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40700000015

第15章 出头椽子

有人说:傅斯年生性好斗,喜欢出风头,甘愿做出头的椽子。这个说法不算胡诌。

1917年,傅斯年在北大干过一桩自鸣得意的事情。北大有个同学脑满肠肥,长成一副小官僚的面孔,做些上不了台面的事情,有人拟了一张“讨伐”的告示贴在西斋的墙壁上。恰巧傅斯年也厌恶此君,看他不甚顺眼,于是即兴撰写匿名揭帖去响应,表面上替此君鸣不平,实则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傅斯年的匿名揭帖为北大读者所激赏,在上面密点浓圈,评语愈出愈奇,一时间北大校园内皆以此为谈资。不久,蔡元培在大会上演说,提起这件事,对诸生匿名“讨伐”某君的做法颇有微词,他说:“诸位在墙壁上攻击自己的同学,不合做人的道理。诸君若对他不满,出于同学之谊,应该规劝。如果规劝无效,尽可告知学校当局。这样的做法才是正当的。至于匿名揭帖,大肆挞伐,受之者纵然有过,也不易改悔,而施之者则为丧失品性之开端。凡做此事者,今后都要痛改前非,否则这种行为必致品性沉沦。”受到蔡先生一番劈头盖脑的教训,傅斯年深感内疚。以往,他对《大学》中的“正心”“诚意”“不欺暗室”早已背诵如流,滚瓜烂熟,却如和尚念经,浑然不解其义理,眼下受到蔡元培先生的当头棒喝,方始大彻大悟。从此以后,傅斯年做任何事情,都决不匿名,决不推卸自己的责任。

当年,北大教授讲课甚为散漫泄沓,沈士远在北大预科教国文,一篇《庄子·天下》,他可以由秋徂冬讲上一学期,仍没把庄子的“天下”打下来,弄得学生腻歪不已,曲肱而梦周公,沈士远因此得诨名“沈天下”。陈介石主讲中国哲学史,他从伏羲讲到周公也需要一个学期,这种“乌龟节奏”,傅斯年的学长冯友兰即亲身领教过。曾有人询问陈教授:“照您这样讲,什么时候才可以讲完?”后者的回答很有点禅趣:“哲学无所谓讲完不讲完。若要讲完,一句就可以讲完。若要讲不完,永远讲不完。”他不通逻辑,将哲学和哲学史混为一谈,着实令人啼笑皆非。

胡适留学归来,才不过二十六七岁,执教于北大哲学系,专讲中国哲学史,自恃金刚钻,包揽瓷器活。他异常大胆,一刀割断商朝的联系,将中国哲学史的座标下移至西周末年。学生们都说胡适的做法简直是“造反”,此人根本不配教授这门功课,最好是把他轰下讲台,赶出校门。私底下起哄归起哄,真要拿主意,个个面有难色,于是有机灵鬼出谋画策:“不妨请傅斯年去听听胡适讲课,他的国学根柢,他的判断力,大家全都信服,唯其马首是瞻,不会有错。”傅斯年果然不辱使命,听过胡适的中国哲学史课后,他颇为赞可,对那些心怀不忿的学友说:“这个人书虽然读书不多,但他走的这一条路是对的。你们不能闹。”一场引弦待发的逐师风波遂偃旗息鼓。胡适曾谦虚地说,他初进北大做教授时,常常提心吊胆,加倍用功,因为他发现傅斯年、顾颉刚等学生的学问比他强。傅斯年终身服膺胡适,捍卫胡适,甘心成为胡适的护城河。胡适开过这样的玩笑:“若有人攻击我,孟真一定挺身出来替我辩护。他常说:‘你们不配骂适之先生!’意思是说,只有他自己配骂我。”抗战期间,傅斯年在四川李庄史语所的驻地对众人宣称:“人说我是胡先生的打手,不对。我是胡先生的斗士!”在孔子门下,子路是刚猛无比的大护法。在胡适门下,傅斯年无疑是保驾护航的头号勇士。

然而,并非每个教授都有胡适这样幸运,难入傅斯年法眼的仍不乏其人。章太炎的及门弟子朱蓬仙开《文心雕龙》课,非其所长,讲台下的那些学生可不是善与之辈,他们的学问根基原本就非常扎实,何况虎视眈眈,专等朱蓬仙送错上门。傅斯年等人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全班学生联名举发这些舛误,上书蔡元培校长,请求补救。此事要做就要做到万无一失,不可出丝毫纰漏。傅斯年认真研读朱蓬仙的讲义,逮获三十多处硬伤。蔡元培先生接到学生的联名信,感觉此事有些古怪,是不是教授之间暗加攻讦,借由学生之手代为操作呢?此例一开,此风一长,学校将永无宁日。于是,蔡先生决定当面缴获答案。大家听闻校长要召见签名的学生,都不免惴惴然忐忑不安,一方面害怕蔡先生出题来考,另一方面则担心傅斯年一人肩负的责任太重,于是有能力的学生每人分配几条,各自弄明白了子丑寅卯,方才去校长办公室见真章。他们的预计丝毫不差,应验如神,蔡元培先生学问好,面试毫不含糊。所幸大家有备而来,应答如合卯榫。考完之后,蔡先生不作声,诸位学生也不吱声,大家鞠个躬,从校长办公室鱼贯而出。在返回宿舍的路上,实在憋不住了,个个扬眉吐气,捧腹大笑。事情的结局可想而知,这门功课重新调整,朱蓬仙歇菜回家。

早在北大中文系读本科时,傅斯年的天纵之才即为师兄师弟极力推崇,甚至有人称赞这位山东才俊是“孔子以后第一人”“黄河流域的第一才子”。平日,甲问乙是中文系哪班,若乙回答他是傅斯年那班,彼此肯定会心一笑,既可说是欢笑,也可说是苦笑,因为这宗便利的代价太高,说是倒楣才对,有傅斯年这块重型“钢板”狠狠地“压”着,别人休想翻身。后来,傅斯年到欧洲留学,俞大维自诩是触手成春的学者,竟也赶忙弃学文史而改择理科,他说:“搞文史的人当中出了个傅胖子,我们就永无出头之日了!”由此可见傅斯年有多牛。

名师的绝学端赖高徒薪火传承,傅斯年的国学根柢颇得北大名师的颔首赞许,国学大家刘师培、黄侃等人都曾抱着老儒传经的热望,期待傅斯年能够继承仪征学统或太炎学派的衣钵。傅斯年本可徘徊歧路,顾后瞻前,但他具备现代头脑,乐意扛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大纛[dàdào,军中大旗]入于更广袤的学问之野。

1918年,傅斯年、罗家伦等北大高材生组织新潮社,编辑《新潮》月刊,由于经费上吃紧,决定争取校方的支持。陈独秀是北大文科学长,对《新潮》的面世乐观其成,他很想看到一家真正由青年学生创办的青年刊物来声援《新青年》,多一支新文化运动的偏师,就多一股进步的势力。但他怀疑傅斯年潜心国学,被黄侃视为高足弟子,可能是来探营的间谍。及至陈独秀读过傅斯年发表的《文学革新申义》一文后,这番疑虑才烟消云散。据周作人1918年10月21日的日记所载,傅斯年已进入《新青年》的编委阵营,而且是十二人中最少年。蔡元培校长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对北大的新生事物异常宽容,校方同意为《新潮》垫付印刷费,并且代为发行。新潮社吸纳了当时北大文科学生中不少优秀分子,除了发起人傅斯年、罗家伦二位,还有毛子水、顾颉刚、冯友兰、俞平伯、朱自清、康白情、江绍原、李小峰、张申府、高君宇、谭平山、何思源等四十余人。这些成员绝非庸碌之辈,后来,他们在学术界内或学术界外几乎个个都有不小的名头和成就。《新潮》的政治色彩不如《新青年》那么浓烈,但主张民主自由,民族自决,男女平等,以科学的方法和哲学的态度重新评估传统文化,反对中世纪主义,二者的大方向始终是一致的。

《新潮》一纸风行,傅斯年、罗家伦等人杰才高智,挥笔成文,“好像公孙大娘舞剑似的,光芒四照”(蒋梦麟语)。傅斯年公开发表了不少高论,多数观点趋于极端,比如:“吾国数千年来,所有学术,为阴阳学术;所有文学,为偈咒文学。若非去此谬误,自与西洋文明扞格不入。”将中国传统文化这样简单归类,大加贬损,显然失之粗暴了。然而当时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新文化大将都喜欢这么干,青年人也普遍觉得,持平之论不过瘾,只有讲过头话写过头文章才算痛快淋漓,于是乎不走极端就不算革命,成为了《新潮》作者的共识。傅斯年等北大学生的文章惊动了校内外不少读者,有位遗老气虎虎地拿着《新潮》杂志去向总统徐世昌告状,徐氏非常反感这些锋芒毕露的激烈言论,便给教育总长傅增湘施加压力,傅增湘则向北大校长蔡元培点出陈独秀、胡适、傅斯年、罗家伦四人,要他特加惩诫。因此顽固的保守派将陈、胡、傅、罗贬称为“四凶”,甚至说官方有意将他们从北大除名。传闻若此,动静全无。这也说明《新潮》不是什么甜汤和温吞水。论影响力,它与《新青年》分庭抗礼,北大守旧派创办的《国民》《国故》二刊根本无法望其项背。

在中国现代史上,五四运动无疑搭造了一座灯火璀璨的大舞台,许多人因为这一时期的精彩演出(哪怕只是跑过一圈龙套,当过半回票友)而身价百倍。“五四青年”是一项经久耐用的荣誉,“五四健将”呢?则更是一道衬托威仪的光环,蔡元培先生曾打趣“吃五四饭”比一般意义上的吃老本更使人受用无穷。这就难怪了,某些生活在那个时代并不靠谱的人竟然削尖脑袋,殚精竭力朝“五四”靠拢;某些号称“革命家”的人也未能免俗。

1919年4月底,北京政府的外交代表在巴黎和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的分赃会议)上的交涉宣告失败。1919年5月2日,林长民在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透露了更加令人震惊的内幕消息,和会之所以拒绝中国代表提出的公正解决山东问题的要求,是由于心怀鬼胎的卖国贼欣然同意换文。内奸究竟是谁?亲日派的章宗祥(中国驻日公使)、曹汝霖(交通总长兼交通银行总理)、陆宗舆(币制改革局总裁、中日合办的汇业银行的华方董事长)乃为众目所视,众手所指。北京学生组织原计划于5月7日举行国耻日集会游行,因此提前到5月4日,军阀横行引起民愤,强权政治招致国耻,学生要公开表示抗议。傅斯年参加了群情激愤的发难大会,被推选为二十名代表之一。罗家伦即兴起草的传单《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令人血沸,颇具煽动力:“……今与全国同胞立两条信条道: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5月4日那天下午,天安门前,旗帜摇摇,人头攒攒,北京十三所学校三千多名学生的集会游行堪称史无前例,游行示威的总指挥是傅斯年。北大队伍前列,学生举着“还我青岛”的血字衣(谢绍敏咬破手指写的),打出白布对联,“卖国求荣,早知曹瞒遗种碑无字;倾心媚外,不期章惇余孽死有头”,这副对联带有人身攻击的意味,至于曹汝霖和章宗祥的祖先是不是曹操和章惇,估计没人认真考证过。很难想象,傅斯年身广体便,指挥一支如此庞大的游行队伍,该是气喘咻咻吧,该是汗水涔涔吧?游行队伍起初秩序良好,但在东交民巷使馆区受阻后,学生的情绪开始失控,纪律也随之松驰,有人大喊:“大家往外交部去,大家往曹汝霖家里去!”傅斯年虽是容易激动的人,但每临大事,理智占先,他劝导众人保持冷静,不要过激,但他的声音被巨大的声浪淹没了。此后的火烧赵家楼和群殴章宗祥,已超出了学生和平游行示威的初衷,事态迅速升级,三十二名学生锒铛入狱。当天,傅斯年去了赵家楼吗?应该是去了,罗家伦的回忆文章中是这样写的,周炳琳更是言之凿凿地说,他亲眼见到傅斯年将曹汝霖家的红绸被面撕下围在腰间,他还在一旁诘问道:“你这是干什么?”傅斯年是否参与了打砸烧?则众人语焉不详。有一点倒是确定无疑:在众人实施无羁的暴力之后,傅斯年及时撤离了乱腾腾的现场,他没有进入被捕者的名单。翌日,北大学生会召开应急会议,一位陶姓学生理智失去平衡,颇为冲动,与傅斯年意见相左,当众撕破了脸皮,由言语顶撞上升为肢体冲突。傅斯年吃了一记窝心拳,怒不可遏,向好友赌咒发誓不再参与北大学生会的工作。此后,学生运动纵深发展,形成燎原之势。在抵制日货的高潮时期,有歹人包藏祸心,蓄谋毁损傅斯年,竟放出冷箭,造出谣言,说是傅斯年接受了某烟草公司(这家公司乃中日合资)的津贴,奸人造谣中伤的动机昭然若揭。谣言止于智者,歹人的奸谋并未得逞。

回顾往昔,傅斯年在学生运动如火如荼时反而渐行渐远,真实原因是他对学问的兴趣要大过对政治的兴趣,他的领袖欲望并不强烈。有人说,在五四运动中,傅斯年的个人表现可用“虎头蛇尾”四字形容,这大致不错。在那个岔道口,傅斯年选择了另一条进取之路,考上山东的官费名额,前往英国留学。入英国伦敦大学研究院,从史培曼(Spearman)教授研究实验心理学。五四之后,傅斯年对经历了那场学潮的学生无私地奉献了三点忠告:“一、切实的求学;二、毕业后再到国外读书去;三、非到三十岁不在社会服务。中国越混沌,我们越要有力学的耐心。”胡适认为五四运动是对新文化运动的“政治干扰”,傅斯年也有同感和共识。

傅斯年投考官费留学生时,遭遇波折,尽管他的成绩出类拔萃,但险些被刷落榜下。原因很简单,观念顽固保守的试官对这位五四健将和新潮主脑抱有成见,“他是激烈分子,不是循规蹈矩的学生”,这个理由似乎足够充分了。所幸陈豫先生为傅斯年攘臂力争:“成绩这么优秀的学生,尚且不让他留学,山东还办什么教育!”此言掷地有声,无可辩驳。傅斯年才总算逾越了一道无形的险隘。

当时的风气,参与新文化运动的青年知识分子多数对自然科学颇为着迷,颇为倾倒,他们急欲寻求西方的科学方法,回头梳理东方文化。傅斯年除了自己的专业,还钻研化学和数学,修习地质学,因此被好友毛子水打趣为“博而寡约”“劳而无功”,罗家伦则调侃傅斯年是“把伏尔泰的精神装在塞缪尔·约翰生的躯壳里面”。约翰生博士是英国18世纪最博学最风趣的文人,独力编纂一部完备的《英语词典》,享誉大英帝国。约翰生博士是一个大胖子,傅斯年也是一个大胖子,罗家伦的比拟不算失伦。傅斯年不以为侮,反以为豪,他拍打自己的将军肚,如同拍打得胜鼓,顾盼自雄。

20世纪20年代,在欧陆留学和游学的中国学者不乏天才横溢的精英,有蔡元培、陈寅恪、赵元任、俞大维、傅斯年、金岳霖、毛子水、徐志摩等,他们博而能约,广而能精。最难得的是,他们常常在柏林雅聚,各拈妙谛,切磋琢磨,互通声气。

与陈寅恪一样,傅斯年也是典型的“游学主义者”,欧洲名校的博士文凭光鲜之极,他却是绝缘体,根本不来“电”。傅斯年辗转于英国和德国的多所大学,选修了一些与他的研究方向风马牛不相及的专业,哪里有他心仪的著名学者,他就去寻踪听课。在德国柏林大学,傅斯年亲耳聆听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在当年,中国学者有此殊荣殊幸的,屈指可数。

同类推荐
  • 蒋介石的后半生

    蒋介石的后半生

    本书介绍蒋介石在台湾统治数十年的经历及所取得的成就。通过历史资料对蒋介石做出客观的评价,给人们还原一个真实的蒋介石。
  • 杨凤田传

    杨凤田传

    本书讲述了寒门学子杨凤田从小聪慧好学、积极进取,由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奋斗历程,以及他执着刚毅、爱岗敬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高尚品德。介绍了他始终以‘航空报国、追求第一’’理念为己任,先后参加、组织研制出歼8系列先进战斗机,填补了我国航空史上多项空白,大大增加了空、海军作战能力,为祖国的航空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的事迹。 本书可供航空科研战线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及广大军事爱好者阅读学习。
  • 乱世文宗洪迈

    乱世文宗洪迈

    本书应该说是一部洪迈传论。其前七章是以洪迈的生平为纲,阐述洪迈生命的各个重要时期最为重大的事迹,涉及时代、文学审美观、治世观念、历史观,可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而清晰的洪迈评传;其后二章《容斋随笔》、《夷坚志》则是对洪迈在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的综合评价了。如果有人想对洪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读一读此书必定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 安全保护证(小经典系列)

    安全保护证(小经典系列)

    《安全保护证》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作家帕斯捷尔纳克40岁以前写的第一部自传体随笔,该书是在奥地利作家里尔克的影响下创作完成的,作者在自传中大量地阐述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看法。它带领读者穿过一个隐晦的回忆录作者的散文的迷宫,进入诗人的内向性的核心。在书中,作者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感受和联想,随处可见;他的文笔同时还具备一种通感式的感受力,能轻松跨越人与事、自我与世界的界限,游刃有余。
  •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

    转折关头张闻天在1935-1943

    程中原编著的《转折关头》记述了遵义会议后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在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所起的作用。实事求是地记述了张闻天与进入中共中央领导核心的毛泽东的关系,既突出了张闻天所担负的领导责任,也讲出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时刻所起的关键作用:既写出了张闻天个人的思想转变,也写出了毛泽东对其转变的推动;既突出写了两人紧密合作并最终结束了中国革命最为危急的状态,也写出了毛泽东、张闻天两人不同的个性特点以及工作上的分歧。
热门推荐
  • 流量我为王

    流量我为王

    娱乐至死的年代!控制了流量就控制了整个时代!沈浪偶然获得星际帝国宣传系统从现在开始,流量,我说了算!
  • 极光之主

    极光之主

    以吾心代天心,以吾名代神名,吾俯瞰天下时,吾即是神中至尊……
  • 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

    元始天尊说得道了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皇帝又粘上贵妃了

    皇帝又粘上贵妃了

    散漫娇媚丧系贵妃vs傲慢混世小魔王小皇帝/1对1双洁/男强女强互宠爽文凌挽白是谁?21世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网络小说写手!当她穿越到自己写的狗血小说里面,该摩擦出怎样的故事?面对喜怒无常的小皇帝,凌挽白只好天天哄哄哄;而面对看啥啥不喜欢的贵妃,小皇帝要做的事情只有宠宠宠......
  • 九霄极帝

    九霄极帝

    云霄神境,自古而存。三千世界,众星拱月。头顶三尺之上,不是青天,而是敌人。
  • 重回无憾

    重回无憾

    工地干活一跤摔下回到初中,既然如此幸运那就补足我自己的遗憾吧!
  • 王爷相公你傲娇了

    王爷相公你傲娇了

    新婚之夜,她杀了和她拜堂的公鸡充饥,引发火灾,圆房之夜,她指着他,“你敢碰我试试!”他邪笑一声,“试就试!”人前,他宠妾无度,人后,他爱妻如狂,她仰望苍天,欲哭无泪,“老天爷,你劈死我吧!”“想死?乖乖,把你的银子留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畫家知希錄

    畫家知希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