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40700000020

第20章 五四健将辣手摧“辜”

罗家伦投考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给他的作文打了满分,称赞他为“有文学才华的考生”。招生委员会的负责人蔡元培也点头赞可。然而他们检视罗家伦其他科目的成绩,立刻傻了眼,数学居然是零分,历史、地理两科的成绩也乏善可陈。大家面面相觑,最终由校长蔡元培果断拍板,破格录取罗家伦。倘若换在另一时空,罗家伦就注定做不成“红楼梦”了(北大的旧址在沙滩,红楼是其主体建筑)。

在北大,罗家伦与傅斯年齐名。他们与顾颉刚牵头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跟《新青年》互为犄角,旌鼓相应,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两个桥头堡。

五四学潮的迅速发动,罗家伦与傅斯年分担的角色各不相同。傅斯年是掌旗人,上马杀敌。罗家伦是操觚手,下马草檄。白话文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神完气足,罗家伦一挥而就。那年,他还未满二十二岁。

现在日本在国际和会上,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要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农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惩国贼。中国存亡,在此一举。今与全国同胞立下两个信条:

(一)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二)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这篇宣言只有寥寥二百多字,不仅意义周全,而且气魄雄壮,爱国者读之无不热血沸腾。罗家伦一举成名天下知,“五四健将”的美誉使他终生受益。若单论“以少少许胜多多许”,《陋室铭》《永州八记》虽在“惊艳”之列,却难逾此例。天下多少皓首穷经、著作等身的老夫子,著述数百万言,其重量反而比不上这区区二百多字。时哉命也,历史自有他的选才眼光和颁奖方式。

1919年5月4日,北京高校学生组成游行队伍,冲击东交民巷,火烧赵家楼,打伤章宗祥,因此二十三名肇事学生被捕。值得一提的是,章宗祥宅心仁厚,他被诬为“卖国贼”,受到重创,却并未控告肇事者,反而让夫人陈彦安出面,代他具呈保释被捕学生。在纷纷乱局中,谣言四起,有人怀疑罗家伦和傅斯年去过安福俱乐部赴宴,已被段祺瑞执政府收买,于是嘲骂罗家伦的漫画和打油诗一起出笼,打油诗带有鲜明的人身攻击色彩:“一身猪狗熊,两眼官势财,三字吹拍骗,四维礼义廉。”内讧当然是致命的,若不是胡适及时出面,力保傅、罗二人清白无辜,此事还真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子才能收场。由此可见,学生运动总是暗流潜涌。

当时,北京各高校的学生代表们决定于5月7日国耻日实行总罢课。北洋政府深恐事态愈加失控,遂与京城各大学校长达成协议,学生若肯取消罢课之举,则警局立刻放人。大学校长们认为救人要紧,学生代表们却不肯废弃总罢课的原议,不肯向北洋政府妥协。在这个紧要关头,罗家伦力排众议,赞成复课,以换取被捕同学的安全归校。应该说,他作出了理性的选择,当时的优选方案莫过于此。嗣后蔡元培辞职,北京学运再次发动,很快就波及全国,仿佛一场大地震后的余震不断。

罗家伦认为,“青年做事往往有一鼓作气再衰三竭之势”。诚然,青年学生一旦由求实转为求名,尤其是“尝到了权力的滋味”(蔡元培的说法)后,一败涂地的结局就将无可避免。在五四运动一周年时,罗家伦检讨大学生滥用公权,即承认后果堪忧:“自从‘六三’胜利以来,我们学生界有一种最流行而最危险的观念,就是‘学生万能’的观念,以为我们什么事都能办,所以什么事都要去过问,所以什么事都问不好。”五四运动是20世纪大学生干政的开端,此后学潮汹涌,一浪盖过一浪,许多青年人踏上了不归路,真不知伊于胡底(到什么地步为止)。

由于五四学潮,北大被打上了鲜明的政治印记,此后数十年,北大的学术空气逐渐为政治空气所激荡,相对健全的个人主义日益式微,思想解放的主命题竟只能叨陪末席。从这个角度去看,罗家伦被列入“五四健将”的方阵,未始不是戴上了黄金打造的枷锁,令人羡慕的同时,也令人侧目。

究竟是谁抹平了五四学潮与五四运动之间的模糊差距?答案很明确,是罗家伦。1919年5月26日,《每周评论》第23期“山东问题”栏内,发表了署名为毅(罗家伦的笔名)的短文《五四运动的精神》,罗家伦指出,此番学运有三种真精神,可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存亡:第一,学生牺牲的精神;第二,社会制裁的精神;第三,民族自决的精神。五四运动的概念从此确立不拔。五四运动迄今被过度歌颂了近百年,它的意义何在?影响何如?理智的人有必要找来李敖的《五四之误:中国站起来,中国人垮了》,仔细读一读。

在五四时期,罗家伦还干了一件鲜为人知的大事,这件事与辜鸿铭被北大辞退有直接关联,他扮演的竟是“关键先生”。当年,辜鸿铭在北大讲授英文诗歌,为了引起弟子们的兴趣,他把英文诗划分为“外国大雅”“外国小雅”“外国国风”“洋离骚”,罗家伦屡屡“在教室里想笑而不敢笑”,实则他对此是很有些腹诽的。罗家伦晚年回忆辜鸿铭,赞许“辫子先生”是“无疑义的”“有天才的文学家”,自承每每读其长于讽刺的英文,必拍案叫绝。然而迟到的佩服并不能将他们之间当年的私怨一笔勾销。据张友鸾的回忆文章《辜鸿铭骂罗家伦WPT》所记,辜辫怪素来看思想新潮的罗家伦不顺眼,后者的英文底子不够扎实,辜鸿铭就经常在课堂上故意用刁钻的问题为难他,罗家伦不是答非所问,就是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相当尴尬。辜鸿铭当众责备罗家伦,话语尖酸刻薄,罗家伦若顶嘴,辜鸿铭就圆瞪着双眼吼道:“罗家伦!不准你再说话!如果再说,你就是WPT!”罗家伦直纳闷,WPT是什么?他去请教胡适,胡博士挠挠头,也拿不出标准答案来。解铃还须系铃人,罗家伦就在课堂上请教辜鸿铭:“WPT是哪句话的缩写?出在哪部书上?”辜鸿铭翻了翻白眼,鼻孔里一声冷哼,当即满足了罗家伦的求知欲:“你连这个都不知道吗?WPT,就是王、八、蛋!”此言一出,众人绝倒。罗家伦少年得志,何曾遭逢过这样的奇耻大辱?他与辜鸿铭水火难容,不共戴天,此仇迟早要报。

正当五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时,辜鸿铭在英文报纸《北华正报》上发表文章,詈骂[lìmà,责骂]北大学生是暴徒,是野蛮人。罗家伦对辜老怪的言论极为不满,他把报纸带进课堂,当面质问辜鸿铭:“辜先生,你从前著的《春秋大义》(The Spirit Of The Chinese People,又译为《中国人的精神》)我们读了很佩服。你既然讲春秋大义,就应该知道春秋的主张是‘内中国而外夷狄’的,你现在在夷狄的报纸上发表文章骂我们中国学生,是何道理?”辜鸿铭素以机智幽默著称,这会儿闻言竟怫然不悦,青筋暴起,两眼翻白,无言以对。捱了半支烟的功夫,他才把辫子一甩,胡子一吹,起身猛敲讲台,吼叫道:“当年我连袁世凯都不怕,现在还会怕你?”辜老怪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他曾骂袁世凯的见识不如北京街头刷马桶的三河县老妈子,显示了挑战强权的姿态,骂得精彩绝伦,但他在报纸上公然诟骂游行示威的学生是暴徒和野蛮人,则是捅了马蜂窝,虽有咄咄气势,却已落在下风。

1919年5月3日,五四前夕,罗家伦写了一封《罗家伦就当前课业问题给教务长及英文主任的信》,矛头直指辜鸿铭。嗣后他为学生运动奔波忙碌,此信并未寄出。8月8日他又补写了对英文课和哲学课的两条意见,将它们一并寄给教务长马寅初和英文门主任胡适。

5月3日的信内容如下:

“noindent”教务长/英文主任先生:

先生就职以来,对于功课极力整顿,学生是狠(很)佩服的。今学生对于英文门英诗一项功课,有点意见,请先生采纳。学生是英文门二年级的学生,上辜鸿铭先生的课已经一年了。今将一年内辜先生教授的成绩,为先生述之:

(一)每次上课,教不到十分钟的书,甚至于一分钟不教,次次总是鼓吹“君师主义”。他说:“西洋有律师同警察,所以贫民不服,要起Bolshevism;中国历来有君主持各人外面的操行,有师管束内里的动机,所以平安。若是要中国平安,非实行‘君师主义’不可。”每次上课都有这番话,为人人所听得的。其余鄙俚骂人的话,更不消说了。请问这是本校所要教学生的吗?这是英诗吗?

(二)上课一年,所教的诗只有六首另十几行,课本钞本具在,可以覆按。因为时间被他骂人骂掉了。这是本校节省学生光阴的办法吗?

(三)西洋诗在近代大放异彩,我们学英国文学的人,自然想知道一点,我们有时问他,他总大骂新诗,以为胡闹。这是本校想我们有健全英文知识的初心吗?

(四)他上课教的时候,只是按字解释,对英诗的精神,一点不说,而且说不出来。总是说:这是“外国大雅”,这是“外国小雅”,这是“外国国风”,这是“外国离骚”,这是“官衣而兼朝衣”的一类话。请问这是教英诗的正道吗?

有以上种种成绩,不但有误学生的时光,并且有误学生的精力。我们起初想他改良,说过两次,无赖(奈)他“老气横秋”,不但不听,而且慢(谩)骂。所以不能不请先生代我们作主,设法调动,方不负我们有这英诗的本旨。

校长优容辜先生的缘故,无非因为他所教的是英诗,教得好,而且与政治无涉,那(哪)知道内幕中这个情形。不但贻误学生,设若有一个参观的人听得了,岂不更贻大学羞吗?学生也知道辜先生在校,可以为本校分谤,但是如青年的时光精力何呢?质直的话,请先生原谅!

8月8日补写的内容如下:

这封信是五月三日上午写好的,次日就有五四运动发生,所以不曾送上。到今日学校基础已定,乃检书呈阅。还有两件事要附带说明:

(一)本年学校将不便更动教授,但英文门三年级的英诗功课,只有二点钟,可否将辜先生这两点钟减去,让他便宜点儿。这两点钟我和我的同班,渴望主任先生担任。

(二)听说杜威先生下半年在本校教“哲学”同“教育原理”两课。这两课都是对于英文门狠(很)有关系的东西,可否请先生将他改成英文门的选科,让我们多得一点世界大哲学家的教训,那我们更感激不尽了。

这封信是黄兴涛教授近年从北京大学档案馆的旧档案中发掘出来的,案卷号为BD1919031,有原信的复印件为证,可谓确凿无疑。此事的知情人罗家伦、胡适、马寅初、蒋梦麟、陈大齐生前都讳莫如深,从未提及过此事,或许他们也觉得合力将辜鸿铭赶下北大讲台,并不是什么光彩生门户的事情。尤其是胡适,他与辜鸿铭的梁子结在明处,打嘴仗,打笔仗,都耗费元神,是不是他恼羞成怒了,就将自由主义者念念不忘的宽容准则扔到了爪哇国?在五四运动的大背景下,似辜鸿铭这样古色斑斓的人物在北大顿失凭依(蔡元培已南下,蒋梦麟代理校长职务),并不奇怪。罗家伦是驱逐辜鸿铭的始作俑者,这一点,估计辫怪先生至死都蒙在鼓里。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件事,已很难判断罗家伦的行为动机在多大程度上是“公义”使然,在多大程度上是“私愤”使然,总不宜贸然作出诛心之论。他晚年对辜鸿铭的评价实在是太好了,甚至言过其实,可能是心虚的成分起了作用吧。

蔡元培先生曾调侃某些北大师生是“吃五四饭的人”,委婉地批评他们一劳永逸,安享尊荣,不求进步。“五四健将”的镏金招牌何时才吃香?应是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后的追加奖赏才对,间隔了大约七八年时间,反而更加彰显荣光。试问当初的情形如何?罗家伦的文章泄露出若干信息,厌倦的情绪竟挥之不散。

1920年,为了配合五四学运周年纪念,罗家伦在《新潮》二卷四号上发表《一年来我们学生运动的成功失败和将来应取的方针》,作出了深刻的反省,对五四时期的“罢课”“三番五次的请愿”“一回两回的游街”颇有微词,认为是“无聊的举动”,是“毁坏学者”。他非常懊悔自己参加了学生运动,原文如右:“好不容易,辛辛苦苦读了几年书,而去年一年以来,忽而暴徒化,忽而策士化,忽而监视,忽而被谤,忽而亡命……全数心血,费于不经济之地。偶一回头,为之心酸。”他决定要“一本诚心去做学问”,“埋头用功”,不问政治,“专门学者的培养,实当今刻不容缓之图”。此文发表后不久,他真就拿定主意“专门研究学问”,去美国留学两年,去欧洲游学四年。

有趣的是,五四健将罗家伦泛洋赴美前,胡适题赠了一首名为《希望》的译诗给他,源于波斯古诗《鲁拜集》,情诗的语气,内容太过亲昵,倒容易使人脸红:

要是天公换了卿和我,

该把这糊涂的世界一起都打破。

再磨再炼再调和,

好依着你我的安排,

把世界从新造过!

国民革命军北伐成功后,国共两党抚今思昔,都将五四运动视为“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甚至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如此一来,能与五四运动沾边可谓三生有幸,身为“五四健将”更是荣耀非凡。罗家伦起草过白话文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他的身价顿时飙涨百倍,在国民革命军中是少将军衔,三十一岁就出任清华校长。真可谓雄姿英发,春风得意。

同类推荐
  •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

    《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是女性修心的随笔集,一本揭穿人生的启示录。这是26个女神的故事,她们真的得到过一切。张幼仪林徽因唐瑛江冬秀宋美龄孟小冬胡蝶潘素孙多慈……她们在民国军政界、商学界最出色男子的呵护下,做了一辈子美人、才女、传奇。愿她们的命运,成为你的良药。愿这本书成为女孩最靠谱的人间指南。《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这是一些最让人羡慕的女人,她们有最精彩的人生,而且征服了各个领域中最出色的男人。这里不光写风光的一面,更写她们风光背后的心酸与沧桑。这些女性的起点不同、身份各异,人生的结局却往往出人意料。
  • 话说金圣叹

    话说金圣叹

    本书作者以独到的视角,描写了金圣叹坎坷悲凉的一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文采飞扬才华横溢,狂傲不羁的一代评论大师的传奇,并对金批《水浒传》、《西厢记》等六才子书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文笔生动,妙趣横生,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魏源评传

    魏源评传

    《魏源评传》采用述评结合的方式,以魏源的治经、经世、改革思想为主要内容,阐述了魏源思想发展的轨迹及如此发展的根由,肯定了魏源的改革思想及其在学术上的成就,赞扬了魏源的爱国情怀。
  • 居里夫人自传:不虚度的一生

    居里夫人自传:不虚度的一生

    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爱因斯坦最为推崇的女科学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著名翻译家陈筱卿译作,经典作品权威呈现。居里夫人用一生诠释: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把梦变成现实。比成功更可贵的,是一个纯洁而高尚的灵魂。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语言直白、坦诚,是一个普通女孩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真实写照;第二部分是由居里夫人撰写的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传记,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和日记、他人的评价等多个角度展现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
  • 纪伯伦全集(第一卷)

    纪伯伦全集(第一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热门推荐
  • 四叶草是橙色的

    四叶草是橙色的

    他们三个意外收到超能学院的入学通知书,在“”神族后人“”羽莹公主的帮助下渐渐获取了“”神族人“”的认可。
  • 精灵宝可梦世界的键盘侠

    精灵宝可梦世界的键盘侠

    本书又名《键盘侠在宝可梦世界》、《宝可梦世界的键盘侠》等 “道馆馆主算个什么,我表弟刚出去旅行一星期就吊打他们!”“四天王冠军不过只是宝可梦培养的好而已,把那烈咬陆鲨给我用,我照样吊打他们的挑战者!”“自称龙系天王却天天拿个红色暴鲤龙装b,秀闪真tm恶心!”“哪个博士说大葱鸭不能进化来着?现在加勒尔地区大葱鸭能进化了,打脸不?”......在这个人人都可以对战的时代,大家都是天生的解说员,站在训练家的视角来进行赛事复盘是百姓们最喜爱的饭后娱乐。小彤和小夜,这对精通于赛事分析的少年组合,踏上了属于自己的旅途——精灵宝可梦、神奇宝贝、宠物小精灵、口袋妖怪文,tv动画世界观。这个文是我的一次尝试,深度分析宝可梦世界的一些事物。以一名不断进步的训练家的视角,逐渐的扩大自己的视野,让自己越来越了解宝可梦世界的故事。偏说明文,以解析和复盘宝可梦对战为主题,出场原创人物皆为亲友,主线剧情展开时可能会偏离标题,也可能存在一些阴阳怪气,看的不舒服的话......你打我呀(滑稽)
  • 皇上有人偷看了你的日记

    皇上有人偷看了你的日记

    沙雕少女拖着母亲穿越+瞬间移动+在古代成为明星。故事的开口,沈之韵还是一位没头没脑的大一新生,跟别人相比,她唯一的亮点就是发呆时间很长,意外捡到校草日记本,她见字迹清秀并且满篇文言文。就判断为是专业课老师的日记本,拿回去翻译了半天,却为日记本主人沦陷,她卷入的神秘时空法则能让她时不时瞬间移动一下,一来二去,她和身在首尔的校草谈上了恋爱,然而好景不长,第一年寒假,校草破产,遭人袭击,进了医院,长睡不醒,而她自己,又被卷入了陌生时空……
  • 诡仙

    诡仙

    夺造化、破乾坤、掌万物、逆古今……一切的一切,皆非为了修仙、皆非为了修真、亦非为了修道,仅仅为了她的一句话。她说过:“千年,等不及你的一句‘我爱你’”于是,他便用自己的举动将这千年,哪怕是一朝一夕都夺回来。他要用自己的行动,让天知道,让地明白,让道晓得,让万物清楚:他的女人,天亦难夺。
  • 碰巧等到你

    碰巧等到你

    穆澄怎么也想不到暗恋多年的顾昇住她楼下。结婚前:顾学长,您好。顾学长,再见。客气了,学长。结婚后:顾昇,洗碗。顾昇,洗袜子。顾昇:你为什么婚前婚后判若两人穆澄:谁让你这么着急娶我,后悔了吧!
  • 茶生情语

    茶生情语

    简单的故事,谱写不平凡的人生。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可是别有一番风味。淳朴的诉说,让人知道一份特别的的爱。
  • 女友难伺

    女友难伺

    因遇见男友出轨,无法接受的出了车祸,从而过上别人尝试不到的失忆生活,之后会发生什么呢?还请等待
  • 影州卷

    影州卷

    【火爆新书《吃成大仙》都市热血爽文】大家请放心阅读,会逐渐不间断爆更,请大家多多指教,多多支持!!幻听幻觉,影州一卷。碧月湖上,一叶扁舟,传有歌谣:魅影碧月湖,湖中不知处,圆锥木脚贼,带宝不再归。···三两花生五斤牛肉,十坛酱酒当歌影州······叮!!!
  • 珠连合璧

    珠连合璧

    我要叙述的是一个偶然去海南三亚的机会,在路途中碰到的一位叫黄浙锋的旅友,因为恰巧遇到台风暴雨,被迫呆在酒店的我们,他便给我讲述了,他因父亲在他年少时失踪,长大后,追寻父亲留下的足迹,所遭遇的一些诡异经历,而在整个事件中,他先是从荒无人烟的大巴山,再到神奇的九寨沟,紧随着又是望而生畏的神龙架,一步步艰难走来,险象环生,好几次几乎丧命,却渐渐进入了一个谜团中,最终因为一封神秘信件,让他在四川黑竹沟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但那封信件却成了另一个迷……待他讲完,我将他的这份离奇历程整理一番过后,事情还要从一张残缺不全的羊皮膏纸开始……
  • 冷傲女皇皇夫滚犊子

    冷傲女皇皇夫滚犊子

    她,是闻名天下,艳冠一时的青凤国女皇,惊才艳艳,却为一个人迷了心,送了情,一朝背叛,魂归苍冥。再次睁开眼,她眼睛里满是淡然,孽缘啊!只愿今生再不相见!他,是当年学识惊人的少年卿相,某一天,被她看中,强掳入宫。青梅惨死,母亲失踪,相依为命的人俱都化为一抔黄土!从此,他就只记得仇恨!汲汲营营五年,将那个人杀害,心,却仿佛空了。他,强大神秘的洛南国国主,一次,为她所救,在她身边隐姓埋名,爱极了她狡黠浅笑的模样!恢复身份后,看见她惊讶又冷漠的样子,他惶惶解释,冷静瞬间瓦解,那时,他才明白,原来,自己一颗心,早就遗落在了那个聪慧善良的人身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