自尊,一意孤行而完全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双重性格,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崇祯帝在位十七年,竟然先后换了50个宰相,14个兵部尚书。最为令人痛心的是,他中了清军的“反间计”,自毁长城,杀掉了袁崇焕。在杀了袁崇焕后,他越发不信任大臣。崇祯年间所杀的官员,人数几乎是明代历朝皇帝当政期间最多的。此外,为了支持对后金的战争,崇祯帝又大幅增加赋税,名曰“三饷”――辽饷、剿饷和练饷。本就风雨飘摇的帝国,这样的多疑猜忌,只能让满朝文武伤心,让黎民百姓寒心。所以农民起义也就更加频繁,范围也越来越广。

崇祯帝还是一个典型的守财奴。明朝末年,边患纷扰,起义频仍,战事纷起十余年,北方大旱十余年,百姓无以为生,已到了易子为食的地步,国库空虚,军饷更是严重匮乏。这对帝国的中兴无疑是致命的。因此,户部官员希望他能拿出属于他个人的内帑以充军饷,可是他却哭穷说:“内帑业已用尽。”而实际上,李自成攻入北京后,从他的宫内搜出的白银却多达三千七百多万两,黄金和其他珠宝还不在其中。这么多钱,若真是用来放库赈灾,或充作军饷,可能大明王朝也没有那么快就倾倒坍塌。

同类推荐
  • 吐蕃史稿

    吐蕃史稿

    吐蕃史(6世纪至9世纪)是藏族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高原上的各部在吐蕃王朝的统一下,凝聚成为强大的势力、并走出了封闭的内陆高原。吐蕃王朝的建立,打破了高原的沉寂,藏族社会第一次出现了勃勃生机。原来各自为政,分散、孤立发展的局面被改变,通过制度、法律、驿站等建设,一个个小邦政权或部落联盟得到了整合。由于内部人口流动,社会交往面的扩大,推动了语言及整个文化层面上的相互沟通,又实现了文化上的整合。吐蕃时代,族群的认同感加强,藏族得到了壮大。
  • 后周好驸马

    后周好驸马

    为女神进修厨艺的吴征重生为乱世中的小人物,却被命运安排和这个时代的终结者为敌,一朝觉醒,娶公主,当驸马,破强敌,谁说厨子不能安国定邦?
  • 史上第一不正经

    史上第一不正经

    一场穿越,却带了系统,这系统还有些不正经,看我如何在爆笑中搞定九州。
  • 重铸河山

    重铸河山

    可耻的“儿皇帝”石敬塘认贼作父,卖国求荣,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遗害四百年:北方战略门户洞开,中原无险可守,契丹、女真、蒙古这些异族以此为跳板,攻略中原腹地,杀戮无数,铁蹄所至积尸如山,流血漂橹,千古之祸未有如此之烈者!宋王朝为了收复幽云十六州两次北伐,败军覆师,伤亡惨重,名将杨令公在“雍熙北伐”中壮烈殉国!雄材大略的周世宗于显德六年北伐,兵不血刃而收三关,契丹震恐,仓皇北遁,“幽云十六州”光复在望,然而周世宗却意外病逝,这段本该名垂青史的历史却半道而废,让无数后人无数次为之叹息!华夏又一次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在这关键时刻黄俊意外地来到这个动荡的时代。当时的中国山河破碎,战乱不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在黄俊的推动下中国历史将走向何方?是继续周世宗未竟的北伐大业,奋击契丹夺回“幽云十六州”,还是一仍历史重演,由赵匡胤建立百年积弱的宋王朝?
  • 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开风气之先谋天下永福:“三坊七巷与台湾”文化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三坊七巷人士与台湾的教育、试论三坊七巷学人与台湾书院的发展、三坊七巷与近代福州历史文化变迁、两岸交流视域下的三坊七巷名人文化等。
热门推荐
  • 皝域鬼帝

    皝域鬼帝

    三千世界,群雄争霸,当年鬼皝羽横扫万千帝尊境强者以一己之力使得早已落幕的鬼族重新崛起,不料在晋级神帝境的时候被神魔两组强者围攻陨落,在器灵的帮助下重新轮回转世,发誓必要踏平神魔两族,重生逆袭重新归来横扫整个神魔两届让世界为之颤抖吧
  • 尘星大道

    尘星大道

    当你抬头看见天空星辰点点,你可曾觉得他们只不过是宇宙这块幕布上的点点尘土。当你身处在闹事之中看到万家灯火,你可曾觉得人也不过是星球上的一粒粒尘埃。星空之于宇宙,生物之于星球不过都是微尘。这是一个关于进化和探索的故事,发于微尘,求证大道,逆势而为,改写命运。
  • 倾世格格

    倾世格格

    穿越成一个格格?人物设定很悲催?没关系,开心就好。
  • 我真的是大学霸

    我真的是大学霸

    若老天爷重新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会好好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 巫师搭上王子路

    巫师搭上王子路

    一个阴界巫师,阴界规定,巫师不得擅自离开阴界,但他贪玩,阴差阳错的进入了贵族学院。他恨不得拿把刀杀了整他的慕容洛,“哼!我廖晴是不会放过你的!
  • 傲娇公主:你被捕了

    傲娇公主:你被捕了

    此文以弃。换成《我唯一的公主殿下》,请大家重搜!【鞠躬】
  • 痴爱不悔:邪王倾世绝宠

    痴爱不悔:邪王倾世绝宠

    她,被称为现代杀人兵器,冷若冰霜,不知情为何物。他,是傲视天下的君王,守候千年只为她的一个诺言。天下?子民?他才不稀罕!他要的,只是生生世世和她相守!“不管是今生还是来世,不管是碧落还是黄泉,哪怕天地俱毁,哪怕与世为敌,我都要将她囚禁在我身边,永生永世不得逃离!”
  • 死亡后的奇异世界

    死亡后的奇异世界

    小兵在失恋的打击下选择和情敌同归于尽,没想到确去了一个死亡后的世界。这个世界灰蒙蒙一片也不知道有多大,这里有人有兽有不人不兽古灵精怪,大千世界所有产生灵智的生物死亡后一丝英灵都来了这里,这里才是最终的战场…
  • 健康里的数字密码——用数字解说决定健康的细节

    健康里的数字密码——用数字解说决定健康的细节

    知识性和趣味性,是本书的两大特色。数字,使模糊的概念,变得明确;使养生的方法,更具可操作性。知道与健康息息相关的数字,会使我们在养生保健中,少走很多弯路,从而达到健康长寿、幸福安乐的目的。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很多与健康有关的数字信息。这些数字,生动有趣,既让读者得到实用的健康常识,又能体会到某种生活的情趣。
  • 宁为光

    宁为光

    新书【而你却是救赎】已发,求移步支持。来自三百年后末日时期的林抒词,因为人类即将覆灭被委以重任带上人类基因芯片回到二十一世纪,开始了流亡生涯。她开了一家小店,每天喝喝茶听听故事,日子过得好不惬意。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救下了一个名叫纪仰光的阴森少年,意外的是,他与她穿梭到来之前的爱人长的一模一样。少年性格内向,孤僻冷然,他躲在自己黑暗的世界里不愿出来,却被她带着,一步一步走向光明。她用真心,融化他冰冷的身躯以及那颗孤傲的心。他面对她时,终于能够处之泰然的摘下面具。却未曾想,忽然有一天,她消失在他的世界里,像人间蒸发一样,连个影子也不曾留下。一别经年,重新相逢之时,他的名字已经在整个商圈人尽皆知,他像当初她期待的那样,活的骄傲又优秀。后来他才知道,他所走的人生路,都是她付出心血一步一步替他铺平而来的。当被抹掉记忆的他,再度遇见曾经将他带出深渊的她,那颗已经死掉的心,是否还会再次跳动?用遗忘对峙遗忘,用真爱换回真爱,这场颠沛流离的梦境,我陪你一起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